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

高新區第二小學李琳玉

【教材分析】

《司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過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故事,贊頌

了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機智聰明的品質。文章篇幅短小精悍,

內容淺顯易懂,敘述形象生動,寓意深刻。

【學情分析】

學生對文言文的接觸不多,要通過多層次、多元化朗讀,讓學

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借助注釋、工具書插圖、動作等方

法,讓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學法,進而拉近

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對比和其他課文的不同,初步感受文言文特點;

4.感受人物形象,體會司馬光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想不想做游戲?今天的游戲名字叫“看圖猜故事”,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來聽聽他的

自我介紹吧!

2.板書課題,司馬光,尤其強調“司”:同字丟掉一小豎。

師:還有誰能補充資料呢?

仔細對比發現有什么不同?對,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司馬光》就

是文言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

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

文言文文字簡約,意義深遠。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司

馬光》就是這樣一篇文言文,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文言文的魅力

吧!

請大家打開課本第24課——司馬光(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指名讀課文,強調學生注意傾聽,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3.教師指導,讀準節奏。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

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4.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再試著讀一讀課文。(指

名讀,齊讀)

5.師:這篇文言文到底講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有不理

解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釋,如果仍有不明白,請標注出來。

師: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三、理解課文大意。

1.課文中那個口小肚大的容器是什么呢?(明確:甕)

2.讓我們穿越到千年以前,看看故事是如何開始的?先交代了什

么?

預設:群兒戲于庭。

師:一起讀這句話。說的是誰?(群兒)

哪個詞說不止一個人?(群)

3.他們干什么呢?你從哪讀出來的?在哪玩耍呢?

相機板書:群兒戲于庭

這句話是說一群小孩在庭院里游戲。那如果他們是在花園里玩耍

該怎么說?在池邊玩耍呢?你從這句發現和現代文有什么不一

樣的地方?文言文語序發生了變化,理解時我們要調整詞序。此

時,孩子們心情如何?試著讀出孩子們的心情。

4.正在孩子們玩的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

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你從哪讀出是一個小孩?一兒。做什么?登甕。相機板書。

雖然語言簡潔但是讓我們感受到了故事的起因,這就是文言文的

魅力,一起來讀一讀。

5.后面發生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經過,結果。

眾皆棄去。眾指的是誰?除了司馬光之外的其他小孩子,你從哪

里知道“眾”里面沒有司馬光,聯系后文,除了沒有司馬光,還

沒有誰?你從哪里讀出來的?聯系上文。所以,我們又多了一種

學習文言文的辦法——聯系上下文。

“眾”和前文中哪個字意思相近,但是略有差別?

“皆”,非常好,這就是文言文用詞準確但是又有所區別的特

點。

6.除了司馬光和掉進水里的那個孩子,其他孩子此時的反應又

是如何呢?(聯想,根據以往所學。回去了,“去”是什么意思?

四散離開。有沒有管掉在水里的孩子呢?沒有,你從哪里判斷出

來的?棄,丟下。)這么多的孩子中,有一個孩子沒有慌,他的

名字叫司馬光,他不僅沒有慌,我們分明看到他這樣做:光持石

擊甕破之。說的是誰?做了什么?拿了一塊大石頭,怎么樣?做

一做動作。然后呢?之:指代什么?甕。故事的結果呢?水迸,

兒得活。

7.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方式和眾人形成了鮮明對比,你感受到了

什么?

8.寥寥數語。故事內容完整而又不失精彩。就這樣,他的故事

在鄰里之間傳開了,哪一句寫的最為精彩?

當母親給孩子講故事時,當孩童們玩耍時,你知道,他是怎樣救

下伙伴的嗎?當書生們討論故事時,他們會問到,你知道一個七

歲的孩子是怎樣救下伙伴的嗎?

9.人們把故事畫成了畫,你能描述一下畫面的內容嗎?

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看圖講故事。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

流傳之廣,流傳之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四、鞏固小結。

1.我們今天學習了這么多理解文言文的辦法,你能不能用今天學

過的方法讀一讀有關司馬光的另外一個故事。

2.出示課件司馬光(選自《宋史》)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

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注釋】

①凜然:嚴肅莊重的樣子。如:像。

②之:指《左氏春秋》。退:回去。

③了:明白,懂得。旨:主要意思。

④自是:從此。釋:放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