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土地流轉管理作業指導書TOC\o"1-2"\h\u26792第1章引言 3253611.1土地流轉背景與意義 3180071.2土地流轉管理的基本原則 428855第2章土地流轉概述 4209752.1土地流轉的定義與類型 4139342.2土地流轉的程序與條件 513550第3章農業土地流轉市場分析 6102803.1土地流轉市場的供需分析 6271963.1.1供給分析 6227553.1.2需求分析 655593.2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制 637353.2.1價格影響因素 6309293.2.2價格形成機制 721182第4章土地流轉合同管理 7301004.1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 7194374.1.1合同主體確認 7231074.1.2合同內容明確 7208164.1.3合同簽訂程序 7172574.2土地流轉合同的履行與變更 8284364.2.1合同履行 838734.2.2合同變更 828124.3土地流轉合同的解除與終止 8296564.3.1合同解除 847834.3.2合同終止 876384.3.3合同解除與終止后的處理 810637第5章土地流轉中的權益保障 846875.1農民土地權益保障 8148565.1.1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應保證農民的土地承包權不受侵犯,維護其合法權益。 8194095.1.2保護農民土地經營權:鼓勵農民按照自愿、有償原則,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其他經營主體,保障其在流轉過程中的經營權。 8119805.1.3保障農民流轉收益權:保證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獲得合理的收益,加強對流轉收益的監管,防止農民利益受損。 9254135.1.4保護農民土地征用補償權益:在土地征用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保證農民得到合理補償。 9313055.2土地流轉中介機構權益保障 9291555.2.1明確中介機構職責:規范土地流轉中介機構的職責,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維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 918755.2.2加強中介機構監管:建立健全中介機構監管制度,加強對中介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保證其依法依規開展業務。 9316805.2.3保護中介機構合法權益:保障中介機構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合法權益,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9173925.3土地流轉雙方的權益平衡 9286485.3.1公平簽訂流轉合同:流轉雙方應遵循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書面流轉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9162845.3.2規范流轉程序:嚴格執行土地流轉程序,保證流轉過程的公開、透明,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 9292115.3.3建立糾紛調解機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糾紛調解機制,及時化解流轉過程中的矛盾和糾紛,維護流轉雙方的權益。 9247015.3.4加強流轉后續監管:加強對土地流轉后續情況的監管,保證流轉土地的合法、合規使用,維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 99375.3.5完善政策法規支持:完善土地流轉相關法規政策,為土地流轉雙方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93933第6章土地流轉風險評估與管理 930786.1土地流轉風險類型 9308296.1.1政策風險 917936.1.2市場風險 9120566.1.3信用風險 1035346.1.4生產風險 10136766.1.5社會風險 10228476.2土地流轉風險評估 10112456.2.1政策風險評估 1038076.2.2市場風險評估 10217036.2.3信用風險評估 10306686.2.4生產風險評估 10117006.2.5社會風險評估 10305996.3土地流轉風險防范與應對 10159046.3.1政策風險防范與應對 1025746.3.2市場風險防范與應對 11254166.3.3信用風險防范與應對 1130686.3.4生產風險防范與應對 11292856.3.5社會風險防范與應對 1125739第7章農業土地流轉監管體系 1123417.1監管部門的職責與權限 11104017.1.1監管部門的設置 11263717.1.2監管部門的職責 11182587.1.3監管部門的權限 11159267.2土地流轉監管的主要內容 1149977.2.1土地流轉合同的監管 1285347.2.2土地流轉過程的監管 12234477.2.3土地流轉市場的監管 1268887.3監管制度與政策建議 1218367.3.1完善法律法規 1298287.3.2加強監管隊伍建設 12134697.3.3建立健全監管機制 12160037.3.4創新政策支持 1223187第8章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 1348128.1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的意義與目標 13224898.1.1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13181068.1.2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13272468.2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平臺 13284098.2.1平臺架構 1341808.2.2平臺功能 13259858.3信息化管理在土地流轉中的應用 13101648.3.1土地流轉信息采集與更新 1350198.3.2土地流轉業務在線辦理 1444338.3.3土地流轉數據統計分析 1423348.3.4土地流轉風險預警與監管 1428509第9章農業土地流轉案例解析 14128889.1成功案例解析 14113129.1.1案例一:江蘇省某市農村土地流轉 14190759.1.2案例二:四川省某市農村土地流轉 1439479.2失敗案例解析 15222069.2.1案例一:某省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575709.2.2案例二:某省農村土地流轉導致的耕地資源流失 155595第10章農業土地流轉政策與發展趨勢 15746310.1我國農業土地流轉政策演變 152956510.1.1改革開放初期土地流轉政策 151375810.1.220世紀90年代土地流轉政策 161673910.1.321世紀初土地流轉政策 1617310.2當前土地流轉政策分析 162043510.2.1土地流轉政策法規體系 162464310.2.2土地流轉政策主要內容 16165910.3農業土地流轉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162295410.3.1土地流轉規模持續擴大 162695110.3.2土地流轉形式多樣化 162019110.3.3土地流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6434910.3.4土地流轉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 17854910.3.5土地流轉市場逐步成熟 17第1章引言1.1土地流轉背景與意義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土地流轉成為當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農業土地流轉是指在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基礎上,農戶將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依法轉讓給其他經營主體的一種經濟行為。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經歷了從禁止到允許、從限制到鼓勵的演變過程,其背景與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適應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需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農村土地撂荒現象日益嚴重。土地流轉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二是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有助于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增加農民收入。土地流轉使農民在獲得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外出務工等方式提高收入水平。四是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土地流轉有助于緩解農村土地糾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1.2土地流轉管理的基本原則為保證土地流轉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土地流轉管理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合法合規原則。土地流轉應當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保證流轉行為的合法性。二是農民自愿原則。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自主權,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農民流轉土地。三是公平公正原則。土地流轉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保障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防止利益輸送和資源浪費。四是因地制宜原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土地流轉規模、方式和期限,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與區域特色優勢相結合。五是保護農民利益原則。土地流轉應保證農民利益不受損害,加強對流轉土地用途的監管,防止土地流轉后非農化、非糧化。第2章土地流轉概述2.1土地流轉的定義與類型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承包權、經營權等)在土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由土地使用者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協商、出租、轉讓、互換、抵押、繼承等方式,將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其他土地使用者的行為。在我國,土地流轉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土地流轉的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給他人,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期限和用途使用土地,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2)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他人,使受讓人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3)互換: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之間相互交換土地承包經營權。(4)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債權的擔保。(5)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死亡后,其繼承人依法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2.2土地流轉的程序與條件土地流轉應當遵循以下程序:(1)提出申請:土地流轉雙方應當共同向所在地鄉鎮人民(街道辦事處)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提出土地流轉申請。(2)審查:鄉鎮人民(街道辦事處)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對土地流轉申請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流轉雙方的身份、土地權屬、流轉土地的用途等。(3)簽訂合同:流轉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土地流轉合同,合同內容應當包括流轉土地的面積、位置、用途、流轉期限、流轉價格、支付方式、雙方的權利義務等。(4)報備: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后,流轉雙方應當將合同報備所在地鄉鎮人民(街道辦事處)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5)變更登記:土地流轉合同生效后,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應當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變更登記。土地流轉的條件如下:(1)流轉雙方必須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2)流轉的土地必須是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土地。(3)流轉的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4)流轉雙方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5)流轉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約定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第3章農業土地流轉市場分析3.1土地流轉市場的供需分析3.1.1供給分析農業土地流轉市場的供給主要來源于農民個體、農村集體組織和國有農場。其中,農民個體是土地流轉市場的主要供給方。本章節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土地流轉市場的供給情況:(1)土地流轉面積:統計近年來我國農業土地流轉面積的變化趨勢,分析流轉面積的增長速度及地域分布特點。(2)土地流轉類型:按照流轉方式,將土地流轉分為出租、轉讓、互換、抵押等類型,分析各類流轉方式的占比及變化趨勢。(3)土地流轉主體:分析農民個體、農村集體組織和國有農場在土地流轉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不同主體對土地流轉市場供給的影響。3.1.2需求分析農業土地流轉市場的需求主要來源于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本章節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土地流轉市場的需求情況:(1)土地流轉需求面積:統計近年來我國農業土地流轉市場需求面積的變化趨勢,分析需求面積的增長速度及地域分布特點。(2)土地流轉用途:分析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土地流轉的用途,包括糧食作物種植、經濟作物種植、養殖業等,探討不同用途對土地流轉市場需求的影響。(3)土地流轉需求主體:分析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土地流轉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不同主體對土地流轉市場需求的影響。3.2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制3.2.1價格影響因素農業土地流轉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1)土地質量:分析土地質量對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包括土壤肥力、灌溉條件、地形地貌等。(2)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對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包括距離城市、交通干線、農產品市場等因素。(3)政策因素:探討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對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如土地流轉補貼、農業支持政策等。(4)市場供需狀況:分析土地流轉市場供需關系對價格的影響,包括流轉面積、流轉用途、流轉主體等因素。3.2.2價格形成機制農業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制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信息傳遞:分析土地流轉市場信息的傳播渠道和方式,如互聯網、中介機構、農村基層組織等。(2)價格談判:探討流轉雙方在價格談判過程中的策略和影響因素,如流轉期限、流轉面積、流轉用途等。(3)價格確定:分析流轉雙方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最終確定土地流轉價格的過程。(4)價格監管:介紹對土地流轉價格的監管措施,包括價格監測、異常情況處理等。通過以上分析,本章對農業土地流轉市場的供需狀況及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為后續章節政策建議和市場調控提供理論依據。第4章土地流轉合同管理4.1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4.1.1合同主體確認在進行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前,需對合同雙方主體進行嚴格確認,保證流轉雙方具備合法資格。一方為土地使用權人,另一方為承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4.1.2合同內容明確土地流轉合同應明確以下內容:流轉土地的四至范圍、面積、用途、流轉期限、流轉價格及支付方式、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4.1.3合同簽訂程序土地流轉合同簽訂應遵循以下程序:(1)雙方進行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見;(2)采用書面形式,明確合同條款;(3)雙方簽字蓋章,合同成立;(4)將合同報送當地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備案。4.2土地流轉合同的履行與變更4.2.1合同履行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后,雙方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保證土地流轉的順利進行。4.2.2合同變更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變更合同內容,雙方應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簽訂書面變更協議,并報備當地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4.3土地流轉合同的解除與終止4.3.1合同解除土地流轉合同在以下情況下可以解除:(1)雙方協商一致,達成解除合同協議;(2)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無法履行;(3)一方嚴重違約,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4.3.2合同終止土地流轉合同在以下情況下終止:(1)合同到期;(2)合同雙方履行完畢合同約定事項;(3)合同解除。4.3.3合同解除與終止后的處理土地流轉合同解除或終止后,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處理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的相關事宜,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歸還、補償款支付等。同時將合同解除或終止情況報備當地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第5章土地流轉中的權益保障5.1農民土地權益保障5.1.1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應保證農民的土地承包權不受侵犯,維護其合法權益。5.1.2保護農民土地經營權:鼓勵農民按照自愿、有償原則,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其他經營主體,保障其在流轉過程中的經營權。5.1.3保障農民流轉收益權:保證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獲得合理的收益,加強對流轉收益的監管,防止農民利益受損。5.1.4保護農民土地征用補償權益:在土地征用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保證農民得到合理補償。5.2土地流轉中介機構權益保障5.2.1明確中介機構職責:規范土地流轉中介機構的職責,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維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5.2.2加強中介機構監管:建立健全中介機構監管制度,加強對中介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保證其依法依規開展業務。5.2.3保護中介機構合法權益:保障中介機構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合法權益,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5.3土地流轉雙方的權益平衡5.3.1公平簽訂流轉合同:流轉雙方應遵循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書面流轉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5.3.2規范流轉程序:嚴格執行土地流轉程序,保證流轉過程的公開、透明,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5.3.3建立糾紛調解機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糾紛調解機制,及時化解流轉過程中的矛盾和糾紛,維護流轉雙方的權益。5.3.4加強流轉后續監管:加強對土地流轉后續情況的監管,保證流轉土地的合法、合規使用,維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5.3.5完善政策法規支持:完善土地流轉相關法規政策,為土地流轉雙方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第6章土地流轉風險評估與管理6.1土地流轉風險類型6.1.1政策風險政策風險主要包括政策變動、農業補貼政策調整、土地使用權確權政策變化等,可能對土地流轉造成不利影響。6.1.2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涉及農產品價格波動、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等,可能導致土地流轉雙方收益受損。6.1.3信用風險信用風險主要包括土地流轉合同違約、租金拖欠等,可能導致流轉雙方權益受損。6.1.4生產風險生產風險包括自然災害、病蟲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可能影響土地流轉后的農業生產。6.1.5社會風險社會風險涉及農村社會穩定、農民利益訴求、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社會矛盾等,可能對土地流轉造成負面影響。6.2土地流轉風險評估6.2.1政策風險評估對政策變動、農業補貼政策調整等進行持續關注和跟蹤,評估政策變動對土地流轉的影響。6.2.2市場風險評估分析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趨勢,評估市場風險對土地流轉雙方收益的影響。6.2.3信用風險評估調查土地流轉雙方的信用狀況,評估合同違約、租金拖欠等信用風險。6.2.4生產風險評估分析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自然災害、病蟲害等風險因素,評估生產風險對土地流轉后的農業生產影響。6.2.5社會風險評估關注農村社會穩定、農民利益訴求等問題,評估社會風險對土地流轉的潛在影響。6.3土地流轉風險防范與應對6.3.1政策風險防范與應對建立政策風險預警機制,及時了解政策變動信息,合理調整土地流轉策略。6.3.2市場風險防范與應對加強市場監測,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合理制定農業生產計劃,降低市場風險。6.3.3信用風險防范與應對建立健全信用評估體系,加強對土地流轉雙方的信用監管,簽訂正規合同,保證權益。6.3.4生產風險防范與應對加強農業生產管理,采用農業保險等手段降低生產風險。6.3.5社會風險防范與應對建立健全農村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積極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土地流轉順利進行。第7章農業土地流轉監管體系7.1監管部門的職責與權限7.1.1監管部門的設置設立農業土地流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對農業土地流轉的監督、管理、協調和服務工作。部門應配備專業人員,保證各項職責的有效履行。7.1.2監管部門的職責(1)負責制定農業土地流轉監管政策和規章制度;(2)指導、協調和監督地方農業土地流轉工作;(3)對農業土地流轉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4)收集、整理和發布農業土地流轉信息;(5)開展農業土地流轉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6)負責農業土地流轉合同備案和檔案管理。7.1.3監管部門的權限(1)對農業土地流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2)對農業土地流轉合同進行審核備案;(3)對農業土地流轉市場進行監管,維護市場秩序;(4)對農業土地流轉中的糾紛進行調解和處理;(5)對農業土地流轉政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7.2土地流轉監管的主要內容7.2.1土地流轉合同的監管(1)保證土地流轉合同的合法性、合規性;(2)監督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變更和解除;(3)對土地流轉合同進行備案和歸檔。7.2.2土地流轉過程的監管(1)監督土地流轉雙方的權益保護;(2)規范土地流轉程序,保證公開、公平、公正;(3)關注土地流轉中的矛盾和糾紛,及時進行調解和處理。7.2.3土地流轉市場的監管(1)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服務體系;(2)規范土地流轉市場秩序,打擊違法違規行為;(3)加強對土地流轉中介機構的監管。7.3監管制度與政策建議7.3.1完善法律法規(1)修訂和完善農業土地流轉相關法律法規;(2)明確農業土地流轉的權益保障和監管措施;(3)制定農業土地流轉合同范本,規范合同簽訂。7.3.2加強監管隊伍建設(1)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能力;(2)建立健全監管人員培訓制度;(3)加強監管人員考核,保證監管工作落實到位。7.3.3建立健全監管機制(1)完善農業土地流轉監管制度,明確監管職責和權限;(2)建立健全農業土地流轉信息共享和公開制度;(3)加強農業土地流轉糾紛調解和仲裁機制建設。7.3.4創新政策支持(1)研究制定農業土地流轉優惠政策;(2)加大對農業土地流轉金融支持力度;(3)鼓勵和引導農業土地流轉市場健康發展。第8章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8.1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的意義與目標8.1.1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1)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2)優化土地流轉流程,降低流轉成本,提高流轉效率。(3)增強土地流轉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4)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8.1.2土地流轉信息化建設的目標(1)構建統一、高效、安全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土地流轉數據的信息化、標準化和規范化。(2)提高土地流轉業務的透明度,促進公平競爭,防止權力尋租。(3)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監管體系,提高監管效率,保證政策執行到位。8.2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平臺8.2.1平臺架構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平臺采用分層架構,包括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和展示層,以實現數據的統一管理、服務的統一提供、應用的靈活部署和展示的多樣化。8.2.2平臺功能(1)數據管理:實現土地流轉相關數據的采集、存儲、更新、查詢和統計分析。(2)業務辦理:提供在線土地流轉申請、審批、合同簽訂等業務辦理功能。(3)信息發布:發布土地流轉相關政策、新聞動態、市場行情等信息。(4)監管監測:對土地流轉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預警潛在風險。8.3信息化管理在土地流轉中的應用8.3.1土地流轉信息采集與更新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土地流轉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和動態更新,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8.3.2土地流轉業務在線辦理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土地流轉業務的在線申請、審批和合同簽訂,提高流轉效率,降低流轉成本。8.3.3土地流轉數據統計分析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土地流轉數據進行分析,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8.3.4土地流轉風險預警與監管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土地流轉風險的預警和監管,保證土地流轉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第9章農業土地流轉案例解析9.1成功案例解析9.1.1案例一:江蘇省某市農村土地流轉(1)背景介紹江蘇省某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農業資源豐富。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當地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工作。(2)流轉過程當地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手段,鼓勵農民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流轉過程中,嚴格遵循農民自愿、平等協商的原則,保證農民權益。(3)成果分析土地流轉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規模經營、科技創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業現代化。9.1.2案例二:四川省某市農村土地流轉(1)背景介紹四川省某市地處丘陵地區,土地資源較為分散。為提高農業產值,當地積極摸索農村土地流轉模式。(2)流轉過程當地引導農民將土地流轉給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同時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流轉過程中,注重保障農民權益,保證流轉公平、公正。(3)成果分析通過土地流轉,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了規模經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產值。同時農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了穩定收益,實現了增收。9.2失敗案例解析9.2.1案例一:某省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背景介紹某省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部分地區出現了流轉糾紛、流轉面積過大等問題。(2)問題分析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部分地方急于求成,未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導致流轉糾紛。同時流轉面積過大,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難以承擔經營風險。(3)解決措施針對上述問題,當地及時調整政策,加強土地流轉監管,保證農民權益。同時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理控制流轉面積,降低經營風險。9.2.2案例二:某省農村土地流轉導致的耕地資源流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冊會計師《會計》考試高頻考點預測模擬試題詳解版
- 焦作大學《生物醫學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醫科大學《建筑力學與結構形式》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電機學院《管道設備工程計量與計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長清區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7月調研考試(生物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社會統計學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機器學習算法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債權法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漫畫創意造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學院《剪輯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七年級生物上冊 3.2.1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1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臨床醫師定期考核必考復習題庫及答案(1000題)
- 2024年中國男式印花T-恤衫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保安指揮車輛標準手勢培訓
- 【MOOC】醫學心理學-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中建塔式起重機安裝、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光明乳業公司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及優化建議(10000字論文)》
- 邀請招標文件模板
- 金融投資項目立項管理制度
- 大學生職業規劃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教育目的-(第五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