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泉景中學九年級(上)開學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隧道掃描顯微鏡將人類觀察的尺度提高到0.1nm,使我們更加認識到微觀世界的深邃,哈勃太空望遠鏡使我們認識到了宇宙的浩瀚。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原子和質子中,尺寸最小的是質子
B.擦黑板時,粉筆灰在空中飛舞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C.用光年表示宇宙的時間,用納米量度分子的大小
D.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和地球繞太陽運動相似2.生活中很多現象都蘊含著物理奧秘,對以下生活實例解釋正確的是(
)A.使用杠桿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離
B.打掃衛生時塵土飛揚,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C.高壓鍋的原理是通過增大氣壓使液體的沸點降低
D.近視眼看遠處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所以矯正近視眼需配戴合適度數的凹透鏡3.下列四幅圖中關于壓強的描述錯誤的是(
)A.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氣壓強
B.泰山山頂的大氣壓強比山腳下的小
C.潛水員在水中上升過程受到的壓強越來越大
D.飛機機翼是利用氣體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設計的4.給冰水混合物加熱,則(
)A.冰的溫度升高,水的溫度不變 B.冰的溫度不變,水的溫度升高
C.冰水的溫度一起升高 D.冰在熔化成水時,冰、水的溫度都不變5.小濱在勞動課上學習了一些做飯的方法后,和家人共同做了豐盛的晚餐。以下是他觀察的現象及給出的解釋,合理的是(
)A.在碗沿上磕破雞蛋,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B.將柔軟的面團壓成薄餅,面團發生了彈性形變
C.小濱給長輩們夾菜時,所使用的公筷是省力杠桿
D.用力擦去灶臺上的污漬,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6.以下四圖節選自我國古代科技巨著《天工開物》,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軋蔗取漿”中,牛拉“犁譫”勻速轉動的過程中,其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B.圖乙“濕田擊稻”中,用力甩稻桿,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為受到慣性力
C.圖丙“北耕兼種”中,耬下端的“峨尖”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力的
D.圖丁“長流漂米”中,水從高處流下,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7.原地縱跳摸高是同學們經常玩的游戲,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游戲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在離地前的起跳過程中,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對地面的壓力
B.在離地前的起跳過程中,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對地面的壓力
C.在離地后的上升過程中,人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在落地前的下降過程中,人的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加8.2024年春晚舞蹈詩劇《錦鯉》的演員們,既是一群活潑的少女,又是一群嬉戲的“錦鯉”,“靈性相通”的意象直擊觀眾心底的柔軟和純真。如圖所示,在威亞的拉力作用下,整齊劃一地勻速上升的演員們(
)A.是相對運動的 B.機械能不斷增大 C.所受合力豎直向上 D.所受拉力不做功9.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氫內燃飛機原型機成功首飛。如圖所示,正在勻速升空的原型機(
)A.機身由密度較大的材料制成 B.所受空氣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比上方的小 D.機艙外的大氣壓強越來越大10.骨骼、肌肉和關節等構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人體中最基本的運動大多是由肌肉牽引骨骼繞關節轉動產生的。下列關于人體中的杠桿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手托重物時,可視為省力杠桿
B.圖甲:手托重物時,肱二頭肌對前臂的牽引力是阻力
C.圖乙:踮腳時,可視為費力杠桿
D.圖乙:向上踮腳的過程中,腓腸肌對足部骨骼的牽引力是動力1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為300N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運送到離地面8m的高處,所用時間為40s。已知動滑輪重為40N,不計滑輪組的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人做的總功為2400J
B.工人拉力的功率為60W
C.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約為88%
D.可以通過增加動滑輪個數的方法提高該裝置的機械效率12.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兩個相同的物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兩液面相平,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A.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 B.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
C.兩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 D.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強13.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多次成功坐底,標志著我國在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奮斗者”號在水面以下下潛過程中,受到(
)A.壓強增大,浮力增大 B.壓強不變,浮力增大
C.壓強增大,浮力不變 D.壓強不變,浮力不變14.如圖所示是我國古人運送巨木的勞動情境示意圖。結合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抬巨木時眾人越靠近支架越省力
B.只把懸繩向左移動一定距離更利于抬起巨木
C.在抬起巨木時橫桿是省力杠桿
D.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減小壓力1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任何固態物質熔化時,都要吸熱
B.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
C.任何固態物質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這個溫度叫做該物質的熔點
D.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雖不變,但仍然要吸收熱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15分。16.根據生活經驗,下列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濟南市中區某天大氣壓為2×105Pa B.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厚度約為1cm
C.中學生正常爬樓梯時的功率約為150W 17.“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關于下列詩句與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
B.“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向路人招手不產生聲
C.“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陽光發生的色散現象
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18.生活中的瓶瓶罐罐都是科學研究的好器材。下列利用玻璃瓶做的4個物理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實驗,裝滿水的玻璃瓶分別正放、倒放在海綿上,海綿的凹陷程度不同;說明兩種情況下玻璃瓶對海綿的壓力不同
B.乙實驗,拿著用玻璃瓶制作的氣壓計乘坐電梯,發現樓層越高,細管中的水柱越高,說明高度越高大氣壓強越小
C.丙實驗,把一根吸管a插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將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貼靠在吸管a的上端,往吸管b中吹氣,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說明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D.丁實驗,用滴管分別向裝有等量冷水和熱水的瓶中滴入一滴墨水,發現裝熱水的瓶中墨水擴散得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19.如圖所示是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在第6min時是固態
B.甲在ab段停止吸熱
C.甲對應海波,乙對應石蠟
D.乙的熔點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20.彈簧置于光滑管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與管口平齊。如圖所示,將一直徑略小于管的小球放在彈簧上端,先后兩次向下按壓彈簧到不同位置后釋放小球,小球沿豎直方向運動,第一次小球到達的最高點為a,第二次小球到達的最高點為b,c為小球運動路徑上的一點,小球所受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先后兩次(
)A.第一次釋放小球時彈簧的彈性勢能大
B.小球由c到b過程,彈性勢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C.小球上升過程,經過c點時的重力勢能相等
D.小球上升過程,經過c點時的機械能相等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0分。21.唐代詩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寫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從物理學角度看,手中“月”是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虛像;“香”滿衣是一種______現象。22.登上如圖所示的“水韻瑯琊”游船,聽“王羲之”穿越古今的告白,觀酷炫的燈光秀表演。①游客陸續登船的過程中,游船受到的浮力______,船底受到水的壓強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②夜風吹來,游客感到陣陣涼意是因為______;游客感覺電視塔“迎面而來”是以______為參照物的;④游覽結束后,關閉發動機的游船仍能向前運動,是因為游船______。23.如圖甲為自制的氣壓計,將此氣壓計從樓頂移至樓下,吸管中水柱的高度將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意大利科學家______用如圖乙的裝置首次測量大氣壓的值,若將管子傾斜(如圖丙),則管內水銀柱高度將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四、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24.圖甲是天蒙山索道的吊廂隨鋼索向下方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景,圖乙是吊廂及吊廂內物體的簡圖。請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O上)。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1分。25.如圖甲所示,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ρ鹽水>ρ水)
(1)實驗中,將液體內部的壓強大小轉換為用U形管兩側液面的______來表示。
(2)將探頭放在圖乙所示液體內部的A、B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B>?A,經過多次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這說明同種液體內部的壓強隨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將探頭放在圖乙中所示液體內部相同深度的B、C26.物理學習小組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同一金屬塊依次進行如下步驟的操作:
根據上述實驗步驟,完成下列問題:
(1)步驟A中金屬塊重______N;
(2)步驟B中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
(3)分析______三步驟數據,初步得出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4)若步驟D中僅把鹽水換成密度比水小的等體積的酒精,測力計的示數______1.6N(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結合已學知識,根據步驟A、C,計算出金屬塊的體積為______m3(ρ水=1.0×1027.小晨發現校工用如圖甲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的軸處靠近,小晨與同學討論后提出以下探究問題:杠桿平衡時,阻力和動力臂一定,動力與阻力臂之間有什么關系?于是大家找來器材,計劃利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研究。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左端下沉,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實驗中,小晨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2個鉤碼的重力為4N,將鉤碼懸掛在杠桿支點左側,然后直接將彈簧測力計倒掛到杠桿右側,豎直向下拉動掛環測量動力大小,人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實際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相比是______(選填“偏大”“相等”或“偏小”)的。
(3)小晨繼續進行實驗,他保持杠桿左側鉤碼的個數不變,通過改變鉤碼懸掛位置來改變阻力臂大小,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讀出右側彈簧測力計所測動力的大小,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鉤碼懸掛位置動力F動力臂l阻力F阻力臂lA40.240.2B20.240.1C10.240.05分析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杠桿平衡時,______。
(4)得出結論后,小晨保持杠桿左側鉤碼個數和懸掛位置不變,如圖丙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力計的示數與乙圖相比將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8.在探究海波和石蠟的熔化規律時,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了以下實驗:
(1)將裝有海波(或石蠟)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是為了使試管中的海波(或石蠟)受熱______,而且溫度上升較__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試管中的固體顆粒______(選填“大一點”或“小一點”)好。
(3)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溫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蠟的溫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由實驗數據可知:海波在第______min開始熔化,共經歷了______min,在此過程中,海波處于______態,且在繼續吸熱時,溫度______(選填“升高”“保持不變”或“降低”)。
(4)石蠟熔化時逐漸變軟變稀,不出現______態,且溫度______(選填“持續升高”“保持不變”或“不斷降低”)。六、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29.2024年2月20日,臨沂迎來強降雪。環衛部門以雪為令,迅速啟用除雪車全力除雪以保障道路暢通。圖甲是一輛除雪車正在水平路面上除雪的場景,該車10min內的運動圖象如圖乙所示。若該除雪車的總質量為6t,除雪過程中所受水平阻力為6×103N,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4m2,g取10N/kg,求該除雪車:
(1)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10min內通過的路程;
30.我國的智能船舶“明遠”號礦砂船最大載質量為40萬噸,這么大的貨船通過國際港口時,工作人員通常是通過讀取貨船沒入海水中的深度來測量載質量。物理小組根據這個原理,利用圓柱形玻璃杯制作出可測量物體質量的“浮力秤”。如圖所示,玻璃杯底面積為80cm2,質量為200g,將未知質量的鐵塊放入玻璃杯中,靜止時玻璃杯浸入水中的深度為5.5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答案解析1.D
【解析】解:A.結合原子結構可知,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其中電子的尺寸最小,故A錯誤;
B.擦黑板時,粉筆灰在空中飛舞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B錯誤;
C.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通過的路程為光年,是長度單位,故C錯誤;
D.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和地球繞太陽運動,兩者相似,故D正確。
故選:D。
解答本題要了解宇宙和粒子的知識:分子動理論、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光年等,據此對選項中的描述做出判斷。
此題考查了我們對宏觀宇宙與微觀世界的認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了解宇宙和分子動理論的基礎知識。2.D
【解析】解:A、根據杠桿原理,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是省力杠桿,但費距離;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是費力杠桿,但能省距離。因此,使用杠桿不可能既省力又省距離,故A錯誤;
B、打掃衛生時塵土飛揚,這是機械運動,不屬于分子的運動,故B錯誤;
C、高壓鍋的原理是通過增大鍋內的氣壓來提高液體的沸點。因為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故C錯誤;
D、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折光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配戴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D正確。
故選:D。
根據生活常識對各項進行判斷。
本題考查了生活常識,屬于基礎題。3.C
【解析】解:A、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氣壓強,故A正確;
B、泰山山頂的海拔高,大氣壓強比山腳下的小,故B正確;
C、潛水員在水中上升過程深度減小,受到的壓強越來越小,故C錯誤;
D、飛機機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氣體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設計的,故D正確。
故選:C。
(1)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
(2)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本題考查了對大氣壓的了解,大氣壓與海拔的關系,液體壓強的規律,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等的理解與應用,屬基礎題。4.D
【解析】解:給冰水混合物緩慢加熱時,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這個溫度恰好是冰的熔點,水的凝固點,吸熱的時候冰會熔化,但冰是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在冰全部熔化成水之前吸熱,但是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仍然保持不變。故D正確,ABC不正確。
故選:D。
晶體熔化時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本題考查了晶體熔化,屬于基礎題。5.D
【解析】解:A、在碗沿上磕破雞蛋,雞蛋受到的力等于碗受到的力,這兩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錯誤;
B、將柔軟的面團壓成薄餅,面團發生了塑性形變,故B錯誤;
C、小濱給長輩們夾菜時,所使用的公筷是費力杠桿,故C錯誤;
D、用力擦去灶臺上的污漬,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故D正確;
故選:D。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面團發生塑性形變,不是彈性形變;
筷子屬于費力杠桿;
用力擦去灶臺上的污漬,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
本題考查了相互作用力大小關系、塑性和彈性、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屬于基礎題目。6.D
【解析】解:A、圖甲“軋蔗取漿”中,牛拉“犁譫”勻速轉動的過程中,運動方向在不斷地變化,其運動狀態在不斷地變化,故A錯誤;
B、圖乙“濕田擊稻”中,用力甩稻桿,稻粒由于慣性仍保持靜止,又由于重力落入木桶中,故B錯誤;
C、圖丙“北耕兼種”中,耬下端的“峨尖”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C錯誤;
D、圖丁“長流漂米”中,水水由高處流下,水的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故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所以是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D正確。
故選:D。
(1)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慣性是物體本身的性質,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3)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4)影響動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質量和高度。
本題結合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考查相關的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聯系,是中考的熱點。7.C
【解析】解:A、B、在離地前的起跳過程中,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B錯誤;
C、離地后上升過程,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正確;
D、在落地前的下降過程中,人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對地面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離地后上升過程,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落地前,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本題考查了動能和勢能的轉化、相互作用力,屬于基礎題目。8.B
【解析】解:A、整齊劃一地勻速上升的演員們彼此的位置并沒有發生變化,是相對靜止的,故A錯誤;
B、整齊劃一地勻速上升的演員們的質量沒有變化,速度沒有變化,動能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因此演員們機械能不斷增大,故B正確;
C、整齊劃一地勻速上升的演員們受平衡力,所受合力為零,故C錯誤;
D、演員們在拉力的作用下整齊劃一地勻速上升,因此所受拉力做功,故D錯誤。
故選:B。
(1)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就看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運動,位置不發生變化,則物體靜止;
(2)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
(3)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合力為零;
(4)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
此題考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機械能、力的合成、力是否做功的判斷,難度不大,但涉及知識點較多。9.C
【解析】解:A、飛機材料除需要較高的牢固度外,質量要較小,因此要選擇密度較小、硬度較大的材料,故A錯誤;
B、飛機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獲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所受空氣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B錯誤;
C、飛機勻速飛行時,等質量的空氣在相同的時間內同時通過機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彎曲,下表面平直,所以機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機翼下方的流速,故C正確;
D、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國產大飛機在上升時,高度增加,機艙外的大氣壓將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1)因為飛機在天上飛要克服較大的空氣阻力還要應付各種突發情況,材料除需要較高的牢固度外;飛機還要輕一些,太重的話,飛機起飛就需要更多的能量;
(2)飛機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獲得升力的;
(3)根據飛機的位置和運動狀態分析受力情況;
(4)大氣壓的大小與高度有關,高度越高,氣壓越小。
本題以飛機為載體,考查力學的多個知識點,雖然難度不大,但是綜合性非常強,符合中考的命題思路。10.D
【解析】解:AB、用手托重物時,肘關節處可以視為支點,肱二頭肌對前臂杠桿的牽引力使得杠桿轉動,是動力,
由圖甲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手托重物時,可視為費力杠桿,故AB錯誤;
CD、由圖可知人踮腳時繞著O點轉動,腓腸肌對足部骨骼的牽引力F1使得杠桿轉動,是動力,
由圖乙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可視為省力杠桿,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首先確定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及對應的動力臂和阻力臂,比較力臂大小得出杠桿類型。
11.C
【解析】解:A、不計滑輪組的繩重和摩擦,滑輪組是由兩段繩子組成的,此時的拉力為F=12(G+G?動)=12(300N+40N)=170N;拉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為s=2?=2×8m=16m;
工人做的總功為:W總=Fs=170N×16m=2720J,故A錯誤;
B、工人拉力的功率為P=W總t=2720J40s=68W;故B錯誤;
C、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約為η=W有W總=G?W總=12.B
【解析】解:B、由圖可知,一個物塊在液體中漂浮,一個物塊在液體中懸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物塊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由于兩個物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兩個物塊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兩個物塊排開液體受到的質量相等,根據G=mg可知,兩個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相等,故B正確;
A、由第一幅圖可知,物塊漂浮在液體中,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物塊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等于物塊受到的浮力,由第二幅圖可知,物塊懸浮在液體中,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物塊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等于物塊受到的浮力與物塊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之和,由于物塊受到浮力相等,所以第一幅圖中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小于第二幅圖中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即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不相等,故A錯誤;
C、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第一幅圖中物塊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第二幅圖中物塊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所以第一幅圖中液體的密度大于第二幅圖中液體的密度,而液體的深度相同,所以第一幅圖中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于第二幅圖中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故C錯誤;
D、由圖可知,第一幅圖中液體的體積大于第二幅圖中液體的體積,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一幅圖中液體的密度大于第二幅圖中液體的密度,由ρ=mV可知,第一幅圖中液體的質量大于第二幅圖中液體的質量,根據G=mg可知,第一幅圖中液體的重力大于第二幅圖中液體的重力,由于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燒杯和液體的總重力,所以第一幅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大于第二幅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兩個燒杯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相等,由p=FS可知,第一幅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強大于第二幅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強,故D錯誤。
故選:B。
(1)由圖可知物塊在液體中的狀態,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物體的重力與受到浮力的關系,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和G=mg可知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關系;
(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關系;
(3)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物塊與液體的密度關系,據可知兩燒杯中液體的密度關系,根據p=ρg?可知兩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關系;
(4)根據液體的密度關系和液體的體積關系,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兩燒杯中液體的質量關系,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燒杯和燒杯內液體的重力之和,根據13.C
【解析】解:載人潛水器浸沒入水中后,在繼續下潛的過程中,所處的深度變大,由p=ρg?可知,潛艇受到海水的壓強增大;
排開海水的體積不變,海水密度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潛水器受到的浮力不變。
故選:C。
載人潛水器浸沒入水中后,在繼續下潛的過程中,所處的深度變大,由p=ρg?14.C
【解析】解:ABC、在抬巨木時,橫桿相當于一個杠桿,支架處是支點。在抬起巨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由此可知橫桿屬于省力杠桿;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增大動力臂可以更省力。在抬巨木時,眾人越靠近支架,動力臂更小,則更費力;
在阻力和動力臂一定時,減小阻力臂可以更省力。把懸繩向左移動一定距離,阻力臂增大,則更費力,不利于抬起巨木,故AB錯誤、C正確;
D、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支架對地面的壓強,故D錯誤。
故選:C。
(1)在抬巨木時,橫桿相當于一個杠桿,支架處是支點。在抬起巨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由此可知橫桿的杠桿類型;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增大動力臂可以更省力;在阻力和動力臂一定時,減小阻力臂可以更省力;
(2)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
本題考查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和減小壓強的方法,難度適中。15.C
【解析】解:
A、任何固態物質熔化時,都要吸熱,故A正確;
B、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B正確;
C、只有晶體才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有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故C錯誤;
D、晶體在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D正確.
故選C.
(1)固體物質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2)晶體物質在熔化時,具有一定的溫度,叫做熔點;
(3)非晶體在熔化時,沒有一定的溫度,也就是沒有熔點;
(4)晶體在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本題考查了熔化的相關知識,屬于熱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是中考的熱點.16.BCD
【解析】解:A.標準大氣壓的值為1×105Pa,濟南市中區高于海平面,大氣壓應略小于1×105Pa,故A錯誤;
B.初中物理課本的厚度約為1cm,故B正確;
C.中學生的體重約500N,一層樓的高度約3m,爬一層樓的時間在10s左右,中學生爬樓的功率約為
P=Wt=G?t=500N×3m10s=150W,故C正確;
17.ACD
【解析】解:A、“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故A正確;
B、“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故B錯誤;
C、“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陽光發生的色散現象,故C正確;
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故D正確。
故選:ACD。
(1)構成物質的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就是光的折射,復色光發生折射時,會出現色散現象;
(4)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與高度、質量有關。
本題考查了分子熱運動、聲音的傳播、光的色散、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以及機械能的變化等,都是基礎知識,仔細分析即可。18.BCD
【解析】解:A、甲實驗,裝滿水的玻璃瓶分別正放、倒放在海綿上,玻璃瓶對海綿的壓力相同,受力面積不同,海綿的凹陷程度不同,說明兩種情況下玻璃瓶對海綿的壓強不同,故A錯誤;
B、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乙實驗,拿著用玻璃瓶制作的氣壓計乘坐電梯,發現樓層越高,細管中的水柱越高,瓶內氣壓等于水柱壓強和外界氣壓之和,瓶內氣壓幾乎不變,水柱壓強增大,說明外界氣壓變小,說明高度越高大氣壓強越小,故B正確;
C、丙實驗中,往吸管b中吹氣,a管上端氣體流速增大,氣壓變小,瓶內氣壓把部分水壓入a吸管中,使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說明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故C正確;
D、丁實驗中,裝熱水的瓶中墨水擴散得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D正確。
故選:BCD。
(1)甲實驗是研究壓力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關系的實驗;
(2)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3)對于流動的氣體和液體,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4)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本題考查物理小實驗,要掌握溫度對分子熱運動的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本題難度不大。19.ABD
【解析】解:AC、甲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晶體,海波是晶體,故甲對應的是海波,乙沒有固定的熔點,是非晶體,蠟燭是非晶體,故乙對應的是石蠟,甲是晶體有固定的熔點,且熔點是48℃,從第4min開始熔化,到8min熔化完成,在第6min時處于熔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A錯誤、C正確;
B、甲在ab段處于熔化過程,此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加,故B錯誤;
D、從圖可以看出,乙整個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所以是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故D錯誤。
故選:ABD。
要掌握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點,內能增加;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沒有固定的熔點;晶體在熔化之前為固態,熔化過程中為固液混合態,熔化完后為液態。
本題考查了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圖象,要區分晶體和分晶體,關鍵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同時能從圖中找出晶體的熔化過程及熔點。20.AC
【解析】解:A.按壓彈簧到不同位置后釋放小球,小球沿豎直方向運動,直到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成小球的動能,再轉化成小球的重力勢能,第一次小球到達的最高點為a,第二次小球到達的最高點為b,由圖可知,a高于b,則第一次小球到達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較大,由機械能守恒可知,第一次釋放小球時彈簧的彈性勢能大,故A正確;
B.小球由c到b過程,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B錯誤;
C.小球上升過程,經過c點時,高度相等,質量相等,小球的重力勢能相等,故C正確;
D.第一次釋放小球時彈簧的彈性勢能大,由機械能守恒可知,第一次釋放小球后,上升經過c點時的機械能較大,故D錯誤。
故選:AC。
(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被舉得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不計空氣阻力時,機械能沒有轉化為內能,機械能守恒。
此題考查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等,知道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守恒條件是關鍵。21.等大
擴散
【解析】解:手中“月”屬于平面鏡成像,成正立、等大的虛像;“香”滿衣,這是花香分子擴散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
故答案為:等大;擴散。
(1)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
(2)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擴散現象,比較簡單。22.增大
增大
蒸發吸熱
船
具有慣性
【解析】解:①船始終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船和人的總重力,游客登船過程中,總重力增大,所以船受到的浮力增大;
②由F浮=ρ液gV排知浮力增大時,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吃水深度變深,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知船底受到水的壓強增大;
③夜風吹來時,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汗液蒸發加快,蒸發吸熱,所以游客感到陣陣涼意;
電視塔相對于船的位置越來越近,所以以船為參照物,游客感覺電視塔“迎面而來”;
④關閉發動機的游船由于慣性要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
故答案為:增大;增大;蒸發吸熱;船;具有慣性。
①船始終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船和人的總重力,據此分析游客登船過程中重力和船受到的浮力的變化;
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排開水的體積的變化,據此可知吃水深度變化,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知船底受到水的壓強變化;
③夜風吹來時,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汗液蒸發加快;23.降低
托里拆利
不變
【解析】解:(1)大氣壓隨著高度的減小而增加,所以將氣壓計從樓頂移至樓下,高度減小,大氣壓增加,使吸管中的水柱高度降低;
(2)首次測量大氣壓數值的科學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且托里拆利實驗過程中,管內水銀柱高度與管子是否傾斜無關,所以將管子傾斜,管內水銀柱高度不變。
故答案為:降低;托里拆利;不變。
(1)大氣壓隨著高度的減小而增加;
(2)首次測量大氣壓數值的科學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注意字不要寫錯;
(3)托里拆利實驗過程中,管內水銀柱高度與管子是否傾斜無關。
考查大氣壓與高度關系、托里拆利實驗及基礎常識,主要考查基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屬于基礎題。24.解:吊廂隨鋼索向下方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也是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重力與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畫在重心上,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力平衡,分析重力與支持力大小關系,據此畫圖。
本題考查受力分析與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力的示意圖,屬于中檔題。25.高度差
深度
密度
【解析】解:(1)壓強計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內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兩側液面高度差反映了探頭受到的壓強大小,采用的是轉換法;液體壓強越大,兩側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2)將探頭放在圖2所示液體內部的A、B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B>?A,探頭慢慢下移,深度變大,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逐漸增大,故結論為: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3)將探頭放在圖2中所示液體內部等深的B、C位置,深度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觀察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C>?B,這是為了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故答案為:(1)高度差;(2)深度;(3)密度。
(1)26.2.6
0.4
ACD
大于
1×10【解析】解:(1)由A知,物體靜止,所受重力與拉力相等,根據測力計的示數得出物體的重力為2.6N;
(2)在實驗步驟B中,金屬塊受重力、浮力、拉力,根據受力平衡可得:F浮水=G?F示=2.6N?2.2N=0.4N;
(3)分析實驗步驟A、C、D,可知CD兩次實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在兩次實驗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但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因此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4)根據(3)得到的結論,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小,故把鹽水換成密度比水小的酒精,液體密度變小,浮力因此而變小,故拉力變大,因此測力計示數應大于1.6N;
(5)由實驗AC,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F示=2.6N?1.6N=1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ρ水gV排=ρ水gV物,得到V物=F浮水ρ水g=1N1.0×103kg/m3×10N/kg=1×10?4m327.右
偏小
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變大
【解析】解:(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左端下沉,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應向上翹的右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圖甲中將彈簧測力計倒掛在杠桿上,因彈簧本身有重力,故測力計的示數小于正常的作用力大小;
(3)分析表中的數據,第1次實驗:F1l1=4N×0.2m=0.8Nm,F2l2=4N×0.2m=0.8Nm;
第2次實驗:F1l1=2N×0.2m=0.4Nm,F2l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人中考語文作文
- 玻璃熔化工藝模擬與優化考核試卷
- 什么中的身影初一語文作文
- 難忘的友誼初一語文作文
- 綠色初二語文作文
-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磷肥生產設備結構與原理考核卷考核試卷
- 玩具行業人才培養需求考核試卷
- 寧波九校高二上學期語文作文
- 烘爐設備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2025年有關“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日活動工作方案
- 2025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白皮書
- 油氣管道輸送試題及答案
- 海南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學業水平診斷(四)語文試題及答案
- 旅游合同簽署委托協議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非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臺球理論測試題及答案
- 加油站現場服務提升方案
- 絕緣搖表培訓
- 家庭車輛掛別人名下協議書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