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指南_第1頁
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指南_第2頁
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指南_第3頁
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指南_第4頁
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指南TOC\o"1-2"\h\u14356第1章引言 3326831.1農產品國際貿易背景 3257461.2國際標準與認證的重要性 331750第2章國際農產品標準概述 4142352.1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其標準 4168262.1.1ISO標準的主要內容 4257812.2國際農業標準制定機構 440752.2.1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423742.2.2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 5179092.2.3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 521992.3主要國際農產品標準簡介 5158262.3.1國際食品法典(CodexStandards) 5125942.3.2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ISPMs) 5160162.3.3良好農業規范(GAP) 5158482.3.4良好獸醫規范(GVP) 5285982.3.5有機農業標準(IFOAM) 56205第3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5154913.1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5120513.1.1概述 6200733.1.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630163.1.3關鍵要素 6164433.2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6248653.2.1概述 6306893.2.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6273233.2.3關鍵要素 6170393.3GAP良好農業規范 7268423.3.1概述 7286263.3.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791623.3.3關鍵要素 718933第4章農產品認證體系 7315344.1認證制度的類型與作用 7323874.1.1認證制度類型 8268714.1.2認證制度作用 8245664.2主要國際農產品認證體系 8237644.2.1歐盟有機認證 8291464.2.2美國有機認證 8154484.2.3GLOBALG.A.P.認證 8314554.2.4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 8300014.3認證流程與要求 8298804.3.1認證流程 8148754.3.2認證要求 912218第5章農產品標簽與追溯 921715.1農產品標簽制度 9288135.1.1標簽制度的構成要素 9173515.1.2國際標準 9165085.1.3我國農產品標簽制度 9238385.2追溯體系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9115555.2.1追溯體系的基本構成 9288685.2.2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10231685.2.3追溯體系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10205755.3我國農產品標簽與追溯政策及實踐 1088945.3.1政策法規 10266545.3.2實踐案例 1064525.3.3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107743第6章國際有機農產品標準與認證 10129036.1有機農業與有機農產品 1019266.2主要國際有機農產品標準 1084676.3有機農產品認證程序與要求 1124738第7章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 12144697.1進出口檢驗檢疫制度 12316427.1.1檢驗檢疫定義與作用 12263237.1.2法律法規體系 1224807.1.3檢驗檢疫程序與要求 12116937.2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 12116227.2.1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概述 12304317.2.2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體系 12239327.2.3我國植物衛生措施標準與實施 12188757.3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標準 12105387.3.1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概述 12207437.3.2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標準體系 13120037.3.3我國動物衛生措施標準與實施 1323842第8章農產品國際貿易壁壘與應對 13251818.1農產品貿易壁壘的類型與影響 13113828.1.1類型 13255288.1.2影響 13216328.2主要國家或地區農產品的貿易壁壘 13309638.2.1歐盟 13143098.2.2美國 1310548.2.3日本 1367748.3應對農產品貿易壁壘的策略 14255648.3.1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 14107678.3.2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14228368.3.3增強農產品品牌建設 14193828.3.4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 1494218.3.5利用貿易救濟措施 14139258.3.6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 1424312第9章農產品國際市場準入與推廣 14290219.1國際市場準入制度 14269469.1.1市場準入的定義與重要性 14148509.1.2國際市場準入的主要制度 1434299.1.3國際市場準入制度的遵循原則 15137009.2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策略 15155569.2.1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的必要性 15135379.2.2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的主要手段 15155839.2.3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策略制定 15179379.3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準入與推廣實踐 15123919.3.1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準入現狀 15254229.3.2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實踐 15107059.3.3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準入與推廣的啟示 1522995第10章農產品國際標準與認證發展趨勢 16706410.1國際農產品標準發展趨勢 16297010.2農產品認證制度的創新與完善 162344510.3我國農產品標準與認證發展展望 16第1章引言1.1農產品國際貿易背景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產品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農產品貿易不僅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還對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多邊貿易協定為農產品國際貿易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但是由于各國農業發展水平、生產技術、質量標準等方面的差異,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愈發激烈,這對我國農產品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國際標準與認證的重要性在國際農產品貿易中,標準與認證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標準為各國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提供了統一的規范,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另,認證作為一種質量保證手段,有助于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擴大市場份額。國際標準與認證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遵循國際標準,可以有效防止農產品中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殘留,保證消費者健康。(2)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符合國際標準的農產品更容易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3)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強調環保、資源節約和生態平衡,有助于引導農業生產方式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4)推動農產品國際貿易。國際認證作為一種互認機制,有助于簡化貿易程序,降低貿易壁壘,促進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5)提升我國農業國際形象。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和認證體系建設,有助于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通過本章的闡述,我們希望廣大讀者能夠認識到國際標準與認證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為我國農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持。第2章國際農產品標準概述2.1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其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全球最具權威性的標準化機構之一,其制定的各類標準為國際農產品貿易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在農產品領域,ISO制定了一系列標準,旨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及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滿足。這些標準涵蓋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2.1.1ISO標準的主要內容(1)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適用于各類組織,旨在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應用,提高組織的整體績效。(2)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保證食品鏈中的所有環節,從原料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都能滿足食品安全要求。(3)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幫助組織實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降低農產品生產對環境的影響。2.2國際農業標準制定機構除ISO外,還有一些國際農業標準制定機構,它們在農產品標準制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2.1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FAO致力于消除饑餓、改善農民生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等目標。在農產品標準方面,FAO制定了一系列指南和規范,以促進國際農產品貿易的發展。2.2.2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負責制定國際食品標準,以保證消費者健康和公平的貿易。其制定的食品標準被世界貿易組織(WTO)視為國際貿易爭端解決的參考依據。2.2.3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IPPC旨在制定國際植物衛生標準,防止植物病蟲害的傳播,保護植物資源,促進農產品國際貿易。2.3主要國際農產品標準簡介2.3.1國際食品法典(CodexStandards)國際食品法典包括一系列針對各類食品的最低標準,旨在保護消費者健康,為各國制定國家標準提供參考。2.3.2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ISPMs)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由IPPC制定,主要涉及植物及其產品的進出口檢驗和檢疫措施,以保證植物安全。2.3.3良好農業規范(GAP)良好農業規范是一種涵蓋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自愿性標準,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2.3.4良好獸醫規范(GVP)良好獸醫規范涉及動物健康、動物福利和獸藥使用等方面,旨在保證動物產品安全和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2.3.5有機農業標準(IF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制定了一系列有機農業標準,以促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貿易。通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國際農產品標準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各國在制定和實施國家標準時,可參考和借鑒這些國際標準,以提升本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第3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3.1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3.1.1概述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一個關于質量管理的標準,旨在幫助組織保證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以及法律法規要求。3.1.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農產品企業通過建立和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本節將介紹如何在農產品企業中應用ISO9001標準,保證產品質量安全。3.1.3關鍵要素(1)質量管理原則:介紹ISO9001標準中所提倡的質量管理原則,如客戶導向、領導力、人員參與等。(2)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闡述如何編制、實施和維護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以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3)資源管理:探討如何合理配置資源,包括人員、設備、設施等,以保證農產品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4)過程控制:論述如何對農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監控,保證產品質量符合要求。(5)持續改進:闡述如何通過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手段,不斷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提升產品質量。3.2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3.2.1概述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針對食品安全制定的一個標準,旨在保證食品鏈中的所有環節都能提供安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食品。3.2.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農產品企業通過建立和實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可以有效預防、控制食品安全風險,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本節將介紹如何在農產品企業中應用ISO22000標準,保證食品安全。3.2.3關鍵要素(1)食品安全管理原則:介紹ISO22000標準中所提倡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則,如系統化管理、預防性措施等。(2)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闡述如何編制、實施和維護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以保證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3)資源管理:探討如何合理配置資源,包括人員、設備、設施等,以保證農產品生產過程的食品安全。(4)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論述如何制定和實施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以保證農產品生產過程的食品安全。(5)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闡述如何識別、評估和控制食品安全風險,以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3.3GAP良好農業規范3.3.1概述良好農業規范(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簡稱GAP)是一套針對農產品生產的規范,旨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3.3.2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農產品企業通過遵循GAP規范,可以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本節將介紹GAP規范在農產品生產中的應用。3.3.3關鍵要素(1)農業生產資源管理:探討如何合理利用農業生產資源,包括土地、水資源、種子等,以保證農產品質量。(2)生態環境保護:闡述如何通過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3)農產品生產過程管理:論述如何規范農產品生產過程,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4)記錄和追溯體系:介紹如何建立和完善記錄和追溯體系,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5)持續改進:闡述如何通過內部審核、外部審核等手段,不斷改進農業生產過程,提升農產品質量。第4章農產品認證體系4.1認證制度的類型與作用認證制度是保證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關鍵環節,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4.1.1認證制度類型(1)產品認證:對農產品本身的質量、安全性、純度等特性進行評估。(2)過程認證: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儲存等環節的管理體系進行評估。(3)體系認證: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整個供應鏈的管理體系進行評估。4.1.2認證制度作用(1)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費者健康。(2)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國際貿易。(3)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行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4.2主要國際農產品認證體系國際上的農產品認證體系眾多,以下為主要認證體系:4.2.1歐盟有機認證歐盟有機認證是歐盟范圍內對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最高標準。獲得該認證的農產品可在歐盟市場上自由銷售。4.2.2美國有機認證美國有機認證是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制定的有機法規進行認證,獲得該認證的農產品可在美國市場上銷售。4.2.3GLOBALG.A.P.認證GLOBALG.A.P.認證是全球范圍內廣泛認可的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管理體系認證,主要針對蔬菜、水果、花卉等產業。4.2.4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是我國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最高標準。獲得該認證的農產品可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4.3認證流程與要求4.3.1認證流程(1)申請:企業向認證機構提交認證申請。(2)審核:認證機構對企業進行現場審核,包括生產、加工、銷售環節。(3)評估:認證機構根據審核結果進行評估,確定是否符合認證標準。(4)認證決定:認證機構根據評估結果,作出認證決定。(5)監督與復評:認證機構對獲證企業進行定期監督與復評,保證認證有效性。4.3.2認證要求(1)企業應具備完善的生產、加工、銷售管理體系。(2)企業應按照認證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的操作。(3)企業應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認證申請材料。(4)企業應積極配合認證機構的審核與監督工作。第5章農產品標簽與追溯5.1農產品標簽制度農產品標簽作為消費者識別產品來源、品質和安全性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國際市場上發揮著的作用。本節主要介紹農產品標簽制度的構成要素、國際標準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情況。5.1.1標簽制度的構成要素農產品標簽主要包括產品名稱、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產品認證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消費者可以了解產品的基本屬性和品質特征。5.1.2國際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國際組織對農產品標簽制定了相關標準,旨在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5.1.3我國農產品標簽制度我國根據國際標準,結合國內實際,制定了一系列農產品標簽制度,如《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條例》、《農產品質量標志管理辦法》等,規范了農產品標簽的使用和管理。5.2追溯體系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農產品追溯體系是指通過記錄和傳遞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信息,實現產品質量和來源的可追溯性。本節主要介紹追溯體系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及其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5.2.1追溯體系的基本構成農產品追溯體系包括信息記錄、信息傳遞和信息查詢三個環節。通過這些環節,保證農產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等過程中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5.2.2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在國際貿易中,追溯體系有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降低貿易壁壘。各國和國際組織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農產品追溯體系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5.2.3追溯體系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追溯體系的建立和應用,有助于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降低貿易壁壘,促進農產品貿易的發展。5.3我國農產品標簽與追溯政策及實踐我國高度重視農產品標簽與追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動農產品標簽與追溯體系的建立和完善。5.3.1政策法規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規劃》等,明確了農產品標簽與追溯工作的目標和任務。5.3.2實踐案例各地紛紛開展農產品標簽與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如山東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江蘇省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等,取得了顯著成效。5.3.3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盡管我國在農產品標簽與追溯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如追溯體系覆蓋面不足、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等,亟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第6章國際有機農產品標準與認證6.1有機農業與有機農產品有機農業是一種以生態平衡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基礎,注重土壤生物活性、物種多樣性和環境保護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機農產品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遵循有機農業原則和標準,未經使用化學合成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添加劑等物質,且不采用基因工程技術的農產品。6.2主要國際有機農產品標準國際有機農產品標準主要包括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有機標準、歐盟有機農業法規(EUNo834/2007和EUNo889/2008)、美國國家有機計劃(NOP)以及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GB/T196302011)等。這些標準規定了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標識、認證等方面的要求。6.3有機農產品認證程序與要求有機農產品認證是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全面審查,以保證其符合有機農產品標準的過程。以下是有機農產品認證的主要程序與要求:(1)申請與受理:生產者向認證機構提交有機農產品認證申請,并提供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生產過程記錄、產地環境檢測報告等。(2)現場檢查:認證機構對申請認證的生產基地進行現場檢查,包括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投入品使用、生產記錄等方面。(3)審查與評估:認證機構對申請材料、現場檢查報告等進行審查,評估申請者是否符合有機農產品標準。(4)認證決定:根據審查與評估結果,認證機構作出認證決定,并向符合條件的申請者頒發有機農產品認證證書。(5)監督與復查:認證機構對已獲認證的有機農產品進行定期監督與復查,保證生產者持續遵守有機農產品標準。有機農產品認證要求如下:(1)產地環境要求:產地應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無污染源,土壤、水源等符合有機農產品生產要求。(2)生產過程要求:生產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有機農業原則,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物質和基因工程技術。(3)投入品要求:投入品(如種子、種苗、肥料、農藥等)應符合有機農產品標準,并獲得認證機構認可。(4)生產記錄要求:生產者需詳細記錄生產過程,包括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收獲、加工等環節。(5)標識要求:有機農產品應在包裝和銷售過程中標注有機認證標志,明確表示其有機身份。(6)追溯體系要求:生產者應建立有機農產品追溯體系,保證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每個環節均可追溯。第7章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7.1進出口檢驗檢疫制度7.1.1檢驗檢疫定義與作用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是指在農產品國際貿易活動中,為保障人類、動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護國家生態環境和農業產業安全,對進出口農產品實施的檢驗、檢疫和監管措施。本節主要介紹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制度的基本內容、法律法規體系及其重要作用。7.1.2法律法規體系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為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操作指南。7.1.3檢驗檢疫程序與要求本節主要介紹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的具體程序和要求,包括申報、檢驗、檢疫、放行等環節,以及相關證明文件的辦理和查驗。7.2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7.2.1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概述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是指為防止植物病蟲害跨國傳播,保護植物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各國和國際組織制定的植物衛生法規、標準和措施。本節介紹國際植物衛生措施的起源、發展及其主要內容。7.2.2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體系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國際組織制定的相關標準。本節重點介紹這些標準體系的基本構成和主要內容。7.2.3我國植物衛生措施標準與實施我國參照國際植物衛生措施標準,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本節介紹我國植物衛生措施標準的主要內容、實施情況及其與國際標準的銜接。7.3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標準7.3.1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概述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是指為防止動物疫病跨國傳播,保護動物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各國和國際組織制定的動物衛生法規、標準和措施。本節介紹國際動物衛生措施的起源、發展及其主要內容。7.3.2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標準體系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標準體系主要包括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制定的國際動物衛生標準。本節重點介紹這些標準體系的基本構成和主要內容。7.3.3我國動物衛生措施標準與實施我國參照國際動物衛生措施標準,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本節介紹我國動物衛生措施標準的主要內容、實施情況及其與國際標準的銜接。通過以上介紹,本章為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提供了系統的制度、標準和措施參考,有助于保障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安全與順暢。第8章農產品國際貿易壁壘與應對8.1農產品貿易壁壘的類型與影響8.1.1類型農產品貿易壁壘主要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關稅壁壘表現為對進口農產品征收高額關稅,而非關稅壁壘則包括配額限制、技術標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標簽規定、補貼等多種形式。8.1.2影響農產品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貿易壁壘限制了農產品的進口,保護了國內農業生產;另,過高的貿易壁壘導致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影響全球農產品市場的穩定性和公平性。8.2主要國家或地區農產品的貿易壁壘8.2.1歐盟歐盟對農產品進口實施嚴格的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如農藥殘留限量、動植物疫情管理等。歐盟的標簽規定和地理標志保護也對農產品貿易產生影響。8.2.2美國美國主要通過關稅和非關稅手段保護國內農業,如反傾銷、補貼政策等。同時美國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要求較高,對不符合要求的農產品實施限制。8.2.3日本日本對農產品進口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制度,對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等方面有較高要求。日本還通過進口配額、關稅升級等手段限制農產品進口。8.3應對農產品貿易壁壘的策略8.3.1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我國應積極采用國際先進標準,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降低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8.3.2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參與國際組織和多邊貿易談判,推動降低貿易壁壘,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創造有利條件。8.3.3增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降低貿易壁壘的影響。8.3.4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根據國際市場需求,調整農產品出口結構,發展高附加值農產品,提高出口效益。8.3.5利用貿易救濟措施在遭遇不公平貿易壁壘時,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采取貿易救濟措施,維護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8.3.6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應加大對農產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完善政策體系,引導企業應對貿易壁壘,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第9章農產品國際市場準入與推廣9.1國際市場準入制度9.1.1市場準入的定義與重要性國際市場準入是指農產品進入其他國家市場的過程。市場準入對農產品國際貿易具有重要意義,它直接關系到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9.1.2國際市場準入的主要制度(1)關稅與非關稅壁壘(2)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3)技術性貿易壁壘(4)反傾銷與反補貼措施9.1.3國際市場準入制度的遵循原則(1)遵循國際規則(2)公平、公正、透明(3)互惠互利9.2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策略9.2.1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的必要性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有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促進農產品出口。9.2.2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的主要手段(1)品牌建設與推廣(2)國際展會與交流活動(3)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拓展(4)國際合作與聯盟9.2.3農產品國際市場推廣策略制定(1)明確目標市場與消費群體(2)了解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與消費需求(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