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綱要下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課程標準】了解中古時期非洲、美洲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的變化,認識這一時期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4世紀阿克蘇姆王國進入鼎盛8—13世紀初加納13—15世紀馬里15—16世紀桑海10-15世紀東非沿海產生一系列國家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西非北非東非南非中非一、古代非洲文明1.古代非洲文明的創造者---班圖人
由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土著居民主要是黑膚色的班圖人,故又有黑非洲之稱。班圖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圖”意為人或人民,班圖人因說班圖語而得名),又稱班圖尼格羅人,主要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少部分信仰基督教。農作物: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牲畜業:馴養牛,引進綿羊和山羊等手工業:掌握冶鐵技術班圖人的農業與手工業技術班圖人遷徙路線圖班圖人先后建立過30多個大小不等的國家,涌現了不少聞名于世的班圖文明思考:班圖人遷徙對文明的影響?影響:①經濟:促進農業、畜牧業和
冶鐵技術的傳播;
②民族:推動民族融合;
③政治:國家組織出現;
④文化:文化的傳播一、古代非洲文明1.古代非洲文明的創造者---班圖人
(1)阿克蘇姆王國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興起興起4世紀,阿克蘇姆王國進入鼎盛時期鼎盛公元7世紀后由于阿拉伯人的進攻而逐漸衰亡衰亡2.東非文明
阿克蘇姆王國地處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沖,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極大地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相互交融。阿克蘇姆文明正是一種在多種文明因素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混合型文明,與阿克蘇姆王國的興衰相始終。一、古代非洲文明①條件:②代表:③經濟:(2)東非文明的發展---城市國家(10--15世紀)農業的進步、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伊斯蘭教的傳入10-15世紀,東非沿海地區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國家的興起。廣泛使用奴隸勞動;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印度、波斯和中國等地阿拉伯商人黃金、象牙和奴隸東非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考古遺跡:中國瓷器發現于肯尼亞曼布魯伊村的一處伊斯蘭墓園,這些瓷器被鑲嵌在墓柱之上。(圖片引自丁雨:《中國瓷器與東非柱墓》)東非各國環印度洋貿易摩沙迪加印度中國阿拉伯蒙巴薩一、古代非洲文明2.東非文明3.西非文明:加納、馬里、桑海帝國(8-16世紀)帝國興衰:加納(8-11世紀極盛,1240年被馬里吞并)馬里(13-14世紀,首都在廷巴克圖,后陷于內訌而衰亡)桑海(7世紀興起,1468年攻占廷巴克圖,15世紀末壯大,16世紀極盛,后遭入侵衰落)一、古代非洲文明加納它被稱為“黃金之國”。由于位于撒哈拉食鹽產地與黃金產地之間的連結點上,加納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處。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控制西非的商路和黃金貿易;對外貿易發達馬里文化:文化繁榮。廷巴克圖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學者來此講學和訪問。馬里國王穆薩分發黃金3.西非文明:加納、馬里、桑海帝國(8-16世紀)文明表現:1324年,馬里歷史最著名的國王曼薩·穆薩開始了前往麥加的朝圣之行。“從廷巴克圖來的馬里國王”讓馬里世界聞名,大批商人、學者跟隨穆薩返回馬里,其中包括一位建筑師,這位建筑師在廷巴克圖設計建造城墻、王宮和清真寺。穆薩還在廷巴克圖建造了人類歷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桑科爾大學。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國》政治:①奴隸制②征服加納,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經濟:黃金豐富;控制撒哈拉沙謨商路和黃金交易;出口象牙和奴隸,進口馬、布匹和鹽;城市繁榮。一、古代非洲文明3.西非文明:加納、馬里、桑海帝國(8-16世紀)文明表現:桑海政治:①滅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②奴隸制國家,實行中央集權,官吏直接由國王任免。經濟:①擴大對外貿易
②奴隸成為生產中的重要力量文化:興建學校,鼓勵文化發展。材料:15、16世紀桑海國家在政治方面劃分行政區,軍事上建立常備軍,統一度量衡,加強了中央集權。…桑海盛行奴隸制,由于奴隸處境困苦,經常反抗。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
16世紀,桑海帝國達到了鼎盛,阿斯基亞·穆罕默德大帝給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廷巴克圖有十幾所大學和120座圖書館,大學里不但教授古蘭經,還有歷史、天文甚至邏輯學。
“鹽從北方來,金子從南方來,知識和學問都得從廷巴克圖來”這句流傳至今的西非諺語,生動描述了廷巴克圖學術之盛。—摘編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國》一、古代非洲文明4.南非文明——古津巴布韋國家(4-16世紀初)“津巴布韋”一詞源于邵納語,意為“石頭建筑”或“石頭城”。大津巴布韋是一個圍墻圍成的圓表區域,內有房屋和庭院。圍墻高9米,厚約5米,頂部砌著大石塊。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約24萬平方米的范圍內散布著許多石頭建筑,包括一座圍墻圍著的廟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遺跡。大津巴布韋遺址鳥瞰圖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時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區都被納入它的統治之下。一、古代非洲文明5.古代非洲文明的特點:阿克蘇姆文明的最大標志:北非皇陵上的尖塔西非馬里文明標志:杰里古城紅黏土建筑中央集權國家,對外貿易發達,控制商路和黃金貿易,城市和文化繁榮,信仰伊斯蘭教。東非津巴布韋標志:大津巴布韋遺址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津巴布韋國家。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津巴布韋”意為“石頭建筑”或“石頭城”。廣泛使用奴隸勞動;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東非文明西非文明南非文明原因:受地理環境相對封閉的限制多元而不平衡一、古代非洲文明曾遣使前往黎靬(亞歷山大城)汪大淵可能到過今摩洛哥和東非沿海地區,撰寫《島夷志略》杜環(第一個到非洲并且留下記載的中國人,經歷寫成《經行記》。鄭和曾到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海口,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中國重返聯合國,非洲“黑人兄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幫助多個非洲國家走出貧困6.中非交流源遠流長漢武帝唐朝元朝明朝1971年新時代一、古代非洲文明14世紀興起16世紀初鼎盛阿茲特克文明15世紀中期衰弱瑪雅文明13世紀崛起16世紀衰弱印加文明
熱帶雨林、沙漠、戈壁、平原、山脈、高原等自然屏障,讓整個美洲隔絕于其他大陸,很難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只能獨自默默發展。在缺少高級文明刺激的情況下,時間久了與其他文明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風暴、寒潮、龍卷風、火山等極端天氣導致其始終處于對自然的恐懼之中,從而造成非常極端的宗教信仰,動輒以人命察天祭神,愚昧的文化更導致整個文明長期落后。二、古代美洲文明中美中美南美美洲主要文明分布1.美洲文明的創造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對除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并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成就:①獨立培育了馬鈴薯、玉米、番茄、花生和南瓜等其他大陸沒有的農作物;
②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如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二、古代美洲文明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倫布帶回歐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
——《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為什么玉米的“價值超過了黃金”?改變了人類的糧食生產結構;緩解了糧食供應壓力;促進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二、古代美洲文明2、瑪雅文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地區:概況:(1)農業以種植玉米為主;(2)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了統治階級,一般氏族成員成為平民,從事農業和手工業;(3)城市建筑精美,規模宏大,眾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4)制造精美陶器,發明獨特的表意文字,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位制,知道“0”的概念。二、古代美洲文明瑪雅三維象形文字庫庫爾坎金字塔(羽蛇神廟)瑪雅歷法瑪雅人數字是20進位,同時使用兩種歷法。"圣年歷",作宗教崇拜用,一年分為13個月,每月20天,全年共260日。"太陽歷",又稱"民歷",每年有18個月,每月20天,另加5天是禁忌日,即全年共365天,每4年加閏1天。瑪雅從來不像中國、埃及等文明擁有一個統一的強大帝國,全盛期的瑪雅地區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然而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于同一個文化圈。4至10世紀期間,瑪雅文明非常的繁榮,但隨后便衰落下去,其原因尚不清楚。——斯塔夫里阿諾斯2、瑪雅文明:二、古代美洲文明3、阿茲特克文明:14世紀,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16世紀,國家進入鼎盛時期;1521年為西班牙人毀滅。政治: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經濟:經濟基礎是農業,發明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特諾奇蒂特蘭都城:發展歷程:城市建設發達,有引水渠,橋梁,道路縱橫交錯。特諾奇蒂特蘭城(人工島)阿茲特克人的勢力建立在持久備戰的基礎上。所有男人都要攜帶武器;國家軍火庫始終備有武器,供需要時使用。憑借有效的軍事機器,阿茲特克人從其臣民那里榨取到數量驚人的貢物。……但在整個帝國范圍并沒有建立起統一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在被征服地區駐防軍隊,而由他們自己管理地方事務并負責征收貢賦。——林被甸董經勝《拉丁美洲史》太陽金字塔二、古代美洲文明4、印加文明:印加文明發展: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立國家13世紀逐漸崛起15世紀末16世紀初,鼎盛時期政治:①國王世襲,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②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由貴族充任長官;③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征稅和征兵);④修建了完整的道路系統(傳遞政府命令和情報+軍隊調動);⑤政府還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經濟: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文化:印加帝國沒有文字,結繩記事;印加馬丘比丘城充分展現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藝術。印加馬丘比丘城遺址二、古代美洲文明
最終在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中,兩大洲的文明湮沒,甚至陷入百年孤獨。為什么這些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大都在16世紀消亡?有什么啟示?材料一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世界通史》(王斯德)材料二
據估計,在哥倫布到來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減少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病菌,因此對它們既沒有免疫力,也沒有遺傳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傷寒爭先恐后地要坐殺手的頭把交椅。
----[美]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材料三關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說,人們已經承認,在從形成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這段漫長的時期內,所有證明這些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或接觸的實物或記錄,都是不可靠的。
材料四……人類學家博厄斯認為:“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群體,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群體的經驗。……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災害孤立發展,內部之間缺乏交往啟示:文化的交流是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合作探究
受自然條件、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經濟狀況、文化傳統、民族特性、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古代文明基本獨立發展,各具特色,呈現出明顯的多源性和多元性。想一想,世界古代文明具有什么特點?原因是什么?東非:阿克蘇姆、摩加迪沙等西非:加納、馬里、桑海南非:津巴布韋古代非洲文明【課堂總結】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古代美洲文明摩加迪沙等城市國家加納馬里桑海津巴布韋美洲瑪雅文明(BC1500-AD1697)公元前后4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縣林業局2023年工作總結與2025年工作方案演講稿
- 水腫護理規范講課
- 人工智能與教育行業的融合發展
- 產褥期的中醫飲食護理
- “我的情緒我做主”情緒控制班會教案課件資料
- 2025年陜西省商洛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一模)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蘇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下學期高三期末英語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葫蘆島市錦化高中2024-2025學年高考線上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抽樣技術與應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體育課籃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的目錄清單及內容(無倉儲經營單位)
- 《1提手旁》教學設計(江蘇省市級優課)x-教案
- QCP品質控制計劃模板
- 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解讀
- 煤礦主要職業危害因素及控制
- 醫院規章制度
- (完整版)人工智能知識圖譜(歸納導圖)
- 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課件
- 初級長拳第三路圖解
- XPD318 pd36w單c口快充方案-富滿PD協議XPD318規格書-驪微電子
- 洛陽物業管理服務收費計費辦法及標準的通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