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新高考地理熱點沖刺復習干熱河谷_第1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熱點沖刺復習干熱河谷_第2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熱點沖刺復習干熱河谷_第3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熱點沖刺復習干熱河谷_第4頁
2025屆新高考地理熱點沖刺復習干熱河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新高考地理熱點沖刺復習

干熱河谷-------小尺度范圍的自然景觀干熱河谷是指高溫、低濕河谷地帶大多分布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干熱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盤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貴州等地區干熱河谷的形成是當地的特殊地貌造就了它的荒蕪干熱河谷是對具備干、熱兩個基本屬性河谷帶狀區域的總稱在地理學上是一種小尺度范圍的自然景觀。按照自然地理水平地帶的劃分我國西南橫斷山區屬于濕潤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而且河谷本應是最不缺水的地方但那里很多的峽谷河畔卻荒涼一片關于干熱河谷獨特小氣候形成的自然原因據資料查詢:干熱河谷的成因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被歸結為:“焚風效應”和“山谷風局地環流效應”這些河谷一般都具有獨特的地形山高谷深。當濕潤的空氣越過山脈時被迫隨地形抬升形成降雨而失去水分;之后氣流翻越山脊在山脈背風坡一側下沉增溫變得炎熱干燥這就是焚風。在一些地區山脈迎風坡降水充沛而另一側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區。濕潤氣流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焚風效應”強烈時能使農作物枯萎,甚至是森林火災利:豐富了當地的熱量促使糧食和水果早熟使果木和農作物干枯,降低產量在林區易造成森林火災弊在橫斷山區的“焚風效應”是說橫斷山區的山脈走向大體上垂直于西南季風或者東南季風,山脈迎風坡截留較多的雨水,背風坡少雨,風在背風坡的下沉還具有增溫效應,致使河谷干旱。近地面風由谷底吹向山坡,稱為谷風。“山谷風局地環流效應”低壓高壓在干熱河谷經常可看到兩側山腰有一條云帶這其實是谷風氣流上升而形成的到了夜間,近地面風由山坡吹向谷地,則稱為山風。高壓低壓在我國西南地區由于高原的隆起和河谷的深切“焚風”效應逐漸加強干熱河谷氣候日趨干熱,這里有世界罕見的峽谷群。河流上游,流速快,擁有極強的下切侵蝕能力,河谷的加深速度遠快于拓寬速度,在橫斷面上呈“V”,就是上游最常見的V型河谷。①山高谷地封閉,降水稀少。②山脈走向大體上均垂直于西南季風或東南季風,山脈迎風坡截留較多的雨水,背風坡少雨,焚風效應顯著。③干旱河谷主要受山谷風局地環流的影響。④地殼不穩定,多地震,極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甚至山崩等災害,植被破壞較嚴重,加劇干旱谷地形成。⑤人口增長,耕地擴張,樵采薪柴,森林減少。我國西南地區多干熱河谷的原因某研學旅行小組7月選擇下圖中的“三江并流”保護區進行地理考察,考察中發現:崇山峻嶺中,并肩奔騰著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河,壯觀的雪山冰川、險峻的丹霞峰叢和燦爛的喀斯特臺地都在此“安家落戶”,成為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三江并流”地區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異的雪山。與雪山相伴的是靜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羅棋布的數百個冰蝕湖泊,然而好多的峽谷谷底卻有荒漠分布,河畔荒涼一片。“三江并流”地區占中國國土面積不到0.4%,卻擁有全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國25%的動物種數,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也是我國中藥資源和民族藥資源的重要寶庫。“三江并流”保護區屬于濕潤的亞熱帶地區,但大多的峽谷河畔卻因干旱而荒涼一片。請運用地理學原理解釋干熱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三江并流”地區山高谷深、山脈走向大體上垂直于西南季風或者東南季風,山脈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背風坡的下沉氣流還具有增溫效應,致使河谷干旱;(3分)白天吹谷風,谷底上空氣流下沉,增溫減濕(2分);夜晚吹山風,氣流沿山坡下沉增溫減濕,增強谷底的干熱程度(3分)圖6示意我國某山地的東坡和西坡的垂直帶譜。讀圖6,完成下題干旱河谷灌叢帶所在的河谷終年盛行A.干冷北風B.干熱南風C.上升氣流D.下沉氣流D圖6示意我國某山地的東坡和西坡的垂直帶譜。讀圖6,完成下題該山可能位于A.四川B.福建C.安徽D.山西

A“離開瀾滄江,汽車翻過山口,進入怒江流域。這里的山較之金沙江與瀾滄江畔的山更加荒蕪,路邊的灌叢葉片沾裹著汽車揚起的沙塵。車里的空調雖然開得很足,但難以抵擋車外的熱氣。本以為到了接近河谷的地方,植被會變得蔥郁些,可是我錯了。隨著海拔的不斷下降,車窗外已經不見了灌叢,四周近于寸草不生。按說這一帶的山坡低海拔處應該是濕潤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向上逐漸變成灌叢與草甸。可在怒江的干熱河谷以及沿途的多處河谷,森林卻是在山頂”。下圖為橫斷山區圖。

3.圖示區域地形特點的形成,受到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板塊的碰撞擠壓;流水下蝕B、板塊的碰撞擠壓;流水溯源侵蝕C、板塊抬升;流水下蝕D、板塊抬升;流水側蝕A“離開瀾滄江,汽車翻過山口,進入怒江流域。這里的山較之金沙江與瀾滄江畔的山更加荒蕪,路邊的灌叢葉片沾裹著汽車揚起的沙塵。車里的空調雖然開得很足,但難以抵擋車外的熱氣。本以為到了接近河谷的地方,植被會變得蔥郁些,可是我錯了。隨著海拔的不斷下降,車窗外已經不見了灌叢,四周近于寸草不生。按說這一帶的山坡低海拔處應該是濕潤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向上逐漸變成灌叢與草甸。可在怒江的干熱河谷以及沿途的多處河谷,森林卻是在山頂”。下圖為橫斷山區圖。導致怒江干熱河谷段山頂有林、谷底干熱的原因可能是:①地處內陸,距離海洋遠②夏季風難以到達③地形閉塞,河谷深陷④受山谷風影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離開瀾滄江,汽車翻過山口,進入怒江流域。這里的山較之金沙江與瀾滄江畔的山更加荒蕪,路邊的灌叢葉片沾裹著汽車揚起的沙塵。車里的空調雖然開得很足,但難以抵擋車外的熱氣。本以為到了接近河谷的地方,植被會變得蔥郁些,可是我錯了。隨著海拔的不斷下降,車窗外已經不見了灌叢,四周近于寸草不生。按說這一帶的山坡低海拔處應該是濕潤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向上逐漸變成灌叢與草甸。可在怒江的干熱河谷以及沿途的多處河谷,森林卻是在山頂”。下圖為橫斷山區圖。干熱河谷現象屬于A、從赤道向兩極地域分異規律B、從沿海向內陸地域分異規律C、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D、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律DACD8、從圖中可以看到,該地地形特點為山河相間,結合圖中經緯度及題干信息也可以知道,該區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西臨青藏高原。所以其形成主要的地質作用是受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并不是板塊抬升(注意雖然該地山地有所抬升,但它是板塊間相碰撞擠壓的抬升,并非板塊內或的抬升形成,因為板塊抬升,是整體抬升,而這里還有較深的河谷),而河谷地段則是受流水下蝕而形成峽谷。故本題正確答案應為A。9、該地山高谷深,地形閉塞,河谷深陷,是形成局部干旱環境的前提來自海洋的水汽在這些與風向成垂直向的山谷內往往形成“焚風效應”,③對。而“山谷風”的谷地上空下沉的干燥氣流造就了河谷中局部干旱的現象,而谷地中氣流沿坡地上升至一定高度所形成的云霧帶,恰好與山地森林的存在吻合,④符合。怒江干熱河谷地處橫斷山區,該地受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影響較大,所以①②錯誤,③④正確,本題選C。10、從區域定位上可以看到本地在我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屬于季風區,但該現象只出現在一些較深的河谷中,所以其屬于非地帶性,故本題應選D。云南省賓川縣位于橫斷山區邊緣,高山地區氣候涼濕,河谷地區氣候干熱。為解決河谷地區農業生產的缺水問題,該縣曾在境內山區實施小規模調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賓(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廣節水措施,當地農業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來,賓川縣河谷地區以熱帶、亞熱帶水果為主的經濟作物種植業蓬勃發展。說明地形對賓川縣河谷地區干熱氣候特征形成的影響。(8分)賓川縣位于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氣流,氣流下沉過程中增溫且谷地熱量不易散失,導致熱(氣溫高),同時不易形成降水,導致干(降水少)從山谷風角度解釋昌都地區深切峽谷底部氣候干熱的原因。(6分)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都流經西藏昌都地區,并形成深切峽谷。在峽谷底部出現狹長的干熱區域,是焚風效應和局地熱力環流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區域難見森林,多山石裸露,僅分布著仙人掌和一些低矮的灌叢等植物。左圖示意西藏昌都地區水系和主要峽谷分布,右圖示意怒江峽谷景觀。從設問去看這里限制了我們答題的切入點——從山谷風角度(其它的原因就不要去考慮了),所在區域——昌都地區深切峽谷底部,狀態——氣候干熱,應答域:原因。思考時就想去考慮為什么昌都地區深切峽谷底部有山谷風,然后就要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