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銜接】知識點專題13 習作 (講義+試題) 三升四年級語文(含答案)部編版_第1頁
【暑假銜接】知識點專題13 習作 (講義+試題) 三升四年級語文(含答案)部編版_第2頁
【暑假銜接】知識點專題13 習作 (講義+試題) 三升四年級語文(含答案)部編版_第3頁
【暑假銜接】知識點專題13 習作 (講義+試題) 三升四年級語文(含答案)部編版_第4頁
【暑假銜接】知識點專題13 習作 (講義+試題) 三升四年級語文(含答案)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暑假銜接】專題13習作【暑假銜接】專題13習作小學生習作是一種運用語言文字的練習。就是把平常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親身經歷為目的寫作訓練。在小學三、四年級,學習的習作是小學階段經常會遇到的一項考察題目。在三年級主要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看圖寫話、圍繞一個主題寫篇幅短小的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內容的記敘文,學習一些習作的基本方法,養成善于運用語言交流的良好習慣,整體提高語文素養。1.習作需要注意的問題。(1)審題:分析題目、弄清題目含義、范圍和要求,由此決定作文的體裁、選材范圍、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切題。(2)確定中心: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都要有明顯的態度,寫作時要緊緊圍繞確定的主題來寫。(3)選材:在寫作中選取材料、運用材料再現主題的過程。(4)列提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題目;二是中心思想;三是內容要點及寫作的順序(段落、條理);四是詳寫、略寫的提示。(5)開頭、結尾、過渡和照應:開頭要引人入勝;結尾要耐人尋味;過渡力求自然,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照應是為了把事情說得更加清楚,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脈絡和個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6)修改:按照題目要求和寫作知識檢查文章的觀點、材料、結構、語言、標點符號等,發現什么問題,就修改什么。可采用增、刪、調、換等方式。2.三年級主要學習的習作。上冊:猜猜他是誰、寫日記、編童話故事、續寫故事、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兒真美、我有一個想法、那次玩的真高興下冊:我的植物朋友、看圖寫話、中華傳統節日、我做了一項小實驗、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國寶大熊貓、這樣想象真有趣、奇妙的想象四年級對習作的掌握要求進一步提高,重點學習看圖、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記敘文。如,推薦一個好地方、小小“動物園”、寫觀察日記、我和____過一天、生活萬花筒等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在鞏固和掌握三年級學習的習作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深入學習記敘文的寫法,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用一雙敏銳的眼睛、一對靈巧的耳朵,多注意觀察和聽取周圍事物的變化,主動積極去思考,寫出真情實感,打動人心的作文。從近年來小考題的命題來看,“寫作”部分的檢測,形式相對其他部分比較簡單。《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加強語言交際能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這也成為現階段和以后的作文命題焦點。從題型上講,主要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自命題作文以及給材料作文幾種。四年級對習作的掌握比三年級難度更大一些。在掌握寫審題、確定中心、選材等記敘文一些基本寫法的基礎上,重點學習想象畫面、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從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等寫作方法。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1.看圖作文。2.命題作文(老師出作文題目,讓同學們根據題目要求寫作文)。3.半命題作文(是限定一半的內容,留出一半的內容由學生填寫的作文命題形式)。4.材料作文(根據所給的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1.(2022聊城鼎順小學三年級期末)判斷,在正答案后的括號里打“√”。(1)《我愛我的母親》這個題目的關鍵詞是()A.我B.愛C.母親(2)《老師表揚了我》這個題目主要應該寫()A.老師B.我(3)《我第一次學炒菜》這個題目限定了要寫的是()A.人B.事2.(2022聊城外國語三年級期末)讀讀下面的精彩語段,學著自己寫一寫。山茶花又開了,那樣潔白溫潤的花朵,從青綠的小芽兒開始,到越來越飽滿,到慢慢地開放;從半圓,到將圓,到滿圓。花開時,你如果肯去端詳,你就能明白它所說的每一句話。讀了上面的語段,我也想寫一段話來描寫自己喜愛的植物:3.(2022聊城新星小學三年級期末)習作與表達。我們腦海中有很多熟悉的人,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有樂于助人的朋友……他們或給你幫助,或讓你感動。請選擇一位自己熟悉的人,通過一兩件事寫出他(她)的特點或品質。題目自擬,注意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4.(2022聊城百草園小學三年級期末)表達自己的看法。花兒在陽光下綻放,露出可愛的笑臉;小草在風中搖曳,擺弄優美的舞姿;大樹在土中扎根,接受大雨的洗禮。植物無處不在,它們是整個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么可愛的植物難道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朋友,和我們一起相處、玩耍嗎?觀察身邊的植物,為我們的植物朋友做張記錄卡,再借助記錄卡寫一寫植物朋友吧。要求:1.寫之前先仔細觀察植物,看一看,摸一摸。2.寫的時候,把觀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寫清楚。不少于300字。※說明:3題和4題任選一篇,完成一篇習作。不少于300字。1002003001.看圖作文。2.命題作文(老師出作文題目,讓同學們根據題目要求寫作文)。3.半命題作文(是限定一半的內容,留出一半的內容由學生填寫的作文命題形式)。4.材料作文(根據所給的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1.讀習作要求,完成練習。請仔細觀察圖畫,先想一想:圖片中都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他們可能說了哪些話?再把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注意:①把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②把圖畫的內容和自己熟悉的人、事聯系起來;③把自己的感想寫進去;④寫完后和同學交換讀一讀,評一評。(1)下面哪些能成為本次習作的材料?打“√”。①春天到了,我和幾個小伙伴來到野外放風箏。()②我和小伙伴把風箏放飛到天上,看著風箏越飛越高開心極了。()③空中飛翔著各式各樣美麗的風箏,田野里放風箏的人們高興極了。()④孩子都長大了,爸爸媽媽還不放心,跟著來放風箏。()(2)理清并確定本次習作的思路。我擬定的題目是:。開頭:開門見山,點名本次習作的內容。我想這樣寫:中間:詳細描寫重點內容。我想重點這樣寫:結尾:總結全文,表達情感。我可以這樣寫:2.仿寫語段。我們去放風箏。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等就凌空而起,漸漸高過樹梢了。牽線人飛快地跑起來。風等翩翩起舞,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見了,說:“放得這么高!”我也能仿寫一段話描寫放風箏的場面:3.習作表達。你喜歡大熊貓嗎?你了解大熊貓嗎?請以“大熊貓”為話題,選擇你喜歡的角度,寫一篇關于大熊貓的習作。可以寫寫你對大熊貓的了解;可以寫一篇童話,讓大熊貓在里面大展身手。4.習作表達。在童話世界里,花草樹木會跳舞,雞鴨鵝會唱歌,甚至磚塊石頭都會吵架,真是有趣極了。請你選擇下面任意一組詞語,發揮想象力,編一個童話故事。①足球小狐貍電視機②羽毛云朵八哥要求:題目自擬,情景合理,把故事寫清楚。※說明:3題和4題任選一篇,完成一篇習作。不少于300字。100200300一、基礎訓練。1.讀習作要求,完成練習。你一定做過不少實驗吧!請你選擇最有趣的一次,按照一定的步驟,把實驗的經過寫清楚,還要寫出自己實驗過程中的心情和有趣發現等。題目自擬,寫完后和同學交換讀一讀,并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1)下面的素材,哪些可以寫進習作中呢?在合適的材料后面打上“√"。題目:難忘的一次試驗①用了哪些實驗器材,作了哪些準備。()②實驗過程非常精彩,我們歡呼起來。()③實驗中我和同桌為采用哪種實驗方法爭論起來,最后按兩種方法做實驗。()④兩位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矛盾,打了起來,還弄壞了實驗器材。()⑤通過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2)列提綱,瀝青本次習作的思路。我擬的題目:開頭:點出實驗名稱與場景,渲染氣氛,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我要這樣來寫:中間:詳細描寫實驗過程,同時還可以寫做實驗時的心情或實驗中有趣的發現,寫實驗的過程時,一定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我要這樣來寫:結尾:點出實驗的收獲或感受。我要這樣來寫:2.按照評語改正片段。原文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那就是把白醋倒在杯子里,把雞蛋放進白糖里,觀察三天,看看有什么變化,要把結果和原因記錄在稿紙上。教師評語描寫沒有一定的順序,請用與操作有關的詞語,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或者先后順序有關的詞語,如“先……接著……然后……最后……”寫清楚。改正3.讀了《宇宙的另一邊》,你覺得這樣的作文課有趣嗎?發揮想象寫一段話,舉例說明宇宙另一邊的數學課或者英語課又會是什么樣呢?在宇宙的另一邊,那里的作文課不叫作文課,而叫活動課,也就是說,作文課大家應該出去活動一下。因為教育家們認為,與其在教室里胡說八道,不如到外面廣闊的天地里,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觀察一下花尖上的露珠和昆蟲,聆聽一下云朵移動的聲音和草叢中的竊竊私語。那里的教育家認為,要寫一篇好玩的文章,就要做一個好玩的人,做好人便是作好文。二、提升訓練1.讀習作要求,完成練習。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變得那么奇妙。請你從下面的題目中選一個寫一篇想象作文,也可以寫其他的想象故事。注意要大膽想象,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想象世界。①貓頭鷹的煩惱②一只蒲公英的種子③小蘑菇的心思④假如時間可以停止⑤一把有魔法的扇子(1)下面的素材,能作為本次習作的材料的打“√”,不能的打“×”。①“小樹的心思”可以寫同學們關愛小樹,讓小樹成長。()②“一本有魔法的書”可寫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讀后感受和啟示。()③“躲在草叢里的星星”寫星星在與月亮玩捉迷藏的游戲。()④“滾來滾去的小土豆”可以想象小土豆滾來滾去的奇特經歷。()(2)從多個角度確定自己的習作主題。①針對人或物的特點展開想象。我可以寫“一本魔法的書”“的”“的”等。②我可以猜測人或物豐富的內心活動。我可以寫“小樹的心思”“”“”等。③我可以大膽假設,暢想世界。我可以寫“假如人類可以冬眠”“假如”“假如”等。(3)填一填,理清本次的習作思路,寫出精彩的故事。題目:本次習作中我的題目是:。開頭:想象時聯系故事的特點,開門見山,點出事情的起因。我會這樣寫:中間:大膽想象(反方向去想象,讓想象更有意思),寫出事情的經過。我會這樣寫:結尾:巧妙結尾,寫出事情的結局。我會這樣寫:2.讀一讀,照樣子,寫一寫。“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作者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生動地表現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尚人格。請你也運用例句中的寫作方法寫幾句話,表現出人物的特點或品質。3.仔細觀察圖畫,圍繞開頭,把句子寫具體。游樂場里的小朋友們玩得可真開心啊!4.習作表達。你一定對你們小組的同學非常熟悉,他們各有各的特點。也許有的組員非常搞笑,有的組員為人大方,有的組員多才多藝,有的組員是“小書蟲”,有的組員是“小戲骨”……選擇其中一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組員細細觀察,再寫一寫。注意:①要緊緊圍繞組員的特點來寫;②用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特點;③寫完后和同學交換讀一讀,評一評。5.習作表達。童話故事伴著我們長大。我們不僅聽過一個又一個童話故事,還在課本上學過學而思優造精講或在課外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請你從下列幾組詞語中選擇一組,以它們為主人公,展開想象,寫一篇童話故事。題目自擬,敘述要清晰,語句要通順。(1)鴨子小雞青蛙獅子(2)小樹小河魚兒小學生(3)鉛筆鋼筆橡皮文具※說明:4題和5題任選一篇,完成一篇習作。不少于300字。100200300答案三年級真題回顧1.(1)B(2)B(3)B2.示例:籬笆上開滿了繁星一樣的牽牛花,鮮紅的、天藍的、淡紫的……真像一個個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閃爍著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極了。3.足球王瞧!他的臉不算白凈、個子不高、正在那開心地踢足球呢!他呀!就是我們班的“足球王”一一陳俊宇。陳俊宇是我們班名副其實的“足球王”,他的踢球技術可是一流的!你看,他鼓起腮幫子,腳往后一蹬,使勁往前一踢,足球劃著一條優美的弧線飛了出去。“萬歲!中了!”他高興地叫起來。對方守門員開了大腳,球氣勢洶洶地凌空飛來。“呀!來的是飛球!”他緊張地說。盡管是飛球,但還是難不倒“足球王”。只見他用腳輕輕地一擋把球定住、再斜身把球一帶、用力一個勁射,球斜著直飛對方球門。“耶,又中了!”他雙手握拳舉過頭頂,朝場外興奮的觀眾使勁揮了揮手,一副大球星的派頭。在生活上,“足球王”也很淘氣。有一次下午放學前,我們班要搞大掃除。他素性站在桌子上大喊大叫,扮成孫悟空朝我們做鬼臉:“俺老孫乃齊天大圣是也!”他甚至拿掃把棍做金箍棒,在桌上左跳跳,右跳跳。一會兒抓抓手,一會兒撓撓脖子,演得惟妙惟肖。只是,我們大伙都在忙活呢,沒人理他。過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了,他又跳下來,我們以為可以消停一會兒了,哪知道他呀,又在走廊上跑,像條泥一樣鉆來鉆去,弄得滿頭大汗。唉,這個淘氣的“足球王”呀!啊?“足球王”又跟五年級的大哥哥比上了,我要去看看了!有話下次再說!再見!4.小草小草,綠色的小草,沒有鮮花那絢麗的色彩,沒有蒼松那高大的身軀,但人們總是愛它,贊美它。“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小草雖然體態纖細,卻能經受住大自然的風風雨雨。越是風吹雨打,小草越是長得茁壯。無論是野火、狂風、干旱,都不能摧毀它那堅定的生活信念。在暴風雨中,在烈日下,小草越煉越堅強。“天涯何處無芳草?”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到處都能生長。被人們遺棄的“荒城”,常年沒有人走的“古道”,都是小草的樂園,它們在那里旺盛地生存、繁衍著。在湖畔,在路邊,在密林深處,在高山之巔……總之,從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寒風刺骨的北國,到處都可以看到小草綠色的身影。“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象征著春天,象征著希望。青青的小草,綠油油的,令人陶醉。當嚴冬剛剛過去的時候,人們看到一叢叢嫩綠的小草從地下鉆出來,就感到了春的信息,春的希望。當人們剛剛從炎熱的沙漠里走出來,看見路邊有幾棵小草時,就像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就會忘掉干渴。“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扎根在大地上,給大地增色。你看,那一叢叢的小草,連成一片,宛如一張碧綠的毯子鋪在地面上。小草長在湖畔,使湖邊的風景更加優美;小草長在路邊,給道路鑲上綠色的花邊;小草長在密林深處,使叢林顯得更加茂盛、蔥郁;小草長在高山之巔,使大山充滿生機。小草,就是以這“寸草心”默默地擁抱大地,裝點大地,表達它對大地母親的熾熱的愛,深沉的情。小草,青青的小草,你頑強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永遠令人敬佩,永遠給人有益的啟示。四年級真題回顧1.(1)①√②√③√④×(2)示例:我擬定的題目:放風箏開頭:“噢,放風箏啦!”星期天的下午,馬克和哥哥歡呼雀躍地來到郊外放風箏。我想重點寫的是:近處那兩個小孩子放風箏的過程。結尾:看,那一只只風箏在天空中展翅飛翔,猶如一張張笑臉,多么可愛!放風箏,真開心!2.示例:“蝙蝠”風箏起飛了,我一邊奔跑,邊放線,風“呼呼”地從我耳邊刮過,“蝙蝠”風箏越飛越高,我非常高興!天空中的“蝙蝠大王”時而上升,時而下降,活靈活現!正在這時候,只“蝴蝶”飛了過來,好像是在和我的風箏競賽。不好了,一個“孫悟空”和一只“蜻蜓”打起來了他倆都不甘示弱,最后雙雙掉在了地上。3.國寶大熊貓熊貓是一種人見人愛的動物,是我們的國寶。在我國古代,大熊貓就已經是國寶了。大熊貓不是貓,它的名字其實叫貓熊,只是人們習慣把它叫做熊貓,于是將錯就錯地把它稱作熊貓了。大焦貓身的原魚有黑白兩種。它的四肢是黑的;尾巴短艇的肚子白白的,好像小孩子的口水帕掛那里。大熊貓還有兩個黑眼圈,像是副墨鏡似的。它們憨態可掬,肥肥胖可愛極了。大熊貓的體積很大,但熊貓崽兒卻很小,只相當于母體的千分之一大牌貓客愛吃竹葉、竹筍等,有時也吃肉。它吃竹筍的時候總是先撕開竹皮,然后把竹皮剝去,最后狼否虎咽地吃起來。大熊貓的飯量可大了只大熊貓一天能吃15至20千克的竹筍。熊貓分布地域狹窄,只在四川北部、陜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山區。它們稀少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分布地域狹窄,繁殖能力低,性情孤僻,獨來獨往。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只有我國才有,且數量少。希望它在人類的保護下,繁殖得越來越多。4.比樹高的螞蟻樹底下有一個螞蟻洞,里面住著一群小螞蟻。有一天下雨,小螞蟻們忙著往高處搬家。可以雨下得太大了。有幾只小螞蟻被雨水沖走了。有只叫剛剛的小螞蟻看著小伙伴被沖走,心里難過極了。他想:我要是變得和樹一樣高就好了,這樣,就不會被水沖走了。這個愿望被森林爺爺知道了,森林爺爺幫小螞蟻實現了這個愿望。現在,小螞蟻剛剛就成了比樹還高的大螞蟻了。可以,剛剛再也進不了自己的家門了,他只好自己再找一個地方去住。走啊走啊,他總是找不到一個適合的地方,因為他比樹還要高啊,是沒辦法到樹底下安家的。天黑了,剛剛又累又餓,既找不到休息的地方,也找不到吃的。以前,一粒米就能讓他吃飽。可現在,他比樹還高,一百粒、一千粒米都吃不飽。可以,到哪兒去找這么多食物呢?剛剛后悔了,他說:“我們螞蟻生下來就應該是那么小的,那樣的個子才適合我們生存,為什么我要想變得比樹還高呢?”于是他又求森林爺爺把他變回了原來的樣子。銜接訓練一、1.(1)①√②√⑤√(2)示例:我要寫的小實驗:火燒手絹開頭: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做一個“火燒手絹”的實驗,并寫一篇作文。“火燒手絹”的結果會是什么呢?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認真動手做實驗。中間:我先將手絹放入水中浸濕,接著再泡入盛有酒精的杯子中,然后把浸過水和酒精的手絹掛在鐵絲的一端,用手握住鐵絲的另一端,最后點著火。結尾:這個實驗太有趣了!有興趣的小朋友也可以來做一做喲。2.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先把白醋倒在杯子里,接著把雞蛋放進白醋里;然后觀察三天,看看有什么變化;最后把結果和原因記錄在稿紙上。3.二月ד撲面不寒楊柳風”ד春雨貴如油”=“春風又綠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又等于“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又等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宇宙的另一邊,人們最喜歡這種乘法了。二、1.(1)①×②×(2)①一棵會說話樹一條會飛魚②貓頭鷹的想法聽聽蒲公英的內心③我會飛天上沒有了太陽(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