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同步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同步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同步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同步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同步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1910~1911年,長江中下游各省連遭大水,從湖北到江蘇,災民達數百萬之巨;同時,東北三省爆發了20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死亡人數超6萬。當時不少國內外知名人士都將災情和疫情視為對清政府來說是生死攸關的考驗。這可用于說明(

)A.災害和疫病影響歷史的發展 B.清廷腐敗導致救災抗疫不力C.辛亥革命的爆發具有偶然性 D.列強借防疫干涉中國的內政2.下表為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時期東南地區疫病爆發的次數和頻率變化表。朝代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歷時年數426年360年379年319年疫病爆發次數41314109疫病爆發頻率(%)14435對上述變化解釋合理的是(

)A.漢朝防疫措施完善 B.兩宋社會矛盾異常尖銳C.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D.東南地區環境日趨惡化3.東晉葛洪所著的《肘后備急方》記載了被狗咬過后的治療方法,“乃殺所咬之犬,取腦敷之,后不復發”,該方法與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體相近。據此可知(

)A.《肘后備急方》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B.古代中醫注重借鑒并且采納西醫的治療方法C.中醫在防疫治病方面具有一定迷信色彩D.中西醫在部分診療原理和做法上具有一致性4.如表所示為1843~1883年中國主要教會醫院(診所)的情況。據此可知傳教士的醫療活動(

)時間地點名稱創辦者1843廈門診所赫伯恩(美國)1845寧波眼科醫院麥高恩(美國)1848廣州金利埠醫院合信(英國)1860汕頭基督醫院高爾德(英國)1862北京京都施醫院洛克哈特(英國)1866漢口仁濟醫院史密斯(英國)1881天津馬大夫醫院馬根濟(英國)1883蘇州博習醫院郎勃、柏樂文(美國)A.折射出列強在華勢力范圍的擴大 B.嚴重沖擊了中國傳統醫學C.說明中國衛生狀況引起西方關注 D.改善了民眾對西醫的認識5.宋熙寧八年春,吳地大疫,蘇軾在杭州建立很多病坊“以處疾病之人”,即臨時隔離處。宋熙寧九年,曾鞏任江南西路兵都鈐轄(武官名),“命縣、鎮、亭、傳,悉儲藥待求”,“以授病者民”。這說明,北宋政府解決疫病的方法有(

)①建立疫病救治機構②武官出任地方長官③提前做好藥物儲備④免收賦稅減輕負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鴉片戰爭后,西方教會醫院在中國大量開設,但人們只有在遇到外科、眼科疾病時,才傾向于向西醫求助,而內科疾病一般是在中醫診治多次無效后,才去嘗試西醫。這從側面反映了(

)A.中國人“華夷之辨”的心理防線 B.西醫的療效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C.中國人強烈抵制外來侵略的心態 D.“西學東漸”深刻影響國人生活7.下面是一幅有關2020新冠疫情的漫畫,其反映出中國抗擊新冠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醫護人員忠于職守 B.黨和政府積極應對C.全國人民眾志成城 D.新冠病毒自然衰亡8.宋代承前朝開設尚藥局,于藥政方面開前朝先河,置和劑局和惠民局。王安石變法實行國家對成藥專營。政府規范藥物生產,增強了藥品銷售和流通方面的監督管理。大力編書,樹立了藥品炮制和加工制作的國家標準。響應重大疫情,快速給藥,及時治療。這些措施(

)A.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 B.促進了人口快速增長C.說明宋朝取消了藥業民營 D.體現了儒家民本思想9.《扁鵲見蔡桓公》一文記載,神醫扁鵲四次面見蔡桓公,便知其病從腠理、肌膚,逐漸發展到腸胃、骨髓。該典故說明扁鵲看病所用的診法是A.望診 B.聞診 C.問診 D.切診10.唐代對御醫的管理很嚴格,唐律中明確規定,制作御藥如果跟處方不相符,包括藥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對、服藥說明書寫錯誤等,依律可處以絞刑。據此可推A.理學觀念主導古代司法 B.傳統科技遵循自然和諧C.中醫臨床固守辨證施治 D.專制體制影響醫學發展11.羅馬法規定:“如果從某處向人們經常通行或逗留之地投擲或倒潑某物,針對居住在那里之人,我將給予雙倍于他所造成的損害之訴。”這表明當時羅馬人(

)①已具有較強的公民意識

②對城市衛生有管理要求③強調私有財產的合法性

④注重維護社會公共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春秋戰國成書的《黃帝內經》中指出:“毒物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突出了飲食的調養及預防作用;漢代張仲景發展了這一理論,在實踐中開創了藥物與食物相結合治療重病、急癥的先例。這些成果(

)A.表明藥物和食品相互滲透被廣泛推崇 B.為中醫藥食同源養生保健理論奠定基礎C.說明中醫藥學在自我批判中不斷完善 D.確立了古代中醫藥食同源的標準化體系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與醫學有關的有300多片。成書于戰國的《黃帝內經》把人的身體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提出“人與天地相應”,認為施治就是要達到陰陽關系的協調平衡,“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漢代《神農本草經》收載365種藥物,其中植物類藥252種,提出主藥與輔藥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則。《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共同構成了我國古代的醫學體系。唐代孫思邈著《千金方》,記載了800多個藥方,近千種植物藥,形成“號脈問診,按方抓藥”的基本治療方式。宋朝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明代《本草綱目》集我國古代藥學之大成,后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廣泛傳播。我國古代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的技術,對18世紀英國牛痘接種術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據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等材料二

17世紀,布魯塞爾的維薩里醫生通過實體解剖創立人體解剖學。18世紀以來,關于病菌感染、外科手術、細胞病變等方面的研究使西醫獲得巨大發展,機械化生產的顯微鏡、聽診器、血壓計、電動體腔鏡、化學驗血劑、手術操作臺等不斷出現,阿斯匹林、盤尼西林等化合藥被大量使用。清朝末年,西醫大規模傳入中國。民國時期,知識精英們“以科學的名義”對中醫進行批判,最終釀成民國政府三次試圖廢除中醫的行動。——據陳竺《西醫與中醫的對話》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古代醫學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與古代中醫相比,近代西醫的不同之處,并分簡析其成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西醫學發展的認識。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醫史學者謝觀認為,中國歷代政府重視醫學者無過于宋。宋代皇帝重視醫學,并將其與“仁政”思想結合起來。自唐安史之亂后,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長期分裂戰亂的時期,各種疾病廣泛流行。同時,兩宋時期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災害的發生引起疫情的暴發。宋雖建立起統一的國家,但依然長期受到遼、西夏、金、蒙古等政權的威脅,戰事不斷,士兵死傷無數,軍營急需醫療救治。社會的不同需求,對當時的醫學提出了尖銳的要求。古方不能治今病,一部分醫者開始努力探求新的治病方法以應付迫切的現實需求,而這也正好為醫家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臨床能力和醫療理論水平。—摘編自趙軍斌《宋代的醫學發展及其原因解析》材料二

先秦時期已有醫療救濟方面的事例,但是那時的醫療救濟更多是一種臨時性的或季節性的舉措,并未形成固定的機構和救濟體系。兩漢以降,歷代王朝在此領域也有一定的舉措,但仍以臨時性的或季節性的措施為主。到了唐朝曾建有功能更為專一的病院即乞丐病坊。后雖被政府接管仍委托僧人管理,顯示出較強的民間特色,但其規模不大,受惠面也有限。與此相比,宋朝的醫療救濟事業無疑有了巨大的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醫療體系和救濟制度,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摘編自張文、盧渝寧《宋代官辦醫療救濟》(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醫學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先秦到宋代醫療救濟的變化趨勢,并說明宋代醫療救濟的意義。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們會借助于當下所有可用的智力資源對疾病作出解釋。醫學走過了從巫術到宗教、哲學以及最后到科學的漫長道路。醫學充分參與了自然科學的偉大崛起.借此.它變得遠比過去更加有效。在新的醫學科學中,文明已經鑄就了一件武器.人類可以用它來努力把自己從疾病的古老束縛中解放出來。然而,把健康狀況的改善全都歸功于醫學科學則大錯特錯。還有另外一些因素.也扮演了同樣重要的角色。1681-1855年倫敦人口年度死亡率數據時間人口年度死亡率(每千人)1681-1690年530000人42%1746-1755年653000人35%1846-1855年2362236人25%——摘編自[美]亨利?歐內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與人類文明》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這一時期英國倫敦人口變化為例,提煉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參考答案:1.A2.C3.D4.A5.B6.A7.C8.D9.A10.D11.C12.B13.(1)特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獨具特色,自成體系;講究整體性、辯證性;以植物藥為主;重視經驗積累和總結。(2)不同:重視科學實驗研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診治,大量使用化合藥物。成因: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近代科學的興起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3)認識:中西醫學的形成受各自國情的影響;中西醫各有所長,應在交流學習中實現發展;都對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4.(1)原因:皇帝對醫學的推崇;長期戰亂需要醫療支持;自然災害頻發對醫學的要求;醫藥人才的涌現;儒學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2)變化趨勢:從臨時性到固定性機構;規模由小變大,受惠面更廣;從民間管理到政府主導。意義: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公共衛生和健康,利于社會穩定;增強百姓對政府的信任,維護統治秩序;推動宋代經濟的恢復發展;超越前代,并開創了此后朝代醫療救濟的基本格局。15.[示例]論題:近代醫學的發展是人類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闡述:17世紀末以來,英國倫敦人口總量增長顯著.但人口年度死亡率逐步下降,其原因多元,但近代醫學的進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近代以來,西醫以化學、生物學、物理學等實驗科學為依托,借助精密儀器及數據分析,在解剖學、診斷學、藥學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同時,近代醫學憑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驗等手段.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傳染病、隔離傳染源、治療感染者、普及公共衛生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