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cpr課件_第1頁
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cpr課件_第2頁
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cpr課件_第3頁
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cpr課件_第4頁
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cpr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心肺復蘇指南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急診科當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至8分鐘內建立根底生命維持,保證人體重要臟器的根本血氧供給,直到建立高級生命維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復為止,其具體操作即心肺復蘇。在常溫情況下心跳停止后

3秒鐘

頭暈

10~20秒鐘

昏厥

40秒鐘左右

抽搐

40~60秒

瞳孔散大

60秒后

呼吸停止,二便失禁

4~6分鐘后

腦細胞發生不可逆損害時間就是生命4分鐘內復蘇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4~6分鐘開始進行復蘇僅10%可以救活

超過6分鐘者存活率僅4%

10分鐘以上開始復蘇者幾無存活可能時間影響復蘇的成功率!復蘇開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心肺復蘇〔廣義〕CPR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初級生命支持〔BLS,狹義CPR〕CPR高級生命支持〔ASL〕延續生命支持〔PSL〕據此,要使病人在心跳呼吸恢復后,防止腦細胞死亡,意識也能恢復,就必須在心跳停止后4~5分鐘內進行有效的CPR。2021指南〔BLS〕開放氣道(Airway

)

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壓(Circulation)除顫(Defibrillation)或者DCAB第二階段ABCD〔ALS〕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靜脈通道藥物治療找病因、腦復蘇心肺腦搶救程序〔2〕第三階段ABCD〔PLS〕保證有效通氣評估通氣效果維持有效循環危重癥監護心肺腦搶救程序〔3〕初級心肺復蘇〔BLS〕

——第一個CABDCcirculation判斷意識后人工循環(胸外心臟按壓)Aairway開放氣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Ddefibrillation電除顫判斷意識及啟動生存鏈1、判斷意識:輕拍患者雙肩,并在雙耳大聲呼叫:“您怎么了〞2、迅速呼救〔院前急救人員無需〕:如病人無反響,即迅速呼救。如果有2名急救者,一名立即實施CPR,另一名快速求救。3、適當體位:使患者仰臥在鞏固的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時,應把患者整體翻轉,即頭、肩、軀干同時轉動,防止軀干扭曲,頭、頸部應與軀干始終保持在同一個軸面上。將雙上肢放置身體兩側。判斷意識-評估:病人無反響“喂!你怎么啦?〞迅速呼救

如病人失去知覺,

復蘇者叫人去給急救中心打適當的搶救體位(仰臥體位)地面或床板整體轉動、保護頸部平直無扭曲CCirculation〔人工循環〕

1、判斷有無脈搏2、胸外心臟擠壓〔閉式〕CCirculation〔人工循環〕1、判斷脈搏〔頸動脈〕

-評估:檢查有無循環的征象A、確定氣管位置B、喉結旁移2~3cm輕觸感覺頸動脈搏動2、胸外心臟擠壓〔閉式〕擠壓部位擠壓手型與姿勢用力方式擠壓頻率擠壓深度按壓與人工呼吸

2〕按壓部位的測定快速測定近側放示、中指在胸廓下緣沿肋弓向中間滑移胸骨下切跡雙掌根重疊按壓位置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壓區,右手重疊在左手背上,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雙肩正對人胸骨上方,兩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壓。平穩地、有規律地進行,垂直向下按壓,每次抬起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保持已選擇好的按壓位置不變。以掌跟按壓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4〕擠壓姿勢肘關節固定雙臂垂直雙肩在雙手正上方髖關節為支點5)用力方式

垂直向下擠壓;平穩、規律;下壓放松時間相同胸廓完全恢復正常放松時手不離位胸壁錯誤1肘部彎曲

錯誤與正確按壓姿勢比照圖A、把右手的示、中指放在肋緣下B、沿肋骨緣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劍突處〕,把左手貼近右手指〔胸骨下半局部〕C、把右手直接放在左手上。擠壓速率:最少100次/min按壓深度:至少5cm

擠壓與人工呼吸的配合⑴不管單人還是雙人搶救,按壓于呼吸比均為30:2⑵一旦氣道被有氣囊的氣管插管保護時,胸外擠壓可以連續進行,通氣可以不協調地插入。

30:2——手的正確位置和姿勢——垂直下壓,深度至少5cm——下壓后完全放松,但手不要離開胸壁——下壓與放松各占50%時間——頻率100次/分以上判斷有無呼吸眼〔看胸部起伏〕耳〔聽氣體逸出〕面〔感覺氣流〕即“一看二聽三感覺〞保持氣道開放位置10S內完成A暢通呼吸道

開放氣道防壓迫氣道防頸過度伸展注意疑有頸椎損傷者氣道異物的去除A:暢通呼吸道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開衣領及褲帶。暢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異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去除,暢通氣道。〔只有氣道暢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氣才能到達肺部,人的腦組織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氣供給〕開放氣道手法:仰面抬頜法、仰面抬頸法、托下頜法。氣道開放〔1〕——仰頭舉頦法

一手置于患者額部加壓使頭后仰,另一手同時抬舉患者下頦,使舌離開咽后壁,開放氣道。會厭后墜

氣道開放

雙手放置患者頭部兩側,肘部支撐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緊下頜角,用力向上托下頜。對于疑心有頭、頸部創傷患者,此法更平安,不會因頸部動作而加重頸部損傷。氣道開放〔2〕——推舉下頜法B人工呼吸1、口對口2、口對鼻〔口腔有阻〕3、氣囊面罩給氧通氣亦可行氣管插管及呼吸機通氣1、口對口人工呼吸

操作要領:仰頭舉頦〔頜〕暢通呼吸道捏閉鼻翼下端深吸氣、包住口用力吹氣先吹兩口氣,每次約700~1000ml,通氣時間2秒以上患者被動排氣時,開放鼻道方法:·解開過緊的胸部衣扣、胸罩;·將一層薄的織物如手帕覆蓋在患者嘴唇上,·操作者先做數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口唇緊密包裹患者的口唇;·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使其閉塞;·另一只手將患者的下頦抬起;·邊吹氣邊觀察患者胸部起伏與否;·吹氣完畢后放開緊閉的口鼻,讓患者肺內氣體自然流出;如此周而復始。2、口對鼻人工呼吸

呼吸道暢通提下頦、閉口部深吸氣、包鼻部、用力吹氣間歇放開口部〔被動呼氣時〕3、口咽管法此法最適合于專業急救人員一人在院外現場搶救時使用,該法簡便能迅速暢通氣道,防止了口對口人工呼吸時的交叉感染,它是一個“S〞型的扁腔軟塑管,大彎頭的適合成人用,小彎頭的適合兒童用,插口咽管時,要使咽管的自然彎曲與舌弓的自然彎曲一致,不可插反,涂抹石蠟油動作要輕柔。4.1二人用氣囊面罩

在頭頂的復蘇者用拇指和示指環繞面罩邊緣使其密閉,用其余批抬舉下頷和伸頸,同時觀察胸部抬舉。另一復蘇者緩慢擠壓氣囊〔持續2秒鐘〕,使胸部抬舉.4.2單人使用面罩

復蘇者用拇指和示指握緊面罩邊緣,用其余指抬舉下頷。在擠壓氣囊時,觀察胸廓抬舉。使面罩密閉是使用成功的關鍵。密封面罩(E-C手法)4.3球囊(無氧源)潮氣量10ml/kg(700-1000ml),成人球囊擠壓2/3體積,時間>2s。口對造瘺口

復蘇者用口包住瘺口吹氣,呼氣時放開瘺口。通氣方法評價氣囊面罩給氧與氣管插管療效相同,否認了氣管插管通氣是復蘇“金標準〞的傳統觀念氣管插管后應進一步確認氣管導管的位置是否正確DDefibrillation〔除顫〕CPR時,除顫必須盡早進行80%~90%成人突然、非創傷性心搏驟停的患者最初心律失常為室顫。室顫常在數分鐘內轉為心臟停搏。除顫是對室顫最為有效的治療每延遲1分鐘,除顫成功的時機下降7%~10%CPR時,除顫必須盡早進行80%~90%成人突然、非創傷性心搏驟停的患者,最初心律失常為室顫。室顫常在數分鐘內轉為心臟停止搏動。除顫是對室顫最為有效的治療每延遲1分鐘,除顫成功的時機下降7%~10%DDefibrillation〔除顫〕胸前捶擊轉復推薦作為心臟停搏表現為室顫、室速而除顫設備未到位時的措施。AEDs〔自動除顫儀〕AEDs面板僅三個按鈕操作時尚有語音

和文字提示

綠色:開關〔ON/OFF〕黃色:分析〔Analysis〕紅色:電擊〔Shock〕除顫器〔單相波/雙相波〕除顫器所釋放電流應是能夠終止室顫的最低能量。能量和電流過低那么無法終止心律失常,能量和電流過高那么會導致心肌損害。成人電除顫時與體形和對能量需求間無確切的關系。目前AED包括二種除顫波形:單相和雙相波,不同的波形對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單相波主要為單向電流。雙相波是指依次有二個電流脈沖,第二個與第一個的方向相反。單相波除顫器及電極板的位置胸骨右緣二肋間處心尖部單相波雙相波除顫器及電極板的位置胸骨右緣二肋間處心尖部雙相波雙向波除顫更有效

單向波單向波雙向波雙向波能量200J360J150J200J首次成共功率66%73%92%98%結論:雙向波除顫比單向波更有效,所用的能量低<200J。

第一步接通電源第二步安放電極第三步分析心律第四步電擊除顫AED操作程序打開電源充電除顫▲選擇能量:

除顫器類型單向波(MDS)雙向波(BTE)首次除顫200J150J第二次除顫200J150J第三次除顫300—360J200J第四次除顫360J200J 強調:首次除顫未成功,再次除顫時,兩次間隔時間為3″—5″除顫方法能量選擇:200J波形選擇:雙向波電擊除顫:1次電極位置:一個電極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鎖骨下方),另一個放在左乳頭外側(中點在腋中線較好),上緣距腋窩7cm左右

由AEDs分析的一組EKG的特點具體操作除顫效果評價近來的研究說明,電擊后5秒心電顯示心搏停或無電活動均可視為電除顫成功。這一時間的規定是根據電生理研究結果而定的,成功除顫后一般心臟停搏的時間應為5秒,臨床比較易于檢測。本卷須知▲除顫電極板左右位置勿混淆。▲心電顯示細顫波時,腎上腺素1mg鹽水5ml,氣管內或靜脈給藥同時做胸外按壓,待細顫波轉粗顫波后再做除顫。▲無脈電活動和心電靜止時,不宜做除顫,按常規徒手復蘇進行。▲洋地黃中毒,低鉀所致室顫不宜電擊。先按壓?先除顫?

2021年指南與2005年指南相比無改變:對院內心跳驟停病人首選除顫在沒有除顫心律表現者,在除顫前推薦做CPR1.5~3min。AED2021年指南與2005年指南相比無改變:推薦院內使用AED,特別是有室顫心率者。1分鐘內使用第一次成功率可達94%。先按壓?先除顫?2021年指南與2005年指南相比無改變:院外心跳驟停患者應行5次CPR后再除顫。在急救人員到達實施除顫以前做CPR可能有益。除顫一次?三次?

2021年指南與2005年指南相比無改變:強調只除顫1次,立即行CPR。存活的關鍵反響的速度CPR加立即除顫1分鐘后除顫有90%復蘇成功時機10分鐘后除顫,復蘇成功時機<5%CPR有效的指標瞳孔瞳孔由大變小——復蘇有效;瞳孔由小變大、角膜混濁——復蘇無效。面色〔口唇〕面色由紫紺轉紅潤——復蘇有效;面色灰白——復蘇無效。

頸動脈搏動擠壓一次,觸及一次搏動;停壓,搏動消失——繼續進行心臟按壓;停壓,脈搏跳動——病人心跳已恢復。神志眼球活動,對光反射——復蘇有效;無眼球活動,無光反射——復蘇無效。CPR的本卷須知進行5個循環的按壓-通氣后,要對病人進行再評估,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