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基礎》 課件 項目一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_第1頁
《幼兒舞蹈基礎》 課件 項目一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_第2頁
《幼兒舞蹈基礎》 課件 項目一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_第3頁
《幼兒舞蹈基礎》 課件 項目一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_第4頁
《幼兒舞蹈基礎》 課件 項目一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舞蹈基礎項目一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了解舞蹈的起源,知道西方舞蹈和中國舞蹈在各個時期的發展。能夠說出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感受舞蹈藝術的獨特價值,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習舞蹈和舞蹈創編的興趣。任務一

舞蹈的起源任務引入討論:舞蹈起源于什么?為什么自古以來舞蹈都受到人們的喜愛?一、勞動說

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勞動創造了人的本身,創造了人類社會,創造了藝術賴以產生的物質基礎,創造了藝術的物質載體——人類靈活自如、健美、有著豐富表現功能的身體。在原始人舞蹈中,表現狩獵和種植及各種勞動生活的內容占有最大的比例。在一些遠古的洞穴壁畫、巖畫中,可以看到許多原始人狩獵生活的舞蹈畫面。二、巫術說

由于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與自然界抗爭的能力較弱,為了求得生存,人們會在各種宗教儀式上用舞蹈的方式來乞求神靈保佑;同時,人們對大自然現象的理解不足而產生了畏懼感,認為一切自然物和自己一樣都是有生命和靈魂的,由此便產生了各種宗教信仰和巫術魔法,以求把握未知的外部世界,使自己的身心達到某種平衡。在這個過程中,舞蹈應運而生,并扮演重要角色,逐漸形成了帶有原始宗教信仰的圖騰舞、巫術舞。人們把動物、植物或自然物作為圖騰,認為圖騰能為人賜福或降災,把圖騰奉為祖先和保護神。三、情愛說為了生存的需要,原始人把繁衍下一代看作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是擇偶、求婚和進行情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為了吸引異性,舞者必須以出眾的精力和舞技表現自己。人的繁衍生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性看成非常神圣和非常神秘的事情,因此在圖騰崇拜的同時,也產生了生殖崇拜和性崇拜。不少學者認為,舞蹈作為擇偶、求婚和進行情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起源于性愛活動。四、模仿說模仿說是藝術起源中最古老的的理論,始于德謨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家的經典學說“藝術本是一種模仿的形式”,舞蹈的目的應該是“通過節奏性的動作去模仿性格、感情和行為”。人有模仿的本能,原始人用有節奏的動作,對野獸的動作習性或對自然景物的動態形象進行模仿,其實也是為獲得快樂和宣泄內心情感。五、游戲說以18世紀德國詩人、文藝理論家席勒為代表的學者認為,藝術的根本起源是“游戲的沖動”。人們總想利用剩余的精力來創造一個自由的天地,這就是游戲。人們的這種游戲的本能,就是藝術創作的動機。游戲說指的游戲,是人的審美需求,即以假象為快樂。無論是現代人還是原始人所進行的舞蹈活動,都是因為有不同程度的審美愉悅的需求。游戲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生活的反映。六、表情說舞蹈不僅表現人的情愛,人們的各種激越的情感、生活中重大意義的活動都會用舞蹈來表現。我國古代文獻《毛詩序》載:“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國古代學者們認為,極度的情感難以言表與詠歌,那么,最能淋漓盡致地宣泄感情的方式是手舞足蹈,舞蹈文化也由此發生,即人類的舞蹈是為了宣泄難以抑制的強烈情感而發生的。任務二

舞蹈的發展任務引入討論:舞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一、西方舞蹈的發展(一)西方芭蕾舞的發展

《皇后喜劇芭蕾》

芭蕾舞藝術孕育在意大利誕生在17世紀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國宮廷18世紀在法國日臻完善到19世紀末期,在俄羅斯進入最繁榮的時期。

一、西方舞蹈的發展(一)西方芭蕾舞的發展

《愛情的勝利》

路易十四創立了新的芭蕾舞形式——幕間芭蕾,創辦了芭蕾舞史上的第一所舞蹈學府——皇家舞蹈學院。芭蕾舞的5個基本腳位和7個基本手位都是那時確定下來的,并一直沿用至今。1681年在巴黎歌劇院上演呂利的《愛情的勝利》中,芭蕾舞女演員首次登臺亮相,扮演女主角的拉·芳登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芭蕾舞女演員。

一、西方舞蹈的發展(一)西方芭蕾舞的發展早期芭蕾舞時期歷經300年浪漫芭蕾舞時期1832年《仙女》在巴黎問世,標志著芭蕾舞進入了浪漫時期,真正的足尖舞是從1832年開始的。代表作有《仙女》《吉賽爾》《海盜》等。古典芭蕾舞時期19世紀中期,芭蕾舞開始在俄羅斯繁榮,代表作《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唐·吉訶德》《舞姬》《雷蒙達》。現代芭蕾舞時期1909年,以謝爾蓋·佳吉列夫為首,他帶領這些精英編導家、表演家,重返巴黎,成功地出演了現代芭蕾舞的處女作《仙女們》,這是第一部沒有故事情節的純粹的芭蕾舞。當代芭蕾舞時期20世紀70年代后,這個時期的人從芭蕾舞的500年歷史中,吸取前人經驗,融會貫通,自由成了一個最大的發展趨勢。

一、西方舞蹈的發展(二)西方現代舞的發展19世紀末期,歐洲古典芭蕾舞單純追求形式與技巧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影響了其自身的發展。內容與題材仍停留在神話傳說、王子與公主的范圍內,如《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越來越大,成為舞蹈反映社會生活的巨大障礙。在工業革命帶來的喧囂中,藝術家們熱衷于回歸自然、田園和古代文化,去尋找一種感性的真實和人性的力量。強大的物質文明沖擊著人們的心靈,知識階層陷入前所未有的苦悶與彷徨,人們力圖通過藝術來尋求精神上的解放。

一、西方舞蹈的發展(二)西方現代舞的發展

伊莎多拉·鄧肯

伊莎多拉·鄧肯的出現,掀起了20世紀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體文化的復興。這位淑女自信地光著腳丫、穿著透明綢衣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她認為古典芭蕾舞的練習會造成人體的畸形發展,她主張:“舞蹈家必須使肉體與靈魂結合,肉體動作必須發展為靈魂的自然語言,真誠地、自然地抒發內心的情感。”所以,她被稱為“現代舞之母”。

一、西方舞蹈的發展(二)西方現代舞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以來,現代舞領域中已經出現了瑪莎·格萊姆、默斯·坎寧漢、保羅·泰勒、霍塞·林蒙、漢姬·霍爾姆古典現代舞的五大訓練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形態及人的心態等各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變革。現代舞藝術也一樣,在這個思想解放的年代,藝術家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同時也從未像現在這樣矛盾與迷茫。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既有跟格雷姆、韓茱莉等大師腳步而亦步亦趨的接班人,又有更加堅決、徹底地與傳統舞蹈觀念決裂、進行大膽實踐的現代主義舞蹈的“先鋒派”或稱“前衛派”,“先鋒派”要開創的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藝術道路,其首創人是坎寧漢。坎寧漢在藝術方法上追求的是“偶得動作”。在他看來,任何動作都不應該事先安排,而是偶然物色到的。他還認為舞者只要在舞臺,那便是一切,把舞蹈精簡到只剩下“動作”這一基本要素。他們的作品無內容、無意義,只有動作本身。在這些新觀念基礎上建立起來并演變發展的現代主義舞蹈,在20世紀50年代興起,60年代盛行,經由70年代一直發展到今天。德國的皮娜·鮑什帶著她的“舞蹈劇場”驚動了舞蹈界,形成一個世界后現代舞旋渦的中心。二、中國舞蹈的發展(一)中國古代舞蹈的發展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祭祀樂舞、宮廷樂舞均以“娛君”為主要目的。制禮作樂,寓教于舞——先秦舞蹈功能的轉化。“六大舞”(亦稱“六代舞”),即《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小舞”,即《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四方交融,雍容博大——漢唐盛世的舞蹈高峰。流向民間,異峰突起——宋以后之舞風變異。二、中國舞蹈的發展(二)中國近現代、當代舞蹈的發展20世紀初期,在新舊世紀更替的過程中,中國舞蹈又從明清戲曲舞蹈的綜合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手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民的精神情感,創造出與時代需要和民族發展相適應的舞蹈形式,將中國舞蹈推向一個新的階段。20世紀初期,歐美的舞蹈開始逐漸傳入中國,西方的芭蕾舞、現代舞、民間舞及交誼舞都陸續登上中國的舞臺。曾任慈禧太后御前女官的裕容齡。她作為鄧肯的私塾弟子和在巴黎音樂舞蹈學院深造的舞蹈家,對中國近現代舞蹈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現代樂舞先驅者黎錦暉開創的兒童歌舞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舞蹈人才。20世紀30年代,以“一腔熱血與一顆丹心書寫舞蹈人生”的吳曉邦是中國新舞蹈藝術的開拓者。在抗日烽火中創作表演了《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員之歌》《饑火》等經典之作。20世紀30年代末期,中西方文化的使者戴愛蓮創作表演的《瑤人鼓舞》《啞子背瘋》《邊疆舞》《荷花舞》《飛天》等。二、中國舞蹈的發展(二)中國近現代、當代舞蹈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舞蹈藝術事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國的舞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獲得了全面的發展,碩果累累。舞蹈專業藝術團體紛紛建立,完成了創建民族舞劇和移植芭蕾舞劇的基礎工作。此時,還建立了舞蹈專門學校,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培養了大批優秀舞蹈人才。改革開放時期,中國舞蹈藝術得到了飛速發展。1979年,大型舞劇《絲路花雨》的成功,沖出了古典舞蹈的規范,建立了一種新古典舞蹈的雛形,是中國第二次古典舞蹈復興運動的先聲。之后古典舞蹈涌現出《奔月》《文成公主》《霸王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