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3自然環境的差異性命題視角一:陸地自然帶(2024·全國乙卷)苔原帶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蘚地衣組成,大多數灌木為極地特有種。苔原帶橫跨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呈東西向延長,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陸地及島嶼,寬度較小。第四紀冰期,苔原帶一度擴展至我國阿爾泰山—陰山一線。其后,隨著氣溫上升,苔原不斷向北及高海拔退卻。據此,完成1~3題。1.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亞歐大陸苔原帶將()A.整體向北移動B.整體向南移動C.面積擴大D.面積縮小2.苔原帶橫跨亞歐大陸,表明()A.苔原植被對溫度差異不敏感B.亞歐大陸北部濕度東西向差異小C.苔原植被對濕度差異不敏感D.亞歐大陸降水北部最多3.祁連山地針葉林帶以上未發覺極地特有種灌木,可能是因為祁連山地()A.目前針葉林帶以上氣溫高B.目前基帶氣溫高C.冰期針葉林帶以上氣溫高D.冰期基帶氣溫高[思維過程]第1題,第2題,第3題,[解析]第1題,全球氣溫上升,苔原帶南部植被會出現變更,亞歐大陸北部為海洋,苔原帶無法向北延長,苔原帶面積縮小,D項正確。第2題,亞歐大陸北部受海洋的影響大,且氣溫低,濕度東西向差異小,植被差異小,B項正確。東西向所處緯度基本相同,西岸受暖流影響氣溫高,東岸受寒流影響氣溫低,A項錯誤。水分對植被生長影響大,C項錯誤。亞歐大陸北部受高壓限制,降水少,D項錯誤。第3題,第四紀冰期,苔原帶一度擴展至我國阿爾泰山—陰山一線。隨著氣溫上升,苔原不斷向北及高海拔退卻。祁連山地針葉林帶以上未發覺極地特有種灌木,可能是因為冰期基帶溫度高,針葉林帶以上溫度高,不滿意極地特有種灌木的生長條件,D項正確。祁連山地針葉林帶以上有冰雪存在,溫度低,A、B項錯誤。針葉林所處海拔高,冰期氣溫低,C項錯誤。[答案]1.D2.B3.D命題視角二:地域分異的基本規律(2024·浙江卷)下圖為世界某區域陸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示①②③④自然帶分布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是()A.垂直分異規律B.地方性分異規律C.緯度地帶分異規律D.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2.圖中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的分布深化內陸,其影響因素是()A.緯度洋流B.地形洋流C.緯度大氣環流D.地形大氣環流[思維過程]第1題,第2題,[解析]第1題,依據圖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帶是由于緯度差異導致的熱量條件差異而產生的地域分域規律,體現的是緯度地帶分異規律,C項正確,沒有體現垂直分異規律、地方性分異規律、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A、B、D項錯誤。所以選C。第2題,依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地為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相對平坦。依據圖示緯度位置可知,該地受西風帶限制,由于該地地勢相對平坦,海拔較低,西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可以深化內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的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和大氣環流,D項正確;深化內陸的分布區距離海洋較遠,受洋流影響較小,A、B項錯誤;緯度位置主要影響植被的類型,不會導致同一植被如落葉闊葉林深化內陸,C項錯誤,所以選D。[答案]1.C2.D1.水平地域分異規律的分析思路(1)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長方向:多東西方向(受地形影響,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帶南北延長)。③看植被的變更: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苔原—冰原。④看主導因素:熱量。(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①看更替方向:東西方向。②看延長方向:多南北方向。③看植被的變更:森林—草原—荒漠。④主導因素:水分。2.駕馭垂直帶譜示意圖的判讀方法(1)推斷陰坡、陽坡。同一自然帶,分布海拔較高的坡為陽坡,分布海拔較低的坡為陰坡,圖中南坡為陽坡,北坡為陰坡。(2)推斷南、北半球。若南坡為陽坡、北坡為陰坡,可推斷該山位于北半球;若南坡為陰坡、北坡為陽坡,可推斷該山位于南半球。如上圖位于北半球。(3)推斷山地位置(或熱量帶)。依據基帶類型確定山地位置,如上圖山地位于熱帶地區,可能位于非洲。(4)推斷迎風坡、背風坡。迎風坡雪線較低,自然帶數量較少。如上圖中南坡為迎風坡,北坡為背風坡。(2024·遼寧模擬預料)貴州梵凈山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1000萬年前的古老物種珙桐為落葉喬木,喜涼濕,曾經在我國廣泛分布,由于地理環境的變遷,現僅存于我國地形困難的西南地區。下圖為梵凈山植被垂直帶譜圖。據此,完成1~2題。1.梵凈山海拔1300~1400米處存在自然珙桐林的主要緣由是()A.氣候暖和潮濕B.人類活動影響小C.物種進化緩慢D.第四紀冰期影響小2.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更,梵凈山高山草甸和灌叢的分布()A.向高海拔退縮B.向低緯度擴散C.面積不斷擴大D.向低海拔擴展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其中1000萬年前的古老物種珙桐為落葉喬木,喜涼濕,曾經在我國廣泛分布,由于地理環境的變遷,現僅存于我國地形困難的西南地區”可以看出,梵凈山海拔1300~1400米處由于海拔差異產生的獨特水熱組合條件,適合自然珙桐林生長,緯度較低,避開了第四紀冰期的影響,從而保留下來,D項正確;該區域氣候與同緯度低地相比沒有暖和潮濕的優勢,且自然珙桐林喜涼濕,A項錯誤;海拔高不會導致物種進化速率變更,人類活動影響小也不會使其物種保留千萬年,B、C項錯誤。故選D。第2題,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梵凈山高山草甸和灌叢的分布的下界持續上升,而上界受到海拔的限制沒有變更,分布范圍向高海拔退縮,A項正確、解除B、C、D項。故選A。答案:1.D2.A3.(2024·華南師大附中三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羅浮山(23°13′N~23°25′N,113°55′33″E)又稱“東樵山”,其主峰海拔為1281.5m。羅浮山植物種類豐富、發育多種土壤類型。下圖示意某調查小組對羅浮山不同海拔的樣地調查記錄統計。(1)指出羅浮山海拔300m的植被類型并說明推斷理由。(2)指出羅浮山樣地喬木平均密度的垂直變更特點,并推想緣由。(3)從氣候、植被的角度,分析羅浮山海拔1100m以上發育出有機質豐富的草甸土的緣由。解析:第(1)題,300m的海拔相對較低,難以產生較大的水熱條件變更,垂直地域分異尚不明顯,所以300m海拔的自然帶即為當地基帶植被,與當地地帶性植被保持一樣,羅浮山位于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所以羅浮山海拔300m的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第(2)題,結合圖中平均密度曲線可知,平均密度數先隨海拔上升而增加,后再降低,在海拔1245m處,平均密度變為0。這種密度的變更特點與自然緣由和人為緣由均有關系。在低海拔地區,水熱條件優越,人類開發較早,受人類開發的影響,低海拔處喬木大量被人為砍伐,平均密度較小;隨著海拔的上升,受人類影響減小,喬木開發難度增加,平均密度增大。但在更高海拔地區,由于自然環境的變更,坡陡土薄,高海拔地區風大,云霧多,濕度大,使得植被矮化,植被演替為灌叢草甸帶,喬木退出植物群落,所以平均密度下降且在海拔1245m處,平均密度變為0。第(3)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在高海拔地區,由于自然環境的變更,坡陡土薄,高海拔地區風大,云霧多,濕度大,使得植被矮化,植被演替為灌叢草甸帶,而灌叢草甸可以供應大量的植物殘體,但在高海拔地區,土壤低溫潮濕的環境使得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下降,分解實力下降,植物殘體難以分解,使得有機質積累增加,所以海拔1100m以上發育出有機質豐富的草甸土。答案:(1)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推斷理由:羅浮山位于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基帶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而300米處海拔較低,難以形成明顯的山地垂直地域分異,因此其喬木類型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2)特點:平均密度數先隨海拔上升而增加,后再降低;在海拔1245m處數量為0。緣由:羅浮山開發早,開發程度較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烹飪篇課件
-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培訓大綱
- 西游記搞笑劇本【五篇】
- 浸提制劑生產技術(中藥制劑技術課件)
- 第七章聚乙烯醇纖維
- 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等2地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 【含答案解析】
- 襯墊組織結構及特點
- 涵洞端翼墻及附屬施工工藝
- 六安觀光火車方案
- 嘉賓禮簿婚禮禮金記賬本模板
- 茶葉基礎知識 紅茶 紅茶的加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