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抽測試題_第1頁
江蘇省徐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抽測試題_第2頁
江蘇省徐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抽測試題_第3頁
江蘇省徐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抽測試題_第4頁
江蘇省徐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抽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5-江蘇省徐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抽測試題留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縣區、學校、姓名、考試號填寫在試卷及答題紙上。3.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按題號在答題紙上指定區域內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一、現代文閱讀(30分)(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3題。假如承認唐詩是中國詩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進而承認:盛唐詩乃是這座高峰的頂點。從玄宗繼位到代宗登基,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但在安史之亂前后,詩壇的面貌是并不一樣的。在這次戰亂以前,詩人們在其創作中都發散著劇烈的浪漫氣息。這或者表現為希企隱逸,愛好自然,詩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隱士;或者表現為追求功名,憧憬邊塞,詩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俠少。這實質上也就反映了他們由于生活道路千差萬別的曲折而形成的得意與失意、出世與入世兩種相互沖突的思想感情。不同的生活道路與不同的生活看法,使他們或者成為高蹈的退守者,或者成為熱忱的進取者,或者因時變更,兩者兼之。前人所謂“盛唐氣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這種富于浪漫氣息的精神面貌。孟浩然、王維等人的很多作品都極為成功地描繪了幽靜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寧謐的心境。這些人是以寫田園山水詩而得名的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的后繼者。氣象的渾穆或有不及,而措語的精深華妙則有過之。但王維卻在描摹自然、歌頌隱逸之外,還曾將其詩筆擴展到更廣袤的生活領域。在另外很多同樣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進取精神和悲壯情懷。王維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進取者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之間,恰好是一座橋梁。所以有些評論家就一方面將其與孟浩然同日而語,合稱王孟;而另一方面,又將其與高適等同日而語,合稱王、李、高、岑。當然這種提法也包含有對詩歌的樣式考慮在內。王維是兼有五七言古今體之長的,而王孟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則偏指七古。集中反映了盛唐時主動進取精神的,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邊塞詩。在這類詩篇中,詩人們塑造了邊庭健兒的英雄形象。他們希望保衛祖國,建立功勛,卻并不無原則地歌頌斗爭,往往還反對開邊。在寫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苦痛時,也同時控訴了斗爭對廣袤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擾和破壞。這些詩交織著英雄氣概與兒女心腸,極富悲涼慷慨、纏錦宛轉之情。借詩中隱士和俠少的形象來說明安史亂前的浪漫傾向,并不等于認為當時詩歌中所反映的僅止于這兩類人的生活,也決非那些詩人描寫的題材如此狹窄。否則,很多繁麗的社會風光和莽蒼的邊塞景色會出自佛教徒王維和道教徒李頎筆下,而聞名的七絕組詩《從軍行》和《長信秋詞》乃是王昌齡一人的手筆,就不免費解了。但浪漫主義詩歌的最高成就卻不能不推李白。自從賀知章稱之為謫仙人,后人又尊為詩仙,這就構成了一種錯覺,似乎李白之所以宏大,就在他的人和詩具有他人所無的超現實性,這是可悲的誤會。事實上,沒有一位宏大的浪漫主義者是超現實的,李白何能例外?開元、天寶時代的其他詩人往往在高蹈與進取之間徘徊,以包含得有希望的苦痛或歡欣來搖蕩心靈,醞釀歌吟。李白卻既毫不掩蓋他那為富貴利祿所吸引的頗為庸俗的一面,同時又因為自己確定無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貴利祿的附加條件而棄之如敞屣。他酷愛現實生活中一切美妙的事物,而對其中不合理的現象毫無顧忌地投之以輕視,以平衡內心的沖突。這種已被現實牢籠,卻不愿接受,反過來卻想折服現實的看法,乃是后代人民抗拒黑暗勢力與庸俗風習的一股強大的精神力氣。這,或許就是李白的獨特性,和杜甫那種始終以肅穆的、悲憫的心情凝視、關切和反映祖國、人民的命運那種現實主義精神,也是相反而又相成的。安史之亂是我國封建社會前后期的界標,也是唐代文學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活動于開元、天寶時代的重要詩人,大都死于亂后。在亂前,他們當中的多數人為社會表面的安定旺盛所迷惑,一意追求自適其適的浪漫生活,亂后卻丟失了過那種生活所憑依的很多條件,就轉為意志消沉,再也唱不出熱情高吊或優游自由的歌了。而另外少數人,則亂前原就比較醒悟。在朝野沉酣中,對潛在的嚴峻危機已有預感,殘酷的斗爭、苦難的環境使他們受到熬煉、教化,使他們在經驗危機的同時也產生了希望,使他們最終敢于正視慘淡的人生,堅決地站出來,為國家的安危、人民的哀樂而高唱。杜甫,就是這少數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以主動的入世精神,英勇而忠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即使在大局極端緊急的狀況之下,也從來沒有失去信念。而其所具有的“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的高妙藝術手段,又足以充分地將這種名貴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在我國詩壇上,杜詩的相識作用、借鑒作用、教化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這就是后人尊之為詩圣,將其作品尊為詩史的理由。安史亂前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和亂后以杜甫為代表的現實主義雙峰對峙,顯示了盛唐之所以為盛。(節選自《<唐詩鑒賞辭典>序言》程千帆,有刪改)1.下列關于“盛唐詩歌”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盛唐詩歌指的是從玄宗繼位到代宗登基這半個世紀內產生的詩歌作品,既包括安史之亂前的浪漫主,義詩歌,又包括安史之亂后的現實主義詩歌。B.盛唐詩歌有古體詩和近體詩之分,如高適的《燕歌行》屬于古體詩;王維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屬于近體詩,也是律詩。C.安史之亂前,盛唐詩歌反映的不僅僅是隱士和俠少這兩類人的生活,除此之外,繁麗的社會風光和莽蒼的邊塞景色等,也是一些詩人描寫的對象。D.體現“盛唐氣象”的詩歌,一般指的就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邊塞詩,這類詩歌表現出富于浪漫氣息的精神面貌。2.下列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些評論家將王維與孟浩然并稱,同時又將其與高適等同日而語,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王維在高蹈者孟浩然和進取者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之間,恰好是一座橋梁。B.作者認為,任何浪漫主義者都不能超脫現實,李白也是如此,但李白的獨特之處在于,他不甘于接受現實的束縛,反過來想折服現實,有主動進取的價值追求。C.作者認為,孟浩然、王維等人繼承并發展了以陶淵明、謝靈運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創作傳統,他們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效果都遠遠超越前人,達到了詩歌的頂峰。D.杜甫是經驗安史之亂后仍懷揣希望主動入世的少數詩人的代表,在艱難困苦中他能夠站出來英勇而忠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是唐詩思想和藝術的“集大成者”。3.為什么說盛唐詩是中國詩歌“高峰的頂點”?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趕集路遙吃過早飯不久,在大馬河川道通往縣城的簡易馬路上,已經起先出現了熙熙攘攘去趕集的莊稼人,由于這兩年農村政策的變更,個體經濟有了大發展,趕集上會,買賣生意,已經重新成了莊稼人生活的重要內容。馬路上,年輕人騎著用彩色塑料纏繞得花花綠綠的自行車,一群一伙地奔馳而過。他們都穿上了嶄新的“見人”衣裳,不是滌卡,就是滌良,看起來時興得很。粗糙的莊稼人的赤腳片上,莊重地穿上尼龍襪和塑料涼鞋。臉洗得干干凈凈,頭梳得光光溜溜,興致勃勃地去縣城露面:去逛商店,去看戲,去買時興貨,去交摯友,去和對象見面……更多的莊稼人大都是肩挑手提:擔柴的,挑菜的,吆豬的,牽羊的,提蛋的,抱雞的,拉驢的,推車的:秤匠、鞋匠、鐵匠、木匠、石匠、蔑匠、氈匠、箍鍋匠、泥瓦匠、游醫、巫婆、賭棍、小偷、吹鼓手、牲口販子……都紛紛向縣城涌去了。川北山根下的馬路上,趟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黃塵。當高加林挽著一籃子蒸饃加入這個洪流的時候,他立即懊悔起來。他感到自己突然變成一個真正的鄉巴佬了。他覺得馬路上前前后后的人都朝他看。他,一個曾經是瀟瀟灑灑的老師,現在卻像一個農村老太婆一樣,上集賣蒸饃去了!他的心難過得像多數蟲子在咬著。但這一切是毫無方法的。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這條塵土飛揚的路。他不得不承認,他現在只能這樣起先新的生活。家里已經連買油量鹽的錢都沒了,父母親那么大的年紀都還成天為生活苦熬苦累,他一個年輕輕的后生,怎好意思一股勁呆下吃閑飯呢?他提著蒸饃籃子,頭盡量低著,什么也不看,只瞅著腳下的路,匆忙地向縣城走。路上,他想起父親臨走時安咐他,叫他賣饃時要叫賣,他的臉立即感到火辣辣地發燒。天啊,他怎能喊出聲來!“可是,”他想,“假如我不叫賣,誰知道我提這蒸饃是干啥哩?”走到一個小溝岔的時候,高加林突然想:干脆讓我先跑到這沒人的拐溝里試驗喊叫一下,到城里好習慣一些嘛!他滿臉通紅朝馬路兩頭望了望,見沒什么人,于是就像做一件見不得人的事一樣,匆忙地折身走進了馬路邊的那條拐溝里。他在這荒溝里走了好一段路,直到看不見馬路的時候才站住。他站住,口張了一下,但沒志氣喊出聲來。又張了一下口,還是不行。短短的時間里,汗水已經沁滿了他的額頭。四野里靜靜靜的,幾只潔白的蝴蝶在他面前一叢淡藍色的野花里安詳地飛著;兩面山坡上茂密的苦艾發出一股簇新刺鼻的味道。高加林感到整個大地都在斂聲屏氣地等待他那一聲“白蒸饃哎——!”啊呀,這是那么的難人!他感到就像要在大庭廣眾面前學一聲狗叫喚一樣受辱。他用手背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決心下一聲非喊出來不行!他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把眼一閉,張開嘴怪叫一聲:“白蒸饃哎——”他聽見四山里都在回蕩著他那一聲演戲般的、悲傷的喊叫聲。他牙咬住嘴唇,強忍著沒讓眼里的淚花子溢出來。他直愣愣地在這個荒溝野地里站了老半天,才難過地回到馬路上,接著向縣城走去。從他們村到縣城只有十來里路,但他感到這段路是多么的漫長和艱難。他知道,更大的困難還在前頭——在那萬頭攢動的集市上!當他走到大馬河與縣河交匯的地方,縣城的全貌已經出現在視野之內了。一片平房和樓房交織的建筑物,凹凸錯落,從半山坡始終延長到河岸上。敬愛的縣城還像往日一樣,灰蓬蓬地顯出了它那迷人的魅力。他沒有走過更大的城市,縣城在他的眼里就是大城市,就是別一番天地。他對這里的一切都是熟識的,親切的:從初中到中學,他都是在這里度過。他對自己和社會的深化相識,對將來生活的多數幻想,都是在這里起先的。學校、街道、電影院、商店、浴池、體育場……生活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可是,三年前,他就和這一切告辭了……現在,他又來了。再不是當年的翩翩少年,衣服整齊而筆挺,滿身的香皂味,胸前傲慢地別著本縣最高學府的校徽。他現在提著蒸饃籃子,是一個一般的趕集的莊稼人了。往事的回憶使他心酸。他靠在大馬河橋的石欄桿上,感到頭有點眩暈起來。四面八方趕集的人群正源源不絕地通過大橋,進了街道。遠處城市中心街道的上空,騰起很大一片灰塵,嘈雜的市聲聽起來像蜂群發出的嗡嗡聲一般。他猛然想到一個更糟糕的問題:要是碰上他在縣城的同學怎么辦?他下意識地抬起頭,先慌張朝前后看了看。這時候他才真正懊悔趕這趟集了。一般的趕集倒也沒什么,可他是來賣蒸饃的呀!現在折回去嗎,可這怎行呢!他已經走到了縣城。再說,家里連一點零花錢都沒有了,這樣回去,父母親雖然不會說什么,但他們確定心里會難過的——不僅為這籃沒賣掉的蒸饃,更為他的沒出息而難過!“不,”他想,“我既然來了,就是硬著頭皮也要到集上去!”(節選自《人生》路遙,有刪改)4.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更多的莊稼人大都是肩挑手提”說明農村政策變更后,大多數的莊稼人日子還很艱辛,他們希望通過進城做生意改善生活。B.從“滿臉通紅朝馬路兩頭望了望”到“直愣愣地在這個荒溝野地里站了老半天”,寫出高加林賣蒸饃前艱難的心理打算。C.賣蒸饃,對于老太婆來說都是能簡潔做到的事,高加林卻做得特別艱難,這是他們家連買油量鹽的錢都沒有的根本緣由。D.作者用“敬愛的縣城”,寫出高加林看到縣城的全貌后,對這個地方的特別感情,這里有他初中到中學生活的美妙回憶。5.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馬路上時興的年輕人騎著自行車,穿著嶄新的“見人”衣裳,與高加林挽著一籃子蒸饃形成對比,突出高加林家境的貧困。B.小說通過對拐溝里“潔白的蝴蝶”“茂密的苦艾”等景物的描寫,襯托高加林喊出“白蒸饃哎——!”時的驚慌心理。C.“要是碰上他在縣城的同學怎么辦?”這一句采納設問方式,強調高加林賣蒸饃所面臨的心理難題,引發讀者思索。D.本文有兩條線索貫穿始終,一條是高加林為賣蒸饃去縣城趕集的行程,另一條是高加林由老師回來農夫的心理歷程。6.請簡要分析高加林這一人物形象。(6分)7.文中畫線句在電影腳本中被改成“他望見一個老太婆也像他一樣挽著一籃子饃,在他不遠處走著……他的臉在苦痛地抽搐著”,請比較并分析兩個文本的不同表達效果。(6分)二、古詩文閱讀(41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居易與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舉,交情隆厚。稹自監察御史謫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學士李絳、崔群上前面論稹無罪,居易累疏切諫曰:臣昨緣元稹左降,頻已奏聞。臣內察事情,外聽眾議,元稹左降有不行。元稹守官正直,人所共知。自授御史已來,舉奏不避權勢,只如奏李佐公等事,多是朝廷親情。人誰無私,因以挾恨,或假公議,將報私嫌,遂使誣謗之聲,上聞天聽。臣恐元稹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舉職,必先以稹為誠,無人肯為陛下當官遵守法律,無人肯為陛下嫉惡繩愆。內外權貴親黨,縱有大過大罪者,必相容隱而已,陛下從今無由得知。昨元稹所追勘房式之事,心雖徇公,事稍過當。既從重罰,足以懲違,況經謝恩,旋又左降。雖引前事以為責辭然外議喧喧皆以為稹與中使劉士元爭廳因此獲罪至于爭廳事理已具前狀奏陳況聞士元蹋破驛門,奪將鞍馬,仍索弓箭,嚇辱朝官,承前已來,未有此事。今中官有罪,未聞處置;御史無過,卻先貶官。遠近聞知,實損圣德。臣恐從今已后,中官出訪,縱暴益甚;朝官受辱,必不敢言。縱有被凌辱毆打者,亦以元稹為戒,但吞聲而已。陛下從今無由得聞。臣又訪聞元稹自去年已來,舉奏嚴礪東川枉法,沒入平人資產八十余家;又奏王紹違法給券,令監軍押柩及家口入驛;又奏裴玢違敕征百姓草;又奏韓皋使軍將封杖打殺縣令。如此之事,前后甚多,屬朝廷法行,悉有懲處。計天下方鎮,皆怒元稹守官。今貶為江陵判司。即是送與方鎮,從今便利報怨,朝廷何由得知?臣伏聞德宗時有崔善貞者,告李綺必反,德宗不信,送與李锜,锜掘坑熾火,燒殺善貞。曾未數年,李綺果反,至今日下為之痛心。臣恐元稹貶官,方鎮有過,無人敢言,陛下無由得知不法之事。假如朝廷誤左降一御史,蓋是小事,臣安敢煩瀆圣聽,至于一再!誠以所損者深,所關者大,以此思慮,敢不極言!疏入不報。(《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六》,有刪改)8.下列對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雖引前事以為責辭/然外議喧喧/皆以為稹與中使劉士元爭廳/因此獲罪/至于爭廳事理/己具前狀奏陳/B.雖引前事以為責辭然/外議喧喧/皆以為稹與中使劉士元爭廳/因此獲罪/至于爭廳事理/己具前狀奏陳/C.雖引前事以為責辭/然外議喧喧/皆以為稹與中使劉士元爭廳/因此獲罪/至于爭廳/事理己具前狀奏陳/D.雖引前事以為責辭然/外議喧喧皆以為稹/與中使劉士元爭廳/因此獲罪/至于爭廳事理/己具前狀奏陳/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制舉:即制舉科,唐代科舉制度之一,簡稱制舉或制科,由皇帝親自詔試于殿廷,目的在于選拔各種特別人才。B.翰林學士: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專掌內命由皇帝干脆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C.疏: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陳述正事表達衷情的奏章,《諫太宗十思疏》就是魏徵于貞觀十一年寫給唐太宗的奏章。D.德宗:唐朝第九位皇帝李適的廟號。廟號是中國古代君主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常用“祖”或“宗”字。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白居易、李絳、崔群三人與元稹交誼深厚,因此元稹從監察御史貶為江陵府士曹屬吏后,他們在皇上面前辯說元稹無罪。B.宮中使臣劉士元踢破驛舍門,搶奪武將鞍馬,恐嚇羞辱朝廷命官,自前代以來從沒有過這樣的事,劉士元卻沒受到處置。C.白居易查訪得知,元稹嚴于職守,上奏舉報嚴礪、王紹、裴玢、韓皋等官員,此類觸犯朝廷法規的官員,都受到了懲處。D.封建時代的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自稱為“臣”,本文二到四段是白居易給皇上的奏章,所以白居易都用“臣”稱呼自己。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自授御史已來,舉奏不避權勢,只如奏李佐公等事,多是朝廷親情。(2)今貶為江陵判司,即是送與方鎮,從今便利報怨,朝廷何由得知?12.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元稹左降有不行”的緣由。(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3~14題。后出塞五首(其二)杜甫朝進東門營①,暮上河陽橋②。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③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④。[注]①東門營:洛陽東面門有“上東門”,軍營在東門,故曰“東門營”。由洛陽往薊門,須出東門。這句點明征兵的地點。②河陽橋:在河南孟津縣,是黃河上的浮橋,晉杜預所造,為通河北的要津。③悲笳:靜營之號。④嫖姚:指西漢大將霍去病。1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是一首描寫部伍生活的五言古體詩,從本詩題目可以看出,杜甫的“后出塞”詩共五首,這是其中的其次首。B.開頭兩句交待新兵入伍的時間、地點及出征的去向,一“朝”一“暮”,反映出軍旅生活特有的驚慌多變的氣氛。C.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勾畫出軍旅生活的多重畫面,創設蒼涼悲壯的氛圍,以悲笳陣陣,表達戰士們反戰思鄉之情。D.這首詩的結尾兩句借歷史典故,表達新兵初入軍營的新奇和對統兵將領的贊揚,也暗含作者對朝廷黷武開邊的諷意。14.這首詩勾畫出哪幾幅軍旅生活的圖景,各突出了軍隊的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題。(本題共2小題,6分)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下》)15.說明“庶物”在句中的意思:。(1分)“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中的“之”指代什么?。(1分)16.上文中“由仁義行”與“行仁義”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四)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3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有這樣兩句詩:,,寫出他客居無聊時以作書品茶消磨時間,境界看似安靜閑適,卻藏著詩人無限感慨。(2)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兩句象征著力主抗金的潮流不行阻擋,表明作者對復原中原的信念。(3)劉克莊的《賀新郎》中“,”兩句,將當時邊疆上疾風撲面、黑云壓城的情景生動地描繪了出來。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9分)18.下面語段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向10國派出了12批醫療專家組幫助抗擊疫情。中方這么做是出于的情意,我們從不會在摯友有難時袖手旁觀、,更不會在伸出援手時夾雜私利、。A.截止投桃報李敬而遠之說三道四B.截至投桃報李避而遠之挑三揀四C.截止以德報怨避而遠之挑三揀四D.截至以德報怨敬而遠之說三道四1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連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一切藝術都要有一個創建主體和一個創建對象,。;,;。,它和美感一樣,也是主客觀的統一體。①所以藝術既離不開人,也離不開物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條件,又要有物的條件③人的條件包括藝術家的自然資稟、人生閱歷和文化教養④這些都是須要不斷加工改造的對象⑤此外還要加上用來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⑥物的條件包括社會類型、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社會實況和問題A.②④③⑥⑤①B.①③④⑤⑥②C.②③⑥④⑤①D.①③⑥⑤④②20.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比方手法的一項是(3分)A.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B.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C.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D.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四、寫作(本題共2小題,70分)21.微寫作(10分)小說《平凡的世界》中,賀秀蓮這個人物身上閃爍著人性的光線,請結合原著簡要點評。(150字左右。)22.閱讀下面的材料,依據要求寫作。(60分)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②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孟浩然)③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④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⑤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人生路上,和詩歌結伴而行,使我們的心靈充溢而富有光輝。讀了上面詩詞名句,你有怎樣的感受與思索?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學年度其次學期期中抽測高二年級語文試題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0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3小題,12分)1.(3分)D(體現“盛唐氣象”的詩歌有兩類:山水田園詩,邊塞詩。)2.(3分)C(“氣象的渾穆或有不及”。)3.(6分)①唐代的山水田園詩和邊塞詩反映了盛唐氣象。②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取得最高成就。③以杜甫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詩歌達到頂峰。(每點2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4.(3分)C(不是“根本緣由”)5.(3分)A(手法及作用錯,寫馬路上的年輕人是為了說明“這兩年農村政策的變更”所帶來的變更。)6.(6分)從為了減輕年邁父母的負擔,挽著一籃子蒸饃趕集到縣城賣,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孝心的青年農夫(莊稼人、鄉巴佬)。從在縣城讀過中學,曾經是瀟瀟灑灑的老師,可以看出他有學問文化。從兩次懊悔趕集賣蒸饃,可以看出他不滿足農夫生活。從到拐溝里練叫賣,硬著頭皮也要到集上賣蒸饃,可以看出他努力適應農夫生活。(每點2分,答出隨意三點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7.(6分)小說通過對比寫出高加林身份的變更,又運用形象的比方讓讀者感受這種變更給他帶來的極度苦痛(或:運用比方形象描寫這種變更給他帶來的極度苦痛,讀者通過對文字的品嘗來感受這種苦痛。)。(3分,修辭各1分,“讀者感受”他的苦痛,1分。)電影腳本中,描寫高加林的臉苦痛地抽搐,給觀眾以直觀的心理沖擊(或:“直觀展示高加林內心苦痛”),描寫高加林望見一個老太婆也像他一樣挽著一籃子饃在他不遠處走著,以此告知觀眾高加林滿臉苦痛的緣由。(3分。直觀展示、鏡頭告知,意思對,表達通順,即可。)二、古詩文閱讀(41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8.(3分)A9.(3分)C(疏是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不“表達衷情”。)10.(3分)A(文中只是說元稹與白居易“交情隆厚”)11.(1)(4分)自任御史以來,上奏檢舉(或“舉報上奏”)不避權勢,只如(僅僅像)上奏李公佐等人一事,(涉及的官員)(或:這些人)多是朝廷大員的親黨。(意思對,語句通順,每一分句1分。)(2)(4分)現在(將他)貶為江陵判司,便是(將他)送給方鎮,從今便利方鎮報報仇怨(或:此后方鎮乘便報仇),朝廷憑借什么能夠知道呢?(意思對,語句通順,每一分句1分。)12.(3分)①無人肯為陛下當官遵守法律,嫉惡懲罪。②宮中官出訪外地,更加肆意施暴。③朝廷命官受辱,不敢言說。④方鎮有越軌行為,無人敢言。(每點1分,寫出隨意3點得滿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白居易與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應制舉之試得中,彼此交誼深厚。元稹從監察御史貶為江陵府士曹屬吏,翰林學士李絳、崔群在皇上面前辯說元稹無罪,白居易也屢次上疏極力奏諫道:臣目前因元稹降職一事,已多次奏稟皇上。臣內察事情本末,外聽眾人爭論,認為不行將元稹降職。元稹為官正直,人所共知。自任御史以來,上奏舉報不避權勢,僅以舉報李公佐等人一事而言,這些人多是朝廷大員的親黨。人誰無私心,便因此事而懷恨,有人企圖公報私仇,于是將誹謗元稹的話語,奏稟皇上。臣擔憂元稹降職以后,全部官員,每欲履行職責時,必以元稹為前車可鑒,再無人肯為陛下當官遵守法律,再無人肯為陛下嫉惡懲罪。朝內外的權貴親黨,縱然有人犯了大錯大罪,必定只會彼此寬容相互遮掩,陛下從今無法得知。日前元稹追查房式一事,他雖一心為公,但做得略微過分。此事既已重罰,足為違犯制度者之懲戒,何況元稹已認罰,可是跟著又加貶謫。雖然以從前這事作為責罰的理由,然而朝外爭論紛紛,都認為元稹是與宮中使臣劉士元住宿爭廳,因此獲罪。至于爭廳一事,臣從前已具狀稟奏。何況又聽說劉士元踢破驛舍之門,搶奪武將鞍馬,而且拉弓按箭,恐嚇羞辱朝廷命官,自前代以來,沒有這樣的事。現在宮中官有罪,未聞處置;御史無過,卻先貶官。遠近之人聞知此事,的確有損陛下名聲。臣擔憂從今以后,宮中官出訪外地,肆意施暴會更加厲害,朝廷命官受了屈辱,必不敢言說,縱然有人遭凌辱毆打,也以元稹為戒,只好忍氣吞聲。陛下從今無法得知真情。臣又查訪得知元稹自去年以來,上奏舉報嚴礪在東川時違法,淹沒平民資產八十余家;又奏報王紹違法派發驛券,命監軍押送棺柩及家屬留駐驛站;又奏報裴玢違反詔令征收百姓谷草;又奏報韓皋命軍將用封杖打殺縣令。像這一類的事,前后很多,屬于朝廷依法辦理,有關官員都受到了懲處。想來天下方鎮守臣,都憤怒元稹嚴于職守。現將他貶為江陵判司,便是將他送與方鎮,此后他們乘便報仇,朝廷憑借什么能夠知道呢?臣俯首聽聞德宗時有個崔善貞,奏報李锜必反,德宗不信,反將崔善貞送交李锜,李锜掘坑燃火,燒殺崔善貞。未過幾年,李锜果真反叛,至今日下人尚為此事而痛心。臣擔憂元稹貶官后,方鎮有越軌行為,無人敢言,陛下無法得知那些不法之事。假如朝廷只是誤降了一位御史的官職,不過是一樁小事,臣怎敢煩擾褻瀆圣上的耳目,以至于一再嘮叨呢。臣的確認為此事損害太深,關系重大,因此思慮,不敢不竭力稟奏。奏疏上交后卻未報與皇上知道。(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兩小題,9分)13.(3分)C(“悲笳”是靜營之號)14.(6分)①暮野行軍圖,(1分)體現軍勢(行軍)的凜然莊重;(1分)②沙地宿營圖,(1分)體現軍容的壯闊整肅;(1分)③月夜靜營圖,(1分)體現軍紀的森嚴。(1分)【賞析】杜甫的《后出塞》共計五首,此為組詩的其次首。本詩以一個剛剛入伍的新兵的口吻,敘述了出征關塞的部伍生活情景。“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首句交待入伍的時間、地點,次句點明出征的去向。東門營,當指設在洛陽城東門旁邊的軍營。河陽橋,橫跨黃河的浮橋,在河南孟縣,是當時由洛陽去河北的交通要道。早晨到軍營報到,傍晚就隨隊向邊關開拔了。一“朝”一“暮”,顯示出軍旅生活中特有的驚慌多變的氣氛。“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明顯已經寫到了邊地傍晚行軍的情景。“落日”是接其次句的“暮”字而來,顯出時間上的緊湊;然而這兩句明明寫的是邊地之景,《詩經·小雅·車攻》就有“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句。從河陽橋到此,當然不行能瞬息即到,但詩人有意作這樣的承接,更加顯出部隊行進的迅疾。落日西照,將旗獵獵,戰馬長鳴,朔風蕭蕭。夕陽與戰旗相輝映,風聲與馬嘶相交織,這不是一幅繪聲繪色的暮野行軍圖嗎?表現出一種凜然莊重的行軍場面。其中“馬鳴風蕭蕭”一句的“風”字尤妙,一字之加,“覺全局都動,颯然有關塞之氣”。天色已暮,落日西沉,自然該是宿營的時候了,“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兩句便描寫了沙地宿營的圖景: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成千上萬個帳幕,那些行伍中的首領,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屬下的士卒。這里,不僅展示出千軍萬馬的壯闊氣概,而且顯見這支部隊的整備有素。入夜后,沙地上的軍營又呈現出另一派景象和氣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描畫了一幅形象的月夜宿營圖:一輪明月高懸中天,因軍令森嚴,萬幕無聲,荒漠的邊地顯得那么寂靜。忽而,數聲悲咽的笳聲(靜營之號)劃破夜空,使出征的戰士肅然而生凄慘之感。至此,這位新兵不禁慨然興問:“借問大將誰?”──統帥這支軍隊的大將是誰呢?但因為時當靜營之后,他也懾于軍令的森嚴,不敢向旁人發問,只是自己心里揣測道:“恐是霍嫖姚”──或許是象西漢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樣治軍有方、韜略過人的將領吧!以霍去病比領兵將領,一個“恐”字,語意雙涵,既有贊美其治軍嚴整,令行禁止之意,也暗寓其如霍去病勤遠開邊之意。從藝術手法上看,作者以時間的推移為依次,在起二句作了必要的交待之后,依次畫出了日暮、傍黑、月夜三幅軍旅生活的圖景。三幅畫都用速寫的畫法,粗筆勾畫出威歷雄壯的軍容氣概。而且,三幅畫面都以邊地曠野為背景,通過選取各具典型特征的景物,分別描摹了出征大軍的三個場面:暮野行軍圖體現軍勢的凜然和莊重;沙地宿營圖體現軍容的壯闊和整肅;月夜靜營圖體現軍紀的森嚴和氣氛的悲壯。最終用新兵不行自抑的嘆問和想象收尾。全詩層次井然,步步相生;寫景敘意,繪聲繪色。故宋人劉辰翁贊云:“其時、其境、其情,真橫槊間意,復欲一語似此,千古不行得”(《杜詩鏡銓》卷三引)。(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題。(本題共2小題,6分)15.(2分)庶物:萬物,眾物。之:仁義(每空1分。)16.(4分)“行仁義”是把仁義當做手段來運用,是有意識的,帶有功利性;“由仁義行”自然遵循仁義而行,是無意識的,不帶功利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四)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6分)(1)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2)青山遮不住,終歸東流去(2)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每空1分,有錯即不得分。)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9分)18.(3分)B19.(3分)C20.(3分)A(A項,“御苑”,宮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