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口腔主治醫師 《基礎知識》口腔組織病理學第九章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2022年口腔主治醫師 《基礎知識》口腔組織病理學第九章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2022年口腔主治醫師 《基礎知識》口腔組織病理學第九章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2022年口腔主治醫師 《基礎知識》口腔組織病理學第九章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2022年口腔主治醫師 《基礎知識》口腔組織病理學第九章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組織病理學》九、齦

一、A1

1、關于窩溝制形態的描述,正確的是

A、呈三角形,底部向著窩溝壁

B、呈三角形,頂部向著釉牙本質界

C、呈三角形,頂部向著窩溝壁

D、呈同心圓形

E、沒有固定形狀

2、以下關于平滑面斜的描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A、多見于頰舌面近牙冠部

B、病變呈口小底大的形態

C、蹣斑不能自行恢復

D、踽緣處的踽斑呈圓形

E、多發生在鄰面接觸點的下方

3、釉質制病變的主要部分是

A、透明層

B、暗層

C、表層

D、病損體部

E、細菌侵入層

4、鏡下觀察早期平滑面釉質踽縱斷磨片,其病損結構由內向外可分為

A、透明層、暗層、病損體部、表層

B、透明層、病損體部、暗層、表層

C、壞死崩解層、細菌侵入層、脫礦層、透明層

D、透明層、細菌侵入層、脫礦層、壞死崩解層

E、透明層、脫礦層、細菌侵入層、壞死崩解層

5、平滑面蹣的病損形態是

A、燒瓶狀,口小底大

B、燒瓶狀,口大底小

C、淺碟狀,口大底淺

D、三角形,頂向釉牙本質界

E、三角形,頂向釉質表面

6、釉質踽的基本病理變化能夠概括為

A、血腫和機化

B、生長和發育

C、感染與免疫

D、脫礦與再礦化

E、復制和傳遞

7、平滑面壁所呈現的“三角形”中,能夠表示病變最早、最活躍的部分是

A、三角形基底部

B、三角形中部

C、釉質表面

D、三角形頂部

E、不能代替腦病進展

8、光鏡下觀察釉質早期平滑面踽縱磨片,敘述正確的是

A、釉柱橫紋模糊

B、生長線顯著

C、無色素沉著

D、三角形頂部向著釉質表面

E、三角形頂部為病變最晚的部分

9、牙本質踽的病理改變由病損表層向深部依次為

A、透明層、細菌侵入層、脫礦層、壞死崩解層

B、透明層、脫礦層、細菌侵入層、壞死崩解層

C、細菌侵入層、脫礦層、透明層、壞死崩解層

D、壞死崩解層、脫礦層、細菌侵入層、透明層

E、壞死崩解層、細菌侵入層、脫礦層、透明層

10、牙本質踽最前沿的改變是

A、牙本質脫礦

B、細菌侵入

C、形成透明層

D、發生脂肪變性

E、牙本質破壞崩解

11、牙本質制的病理改變中脂肪變性層屬于哪一層結構

A、死區

B、透明層

C、脫礦層

D、細菌侵入層

E、壞死崩解層

12、牙骨質踽臨床上多見于

A、乳前牙

B、乳磨牙

C、年輕恒牙根踽

D、老年人冠齦

E、老年人根齦

二、B

1、A.1%

B.5%

C.2-4%

D.5%?25%

E.10%?30%

<1>、平滑面踽病損體部孔隙所占容積

ABCDE

<2>、平滑面踽表層孔隙所占容積

ABCDE

<3>、平滑面脯透明層孔隙所占容積

ABCDE

<4>、平滑面斜暗層孔隙所占容積

ABCDE

2、A.平滑面篇

B.牙頸部制

C.窩溝制

D.牙本質踽

E.牙鄰面蘸

<1>、能夠同時導致釉質,牙骨質和牙本質發生齦病的部位為

ABCDE

<2>、制損及形態與釉柱排列方向一致,即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潛行性躺損,且很容易進展到牙本質

的踽為

ABCDE

3、A.透明層

B.脫礦層

C.細菌侵入層

D.壞死崩解層

E.暗層

<1>、在透明層的表面細菌進入前,酸的擴散導致的脫礦改變的是

ABCDE

<2>、在脫礦層表面細菌侵入小管繁殖,小管擴張呈串珠狀的是

ABCDE

<3>、牙本質踽的最深層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窩溝齦酷損形態與平滑面不同,也呈三角形,但基底部朝向釉牙本質界,頂部向著窩溝

壁。

【該題針對“踽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16,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平滑面斜多見于牙鄰接面接觸點下方、頰舌面近齦緣牙頸部。早期體現為牙表面白堊色

不透明區,與周圍正常的透明釉質不同,這種不透光是由于釉質的脫鈣使其光折射率改變。

【該題針對“齦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17,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病損體部是釉質齦病變的主要部分,從表層下一直延伸到近暗層。

【該題針對“腦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18,點擊提問】

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結合透射光顯微鏡、偏光顯微鏡、顯微放射攝影觀察早期平滑面釉質斜縱斷磨片,

由深層至表層病變可分為四層,即透明層、暗層、病損體部、表層。

【該題針對“踽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19,點擊提問】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平滑面踽:釉質深層受累,病損呈三角形,三角形的頂部向著釉牙本質界,基底部向著

釉質表面,三角形頂部為病變最早、最活躍的部分。

【該題針對“蹣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5,點擊提問】

6、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釉質踽雖然是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但是病變具有其余任何感染性疾病所沒有的特征,

為一種非細胞反應性病變,基本變化為脫礦和再礦化。

【該題針對“踽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6,點擊提問】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平滑面踽病的病理體現中的“三角形”病損,其頂部為病變最早、最活躍的部分。

【該題針對“晶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7,點擊提問】

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光鏡下觀察釉質早期平滑面齦縱磨片,最早顯示為病損區的釉柱橫紋和生長線變得顯著,

以后逐漸有色素沉著。當釉質踽繼續開展,病損呈三角形,其頂部向著釉牙本質界,基底部向著釉質

表面,三角形頂部為病變最早、最活躍的部分。

【該題針對“貓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8,點擊提問】

9、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一般可將牙本質制的病理改變由病損深部向表面分為四層結構:①透明層;②脫礦層;

③細菌侵入層;④壞死崩解層。題干要求選擇的是由病損表層向深部的順序。

【該題針對“蹣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2,點擊提問】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細菌侵入之前,部分區域牙本質小管內成牙本質細胞突起在細菌酶的作用下,細胞

膜等有機成分發生脂肪變性,光鏡下呈云霧狀,曾稱此區域為脂肪變性層。在脂肪變性的基礎上,也可

發生礦物鹽晶體的沉著,形成透明層。

【該題針對“蹣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7,點擊提問】

1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透明層:有時,在細菌侵入之前,部分區域牙本質小管內成牙本質細胞突起在細菌酶

的作用下,細胞膜等有機成分發生脂肪變性,光鏡下呈云霧狀,曾稱此區域為脂肪變性層。在脂肪變性

的基礎上,也可發生礦物鹽晶體的沉著,形成透明層。死區是脫礦層的結構變化。

【該題針對“稿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8,點擊提問】

12、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牙骨質踽多發生于牙齦萎縮、牙根面暴露后,牙骨質表面菌斑沉積,繼而糜病形成,臨

床上多見于老年人根踽。

【該題針對“幽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9,點擊提問】

二、B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病損體部:是釉質般病變的主要部分,從表層下一直延伸到近暗層。將牙縱斷磨片浸于

樹膠、曜咻觀察,病損體部顯示為較為透明,與暗層之間界限清晰。此層脫礦程度較為嚴重,約占釉

質容積5%?25%。

【該題針對“幽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1,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表層:在斜損區表面有一較為完整的表層,而且較之深層呈放射線阻射,孔隙容積

約占釉質體積5%o

【該題針對“脯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2,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透明層位于病損的最前沿,和正常釉質相連,是踽損最早發生的組織學改變。此層釉質

晶體開頭出現脫礦,晶體間孔隙較正常釉質增大,孔隙容積約為1%?

【該題針對“幽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3,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暗層:緊接于透明層表面,當磨片浸漬于樹膠或啜咻時,此層體現為暗黑色。暗層較透

明層孔隙增加,孔隙容積約為2%?4%。

【該題針對“齦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24,點擊提問】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根面斜好發部位為牙頸部,所以病變常累及頸部的釉質、牙骨質、直接或間接累及

牙本質。

【該題針對“蹣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0,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窩溝附近的釉柱排列方向為向窩溝底部集中,形成的踽損及形態與釉柱排列方向一致,

即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潛行性翻損,由于釉質在窩溝底較薄,窩溝踽病變很容易進展到牙本質。

【該題針對“糜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1,點擊提問】

3、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脫礦層位于透明層的表面,是在細菌進入前,酸的擴散所導致的脫礦改變,此層牙本質

小管形態依然比較完整,小管內基本上無細菌侵入。但管周、管間牙本質磷灰石數目減少,說明有

脫礦的存在。

【該題針對“膩病”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1995834,點擊提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細菌侵入層位于脫礦層表面,細菌侵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