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重點高中沈陽市郊聯體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無答案_第1頁
遼寧省重點高中沈陽市郊聯體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無答案_第2頁
遼寧省重點高中沈陽市郊聯體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無答案_第3頁
遼寧省重點高中沈陽市郊聯體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無答案_第4頁
遼寧省重點高中沈陽市郊聯體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總分:100分留意事項:本試卷由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組成。第I卷為選擇題部分,請用2B鉛筆將所選答案涂在答題卡上;第II卷為非選擇題部分,請用0.5mm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規定位置上,不按規定顏色筆和不按規定位置答題,不得分。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1.夏商周時期是中華文明和早期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時期,特點顯明?!跋某O秩宗,商朝設卜、巫、史,西周設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們既是神權的駕馭者,又是國家的重要執政官,權位顯赫。”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點之一是()A.形成內外相輔的地方政權體制C.依據血緣親疏支配政治權力

B.建立完善的中心官制D.實行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制度2.下列是秦與隋唐時期的中心官制示意圖,比較兩圖最能說明的是()A.唐代尚書省權力最大C.唐代中心官吏日益增多

B.太尉的權力下放到兵部D.唐代以分權得以集權3.在探討“西方國家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的過程中,某同學搜集到以下資料。據此可知,他探討的國家最有可能是()公民大會解決一切有關“戰”與“和”的問題,并且選舉長老議事會成員和監察官。國王和長老議事會可以在公民大會上“提出或廢除議案”,但人民必需有表決權。5名監察官全部由公民大會選舉產生并代表全體公民行使監察權和民事審判權,對國王實施監督權。A.雅典

B.斯巴達

C.羅馬共和國

D.羅馬帝國

4.下列各圖屬于唐朝地方行政示意圖的是()

5.大憲章也稱《自由大憲章》,是英國重要的憲法性文件之一,共63個條款。雖然它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限制國王的權力,以及貴族如何監督國王及該法律的實施,但幾乎每一個條款都涉及封建統治或封建習慣的微小環節問題。據此可知,該法律文件()A.具有顯明的時代特征C.確立了法律至上原則

B.旨在保障貴族的政治特權D.奠定了等級君主制的基礎6.有學者指出:“沒有均衡,就沒有制度?!睔W美國家的政體自詡為“均衡政治”,但英國首相被認為是“首相民主”,美國總統被稱為“皇帝般的總統”。據此可知()A.行政權己超越立法權C.歐美代議制漸趨衰落

B.西方民主運行機制在發展中調整D.“首相民主”反映民選首相的機制7.錢穆先生在評價民國初年政黨政治時候說:“當時的政黨,好像誤認分黨相爭為政治上最高的景象。分黨相爭的輸贏,不能取決于民眾,轉而各自乞援于軍人。一般黨員,則憑借黨爭的美名,來公開無忌憚的爭權奪利?!贝爽F象出現的緣由是()A.中國政黨的組建缺乏基本的歷史條件B.各派軍閥紛紛建立政黨借此割據一方C.中國仁人志士效法西方建立政黨政治D.中國政黨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目標8.陜甘寧邊區是抗日斗爭時期中共中心所在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抗戰的中心。1937年9月,邊區政府成立。各級邊區政府普遍建立了相互制約的收入、支出、保管、審核系統;規定了政府工作人員的薪酬標準,上至邊區政府主席,下至鄉政府鄉長,都不發薪餉,實行最低的津貼制度(每月津貼只有一元五角到五元),其收入不得超過一般工人的工資水平。這些做法()A.標記著延安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C.表達了全國民眾抗戰的決心堅決

B.實踐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途D.體現了政權建設的人民屬性

9.建國初期,《人民日報》的記者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他們許多人自己也曾經受盡苦難,可是現在他們以主子翁的身份走進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此次會議的召開表明()A.政治協商制度覆蓋面廣C.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確立

B.“一國兩制”促進祖國統一D.民族區域自治初步確立1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心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確定(草案)》,核心內容是“讓利”和“松綁”,即通過提高農副品收購價格和疼惜人民公社、大隊和生產隊的全部權和自主權加快農業的發展?!白尷焙汀八山墶庇欣冢ǎ〢.推動土地全部權變革C.改善農夫的經濟狀況

B.消退人民公社體制弊端D.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11.公元前49年,漢宣帝下詔,認為“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為欺謾,以避其課”,要求“御史察計簿,疑非實者,按之,使真偽毋相亂”。漢宣帝的做法旨在()A.建立監察體系C.完善選官制度

B.減輕農夫賦役負擔D.加強對官員的考核12.唐以前的諫官均為宰相的屬員,而宋代臺諫官由宰相任免變為皇帝“親擢”。宋代法律明文規定“選諫官、御史,凡宰執之臣曾所薦者,皆不與選”。這表明宋朝()A.中樞制衡機制日益完善C.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B.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D.三省體制已名存實亡13.有學者曾經對清代部分官員出身作以統計,發覺清代曾任左都御史者共430人,其中進士出身者221人;科道官共3087人,其中漢人為2153人。漢人御史中有95%來自科舉正途。由此可知,清代()A.監察機構內部分權制衡C.漢族官僚掌控監察系統

B.重視提升監察體系效能D.科舉制度更加留意公允14.1870年6月4日,英國政府頒布了關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其次個樞密院令,被通常作為英國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標記。下圖反映了樞密院令頒布后文官人數變更狀況。圖中的變更()A.根除了假公濟私的政治亂象C.使政府行政不穩定因素增加

B.適應了政府職能擴展的須要D.說明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15.下表記錄了無錫4位鄉村秀才的科名之路與廢科舉后的境遇。據此可知()丁鵬振16歲負笈入城,19歲中縣試;廢科舉之年肄業于南菁書院,時同窗多留學日本,其因家庭因素遂在小學任教員、校長以及鄉議會議長等職蔣標少時研求數理化等新學。后風氣漸開,以算學、汽學兩科中生員。廢科舉前任高小算學教習、小學校長,后任榮巷女學教員。入民國,以經商為主俞霖23歲中生員,后設館授徒為業;1905年肄業于南菁高等學堂,歸鄉設改良私塾。入民國,任鄉董、縣立實業學校教員俞家振21歲中生員,1907年肄業于江灣蠶桑學校、蘇州法政學堂,任無錫自治籌備參議員。入民國,任縣議事會議員、省立育蠶試驗分所所長、縣公署第四科科長等職A.學制改革利于完善教學內容C.革命思潮推動了教化的進步

B.制度變革增加就業機會D.社會變遷影響職業選擇16.1933年,國民黨中心在頒布的《公務員任用法》中明確規定:“曾于民國有特別勛勞、勛勞或成果者并致力于國民革命若干年,經證明屬實,便可留任或升任簡任官、薦任官和委任官,與考試及格人員同等錄用。”這一規定()A.意在強化國民黨的獨裁統治C.試圖實現政治與行政的分別

B.推動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D.繼承了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滿分52分)17.閱讀材料(14分)材料一: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隋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其權利通過公民干脆參與和管理城邦事務的方式來實現。公民參政的最高民主機構是公民大會?!ぁぁぁぁぁぱ诺鋰覚C構權限相互交叉,公職人員的權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說:“在雅典,沒有總攬執行權力的最高官員”。-蔣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材料三:美國歷史學家布盧姆說:“1787年在費城所起草的憲法是試驗時期最宏大的創建性的成功?!ぁぁぁぁぁ鸷笕藗冏畛醴磳髦坪唾F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導著美國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腦懦弱無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憲法則建議有一個權力很大的行政首腦和同眾議院權力相當的參議院?!ぁぁぁぁぁと澜缍颊f過,像美國規模這么大的國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行能的?!ぁぁぁぁぁさ沁@里盡然興起了一個新型的共和國。”-《美國的歷程》回答問題:(1)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材料一中秦漢和隋唐政治制度“大變動”各自的主要表現。(4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4分)(3)依據1787年憲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國”是如何解決上述弊端,同時又避開專制政體的?(6分)

18.閱讀材料(14分)材料一:中國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為軸心,以中心集權為主線的政治體制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重要功能,就是穩固君主的專制統治,以使君主能夠世代“總攬大權,柄不借下”。自秦漢起先,以后歷代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對官員進行組織管理的一整套規則體系。各級官員對皇帝和上級官員確定聽從,通過一級級的隸屬關系,對官員逐級落實責任、督察、考核,然后通過考核結果確定各級官員的升降留任以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中國古代文官制度帶有深厚的人治色調,在這一制度下,官職的設置、文官的選拔任用等都由君主確定。那些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文官,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種狀況下這些文官也就自覺地形成了對君主的依附關系。-摘編自趙瑞軍《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統治功能及其對當今的啟示》材料二: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19世紀中期以后形成的,其主要特點是依據法律規定、公開競爭考試錄用政府工作人員,一經錄用,就長期任職、穩定升遷,無過失不解雇,他們不與內閣共進退,所以又叫常任文官制。實行了比較嚴格的職位分類,一般接受“品位分類”和“職位分類”兩種形式,通過科目繁多的考試選拔對應專業的人才以滿意工作須要。英國是最早建立資本主義文官制度的國家,工業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占據統治地位以后,迫切要求改革問題重重的舊有選官制度,建立能為本階級服務的新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門的效率,適應和維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制度在其長期的運轉中,對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和經濟利益起了重要的作用。--摘編自陳秀梅、在黎民《西方文官制度的啟示》(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比較古代中國文官制度與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異同。(8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產生的背景。(6分)19.閱讀材料(12分)材料一: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未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于中國,此三千余年一大變局也。--1872年李鴻章《復議制造輪船未可裁撤折》材料二:然今之部寺,率皆守舊之官,驟與改革,勢實難行,既立制度局總其綱,宜立十二局分其事:一曰法律局二曰度支局三曰學校局四曰農局五曰工局六曰商局七曰鐵路局八曰郵政局九曰礦務局十曰游會局十一曰陸軍局十二曰海軍局十二局設,庶政可得而舉矣。-1898年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材料三:第一折參考古今,會通文武,育才興學,建立新式學校,改革科舉制度;其次折法必應變,整頓者十二,提議停止捐納實官,裁撤屯衛、綠營等;第三折西法必應,兼采并用者十一,廣派游歷、練外國操、廣軍實、修農政、勸工藝、定礦律路律商律及交涉刑律、用銀元、行印花稅、推行郵政、官收洋藥、多譯東西各國書籍等。-1901年劉坤一、張之洞《江楚會奏變法三折》(1)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學問,分別指出晚清開展的數次變革取得的成效。(9分)(2)結合所學學問,簡述上述變革的結局賜予的啟示。(3分)

20.閱讀材料(12分)材料一:第一個五年支配時期,上海市委市政府為了全面提高各級黨政干部的理論水平,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對黨政干部的理論教化。干部學校教化方法中引進了蘇聯的“習明納爾”教學法,即課堂探討制。詳細地講,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支配、有重點、有領導的課堂探討。這與不經過打算且無領導的小組探討是大有不同的。1953-1956年,上海市黨委先后開辦了11所高級黨校、中級黨校和初級黨校,分別輪訓中共上海區委委員以上的各級黨政干部。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機關還分別抽調相應的干部到各類專業干校中去參與學習。僅1953年到1955年底,從各級黨校畢業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摘編自《上海黨建文獻選編》材料二

上海組織機關干部下廠、下鄉參與勞動,轉變作風。左圖為1963年6月,南匯縣300多名機關干部下鄉參與三夏勞動。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撰寫一篇以“上海市黨政干部教化”為主題的歷史短文。(要求:主題明確,史實清楚,敘述精確)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十月月考高二年級試題歷史試題評分參考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DDBCABADCC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BBBDA二、非選擇題17.【答案】(14分)(1)秦漢:確立并鞏固中心集權體制。(2分)隋唐:創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2分)(2)主權在民;干脆民主;權力制約;崇尚法治。(4分,每點1分)(3)建立聯邦政府,加強中心集權;中心與地方分權;確立三權分立的分權制衡原則和相應的民主原則。(6分,每點2分)18.【答案】(14分)(1)同:公開考試,擇優錄用;都在確定程度上提高官員的文化素養;官員來源廣泛。(4分,隨意2點即可)異:中國:服務于君主專制制度;英國:成為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4分,每點2分)(2)舊的選官制度導致了政治腐??;工業發展要求文官隊伍更加專業化;資產階級同等自由思想的推動;借鑒中國科舉制度。(6分,隨意3點即可)19.【答案】(12分)(1)洋務運動將引進西方技術和機器生產,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和民用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