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專題解讀_第1頁
臺灣問題專題解讀_第2頁
臺灣問題專題解讀_第3頁
臺灣問題專題解讀_第4頁
臺灣問題專題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臺灣問題專題解讀第1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教學目的

教學重點1、臺灣問題的實質與由來2、中央政府對臺政策方針的衍變3、兩岸關系發展的走向通過對兩岸關系歷史脈絡的把握以及相關政策方針的理論講授,使學生了解臺灣之于中國的重要意義和臺灣問題的實質及由來;理解我國政府關于臺灣問題的基本立場,讓學生明白祖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第2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課程導入七子之歌·臺灣——聞一多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第3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想一想詩人所呼喚的“七子”指誰?他們都回來了嗎?為什么只有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如何讓臺灣早日回歸祖國的懷抱,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呢?第4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

專題目錄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臺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寶島·臺灣

兩岸關系走向:聚同化異構建命運共同體一二三四臺灣問題專題解讀第5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一寶島·臺灣(一)臺灣概況

我國第一大島嶼,總面積約為3.6萬平方公里;

人口:2300多萬人,漢族人數約占全省人口的98%;

資源:森林覆蓋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已探明的各種礦藏有200多種。主要是:煤、硫磺、金、銅、天然氣等,但儲量不豐,鐵、煤、石油等資源尤缺。第6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寶島·臺灣(二)臺灣自古來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歷史依據1、公元230年,吳王孫權派衛溫到達臺灣(夷洲);2、隋煬帝三次派人前往臺灣(流求);3、元政權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加強對臺灣(琉球)的管轄;4、1661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臺灣回到祖國懷抱;5、1683年清政府收復臺灣;1684年,清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6、1885年,清政府正式將臺灣建為行省;一第7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一寶島·臺灣(二)臺灣自古來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法理依據1、“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開羅宣言》2、《開羅宣言》必須無條件實施——《波茲坦公告》3、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得到國際公認。4、新中國成立以來,同160多個友好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在建交公報中都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第8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一寶島·臺灣(三)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臺灣地處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西太平洋海域的咽喉;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線之要沖,既是亞歐大陸東入太平洋的橋頭堡,也是連接太平洋、溝通印度洋的交通要沖,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樞紐和海上航運繁忙的航線之一。

第9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一寶島·臺灣(三)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對中國而言,是國家安全之扼。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四省左護”、“東南鎖鑰”、“七省藩籬”之說;是中國突破第一島鏈封鎖的關鍵;兩岸統一可使中國主權海域擴大,海洋資源和能源將更加豐富,制海權得到重要拓展;第10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一寶島·臺灣(三)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對美國而言,是永遠不沉的航空母艦;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駐扎10到20個航空大隊,是不可多得的空軍基地,不但可以對前方作戰提供支援,而且可以控制從菲律賓到日本、南朝鮮的海運,切斷西太平洋所有海上通道。第11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一寶島·臺灣(三)臺灣的戰略地位分析

對日本而言,是其海洋生命線。

日本所需石油有70%是由波斯灣經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臺灣或巴士海峽——琉球——日本這條海上航線運回國內,日本的制成品也有很大一部分經這條航線輸出。一旦該航線被封鎖,等于切斷了日本經濟大動脈。第12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二臺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一)臺灣問題的由來

臺灣問題的出現是國共內戰的產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統治集團退踞臺灣,正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著手解放臺灣時,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扶持國民黨政權,形成臺灣與大陸對峙的局面,臺灣問題由此產生。第13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二臺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二)臺灣問題的實質臺灣問題是內戰遺留問題,實質是中國內政問題。(蔣介石退踞臺灣造成海峽兩岸分離狀態)外國勢力插手臺灣問題,是臺灣問題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以臺制華”的方針)第14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

(一)臺灣當局處理臺灣問題的政策變遷蔣氏父子蔣介石:“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蔣經國:“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三不政策”。晚年解除“戒嚴”,允許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奔喪。第15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

(一)臺灣當局處理臺灣問題的政策變遷李登輝臺獨:“兩國論”將兩岸關系定義為“國家與國家的關系,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系”。第16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小知識點什么是臺獨?

臺獨,一般指臺灣獨立運動,所謂“臺灣獨立”,就是主張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臺獨代表: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謝長廷、呂秀蓮、蘇貞昌、游錫堃。民進黨:陳水扁;國民黨:李登輝;第17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

(一)臺灣當局處理臺灣問題的政策變遷陳水扁:“臺灣中國、一邊一國”采“漸進式臺獨”路線,尤重文化臺獨,大力篡改歷史教科書。著力推行“去中國化”,一切與中國大陸有聯系的標語口號、地圖畫冊、徽章標記、機構名稱、街道名稱、公司名稱等都在“去”之列,企圖達到所謂“為臺灣正名”的目的。第18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

(一)臺灣當局處理臺灣問題的政策變遷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主張“正視現實,共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主張“兩岸是一國兩區”,但又明確表示任內“不統不獨不武”;第19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小知識點什么是“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指1992年11月大陸的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九二共識”的核心是堅持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的精髓是求同存異。第20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建國初期——50年代中期:武力解放臺灣123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和平解放臺灣70年代末——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周恩來“一綱四目”“葉九條”“鄧六點”“江八點”“胡四點”第21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第一階段(建國初期到50年代中期):武力解放臺灣第22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第二階段(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和平解放臺灣第23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第三階段(70年代末至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第24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第三階段(70年代末至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第25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第三階段(70年代末至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第26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三兩岸涉臺政策的歷史變遷(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第三階段(70年代末至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第27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四兩岸關系走向——聚同化異構建命運共同體2015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兩岸關系5點主張:第一,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第二,深化兩岸利益融合,共創兩岸互利雙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宗旨。第28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四兩岸關系走向——聚同化異構建命運共同體2015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兩岸關系5點主張:第三,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靈溝通。兩岸雙方要繼續創造條件,擴大同胞直接交往。第四,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要著眼大局,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努力聚同化異,不斷增進政治互信。第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大家一起來。第29頁,課件共33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四兩岸關系走向——聚同化異構建命運共同體2015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