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寶應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帶答案】_第1頁
揚州市寶應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帶答案】_第2頁
揚州市寶應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帶答案】_第3頁
揚州市寶應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帶答案】_第4頁
揚州市寶應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生物第一學期期末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8分)1.若要調查校園內植物的分布,最合適的研究方法是A.調查法 B.探究法 C.資料分析法 D.實驗法【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科學探究的方法。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調查法是了解校園內植物分布最合適的研究方法。【詳解】A.調查法:我國的森林資源每五年清查一次,這就是調查,人口普查也是調查。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該方法是了解校園內植物分布的最合適的研究方法,符合題意。B.探究法:探究法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不符合題意。C.資料分析法: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圖表)和音像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不符合題意。D.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不符合題意。故選A。2.王小明同學使用顯微鏡時,老師告訴他:視野太暗,老師輕輕轉動了反光鏡視野就變亮了.老師這時選擇的是()A.凹透鏡 B.凹面鏡 C.平面鏡 D.凸面鏡【答案】B【解析】【分析】能反射光線的是反光鏡,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兩個面,它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平面鏡只能反射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詳解】能反射光線的是反光鏡,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兩個面,它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平面鏡只能反射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視野亮度增強;視野較暗,若要使視野變亮,應該換用凹面反光鏡。故選B。3.某同學體檢時,三次測得的肺活量分別是3770ml、3800ml、3900ml,那么他的肺活量數值應為()A.3770ml B.3800ml C.3900ml D.3823ml【答案】C【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氣后再用力深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據此解答。【詳解】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該同學的肺活量是這三次的最大值3900ml。故選C。4.若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一個污點,移動玻片和轉動轉換器,污點都不動,則污點在()A.目鏡上 B.物鏡上 C.玻片上 D.反光鏡上【答案】A【解析】【分析】(1)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只有三種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

(2)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物鏡或移動玻片。轉動物鏡污點動就在物鏡,不動就不在物鏡;移動載玻片,污點移動就在載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如果不在物鏡和載玻片,那就一定在目鏡上。【詳解】若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一個污點,移動玻片和轉動轉換器后,污點仍然不動,轉換器上安裝著物鏡,這表明污點不在玻片和物鏡上,則污點在目鏡上。【點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判斷視野中污點位置的方法。5.魚類必須在水環境中生活,離開了水就會窒息死亡,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A.生物的生存可以改變環境 B.環境能改變生物的生活習性C.生物只能適應單一的環境 D.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答案】D【解析】【分析】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如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溫度影響植物的分布如橘子主要分布在南方;生物影響環境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詳解】魚類必須在水環境中生活,離開了水就會窒息死亡;獅子、獵豹等動物只能生活在草原上。這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生物的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境。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故選D。6.小明常看到園林工人給移植的大樹掛水輸液,感到很好奇,你知道輸液的成分是A.蛋白質 B.葡萄糖 C.脂肪 D.水和無機鹽【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解答即可。【詳解】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水分和無機鹽通過根部的成熟區被吸收,經根、莖、葉中的導管運往植物體的各個部位,所以小明常看到園林工人給移植的大樹掛水輸液,感到很好奇,輸液的成分是水和無機鹽。【點睛】了解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無機鹽。7.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的一項重要生理活動,其意義是()A.合成有機物,貯藏能量 B.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C.分解有機物,貯藏能量 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2)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詳解】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故選D。8.“臘八粥”、“揚州炒飯”“葷素餃”等中國傳統美食,從營養學角度看,共同點是()A.烹飪精良 B.營養成分較齊全C.色香味美 D.烹飪操作簡單,比較方便制作【答案】B【解析】【分析】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詳解】我們要注意均衡膳食、合理營養,合理營養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并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核心。健康食譜,要合理營養、均衡膳食,食物應多樣化,葷素搭配要合理,營養全面合理。我們所吃的“臘八粥”、“揚州炒飯”、”葷素餃”等中國傳統美食,能為人體提供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較為全面,有利于身體健康。故選B。9.下列是四位同學寫出的4條食物鏈,其中正確的是()A.草→兔→獅子→分解者 B.陽光→草→兔→狼C.蛇→鷹→蛙→昆蟲 D.草→昆蟲→青蛙→蛇→鷹【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詳解】A.草→兔→獅子→分解者,分解者屬于非生物部分,不是食物鏈,故A錯誤。B.陽光→草→兔→狼,陽光屬于非生物部分,不是食物鏈,故B錯誤。C.蛇→鷹→蛙→昆蟲,蛇等動物是消費者,缺少生產者,不是食物鏈,故C錯誤。D.草→昆蟲→青蛙→蛇→鷹,草是生產者,昆蟲等動物是消費者,是食物鏈,故D正確。故選D。10.每一天我們都要從食物中獲取不同的營養物質,在這些營養物質中,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對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卻很重要的是()A.蛋白質、無機鹽、水 B.脂肪、維生素、糖類C.維生素、無機鹽、水 D.脂肪、蛋白質、糖類【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食物所含的六類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同時這三類物質也是組織細胞的組成成分,ABD不合題意;水、無機鹽和維生素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對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卻有重要的意義。維生素既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也不參與人體組織的構成,但它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水和無機鹽屬于無機物。其中水既是人體重要的構成成分,也是人體各項生命活動進行的載體,營養物質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運輸,C符合題意。考點: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1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從事適宜的體力勞動會使()A.肺泡的數目增多 B.呼吸肌的數目增多C.呼吸的頻率增多 D.肺活量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體育鍛煉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明確的是肺泡的數目、呼吸肌的數目不會改變,變得只是呼吸肌的發達程度和參與呼吸的肺泡數目,肺活量增大。【詳解】肺泡的數目是一定的,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不會使使肺泡的數目增多,故A不符合題意;呼吸肌的數目也是一定的,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不會使呼吸肌的數目增多,故B不符合題意;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會使呼吸肌的更發達,收縮力量增強,肺活量增大,呼吸頻率會降低,就能滿足人體對氧氣的需要,故C不符合題意;經常參加鍛煉或適宜的體力勞動,呼吸肌收縮力量得到加強,可以擴大胸廓的活動范圍,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肺活量增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體育鍛煉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會使呼吸肌收縮力量得到加強,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泡數量增多。12.獵豹快速奔跑時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于A.太陽能 B.ATP C.食物 D.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能量的來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營養成分進入細胞轉化為各類有機物,動物細胞再通過呼吸作用將貯藏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除了一部分轉化為熱能外,其余的貯存在ATP中,供動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時的需要,ATP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遠離腺嘌呤的高能磷酸鍵斷裂,ATP水解成ADP和游離磷酸團,并釋放出能量,保證細胞各項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因此動物運動時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來自于ATP,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實質。13.養金魚時,人們常在魚缸內放一些新鮮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A.增加美感 B.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C.提供魚餌 D.增加水中的氧氣【答案】D【解析】【分析】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詳解】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是,可知魚缸內的水草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正好給金魚的呼吸利用,因此在魚缸內方水草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氣。故選D。14.食物和空氣進入人體內的共同通道是()A.氣管 B.喉 C.咽 D.食道【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構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構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通過二者對比可知:咽既是空氣又是食物的通道。考點: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呼吸系統的組成。15.小倩刷牙時牙齦出了很多血,醫生建議她多吃一些()A.綠色蔬菜 B.牛奶 C.巧克力 D.魚類【答案】A【解析】【分析】當人體缺乏維生素C時,會得壞血癥(牙齦出血)、抵抗力下降,需要補充水果、新鮮蔬菜等食物。【詳解】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物質所不能代替的。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患病。當人體缺乏維生素C時,會得壞血癥(牙齦出血)、抵抗力下降,需要補充水果、新鮮蔬菜等食物。故小倩刷牙時牙齦出了很多血,醫生建議她多吃一些綠色蔬菜,選A。【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營養物質的種類和作用。16.膽汁幫助人體對()的消化。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答案】C【解析】【分析】唾液中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質的胃蛋白酶、胰液、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膽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對脂肪有乳化作用,進行物理性消化.即膽汁幫助人體對脂肪的消化。【詳解】肝臟分泌的膽汁是一種特殊的消化液,它不含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從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如果人的膽汁分泌減少,將會影響脂肪的消化。故選C。【點睛】掌握各種消化腺的作用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7.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黏膜的作用是A.分泌黏液,阻擋灰塵、細菌等進入 B.形成支架,使空氣暢通無阻C.形成唾液 D.殺死細菌【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道與呼吸相適應的特點是:一、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空氣中灰塵的進入,對空氣有清潔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濕潤空氣和粘住灰塵,對空氣有清潔和濕潤作用;三、鼻黏膜內分布著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四、呼吸道中都有軟骨做支架,保證了空氣的暢通,此外氣管、支氣管的內表面覆蓋著有纖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潔空氣的作用。【詳解】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上有腺細胞,腺細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氣管內濕潤,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當黏膜上的纖毛向喉部擺動時,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細菌。所以,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黏膜的作用是分泌黏液,阻擋灰塵、細菌等進入。故選A。18.生物圈的范圍包括()A.大氣圈下層、水圈的上層、巖石圈的下層B.大氣圈的中下層、水圈、巖石圈的表層C.大氣圈的下層、水圈、巖石圈的上層D.大氣圈的中下層、水圈的上層、巖石圈的表層【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詳解】大氣圈圍繞在地球的周圍,大氣圈的下層有生物生存;水圈主要分布在地球的表層和地下,水是生命之源,整個水圈都屬于生物圈;巖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故選C。【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生物圈的范圍。19.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要想吃的健康就得關注食品安全,講究合理膳食。人們的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的是()①食物多樣,粗細搭配②經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流菜③用喝果汁、可樂等飲料來代替飲水④睡覺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進食⑤不挑食,不偏食,按時進餐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烹調時要注意低鹽、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詳解】①均衡攝取五類食物,就要做到粗細糧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確;②少吃“洋快餐”,適量吃肉,多吃水果、蔬菜,營養合理,②錯誤;③果汁、飲料中許多添加劑,有的對人體無益反而有害,所以不能用喝果汁、可樂等飲料來代替飲水,③錯誤;④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④錯誤;⑤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必須保證每日三餐、按時進食,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應當分別占30%、40%、30%左右,不挑食,不偏食,按時進餐,⑤正確。所以,做到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的是①⑤。故選C。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2分)20.如下圖為人體內氣體交換和運輸示意圖,請分析回答:(1)人體呼吸系統中,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填器官名稱);(2)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________(填“舒張”或“收縮”),胸廓容積變大,氣體進入。(3)圖中甲處,進入組織細胞的氣體是___________。【答案】(1)肺(2)收縮(3)氧氣##O2【解析】【分析】人體呼吸的全過程包括: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間氣體交換,結合圖示進行解答。【小問1詳解】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肺是呼吸系統主要器官。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小問2詳解】平靜吸氣時,肋間外肌與膈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因此,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胸廓容積變大,氣體進入。小問3詳解】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來完成的,一種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在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由于組織細胞不斷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導致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大于組織細胞內的氧氣含量,而組織細胞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血液中的氧氣擴散到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