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抗震題庫_第1頁
工程抗震題庫_第2頁
工程抗震題庫_第3頁
工程抗震題庫_第4頁
工程抗震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抗震考試題庫

一、填空題

1、建造工程的抗震設防類別有四類

2、建造的場地類別,可根據十層等效期切沛諱和場地覆蓋層厚度劃分為四類。

3、《抗震規范》將50年內超越概率為10%的烈度值稱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為63.2%

的烈度值稱為多遇地震烈度。

4、丙類建造房屋應根據抗震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

5、天然地基上的抗震承載力驗算采用擬靜力法。

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稱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稱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動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別為最大加速度、頻譜特征和強震持時。

8、某二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集中于樓蓋和屋蓋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相等G=G=1200kN,第一振型

12

小/巾=1.618/1;第二振型小/6=-0.618/10則第一振型的振型參預系數,=0、724。

12112221J

9、多層砌體房屋樓層地震剪力在同一層各墻體間的分配主要取決于樓蓋的水平剛度(樓蓋類型)和

各墻體的側移剛度及負荷面積。

10、建造平面形狀復雜將加重建造物震害的原因為扭轉效應、應力集中。

11、在多層砌體房屋計算簡圖中,當基礎埋置較深且無地下室時,結構底層層高普通取至_________室

外地面以下500mm處。

12、某一場地土的覆蓋層厚度為80米,場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為200m/s,則該場地的場地土類別為

TH舉場蝕(中軟十)0

13、動力平衡方程與靜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區別是,動力平衡方程多慣性力和阻尼力。

14、某一高層建造總高為50米,丙類建造,設防烈度為8度,結構類型為框架-抗震墻結構,則其框架

的抗震等級為二級,抗震墻的抗震等級為一級。

15、限制構件的剪壓比,實質是是防止梁發牛脆性的斜壓破壞。

16、某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則其多遇地震烈度為6.45度,罕遇地震烈度為9度。

17、地震波包括體波和面波,體波分為縱(P)波和橫(S)波,面波分為瑞雷(R)波和洛夫(L)

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為縱(P)波。

18、在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多層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時,對于T1>1.4Tg時,在結構頂部附加AFn,其

目的是考慮高振型的影響。

19、框架結構的側移曲線為剪切型。

20、框架結構防震縫的窗度不小于70mm。

21、7度區一多層砌體房屋,采用普通黏土磚砌筑,則其房屋的總高度不宜超過21米,層數不宜

超過7層。

22、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上的抗震重點工程,其抗震為一級,設計基準期為80年。

23、橋梁結構動力分析方法,普通情況下橋墩應采用反應譜理論計算,橋臺應采用靜力法

計算。

24、位于常水位水深超過5m的實體墩橋,抗震設計時應計入地震動水壓力。

2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別不小于10%和13%時,可判別為不液

化土。

26、當判定臺址地表以下10米內有液化土層或者軟土層時,橋臺應穿過液化土層或者軟土層。

27、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前第四紀基巖隱伏斷裂的土層覆蓋層厚度大于60米,可忽略發震斷

裂錯動對地面結構的影響。

28、框架結構設計時(不考慮填充墻的作用),框架梁是第一道防線,框架柱是第二道防線。

29、建造結構扭轉不規則時,應考慮扭轉影響,樓層豎向構件最大的層間位移不宜大于樓層層間位移平

2

均侑的1.5倍。

30、多層砌體房屋的結構體系應優先采用橫墻承重或者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

二、名詞解釋

1、重力荷載代表值:結構或者構件永久荷載標準值與有關可變荷載的組合值之和

2、結構的剛心:水平地震作用下,結構抗側力的合力中心

3、構造地震:由于地殼構造運動造成地下巖層斷裂或者錯動引起的地面振動

4、基本烈度:50年期限內,普通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

5、反應譜:單自由度彈性體系在給定的地震作用下,某個最大反應量與體系自振周期的關系曲線

6、強剪弱彎:梁、柱端形成塑性較后仍有足夠的受剪承載力,避免梁柱端截面先發生脆性的剪切破壞

7、抗震等級:考慮建造物抗震重要性類別,地震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對鋼筋混凝土結

構和構件的抗震要求劃分等級,以在計算和構造上區別對待。

8、層間屈服機制:結構的豎向構件先于水平構件屈服,塑性較先浮現在柱上。

9、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

10、剪壓比:截面內平均剪應力與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之比

11、抗震概念設計:根據地震災害和工程經驗等所形成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進行建造和結構的總

體布置并確定細部構造的過程。

12、動力系數:單質點彈性體系的最大絕對加速度反應與地震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3、地震系數:地震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4、抗震防線:在抗震體系中,吸收和消耗地震輸入能量的各部份。當某部份結構浮現破壞,降低或者

失抗震能力,其余部份能繼續反抗地震作用。

15、抗震設防烈度:一個地區作為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應按國家規定權限審批或者頒發的文件(

圖件)執行。

3

三、判斷題

1.橫波只能在固態物質中傳播(V)

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離稱為震源距(X)

3.抗震結構在設計時,應保證有一定的強度、足夠的剛度和良好的延性(X)

4.設防烈度小于8度時,可不考慮結構物場地范圍內發震斷裂的影響(V)

5.當飽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達到一定數值后,可初步判為不液化土(V)

6.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只能合用于彈性體系(V)

7.地震作用下,絕對剛性結構的絕對加速度反應應趨于零(X)

8.若結構體系按某一振型振動,體系的所有質點將按同一頻率作簡諧振動(V)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普通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X)

10.結構的剛心就是地震慣性力合力作用點的位置(X)

11.設防烈度為8度和9度的高層建造應考慮豎向地震作用(X)

12.受壓構件的位移延性將隨軸壓比的增加而減小(V)

13.砌體房屋中,滿足一定高寬比要求的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V)

14.多層砌體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時,可直接取a=0.65a(X)

1max

15.對多層砌體房屋,樓層的縱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縱墻抗側移剛度大小的比例進行分配

(V)

16.建造場地類別主要是根據場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蓋厚度來確定的(V)

17、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載力應在地基土靜承載力的基礎上乘以小于1的調

整系數(X)

18、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

(V)

四、題

4

1、《抗震規范》給出的設計反應譜中,當結構自振周期在0.1s~Tg之間時,譜曲線為(A)

A.水平直線B.斜直線C.拋物線D.指數曲線

2、實際地震烈度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B)

A.建造物類型B.離震中的距離C.行政區劃D.城市大小

3、規范規定不考慮扭轉影響時,用什么方法進行水平地震作用效應組合的計算?(B)

A.徹底二次項組合法(CQC法)B.平方和開平方法(SRSS法)

C.杜哈米積分D.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4、基底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種建造?(C)

A.40米以上的高層建造B.自振周期T很長(T>4s)的高層建造

11

C.垂直方向質量、剛度分布均勻的多層建造

D.平面上質量、剛度有較大偏心的多高層建造

5、地震系數k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A)

A.地震基本烈度B.場地卓越周期

C.場地土類別D.結構基本周期

6、9度區的高層住宅豎向地震作用計算時,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G為(C)

eq

A.0.85(1.2恒載標準值G+1.4活載標準值Q)B.0.85(G+Q)

KKKk

C.0.75(G+0.5Q)D.0.85(G+0.5Q)

KKKK

7、框架結構考慮填充墻剛度時,T與水平彈性地震作用F有何變化?(A)

1e

A.TI,FtB.Tt,FtC.Tt,FID.T3,F1

1e1e1e1e

8、抗震設防區框架結構布置時,梁中線與柱中線之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

A.柱寬的1/4B.柱寬的1/8C.梁寬的1/4D.梁寬的1/8

9、土質條件對地震反應譜的影響很大,土質越松軟,加速度譜曲線表現為(A)

5

A.譜曲線峰值右移B.譜曲線峰值左移

C.譜曲線峰值增大D.譜曲線峰值降低

10、震中距對地震反應譜的影響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條件下,震中距越遠,加速度譜曲線表現為(A)

A.譜曲線峰值右移B.譜曲線峰值左移

C.譜曲線峰值增大D.譜曲線峰值降低

11、為保證結構“大震不倒”,要求結構具有(C)

A.較大的初始剛度B.較高的截面承載能力

C.較好的延性D.較小的自振周期T

1

12、樓層屈服強度系數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結構,薄弱層的位置為(D)

A.最頂層B,中間樓層C.第二層D.底層

13、多層磚房抗側力墻體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分配(B)

A.與樓蓋剛度無關B.與樓蓋剛度有關

C.僅與墻體剛度有關D.僅與墻體質量有關

14、場地特征周期T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C)

9

A.地震烈度B.建造物等級

C.場地覆蓋層厚度D.場地大小

15、關于多層砌體房屋設置構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話是錯誤的(D)

A.可增強房屋整體性,避免開裂墻體崩塌

B.可提高砌體抗變形能力

C.可提高砌體的抗剪強度

D.可反抗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造成的破壞

16、考慮內力塑性重分布,可對框架結構的梁端負彎矩進行調幅(B

A.梁端塑性調幅應對水平地震作用產生的負彎矩進行

6

B.梁端塑性調幅應對豎向荷載作用產生的負彎矩進行

C.梁端塑性調幅應對內力組合后的負彎矩進行

D.梁端塑性調幅應只對豎向恒荷載作用產生的負彎矩進行

17、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F的大小除了與質量,地震烈度,結構自振周期有關外,還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

ek

(B)

A.場地平面尺寸B.場地特征周期C.荷載分項系數D.抗震等級

18、表征地震動特性的要素有三個,下列哪項不屬于地震動要素(B)

A,加速度峰值B.地震烈度C.頻譜特性D.地震持時

19、震級大的遠震與震級小的近震對某地區產生相同的宏觀烈度,則對該地區產生的地震影響是

(B)

A.震級大的遠震對剛性結構產生的震害大

B.震級大的遠震對柔性結構產生的震害大

C.震級小的近震對柔性結構產生的震害大

D.震級大的遠震對柔性結構產生的震害小

20、地震烈度主要根據下列哪些指標來評定(C)

A.地震震源釋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時地面運動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時大多數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覺以及其他現象

D.地震時震級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該地區的土質條件和地形地貌

21、普通情況下,工程場地覆蓋層的厚度應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層頂面的距離確定

(D)

A.200m/sB.300m/sC.400m/sD.500m/s

22、關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話是錯誤的(A)

7

A.飽和的砂土比飽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地震持續時間長,即使烈度低,也可能浮現液化

C.土的相對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23、某地區設防烈度為7度,乙類建造抗震設計應按下列要求進行設計(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慮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慮

C.地震作用按8度確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7度確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24、框架柱軸壓比過高會使柱產生(B)

A.大偏心受壓構件B.小偏心受壓構件C.剪切破壞D.扭轉破壞

25、鋼筋混凝土丙類建造房屋的抗震等級應根據那些因素查表確定(B)

A.抗震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層數

B.抗震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型和房屋層數

D.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型和房屋高度

26、縱波、橫波和面波(L波)之間的波速關系為(A)

A.V>V>VB.V>V>VC.V>V>VD.V>V>V

PSLSPLLPSPLS

27、位于軟弱場地上,震害較重的建造物是:(A)

A.木樓蓋等柔性建造B.單層框架結構

C.單層廠房結構D.多層剪力墻結構

28、強剪弱彎是指:(B)

A.抗剪承載力Vu大于抗彎承載力Mu

8

B.剪切破壞發生在彎曲破壞之后

C.設計剪力大于設計彎矩

D.柱剪切破壞發生在梁剪切破壞之后

29、下列結構延性哪個延性在抗震設計時要求最高(D)

A.結構總體延性B.結構樓層的延性

C.構件的延性D.關鍵桿件的延性

30、強柱弱梁是指:(B)

A.柱線剛度大于梁線剛度B.柱抗彎承載力大于梁抗彎承載力

C.柱抗剪承載力大于梁抗剪承載力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31、對于8度以上地區,當墩高大于(B)應在接近地面或者施工水位處設置橫系梁

A.6米B.7米C.8米D.9米

32、一級公路上的普通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數為(B)

A.1.0B.1.3C,1.5D.1.7

五、簡

1、工程結構抗震設防的三個水準是什么?如何通過兩階段設計方法來實現?

答:抗震設防的三個水準:

第一水準:當遭受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普通不受損壞或者不需修理仍可繼

續使用;第二水準:當遭受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可能損壞,經普通修理或

者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第三水準:當遭受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崩塌或者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

破壞

兩階段設計方法:

第一階段設計:驗算工程結構在多遇地震影響下的承載力和彈性變形,并通過合理的抗震構造措施

來實現三水準的設防目標;

9

第二階段設計:驗算工程結構在罕遇地震下的彈塑性變形,以滿足第三水準抗震設防目標。

2、簡述現行抗震規范計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種計算方法及其合用范圍。

答:現行抗震規范計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種計算方法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和時程

分析法。

合用條件:

(1)高度不超過40米,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結構,以及近似于單質

點體系的結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

(2)除上述結構以外的建造結構,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3)特殊不規則的建造、甲類建造和規范規定的高層建造,應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補充計算。

3、什么是動力系數、地震系數和水平地震影響系數?三者之間有何關系?

答:動力系數是單質點彈性體系的最大絕對加速度反應與地震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地震系數是地震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是單質點彈性體系的最大絕對加速度反應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是地震系數與動力系數的乘積

4、什么是鞭端效應,設計時如何考慮這種效應?

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造物屋面的附屬小建造物,由于質量和剛度的驀地變小,受高振型影響較大,

震害較為嚴重,這種現象稱為鞭端效應;

設計時對突出屋面的小建造物的地震作用效應乘以放大系數3,但此放大系數不往下傳。

5、框架梁抗震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如何在設計中實現“強剪弱彎”?

答:強柱弱梁,梁端先于柱浮現塑性錢.同時塑性校區段有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強剪弱彎,梁形成塑性較后仍有足夠的受剪承載力

強節點、強錨固,妥善解決梁縱筋錨固問題

為保證強剪弱彎,應使構件的受剪承載力大于構件彎曲屈服時實際達到的剪力值,對一、、二、三級框架

梁,梁端截面組合的剪力設計值調整為:

MI+Mr

V=Vbb+V

vb|Gb

10

6、簡述框架節點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

(1)節點的承載力不應低于其連接構件的承載力;

(2)多遇地震時節點應在彈性范圍內工作;

(3)罕遇地震時節點承載力的降低不得危及豎向荷載的傳遞;

(4)梁柱縱筋在節點區內應有可靠的錨固;

(5)節點配筋不應使施工過分艱難。

7、簡述提高框架梁延性的主要措施?

答:(1)“強剪弱彎”,使構件的受剪承載力大于構件彎曲屈服時實際達到的剪力值,以保證框架梁

先發生延性的彎曲破壞,避免發生脆性的剪切破壞;

(2)梁端塑性錢的形成及其轉動能力是保證結構延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應限制梁端截面的縱向受拉

鋼筋的最大配筋率或者相對受壓區高度,另一方面應配置適當的受壓鋼筋

(3)為增加對混凝土的約束,提高梁端塑性錢的變形能力,必須在梁端塑性校區范圍內設置加密封閉

式箍筋,同時為防止縱筋過早壓屈,對箍筋間距也應加以限制。

(4)對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避免脆性破壞。

8、砌體結構中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答: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作用:加強房屋的整體性,提高砌體的受剪承載力(10%-30%),對砌體

有約束作用,提高砌體的變形能力,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設置圈梁的作用:增加縱橫墻體的連接,加強整個房屋的整體性;圈梁可箍住樓蓋,增強其整體剛度;

減小墻體的自由長度,增強墻體的穩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強度,約束墻體裂縫的開展;反抗地基不

均勻沉降,減小構造柱計算長度。

9、試述縱波和橫波的傳播特點及對地面運動的影響?

答:在傳播過程中,其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是壓縮波,傳播速度快,周期較

短,振幅較小;(2分)將使建造物產生上下顛簸;(1分)

11

橫波在傳播過程中,其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傳播速度比縱波要慢一

些,周期較長,振幅較大;(2分)將使建造物產生水平搖晃;(1分)

10、影響地基液化的因素?

答:影響因素:土層的地質年代:地質年代越古老,越不易液化

土的組成:級配良好的砂土不易液化

粉土中粘粒含量超過一定限值時,不易液化

土層的相對密度:土層的相對密度越大,越不易液化

土層的埋深:埋深越大,越不易液化

地下水位的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續時間:烈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越易液化

11、什么叫軸壓比?為什么要限制柱的軸壓比?

N

答:軸壓比:n-柱組合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與柱的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

T/A

cc

之和

軸壓比大小是影響柱破壞形態和變形性能的重要因素,受壓構件的位移延性隨軸壓比增加而減小,為

保證延性框架結構的實現,應限制柱的軸壓比

12、為什么要限制多層砌體房屋抗震橫墻間距?

答:(1)橫墻間距過大,會使橫墻抗震能力減弱,橫墻間距應能滿足抗震承載力的要求。

(2)橫墻間距過大,會使縱墻側向支撐減少,房屋整體性降低

(3)橫墻間距過大,會使樓蓋水平剛度不足而發生過大的平面內變形,從而不能有效地將水平地震作

用均勻傳遞給各抗側力構件,這將使縱墻先發生出平面的過大彎曲變形而導致破壞,即橫墻間距應能

保證樓蓋傳遞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剛度要求。

13、在什么情況下結構會產生扭轉振動?如何采取措施避免或者降低扭轉振動?

答:體型復雜的結構,質量和剛度分布明顯不均勻、不對稱的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會產生扭轉,主要

原因是結構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不重合

12

措施:建造平面布置應簡單規整

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應盡量一致

對復雜體型的建造物應予以處理

14、什么是剪壓比,為什么要限制剪壓比?

答:剪壓比是截面內平均剪應力與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之比。

剪壓比過大,混凝土會過早發生斜壓破壞,箍筋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它對構件的變形能力也有顯著影

響,因此應限制梁端截面的剪壓比。

15、什么是震級?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評定震級和烈度的大小?

答: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以地震釋放的能量為尺度,根據地震儀記錄到的地震波來

確定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區地面和各類建造物遭受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類

的。

震級的大小普通用里氏震級表達

地震烈度是根據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時人的感覺、器物的反應、建造物破壞和地表現象劃分的。

16、在軟弱土層、液化土層和嚴重不均勻土層上建橋時,可采取那些措施來增大基礎強度和穩定性。

答:(1)換土或者采用砂樁。

(2)減輕結構自重、加大基底面積、減少基底偏心。

(3)增加基礎埋置深度、穿過液化土層。

(4)采用樁基礎或者沉井基礎。

以增大基礎強度與穩定性,減小地震力,避免扭轉破壞

17、抗震設計時,為什么要對框架梁柱端進行箍筋加密?

答:梁柱端箍筋加密:加強對混凝土的約束,提高梁柱端塑性錢的變形能力,提高構件的延性和

抗震性能,同時避免縱筋的受壓屈曲

18、簡述確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的主要步驟

(1)計算多自由度結構的自振周期及相應振型;

13

(2)求出對應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質點地震作用將同時達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

(4)將這些效應進行組合,以求得結構的地震作用效應。

六、計算題

1、某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樓蓋和屋蓋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相等G=G=1200kN,每層層高皆

12

為4.0m,框架的自振周期T=1.028s;各層的層間剛度相同xD=xD=8630kN/m;II類場地,7度第

112

二組(T=0.40s,a=0.08),結構的阻尼比為G=0.05,試按底部剪力法計算框架的樓層地震剪力,并

gmax

驗算彈性層間位移是否滿足要求([9]=1/450)?

e

解:(1)求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

T09f04009

a=(||(s))||a=w))|根0.08=0.033

1

"Tmax(1.028”

F=aG=0.033根0.85(1200+1200)=67.32kN

Ek1eq

(2)求作用在各質點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T=1.028s>1.4T=1.4根0.4=0.56s

1g

6=0.08T+0.01=0.08^1.028+0.01=0.092

n1

編F=6F=0.092根67.32=6.2kN

nnEk

G9一FEk(1

-6n)

X“GH

j=1

1200x4

立艮67.32(1-0.092)=20.37kN

-1200x4+12(X)x8

FI」F/勺+編】

AGH

j=i

=---辿"----木艮67.32(1-0.092)+6.2=46.95kN

1200x4+1200x8

(3)求層間剪力

14

V=F+F=20.37+46.95=67.32kN

112

V=F=46.95kN

22

(4)驗算層間彈性位移

A=67.32/8630=0.0078m=7.8mm

1

9=7.8/4000=1/512<1/450(滿足)

1

A=46.95/8630=0.00544m=5.44mm

1

9=5.44/4000=1/735<1/450(滿足)

1

2、某三層鋼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樓蓋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分別為G=G=1000kN,G=600kN,

123

每層層高皆為5.0m,層間側移剛度均為40MN/m,框架的基本自振周期T=0.6332s;I類場地,8度

1

第二組,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30g,結構的阻尼比為G=0.05,試按底部剪力法計算框架的樓層地震剪

力,并驗算彈性層間位移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1)求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

TQ903003

a=(Iplla=(1(?--))|10.24=0.122

1fmaxOnfbJiJWd

F=aG=0.1220.85(1000+1000+600)=269.6kN

Ek1eq

(2)求作用在各質點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T=0.6332s>1.4T=1.4漏0.3=0.42s

1g

6=0.08T+0.07=0.08漏0.6332+0.07=0.121

n1

AF=6F=0.121;1269.6=32.62kN

nnEk

匚GHc公、

F=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