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福建省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福建省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福建省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福建省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高分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考古發現是研究史前時期歷史的主要途徑。下面考古發現的遺跡、遺址、實物等適合研究中國遠古人類生產生活狀況的是(

)A.B.C.D.

2、《大戴禮·五帝德》記載:“與赤帝(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行其志。”與赤帝交戰的部落聯盟首領是(

)A.黃帝B.蚩尤C.少昊D.夏后氏

3、“夏傳子,()。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這是《三字經》中的一段話,其中,空缺處應該補全的內容是(

)A.至紂亡B.家天下C.終戰國D.始春秋

4、如圖中的字是選自甲骨文中的“人”字,與我們今天的漢字很接近,這說明(

A.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B.我們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淵源關系C.商朝時期我國歷史就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D.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

5、中華文明誕生于考古學上的(

)A.舊石器時代B.新石器時代C.夏朝D.商朝

6、下列言論最能體現道家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知彼知己,百戰不殆C.順其自然,無為而治D.法莫如顯,術不欲見

7、秦朝建立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征服南方越族地區,在嶺南置郡,實施軍事鎮守和行政管理。秦朝上述舉措(

)A.不利于經濟的管理B.導致國家的分裂動蕩C.不利于文化的交流D.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

8、與我國象棋中“楚河漢界”有關的歷史人物是A.商紂王與周武王B.秦二世與陳勝C.項羽與劉邦D.項羽部隊與秦軍主力

9、“詔令勸農薄賦徭,躬行節儉尚廉潮。生民養息人丁旺,強國富民興漢朝。”詩句歌頌的是(

)A.商鞅變法B.秦滅六國C.楚漢之爭D.“文景之治”

10、中國古代貨幣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不斷變化的。下列貨幣按照其首次發行的年代,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11、我國古代曾出現過許多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治世局面。其中“光武中興”治世局面出現在(

)A.戰國B.秦朝C.西漢D.東漢

12、下列關于陳勝吳廣起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起義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義軍一直達到咸陽附近C.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D.陳勝率起義軍推翻了秦朝

13、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以下戰役中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的是(

)A.官渡之戰B.赤壁之戰C.淝水之戰D.巨鹿之戰

14、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實現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短暫統一的朝代是A.北魏B.東晉C.西晉D.前秦

15、魏主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這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項措施(

)A.改漢姓B.穿漢服C.通漢婚D.用漢語

16、“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以上內容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著作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它是(

)A.《齊民要術》B.《農政全書》C.《天工開物》D.《水經注》

17、下圖是一幅古代某地區的政區示意圖。圖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縣制B.分封制C.郡國并行制D.行省制

18、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的是哪種工具(

)A.鐵犁鏵B.磨制石斧C.骨耜D.打制石器

19、小明同學想利用今年國慶節到北京進行游玩學習,他可以參觀到的古人類遺址是

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山頂洞人

④河姆渡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說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A.諸葛亮B.劉備C.曹操D.孫權二、綜合題

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商鞅變法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社會改革運動,然而漢代儒者看到當時土地兼并的劇烈,社會危機的深刻化,對商鞅的變法,反而給他加上了種種罪名。如:漢書食貨志一則說:“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把人民所受剝削的加深,生活的貧困,全部歸罪于商鞅一個人身上去。——摘編自郭人民《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1)據材料,簡述商鞅變法的支持者。

(2)你是否同意“漢代儒者認為商鞅變法加劇社會危機”的觀點?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2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

(1)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贊的“秦王”是誰?“掃六合”完成的時間是?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圖1所示太尉管理什么事務?圖1所示制度中的地方制度稱為什么?

(3)材料二中圖2體現的秦朝鞏固統一采取是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4)除了材料二圖1圖2反映的措施,秦朝為鞏固統治在軍事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3、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圖1

圖2

圖3圖4

(1)圖片中兩位歷史人物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別是什么?

(2)根據圖3,祖沖之與其子合著的數學著作是什么?

(3)圖4著作是對前代農業生產經驗的總結,書中記載的農業生產經驗有哪些?

(4)通過觀察四幅圖片,你有什么感想?

2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華文化史》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表現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列舉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文化”中哪個學派主張是服務于“專制主義”,哪個學派思想主張體現“以民為本”?

(2)材料二中的圖片與誰有關?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分別有哪些成就?(分別寫出兩點即可)

25、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今日看來西周政治顯然有深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后一統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因此古賢多稱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材料二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地方分權體制”的制度。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秦朝政制示意圖”所體現的政治制度的名稱;并把圖中①的內容補充完整。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圖三反映的事件名稱。材料三

秦皇一死,秦帝國蕩然無存。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功績并不因之而湮滅(埋沒),不出10年之內一個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