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_第1頁
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_第2頁
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_第3頁
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一、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綜述復合材料指由兩種以上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物質組合成的多相固體材料。基于玻璃纖維機械強度高、絕緣性好、耐腐蝕性好、輕質高強等優點,以玻璃纖維及制品作為增強材料、以合體樹脂作為基體材料的玻纖復材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能夠替代鋼、鋁、木材、水泥、PVC等多種傳統材料,在風電葉片、汽車與軌道交通、建筑材料、工業管罐、電力絕緣、電子電器、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玻纖復合材料由玻纖制品進行深加工制成,主要分兩種主要類型:熱固性復合材料(FRP)和熱塑性復合材料(FRT)。熱固性復合材料主要以熱固性樹脂如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為基體,熱塑性復合材料以聚丙烯樹脂(PP)、聚酰胺(PA)為主。熱塑性是指加工固化冷卻以后,再次加熱仍然能夠達到流動性,并可以再次對其進行加工成型,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可回收、加工成型快、造價低、密度低、強度高、抗沖擊好、抗疲勞好等突出特點。由于玻纖下游需求相對分散,且產品應用形態多樣,使得玻纖制品環節較分散。從復合材料的生產工藝看,只有部分領域的工藝較為標準,比如風電葉片通常使用樹脂注入及纏繞工藝、汽車零部件通常使用注塑工藝、覆銅板通常使用半固化(PP)片工藝等,誕生的制品龍頭也較大。二、玻璃纖維產業鏈玻纖上游產業涉及采掘、化工、能源,下游產業涉及建筑建材、電子電器、軌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車制造等傳統工業領域,以及航天航空、風力發電、過濾除塵、環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興領域。在玻纖產業鏈中,玻纖制品和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處于中后端。從玻璃纖維整體行業產量來看,據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協會數據,2022年中國玻璃纖維總產量達到687萬噸,同比增長10.2%。其中池窯紗總產量達到644萬噸,同比增長11.1%,池窯紗占比達到93.74%。從下游需求來看,全球玻璃纖維行業下游應用中,建筑建材和交通運輸(含管罐)合計占比超過60%,近年來電子電器應用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玻璃纖維下游需求中個,電子電器占比從21%下降至15%,新能源環保行業應用提升至12%。三、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分析1、全球從全球復合材料產量情況來看,據全球復合材料行業組織JEC數據,2022年全球復合材料產量約為1270萬噸,2018-2022年產量復合增速約3%,亞洲為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亞洲地區占全球復合材料的產量接近50%,過去十年呈提升趨勢。其中,中國市場的全球產量占比約28%,但產值占比約22%,產品均價較低不僅源于生產成本較低,也源于高端市場應用有待開拓。產品結構方面,玻璃纖維復合材料長期產量占比約95%左右,近兩年碳纖維的應用比例有所提升。具體來看,2022年全球復合材料產量中,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產量占比為94%,天然纖維復合材料占比4%,碳纖維復合材料占比為2%。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中,熱塑性增強材料產量占比快速提升后,近五年占比趨于穩定,主要源于全球風電市場迎來較快增長,拉動熱固性復合材料的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產量占比為39%,熱固性復合材料產量占比為61%。2、中國從國內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產量來看,據統計,2022年我國玻纖復合材料產量達到641萬噸,過去十年產量復合增速約5%,較玻纖紗的產量復合增速更慢,或主要源于玻纖紗在復合材料的用量占比提升。產量結構方面,玻纖熱塑性復合材料產量占比接近50%,近幾年滲透率提升放緩,主要源于風電拉動熱固性復合材料快速增長。四、玻璃纖維行業競爭格局從玻璃纖維行業競爭格局來看,行業寡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玻纖產能CR5約64%,分別為中國巨石、美國OC、泰山玻纖、重慶國際和日本NEG,其中中國占據三席,2021年國內玻纖產能CR5約為72%。中國巨石前身桐鄉巨石玻璃纖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聚焦于玻璃纖維及制品業務,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長為玻纖領域的世界龍頭。從公司經營情況來看,據公司公告披露,2022年中國巨石實現營業收入201.9億元,同比增長2.46%,凈利潤為66.1億元,同比增長9.65%。業務方面,2022年中國巨石玻纖及其制品業務營收168.7億元,營收占比83.53%,較2021年的90.55%有所下降。五、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1、海風領域碳纖維正在對玻纖進行替代,玻璃纖維仍將是陸上風電主流材料選擇玻纖在風電整機中主要集中使用于葉片,少量用于整流罩、發電機艙保護殼等部位。風電葉片目前主要采用玻璃纖維/碳纖維、輕木、樹脂等材料復合而成。從葉片結構來看,玻璃纖維/碳纖維制成的拉擠板主要用于葉片主梁。發電機艙保護殼等部位使用的玻纖以手糊為主,用量較少。傳統葉片制造材料主要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而當葉片長度超過一定值后,全玻璃鋼葉片重量較大,性能上也有較多不足,可能會出現共振問題、扭轉問題等。隨著海上風電大型化進程加快,120米以上葉片用玻纖或難以滿足其性能要求,海上風電的碳纖維滲透率將迎來提升。但由于碳纖維價格較高,且玻纖性能可以充分滿足陸上風電的要求,故玻纖復合材料仍將是風電葉片最主要的材料。2、熱塑性復合材料受益于汽車輕量化,長期增長趨勢明顯汽車輕量化為長期趨勢,塑料比重較小,在0.9到1.5之間,用玻纖增強后比重也不到2,遠小于鋁(2.7)和鋼(>7)。普通的玻纖增強聚酰胺在比拉伸強度上已可以與普通鋼材保持一致;高性能的碳纖維增強聚酰胺,在比強度和比模量上已經都可以和普通金屬甚至改性能金屬相媲美。因此,隨著改性塑料的性能優化(如玻纖增強塑料工藝的進步),塑料在汽車內占比逐漸提升,應用范圍逐漸從內飾件,向外飾件,再向結構功能件滲透。以纖維進行增強是提高塑料性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應用最多的纖維即是玻璃纖維。20世紀30年代玻璃纖維問世,20世紀中葉以片狀膜塑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