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_第1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_第2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_第3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_第4頁
2019年高考歷史必修三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1.清代學者黃百家反思中國傳統科學理論時寫道:“若太極,若陰陽……可任人之誣捏,吾不敢致問,以無所證對也。”可見,他認為中國傳統科學理論()A.沒有完整體系,支離破碎B.具有模糊性,無法證偽C.專制束縛嚴重,缺乏學術自由D.過分崇拜權威,不敢超越解析:選B材料中“任人之誣捏,吾不敢致問,以無所證對也”可知陰陽無法解釋,任人誣捏,體現出了模糊性,無法證偽的特點,故B項正確。2.明朝末年,欽天監依據《大統歷》推算日食多次出現錯誤。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發生日食,有官員認為“天人感應”“災異尤甚”,有官員認為是欽天監推測日食方法有誤,還有官員提出利用西洋歷法補充改革傳統歷法。這表明當時()A.天人感應的思想被否定 B.經世致用成為社會思潮C.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 D.天朝上國觀念受到沖擊解析:選C從“有官員認為‘天人感應’‘災異尤甚’”,可知當時仍有天人感應思想,故A項錯誤;經世致用是指學問應解決現實問題,材料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從“還有官員提出利用西洋歷法補充改革傳統歷法”可知,西方科技在中國出現,故C項正確;天朝上國觀念是指以中華為核心的華夷觀念,材料沒有涉及其受到沖擊,故D項錯誤。3.“街市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其中有不少被稱為秦樓楚館、瓦舍勾欄的娛樂場所。詞的演唱作為佐歡侑(佐助)酒的娛樂手段,便適應城市的娛樂需要而發展起來。”材料表明()A.詞興起于娛樂場所B.詞的格調不高,文學走向頹廢C.詞的繁榮與商業發展有關D.詞的風格屬于浪漫主義文學解析:選C“詞的演唱作為佐歡侑(佐助)酒的娛樂手段,便適應城市的娛樂需要而發展起來”說明詞的發展與城市商業的興起有關,故C項正確。4.張炎在《詞源》中評價宋詞中的某流派時說:“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蓋聲出于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這表明該流派詞作()A.構思深細縝密,意境婉媚輕柔B.氣勢豪邁飛動,場景宏闊雄壯C.視野雄奇廣闊,氣象恢弘奔放D.題材狹隘空虛,缺乏意境創造解析:選A材料“簸弄風月,陶寫性情”,判斷該宋詞流派為婉約派。“意境婉媚輕柔”符合婉約派的特點,故A項正確;B、C兩項符合豪放派的特點,故B、C兩項錯誤;婉約派“意境婉媚輕柔”,并非“缺乏意境創造”,故D項錯誤。5.有學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當時書畫消費的主體,部分平民也趨之若鶩。這反映了宋代()A.市民階層成為城市消費的主力軍B.私營工商業的發展刺激了文化繁榮C.書畫藝術加劇了社會階層的分化D.書畫消費成為社會身份構建的手段解析:選D宋代的平民可以通過書畫消費與宋代官僚士大夫進行比擬,以提高自己的社會身份,故D項正確。6.中國古代戲曲與古希臘戲劇并稱為“世界古老戲劇”,其中,古希臘戲劇繁榮于公元前6世紀末至前4世紀初,而中國戲曲一直到12世紀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A.文藝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經濟的發展C.藝術的世俗化趨勢 D.知識分子階層的崛起解析:選B7.1900年,在甘肅敦煌發現的木刻印刷物《金剛經》,末尾題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樣。扉頁上是釋迦牟尼說法圖。印品雕刻精美,圖文渾樸凝重,印刷濃厚勻稱,清晰顯明。由此判斷正確的是()A.活字印刷術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進入黃金時代C.此經書是我國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術推動佛教在中國傳播解析:選D敦煌莫高窟是唐代佛教興盛的表現,與材料中“在甘肅敦煌發現的木刻印刷物《金剛經》”“扉頁上是釋迦牟尼說法圖”相符,故D項正確。8.宋代路振的《九國志》記載:“唐哀帝時(十世紀),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這可以說明()A.唐代戰爭時使用突火槍 B.唐末軍事上已使用火藥C.火藥促進了地理大發現 D.唐代火藥已經傳入歐洲解析:選B宋代才出現突火槍,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唐末已經出現“發機飛火”,反映了唐末軍事上已使用火藥,故B項正確;材料與地理大發現和歐洲無關,故C、D兩項錯誤。9.據古籍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準備了“內府鑄精銅活字百數十萬,排印書籍”,卻在乾隆初年因“無用”而被改鑄為銅錢,這從本質上反映了當時的活字印刷術()A.受到統治階級的抵制 B.技術存在著致命缺陷C.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 D.缺乏市場效益的推動解析:選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本質問題應該是經濟問題,故D項正確。10.張應文在《清秘藏》中記述:法書名畫必資紙而久傳,紙之不可無考審矣。江南有竹紙,浙中有麥秸、稻稈紙。這表明()A.中國的造紙業歷史源遠流長B.南方造紙技術領先于北方C.造紙所需原料大多較為廉價D.書畫名作必資紙方能流傳解析:選C根據“江南有竹紙,浙中有麥秸、稻稈紙”可知在江南和浙中地區造紙的材料為竹、麥秸和稻稈,這些是比較廉價易得的原料,故C項正確。11.儒家一向講究儀表端莊,儒冠儒服,循規蹈矩。而魏晉名士卻一反常態,他們放浪不羈,以丑為美,說丑話做丑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們接待賓客時故意穿破衣爛衫,“望客而喚狗”;參加宴會時,故意不拘禮節,“狐蹲牛飲”;更有甚者,客人來訪時,赤身裸體,一絲不掛,美其名曰“通達”。魏晉時期出現的以上行為體現出的藝術風格是()A.現代主義 B.浪漫主義C.現實主義 D.古典主義解析:選B浪漫主義反映的是對現實社會不滿,它更多采取幻想、夸張、比喻、象征等藝術表現手法,魏晉時期,政治黑暗,統治者昏庸殘暴,濫殺無辜,殘酷的現實使名士們內心的壓抑與痛苦越來越深,為了擺脫精神上壓抑與苦悶,他們逃避現實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故B項正確。12.據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和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在隋代及以前中國小說中以“狐”“狐貍精”為素材的不過幾篇,唐代大量以“狐”“狐貍精”為素材的小說雜記大量出現。這表明()A.唐代農耕文明發達,自然環境優良B.唐代社會政治清明,藝術想象豐富C.唐代民族融合加快,文化沖突融合D.唐代科技創新不足,文學臆想突出解析:選C材料中體現的是小說素材的變化即思想意識的變化,思想變化以農耕經濟發展為基礎,但與自然環境無關,更體現不出科技創新,故A、D兩項錯誤;以“狐”“狐貍精”為素材的小說雜記大量出現體現出藝術想象的豐富,但與政治清明無關,故B項錯誤;隋唐時期是國家大一統時期,民族融合加強,各種文化交融導致以“狐”“狐貍精”為素材的小說雜記大量出現,故C項正確。13.臺灣學者傅樂成認為,宋文化與唐文化屬于兩個不同的類型。比如在詩歌上,宋詩寫得深奧含蓄,將唐詩的豐腴、通脫、曠達,化作瘦勁、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詩這種特點的原因是()A.宋代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B.宋代理學的影響C.宋代商品經濟的空前繁榮D.宋代租佃契約關系的定型解析:選B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出現在明清時期,故A項錯誤;宋代理學彌補先前儒學的不足,提出世界本原是天理,更加思辨化,反映在文學上使得“宋詩寫得深奧含蓄”,故B項正確。14.明中葉以前,商人在文學作品中多被描述為見利忘義、驕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莊、誠信有義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說中卻屢見不鮮。商人形象的變化反映出()A.重農抑商政策名存實亡B.商業道德倫理水準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價值取向改變D.社會經濟變動沖擊傳統觀念解析:選D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不斷發展壯大,代表市民情感需求的文學作品逐漸豐富,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商人的外在形象必然要從過去的負面為主向正面過渡,故D項正確。15.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燒的樣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屬專用動詞,后演變為單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為名詞,再從指最高天神發展成人間的最高統治者。“帝”的字意演變說明()A.人神共治是中國特有文化 B.漢字是文明的載體C.君權神授催生了天人關系 D.皇權源于宗教祭祀解析:選B人神共治的說法是錯誤的,故A項錯誤;材料提到的是“帝”字的發展演變,體現了漢字的功能,故B項正確;天人關系催生君權神授,不是君權神授催生天人關系,故C項錯誤;皇權不是源于宗教祭祀,故D項錯誤。16.宋人蔡絳在《西清詩話》中說:“丹青、吟詠,妙處相資。”吳龍翰的《野趣有聲畫序》中提到:“畫難畫之景,以詩湊成;吟難吟之詩,以畫補足。”清代方薰也說:“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材料中三人均強調()A.繪畫藝術的深遠意境B.詩歌的抒情性C.詩、畫具有互補作用D.詩歌增強了繪畫的審美空間解析:選C題意為“繪畫無法表達的可以借助詩歌,詩歌無法表達的借助于繪畫”,強調繪畫和詩歌的相互作用,故選C項。17.中國古代戲劇在明清時期形成了所謂的“洞房花燭”模式、“金榜題名”模式和“衣錦還鄉”模式,體現了一種“大團圓”主義。此種戲劇模式()A.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反映了人民對理想社會的追求C.沖破了宋明理學對思想的束縛D.說明科舉制度得到了很大發展解析:選B材料中“洞房花燭”、“金榜題名”、“衣錦還鄉”,表達了民間對完滿人生的一種期許、向往,故B項正確。18.1930年美國著名劇作家懷爾德在紐約觀看了梅蘭芳訪美演出的京劇后,深受影響,后來他在創作《我們的小鎮》時采用了京劇藝術的手法。這表明京劇藝術()A.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B.影響國外劇作家的創作思維C.是世界優秀文化的代表D.代表了中國戲劇的最高水平解析:選B影響國外劇作家的創作思維,與材料中“后來他在創作《我們的小鎮》時采用了京劇藝術的手法”相符,故B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兩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醫學是在《內經》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積累實踐經驗,而宋金時代的醫學,則是在前一階段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理論上的探討與提高。這一時期多是由官府設立比較完善的醫藥衛生行政機構、管理機構、醫學教育設施,并多次頒發藥典。方書和本草醫書在社會上大量涌現。還產生了一些杰出的醫家和學派,金代有劉完素的河間派和張元素的補氣派及張從政的攻下派,這些學派的理論主張和臨床經驗,對我國的醫學有重要影響。這一時期在針灸科、兒科、婦科及法醫學等方面均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摘編自史仲文《中國全史》材料二宋朝編輯出版了大量醫藥書籍,傳播醫藥文化。仁宗時,兩次集中校刊醫書。1026年編輯出版了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并在汴京刻石。978年,王懷隱主編《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按1792種癥狀,收集16834份處方,分1670門類編排,在992年和1088年先后出版。太宗雍熙年間,賈黃中等人編輯《神醫普救方》達一千卷之多。徽宗時,曹孝忠主編《圣濟總錄》二百卷,收錄藥方二萬多個,已雕版而不及付印,北宋亡。金軍占領汴京時取走書版,后在金、元刊刻。——摘編自范文瀾《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金時期醫學的特點。(12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金時期醫學發展的主要原因。(8分)(3)我們應如何認識宋金時期的醫學?(5分)解析:第(1)問,材料一共五句話,概括這五句話的含義即為特點所在。第(2)問,從國家的重視、科技的發展、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原因。第(3)問,主要從醫學發展有助于醫學理論的發展,有助于人們就醫水平的改善和有利于推動古代科技發展等角度分析說明。答案:(1)特點:注重理論上的探討與提高;官府設立醫藥衛生等機構推動醫學發展;涌現出大量的醫學著作和眾多的醫學流派;重視實踐和臨床經驗;某些領域成就較為突出。(答出四點即可)(2)原因:科技進步特別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我國醫學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政府對醫藥事業的管理和重視;民族融合促進醫藥知識在全國推廣;醫學家的理論與實踐探討。(3)認識:宋金時期的醫學發展為當時人們就醫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利于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國燦爛輝煌的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古到今,孫悟空的藝術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時期宋元明清“文革”時期改革開放以后形象特點神通廣大,追求個人享樂,愛憎不鮮明從任性妄為到誠心向佛不畏強權,敢于抗爭斬妖除魔的正義化身,向現實妥協的悲劇代表,叛逆不羈的個人英雄——摘編自張久瑛《試論孫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變》、劉繼興《毛澤東耐人尋味的“孫悟空情結”》從以上材料中任選兩個相鄰的時段,指出孫悟空形象的差異,并從藝術形象的時代性角度進行論述。(說明:可以贊同或反對材料中所呈現的“差異”,但必須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12分)解析:一是要注意題目“兩個相鄰的時段”,可以選擇宋元和明清、明清和“文革”時期、“文革”時期和改革開放后;二是要表明自己的觀點,贊同或反對均可。注意“藝術形象的時代性角度”,根據所選時段從時代的政治、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