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1頁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2頁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3頁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4頁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州金山中學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高二語文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共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遠古時期,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著眾多的氏族、部落。戰國時人記得“當禹之時,天下萬國,至于湯而三千余國”;漢朝時人則說黃帝、堯帝時天下就有“萬國”。文獻所載古人對于遠古時代的記憶,與考古學家的推斷是契合的。蘇秉琦考察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六大區系豐富的資料,指出文化遺址的分布呈現著“滿天星斗”的狀態。費孝通指出:“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華大地上已經存在了分別聚居在不同地區的許多集團。新石器時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區可以作為我們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起點。”我們考索的眼光不妨再放遠一些。從“滿天星斗”的天下萬國到秦漢時代天下一統的大帝國的形成這中間經歷了數千年之久。正是在這個時段里,大大小小的數以萬計的氏族、部落正歷經著融匯的歷史進程,從“萬家”到“一家”,這是上古社會的巨大進步,也是諸多氏族、部落融匯為中華民族的壯闊的歷史進程。這個時期可以稱為中華民族的形成時期?!疤煜乱患摇钡挠^念在中國古代大致有兩個思路:一是將天下作為皇帝一家(或一人)的私產;二是將其理解為天下一統的政治局面。后世稱頌皇帝的臣工常從前一思路說話,而未昏庸的皇帝本人則多取后一思路。歷來的有識之士強調“天下一家”是謂天下一統,唐儒杜佑說:“秦漢以降,天下一家,即嶺南獻能言鳥及馴象,西域獻汗血馬,皆載之史傳以為奇物,復廣異聞,聲教遠覃?!彼稳鍤W陽修謂:“王者無外,天下一家,故不問東西南北之人,盡聚諸路貢士,混合為一,而惟材是擇?!睔W陽修和杜佑的說法一致認為“天下一家”,指的是天下一統的政治局面,惟有在此局面下,物品得以交流、士人可以平等參加科舉考試。天下諸邦國、部落對于中心權力和中央王朝的認同,亦即我們所說的國家認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現的前提;反過來說,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現,也正是天下邦國、部落“國家認同”的結果。中華民族從起源到形成歷經了諸氏族、部落之間漫長時段的相互融匯。在融匯的過程中,氏族、部落間的相互包容、理解、學習的進路是歷史與社會發展的大勢,此一歷史發展大勢,可以用“認同”進行概括。諸氏族、部落間的“認同”,以及對于中心權力和中央王朝的認同。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還有其他的“認同”,如對于觀念的認同、先祖的認同、心理的認同、風俗的認同等也很重要,但卻不是必要的。而國家認同,則不僅重要,而且必要。(節選自晁福林《論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的國家認同》)材料二: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勇敢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所壓迫和剝削的結果。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中包括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在內。我們的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我們的革命已經獲得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和歡呼,我們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節選自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材料三:從白衣戰士沖鋒在前的身影里,人們看到了“茍利國家生死以”的英勇無畏;從無數普通人堅守崗位的執著中,人們看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從八方馳援的物資洪流中,人們看到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血脈深情;從方艙醫院里“讀書哥”的淡定中,人們看到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樂觀豁達……抗疫時期的一幕幕感人場景,積淀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底色,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強不息、百折不撓。不向困難低頭,不為挫折氣餒,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越是艱險越向前?!f眾一心、眾志成城。艱難困苦,相濡以沫。全國人民心手相牽,億萬顆心同頻共振,中國力量如鋼似鐵、堅不可摧。——顧全大局、甘于奉獻。自覺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人人擔當負責,個個盡心盡力,舍小家顧大家,匯小我成大我?!环接须y、八方支援。胸懷仁愛之心,踐行互助之義,濟人之困,解人之憂,抱團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難關。——命運與共、天下一家。為世界安危擔當,為人類健康盡責,為團結合作聚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攜手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精神,在抗疫中淬煉,在磨礪中升華。這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中華民族披荊斬棘、奮勇向前的力量之源。(節選自鐘華論《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上——2020中國抗疫記》)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舉戰國時人、漢朝時人、蘇秉琦和費孝通的觀點,說明遠古時期中華大地上存在著“滿天星斗”的“萬國”。B.稱頌帝王的臣工常將“天下一家”理解為天下是皇帝一人的財產,而皇帝卻認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統的政治局面。C.天下一家局面的形成,是“國家認同”的結果,這種“認同”,是諸邦國、部落間的“認同”,是對中央權力和中央王朝的認同。D.白衣戰士沖鋒在前、普通人堅守崗位、八方支援物資,這些場景都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引杜佑和歐陽修的觀點,意在表明天下一家指天下一統。這種局面有利于擴展見聞、遠播教化、交流物品以及擇取人才等。B.材料二中說“我們的革命已經獲得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和歡呼,我們的朋友遍于全世界”,這里的“全世界”與材料一中的“天下”范圍一樣。C.材料二中“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與材料三中面對疫情我們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可見中國人民的精神品格一脈相承。D.材料一論述了中華民族形成的“壯闊的歷史進程”,材料二與材料三所涉及的主要事件也可以視為中華民族發展進程的一部分。3.根據材料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這是天下是皇帝私產的觀念的體現。B.秦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統一天下,是中華民族融匯歷史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分裂的戰國而言是巨大進步。C.材料三第一段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名言的引用,既讓文本內容變得豐富,又讓傳統精神與當代表現相映生輝。D.觀念的認同、先祖的認同、心理的認同、風俗的認同等,在今天都不必要,我們重點還是要關注國家認同。4.材料三中使用的一組破折號有什么作用?試進行分析。(4分)5.對于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上三則材料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認識。(6分)二、文言文閱讀(本題共7小題,共30分)(一)課內翻譯。(共10分)6.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5分)7.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5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共20分)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圣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宮墻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謹此則止,凡費財勞力,不加利者,不為也。役,修其城郭,則民勞而不傷;以其常正,收其租稅,則民費而不病。是故圣王作為宮室,便于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于身,不以為辟怪也。故節于身,誨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當今之主,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必厚作斂于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宮室臺榭曲直之望、青黃刻鏤之飾。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兇饑,振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當為宮室不可不節。古之圣人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今則不然,厚作斂于百姓,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視,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圣王作為舟車,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饑。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并至,故為奸邪。奸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節選自《墨子·辭過》,有刪改)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B.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C.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D.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9.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墨子:《墨子》一書里的“子墨子”就是墨子?!赌印芬粫悄拥牡茏铀洠试凇澳印鼻凹由稀白印??!白印奔礊椤熬拮印?,墨家領袖。B.陵阜:有“山丘”和“墳墓”的意思,文章中指“山丘”。C.臺榭:中國古代將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稱為臺,臺上的木構房屋稱為榭,兩者合稱為臺榭。春秋至漢代的六七百年間,臺榭是宮室、宗廟中常用的一種建筑形式。D.“飾車以文采”與“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中的“文采”含義不同。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圣王建造宮室時,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為了美觀和享樂。B.當今之主講究宮室曲折多姿和裝飾華美,左右的人也都紛紛效法。C.當今之主以為芻豢、蒸炙魚鱉才是真正的美食,實際上吃不到。D.墨子反對當今之主追求舟車的華美艷麗,提倡儉樸節用的風尚。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作為衣服帶履,便于身,不以為辟怪也。(4分)(2)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4分)12.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3—14題。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陣解星芒盡①,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②,獨有霍嫖姚③?!咀ⅰ竣傩敲⒈M:指戰爭結束。②麟閣:《漢書》記載,漢宣帝時曾圖畫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于麒麟閣上,以表揚其功績。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曾做過嫖姚校尉。1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戰馬飛奔出渭橋,風馳電掣,寫馬壯是為了說明兵強,駿馬奔馳表現了將士們斗志昂揚,殺敵心切。同時又渲染了軍情急迫的緊張氣氛。B.頷聯從“辭”到“破”、從“彎弓”到“插羽”,瞬間就完成了從軍隊出發到克敵制勝的過程,不著戰場痕跡,卻表現唐軍兵強馬壯,士氣高昂,也照應了首聯的內容。C.頸聯描寫“破天驕”后的景象,戰爭結束,敵軍營寨空無一人,可見敵軍大敗,用“盡”“消”形象了表現戰爭的殘酷,正面表現將士們神勇無比的形象。D.尾聯是說軍隊凱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這樣的大將才能被繪像于麒麟閣,在贊揚將士們的獻身精神之余,“獨有”二字略有諷刺當政者之意。14.本詩和《無衣》一樣,都表現將士們慷慨赴敵的英雄形象和為國獻身的精神,但兩首詩塑造形象表現精神的手法不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8分)四、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0小題,20分)15.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要承擔起實現強國夢的重大責任,曾子在《〈論語〉十二章》中也說過類似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老子〉四章》認為,在最后關頭仍像開始的時候那樣謹慎從事,就不會讓事情失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將進酒》中氣勢驚人,以時間空間范疇夸張,以比喻來表現人生易逝,將黃河的永恒偉大反襯生命短暫渺小脆弱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八個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恕道”,一個“恕”字,道出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就在于將心比心。1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寫出了妻子獨臥黃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寫出了詞人和妻子不能互訴凄涼的悲哀。20.《詩經·秦風·無衣》中,強調在備戰時刻,我們要全城動員,從“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謂全副武裝,整裝待發。21.自我夸耀只得一時風光,難以維持長久。《〈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22.《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無論身份高低,都應將加強個人品德修養作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論語〉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人們常把軍中的同事稱為“袍澤”,這個詞源于《秦風·無衣》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句。五、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10分)永豐村三面環山,南面水口,形成天然圈椅,洙溪河蜿蜒穿村而過。村中的古宅由西北的高地向東南的低地依次而建,①______。整個村落古宅群村西多而集中,村東少而分散。村中古道均為青紅兩種石板鋪成,紛繁有序,由南向北緩緩上升,臺階、石欄依山而建,依勢而構,設計②______。目前,古村落的功能分區與建設控制帶已經劃定;永豐村所有古建一律不再拆除及易地遷移,不得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