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語文備考之現代文“場景”類題型專練提升_第1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備考之現代文“場景”類題型專練提升_第2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備考之現代文“場景”類題型專練提升_第3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備考之現代文“場景”類題型專練提升_第4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備考之現代文“場景”類題型專練提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高考語文"場景”類題型專練提升

一、頓號與生活場景

1.多個物象用頓號,表示有多個生活場景。

2.多個物象不用頓號,捆綁在一起,表示組合成成同一個性質的整體物

象。

【考題示例】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人們四季里,風、霜、雨、雪地過著,霜打了,雨淋了。

大風來時是飛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樣子。冬天,大地被凍裂了,

江河被凍住了。再冷起來,江河也被凍得“鏘鏘”地響著裂開了紋。冬天,

凍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腳。

但這是大自然的威風,與小民們無關。

呼蘭河的人們就是這樣,冬天來了就穿棉衣裳,夏天來了就穿單衣裳。

就好像太陽出來了就起來,太陽落了就睡覺似的。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

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的結果不大

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

至于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1.文中有三處提到“風霜雨雪”,第一處運用頓號,后面兩處將其組

合成一個詞,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處理?請簡要分析。

答案:①頓號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詞語,第一處用三個頓號將“風、霜、

雨、雪”分隔成四個詞語,表明這是四種并列的自然現象。②后面兩處,

不用頓號,“風霜雨雪”被凝縮成一個詞,指人世間的磨難,更加側重于

表示其象征義。

解析:“人們四季里,風、霜、雨、雪地過著”,此處頓號用于分隔句

中并列詞語,用三個頓號將“風、霜、雨、雪”分隔成四個詞語,表明這

是四種并列的自然現象。

“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

“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風霜雨雪”比喻經歷了種種

艱難困苦,這兩句中不用頓號,被凝縮成一個詞,在文句中具有象征意義,

指人世間的磨難,不加頓號,更加側重于表示這一象征義。

2.對劃線句,設計進入文本“句心”的二項模式的核心問題。并對設

計問題的思路做一個表述。

答案:四季-------①從“人的四季”和“自然的四季”兩個角度,探

究兩者一致性的合理性問題與自我啟示。

②自然界四季的變化,周而復始;人的四季,也是周而復始。物象與人

的關系,正是寓情于象。

物象的特點一一“風”“霜”“雨”“雪”四種自然現象,突出了當地

的自然特征。

物象的效果一一給人一種四季轉瞬即逝卻又滄桑多變的感覺,營造了一

種凄涼的氛圍。

主題義一一流露出作者對呼蘭河人的悲憫與對循環往復的生活的慨嘆。

③從頓號“風、霜、雨、雪”與無頓號“風霜雨雪”兩個角度,探究兩

者的不同點。

④并列詞語用頓號分隔,就是四個角度,此處四種并列的自然現象,

是四種生活場景。不用頓號,被凝縮成一個詞,在文句中具有象征意義,

指人世間的磨難。

二、數量詞與場景

1.量詞表普遍意義

2.數量詞的數字相同,形成“疊”的結構。每一“疊”一個場景。

3.場景描繪是在修飾語的增添中形成。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江南多梅雨。

“梅雨”的命名,不得不贊嘆古人的聯想之美。陳巖肖在《庚溪詩話》

中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的記述。賀鑄在《青玉

案》中也寫下名句:“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寒暖空氣相

遇,雨水連日不絕,適逢梅子成熟,由此便有了“梅雨”之名。

諺語說:“黃梅天,十八變?!泵酚昶陂g,天氣往往陰晴不定,片刻之

前烈日當空,轉眼下起雨來,待你連跑帶顛躲至檐下,雨又停了。而此刻

也是江南最溫婉的時節。找片寂靜的古鎮、覓座寧靜的園子、尋條安靜的

巷子,撐一把傘、過一座橋、行一段路、閱一本書,這無不是骨子里的江

宓。

梅雨時節,有惱人之處,躺下,席子、被單潮兮兮的;坐著,椅子、

沙發濕漉漉的?!坝甏螯S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币蛎范懊埂保钊?/p>

心生抵觸。但是,“梅雨”也有可愛之處,不僅因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

它的“可愛”更在于執著、恒久,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潤物無聲的品質。

在雨水浸潤下,土地豐澤富饒,百姓衣食無憂,江、河、湖也有了別樣的

景致。

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前面只用量詞“片”“座”“條”,后面用數量詞

“一把”“一座”“一段”等,談談為什么要這樣表達。

答案:①前三個分句只用量詞,說明這樣的古鎮、園子、巷子,在江

南很普遍;

②后面四個數量詞連用,讓傘、橋、路、書等形象更加具體鮮明,具

有畫面感,并且語氣舒緩,跟江南溫婉的意境吻合;

③量詞和數量詞的靈活使用,使語言表達靈動,富有變化。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找片寂靜的古鎮、覓座寧靜的園子、尋條安靜的巷子”,這三個句子

沒有使用數詞,只用了量詞“片”“座”“條”,說明這樣的古鎮、園子、

巷子,在江南很普遍。

“撐一把傘、過一座橋、行一段路、閱一本書”,這四個句子,數量詞

連用,使傘、橋、路、書等形象更加具體鮮明,具有畫面感,且語氣更加

舒緩,符合江南溫婉的意境。

畫波浪線的句子,量詞與數量詞在使用上比較靈活,避免了僵化固定

的表達方式,語言靈動,富有變化。

三、第一人稱與場景

1.第一人稱現身說法,形成現場感(場景性)。

2.第一人稱的真實性,表現在身份真實,場景真實。

3.第一人稱講述自身經歷,語言簡潔,與新聞報道客觀簡潔的語言是一

致的。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擦鞋者說

《人民日報》記者龔永泉

①南京有一個“郭師傅擦鞋店",別人擦鞋1元一雙,這里卻要2元,

可生意依然紅火。

②來到位于莫愁新寓的這家小店,可見門口醒目的牌子上寫著五六個服

務項目和價格,還有兩句話,一句是廣告:“足下生輝,走出風采”;一句

是店規:“以誠信立基,做良心事業”。店里鞋架上放滿了擦過或待擦的

皮鞋。

③郭師傅名叫郭兆松,41歲,一家三口都在這兒擦鞋,去年毛收入10

萬元。

④他一■邊擦鞋一■邊與我交談:

有人問我,別人擦鞋都只要1塊錢,你為什么要兩塊?我說,這叫優質

優價!同是皮鞋,有幾十元的,還有上千元的不是?

⑤我是安徽固鎮人,1991年舉家來南京打工,搬運工、收破爛都干過,

活不輕,錢不多。有一天,在鬧市區看到一字排開的擦鞋攤,生意還不錯,

便悄悄在旁邊看,一連看了5天,一位好心的師傅收我當了徒弟。我也成

了“擦鞋游擊隊”的一員。

⑥2001年,在一位城管隊員的幫助下,我租了間7平方米的門面,月租

800元,做起了定點生意。剛開始,擦一雙鞋1塊錢,沒有多少生意,急得

直上火。暗下決心:凡事要用心,雖說是擦鞋,也要擦出點名堂來!

⑦以我的經驗,鞋油都是一樣的,差別就在鞋蠟上。我就琢磨自己配,

成份有蛋清、鞋乳、白醋等。那些日子,我是白天試,晚上想,覺睡不實,

飯吃不香。經過近百次試驗,終于達到了滿意的效果。我清楚地記得,那

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兩白酒,盡興地醉了一回:咱也

有“獨門秘方”了!

⑧自從用了自配的鞋蠟,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我在理發店理發,

看到染發的要用電吹風吹,靈機一動:擦鞋也可用電吹風呀!現在,我擦鞋

都加一道吹干程序。剛擦過的鞋,你端一盆水往上澆,一滴不沾!這樣的效

果,收2元錢不多吧?

⑨你問我下一步的打算?我這店也算有了點小名氣,我想讓妻子和兒子

留在這里干,我找個地方再開新店?,F在城里人有錢沒時間,穿皮鞋的越

來越多,自己擦鞋的越來越少,市場大得很!

⑩編后

生意有大小,創新無分別。與多數企業比起來,一家擦鞋店微不足道,

更談不上有什么“國家扶持”。但郭師傅在擦鞋中肯動腦筋,小革新照樣

出效益。從這個事例中,我們是不是可以悟出一點創新的道理呢?

(選自《人民日報》2006年3月19日第一版)

1.文章從第五段開始,就改用第一人稱由郭兆松自述。用這種手法來寫

通訊,有什么好處?(6分)

答案:⑴用第一人稱自述,人物語言個性化,其口氣、用語與人物身份

十分吻合,讀通訊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生動形象。

⑵第五段開始用第一人稱自述,讓郭師傅自我表現、現身說法,這種結

構安排使通訊更具有現場感、親切感,顯得其內容真實可信,更具有說服

力。

⑶用第一人稱自述,節省了許多穿插串聯的語句,行文更加凝練。

2.對這篇文章,設計進入文本“文心”的二項模式的核心問題,并對設

計問題的思路做一個表述。

答案:《擦鞋者說》一一①從“事件”與“人物”兩個角度,探究數字

作用的合理性問題與自我啟示。

②“象”分物象、人象、事象。數字對“象”特點的表達,“象”對主

題義的表達,構成一個遞進鏈條。

③從“數字”與“第一人稱”兩個角度,探究新聞真實性的合理性問題

與自我啟示。

④“數字”有真實性,第一人稱是親歷者,有真實性。

專練提升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春夜船

路明

柴油機轟響,每分鐘八百轉,是船的心跳。貨艙堆了五百噸玄武巖碎石

子——剛過完磅。但人人知道,真正的壓艙石,是船老大。

①船老大今年五十八,一米六出頭,身板硬扎,靠黑精瘦。未來兩天,

他將獨自駕駛這條內河輪,把貨送到嘉興。船老大嘿嘿笑著,實際是違規

了——按相關條例,一條貨船至少配兩名船員(有船員證)。然而現實中

跑船多為夫妻檔,要么是父子,輪流開船,輪流歇息。多年來,他和老伴

一起跑這條船。孫女出生后,老伴回泰州老家帶孩子,剩下他一個。老來

夫妻,到頭來成了牛郎織女,他自嘲。夜里行船,他在駕駛室掌舵,老伴

坐在客廳看電視,手機架在一旁,時不時嘮上兩句,也是一種陪伴。要是

另雇船員,工資至少八千,外加管吃管喝。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一個人

開,興許能多賺一些。

②苦?啥時候不苦?他咧開嘴,你說人啥時候不苦?吃苦能換到錢,就

能過上好日子。

船從昆山城北瀏河港出發,經吳淞江,駛入京杭大運河,蜿蜒向南,抵

達嘉興油車港,全程約140公里。船老大的如意算盤,是連開十八個小時,

一口氣跑完。事先跟碼頭打過招呼,第一時間卸貨裝貨,他抓緊補覺,再

一口氣開回昆山。要是運氣好沒有其他花銷,能賺兩千塊。③爭取多跑幾

趟,兒子的房貸就好提前還掉了。

天色暗了。船頭推開波浪,柴油機嘶吼。城市的燈一盞一盞亮起來,有

人在河邊慢跑。垂釣者一動不動。遠處,車燈閃爍,左右游走。跟車相比,

船真的是太慢了。這是一座新興的城市,然而河道是古老的,風也是。晚

風從很遠的地方吹來,帶著舊江南潮濕的氣息。河水繞過城市邊緣,向南

流去。岸邊是糧庫、工地、廢棄的化肥廠、燈火通明的樓盤。

一條大魚躍出水面,像黑色的禮花,倏忽不見。船老大說,夜里常有大

魚跳上甲板,大約被馬達驚擾到。十幾斤的草魚、花鯉,如夢方醒,垂死

掙扎。他老伴會收拾魚,一棍子打暈,刮鱗去內臟,剁成大塊,紅燒或者

黃炳,后艙有煤氣爐。春天的魚肥美,就是有一股子難以除凈的泥土氣。

那是在數年前。后來他一個人開船,半步不能離開駕駛室,餅干加方便面,

饑一頓飽一頓。要等船入港,也許發現甲板魚體橫陳,早沒了氣息??上?/p>

啊,他嘆息,這么好的魚,吃不了,也不好扔回河里。最后只能埋了。等

到來年,魚就變成了米。

船駛向田野。城市沉入身后的地平線,像一場鋪張的日落。夜色壓下來。

岸邊種了小麥和蠶豆,農舍低矮,似蹲伏的釣魚人。燈火愈加稀疏,這個

時間,鄉下人應該睡了吧。

一座大廟。黑暗中,只看見飛檐斗拱的輪廓,但分明是廟。船老大說,

這是媽祖祠,一點紅光,是殿前的長明燈。東南沿海的船民,大致信仰兩

類水神體系,一是媽祖,一是龍王。在我的家鄉小鎮——吳淞江的另一頭

有過一座龍王廟。龍王呼風喚雨,是個狠角色,令人望之生畏。媽祖慈悲,

龍王威猛,是一體兩面。這座龍王廟卻與眾不同。傳說此處祭祀汾河龍王

七太子,他因大旱之年私自降雨,觸犯天條,被斬為七段。小鎮的舞龍便

由七截龍身組成,紀念那位倒霉善良的小神仙。

④過了大廟,船拐入一段更狹窄的水道。天地間光都熄滅,眼前只剩下

或濃或淡的黑。此時行船,全憑經驗辨識航道。突然,駕駛室馬達驟停,

船老大臉色一變。他打開探照燈,前方航道中央,橫著一條船。

壞了,船老大嘀咕,八成是擱淺了。

靠近一看,是一艘貨輪,河水漫過雙側船舷,幾乎就是潛水艇。這一路

怎么開過來的,曹沖和阿基米德都沒辦法解釋。船老大估計,至少多裝了

百分之十五。駕船的是一對河南父子,快急哭了,說頭一回走這航線,本

想抄個近道,省點油錢。哪知黑燈瞎火,船底陷進河床,動彈不得了。

船老大說,這種運載過多的船,大多背著貸款。如今運價低廉,運力過

剩,票是碼頭沒點關系,裝個貨得等三四天。加上柴油漲價,不多裝一些,

還利息都吃力。白天不敢走,趁黑跑一趟,多賺點錢。

船老大也急。前船一擱淺,航道就堵死了,他一樣走不了。一寸光陰換

一寸金,在水上,這是老掉牙的真理。五百噸石子像一窩鱷魚蛋,放久了

會咬人。何況到時水警查船員證,他一樣有麻煩。對面船拋來纜繩,船老

大一邊系,一邊苦笑,說像不像一根繩上的螞蚱。

一夜“兵荒馬亂”。柴油機貼著腦門響。兩條船的男人扯著嗓子喊,時

而鼓勁,時而罵娘。負重的駱駝,執意栗將伙伴拖出流沙。一次次竭盡全

力,然后崩潰,粗重地喘息。終于伏倒,終于認命。片刻后,一個男人站

起來說,再來一回吧,兄弟。

清晨五點半,青灰色的天幕染上第一抹絳紅。風吹動蘆葦,岸邊的苦楝

樹開滿了花。男人各自癱坐,張著嘴,像甲板上的魚。我問,接下來怎么

辦?怎么辦,船老大攤攤手,等潮水來,或者,等水警來。我又問,哪一

個會先來?他說,誰知道呢,你問得也太多了。

(選自《文匯報》,有刪節)

1.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使用白描手法,簡明扼要地刻畫了船老大的外貌,表現了他

在生活的各種重壓面前,仍然堅忍不屈的形象特點。

B.句子②的表達方式自由靈活、不拘一格,看似隨意的神態和語言描

寫,準確形象地體現了船老大樂觀向上、吃苦為樂的精神。

C.句子③說明船老大勤勞能干、心態積極,面對不容樂觀的經濟壓力,

他如果能幫兒子提前還掉房貸,自己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D.句子④的環境和場景描繪,為下文寫河南父子駕船擱淺陷進河床,

船老大救助失敗,埋下了伏筆。

參考答案:C【解析】C.“自己就可以安享晚年了”錯誤。無中生有,

文中指提到跑船可以幫兒子,但未說還完房貸可以安享晚年。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石碣①

茅盾

玉臂匠金大堅還沒刻完半個字,忽地又是撲嗤一聲的笑起來,抬頭望他

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金二哥,又笑,怎的?”

靠在太師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書生蕭讓輕聲說。胡子,原來只有稀

落落的幾根,又很短,然而只要左手空閑著,蕭讓就總得去摸。

“蕭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吳用了!再過幾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罷!”

玉臂匠金大堅簡直的放下了刻字刀,雙手按在石碣上呵呵大笑起來。蕭讓

得意地搖著頭,隨即把臉色放得更莊嚴:

“我說,金二哥,怨不得,吳軍師,那樣叮囑我來。你只是心直口快!”

玉臂匠呆了一下,他收起了笑容,拿過刻字刀,低著頭便又干他的一點

一畫的工作?!奥鸲?,剛才,你又笑,到底為的甚么?”

“想到你和我躲在這里干這個,就要笑?!?/p>

“你真是!”蕭讓頓一頓?!昂牵鸲?,不應該笑。我們這,是非同

小可的大事,是水泊里的機密呀:全伙兒,一百單八位弟兄,就只有,你,

我,吳軍師,參預這機密?!?/p>

從工作中再抬起頭來的金大堅本已有一句話沖到口邊:正因為恁地,更

加逗的人要笑呵!可是望見蕭讓的那樣莊重的臉色,便不好說出來,只撮

起嘴唇做了一個怪相,算是百分之幾的抗議。這也瞞不過精明的蕭讓。料

到這玉臂匠還有幾分不了解吳軍師的“策略”的奧妙,他蕭讓便覺得很有

再切實叮囑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吳用的“策略”解釋明白也頗困難,他偷眼看他的伙伴,刀尖

落在石頭上發出“滋拉,滋拉”的聲音,仿佛是金大堅的暗笑;然而金大

堅當真并沒笑,他在那里認真地工作。

這使得蕭讓心里略略安定一點。畢竟這位老朋友還可靠。摸著稀落落的

幾根短胡子,蕭讓再把軍師吳用囑咐過的話語想了一遍,然后輕聲兒慢慢

兒說:

“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

“都是江湖上聞名的好漢呵!”玉臂匠頭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總有個,高下罷?”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

上的剝落剝落的聲音代替了回答。

“眾多兄弟,都說,玉麒麟,仗義疏財,一身好武藝,心地又直爽;宋

大哥兀自佩服。金二哥,看來遮莫是玉麒麟強些罷?!?/p>

金大堅深覺得詫異,自己不是屢次承蒙他告誡莫要臧否水泊內的大頭領

么?今兒他自己亦犯了規么?和他的刻字技術同樣地古樸的金大堅的心,

忍不住暗笑;老沒有機會發泄的幾句話便脫口沖出來了:

“人總是成群打伙的。和盧員外親近的一伙兒自然說盧員外好哪?!?/p>

“不,不,不!金二哥,是和盧員外出身相仿佛的人,才都說盧員外好。”

玉臂匠不很了解似的定晴瞅著蕭讓。

“金二哥,你總知道,我們一百單八人,不是一樣的出身呀。如像白勝

兄弟,他原是破落戶潑皮;阮氏三兄弟,石碣村的漁民;孫二娘開黑店,

公孫軍師是游方道士,李俊、張橫,做水面上的勾當:這算是一伙兒。五

虎將的關勝、呼延綽,他們,原是朝廷命官,派來打梁山的;便是盧員外

自己,先前何嘗不是跟我們作對的?所以這是又一伙了。金二哥,現在,

你該明白吳軍師的妙計了罷?”

有這石碣,兩伙人便會合成一伙兒么?這樣的意思也曾在金大堅心中一

動。但是不失自知之明的他素來知道自己的嘴巴不濟事,所以還是不出聲,

只膝著眼睛,用半個臉笑。

突然蕭讓站起來,建到房門口,在門縫里張望了一會兒,然后又回到金

大堅身邊,滿臉莊重氣象,湊著金大堅的耳朵急促地輕輕地說:

“二哥,俺水泊里這兩伙人,心思也不一樣。二哥,依你說,該是誰來

做山寨之主?”

“哦!原來卻是恁地!何不依了黑旋風的說法,爽爽快快排定了座位,卻

又來這套把戲,這石碣,害得俺像是做了私事,當著眾兄弟面前,心里怪

難受!”

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當的一下,把刻字刀擲在石碣上,大聲叫將起來。

這一爆發,真是圣手書生蕭讓所不料的。他往后退了一步,學著軍師吳用

的神氣,只管摸胡子。

“二哥,話雖如此說;事情,卻不能如此辦。也須叫人人心服呀??偟?/p>

再找出些‘天意’來。這便是吳軍師的神算妙計!"

“天意!天意渺茫,就叫我們來替'天'行意?”

蕭讓沉吟著踱方步。他時時把眼光往金大堅身上溜,沒有什么異樣。滋

拉滋拉地又在那里刻字,一條好臂膊上的肌肉突起來像是些猾柚(短小的

方木)兒。

總算放下一半心,蕭讓再回到太師椅上時,猛聽得金大堅又擲過來一個

怪問題:“旁的不管,只是,蕭大哥,我們算是哪一伙?”

瀟讓愕然了。軍師吳用從來不曾和他談到這個。倉卒間他搬不出吳用的

話語來應付。很想說是屬于宋大哥那一伙,可是又覺得礙口。

看見蕭讓也有對答不來的時候,金大堅卻呵呵笑了。這笑像是一瓢冷水,

澆得圣手書生毛發直豎。“我們,——我,既不是趙官兒的什么將軍,教

練,教頭,也不曾偷雞摸狗,開黑店,大江心里請客官吃板刀面。我們是

靠手藝過活的。我刻東岳廟的神碑,也刻這替天行道的石碣。就是這們一

回事。提起什么天呀道呀地呀,倒是怪羞人呢!”

仿佛抖落了一口袋子的金錢似的,金大堅自己也不很相信竟會這樣地滔

滔發議論。他的拿著刻字刀的右手突在空中劃一個圓圈,又興奮地加了幾

句:

“看來我們水泊里最厲害的家伙還是各人的私情——你稱之為各人的

出身;我們替'天'行的就是這個‘道‘呢!"

瀟讓楞著眼暗,只能摸胡子。直到金大堅的刀尖和石頭相觸的聲音再鼓

動他的耳膜時,他這才醒過來似的率然問:

“是機密呢!金二哥?”

“我當作從前給人家私刻關防②一樣,決不走漏半個字!”

①本文是茅盾對《水滸傳》的再創作,1930年發表在《小說月報》上。

《水滸傳》在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描述,

梁山泊英雄聚義后舉辦醮事,突然天門中開降下石碣,石碣上有“替天行

道”字樣及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座次。②關防:舊時政府機關或軍隊用的印

信。

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敘事簡潔,情節貌似簡單,但在人物交談中呈現了復雜錯綜的

內容,引發讀者思考。

B.小說以蕭讓的視角進行敘述,通過蕭讓的所見所思所感完成對“石

碣”作用和意義的揭示。

C.小說截取玉臂匠金大堅和圣手書生蕭讓秘刻石碣這一場景,構成一

個較為完整的故事。

D.反復出現“刀尖落在石面上的聲音”,表明金大堅對問題有自己的思

考,刻畫其復雜內心。

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B.“小說以蕭讓的視角進行敘述”說法錯誤,本文使用第三人稱視角敘

述。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將來之花園【注】

汗漫

上課鈴響罷,學生們吃驚地看著走進教室的先生:還是一身農民打扮,

頭上多了一頂列寧帽,像干部,但肩上扛著一大捆甘蔗!

先生把甘蔗立在黑板旁,拍拍手上的土:“同學們,咱沙河南出的甘蔗,

是中國最甜的甘蔗!這是我家地里的甘蔗,剛砍下來,新鮮。今天扛來一

捆,下課后,班長負責分給大家。為啥呢?解放了,劉鄧大軍在咱們魯山

縣成立豫西軍分區了,老百姓日子會像甘蔗,節節高,節節甜。沒有了壓

迫剝削,也沒有了兵荒馬亂。你們要成為新中國的主人了,長才干,有出

息。我也參加革命工作了,當選人民代表了。最近要參加代表大會,政府

讓我在會上做報告,講講種紅薯?!?/p>

學生們轟的一聲都笑了。有調皮女生指了指窗外樹上拴著的那一頭老牛。

它正在反芻先生早晨所喂的一把紅薯干,對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無動

于衷。那頭牛是先生從牛肉館外救來的。他心疼這頭眼淚汪汪的牛,就掏

錢從牛肉館屠夫尖刀下買過來,養著它。

“笑啥哩?我是你們先生嘛,不論啥事體,都要先懂一懂。能教書,也

能種紅薯、養?!?,這是有很多門道的。我家紅薯就種得好,牛養得

不錯,政府讓我講講種紅薯,幫助農民提高產量,還是有眼光的。”先生

摸摸那一把花白山羊胡子,嘴巴咧開笑了,像喜悅的山羊。

“下午放學,咱們排練秧歌舞,我剛學會,領你們跳,準備去縣城匯演。

現在開始上課。今天我講北宋詩人梅堯臣的《魯山山行》,寫的就是我們

的家鄉。我先讀一遍:'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

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美不美?。俊?/p>

“美!“學生們朗聲回答。窗外,戰火終于熄滅的山河,在積蓄生機。

沙河嘩嘩啦啦流淌。稍遠處,好峰蜿蜒,隨意濃淡,似乎想把南邊的南陽、

西邊的洛陽、東邊的開封,都連綿擁抱在一起。

這是1948年秋的一天,魯山中學。留山羊胡子的先生,就是20世紀20

年代聲震中國30年代談出文壇的詩人徐玉諾。

扛一捆甘蔗進教室上課不久,1950年3月,已經五十六歲滿頭白發一雙

布鞋的徐玉諾,被請到省會開封,給全省各地人民代表,做了一場題為《如

何種好紅薯》的報告。站在講臺上,徐玉諾山羊胡子微微抖動,像一頭山

羊站在魯山峰頂。他講種紅薯的方法,就像是山羊在吃紅薯,津津有味。

笑聲四起,掌聲四起。

報告結束,省委宣傳部來人通知徐玉諾:“咱們河南省籌建文聯了,蘇

金傘同志牽頭。請您到省文聯去搞創作,咋樣,大詩人?”徐玉諾困惑:

“全省都知道我紅薯種得好了,現在又讓我去文聯創作了?這彎拐得陡啊。

宣傳部那人會說話:“您熟悉紅薯,接地氣,就能寫出群眾歡迎的好作品

嘛,這彎拐得說陡也不陡啊。”徐玉諾笑了,摸摸山羊胡子:“同志說得

有道理,那俺就重操舊業當作家去?!?/p>

徐玉諾來到開封三圣廟街的河南省文聯上班。一個安靜的院落里,進進

出出著河南省的文藝人才,不時從某一窗口傳出一兩句歌聲:“解放區的

天是明朗的天……”徐玉諾想起當年在這座城市里求學、示威、寫作的青

春時光,歷歷在目,又恍若隔世。他不知道,八年后,自己的生命終點,

也將留在這座城市里。

在省文聯工作的這一段時光,徐玉諾很愉快。除了蘇金傘是以前的朋友,

其他都是兒女輩的年輕人,南丁、王鐸、鄭克西、龐嘉季等等。當時,蘇

聯文學深刻影響著新中國,幾個青年作家相互調侃起綽號:南丁斯基、王

托拉夫斯基、克西多夫、嘉季西里……一群老少作家相聚在一起,寫作、

集體學習文件、研讀名著、編輯《群眾文藝》。尤其是下鄉調查,是這些

老少作家最開心的時候。路過樹林,徐玉諾會脫下鞋子,躡手躡腳,還招

手示意“斯基”“多夫”“西里”們,也像他那樣脫鞋前行。后生不解,

看徐玉諾支棱著耳朵聽鳥叫,才明白,他怕打擾樹上的鳥。

在開封城,一群意氣風發的人,結伴逛街。去考察《水滸傳》中楊志賣

刀的“馬行街”,這一英雄落魄之地,湮滅無痕。在馬道街逛夜市,燈火

輝煌,餐館、小吃攤點多多,紅男綠女熙熙攘攘,笑罵聲、吵鬧聲夾雜著

藝人賣唱聲,像馬群高叫低嘯。幾個青年作家一邊吃,一邊聽徐玉諾嘟嘎:

“這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