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蘇省常州市聯盟學校2024屆高三9月月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在遼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不少房屋的外圍都有著院落式的圍墻,幾乎所有房屋都有多層極厚的屋內地面。一間房子原墻基不動,屋內先后墊積的居住面可達六七層或更多??梢?,當時這些地區()A.氏族之間聯系趨于緊密 B.階級分化較明顯C.具備早期國家初始形態 D.私有制已經產生〖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的中國。材料體現的是新石器時代的遼寧地區遺址出現院落圍墻及多層極厚的屋內地面,反映了該地區的先民已經把房屋當做私有財產,說明當時已經出現私有制,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氏族之間的聯系,排除A項;材料與階級分化無關,排除B項;國家形態出現如監獄、軍隊、刑法、宮殿等,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2.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諸侯的擁立下即位,成為周夷王?!抖Y記》載:“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而下?!薄耙耐跸绿谩狈从吵觯ǎ〢.多元一體華夏認同 B.受天之祜四方來賀C.周之子孫日失其序 D.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時期的中國。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中期,周夷王下堂接見諸侯,說明的是王室衰微,傳統秩序失序,C項正確;材料與華夏認同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王室衰微,與四方來賀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的說法,排除D項。故選C項。3.漢代的財政年度計算是“計斷九月”,唐代則是“歲終為斷”。前者取決于粟的成熟時間,后者則與水稻的成熟時節相適應。這反映了A.區域經濟地位的變動 B.粟的種植面積不斷縮減C.賦稅征收標準的調整 D.歷法進行了大規模修訂〖答案〗A〖解析〗粟是北方作物,水稻是南方作物,唐代財政年度計算與水稻成熟時節相適應,這說明當時南方地區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A正確;通過題干信息只能看出南方經濟地位的上升,不等得出當時粟種植面積的縮減,排除B;材料主體是財政年度計算月份的變化,不能得出當時賦稅征收標準的變化,排除C;D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4.《四庫全書總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區(今地名)統計表黃河文明帶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總計163099691167283長江文明帶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含上海)總計74694271875南方沿海文明帶廣西廣東(含海南)福建與臺灣總計23611據表可知,唐代A.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別 B.文化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C.黃河流域人口數仍占優勢 D.文化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四庫全書總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區(今地名)統計表”的內容,可知,《四庫全書總目》所收唐代著作的作者分區絕大多數分布于黃河文明帶,而長江文明帶數量較少,廣西、廣東(含海南)、福建與臺灣等地更是少之又少。據表可知,這體現了唐代文化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別”,排除A項;文化中心隨經濟重心南移而南移,而南宋時期經濟中心才完成南移,排除B項。材料與“黃河流域人口數仍占優勢”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5.唐宋筆記中對當朝君主的記載較多。唐人用諸多異象來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對人事的關注加強了。在君臣關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敘述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處時代,對君臣關系更加關注,多詳載內廷變革與矛盾。這種變化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學多受官方推崇 B.明君賢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訴求C.社會輿論影響政治生活 D.崇文抑武政治局面的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處時代,對君臣關系更加關注,多詳載內廷變革與矛盾”可知,宋代比較注重君臣關系的相關內容的記載,體現了士人企圖實現君臣共治的理想,B項正確;理學的核心在于維護皇權,與材料所述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社會輿論的作用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題干涉及君臣關系,與崇文抑武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6.16世紀初,中國金銀比價是1:6,歐洲是1:12,日本是1:10。據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一現象()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經濟的發展 B.促進了中國白銀貨幣化發展C.源于新航路開辟致金銀匯率波動 D.推動了中國海禁政策的實施〖答案〗B〖解析〗材料金銀比價反映出明朝銀價較高,受利益的驅使,日本、歐洲白銀可能被大量運往中國,刺激了白銀貨幣化的發展,B項正確;16世紀中國處于明朝時期,A項不符史實,排除A項;依據材料無法推斷金銀比價的不同是新航路開辟導致的,排除C項;題干涉及時間16世紀,結合所學知識,這一時期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而且材料中的信息無法推斷國際市場金銀比價不同對中國海禁政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7.《天工開物》在列舉了各種油料植物出油率后,還說明以上只是大致情況,“其他未窮究試驗,與夫一方已試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边@()A.與近代科學的精神相契合 B.開啟了“中學西漸”的進程C.源于農業經營方式的轉型 D.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根據“其他未窮究試驗,與夫一方已試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笨傻贸觥短旃ら_物》中的記錄強調對所研究事物進行實驗,并需要作進一步驗證,這與西方近代科學的精神相契合,A項正確;僅從材料的信息不能得出“開啟”的說法,排除B項;明代的農業經營方式仍然是小農經濟,并沒有轉變,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實驗求證的精神,而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排除D項。故選A項。8.雍正時期,在繼續密折制度的同時,還建立了由親近人員負責的文武官員優劣簿,以圈兩圈、圈一圈、點一點、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區分優劣五等。這一做法旨在()A.強化政府的廉政建設 B.任用賢良能臣參與決策C.提升官員的行政能力 D.保證國家機器高效運轉〖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在繼續密折制度的同時”、“還建立了由親近人員負責的文武官員優劣簿,以圈兩圈、圈一圈、點一點、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區分優劣五等”及所學知識可得,雍正時期采取的這些政治制度,能夠有效地促進國家機構高效運轉,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廉政建設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任用賢良,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對官員個人能力的提升,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9.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是廣西人,世代以燒炭種山為業。父母去世后,離家流浪,與人結伙護送洋貨,交結不少兩廣江湖豪客。后失業回到家鄉,做燒炭工人。楊秀清的“失業”,與某城市的開港有關。該城市應是()A.廣州 B.上海 C.潮州 D.天津〖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鴉片戰爭之后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其中規定開放五處通商口岸,即廣州,上海,福州,寧波和廈門,其中廣州在通商口岸開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當時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場所:鴉片戰爭之后盡管廣州仍舊是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開放,廣州壟斷對外貿易的局面不復存在,兩廣地區大量手工業工人失業,這些失業的手工業者成為太平天國勢力興起的重要力量,B項正確,排除A項;潮州并沒有開放為通商口岸,天津開放出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排除CD項。故選B項。10.1915年5月22日,《申報》刊登了一則上海中國明明眼鏡公司的聲明:“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痹摤F象反映()A.外交關系影響社會輿論 B.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C.民族企業發展形勢嚴峻 D.中外商業競爭愈發激烈〖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5年(中國)。根據材料“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笨芍?,一戰時期,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迎來了短暫春天,其原因之一是群眾的愛國熱情下,紛紛抵制日貨,這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但當時民族工業存在惡性競爭,一些公司詆毀其他公司販賣日貨,從而影響其公司的發展,可知當時外交關系影響社會輿論,A項正確;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1914年至1918年處于一戰時期,歐洲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使我國民族工業發展迎來黃金時期,民族企業發展并非形勢嚴峻,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喪心病狂之徒”是外國企業,無法得出中外商業之間競爭愈發激烈,排除D項。故選A項。11.1928年4月,朱德、陳毅和毛澤東會師,陳毅在第二年寫給上級的報告中寫到會師后,兩支部隊合計人數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農民8000余人,毛(澤東)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這近1萬2千人整編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為我黨我軍軍事上逐漸發展壯大的一顆最重要的種子。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A.南京國民政府忙于北伐 B.中共認識到武裝斗爭的重要性C.中共成功實現戰略轉移 D.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材料表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是各種力量合編而成的,并且成為我黨我軍軍事上逐漸發展壯大的一顆最重要的種子,使得井岡山根據地得以鞏固壯大,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結果,D項正確;北伐的時間是1926年到192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國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就認識到了武裝斗爭的重要性,排除B項;中共成功實現戰略轉移指的是長征,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2.如圖是《南國細節》攝影圖冊中的一張圖片,這張照片反映出當時()A.城市企業活力不斷增強 B.經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C.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D.對外開放層次日益深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根據“圖片說明:1981年,廣州白云山農家包產到戶后,農民的庫房搬到自家的臥室來了。圖片中的臥室堆滿了菠蘿?!笨傻贸觯r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因此農產品產量提高,說明經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村,而不是城市,排除A項;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是在2008年,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而不是對外開放,排除D項。故選B項。13.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會階級制度》第二章標題“元代法定之種族四級制”,確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將其概念定義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級制度”,同年出版的權威性讀物《中國大百科全書》基本認同了這一觀點,在學界影響很大。但20世紀末以來,不少學者對該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基于人種、語言、宗教、文化而劃分身份差別或階級制度的說法是一種對元朝歷史的誤解。甚至有學者認為“色目人”是漢族認知世界的產物,“四等人制”是漢族人虛構出來的。以上學術爭論對我們的啟示是()A.學者對歷史概念解讀基于其時代背景和階級立場B.歷史研究不能迷信權威,要做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C.對歷史現象的認知應避免基于簡單概括和過度解讀D.不能先入為主地開展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政策的研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中國。據材料20世紀末以前,學術界基本認同元朝實行“法定民族等級制度、四等人制”等觀點,但20世紀末以來,不少學者對該概念提出了質疑,結合所學可知,歷史現象是復雜的,有時候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在下結論的時候,應避免簡單概括,另外“色目人”很明顯是漢族對少數民族的稱呼,所以即使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但不一定真有“法定”的“民族等級制度”,這說明對歷史現象不能過度解讀,C項正確;時代背景和階級立場會影響歷史解讀,但是對歷史概念的解讀應首先尊重史實,另外材料也不體現學者們的階級立場,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小心求證”,排除C項;先入為主的意思是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材料不體現學者們“遇到新的史學觀點時”是否“不愿意接受”,排除D項。故選C項。14.中世紀晚期,歐洲諸多君主國,統治者往往大力贊助藝術,建造宮殿、樹立雕像,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廳和溫莎城堡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主要用意是A.與教會爭奪城市控制權 B.宣示王權合法性以加強王權C.爭取新興市民階層支持 D.保護中世紀歐洲的文化遺產〖答案〗B〖解析〗根據“建造宮殿、樹立雕像”可知君主國的統治者是所以大力贊助藝術,是希望通過藝術宣揚王權,從而加強統治,B項正確;材料內容不能體現王權與教權的爭奪,排除A項;大力贊助藝術并不能說明是在爭取新興市民階層的支持和保護中世紀歐洲的文化遺產,排除CD項。故選B項。15.19世紀西方國家竭盡全力支持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者反對各自的敵人,這些敵人往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主義者或立憲主義者,或二者兼而有之。西方國家倒成了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西化派的敵人,這實在是件怪事。從中可以看出A.世界殖民體系完全形成 B.被殖民地區的反抗力量弱小C.列強間的殖民沖突加劇 D.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險惡用心〖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西方殖民者竭盡全力支持支持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者反對其國家的民族主義者或立憲主義者,不希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走向獨立或者富強,以維護其殖民國家的利益,反映了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險惡用心,D項正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被殖民地區的反抗力量的大小,得不出“反抗力量弱小”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殖民國家之間的爭奪,得不出列強間的殖民沖突加劇,排除C項。故選D項。16."1954年春夏,有30萬共青團志愿者乘專列駛向東部,簡單的行囊,數以萬計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建起'帳篷城市',條件十分艱苦。但當年就取得了好收成,連續幾年的豐收,為國家增產50%以上的糧食。"這一情形A.推動了農業集體化發展 B.達成了以工代賑的預期C.顯示了新政權動員能力 D.提升了改革者政治威望〖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54年春夏,有30萬共青團志愿者乘專列駛向東部”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指蘇聯的赫魯曉夫改革,材料“但當年就取得了好收成,連續幾年的豐收,為國家增產50%以上的糧食”體現的是赫魯曉夫在農業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有利于提升其政治威望,故D項正確;赫魯曉夫就是針對農業集體化的弊端進行了改革,不會推動農業集體化發展,排除A項;B項是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措施,排除;當時的蘇聯不屬于新政權,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傳統市鎮興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來作為各地基層軍事據點的戍鎮演變而來,或通過縣城降格、集市升格、稅務坊場改置、交通驛站升置等方式設置的,稱為“鎮市”,具有一定規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臨時性鄉村墟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稱為“草市”,大多規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鎮工商業已成為各地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形態上開始呈現不同的特點。形成了環城市鎮、農業市鎮、手工業市鎮、商品轉運市鎮、港口市鎮、消費型市鎮等不同的發展類型?!幾躁悋鵂N《中國早期城市化的歷史透視》材料二在明中葉至清中葉的三個世紀中,蘇州城市地域范圍不斷擴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從府城內擴大到城廂附郭和郊區市鎮,從而形成一個以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衛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蘇州文化是與北京文化相對,頗有特點,并且向外傳播,成為周圍地區仿效的對象,對明朝江南地區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乾隆二十七年《陜西會館碑記》贊嘆說:“蘇州為東南一大都會,商賈輻輳,百貨駢闐。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碧K州的城市變化代表了明清中國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道路。——摘編自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宋代市鎮發展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與宋代市鎮相比明清城市發展出一種怎樣的新道路,指出蘇州城市變化的影響?!即鸢浮剑?)特點:起源及發展形態多樣;經濟功能不斷上升;未形成中心都會。成因:適應管理發展的需要(或:適應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工商業發展的推動。(2)新道路:以大城市(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延伸的城市擴張。影響:帶有經濟輻射作用,帶動周邊郊區市鎮的發展;地處交通樞紐,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商業中心;形成獨特的蘇州文化,影響江南社會風尚。〖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通過“一部分是由原來作為各地稱為‘鎮市’,具有一定規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臨時性鄉村墟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稱為‘草市'可知:宋代市鎮分鎮市和草市兩類。通過“市鎮工商業已成為各地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形態上開始呈現不同的特點。形成了環城市鎮、農業市鎮、手工業市鎮、商品轉運市鎮、港口市鎮、消費型市鎮等不同的發展類型”可知:市鎮經濟功能不斷上升;發展形態多樣;但都未形成中心都會。成因:依據材料“由原來作為各地基層軍事據點的戌鎮演變而來,或通過縣城降格、集市升格、稅務坊場改置、交通驛站升置等方式設置的部分是在臨時性鄉村墟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形成了環城市鎮、農業市鎮、手工業市鎮、商品轉運市鎮、港口市鎮、消費型市鎮”等內容,可知原因為:適應管理發展的需要(或:適應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工商業發展的推動。【小問2詳析】新道路:根據材料“城市從府城內擴大到城廂附郭和郊區市鎮,從而形成一個以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衛星城市’的特大城市”可知其特點。影響:根據材料“從而形成一個以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衛星城市’的特大城市”可知:帶有經濟輻射作用,帶動周邊郊區市鎮的發展。根據“蘇州文化是與北京文化相對,頗有特點,并且向外傳播,成為周圍地區仿效的對象,對明朝江南地區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可知:形成獨特的蘇州文化,影響江南社會風尚。根據“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可知:地處交通樞紐,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商業中心。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戲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時所謂的戲劇多發生在祭祀儀式上,具有明顯的神學宗教色彩。秦漢以后,歷經漫長積累,到了宋元之際戲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戲曲則要從元雜劇算起,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當時的戲曲作家為避文禍,多借歷史傳說故事反映現實,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層“歷史傳說”的保護色。在長期的表演、傳唱過程中,古典戲曲弘揚正氣、褒獎忠義、鞭撻丑惡,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戲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終扎根于民間,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廣泛的觀眾對象,影響極其深遠,近現代興起的電影、電視劇都多多少少帶有傳統戲曲的色彩?!幾詤切忝鳌吨袊诺鋺蚯膶徝纼r值與教化功能》等材料二近代,西方話劇被引入中國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運動前被稱為文明戲。文明戲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很難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在其初期既要面對本土文化的排異性,又必須尋求一定的依托物,作為中國話劇立足之點。同時,它還要防止被民族文化所融化,喪失其獨立的品性。因此,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戲的形態成為一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舊,亦新亦舊,糅雜混合”的過渡形態,整個近代前期沒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因此,這一時期盡管它曾興盛一時,但卻猶如漂在水面的浮萍,沒有扎下根來。——摘編自賈志剛《中國近代戲曲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戲曲發展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近代前期文明戲的傳播不同于古代戲曲之處。(3)根據材料二,分析中國近代前期文明戲的傳播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即鸢浮剑?)特點:起源早,發展時間長;劇種、劇目繁多;逐漸擺脫神學色彩,變得世俗化;多借歷史反映現實,教化作用突出;扎根民間,受眾范圍廣(答出四點即可)(2)不同之處:受眾范圍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難以扎根中國大地;傳播近代西方價值觀念。(答出三點即可)(3)時代特征:民族危機的加深;西方文明的沖擊;近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答出三點即可)〖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根據材料“中國古代戲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可知起源早,發展時間長;根據材料“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可知劇種、劇目繁多;根據材料“那時所謂的戲劇多發生在祭祀儀式上,具有明顯的神學宗教色彩。秦漢以后,歷經漫長積累,到了宋元之際戲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戲曲則要從元雜劇算起”可知逐漸擺脫神學色彩,變得世俗化;根據材料“當時的戲曲作家為避文禍,多借歷史傳說故事反映現實”可知多借歷史反映現實,教化作用突出;根據材料“戲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終扎根于民間,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廣泛的觀眾對象,影響極其深遠”可知扎根民間,受眾范圍廣?!拘?詳析】不同之處:根據材料“近代,西方話劇被引入中國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運動前被稱為文明戲”可知受眾范圍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根據材料“文明戲作為一種外來藝術形式,很難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可知難以扎根中國大地;結合近代戲曲的本質可知傳播近代西方價值觀念?!拘?詳析】時代特征:結合中國近代史通商口岸相關史實可知民族危機的加深;根據材料“文明戲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可知西方文明的沖擊;結合近代中國的社會特征可知近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根據材料“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可知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19.【軍隊建設與民主革命】材料一李鴻章將安徽的團練加以改編,于1862年組建了“淮軍”?;窜妼㈩I不是鄉黨、親故,便是父子、兄弟。他們患難相依,緩急相恤,結成死黨,號稱“李家軍”。咸(豐)同(治)之際,正當太平軍向江漸勝利進軍之時,“淮軍”進入上海前線。西方列強除連續不斷地為淮軍提供巨額低息貸款,還每月拿出十幾萬兩白銀作為淮軍軍費?;窜姽蛡蛲鈬姽僮鳌敖叹殹?,操練的內容不僅“陣法用泰西”,而且“鳴角出令皆夷語”。李鴻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輩培植親信時所沒有的新途徑,開辦了天津北洋武備學堂,以利于在各營密布其心腹。北洋宿將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幾十人都出身于此學堂?!幾詠硇孪摹侗毖筌婇y史》材料二1927年8月,深刻認識到“雇傭軍隊絕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創造新的革命軍隊的歷史任務。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領導進行了三灣改編,強調整編軍隊要依據政治上的堅決與否。改編內容包括在班.排建立黨小組,各連建立黨支部,營、團建立黨委;在連以上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寫下《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文章,用以教育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紅軍還制定“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作為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幾院瞵摚ㄕ撁珴蓶|建軍思想及其當代價值》(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淮軍的特點并分析淮軍建立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指出與淮軍相比“新的革命軍隊”的不同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井岡山斗爭時期“新的革命軍隊”創建的歷史意義?!即鸢浮剑?)特點:具有地域性;帶有私家軍隊的性質(與李鴻章關系密切);與列強關系密切(買辦性);積極引用西方軍事技術;注重培養新式人才。影響:有利于中國軍事近代化;鎮壓了農民起義.維護了清朝統治;導致地方勢力壯大,影響了中央集權;為北洋軍閥集團的建立提供了基礎。(2)不同之處:中共領導;重視政治教育;注重民主平等;嚴格軍紀。意義: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提升了軍隊戰斗力;創建和鞏固了農民革命根據地(有利于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推動了毛澤東思想的發展;為當代人民軍隊建設留下了寶貴經驗?!冀馕觥剑?)特點:根據材料“李鴻章將安徽的團練加以改編……淮軍將領不是鄉黨、親故,便是父子、兄弟。他們患難相依,緩急相恤,結成死黨”可知具有地域性和帶有私家軍隊的性質;根據材料“西方列強除連續不斷地為淮軍提供巨額低息貸款,還每月拿出十幾萬兩白銀作為淮軍軍費”可知與列強密切相關;根據材料“淮軍雇傭外國軍官作‘教練’,操練的內容不僅‘陣法用泰西’,而且‘鳴角出令皆夷語’。李鴻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輩培植親信時所沒有的新途徑,開辦了天津北洋武備學堂,以利于在各營密布其心腹”可知積極引用西方軍事技術和注重培養新式人才。影響:根據材料“正當太平軍向江漸勝利進軍之時,進入上海前線”可知導致地方勢力壯大;根據材料“北洋宿將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幾十人都出身于此學堂”可知為北洋軍閥集團的建立提供了基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有利于軍事近代化,但是淮軍的私家軍性質,容易導致地方勢力壯大,影響了中央集權。(2)不同之處:根據材料“1927年8月,深刻認識到‘雇傭軍隊絕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創造新的革命軍隊的歷史任務”可知軍隊由領導;根據材料“毛澤東領導進行了三灣改編,強調整編軍隊要依據政治上的堅決與否。改編內容包括在班、排建立黨小組,各連建立黨支部,營、團建立黨委;在連以上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可知重視政治教育。注重民主平等、嚴格軍紀。影響:根據材料“毛澤東領導進行了三灣改編,強調整編軍隊要依據政治上的堅決與否”可知在政治上強調黨的領導,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根據材料“紅軍還制定‘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作為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可知通過紀律的制定,為當代人民軍隊建設留下了寶貴經驗;根據所學可知有利于提升軍隊的戰斗力,創建和鞏固了農民革命根據地,同時推動了毛澤東思想的發展。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謂大發現是指歐洲的擴張運動,它開辟了新的海上航道。15世紀末開始的歐洲擴張不僅僅歸功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及哥倫布這樣勇敢的水手們,也歸功于整個基督教,更重要的是歸功于在城市中特別是里斯本和塞維利亞聚合的特權集團。當時東方在地理上雖十分遙遠,但東方的財富、寶石、貴金屬等構成了對歐洲人的誘惑。引起歐洲經濟擴張的地理發現在人類歷史上掀起了一場革命?!幾缘履崞?加亞爾、貝爾納代特·德尚等著《歐洲史》材料二1870年后大約40年里,并非僅僅在歐洲人看來歐洲實際上確實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擴張的現代文明的中心,或者更確切地說,這個中心存在于歐洲的某一區域。因為當時的確有兩個歐洲門一個內部地帶和一個外部地帶,前者被稱為“蒸蒸日上的歐洲”;后者是一個農業地帶,且農業生產率也要遠遠低于內部地帶。歐洲人世界之外還分布著一個第三地帶,即廣袤無際的亞洲和非洲大陸。除了正在現代化的日本以外,它們全都是“落后的”。1870年以來的世界歷史,大都可以寫成為這三個地帶之間關系的經歷。——摘編自R.R.帕爾默等著《現代世界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5世紀末歐洲得以擴張的條件。(2)根據材料二把握1870后大約40年里世界歷史的發展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答案〗(1)各件:商品經濟發展;傳播基督教的精神動力;具備客觀的有利條件,如地圓說的出現、造船技術進步、指南針為運用等;航海家的冒險精神;率先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2)特點:歐洲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歐洲內部兩極分化明顯;亞(除日本外)非、拉美廣大地區和國家落后。成因: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工業革命的相繼開展:工業國對外侵略擴張,使亞、非拉美門天地區和國家淪為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解析〗(1)各件:根據“當時東方在地理上雖十分遙遠,但東方的財富、寶石、貴金屬等構成了對歐洲人的誘惑?!辈⒔Y合所學可得出商品經濟的發展;根據“。15世紀末開始的歐洲擴張不僅僅歸功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及哥倫布這樣勇敢的水手們,也歸功于整個基督教”可得出傳播基督教的精神動力、率先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根據所學可從具備客觀的有利條件,如地圓說的出現、造船技術進步、指南針為運用等;航海家的冒險精神等方面概括。(2)特點:根據“并非僅僅在歐洲人看來歐洲實際上確實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擴張的現代文明的中心”可得出歐洲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根據“前者被稱為“蒸蒸日上的歐洲”;后者是一個農業地帶,且農業生產率也要遠遠低于內部地帶”可得出歐洲內部兩極分化明顯;亞(除日本外)非、拉美廣大地區和國家落后。成因:結合新航路的開辟及工業革命的開展,可從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工業革命的相繼開展:工業國對外侵略擴張,使亞、非拉美門天地區和國家淪為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等方面概括。江蘇省常州市聯盟學校2024屆高三9月月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在遼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不少房屋的外圍都有著院落式的圍墻,幾乎所有房屋都有多層極厚的屋內地面。一間房子原墻基不動,屋內先后墊積的居住面可達六七層或更多??梢?,當時這些地區()A.氏族之間聯系趨于緊密 B.階級分化較明顯C.具備早期國家初始形態 D.私有制已經產生〖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的中國。材料體現的是新石器時代的遼寧地區遺址出現院落圍墻及多層極厚的屋內地面,反映了該地區的先民已經把房屋當做私有財產,說明當時已經出現私有制,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氏族之間的聯系,排除A項;材料與階級分化無關,排除B項;國家形態出現如監獄、軍隊、刑法、宮殿等,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2.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諸侯的擁立下即位,成為周夷王?!抖Y記》載:“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而下?!薄耙耐跸绿谩狈从吵觯ǎ〢.多元一體華夏認同 B.受天之祜四方來賀C.周之子孫日失其序 D.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時期的中國。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中期,周夷王下堂接見諸侯,說明的是王室衰微,傳統秩序失序,C項正確;材料與華夏認同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王室衰微,與四方來賀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的說法,排除D項。故選C項。3.漢代的財政年度計算是“計斷九月”,唐代則是“歲終為斷”。前者取決于粟的成熟時間,后者則與水稻的成熟時節相適應。這反映了A.區域經濟地位的變動 B.粟的種植面積不斷縮減C.賦稅征收標準的調整 D.歷法進行了大規模修訂〖答案〗A〖解析〗粟是北方作物,水稻是南方作物,唐代財政年度計算與水稻成熟時節相適應,這說明當時南方地區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A正確;通過題干信息只能看出南方經濟地位的上升,不等得出當時粟種植面積的縮減,排除B;材料主體是財政年度計算月份的變化,不能得出當時賦稅征收標準的變化,排除C;D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4.《四庫全書總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區(今地名)統計表黃河文明帶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總計163099691167283長江文明帶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含上海)總計74694271875南方沿海文明帶廣西廣東(含海南)福建與臺灣總計23611據表可知,唐代A.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別 B.文化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C.黃河流域人口數仍占優勢 D.文化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四庫全書總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區(今地名)統計表”的內容,可知,《四庫全書總目》所收唐代著作的作者分區絕大多數分布于黃河文明帶,而長江文明帶數量較少,廣西、廣東(含海南)、福建與臺灣等地更是少之又少。據表可知,這體現了唐代文化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別”,排除A項;文化中心隨經濟重心南移而南移,而南宋時期經濟中心才完成南移,排除B項。材料與“黃河流域人口數仍占優勢”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5.唐宋筆記中對當朝君主的記載較多。唐人用諸多異象來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對人事的關注加強了。在君臣關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敘述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處時代,對君臣關系更加關注,多詳載內廷變革與矛盾。這種變化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學多受官方推崇 B.明君賢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訴求C.社會輿論影響政治生活 D.崇文抑武政治局面的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處時代,對君臣關系更加關注,多詳載內廷變革與矛盾”可知,宋代比較注重君臣關系的相關內容的記載,體現了士人企圖實現君臣共治的理想,B項正確;理學的核心在于維護皇權,與材料所述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社會輿論的作用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題干涉及君臣關系,與崇文抑武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6.16世紀初,中國金銀比價是1:6,歐洲是1:12,日本是1:10。據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一現象()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經濟的發展 B.促進了中國白銀貨幣化發展C.源于新航路開辟致金銀匯率波動 D.推動了中國海禁政策的實施〖答案〗B〖解析〗材料金銀比價反映出明朝銀價較高,受利益的驅使,日本、歐洲白銀可能被大量運往中國,刺激了白銀貨幣化的發展,B項正確;16世紀中國處于明朝時期,A項不符史實,排除A項;依據材料無法推斷金銀比價的不同是新航路開辟導致的,排除C項;題干涉及時間16世紀,結合所學知識,這一時期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而且材料中的信息無法推斷國際市場金銀比價不同對中國海禁政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7.《天工開物》在列舉了各種油料植物出油率后,還說明以上只是大致情況,“其他未窮究試驗,與夫一方已試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边@()A.與近代科學的精神相契合 B.開啟了“中學西漸”的進程C.源于農業經營方式的轉型 D.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根據“其他未窮究試驗,與夫一方已試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可得出《天工開物》中的記錄強調對所研究事物進行實驗,并需要作進一步驗證,這與西方近代科學的精神相契合,A項正確;僅從材料的信息不能得出“開啟”的說法,排除B項;明代的農業經營方式仍然是小農經濟,并沒有轉變,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實驗求證的精神,而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排除D項。故選A項。8.雍正時期,在繼續密折制度的同時,還建立了由親近人員負責的文武官員優劣簿,以圈兩圈、圈一圈、點一點、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區分優劣五等。這一做法旨在()A.強化政府的廉政建設 B.任用賢良能臣參與決策C.提升官員的行政能力 D.保證國家機器高效運轉〖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在繼續密折制度的同時”、“還建立了由親近人員負責的文武官員優劣簿,以圈兩圈、圈一圈、點一點、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區分優劣五等”及所學知識可得,雍正時期采取的這些政治制度,能夠有效地促進國家機構高效運轉,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廉政建設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任用賢良,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對官員個人能力的提升,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9.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是廣西人,世代以燒炭種山為業。父母去世后,離家流浪,與人結伙護送洋貨,交結不少兩廣江湖豪客。后失業回到家鄉,做燒炭工人。楊秀清的“失業”,與某城市的開港有關。該城市應是()A.廣州 B.上海 C.潮州 D.天津〖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鴉片戰爭之后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其中規定開放五處通商口岸,即廣州,上海,福州,寧波和廈門,其中廣州在通商口岸開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當時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場所:鴉片戰爭之后盡管廣州仍舊是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開放,廣州壟斷對外貿易的局面不復存在,兩廣地區大量手工業工人失業,這些失業的手工業者成為太平天國勢力興起的重要力量,B項正確,排除A項;潮州并沒有開放為通商口岸,天津開放出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排除CD項。故選B項。10.1915年5月22日,《申報》刊登了一則上海中國明明眼鏡公司的聲明:“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痹摤F象反映()A.外交關系影響社會輿論 B.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C.民族企業發展形勢嚴峻 D.中外商業競爭愈發激烈〖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5年(中國)。根據材料“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笨芍?,一戰時期,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迎來了短暫春天,其原因之一是群眾的愛國熱情下,紛紛抵制日貨,這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但當時民族工業存在惡性競爭,一些公司詆毀其他公司販賣日貨,從而影響其公司的發展,可知當時外交關系影響社會輿論,A項正確;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1914年至1918年處于一戰時期,歐洲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使我國民族工業發展迎來黃金時期,民族企業發展并非形勢嚴峻,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喪心病狂之徒”是外國企業,無法得出中外商業之間競爭愈發激烈,排除D項。故選A項。11.1928年4月,朱德、陳毅和毛澤東會師,陳毅在第二年寫給上級的報告中寫到會師后,兩支部隊合計人數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農民8000余人,毛(澤東)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這近1萬2千人整編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為我黨我軍軍事上逐漸發展壯大的一顆最重要的種子。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A.南京國民政府忙于北伐 B.中共認識到武裝斗爭的重要性C.中共成功實現戰略轉移 D.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材料表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是各種力量合編而成的,并且成為我黨我軍軍事上逐漸發展壯大的一顆最重要的種子,使得井岡山根據地得以鞏固壯大,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結果,D項正確;北伐的時間是1926年到192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國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就認識到了武裝斗爭的重要性,排除B項;中共成功實現戰略轉移指的是長征,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2.如圖是《南國細節》攝影圖冊中的一張圖片,這張照片反映出當時()A.城市企業活力不斷增強 B.經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C.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D.對外開放層次日益深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根據“圖片說明:1981年,廣州白云山農家包產到戶后,農民的庫房搬到自家的臥室來了。圖片中的臥室堆滿了菠蘿?!笨傻贸?,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因此農產品產量提高,說明經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村,而不是城市,排除A項;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是在2008年,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而不是對外開放,排除D項。故選B項。13.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會階級制度》第二章標題“元代法定之種族四級制”,確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將其概念定義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級制度”,同年出版的權威性讀物《中國大百科全書》基本認同了這一觀點,在學界影響很大。但20世紀末以來,不少學者對該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基于人種、語言、宗教、文化而劃分身份差別或階級制度的說法是一種對元朝歷史的誤解。甚至有學者認為“色目人”是漢族認知世界的產物,“四等人制”是漢族人虛構出來的。以上學術爭論對我們的啟示是()A.學者對歷史概念解讀基于其時代背景和階級立場B.歷史研究不能迷信權威,要做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C.對歷史現象的認知應避免基于簡單概括和過度解讀D.不能先入為主地開展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政策的研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中國。據材料20世紀末以前,學術界基本認同元朝實行“法定民族等級制度、四等人制”等觀點,但20世紀末以來,不少學者對該概念提出了質疑,結合所學可知,歷史現象是復雜的,有時候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在下結論的時候,應避免簡單概括,另外“色目人”很明顯是漢族對少數民族的稱呼,所以即使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但不一定真有“法定”的“民族等級制度”,這說明對歷史現象不能過度解讀,C項正確;時代背景和階級立場會影響歷史解讀,但是對歷史概念的解讀應首先尊重史實,另外材料也不體現學者們的階級立場,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小心求證”,排除C項;先入為主的意思是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材料不體現學者們“遇到新的史學觀點時”是否“不愿意接受”,排除D項。故選C項。14.中世紀晚期,歐洲諸多君主國,統治者往往大力贊助藝術,建造宮殿、樹立雕像,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廳和溫莎城堡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主要用意是A.與教會爭奪城市控制權 B.宣示王權合法性以加強王權C.爭取新興市民階層支持 D.保護中世紀歐洲的文化遺產〖答案〗B〖解析〗根據“建造宮殿、樹立雕像”可知君主國的統治者是所以大力贊助藝術,是希望通過藝術宣揚王權,從而加強統治,B項正確;材料內容不能體現王權與教權的爭奪,排除A項;大力贊助藝術并不能說明是在爭取新興市民階層的支持和保護中世紀歐洲的文化遺產,排除CD項。故選B項。15.19世紀西方國家竭盡全力支持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者反對各自的敵人,這些敵人往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主義者或立憲主義者,或二者兼而有之。西方國家倒成了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西化派的敵人,這實在是件怪事。從中可以看出A.世界殖民體系完全形成 B.被殖民地區的反抗力量弱小C.列強間的殖民沖突加劇 D.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險惡用心〖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西方殖民者竭盡全力支持支持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者反對其國家的民族主義者或立憲主義者,不希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走向獨立或者富強,以維護其殖民國家的利益,反映了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險惡用心,D項正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被殖民地區的反抗力量的大小,得不出“反抗力量弱小”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殖民國家之間的爭奪,得不出列強間的殖民沖突加劇,排除C項。故選D項。16."1954年春夏,有30萬共青團志愿者乘專列駛向東部,簡單的行囊,數以萬計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建起'帳篷城市',條件十分艱苦。但當年就取得了好收成,連續幾年的豐收,為國家增產50%以上的糧食。"這一情形A.推動了農業集體化發展 B.達成了以工代賑的預期C.顯示了新政權動員能力 D.提升了改革者政治威望〖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54年春夏,有30萬共青團志愿者乘專列駛向東部”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指蘇聯的赫魯曉夫改革,材料“但當年就取得了好收成,連續幾年的豐收,為國家增產50%以上的糧食”體現的是赫魯曉夫在農業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有利于提升其政治威望,故D項正確;赫魯曉夫就是針對農業集體化的弊端進行了改革,不會推動農業集體化發展,排除A項;B項是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措施,排除;當時的蘇聯不屬于新政權,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傳統市鎮興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來作為各地基層軍事據點的戍鎮演變而來,或通過縣城降格、集市升格、稅務坊場改置、交通驛站升置等方式設置的,稱為“鎮市”,具有一定規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臨時性鄉村墟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稱為“草市”,大多規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鎮工商業已成為各地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形態上開始呈現不同的特點。形成了環城市鎮、農業市鎮、手工業市鎮、商品轉運市鎮、港口市鎮、消費型市鎮等不同的發展類型?!幾躁悋鵂N《中國早期城市化的歷史透視》材料二在明中葉至清中葉的三個世紀中,蘇州城市地域范圍不斷擴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從府城內擴大到城廂附郭和郊區市鎮,從而形成一個以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衛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蘇州文化是與北京文化相對,頗有特點,并且向外傳播,成為周圍地區仿效的對象,對明朝江南地區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乾隆二十七年《陜西會館碑記》贊嘆說:“蘇州為東南一大都會,商賈輻輳,百貨駢闐。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蘇州的城市變化代表了明清中國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道路。——摘編自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宋代市鎮發展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與宋代市鎮相比明清城市發展出一種怎樣的新道路,指出蘇州城市變化的影響。〖答案〗(1)特點:起源及發展形態多樣;經濟功能不斷上升;未形成中心都會。成因:適應管理發展的需要(或:適應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工商業發展的推動。(2)新道路:以大城市(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延伸的城市擴張。影響:帶有經濟輻射作用,帶動周邊郊區市鎮的發展;地處交通樞紐,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商業中心;形成獨特的蘇州文化,影響江南社會風尚。〖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通過“一部分是由原來作為各地稱為‘鎮市’,具有一定規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臨時性鄉村墟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稱為‘草市'可知:宋代市鎮分鎮市和草市兩類。通過“市鎮工商業已成為各地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形態上開始呈現不同的特點。形成了環城市鎮、農業市鎮、手工業市鎮、商品轉運市鎮、港口市鎮、消費型市鎮等不同的發展類型”可知:市鎮經濟功能不斷上升;發展形態多樣;但都未形成中心都會。成因:依據材料“由原來作為各地基層軍事據點的戌鎮演變而來,或通過縣城降格、集市升格、稅務坊場改置、交通驛站升置等方式設置的部分是在臨時性鄉村墟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形成了環城市鎮、農業市鎮、手工業市鎮、商品轉運市鎮、港口市鎮、消費型市鎮”等內容,可知原因為:適應管理發展的需要(或:適應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工商業發展的推動?!拘?詳析】新道路:根據材料“城市從府城內擴大到城廂附郭和郊區市鎮,從而形成一個以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衛星城市’的特大城市”可知其特點。影響:根據材料“從而形成一個以府城為中心、以郊區市鎮為‘衛星城市’的特大城市”可知:帶有經濟輻射作用,帶動周邊郊區市鎮的發展。根據“蘇州文化是與北京文化相對,頗有特點,并且向外傳播,成為周圍地區仿效的對象,對明朝江南地區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可知:形成獨特的蘇州文化,影響江南社會風尚。根據“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可知:地處交通樞紐,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商業中心。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戲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時所謂的戲劇多發生在祭祀儀式上,具有明顯的神學宗教色彩。秦漢以后,歷經漫長積累,到了宋元之際戲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戲曲則要從元雜劇算起,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當時的戲曲作家為避文禍,多借歷史傳說故事反映現實,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層“歷史傳說”的保護色。在長期的表演、傳唱過程中,古典戲曲弘揚正氣、褒獎忠義、鞭撻丑惡,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戲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終扎根于民間,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廣泛的觀眾對象,影響極其深遠,近現代興起的電影、電視劇都多多少少帶有傳統戲曲的色彩?!幾詤切忝鳌吨袊诺鋺蚯膶徝纼r值與教化功能》等材料二近代,西方話劇被引入中國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運動前被稱為文明戲。文明戲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很難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在其初期既要面對本土文化的排異性,又必須尋求一定的依托物,作為中國話劇立足之點。同時,它還要防止被民族文化所融化,喪失其獨立的品性。因此,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戲的形態成為一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舊,亦新亦舊,糅雜混合”的過渡形態,整個近代前期沒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因此,這一時期盡管它曾興盛一時,但卻猶如漂在水面的浮萍,沒有扎下根來。——摘編自賈志剛《中國近代戲曲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戲曲發展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近代前期文明戲的傳播不同于古代戲曲之處。(3)根據材料二,分析中國近代前期文明戲的傳播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答案〗(1)特點:起源早,發展時間長;劇種、劇目繁多;逐漸擺脫神學色彩,變得世俗化;多借歷史反映現實,教化作用突出;扎根民間,受眾范圍廣(答出四點即可)(2)不同之處:受眾范圍??;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難以扎根中國大地;傳播近代西方價值觀念。(答出三點即可)(3)時代特征:民族危機的加深;西方文明的沖擊;近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答出三點即可)〖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根據材料“中國古代戲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可知起源早,發展時間長;根據材料“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可知劇種、劇目繁多;根據材料“那時所謂的戲劇多發生在祭祀儀式上,具有明顯的神學宗教色彩。秦漢以后,歷經漫長積累,到了宋元之際戲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戲曲則要從元雜劇算起”可知逐漸擺脫神學色彩,變得世俗化;根據材料“當時的戲曲作家為避文禍,多借歷史傳說故事反映現實”可知多借歷史反映現實,教化作用突出;根據材料“戲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終扎根于民間,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廣泛的觀眾對象,影響極其深遠”可知扎根民間,受眾范圍廣?!拘?詳析】不同之處:根據材料“近代,西方話劇被引入中國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運動前被稱為文明戲”可知受眾范圍?。患性谝恍┩ㄉ炭诎?;根據材料“文明戲作為一種外來藝術形式,很難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可知難以扎根中國大地;結合近代戲曲的本質可知傳播近代西方價值觀念?!拘?詳析】時代特征:結合中國近代史通商口岸相關史實可知民族危機的加深;根據材料“文明戲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可知西方文明的沖擊;結合近代中國的社會特征可知近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根據材料“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可知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19.【軍隊建設與民主革命】材料一李鴻章將安徽的團練加以改編,于1862年組建了“淮軍”。淮軍將領不是鄉黨、親故,便是父子、兄弟。他們患難相依,緩急相恤,結成死黨,號稱“李家軍”。咸(豐)同(治)之際,正當太平軍向江漸勝利進軍之時,“淮軍”進入上海前線。西方列強除連續不斷地為淮軍提供巨額低息貸款,還每月拿出十幾萬兩白銀作為淮軍軍費。淮軍雇傭外國軍官作“教練”,操練的內容不僅“陣法用泰西”,而且“鳴角出令皆夷語”。李鴻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輩培植親信時所沒有的新途徑,開辦了天津北洋武備學堂,以利于在各營密布其心腹。北洋宿將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幾十人都出身于此學堂。——摘編自來新夏《北洋軍閥史》材料二1927年8月,深刻認識到“雇傭軍隊絕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創造新的革命軍隊的歷史任務。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領導進行了三灣改編,強調整編軍隊要依據政治上的堅決與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質押合同法律咨詢
- 移動應用開發合同履約金保障
- 合同修改申請書
- 績效考核離職協議
- 船舶制造合同
- 林業土地承包合同
- 設備分期付款協議
- 物流運輸安全責任豁免協議
- 鋼結構產品購銷合同
- 林地綜合開發利用合作協議條款
- 2025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白皮書
- 海南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學業水平診斷(四)語文試題及答案
- 旅游合同簽署委托協議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加油站現場服務提升方案
- 絕緣搖表培訓
- 保險合規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 酒店客房保潔服務人員配置方案
-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教學設計-2024-2025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 機場安檢人員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