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班級:姓名:第第頁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學習指導】記憶:①中世紀西歐社會前后期社會特征的變遷;②城市自治對西歐歷史發展的影響?③拜占庭帝國與俄羅斯的統治特點?【項目探究】探究一:西歐封建社會前期材料一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圖(1)據材料一和課本P15,概括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2)據課本p16,歸納莊園與農奴制度的特點?(3)封君封臣制度和莊園與農奴制度的關系?材料二卡諾莎之辱:11世紀,德皇亨利四世與教皇爭權奪利,斗爭日益激烈,教皇宣布革除亨利四世教籍,解除臣民對他的效忠誓約。亨利成為眾矢之的,不得不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向教皇懺悔,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給予亨利四世一個額頭吻表示原諒。(4)據材料二和課本P17最后一段,說明基督教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地位。(5)綜合上述問題,概括歐洲封建社會前期的社會特征。探究二:西歐封建社會后期(1)據教材第17頁第3自然段,指出城市自治產生的原因和途徑。材料三名稱時間地點波倫亞大學1158年意大利波倫亞市巴黎大學1160年法國巴黎市牛津大學1167年英國牛津郡薩拉曼加大學1218年西班牙薩拉曼加市海德堡大學1386年德國海德堡市(2)材料三反映的信息與歐洲自治城市的興起有何關聯?材料四阿維農之囚:14世紀,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要求國民禁止向教會及教皇繳納任何形式的賦稅,只被允許向王室繳稅。這一做法引起羅馬教皇反對。腓力四世將國內由教皇任命的大主教以叛國罪投入了大牢,并且召開了由教士、貴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組成的三級會議。三級會議支持國王,反對教皇。之后,腓力四世強制羅馬教廷遷至法國阿維農,并受法王控制。史稱“阿維農之囚”,期間大部分紅衣主教及教皇是法國人。(3)據材料四,歐洲封建社會后期,權力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4)結合課本p17,說明材料四中權力結構變動的原因?(5)綜合上述問題,歸納城市自治對西歐歷史發展的影響?(6)綜合上述問題,概括歐洲封建社會后期的社會特征。探究三:東歐:拜占庭帝國與俄羅斯帝國1、拜占庭帝國(1)閱讀教材P18內容,歸納拜占庭帝國的統治特點?材料五羅馬共和國早期,貴族壟斷立法和司法大權。當時羅馬只有未成文的習慣法,貴族常常隨心所欲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紀,在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羅馬制定了成文法《十二銅表法》。此時期,羅馬法主要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公民法(市民法)。伴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帝國時期新的矛盾凸顯出來。新領土上的被征服者并非羅馬公民,得不到公民法的保護,對羅馬統治表現出強烈不滿。隨著羅馬版圖的擴大,區域間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也需要更加靈活的法律來規范經濟活動。于是,適用于帝國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萬民法應運而生,查士丁尼法典便是萬民法的集中代表。拿破侖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羅馬法為藍本,羅馬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以及一些司法原則,都對今天的法制建設產生影響。(2)結合材料五,概括羅馬法的特點。2、俄羅斯帝國①發端于9世紀的,深受影響。后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統治的基礎上莫斯科公國興起,17世紀末成為地跨歐亞的帝國;②16世紀,建立沙皇專制,實行“”,打擊了大貴族,加強中央集權;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針對性練習】題組一:西歐中世紀前期1、5世紀后期,西歐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A.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種姓制度C.莊園與農奴制度、種姓制度D.莊園與農奴制度、中央集權制度2、有大量的文獻表明,在中世紀的西歐,如果領主違反慣例,同樣會受到莊園法庭的懲罰,一些莊園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領主的裁判。這說明A.莊園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維護領主的利益B.領主可以憑借莊園法庭奴役佃戶C.莊園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領主的特權D.但戶一直受到領主的剝削壓迫3、中世紀西歐教會主張“神權說”,強調教皇代上帝把政權及政權所轄的土地、人民授予國王,受封的國王是教皇的隸屬或佃戶。這反映出A.王權神圣而不可侵犯B.教會主宰精神世界C.教權對世俗王權的制約D.國王宣揚君權神授4、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獻中記載了英國赫思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狀況:在復活節,他們應繳納兩只母羊、兩只羊羔,他們必須用自己的時間給這些羊洗刷、修剪。這表明歐洲中世紀莊園農民A.每逢節日向領主繳納地租B.繳納實物、勞役兩類地租C.已經被剝奪全部人身自由D.對受剝削與壓迫充滿仇恨5、對于中世紀歐洲國王的權力,有學者認為:他的司法行政權力只限于自己的直領地之內,而其他封建主在其領地內也具有與國王幾乎同樣的權力。這說明當時的歐洲A.城市自治傾向明顯B.教權沖擊封建王權C.封建國家主權分散D.三權分立現象嚴重6、教皇英諾森三世(1161-1216年)在位期間,阿拉貢、西西里、匈牙利都成了他的封建領地;他還操縱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選舉,指派蘭頓就任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這反映了A.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B.教皇的統治深入人心C.教皇權力凌駕于王權之上D.教權和王權相互合作7、在西歐封建制度下,封君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襲,使封君封臣關系日益復雜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這反映了在西歐封建社會A.封君封臣的身份劃分明顯B.教會勢力被日漸削弱C.政治分裂和國家權力分散D.王權得到進一步發展8、在中古時期的歐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特定的儀式,在封臣的效忠誓詞中除卻強調封臣的職責與義務外,還提及如果封臣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可以自行離開封君。這表明封君與封臣的關系A.具有一定契約性B.以血緣關系為紐帶C.按等級嚴格劃分D.以封君為絕對核心9、在國家公共權力系統和政府官僚機構尚不完備的情況下,封君封臣制在維系和協調封建主階級內部的關系、維護地方封建統治秩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說明封君封臣制度A.解決了封建社會固有的矛盾B.是歷史發展到特定階段產物C.促進了西歐封建經濟的發展D.無法集權,具有明顯局限性10、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入主英格蘭。諾曼人不僅帶去了法語和決斗裁判法,還帶去了一批精通羅馬法和教會法的僧侶與牧師。通過他們的活動,英格蘭接觸到了當時歐洲大陸文化的主流。從此,“英國離開了北歐并躋身于法國文化和地中海文化之列”。據材料可知,威廉一世入主英格蘭A.實現了羅馬法律的復興B.助推了社會的發展C.開啟了歐洲文化的交融D.促進了王權的加強題組二:西歐中世紀后期11、“在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前所未有的一個社會集團……出現了。”材料中的“社會集團”指的是A.農民階級B.市民階層C.封建貴族D.無產階級12、中世紀晚期的君主們出資組建了大量的大學,他們向大學提供各類特許權作為實質性的支持,包括限價供應、減免賦稅、免除軍役等。君主們此舉旨在A.抑制教皇特權B.繁榮學術文化C.加強世俗王權D.促進社會轉型13、10-11世紀起,西歐城市大量興起,如法蘭克福、倫敦、威尼斯、熱那亞、巴黎、佛羅倫薩等都是這一時期興起的。西歐城市興起最偉大的意義是A.基督教會和等級制度日趨完善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實現C.為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奠定基礎D.徹底瓦解了西歐的封建制度14、中世紀,英、法等國的國王為封建主領地上的城市頒發特許證書,把持市政的城市貴族一般都支持國王;12世紀末,城市培養的法學家成為國王統治機構的重要成員,教士已不再是國家文官的唯一來源了。西歐城市的這一變化A.導致了封建國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興起C.有利于封建王權的加強D.制約了代議制民主發展15、古羅馬松散的行省制使得各城市擁有相當大的獨立性。中古時期,在西歐興起的城市大多數坐落在原來羅馬城市所在地,故羅馬城市管理制度也保持得較完整。由此可知,古羅馬城市遺存推動了中古西歐A.封君封臣制度建立B.分裂割據局面不斷擴大C.城市自治運動的興起D.城市成為國家政治中心題組三:東歐: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16、《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命于其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這些規定說明A.法典注重調解民事糾紛安定秩序B.法典突出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受侵犯C.法典適用于羅馬帝國境內的各族人D.法典為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地位服務17、《查士丁尼法典》中提出,“正義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的這種堅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條是這些:誠實生活,毋害他人,分給各人屬于他的”。據此可知,羅馬法A.超越羅馬發展水平B.實現了公平與正義C.利于推動社會和諧D.質疑道德的約束力18、《羅馬民法大全》中規定:“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這表明A.羅馬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B.民主是羅馬法精神的本質內涵C.羅馬法的規定存在著形式主義D.羅馬法對宗教皇權未構成制約19、俄羅斯的標志性建筑——莫斯科紅場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屬于典型的拜占庭風格。俄羅斯的造型藝術別具特色,尤其是圣像畫與拜占庭的圣像畫有著許多共同特征,眼睛的畫法最為突出。俄羅斯的國徽也與拜占庭文明有關。上述現象表明A.俄羅斯的興起晚于拜占庭B.俄羅斯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宗教影響C.俄羅斯文化融合了拜占庭文明D.拜占庭與俄羅斯有相同的歷史傳統20、他是俄國歷史上第一個沙皇,同時也是全方位對外擴張的鼻祖。他開始執政后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竭力鞏固專制政權,強化國家中央集權。據此可知,“他”是A.亞歷山大B.查士丁尼C.伊凡四世D.穆罕默德21、史載,伊凡四世從全國各地甄選了一批中小貴族親信,組建特轄軍,專門鎮壓被控不忠的大貴族。據統計,在1565-1572年,就有大約4000名大貴族被誅殺。伊凡四世的這種做法A.穩固了基輔羅斯的專制政體B.強化了中央集權統治C.迅速拓展了俄羅斯國土疆域D.奠定了民族國家基礎22、恩格斯曾經說“城市是西歐中世紀的花朵”,結合所學談一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12分)隨著西歐封建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并與王權結合,在與封建主和教會斗爭中,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城市與王權的結盟,在經濟上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孕育出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準備了條件;在政治上,有利于王權強化,推動國家統一和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在文化上,城市的發展,推動了大學的興起,逐漸打破基督教的文化壟斷,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思想解放,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學的進行,提供了人才和理論支持。所以,中世紀的城市對瓦解西歐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現代西方文明起著重要作用。【項目探究】探究一:西歐封建社會前期材料一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圖(1)據材料一和課本P15,概括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①等級森嚴,以土地為紐帶,層層受封;②權利與義務統一,體現契約精神;(封臣效忠封君,服兵役;封君授予土地并保護封臣)③領主有較大獨立性,政治分裂,王權較弱;(2)據課本p16,歸納莊園與農奴制度的特點?①經濟上自給自足,領主與自由農、農奴之間形成封建剝削關系;②莊園法庭審理莊園內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秩序;(3)封君封臣制度和莊園與農奴制度的關系?自給自足的莊園與農奴制度是封君封臣制度的經濟基礎材料二卡諾莎之辱:11世紀,德皇亨利四世與教皇爭權奪利,斗爭日益激烈,教皇宣布革除亨利四世教籍,解除臣民對他的效忠誓約。亨利成為眾矢之的,不得不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向教皇懺悔,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給予亨利四世一個額頭吻表示原諒。(4)據材料二和課本P17最后一段,說明基督教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地位。教皇既是歐洲最高的宗教領袖又是最大的封建主,教權大于王權,教皇通過覆蓋整個西歐的教區系統,干預各國事務。(5)綜合上述問題,概括歐洲封建社會前期的社會特征。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權軟弱,教權高于王權②經濟: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經濟、農奴制盛行;③思想:基督教會統治一切,強調禁欲苦行;④階級:教會與世俗封建主為統治階級,教皇既是最高的宗教領袖,也是最大的封建主;探究二:西歐封建社會后期(1)據教材第17頁第3自然段,指出城市自治產生的原因和途徑。原因:工商業發展,市民工商階層出現并壯大途徑:與封建主談判,金錢贖買,武裝暴動;材料三名稱時間地點波倫亞大學1158年意大利波倫亞市巴黎大學1160年法國巴黎市牛津大學1167年英國牛津郡薩拉曼加大學1218年西班牙薩拉曼加市海德堡大學1386年德國海德堡市(2)材料三反映的信息與歐洲自治城市的興起有何關聯?伴隨工商業復興,一些城市取得一定自治權,自由寬松的文化氛圍,推動大學興辦,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推動思想解放,人文主義復興;材料四阿維農之囚:14世紀,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要求國民禁止向教會及教皇繳納任何形式的賦稅,只被允許向王室繳稅。這一做法引起羅馬教皇反對。腓力四世將國內由教皇任命的大主教以叛國罪投入了大牢,并且召開了由教士、貴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組成的三級會議。三級會議支持國王,反對教皇。之后,腓力四世強制羅馬教廷遷至法國阿維農,并受法王控制。史稱“阿維農之囚”,期間大部分紅衣主教及教皇是法國人。(3)據材料四,歐洲封建社會后期,權力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王權不斷強化,走向集權,羅馬教會對各國事務的干預減弱,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城市市民通過議會參與到國家管理;(4)結合課本p17,說明材料四中權力結構變動的原因?自治城市與王權結盟,利于王權加強,民族國家興起以及市民階級參與政治;(5)綜合上述問題,歸納城市自治對西歐歷史發展的影響對瓦解西歐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現代西方文明起著重要作用:①經濟:推動城市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②政治:城市與王權結盟,利于王權加強,民族國家興起以及市民階級參與政治;③思想:促進大學的興辦,文化的繁榮,思想的解放;(6)綜合上述問題,概括歐洲封建社會后期的社會特征。①政治:王權逐步強大,英法等走向集權,民族國家逐漸形成;②經濟:工商業復興,一些城市通過談判、贖買或暴動等方式從封建主手中贏得一定自治權;③思想:大學興辦,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推動思想解放,人文主義復興;④階級:城市中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為早期資產階級探究三:東歐:拜占庭帝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