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_第1頁
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_第2頁
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_第3頁
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_第4頁
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保持理想體重的老人更健康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顯示,我國60歲至69歲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9.8%和13%,成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

因此,醫學專家指出,老年人養生,要從控制體重開始,老年人不應該肥胖,應始終保持理想體重。

據調查,我國百歲以上老年人,無一例肥胖者。

老年人保持健康,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保持理想體重,每年進行健康體檢,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說說老年人的瘦與胖正常體重范圍內盡可能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告訴大家: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集中了全球21位在營養和癌癥領域非常有造詣的專家,花了5年時間,把全球在這方面研究發表的文獻整體研究了一遍,最后提出了防癌與保持健康的幾點建議:

一是與體重有關系正常體重范圍內盡可能瘦;二是每天至少從事30分鐘身體活動;三是避免含糖飲料、限制攝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尤其是高糖或低纖維、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四是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全麥和豆類;五是限制紅肉攝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六是限制鹽腌食品或鹽加工的食品。

怎樣計算老年人的標準體重老年人標準體重的簡單計算公式為,男子:

身高(厘米)-105=體重(公斤);女子:

身高(厘米)-100=體重(公斤)。

超過或低于標準體重5公斤以內屬正常范圍,超過或低于標準體重5公斤以上,應引起注意,超過10公斤以上,就屬于肥胖,為病態;低于標準體重10公斤以上就屬于消瘦,二者都不應忽視。

如一位身高為175厘米的老年男性,他的標準體重為:

175-105=70公斤,如果他的實際體重在65~75公斤范圍內,屬于正常;如果他的實際體重超過80公斤就屬于肥胖了,如果他的實際體重低于60公斤就屬于消瘦了。

老年人過度消瘦的原因糖尿病:

典型的糖尿病有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表現,但中老年人以2型糖尿病為多,有的僅有消瘦癥狀,或者早期無癥狀而在體檢中被發現。

惡性腫瘤:

老年人是腫瘤高發人群,當出現體重下降伴有咯血、黑便、大便性狀改變、吞咽困難、不明原因的貧血、全身骨關節疼痛之一時尤其應當警惕。

老年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主要表現為消瘦、心悸、乏力、頭暈、昏厥、神經質或神志淡漠、腹瀉、厭食,可伴有心房顫動、震顫和肌病,70%的患者無甲狀腺腫大,容易誤診誤治。

結核病及慢性感染性疾病:

近年來肺結核發病率有抬頭趨勢,當出現午后低熱、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盜汗、胸痛癥狀,持續時間超過兩周,抗炎治療效果不好時,應當及時就診檢查,明確診斷,以免耽誤病情。

另外,還要注意潛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消化不良及營養不良:

老年人患有胃炎、消化性潰瘍、膽石癥、慢性胰腺炎、炎癥性腸病等疾病時,會導致消化吸收障礙,引起消瘦;也有少數老年人過度關注健康,以保健品及藥品代替正常飲食,造成營養不良性消瘦。

體重突降可能是癡呆先兆美國醫學家最近發表研究報告說,老年人如果出人意料地出現體重下降的狀況,很可能是老年癡呆癥的先兆,而老年癡呆癥的癥狀可能要等數年之后才會顯現出來。

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對820名平均年齡為75歲的老人進行了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之后,得出了這個結論。

在開始調查前,這些老人中沒有一人患有老年癡呆癥,他們都身體健康。

而在調查結束后,共有151名老人被確診為老年癡呆癥,占所有老人總數的18.4%。

專家提醒說,老年癡呆癥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因此,這一發現有助于提前預警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老年人更應防中心性肥胖與青年人相比,老年人肥胖最大的特點是中心性肥胖。

中心性肥胖是指肥胖時體內脂肪過多堆積在腹部的一種狀態,又稱腹部肥胖。

腰圍是常用的衡量中心性肥胖的指標。

中國肥胖工作組認為:

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即為中心性肥胖。

由于中心性肥胖者的脂肪主要堆積在腹部,被形象地比喻為蘋果型肥胖,男性比女性更多見,蘋果型肥胖又被稱為啤酒肚或將軍肚。

中心性肥胖常常標志著一個人擁有更多的內臟脂肪,而大量的流行病學和實驗室研究均證實,內臟脂肪沉積是諸多疾病的危險根源,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

正如人們所說:

褲帶越長,壽命越短。

如何應對中心性肥胖對于老年人而言,機體的退行性改變是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而當存在肥胖時,危險就更大了。

因此,對待體重,要像對待血壓、血糖、血脂一樣重視,要通過控制各種有害因素來預防肥胖的發生。

中老年人肥胖后,應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遵循個體化原則,科學合理地進行減重治療。

實踐證明,有效地減輕體重和縮小腰圍有益于預防與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改善血糖、血壓和血脂。

飲食療法:

飲食結構要合理,注意清淡少鹽,多吃蔬菜和粗糧,少油膩,少吃或不吃零食和甜點,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限制飲酒。

宜采用蒸、煮、涼拌等烹調方法,忌用油煎、油炸的方法。

運動療法:

中老年肥胖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有無伴隨疾病等來決定運動量,一般以輕中度有氧運動為宜。

每天活動30~40分鐘以上,運動時最大的安全心率=170-年齡。

老年人運動減肥講究多時間、強度、頻率都不能少1.運動項目:

可選擇長距離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山等,并輔以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等,長期堅持并配合健康合理的飲食就能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

2.運動時間:

每次運動的時間應控制在30~40分鐘。

3.運動頻率:

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運動后疲勞感消除的時間較長,因此運動頻率應視具體情況調整,一般以每周3~4次為宜。

4.運動強度:

一般40歲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鐘,50歲130次/分鐘,60歲以上120次/分鐘以內,以運動后疲勞感能很快消除為宜。

老年人運動減肥講究多1.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戒煙,少飲酒或不飲酒。

2.運動時要量力而行,以免造成踝關節扭傷等運動損傷,或誘發心絞痛等疾病。

運動時要緩慢而有節奏,避免做憋氣或過分用力的動作。

尤其是動脈硬化的老人,更應該避免引起血壓驟然升高的動作,如,手倒立、猛然低頭、彎腰等。

3.經常了解自己的脈搏、血壓及身體健康狀況,做好自我監督。

運動之后如心情舒暢、精神愉快、輕度疲勞、食欲及睡眠較好、脈搏穩定、血壓正常,說明運動量適宜,可繼續運動。

運動后如果出現頭痛、胸悶、心前區不適、食欲缺乏、睡眠不佳及有明顯的疲勞感,說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調整或休息一段時間。

老人減肥也是為膝蓋減負有研究指出,減肥有助于減緩膝關節炎的進一步發展。

一項針對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新研究顯示,體重每減輕1磅(0.45千克),那么每邁出一步,膝關節所承受的負擔就會減少4磅(1.8千克)。

研究者指出,體重每減少1磅,那么每走1英里(1.6公里),膝蓋所承受的負擔就會減少4800磅(2160千克)。

如果體重減輕10磅(4.5千克),那么每走1英里,膝蓋所承受的負擔就會減少48000磅(21600千克)。

肥胖老人的生活綜合調理1.堅持鍛煉運動能幫助消耗體內的脂肪和糖類,從而起到減肥的作用,如,散步、打太極拳、跳舞等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控制熱量攝入根據自己的肥胖程度適當降低主食攝入量,并少吃糖果、甜食、肥肉和含油脂多的干果等。

3.限制食鹽的攝入量食鹽能潴留水分,使體重增加。

4.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適當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黃豆及豆制品。

每日每千克體重蛋白質的攝入量不應少于1克。

5.少食多餐由于老年人體內肝糖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各種代謝反應減慢,所以老年人不耐饑餓,易進食過量。

為此,老年人可安排一日4~5餐。

這種少食多餐的方法可防止肥胖。

6.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僅會產生飽腹感,而且還能供給充足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會吃造就健康老來瘦健康飲食做到10個點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指出,要想老來瘦更長壽,飲食需要做到以下10點,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數量少一點: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

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質量好一點: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年人每天都應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點:

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

鹽吃多了會加重腎的負擔,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概率。

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咸食。

品種雜一點:

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

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調味料)不應少于10樣。

飯菜香一點:

這里說的香,不是指多用鹽、味精等調味料,而是適當往菜里多加些蔥、姜等調料。

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覺來彌補味覺上的缺失。

聞著香噴噴的飯菜,老年人一定能胃口大開。

飯要稀一點:

把飯做成粥,不但軟硬適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效果,對益壽延年有益。

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頓頓喝粥,畢竟粥以水為主,干貨極少。

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體積的粥在營養上和饅頭、米飯相差很多,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不良。

吃得慢一點:

細嚼慢咽易產生飽脹感,可防止吃得過多,使食物消化得更好。

早餐好一點:

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點: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

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后的4~5小時,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吃夜宵,排鈣高峰到來時老年人可能已經睡覺了。

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應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各國長壽老人怎么吃巴基斯坦:

吃粗糧更健康巴基斯坦罕薩地區的老人,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作,很多老人都能健康地活過一百歲。

罕薩人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喜歡吃粗制面粉、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酒。

美國:

愛喝營養湯美國老人很重視喝湯。

美國出臺的《老人膳食寶塔》強調,水分攝入對于70歲以上老人非常重要,湯在老年人的膳食中應占據重要位置。

吃同樣的食物,年輕人能吸收95%,老年人則只有大約50%能被身體吸收。

湯類食物經過烹飪加工后,不僅口感、營養可以兼顧,更適合老人的咀嚼能力與胃腸功能。

厄瓜多爾:

少吃肉多吃素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是公認的西半球最長壽之地,約5000人中就有2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

比爾卡班巴人以素食為主,喜歡吃豆類、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很少吃動物性食物和高熱量食物。

希臘:

烹飪用橄欖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