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生物考前復習限時練13_第1頁
2024屆高考生物考前復習限時練13_第2頁
2024屆高考生物考前復習限時練1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限時練131.如圖為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吸收部分物質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D)A.圖示三種轉運蛋白的合成場所和功能均不相同B.成熟紅細胞和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C.成熟紅細胞吸收Fe2+的速率直接取決于紅細胞內氧氣的含量D.若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成熟紅細胞在蒸餾水中破裂的時間會延長解析:圖示中三種轉運蛋白的結構和功能不同,但合成的場所相同,都是核糖體;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為協助擴散,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為主動運輸;紅細胞吸收Fe2+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無氧呼吸提供能量,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無線粒體,細胞的能量來源與氧氣含量無關;若抑制水通道蛋白的活性,成熟紅細胞只能通過自由擴散吸收水分,吸水速率下降,其在蒸餾水中破裂的時間會延長。2.島嶼由于與大陸隔離是研究生態學問題的天然實驗室。有學說認為:島嶼上的物種數取決于物種遷入和滅亡的動態平衡。圖中曲線表示面積大小不同和距離大陸遠近不同的島嶼上物種的遷入率和滅亡率,S1、S2、S3和S4表示遷入率和滅亡率曲線交叉點對應的平衡物種數,即為該島上預測的物種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C)A.物種數相同情況下,遠而小的島,物種遷入率最低B.物種數相同情況下,大島上的物種滅亡率低于小島C.面積相同時距離大陸越近,預測島上的物種數越少D.距離大陸相同的島嶼面積越小,預測島上的物種數越少解析:物種數相同的情況下,遷入率的大小關系為近大島﹥近小島﹥遠大島﹥遠小島;物種數相同的情況下,物種滅亡率的大小關系為小島﹥大島;面積相同時距離大陸越近的島上,遷入率和滅亡率曲線的交叉點對應的數值越大,預測島上的物種數越多;距離大陸相同的島嶼面積越小,遷入率和滅亡率曲線的交叉點對應的數值越小,預測島上的物種數越少。3.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產生的纖維素超過70億噸,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這是因為它們能夠產生纖維素酶。研究者從牛的瘤胃中篩選產生纖維素酶的纖維素分解菌,其篩選過程如圖1所示。將丙中的菌懸液轉接于含有稻草作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得到若干菌落后用剛果紅處理,看到如圖2所示情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D)A.②過程是用涂布器蘸取乙中的菌液均勻地涂布在Ⅰ號培養基表面B.甲、乙試管中的液體都屬于液體培養基,主要作用是稀釋菌種C.Ⅰ號、Ⅱ號培養基都屬于固體培養基,配制時先滅菌后調節pHD.可挑取圖2中周圍出現透明圈的菌落,用平板劃線法繼續純化解析:②過程是用移液槍吸取乙中的菌液至Ⅰ號培養基上,并利用涂布器均勻地涂布在Ⅰ號培養基表面;甲、乙試管中的液體都屬于無菌水稀釋液,主要作用是稀釋菌種;固體培養基配制時需要先調節pH,再滅菌;剛果紅能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若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纖維素分解菌將纖維素進行了分解,可挑取該菌落用平板劃線法繼續純化。4.甲狀腺球蛋白(Tg)是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經碘化和酶解后可形成甲狀腺激素。正常情況下只有很少量的Tg進入血液。若有大量Tg進入血液,免疫系統會將其當作異常物質,并產生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TgAb與Tg結合后,可激活免疫細胞攻擊甲狀腺細胞,導致甲狀腺的損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B)A.甲狀腺球蛋白和甲狀腺激素的組成元素可能不同B.進入血液的大量Tg可引發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漿細胞識別Tg并產生TgAbC.大量Tg導致甲狀腺被破壞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同種免疫失調病D.若TgAb含量偏高,機體可能會出現萎靡不振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解析: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球蛋白經碘化和酶解形成的,甲狀腺激素相對于甲狀腺球蛋白增加了碘元素;漿細胞無識別功能;大量Tg導致甲狀腺被破壞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均屬于自身免疫病;TgAb與Tg結合后,可激活免疫細胞攻擊甲狀腺細胞,導致甲狀腺的損傷,從而使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減少,機體可能會出現萎靡不振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5.海岸帶是海洋與陸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帶,這里物種較為豐富,有海藻、藤壺和海星等。在泥質海灘上,棲息著大量的蛤、沙蠶和甲殼動物。隨著社會發展,人類活動對海岸帶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回答下列問題。(1)一般要研究群落,首先要分析該群落的,在此基礎上進行群落空間結構的研究,大多數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顯的現象。泥質海灘上的生物群落(填“具有”或“不具有”)垂直結構。

(2)海岸帶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比較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填“不同”或“相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

(3)生態位可以分成不同類型,營養生態位反映了物種間食物組成的相似程度,空間生態位反映的是不同物種在空間分布上的重疊程度。在泥質海灘上A和B兩物種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從生態位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解析:(1)不同群落的物種組成不同,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所以研究群落,首先要分析該群落的物種組成,大多數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泥質海灘上的生物群落也具有垂直結構。(2)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