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標準DBJ/T15-176-2020鋁塑模板技術規范TechnicalcodeforAluminum-plasticformwork2020-01-14發布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廣東省標準TechnicalcodeforAluminum-plastic粵建公告〔2020〕4號經組織專家委員會審查,現批準《鋁塑模板技術規范》為廣東省本標準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并在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門戶網站根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2015年廣東省工程 1 2 2 2 4 5 5 5 5 7 7 7 8 8 8 9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23BasicRequirements 44MaterialsofFormwork 54.1PlasticPanelMaterials 54.2AccessoryMaterials 54.3AluminumAlloyMaterials 65Design,ManufactureandTestofFormwork 75.1DesignofFormwork 75.2ManufactureandTestofFormwork 76DesignofFormworkEngineering 86.1General 86.2CharacteristicValueofLoad 86.3DesignValueofLoad 106.4LoadCombination 116.5Deformation 126.6CapacityCalculationofFormworkandSupportingSystem 127ConstructionofFormwork 157.1Preparation 7.2Installation 167.4SafetyRequirement 168AcceptanceofFormworks 209MaintenanceandCustody 209.1Maintenance 209.2Custody 20AppendixANameandApplicationofAluminum-PlasticFormworkMembers 21AppendixBQualityCriteriaforAluminum-PlasticFormwork 28AppendixCSamplingMethod 30AppendixDDimensionalCharacteristicofAluminum-PlasticFormwork 31AppendixESpecificationandDimensionalCharacteristicofAluminum-PlasticFormworkSupportSystemMembers 32AppendixFLoadingTestMethodofAluminum-PlasticFormwork 33AppendixGLoadTestandQualityCriteriaforSteelSupport 34AppendixH 3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38ListofQuotedStandards 39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01.0.1為在工程建設中加強和規范對鋁塑模板工程的技術管理,保證鋁塑模板工程質量、安全,提高綜合效益,特制定本規范。1.0.2本規范適用于建筑工程中鋁塑模板工程的設計、制作、施工、驗收和維修與保管。1.0.3鋁塑模板的模數應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100和《廠房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6相協調。1.0.4鋁塑模板工程的設計、制作、施工、驗收和維修與保管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1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模板formwork直接接觸新澆混凝土的承力板。2.1.2鋁塑模板Aluminum-PlasticFormwork面板為塑料模板,外框和內肋為鋁合金型材的模板。2.1.3塑料面板由塑料模板加工制作而成用于滿足鋁框塑料模板組合尺寸具有標準化模數的樓板模板、墻柱模板、梁模板等在配模設計中的標準塑料模板2.1.4支撐系統supportingsystem用于支撐鋁塑模板、加強模板整體剛度、調整模板垂直度、承受模板傳遞荷載的部件,包括背楞、鋼支撐、斜撐、水平鋼管等。2.1.5鋁塑模板系統Aluminum-PlasticFormworkSystem由緊固連接的鋁塑模板和支撐系統組成的體系。2.1.6內肋innerrib對鋁合金邊框及塑料模板進行加固的鋁型材構件。2.1.7外框outerframe鋁塑模板制作中使用的邊框鋁合金型材。2.1.8鋼支撐supportcolumn承受模板豎向荷載的支撐構件。2.1.9背楞waling承受模板傳遞荷載的水平構件。2.1.10連接件adapterpiece鋁塑模板體系中構配件相互連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銷子、鍥片、螺栓、墊片等。2.2符號2.2.1作用和作用效應Fs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側壓力設計值(包括新澆混凝土流體靜壓力、振搗混凝土對豎向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或傾倒混凝土時作用于模板上的側壓力G1k——模板及配件自重標準值;G2k——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3k——鋼筋自重標準值;M——彎矩設計值;N——軸心力設計值;Ntp——對拉螺栓軸向承載力設計值;P——集中荷載標準值;Q1k——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標準值;Q2k——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3k——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2V——剪力設計值;2.2.2計算指標:Ea——鋁合金的彈性模量;Es——鋼材的彈性模量;EP——塑料的彈性模量;Ga——鋁合金的剪切模量;Gs——鋼材的剪切模量;GP——塑料的剪切模量;αa——鋁合金的線膨脹系數;αs——鋼材的線膨脹系數;P——塑料的線膨脹系數;a——鋁合金的質量密度;s——鋼材的質量密度;P——塑料的質量密度;fa——鋁合金的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s——鋼材的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P——塑料的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va——鋁合金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s——鋼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P——塑料的抗剪強度設計值;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正應力;τ——剪應力。2.2.3幾何參數An——凈截面面積;IS——背楞毛截面慣性矩;IX——鋁合金型材凈截面慣性矩;L——模板的計算跨度;H0——支撐結構高度;S0——計算剪應力處以上毛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wa——鋁合金型材凈截面抵抗矩;ws——背楞截面抵抗矩;a——對拉螺栓橫向間距;b——對拉螺栓縱向間距;Tw——鋼材腹板的厚度;?——撓度計算值;[?]——容許撓度值;δ——支架立柱彈性壓縮變形2.2.4計算系數及其他β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β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γGi——第i個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γQi——第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33基本規定3.0.1鋁塑模板工程應采用基于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并采用分項系數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3.0.2鋁塑模板采用模數制設計,通用模板長度、寬度模數以50mm進級,根據特定工程的需要,可增加其他專用模板。3.0.3鋁塑模板成品的設計與制作應使模板成品拼縫嚴密、裝拆靈活、搬運方便。3.0.4鋁塑模板工程應根據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要求,對模板的組合、連接、支撐系統等進行設計。3.0.5鋁塑模板工程需按照模板設計的要求進行制作與安裝。3.0.6鋁塑模板安裝過程中,應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3.0.7鋁塑模板和配件拆除后,應及時進行清理和修復,并妥善保存。3.0.8鋁塑模板支撐系統采用的早拆體系獨立支撐結構適用的建筑樓層高度為≦3.3m。44鋁塑模板材料4.1鋁合金材料4.1.1組成鋁塑模板的中邊框及內肋材料應采用鋁、錳、鎂等合金元素構成的軋制或擠壓型材,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變形鋁及鋁合金化學成分》GB/T3190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鋁合金型材宜采用6XXX系列鋁合金。鋁合金的物理性能指標及材料強度設計值應符合表4.1.1-1和表4.1.1-2的規定。-6fa4.1.2鋁合金材料焊接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鋁及鋁合金焊絲》GB10858的規定,宜選用SAIMg-3焊絲(Eur5356)及SAISi-1焊絲(Eur4043)。焊接工藝應采用交流氬弧氣體保護焊或鎢極脈沖氬弧氣體保護焊。4.2塑料面板材料4.2.1鋁塑模板工程中的塑料面板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塑料模板》JG/T418、《塑料彎曲性能的測定》GB/T9341和《塑料壓縮性能的測定》GB/T1041、《塑料簡支梁沖擊性能的測定》GB/T1043、《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GB/T1040的規定。塑料宜選用PP/PE聚乙烯/聚丙烯工程塑料,其物理性能指標及材料強度設計值應符合表4.3.1-1和表4.3.1-2的規定抗彎fp4.2.2鋁塑模板工程中的塑料面板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防火及防毒要求。4.3配件材料4.3.1鋁塑模板工程中的鋼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的規定。鋼材宜選用Q235、Q345鋼,其物理性能指標及材料強度設計值應符合表4.3.1-1和表4.3.1-2的規定5抗拉、抗壓和抗彎fs注:表中厚度是指計算點的鋼材厚度;對稱軸受力構件是指截面中較厚板件的厚度。4.3.2焊接鋼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的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B級鋼的規定。不得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及裂紋的鋼管、無縫鋼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結構用無縫鋼管》GB/T8162的規定。4.3.3鋼管扣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4.3.4鋼材之間進行焊接時,焊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5117中的規定。4.3.5對拉螺栓應采用粗牙螺紋,其規格和軸向受拉承載力設計值可按表4.3.5采用徑徑A(mm)N65鋁塑模板設計、制作與檢驗5.1鋁塑模板設計5.1.1鋁塑模板設計應按照工程特點選定通用的長度和寬度模數,根據模板在結構中的位置和混凝土施工要求選擇合理的模型進行計算,并采用相應的構造措施。5.1.2鋁塑模板的剛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等施工質量的要求。5.1.3鋁塑模板構件可根據用途按附錄A進行選擇鋁框。5.2鋁塑模板制作與檢驗5.2.1鋁塑模板應根據設計圖紙編制工藝文件,按工藝文件進行加工制作。5.2.2鋁塑模板鋁框制作標準應按照鋁合金模板技術規范要求執行鋁塑模板塑料面板鑲入鋁框的尺寸偏差為0~-1.5mm5.2.3鋁塑模板的組裝焊接應根據變形控制的要求采用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方法,并在專用工裝和平臺上進行作業,模板組裝焊接后若出現變形應進行校正。5.2.4鋁塑模板構件的焊接部位必須牢固。焊接應均勻,焊接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焊渣應清除干凈,不得有夾渣、氣孔、裂紋等缺陷。5.2.5鋁塑模板成品質量檢驗檢驗評定方法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制作偏差應符合表5.2.5的規LBn×100--±0.376鋁塑模板工程設計6.1一般規定6.1.1鋁塑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設計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施工設備和材料等條件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應能可靠的承受新澆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和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2構造應簡單,拆裝方便,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和混凝土的澆筑、養護。6.1.2鋁塑模板工程的設計應包括下列內容:1根據項目結構、建筑、機電等圖紙,繪制模板施工平面圖及各部位剖面圖紙。2選用標準模板,設計非標準模板,繪制模板配板設計圖和支撐系統布置圖。3根據結構形式和施工條件確定模板荷載,按模板承受荷載的最不利組合對模板和支撐系統進行計算,并應采取相應出構造措施。4編制鋁塑模板及配件的規格、品種與數量明細表。6.1.3鋁塑模板中鋼構件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定,其截面塑性發展系數應取1.0。6.1.4模板結構構件的長細比應符合下列規定:1受壓構件長細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應大于150;拉條、綴條、斜撐等連系構件,不應大于200。2受拉構件長細比:鋼桿件不應大于350。6.1.5當采用扣件式或承插式鋼管腳手架等其他做支架立柱時,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6.1.6遇下列情況時,水平支承梁的設計應采取抗傾覆措施:1水平支承如傾斜或由傾斜的托板支承以及偏心荷載情況存在時。2梁由多桿件組成。6.1.7水平支承梁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梁的高寬比大于2.5時,水平支承梁的底面嚴禁支承在50mm寬的單托板面上。2水平支承梁的高寬比大于2.5時,應避免承受集中荷載。6.2荷載標準值6.2.1永久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及其配件自重標準值(G1k)應根據模板設計圖紙計算確定。一般情況下,模板自重標準值可采用0.25KN/m2。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對普通混可采用24KN//m2,其他混凝土可根據實際重力密度確3鋼筋自重標準值(G3k)應根據工程設計圖確定,對一般梁板結構每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的鋼筋自重標準值:樓板可取1.1KN,梁可取1.5KN。4當采用內部振搗器時,新澆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1F=0.28Yct0β1β2V2F=YcH(6.2.1-1)(6.2.1-2)式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m/h8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可按試驗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t0=200/(T+15)(T為混凝土的入模溫度oC);β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β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塌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塌落度為50~90mm時,取1.00;塌落度為110~150mm時,取1.15;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分布圖如圖6.2.1所示,圖中:h=F/yc,h為有效壓頭高度。圖6.2.1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分布圖形6.2.2可變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模板和直接承受模板的小梁時,取均布活荷載2.5KN/m2,再取集中荷載2.5KN進行核算,比較兩者所得的彎矩值取其大值。當計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鋼支撐或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可取1.5KN/m2。如有其他施工荷載,按實際情況計算;2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2K對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KN/m2,對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KN/m2,且作用范圍在新澆筑混凝土側壓力的有效壓頭高度之內;3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3K)可按表6.2.2采用。表6.2.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KN/m2)向模板內供料方法水平荷載溜槽、串筒或導管2容量小于0.2m32容量為0.2~0.8m3的運輸器具4容量大于0.8m3的運輸器具6注:作用范圍在有效壓頭高度以內。6.3荷載設計值6.3.1計算構件的承載力、穩定性與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荷載分項系數按本規程第6.3.2條執行。6.3.2荷載分項系數應按表6.3.2采用。9表6.3.2荷載分項系數結構種類驗算項目荷載分項系數永久荷載YG可變荷載YQ模板支撐架地基承載力撓度0傾覆有利0.9有利0不利不利6.4荷載組合6.4.1按極限狀態設計時,其荷載組合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應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并應采用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模板設計:r0S≤R(6.4.1-1)式中:r0——結構重要性系數,其值按0.9采用;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對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應從下列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確定:1)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YGGik+YQ1Q1k(6.4.1-2)S=YGGik+0.9YQiQik(式中:γ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應按本規范表6..3.3采用;γQi——第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其中γQ1為可變荷載Q1的分項系數,應按本規范的6.3.3采用;Gik——按各永久荷載標準值Gk計算的荷載效應值;Qik——按可變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Q1k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n——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數。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YGGik+ciQik(6.4.1-4)式中:Ψci——可變荷載Qi組合值系數,當按本規范中規定的個可變荷載采用時,其組合值系數可為0.7。注:1基本組合中的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2當對Qik無明顯判斷時,依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為Qik,選其中最不利的荷載效應組合;3當考慮以豎向的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組合時,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僅限于豎向荷載。2對于正常使用的極限狀態應采用標準組合,并應按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S≤C(6.4.1-5)式中:C——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定限值,應符合本規范第6.5節有關變形值的確定。對于標準組合,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S應按下式采用:(6.4.1-6)6.4.2參與計算模板及其支撐系統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的標準組合應符合表6.4.2的規定:表6.4.2模板及其支撐系統荷載效應組合的荷載類別項目參與組合的荷載類別計算承載能力驗算撓度1平板和薄殼的模板及支撐系統G1K+G2K+G3K+Q1KG1K+G2K+G3K2梁和拱模板的底板及支撐系統G1K+G2K+G3K+Q2KG1K+G2K+G3K3梁、拱、柱(邊長不大于300mm)墻(厚度不大于100mm)的側模板G4K+Q2KG4K4100mm)的側模板G4K+Q3KG4K注:驗算撓度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承載能力應采用荷載設計值。6.5變形值規定6.5.1模板的變形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的變形限值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L/400,單塊模板變形限值不應超過1.5mm;2飾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的累計變形限值不應超過2mm;3普通清水混凝土模板的累計變形限值不應超過3mm;6.5.2支撐的變形限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可調鋼支撐的壓縮變形限值,為相應的計算高度的1/1000;2背楞可按簡支梁模型計算,其撓度值不宜大于相應跨度的1/500,且不宜大于2.0mm。6.6鋁塑模板構件計算6.6.1鋁塑模板中的塑料面板和鋁框應分別計算,可按簡支梁計算,塑料面板和鋁框應分別驗算跨中和懸臂端的最不利抗彎承載力和撓度,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鋁框和塑料面板的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6.6.1-1)式中:Mmax——鋁合金框或塑料面板最不利彎矩設計值,按荷載基本組合計算(N.mmWa——鋁合金框或塑料模板的截面抵抗矩,按實際受力情況取用;fa——鋁合金型材或塑料模板抗彎強度設計值,應按本規范表4.1.1-2的規定采用。2撓度應按下列公式進行驗算:(6.6.1-2)或(6.6.1-3)式中:qg——均布線荷載標準值;P——集中荷載標準值;Ea——鋁合金彈性模量或塑料面板的彈性模量;Ix——鋁合金型材或塑料面板截面慣性矩,按實際受力情況取用;L——鋁框或塑料面板模板計算跨度;[?]——鋁框或塑料面板的容許撓度,應符合本規范6.5.1條的規定。6.6.2背楞計算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按連續梁、簡支梁或懸臂梁計算,應驗算最不利抗彎承載能力與撓度,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6.6.2-1)式中:Mmax——最不利彎矩設計值。應從均布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1、均布荷載與集中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2兩者中,選取計算結果較大者;Ws——背楞截面抵抗矩,按本規范附錄E查用,其余按實際取用;fs——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2抗剪強度應按下式計算:(6.6.2-2)式中:V——計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設計值;S0——計算剪力應力處以上毛截面的=對中和軸的面積矩;IS——背楞截面慣性矩;tw——腹板厚度;fvs——鋼材抗剪強度設計值。3撓度應按下式計算:1)簡支梁應按本規范式(6.6.1-2)或式()進行驗算;2)連續梁應按相應撓度系數取值驗算;3)容許撓度,應符合本規范6.5.2條的規定。6.6.3對拉螺栓應確保背楞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承載力、剛度和整體性。對拉螺栓承載力按下式計算:N=abFsNbt=AnfbNbt>N式中:N——對拉螺栓最大軸力設計值;Nbt——對拉螺栓軸向設計值,按本規范表4.3.5-1采用;a——對拉螺栓橫向間距;b——對拉螺栓豎向間距;Fs——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側壓力設計值(包括新澆混凝土流體靜壓力、振搗混凝土對垂直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或傾倒混凝土時作用于模板上的側壓力設計值Fs=rG+rQQ3k或Fs=rGG4K+rQQ3kAn——對拉螺栓凈截面積,按本規范表4.3.5-1采用;ftb——螺栓的抗拉承載力設計值,按本規范表4.3.5-1采用。6.6.4鋼支撐應承受模板結構的豎向荷載,其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的相關規定。6.6.5模板之間采用銷子、鍥片連接,在未設置背楞的墻柱端部模板,應對連接件按下式進行抗剪承載力計算:N≤Anfv(6.6.5)式中:fv——銷子抗剪承載力設計值,按本規范表4.3.2-2采用;An——銷子的凈截面面積。6.7鋁塑模板的整體組拼6.7.1模板整體安全性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施工設備和材等條件進行驗算,并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采取措施保證柱、墻等豎向構件模板的整體性及板、梁等水平構件模板在樓板平面內傳力的可靠性;2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應能可靠地承受風荷載、新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荷載;3構造應簡單、拆裝方便,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和混凝土的澆筑、養護;4應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筑順序,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的相關規定。6.7.2模板整體系統的穩定性應進行下列工況分析:1混凝土澆筑前,在風荷載和模板自重作用下抗滑移、抗傾覆分析;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及混凝土澆筑后凝固前,在混凝土自重、模板自重、風荷載及總重量2%的附加水平荷載作用下抗滑移、抗傾覆分析。3模板安裝過程中應采取斜撐、拉索等臨時措施保證其穩定性。6.7.3整體分析時,墻、柱等豎向構件的水平荷載可按下式計算:Wk=μsμzβzW10(6.7.3)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N∕mm2W10——10年一遇基本風壓N∕mm2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取值;μs——風荷載體型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取值或通過風洞試驗確定;z——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取1.0。6.7.4層高3,5m以內的多高層住宅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性簡化分析可采用下列基本假設:1板梁等水平構件的模板與墻柱等豎向構件的模板鉸接,僅傳遞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2豎向構件模板與下層混凝土結構只傳遞壓力和摩擦力;3可調鋼支撐僅承受豎向壓力;4板、梁等水平構件的模板連接成整體,能協調豎向模板的位移。6.7.5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性采用本規范第6.7.4條簡化分析時,應滿足下列公式要求:QR0≧1.05(6.7.5-1)MR0≧1.05(6.7.5-2)式中:Q0——水平風荷載及按本規范第6.7.3條計算的水平荷載標準值(N)QR——計算的抗滑移標準值(N)M0——構件受到風荷載及按本規范第第6.7.3條計算的水平荷載產生的傾覆力矩標準值MR——按簡化模型計算的豎向構件抗傾覆力矩標準值(N.mm)6.7.6墻、柱、梁構件兩側模板之間應設置定位撐條,數量、布置及承載力應滿足對拉螺栓收緊和兩側模板之間傳遞風荷載的要求。6.8早拆模板支撐系統6.8.1板底早拆系統支撐間距不宜大于1300mm*1300mm,梁底早拆系統支撐間距不宜大于1300mm。6.8.2早拆模板支撐系統,可用于樓板厚度不少于100mm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的現澆混凝土結構,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應經過論證,方可使用。6.8.3早拆模板支撐系統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6.8.4在可調鋼支撐承載力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當梁寬不大于350mm時,梁底早拆頭可由一根可調鋼支撐支承;當梁寬為350~700時,梁底早拆頭應不少于兩根可調鋼支撐支承;當梁寬大于1000mm時,梁底早拆頭應由不少于三根可調鋼支撐支承。6.8.5拆除樓板模板時,應對混凝土樓板進行抗沖切、抗剪切、抗彎承載力驗算和撓度驗算,驗算可按素混凝土板計算。6.8.6豎向支撐拆模時間應通過計算確定,且應保留有不少于兩層的支撐。布置相同的標準層,可采用下列分析方法:1各層荷載可根據剛度分配原則分配,第i層分配到的荷載可按下式計算:2承載力驗算應滿足下式的要求:Fi≦fctFmin∕f28(6.8.6-2)式中:Fi——第i層分配到的需承擔的荷載設計值;F——所需承擔的全部荷載設計值;Eti——齡期t時第i層混凝土的彈性模量(N∕mm2fct——齡期t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f28——齡期28d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Fmi——齡期28d時混凝土樓蓋的抗彎、抗剪、抗沖切最低設計承載力。6.8.7設計對拆模時間無規定時,應在同條件養護試塊抗壓強度達到表6.8.7的要求后,方可進行拆模。板>2,≤8>8梁>8—7鋁塑模板工程施工7.1施工準備7.1.1鋁塑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編制鋁塑模板施工專項施工方案,并經過相關程序審核通過后實施。7.1.2鋁塑模板安裝前應向施工班組人員進行技術交底。7.1.3安裝現場應有可靠的、能滿足模板安裝和檢查需求的測量控制點或控制線。7.1.4現場使用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格的數量逐項清點和檢查。未經修復好的零部件不得使用。7.2.1鋁塑模板及支撐系統需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安裝。配件必須安裝牢固,鋼支撐和斜撐下的支承面應平整墊實,并有足夠的受壓面積。7.2.2墻模和柱模的基面應平整,下端與定位基準靠緊墊平。7.2.3墻柱模板與梁板模板同時安裝時,應先支設墻柱模板,調整固定后再在其上架設梁板模板。7.2.4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支撐系統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撐,上下層支撐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7.2.5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墻兩側模板的對拉螺栓孔應平直相對,應采用機具成孔。2鋼背楞宜取用整根桿件。背楞搭接時,上下道背楞接頭宜錯開設置,錯開位置不少于400mm,接頭長度不應少于200mm,當接頭位置無法錯開時,應采用足夠承載力的連接件。3對于跨度大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構件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不得減少構件的截面高度。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不得遺漏,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本規范8.0.7的規定。7.2.6樓梯、開洞、沉箱、懸挑及細部結構的模板應采取措施保證其承載力。7.2.7早拆模板支撐系統的上下層豎向支撐的軸線偏差不應大于15mm,支撐立柱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層高的1/300。7.3拆除7.3.1模板拆除應按施工方案進行,并應有保證模板拆除的安全措施。7.3.2拆除順序和方法應按模板拆除的設計要求進行。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非承重的側模板,包括梁、柱、墻的側模板,應在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的前提下方可拆除;(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結構構件底模的拆除,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相關規定的要求。多個樓層間連續支模的底層支架拆除時間,應根據連續支模的樓層間荷載分配和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要求;(3)拆模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模板支撐設計書的規定進行。7.3.4拆模如遇中途停歇,應將松動、懸空、浮吊的模板及支架進行臨時支撐牢固或相互連接穩固,對活動部件必須拆除。7.3.5散裝模板應綁扎牢固才可吊運。7.3.6拆除模板應輕拆輕放,并按指定地點放置。7.4安全要求7.4.1作業時連接件必須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嚴禁散放在模板或腳手板上,扳手等各類工具必須系掛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內,以防掉落。7.4.2鋁塑模板工程應有防雷擊措施。7.4.3作業時嚴禁攀登模板或單支撐上下,不得在高空的墻頂和獨立梁及其模板等上面行走。7.4.4鋁塑模板裝拆時,模板應隨裝拆隨轉運。7.4.5裝拆模板,必須有穩固的登高設施,裝拆過程中,操作人員應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的有關規定執行。7.4.6模板的預留孔洞、電梯井口等處,應加蓋或設置防護欄,必要時應在洞口處設置安全欄網。7.4.7模板工程施工應做好監測,在模板施工前,編制《模板專項施工方案》中應包括施工監測的有關要求,監測內容應包括模板及支撐結構的變形監測和內力監測。監測過程資料宜包括監測方案、變形及內力監測記錄、監測分析及結論。7.4.8變形監測點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監測點的布置應根據模板搭設方案設置模板沉降監測點、模板整體水平位移監測點和立桿傾角監測點;2模板沉降監測點應選取荷載較大或變形較大處,如梁中,板中等部位的模板處。梁、板跨度較大時,應加密布點;3支架無有效連結和支撐的水平向外側面,應監測模板整體水平位移;4搭設在有可能產生基礎沉降的支架,應對基礎沉降及鋼支架垂直度進行監測。7.4.9內力監測點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及支撐結構中受力較大的立桿應布置測點;2測力裝置應能直接測量立桿的內力,如安裝在模板與支架之間。8鋁塑模板工程檢查與驗收8.0.1澆筑混凝土前應鋁塑模板工程進行驗收,并應按本規范附錄表G-1的要求填寫質量驗收記錄表。8.0.2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模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8.0.3應按照配模設計要求檢查可調鋼支撐等支架的規格間距垂直度插銷直徑等。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8.0.4應按本規程對銷釘、背楞、對拉螺栓、定位撐條、承接模板和斜撐的預埋螺栓等的數量位置進行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觀察。Ⅱ一般項目8.0.5模板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的接縫應平整、嚴密、不應漏漿;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3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8.0.6應按本規程第條的規定檢查模板的起拱情況。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檢查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8.0.7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的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0.7的規定檢查方法: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檢查方法:鋼尺檢查。32+10~0+10~08.0.8模板安裝垂直度、平整度軸線位置等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8.0.10的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169的有關規定。早拆模板支撐系統的支撐偏差應符合本規范7.2.5條的規定。檢查數量:同一檢驗批內,抽查構件數量不少于10%,且不少于3件(面)檢查方法:水準儀或吊線、鋼尺檢查。53339維修、保管與運輸9.1維修與保管9.1.1模板和配件拆除后,應及時清除粘結砂漿和雜物。對變形及損壞的模板及配件,應及時整形和修補,修復后的模板應符合表9.1.1的規定L000 09.1.2對暫不使用的模板應按規格分類存放。9.1.3模板宜放在室內或敞棚內,模板的底面應墊離地面100mm以上,露天堆放時,地面應平整,堅離模板兩端的距離不宜大于200mm,露天堆放的總高度不宜大于2000mm,且有可靠的防傾覆措施。9.1.4配件入庫保存時,應分類存放,小件要點數裝箱入袋,大件要整數成堆。9.2運輸9.2.1模板運輸時,應有防止模板滑動的措施。9.2.2短途運輸時,模板可采用散裝運輸;長途運輸時,模板應用建議集裝。9.2.3預組裝模板運輸時,可根據預組裝模板的結構、規格尺寸和運輸條件等,采取分層平放運輸或分格豎直運輸,并應分隔墊實。附錄A鋁塑模板構配件分類A.1模板構件應根據根據用途按附錄表A.1的規定進行分類。A.2模板構造示意圖A.2.1樓面陰角模板構造示意圖見圖A.2.1。圖A.2.1樓面陰角模板構造示意圖A.2.2樓面陰角轉角模板構造示意圖見圖A.2.2。圖A.2.2樓面陰角轉角模板構造示意圖A.2.3墻柱陰角模板構造示意圖見圖A.2.3。圖A.2.3墻柱陰角轉角模板構造示意圖A.2.4陽角模板構造示意圖見圖A.2.4。圖A.2.4陽角模板構造示意圖A.2.5梁底早拆頭構造示意圖見圖A.2.5。圖A.2.5梁底早拆頭構造示意圖A.2.6板底早拆頭構造示意圖見圖A.2.6。圖A.2.6板底早拆頭構造示意圖A.2.7鋁梁構造示意圖見圖A.2.7。圖A.2.7鋁梁構造示意圖A.2.8快拆鎖條構造示意圖見圖A.2.8。圖A.2.8快拆鎖條構造示意圖A.2.9單支撐構造示意圖簡圖A.2.9。圖A.2.9單支頂構造示意圖A.2.10銷釘、銷片構造示意圖見圖A.2.10。圖A.2.10銷釘、銷片構造示意圖A.2.11背楞構造示意圖見圖A.2.11。圖A.2.11背楞構造示意圖A.2.12斜撐構造示意圖見圖A.2.12。圖A.2.12斜撐構造示意圖A.2.13銷子、鍥片連接示意圖見圖A.2.13圖A.2.13銷子、鍥片連接示意圖附錄B鋁塑模板質量檢驗評定方法B.0.1評定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檢查項目按重要程度分為主要項目和一般項目兩種;2主要項目抽樣檢驗合格率不應低于90%,一般項目抽樣檢驗點合格率不應低于80%;3鋁塑模板主要項目的不合格點中有20%的點超出允許偏差值的1.2倍時,應另外加倍抽樣檢驗。加倍抽樣檢驗結果,仍有10%的檢查點超出允許偏差值1.2倍,則該品種為不合格品;4焊縫必須全部檢查。當有夾渣、咬邊或氣孔等缺陷時,該點按不合格計,有漏焊、焊穿等缺陷時,該板判為不合格板。B.0.2檢查項目和檢查方法應按表B.0.2執行。序號133133位3位322333324352637行3839B.0.3鋁塑模板和配件的檢測抽樣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的有關規定進行隨機抽樣。鋁塑模板和配件樣本的抽取、檢查及合格品的判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合格質量水平的規定。模板和配件的質量檢驗合格質量水平采用6.5,荷載及破壞性檢測的合格質量水平采用4.0。2檢查水平的規定,模板和配件的質量檢查水平采用一般檢查水平Ⅰ,荷載及破壞性檢測的檢查水平采用特殊檢查水平S-3。3檢查嚴格度的確定。配件與配件質量檢驗開始應使用正常抽樣方案,荷載與破壞性檢測可使用放寬檢查抽樣方案。嚴格度的轉移規則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的有關規定執行。4抽樣方案類型的選擇。抽樣方案宜采用一次抽樣方案,在生產穩定,質量保證體系健全的情況下,為減少檢測工作量可采用二次抽樣方案。采用二次抽樣方案時的檢查水平、合格質量水平、抽樣方案、嚴格度以及提交檢查批的規定均應與一次抽樣方案相同。5檢查批的提出。鋁塑模板和配件的提交檢查批,應由具有基本相同的設計和生產條件下制造的單位產品所組成。6樣本的抽取。樣本應從提交的檢查批中隨機抽取,所抽取樣本的大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的有關規定執行,抽取樣本的時間可在批的形成過程中,也可批形成以后。7樣本的檢查。樣本單位的質量檢驗應按本規范第B.0.1和B.0.2條規定的產品質量標準逐項對樣本單位進行檢查。8逐批檢查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斷。樣本的合格品判定應按本規范按本規范第B.0.1和B.0.2條的規定執行,樣本單位合格品數之和及不合格品數之和即為該檢查批的合格判定數與不合格判定數,根據規定數的大小可以判定該檢查批的合格或不合格。9逐批檢查后的處置。對于判為合格后的檢查批的接受與不合格后的再次提交檢查的處理,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的有關規定執行。附錄C平面模板截面特征C.0.1常用鋁合金型材截面特征取值可按表C.0.1取用。其他按實際構造進行計算。圖·D.0.1-1常用鋁合金型材截面示意圖表C.0.1平面模板截面特征模板寬度b(mm)400300250200板面厚度t1(mm)12.0012.0012.0012.0012.0012.00助板厚度t(mm)8.008.008.008.008.008.00凈截面面積A(cm2)56.544.538.5132.5126.5022.90形心x(cm)20.0015.0012.5010.007.506.00形心y(cm)5.475.365.285.164.994.85截面慣性矩Ix(cm4)88.0083.8081.0677.5772.8168.95截面慣性矩Iy(cm4)9580.214448.802755.061542.63736.38416.59截面抵抗距Wx1(cm3)16.0715.6415.3615.0314.5814.21截面抵抗距Wx2(cm3)85.8173.5066.2057.948.3241.80截面抵抗距Wy1(cm3)479.01296.59220.40154.2698.1769.44截面抵抗距Wy2(cm3)479.01296.59220.40154.2698.1769.42附錄D常用鋼構件規格及截面特征D.0.1常用鋼背楞規格及截面特征取值可按表D.0.1取用。)))D.0.2支撐高度不大于3.5m且插銷直徑不小于14mm的Q235常用可調鋼支撐規格截面特征及承載力取值可按表D.0.2取用。編號)12附錄E鋁塑模板試驗方法E.0.1試驗可采用下列設備:2測試支架;3砝碼。E.0.2試驗荷載應按本規范表E.0.4取值。E.0.3試驗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百分表應放置在模板支點間距的12處,離模板邊緣100mm,長邊方向每邊各一塊;當模板寬度不大于300mm時,可只在面板跨中放置一個;2預加荷載為0.1KN~0,.2kN,模板承受預加荷載后將百分表調整到“零”位;3試驗加荷應分級進行,每級加荷后保荷時間大于等于2min,達到標準荷載后保荷時間大于等于2h,記錄變形情況;4按百分表測量數據計算模板撓度算術平均值;4卸載后測量模板的殘余變形值,并檢查樣件的破壞情況及焊縫是否有裂縫。E.0.4模板試驗應滿足表E.0.4的規定。5 附錄F鋼支撐荷載試驗及質量檢驗方法G.0.1荷載試驗方法。鋼支柱試驗分刃形支承和平面支持兩種方法。見圖G.0.1-1和G.0.1-2.圖G.0.1-1刃形支承試驗圖G.0.1-2平面支承試驗1-加壓板;2-刃形支座;3-鋼支柱;4-標尺;5-插銷1抗壓強度試驗。將試件長度調至3400mm,刃形支承試驗時,上下刃形支座相會平行,插銷的方向與刃形支座的方向成直角,鋼支柱保持垂直,承受荷載不應小于17KN。平面支承試驗時,加壓板直接放在托板上,鋼支柱保持垂直,承受荷載不應小于38KN;2撓度試驗。采用刃形支承,試件長度為3400mm。在鋼支柱中間設標尺,測橫向撓度。試驗荷載為9KN時,最大橫向撓度不應超過7mm。G.0.2質量檢驗方法:鋼支柱的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按國家現行標準《組合鋼模板質量檢驗評定標準》YB/T9251的有關規定執行。附錄G鋁塑模板安裝及拆除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主控項目123般項目12345差栓6偏差截面內部尺寸7差):表G-2鋁塑模板拆除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錄度):附錄H鋁塑模板早拆審批表表H鋁塑模板早拆審批表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申請拆模部位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澆筑完成時間申請拆模時間拆模時混凝土強度要求同條件混凝土抗壓強度(MPa)試驗報告編號齡期按本規范條的規定早拆條件上層墻體或柱子的模板拆除并運走樓層無過量施工荷載是□是□否□否□ 部位經自檢合格,請批準進行拆模。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質檢員項目監理機構審查意見:本規范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該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按…執行”或“應符合…要求或規定”。引用標準名錄1《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2《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1003《廠房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64《變形鋁及鋁合金化學成分》GB/T31905《鋁及鋁合金焊絲》GB108586《碳素結構鋼》GB/T7007《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8《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9《低壓流體輸送焊接鋼管》GB/T309210《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1《碳鋼焊條》GB/T51171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1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15《鋁合金模板技術規范》DBJ15-96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17《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18《建筑塑料復合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J/T35219《建筑模板用木塑復合板》GB/T2950020《組合鋁合金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J38621《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16922《建筑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3《鋁及鋁合金的弧焊接頭缺欠質量分級指南》GBT22087鋁塑模板技術規范DBJ/T15-176-2020 432術語和符號 433基本規定 434模板材料 445模板設計、制作與檢驗 446模板工程設計 447模板工程施工 448模板工程驗收 459維修、保管與運輸 45附錄A鋁塑模板構件的名稱及用途 461.01~1.04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施工工藝水平的提高,鋁塑模板體系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鋁塑模板體系是根據國內外模板體系向輕質、高強、系統化與工具化的方向發展而研制的一種新型輕質高強建筑模板體系。該模板體系采用鋁合金型材與塑料模板組合成型,與傳統的木模板、鋼模板。膠合板相比,具有以下優勢:1重量輕:常用鋁塑模板自重僅為25kg/m2,可人工拼裝,克服了全鋼模板體系安裝完全依賴機械的缺點;2施工效率高:因其自重輕的特點,鋁塑模板體系安裝手段靈活;配合早拆模板支撐體系,施工速度比一般模板體系快2~3倍,工效提高1/3;3精度高:對比木模板體系,鋁塑模板體系可根據施工設計工廠化深化配板,制作精度高,符合國家提倡“建筑工業化”要求;4施工質量高:因其工廠工業化制作特點,鋁塑模板板面大、拼縫少;其表面為塑料模板,表面光滑,脫模方便,由其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可達到清水效果,從而可達到免面層抹灰,節約成本的效果;5應用范圍廣:適用于墻體、樓板、梁柱、橋梁等結構或構件模板的使用;且其表面為塑料模板,耐酸、耐腐蝕、較鋼模板體系可適應更多的施工環境;6承載能力高、剛度大:允許均布荷載和可承受混凝土側壓力達60KN/m2,較木模板、膠合板剛度大;梁板模板、墻柱模板組成的整體剛度較大,可大大減輕支撐數量;7使用壽命長、成本低:正常使用規范施工下周轉次數可達300次;且其施工依賴機械程度低,均攤費用低于鋼模板;8回收價值高、產生垃圾少:報廢模板可按鋁材、塑料回收,殘值可達30%;木材使用少,抹灰少,從而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符合《綠色施工導則》(建質[2007]2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一級建造師之一建建設工程經濟題庫附答案(基礎題)
- 2025年租賃預訂合同協議范本
- 線路建設維護方案范本
- 農田水溝包工合同樣本
- 公司酒類銷售合同樣本
- 外墻廣告鏟除方案范本
- 鋼骨架輕墻板施工方案
- 蚌埠污水池施工方案
- 鄉鎮糧油購銷合同樣本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路徑計劃
- 大慶醫學高等??茖W校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
- ERCP術前知情同意書
- 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七色花》閱讀推進課教學課件設計
- 向最高檢察院提起申訴書范文
- 2023年江蘇鹽城音樂美術中考試卷及答案
- 菜鳥WMS(大寶)操作手冊 (修復的)
- 潔凈區微生物及衛生知識培訓根據GMP
- 臺灣問題專題解讀
- nc600產品說明書串口服務器使用
- (完整版)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保證食品安全規章制度
-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A)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