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4.1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4.1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4.1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4.1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課探索認識的奧秘(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4.1人的認識從何而來自主預習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區別和聯系?實踐的內涵、形式、特點?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010203思?3猜猜他們是???與。。。有何關系“冰絲帶”“冰立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什么?實踐導?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原創作品總議題:感冬奧場館之美,悟認識從何而來議題一:談論冬奧場館議題二:探秘冬奧場館議題三:揭秘冬奧場館結合視頻和教材,自主思考兩分鐘,主動分享:1、視頻中設計師鄭方對冰絲帶的認識與我們的認識一樣嗎?為什么?2、評析:感性認識都是錯的,理性認識才是對的。議題一:談論奧運場館

感性認識: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理性認識: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

感性認識是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高級階段,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關系。探?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區別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的關于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關于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聯系感性認識是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高級階段,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關系。一、認識與實踐1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2認識的反映形式: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展?感覺:看到顏色、聞到味道、觸摸到形狀等(個別屬性)知覺:對蘋果整體認知表象:當蘋果不在眼前時,根據記憶可以浮現它的樣子。概念:用語言概括出蘋果的本質屬性,具有抽象性。判斷:有的是甜的,有的是酸的。推理:根據蘋果落地,得出萬有引力規律。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判一判①螞蟻搬家②“雙減”政策的實施③航天人研制“天問一號”④學生聽節能減排宣傳講座⑤人們參與“碳中和”環保行動⑥

教師講課。下列屬于實踐活動的有連一連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其他形式:教育、藝術、體育等實踐的基本形式小組合作探究1、什么是實踐,以下哪些屬于實踐?它們分別屬于實踐的哪種形式?(主體、對象、性質)議題二:探秘冬奧場館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直接現實性)探?一、認識與實踐實踐是人們改造

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實踐的主體,≠動物人類特有自然界人類社會≠主觀思維活動≠認識活動3.實踐的內涵性質對象注:實踐是種直接現實性活動,能把觀念變為現實存在

(心動不如行動)展?添加標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認識論區分:認識、意識和實踐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唯物論共同點:認識、意識都屬于人的主觀范疇。都有正確錯誤之分,形成都離不開實踐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一、認識與實踐4.實踐的基本形式在當代中國,主要表現為在社會各方面的改革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如興修水利、植樹造林、工農生產等)(如革命、改革等)科學實驗自然科學實驗,如太空育種實驗等社會科學實驗,如改革試點等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在階級社會中,主要表現為階級斗爭其他形式:教育、藝術、體育等展?小組合作探究2、《開講啦》分別體現了實踐的哪些特點?小組討論回答表格問題并填寫表格。問題實踐特點從“水立方”到“冰立方”改造過程中的主體、對象、手段有何共同之處?

場館的改造與燕子筑巢一樣嗎?為什么?“水立方”到“冰立方”的改造單純有鄭方團隊就能完成嗎?改造的內容、形式規模水平都是相同的嗎?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議題二:探秘冬奧場館探?一、認識與實踐5.實踐的特點(1)客觀物質性實踐的基本要素實踐的主體、實踐的對象、實踐的手段是客觀的實踐過程及結果受規律制約(2)主觀能動性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3)社會歷史性人是社會關系中的人受歷史條件的制約總之:實踐是人有意識的、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社會歷史性的活動。(4)實踐是直接現實性活動,能把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存在展?3、評析觀點: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所以單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2、魯濱遜在荒島上種植莊稼是不是實踐?有沒有社會性?1、對比人和動物的活動,回答動物的活動也是能動性的實踐活動嗎?4、愚公移山為什么不用炸藥炸、卡車拉?動物的本能活動是動物適應環境求生存的活動。人的實踐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和動物的本能活動有著根本的區別。是實踐活動,有社會性,種植技能是從社會中學習來的實踐不是單個人的孤立的活動實踐具有歷史性,受歷史條件的制約思考:

鄭方服務了兩屆奧運會,他深刻地理解:奧運場館的設計理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2008年時的理念重視打造地標建筑,如今考慮更多的是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策略,表達對環境和未來的關注。”場館中運用了最先進的智能技術,而且在綠色、節能等方面上都有突破性的科技應用:實時感知冰的溫度、空氣溫濕度等環境參數,通過設備自動化調節實現節能運行;數字冰場技術為運動員比賽和訓練提供實時數據和分析等等。議題三:揭秘冬奧場館

鄭方與“水立方”的同事一起組建科研團隊,開始冬夏場景轉換的研究。他們與世界冰壺聯合會官員和技術人員交流。鄭方和科學家們一起設計了一個實驗:用5個不同的組合體系在游泳池里進行現場測試。結果顯示,采用鋼框架結構+預制砼板作為場地基層測試效果最佳。2019年12月,“水立方”實現“水冰轉換”,中國方案獲得成功。

鄭方說,“冰絲帶”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賽后利用的問題,“‘冰絲帶’是按照使用壽命100年去設計的,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到時候也希望大家能都在這座建筑里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探?

鄭方服務了兩屆奧運會,他深刻地理解:奧運場館的設計理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2008年時的理念重視打造地標建筑,如今考慮更多的是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策略,表達對環境和未來的關注。”場館中運用了最先進的智能技術,而且在綠色、節能等方面上都有突破性的科技應用:實時感知冰的溫度、空氣溫濕度等環境參數,通過設備自動化調節實現節能運行;數字冰場技術為運動員比賽和訓練提供實時數據和分析等等。議題三:揭秘冬奧場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親身實踐知識學習直接經驗(途徑1)間接經驗(途徑2)獲得認識的途徑≠認識的來源→實踐展?

鄭方服務了兩屆奧運會,他深刻地理解:奧運場館的設計理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2008年時的理念重視打造地標建筑,人們對可持續提出了疑問,表達對環境和未來的關注。”場館中運用了最先進的智能技術,而且在綠色、節能等方面上都有突破性的科技應用:實時感知冰的溫度、空氣溫濕度等環境參數,通過設備自動化調節實現節能運行;數字冰場技術為運動員比賽和訓練提供實時數據和分析等等。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可持續等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議題三:揭秘冬奧場館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產生新問題提出新要求鍛煉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提供日益完善的認識工具展?18

鄭方與“水立方”的同事一起組建科研團隊,開始冬夏場景轉換的研究。他們前往瑞士巴塞爾,與世界冰壺聯合會官員和技術人員交流。考察結束后,鄭方和科學家們一起設計了一個實驗:用5個不同的組合體系在游泳池里進行現場測試。結果顯示,采用鋼框架結構+預制砼板作為場地基層測試效果最佳。2019年12月,“水立方”實現“水冰轉換”,中國方案獲得成功。

鄭方說,“冰絲帶”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賽后利用的問題,“‘冰絲帶’是按照使用壽命100年去設計的,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到時候也希望大家能都在這座建筑里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談到這一點時,鄭方的臉上滿是笑容。結合材料,冬奧會場館建設歷程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議題三:揭秘冬奧場館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客觀事物主觀事物實踐認識最終要回到實踐中去,服務實踐)展?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人的認識是怎樣產生的)思考:獲得認識一定需要親身實踐嗎?如果你想知道蘑菇是否有毒,你就得親口嘗一下嗎?區分:認識的“來源”和“途徑”認識的來源---實踐(唯一來源)獲得認識的途徑---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人的認識怎樣深化)實踐產生新問題提出新要求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人類認識的發展改造著人的主觀世界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推動著人們去探索研究(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是根本(第一位)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檢驗認識的真偽)主觀認識和認識的對象都不能充當標準。客觀事物主觀認識本身不能“自言其明”本身無法證明多數人公認的觀點科學理論權威的話原有的認識實踐(結果)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實踐(主觀見之于客觀)(橋梁)主觀認識客觀世界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的作用和價值)①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不為實踐服務的認識沒有任何實際意義。②一切科學理論的生命力就在于回到實踐,為改造世界服務。表現側重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從無到有”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中“深化和發展”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強調的是實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強調的是認識要回到實踐中去,服務于實踐,突出認識的終極意義實踐決定認識總結: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方法論要求:1.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與實踐活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2.重視認識的反作用,重視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世界觀原理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阻礙實踐的發展,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低碳生活,從我做起議題三:揭秘冬奧場館學以致用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吃一塹,長一智真理無價寶,實踐里面找書到用時方恨少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判斷:以下觀點,體現了實踐和認識的什么關系?——目的——來源——動力——動力——來源——檢驗標準——檢驗標準——檢驗標準評?網絡構建人的認識從何而來認識與實踐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目的、歸宿動力檢驗標準認識的內涵與反映形式實踐的基本形式實踐的特點評?1.唐代詩人柳宗元在《三贈劉員外》一詩中寫道:“信書成自誤,經事漸知非。”下列觀點與該詩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②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窗戶),見天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評?

B評?32022年6月16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健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了新成果。該工作在常壓下通過簡單的反應條件,創制了一種新型碳同素異形體單晶——單層聚合C60。這是一種全新的簇聚二維超結構,這種新型碳材料在非線性光學和功能化電子器件方面具有巨大應用前景。這說明()①人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創造出新的物質②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③認識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為實踐服務才有真正的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評?4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所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于2021年5月15日著陸于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南部并對其展開巡視探測活動,截至8月26日,其在火星表面已經巡視探測了1000米以上,獲得了巡視地及其附近的火星表面詳細數據并傳回地球,提升了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的認識。材料表明()①人能夠能動地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