標準解讀

《GB/T 44542-2024 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雜質成分的測定》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規范碳纖維及其原絲中灰分和雜質成分的檢測方法。該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碳纖維及用于生產這些碳纖維的原絲材料。其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 術語與定義:明確了“碳纖維”、“原絲”、“灰分”以及“雜質成分”的具體含義,為后續章節的理解奠定基礎。
  • 原理:描述了測定過程中所依據的基本科學原理,比如通過高溫灼燒將有機物完全分解去除,留下無機殘留物即為灰分;而雜質成分則可能需要采用化學分析或儀器分析的方法來確定。
  • 試劑與材料:列出了進行實驗所需的各種化學試劑、標準物質及其他輔助材料,并對其純度等級提出了要求。
  • 儀器設備:指定了完成測試所需的實驗室儀器設備清單,如馬弗爐、電子天平、干燥箱等,并對部分關鍵設備的技術參數給出了建議。
  • 樣品制備:詳細說明了如何從待測產品中取樣以及處理樣品的具體步驟,確保每次試驗都能在相同條件下進行。
  • 測定步驟:按照不同類型的分析目標(灰分/特定雜質),分別提供了詳細的實驗操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稱量、加熱溫度設定、保溫時間控制等。
  • 結果計算與表示:介紹了如何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最終結果,并規定了報告中應包含的信息項目,如樣品名稱、批號、測試日期、測試人員等。
  • 精密度與準確度:通過對多個實驗室間重復性和再現性研究的結果分析,給出了本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預期精度范圍。

此標準不僅為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及相關監管部門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技術參考框架,也促進了行業內產品質量控制水平的整體提升。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4-09-29 頒布
  • 2025-04-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4542-2024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雜質成分的測定_第1頁
GB/T 44542-2024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雜質成分的測定_第2頁
GB/T 44542-2024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雜質成分的測定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4542-2024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雜質成分的測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

59.100.20

CCS

Q5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44542—2024

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

雜質成分的測定

Determinationofashandimpuritiescontentincarbonfiberanditsprecursor

2024-09-29發布2025-04-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4454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

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72)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佳力奇

先進復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

航天大學、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中國科

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幄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創碳谷

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工學院、浙江恒億達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

術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蔣露、楚沉靜、郭梅、喻聰聰、王芬、劉亮、路強、王葉芳、王玲、付鳳芝、

辛美音、宋鵬、宋德武、魯明、李國才、李德宏、鐘俊俊、馬祥林、唐波、談源、吳澤穎、陸濤、

高愛君、鄭佩琪、宋楠。

GB/T44542—2024

碳纖維及其原絲灰分和

雜質成分的測定

1范圍

本文件描述了碳纖維及其原絲中灰分、硅、鉀、鈉、鈣、鎂、鐵、鋁和鈦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

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碳纖維絲束、長絲、短纖維及機織物、編織物等碳纖維制品,也適用于碳纖維

原絲。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

于本文件。

GB/T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8170

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40724

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術語

3術語和定義

GB/T40724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通則

4.1儀器

4.1.1分析天平:精確至0.1mg。

4.1.2馬弗爐:最高溫度不低于1200

℃,控溫精度±25℃。

4.1.3烘箱:最高溫度不低于300℃,控溫精度±2℃。

4.1.4坩堝:鉑金坩堝或瓷坩堝,帶蓋,容量20mL~50mL。

4.1.5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以下簡稱AAS),附鉀、鈉、鈣、鎂、鐵空心陰極燈。

4.1.6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以下簡稱ICP)。

4.1.7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以下簡稱ICP?MS)。

4.1.8紫外分光光度計,配備含石英比色皿。

4.1.9低溫加熱板。

4.2試劑和材料

4.2.1水:符合GB/T6682中一級水的規定。

4.2.2氬氣:純度不低于99.99%(體積分數)或液氬。

4.2.3氮氣:純度不低于99.99%(體積分數)。

4.2.4乙炔:純度不低于99.99%(體積分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