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跟蹤練19(45分鐘44分)題組一專項對點練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仇悆,字泰然,益都人。大觀三年進士,授邠州司法,讞獄詳恕,多所全活。為鄧城令,滿秩,耆幼遮泣,不得去。調高密丞。俗尚囂訟,悆攝縣事,剖決如流,事無淹夕,民至懷餅餌以俟決遣。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節選自《宋史·仇悆傳》,有刪改)A.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B.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C.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D.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實力。本題中畫線句的意思是:大盜在萊州、高密之間起事,一向聽說仇悆的名聲,就告誡他們的同伙說不要侵擾高密地界,百姓依靠他才安然無恙。高密的士兵關起城門叛亂搶掠,官吏幾乎全部被殺光,卻獨呼喊:“不要驚嚇仇大人?!薄皠】芷鹑R密間”,省略句,“劇寇起(于)萊密間”,狀語后置句式,之后斷開,解除D項;“民賴以安”中,“民”是主語,之前斷開,解除A項;“密卒閉關叛掠”中,“叛掠”是“卒”的行為,之后斷開,解除C項。答案:B【參考譯文】仇悆,字泰然,益都人。宋徽宗大觀三年進士,被任命為邠州司法,審理訴訟審慎寬厚,很多人得以保全活命。擔當鄧城縣令,任職期滿,老老少少攔路哭泣,他不能離去。調任高密丞。民俗喜愛吵鬧訴訟,仇悆代理縣里政事,判定官司就像流水一樣,事情從不拖延過夜,百姓甚至懷揣著干糧等著判決發遣。大盜在萊州、高密之間起事,一向聽說仇悆的名聲,就告誡他們的同伙說不要侵擾高密地界,百姓依靠他才安然無恙。高密的士兵關起城門叛亂搶掠,殺害官吏幾乎全部殺光,卻唯獨呼喊:“不要驚嚇仇大人。”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時常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選自《宋史·蘇軾傳》,有刪改)A.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B.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C.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D.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實力。本題中,“武衛營”為名詞,作“詣”的賓語,其后斷句,解除B、D兩項;“事”為名詞,作主語,謂語為“急”,其前斷句,解除A項。答案:C【參考譯文】調任徐州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泛濫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匯合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漲如不剛好排泄,城墻將要被浸壞,富有的百姓爭著出城避水。蘇軾說:“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動搖,我和誰守城?我在這里,肯定不能讓水沖塌城墻?!庇职迅蝗酥匦纶s進城去。蘇軾到武衛營去,對卒長說:“河水將要沖壞城墻,事情緊急,你們雖是禁軍,姑且給我出力?!弊溟L說:“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應當效命。”他就率領兵卒拿著畚箕鐵鍬出去,筑起東南長堤,從戲馬臺起先,直到城墻。雨日夜下個不停,城墻沒有被沉沒的僅有三版。蘇軾住在堤上,路過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他又懇求調發其次年的役人來增筑舊城,又用木頭筑堤岸,以防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也。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欲免歸。中郎將袁盎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釋之補謁者。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庇谑轻屩郧亍h之間事,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文帝稱善,拜釋之為謁者仆射。(節選自《漢書·張釋之傳》,有刪改)A.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B.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C.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D.與兄仲同居/以貨為騎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實力。“事”是“侍奉”的意思,其賓語是“文帝”,故此處不能斷開,解除A、B兩項;C項,“仲之產”意思是“哥哥的家產”,作“減”的賓語,“之”在此處是“的”的意思,不放在句末,解除C項。答案:D【參考譯文】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和哥哥張仲一起生活,他用家財買了個騎郎之職,侍奉文帝,十年來未能升遷,沒出名氣。張釋之說:“許久做郎官耗減哥哥的家產,于心擔心?!毕胱詣討┣蟪仿毣丶摇V欣蓪⒃恢浪t能,舍不得他離去,于是奏請調遷張釋之補謁者之職。張釋之朝見完畢,趁機上前陳述便國宜民的事。文帝說:“淺顯一些,不要說一些過高難行的看法,要講當前能夠實行的?!庇谑菑堘屩驼務撈鹎?、漢之間的事,講起秦朝之所以滅亡,漢朝之所以興起的緣由。文帝稱好,便提升張釋之為謁者仆射。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光武年九歲而孤,養于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日角。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莽末,天下連歲災蝗,寇盜蜂起。(節選自《后漢書·光武帝紀》,有刪改)A.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B.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C.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D.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實力。句中,虛詞“而”表轉折,應劃分到后句,故解除B、D兩項;“而兄伯升好俠養士”主謂之間不能讀破,“略通大義”中“略”修飾“通”,不應分開,解除C。答案:A【參考譯文】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是高祖劉邦第九代孫。光武九歲喪父,被叔父劉良撫養長大。成年后的光武帝身高七尺三寸,須眉秀密,嘴闊鼻高,額角飽滿如日。光武帝勤于農業勞動。他哥哥伯升卻好俠養士,常指責訕笑光武從事田間勞動,沒有出息,把他比作一味治產業的高祖兄劉仲。在王莽天鳳年間,光武到長安,通讀《尚書》,大略通曉其中的宏旨要義。王莽末年,國內連年蝗災,盜賊蜂起。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蕭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也。好學,治《齊詩》,京師諸儒稱述焉。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長史丙吉薦儒生王仲翁與望之等數人,皆召見;吏民當見者,露索去刀兵,兩吏挾持。望之獨不愿聽,自引出閣。光聞之,告吏勿持。望之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愿自效。今士見者皆先露索挾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禮,致白屋之意?!庇谑枪猹毑怀猛?節選自《漢書·蕭望之傳第四十八》,有刪改)A.望之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愿自效B.望之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愿自效C.望之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愿自效D.望之說光曰/將軍以功德輔/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愿自效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實力。“輔幼主”是動賓短語,中間不應斷開,解除A、D兩項;“延頸企踵”,伸長脖頸踮起腳跟,是兩個動賓結構構成的并列短語,作“天下之士”的謂賓,中間不應斷開,解除B項。答案:C【參考譯文】蕭望之,字長倩,東海郡蘭陵縣人。喜愛學習,探討《齊詩》,國都的儒生們都贊揚他。當時,大將軍霍光執政,長史丙吉舉薦儒生王仲翁和蕭望之等幾人,都被召見;(假如有應當)接見的官吏百姓,(都要讓他們)裸體搜身除去兵器,(由)兩個官吏挾持著(見大將軍霍光)。(但)唯獨蕭望之不愿聽從,自己(從)小門退出?;艄饴犝f這個狀況,就告知官吏不要挾持(他)。蕭望之規勸霍光說:“將軍憑借功勛和德行輔佐年幼的皇帝,取得協調和平的統治,因此天下的士人都伸長脖頸踮起腳跟,爭相要親身效力,來輔佐高超的您。(可是)現在要拜見您的士人都要先脫衣搜身被挾持,(這)唯恐不合乎周公輔佐成王時親自求賢的禮節,表達對平民的敬意。”當時霍光唯獨不任用蕭望之。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莊襄王二年,攻趙,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驁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節選自《史記·蒙恬列傳》,有刪改)A.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B.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C.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D.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實力?!捌鹋R洮/至遼東”是對稱結構,之間及前后斷開,解除A、C兩項?!坝谑嵌珊印?,語法完整的句子,“據陽山”動賓短語作謂語,獨立成句,之前斷開,解除D項。答案:B【參考譯文】蒙恬的祖先是齊國人。蒙恬的祖父蒙驁,從齊國到秦國來侍奉秦昭王。莊襄王二年,攻打趙國,奪取三十七城。秦始皇七年去世。蒙驁的兒子叫蒙武,蒙武的兒子叫蒙恬。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擔當秦國的副將,與王翦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死項燕。蒙恬的弟弟叫蒙毅。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為家世的關系,得以擔當秦國將領,攻打齊國,大敗齊軍,被任命為內史。秦國這時已經吞并天下,就派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向北追逐戎族和狄族,收復了河南。修筑長城,憑借地形,用以限制要塞,(長城)起于臨洮,直達遼東,綿亙一萬多里。于是渡過黃河,依靠陽山,曲折向北延長。風餐露宿在外駐軍十多年,駐扎在上郡。這時蒙恬威震匈奴。秦始皇特別敬重寵信蒙氏,信任他們,認為他們很賢良。蒙恬在外負責軍事而蒙毅常常在朝內出謀劃策,稱為忠信大臣,因而即使是各位將相也不敢和他們競爭。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劉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曾大父仕金,為邢州節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為邢人。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后棄而隱武安山中。久之,天寧虛照禪師遣徒招致為僧,以其能文詞,使掌書記。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節選自《元史·劉秉忠傳》,有刪改)A.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后棄而隱武安山中B.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后棄而隱武安山中C.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后棄而隱武安山中D.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后棄而隱武安山中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實力。“秀異”修飾“風骨”,二者聯系緊密,中間不行斷開,故解除A、C兩項;“以養其親”為承前省略,主語應為“秉忠”,B項主語為“府令史”,故解除B項。答案:D【參考譯文】劉秉忠,字仲晦。祖籍瑞州人,世代在遼為官,官宦世家。曾祖父在金為官,擔當邢州節度副使,因此在邢州安家,所以自祖父以下,就成為邢州人士。劉秉忠生來風姿卓越出眾,志氣豪邁爽朗,不拘一格。十七歲時,擔當邢臺節度使府的令史,來贍養父母。后棄官在武安山中隱居。過了很久,天寧的虛照禪師派徒弟招納他去做了和尚,因為秉忠能詩能文,便讓他擔當掌書記。后來游歷云中,居住在南堂寺。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符習,趙州昭慶人也。少事趙王王镕為軍校,自晉救趙,破梁軍柏鄉,趙常遣習將兵從晉。晉軍德勝,張文禮弒趙王王镕,上書莊宗,求習歸之趙。莊宗遣之,習號泣曰:“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鼻f宗壯之,乃遣閻寶、史建瑭等助習討文禮,以習為鎮州兵馬留后。(節選自《新五代史》,有刪改)A.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B.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C.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D.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實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須要具備肯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肯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記,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本句意為:趙王曾拿一把劍給我讓我效力,現在聽說趙王死了,想用劍自殺,又想到這樣做最終沒有什么好處,請讓我攻趙破賊,為趙王申冤。“以一劍與臣”的目的是“使自效”,中間不應斷開,解除A、B;“念”作“卒無益”的謂語,中間不應斷開,解除B;“賊”作“破”的賓語,在其后斷開,解除D。故選C。答案:C【參考譯文】符習,趙州昭慶人。年輕時跟隨趙王王镕任軍校,從晉去救趙,在柏鄉攻破梁軍,趙常派符習率兵跟隨晉。晉軍駐扎德勝,張文禮殺死趙王王镕,上書唐莊宗,懇求讓符習回到趙。唐莊宗讓符習回去,符習悲號哭泣著說:“我家世代住在趙,受到趙王的恩惠,趙王曾拿一把劍給我讓我效力,現在聽說趙王死了,想用劍自殺,又想到這樣做最終沒有什么好處,請讓我攻趙破賊,為趙王申冤?!碧魄f宗認為他是個壯士,于是派閻寶、史建瑭等人幫助符習討伐張文禮,任符習鎮州兵馬留后。題組二綜合檢測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20分)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皇太子即位,詔赦天下,以明年為弘治元年。先朝妖佞之臣,放斥殆盡。冬十月,召致仕南京兵部尚書王恕為吏部尚書。時恕負重望,其居冢宰,銓政多釐正焉。先是高校士萬安結萬貴妃兄弟進奸僧繼曉以固其寵上在東宮稔聞其惡已而科道交章論之遂命罷去禮部右侍郎丘濬進所著《高校衍義補》,上覽之,甚喜,遂進尚書,仍命禮部刊行。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書馬文升為左都御史。二月,上耕籍田畢,宴群臣,教坊以雜伎承應,或出褻語。文升厲色曰:“新天子當知稼穡艱難,豈宜以此瀆亂宸聰!”即斥去。馬文升條時政十五事,上嘉納之,悉施行。五年五月,遣廷臣赍內帑銀,賑杭、嘉、湖大水。十年二月,上屢游后苑,侍講王鏊侍經筵,講文王不敢盤于游畋。上悟,納之。太監李廣以左道見寵任,權傾中外。會幼公主痘殤,太皇太后歸罪于廣。廣懼,飲鴆死。上命搜廣家,得納賄簿籍。上怒,籍沒之。召兩廣總督劉大夏為兵部尚書。大夏素以安內攘外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廣東、西,一歲再求去,皆不許。既廷謝,上御帷殿,召問之曰:“朕素用卿,而數辭疾何也?”大夏對曰:“臣老且病,故辭耳?!鄙夏?。十八年五月,帝不豫。庚寅,召高校士劉健等受顧命。上曰:“東宮聰慧,但年幼,好逸樂,諸先生須輔之以正道,俾為令主。”健等皆叩首曰:“臣等敢不盡力?!币砣眨媳?。谷應泰曰:孝宗恭儉仁明,勤求治理,置亮弼之輔,召敢言之臣,求方正之士,絕嬖倖之門。世豈有無小人之日哉?人君進賢退不肖之間,安危倚伏不行不審也。(節選自《明史紀事本末·弘治君臣》,有刪改)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先是/高校士萬安結萬貴妃兄弟/進奸僧繼曉以固其寵/上在東宮稔/聞其惡/已而科道交章論之/遂命罷去/B.先是/高校士萬安結萬貴妃/兄弟進奸僧繼曉以固其寵/上在東宮稔/聞其惡/已而科道交章論之/遂命罷去/C.先是/高校士萬安結萬貴妃/兄弟進奸僧繼曉以固/其寵上/在東宮/稔聞其惡/已而科道交章論之/遂命罷去/D.先是/高校士萬安結萬貴妃兄弟/進奸僧繼曉以固其寵/上在東宮/稔聞其惡/已而科道交章論之/遂命罷去/解析:“結萬貴妃兄弟”“進奸僧繼曉”都是動賓結構,其主語均為“高校士萬安”,其間應斷開,由此解除B、C兩項。“固其寵”也是動賓結構,意為“鞏固自己受寵的地位”,“以固其寵”作“進奸僧繼曉”的目的狀語,其間不行斷開;“上”指皇上,作“在東宮”的主語,其間亦不行斷開。由此解除C項?!帮笔歉痹~,作“聞”的狀語,意為“素常聽說”,其間不行斷開,由此解除A、B兩項。故本題選D。答案:D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壬寅,為天干中的壬與地支中的寅的搭配,文中用來紀日。B.禮部,掌管禮樂、祭祀、學校、貢舉等,長官為禮部侍郎。C.經筵,封建帝王為學習經史而特設的講經論史的御前講席。D.叩首,伏身跪下,兩手扶地,以頭近地或著地,俗稱叩頭。解析:禮部的長官應為禮部尚書。答案:B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明孝宗即位后,勵精圖治,不僅將邪惡的佞臣放逐、斥退,而且還任用賢能之人,接受建議,改正自己的錯誤。B.明孝宗能人盡其才,用有威望的王恕做吏部尚書,讓敢于直諫的馬文升做左都御史,用擅長諷諫的王鏊做侍講。C.明孝宗重視國家平安,重用劉大夏,曾兩次征調時任兩廣總督的劉大夏來京擔當兵部尚書,均被他以年老生病為由拒絕。D.明孝宗在彌留之際,讓劉健等大臣接受遺命,讓他們教育太子改正貪圖安逸享樂的毛病,讓太子成為好君主。解析:“曾兩次征調……劉大夏來京擔當兵部尚書,均被他以年老生病為由拒絕”錯誤,依據原文“先是,大夏在廣東、西,一歲再求去,皆不許……上默然”可知,劉大夏是在兩廣總督任上兩次懇求辭官,且沒有被批準。答案:C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新天子當知稼穡艱難,豈宜以此瀆亂宸聰!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命搜廣家,得納賄簿籍。上怒,籍沒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重點考查:(1)關鍵詞“稼穡”(耕種和收割,泛指農業生產勞動)、“瀆亂”(惑亂)、“宸聰”(皇上的聽聞)及句子大意。(2)關鍵詞“納賄”(收受賄賂)、“簿籍”(賬本,簿冊)、“籍沒”(登記財物加以沒收)及句子大意。答案:(1)新天子應當知曉耕種收割(農業生產勞動)的艱難,怎么可以用這些話惑亂皇上的聽聞呢!(2)皇上下令搜查李廣的家,得到他收受賄賂的賬本?;噬虾苌鷼?,登記并沒收了他的家產。13.谷應泰說:“人君進賢退不肖之間,安危倚伏不行不審也?!边@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安危倚伏”的意思是“安與危、福與禍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影響轉化的條件是“進賢退不肖”,任用賢人國家就安定,任用小人國家就危機四伏。史書最終的評價一般是為了告誡后世,再聯系這句話所闡釋的道理,不難得出谷應泰這樣說的目的。答案:道理:君主用人關系到國家的安危,任用賢人國家就安定,任用小人國家就危機四伏。目的:告誡后世君主要親賢臣、遠小人。(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日,皇太子繼承皇位,下詔大赦天下,將其次年改為弘治元年。前朝邪惡奸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大學生就業指導》期末筆記
- 2025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知識點與答題技巧匯編 講義
- 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A Grammar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基于多源異構數據的地質知識圖譜構建與應用
- 2024年領導干部任前廉政知識考試測試題庫及答案
- 《公共資源交易主體信用評價實施指南》編制說明
- 煤礦防突專項設計(樣本)
- 紹興銀行社會招聘真題
- 《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
- DB1303T375-2024起重機械使用管理制度編制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