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進階篇)2023-2024學年下學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4.7.2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對生物的影響一.選擇題(共16小題)1.酸雨可對生物造成極大的危害.通過燃煤、燃油等產生的主要氣體()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A.二氧化碳 B.氟利昂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2.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A.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B.生物入侵的危害是對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C.科學進行植樹造林可以較好地改善生態環境 D.破壞臭氧層會使大量紫外線輻射到地面,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3.為了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模擬“酸雨”對菜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的探究實驗(pH值越小酸性越大),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組別ABC不同pH的溶液pH=3的醋酸模擬液pH=5的醋酸模擬液pH=7的水溫度25℃25℃25℃種子數100粒100粒100粒種子發芽率45%70%99%A.實驗中,每個裝置都用100粒種子而不能用1粒種子 B.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不同pH的醋酸模擬液 C.本實驗說明,酸度越大,對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越大 D.本實驗啟發我們要有環保意識,減少對環境的危害4.我們國家承諾,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實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零排放)目標。下列有利于盡早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人類活動是()A.濫砍濫伐 B.植樹造林 C.垃圾焚燒 D.過度放牧5.對生物有極大危害,使土壤中的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被稱為“空中死神”的污染是()A.溫室效應 B.噪聲污染 C.暴雨 D.酸雨6.下列關于酸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酸雨會使植物枯萎,影響植物的生長 B.酸雨會使河流酸化,威脅人們的健康 C.酸雨會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 D.酸雨的形成與機動車排放的尾氣無關7.二氧化碳引起的溫室效應可能導致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下列措施中與減輕溫室效應無關的是()A.保護好現有森林,并且大力植樹造林 B.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盡量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C.在全球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物質 D.積極治理大氣污染,研究二氧化碳的轉化方法8.低碳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如圖為碳循環的部分過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通過過程①不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B.參與過程②的生物主要指綠色植物等生產者 C.人類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是緩解溫室效應的重要措施 D.“溫室效應”的加劇會影響全球氣候9.下列能表示酸雨的形成過程的是()A.氮氣+水蒸氣→酸雨 B.氧氣+水蒸氣→酸雨 C.二氧化碳+水蒸氣→酸雨 D.二氧化硫等+水蒸氣→酸雨10.下列對酸雨危害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對人眼和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 B.影響農作物生長 C.影響魚類和水生植物生長 D.以上三項都正確11.“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過多種途徑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A.生物柴油替代化石柴油 B.大力發展風力發電、水力發電 C.用餐時倡導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D.推廣使用低能耗車輛12.“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科學家提出的“低碳經濟”與“綠色生活方式”的環保理念深受大家認同。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參與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 B.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減少碳排放 D.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生活13.為探究酸雨是否影響種子的萌發,科研人員用小麥種子進行了模擬實驗,除表中變量不同外,其余條件均相同且適宜,種子的發芽率統計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組別處理發芽率甲加入模擬酸雨30%乙加入等量清水90%A.本實驗的變量是清水的多少 B.實驗證明只要不受酸雨影響,種子就可以萌發 C.多做幾組重復實驗可以消除誤差 D.實驗證明酸雨不利于小麥種子的萌發14.為探究酸雨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變量是模擬酸雨 B.實驗過程中,種子應完全浸沒在溶液中,保證無氧條件 C.多做幾次實驗,能消除實驗誤差 D.若甲組種子萌發率高于乙組,說明酸雨能抑制小麥種子萌發15.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了大量“可燃冰”,是甲烷在海底高壓條件下形成的水合物,燃燒后僅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潔能源。科學家們還通過實驗證明了甲烷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據此分析可以得出的觀點,合理的是()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會造成環境問題 B.海底甲烷逸漏會加劇溫室效應 C.大力植樹造林可以緩解溫室效應是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氧氣 D.“可燃冰”被公認為石油、煤炭的替代能源,且和石油、天然氣一樣都是清潔能源16.如下表是探究“酸雨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數據,敘述錯誤的是()實驗所用材料清水(pH≈7)酸雨(pH≈5)酸雨(pH≈4)玉米種子萌發率91%12%2%A.實驗中可用胚根突破種皮作為種子萌發的標志 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C.為減小實驗的誤差,每組應用等量的多顆玉米種子作為實驗材料 D.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雨水酸性的增強,對玉米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增大二.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7.一些中學生沉溺于電腦網絡游戲,影響了學業,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身體是否也會產生影響呢?有人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10只;在相同的環境中,將A組置于開機的電腦前,B組置于未開機的同樣的電腦前:其他飼養條件相同。兩個月后獲得實驗數據如圖甲、乙,請回答有關問題。(1)參與實驗的雄性大鼠生長狀況,飼養條件、所用電腦及實驗環境均相同的目的是。(2)設計B組是為了。(3)每組都用了10只而不是1只雄性大鼠,目的是。(4)從圖中可看出,電腦輻射影響了組雄性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通過本實驗你得到的啟示是。18.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鎘,處理不當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科研人員為驗證鎘對生物體的危害,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過程】第一步:用生理鹽水配制不同濃度的鎘溶液,做為灌胃液體。第二步:取50只體重為100g,生理狀態、健康狀況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第三步:把小鼠隨機平均分成5組,雌雄各半,并編號A、B、C、D、E。第四步:取配制的灌胃液體各1mL分別灌入不同組別的小鼠胃內,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培養。【操作和結果】組別灌胃液體鎘濃度灌胃液體用量實驗小鼠數量48h死亡率A?1mL10只0B0.015mg/mL1mL10只10%C0.025mg/mL1mL10只20%D0.035mg/mL1mL10只30%E0.045mg/mL1mL10只40%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探究的變量是:。(2)A組為對照組,?處應填寫mg/mL。(3)每組選用10只小鼠的目的是。(4)分析實驗結果,B、C、D、E組小鼠48小時死亡率均A組,且組死亡率最高,說明鎘對小鼠有危害,且在實驗條件下,E組的處理危害最大。(5)電池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但廢舊電池的處理常被人們忽視。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可以做的是:(寫出一條即可)。三.解答題(共2小題)19.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鄭重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圖所示,圖甲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A~D代表生物圈內的生物,序號①~③表示生物的某些生理過程;圖乙為全球和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統計情況,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甲中表示植物的是(填字母)。(2)圖甲的生理過程中能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有(填序號)。(3)如圖甲可知,碳元素是通過生理過程(填序號)由無機環境進入生物體的。(4)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簡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同時也增加了的排放。(5)由圖乙可以看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1963年至2019年均在逐年(填“增長”或“下降”),我國2019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這得益于一方面國家出臺政策保護植被,并大力植樹造林,利用植物進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和開發清潔能源來替代化石燃料,節能減排。作為中學生的你,能為我國實現“碳中和”采取的具體措施有。20.請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工業發展,人類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導致溫室效應愈演愈烈。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部分,清潔能源的開發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太陽能因具有儲量巨大、無地域限制、清潔無污染等優勢,已逐漸成為清潔能源開發的重點。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規模太陽能利用方式,因此科學家將目光聚焦在植物身上。通過模擬光合作用,實現了太陽能的高效利用。例如:在仿生模擬方面,我國科學家成功組裝了一種以植物特殊蛋白質為主體的生物有機太陽能電池,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它與以往的光伏電池相比,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了30%。美國科學家研究出一種人造樹葉(如右圖所示),雖然在外表上和真葉子有明顯差異,卻有著相似的功能。只需將它放入水中,置于陽光下,便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反應進行發電,持續進行“工作”達45小時。模擬光合作用的研究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科學家還通過合成技術制造出一種能在細胞外運行的人工葉綠體,同樣能吸收陽光并把二氧化碳轉化成有機物。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能夠通過這項技術,培育出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新品種,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在不可再生資源過度開發的今天,地球早已不堪重負。太陽能的開發及利用將成為一種解決環境、生態問題及新能源制備的重要途徑。模擬光合作用的研究將翻開太陽能高效利用的新篇章。(1)溫室效應是由于排放過多導致的。(2)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細胞的中進行的,能將太陽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而人造樹葉可以將光能轉化為能。(3)人工光合作用體系,實現太陽能高效利用的優點有。(多選)a.生物有機太陽能電池使光能利用效率提高30%b.人造樹葉可以持續進行“工作”達45小時c.細胞外運行的人工葉綠體可以合成有機物(4)科技改變生活,請你寫出一條生物學知識或技術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
(進階篇)2023-2024學年下學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4.7.2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對生物的影響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6小題)1.酸雨可對生物造成極大的危害.通過燃煤、燃油等產生的主要氣體()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A.二氧化碳 B.氟利昂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分析】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類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后產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氣體,在大氣中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氣溶膠,或為云、雨、雪、霧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為酸雨。故選:D。【點評】酸雨對環境的危害已經是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題之一.2.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A.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B.生物入侵的危害是對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C.科學進行植樹造林可以較好地改善生態環境 D.破壞臭氧層會使大量紫外線輻射到地面,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分析】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所導致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彼此重疊發生,形成所謂的“復合效應”,原則威脅著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類對資源的利用要科學合理,權衡利弊,既要考慮短期效益,更有考慮長遠影響。【解答】解:A.酸雨是因為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造成的,我國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酸雨不一定是由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A錯誤。B.生物入侵是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原因之一,生物入侵的危害是對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B正確。C.科學進行植樹造林,增加森林覆蓋率,可以較好地改善生態環境,C正確。D.臭氧層遭到破壞后,大量的紫外線輻射到地面,會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D正確。故選:A。【點評】掌握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是解題的關鍵。3.為了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模擬“酸雨”對菜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的探究實驗(pH值越小酸性越大),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組別ABC不同pH的溶液pH=3的醋酸模擬液pH=5的醋酸模擬液pH=7的水溫度25℃25℃25℃種子數100粒100粒100粒種子發芽率45%70%99%A.實驗中,每個裝置都用100粒種子而不能用1粒種子 B.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不同pH的醋酸模擬液 C.本實驗說明,酸度越大,對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越大 D.本實驗啟發我們要有環保意識,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同學以模擬酸雨為變量,設置了一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解答】解:A、如果只用幾粒種子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說明問題,本實驗用100粒種子做實驗,可以避免偶然性,A正確。B、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模擬“酸雨”對菜豆種子萌發影響,其變量是:不同pH的醋酸模擬液,施加變量的AB組是實驗組,沒有施加變量的C組是對照組。對照組起對照作用,B錯誤。C、當把種子放入pH=3.8的醋酸模擬液中時,種子的萌發率是45%,當把種子放入pH=5的醋酸模擬液中時,種子的萌發率是70%,萌發的種子放入pH=7的水,其萌發率是99%;本實驗說明,酸度越大,對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越大,C正確。D、本實驗證明酸度越大,對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越大,因此啟發我們要有環保意識,減少對環境的危害,D正確。故選:B。【點評】關鍵是熟記掌握探究酸雨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的實驗。4.我們國家承諾,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實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零排放)目標。下列有利于盡早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人類活動是()A.濫砍濫伐 B.植樹造林 C.垃圾焚燒 D.過度放牧【分析】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大量排放尾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解答】解:A、濫砍濫伐使森林面積減少,降低了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導致二氧化碳濃度日趨增高,容易造成溫室效應,A不符合題意;B、植樹造林,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減緩溫室效應的有力措施,B符合題意;C、垃圾焚燒,就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溫室效應,C不符合題意;D、過度放牧,使植被面積減少,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溫室效應,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等做法。5.對生物有極大危害,使土壤中的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被稱為“空中死神”的污染是()A.溫室效應 B.噪聲污染 C.暴雨 D.酸雨【分析】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危害極大,可破壞土壤的肥力、酸堿度,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使魚蝦死亡等,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解答】解: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會威脅人們的健康,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酸雨降落到陸地上,可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體吸收和利用。因此,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對生物有極大危害。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評】熟練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是答題關鍵。6.下列關于酸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酸雨會使植物枯萎,影響植物的生長 B.酸雨會使河流酸化,威脅人們的健康 C.酸雨會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 D.酸雨的形成與機動車排放的尾氣無關【分析】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過一系列的氣相或液相氧化反應生成次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解答】解:A、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葉,會使植物枯萎,影響植物的生長。A正確。B、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會威脅人們的健康,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B正確。C、酸雨降落到陸地上,可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C正確。D、酸雨是工廠排放的煙霧造成的,機動車排放尾氣也是形成酸雨原因之一,而不是與機動車排放尾氣無關,D錯誤。故選:D。【點評】理解掌握酸雨的危害是解題的關鍵。7.二氧化碳引起的溫室效應可能導致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下列措施中與減輕溫室效應無關的是()A.保護好現有森林,并且大力植樹造林 B.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盡量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C.在全球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物質 D.積極治理大氣污染,研究二氧化碳的轉化方法【分析】溫室效應的產生與二氧化碳有直接關系,因此凡是對減小二氧化碳無效的措施都是無關的。【解答】解:A、保護好現有的森林,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不符合題意;B、開發水源、太陽能源等新能源,可減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不符合題意;C、氟利昂能引起臭氧層的破壞,與減輕溫室效應無關,C符合題意;D、積極治理大氣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物質,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減輕溫室效應,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此題是對溫室效應知識的考查,解題時抓住只要是對二氧化碳含量有影響的措施進行分析即可。8.低碳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如圖為碳循環的部分過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通過過程①不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B.參與過程②的生物主要指綠色植物等生產者 C.人類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是緩解溫室效應的重要措施 D.“溫室效應”的加劇會影響全球氣候【分析】圖中的①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②過程指生產者吸收二氧化碳過程;③表示化石燃料燃燒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解答】解:A、①過程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通過過程①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A錯誤。B、圖中②過程吸收大氣的二氧化碳,參與過程②的生物主要指綠色植物等生產者,B正確。C、化石燃料燃燒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因此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可緩解溫室效應,C正確。D、“溫室效應”加劇將導致氣溫上升,對全球氣候產生不良影響,D正確。故選:A。【點評】了解溫室效應結合題圖分析是解答本題的關鍵。9.下列能表示酸雨的形成過程的是()A.氮氣+水蒸氣→酸雨 B.氧氣+水蒸氣→酸雨 C.二氧化碳+水蒸氣→酸雨 D.二氧化硫等+水蒸氣→酸雨【分析】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會腐蝕建筑、危害植物的芽和葉,嚴重時使成片的植物死亡,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類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燃燒后產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氣體,在大氣中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后,形成硫酸或亞硫酸氣溶膠,或為云、雨、雪、霧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為酸雨。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熟練掌握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是答題關鍵。10.下列對酸雨危害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對人眼和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 B.影響農作物生長 C.影響魚類和水生植物生長 D.以上三項都正確【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例如燃燒化石燃料和煤等,釋放出大量的酸性物質,這些物質進入大氣后形成酸雨。【解答】解:酸雨中的酸性物質會對刺激人體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因此酸雨會讓人感到眼和呼吸道不舒服。酸雨會抑制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會對農作物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農作物死亡。酸雨會使水體變酸,影響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酸雨的危害,屬理解層次,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1.“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過多種途徑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A.生物柴油替代化石柴油 B.大力發展風力發電、水力發電 C.用餐時倡導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D.推廣使用低能耗車輛【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潔型新能源。【解答】解:AB.生物柴油、大力發展風力發電、水力發電都是清潔型新能源,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AB不符合題意。C.使用一次性筷子,會造成木材的浪費,一次性餐盒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不值得提倡,不利于實現碳中和,C符合題意。D.推廣使用低能耗車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了解“節能減排”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2.“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科學家提出的“低碳經濟”與“綠色生活方式”的環保理念深受大家認同。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參與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 B.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減少碳排放 D.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生活【分析】“低碳生活”的主旨在倡導節約能源和利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指的是生產、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特別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生態惡化;可以從節電、節能和回收等環節來改變生產、生活細節,據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A.參與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可以增加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固定,減緩溫室效應,符合“低碳經濟”與“綠色生活方式”的環保理念,A不符合題意。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對控制氣溫升高有利,符合“低碳經濟”與“綠色生活方式”的環保理念,B不符合題意。C.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控制氣溫升高有利,符合“低碳經濟”與“綠色生活方式”的環保理念,C不符合題意。D.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了森林的砍伐,而樹木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經濟”與“綠色生活方式”的環保理念,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及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3.為探究酸雨是否影響種子的萌發,科研人員用小麥種子進行了模擬實驗,除表中變量不同外,其余條件均相同且適宜,種子的發芽率統計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組別處理發芽率甲加入模擬酸雨30%乙加入等量清水90%A.本實驗的變量是清水的多少 B.實驗證明只要不受酸雨影響,種子就可以萌發 C.多做幾組重復實驗可以消除誤差 D.實驗證明酸雨不利于小麥種子的萌發【分析】酸雨是大氣受污染的一種現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解答】解:A、本實驗的變量是酸雨的有無,錯誤;B、種子萌發受很多條件的制約,錯誤;C、誤差只可以降低,不能消除,錯誤;D、實驗證明酸雨不利于小麥種子的萌發,正確;故選:D。【點評】關鍵是熟記掌握探究酸雨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的實驗。注意結合實際靈活解答。14.為探究酸雨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變量是模擬酸雨 B.實驗過程中,種子應完全浸沒在溶液中,保證無氧條件 C.多做幾次實驗,能消除實驗誤差 D.若甲組種子萌發率高于乙組,說明酸雨能抑制小麥種子萌發【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A.分析實驗可知,該實驗的變量是模擬酸雨,A正確。B.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所以實驗過程中,種子不能完全浸沒在溶液中,B錯誤。C.多做幾次重復實驗,能減小但不能消除實驗誤差,C錯誤。D.若甲組種子萌發率高于乙組,說明酸雨能促進小麥種子萌發,D錯誤。故選:A。【點評】掌握對照實驗的原則是解題的關鍵。15.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了大量“可燃冰”,是甲烷在海底高壓條件下形成的水合物,燃燒后僅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潔能源。科學家們還通過實驗證明了甲烷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據此分析可以得出的觀點,合理的是()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會造成環境問題 B.海底甲烷逸漏會加劇溫室效應 C.大力植樹造林可以緩解溫室效應是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氧氣 D.“可燃冰”被公認為石油、煤炭的替代能源,且和石油、天然氣一樣都是清潔能源【分析】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大量排放尾氣以及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解答】解:A、可燃冰是一種埋藏在深海下面的燃料,是甲烷和水在高壓和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因此可燃冰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A錯誤。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海底甲烷逸漏會加劇溫室效應,B正確。C、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大力植樹造林可以緩解溫室效應是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C錯誤。D、可燃冰燃燒后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清潔環保,但是石油、煤炭燃燒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還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不屬于清潔能源,D錯誤。故選:B。【點評】“低碳環保”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與之相關的考題也成為經常考查的內容。16.如下表是探究“酸雨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數據,敘述錯誤的是()實驗所用材料清水(pH≈7)酸雨(pH≈5)酸雨(pH≈4)玉米種子萌發率91%12%2%A.實驗中可用胚根突破種皮作為種子萌發的標志 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C.為減小實驗的誤差,每組應用等量的多顆玉米種子作為實驗材料 D.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雨水酸性的增強,對玉米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增大【分析】酸雨是大氣受污染的一種現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霧、露、霜等)統稱為酸雨。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解答】解:A、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所以實驗中可用胚根突破種皮作為種子萌發的標志,A正確。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B錯誤。C、實驗材料越多,實驗結果更準確,所以,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每組應用等量的多顆玉米種子作為實驗材料,C正確。D、由圖表可以看出,隨著雨水酸性的增強,對玉米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增大,D正確。故選:B。【點評】關鍵是熟記掌握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影響的實驗。二.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7.一些中學生沉溺于電腦網絡游戲,影響了學業,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身體是否也會產生影響呢?有人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10只;在相同的環境中,將A組置于開機的電腦前,B組置于未開機的同樣的電腦前:其他飼養條件相同。兩個月后獲得實驗數據如圖甲、乙,請回答有關問題。(1)參與實驗的雄性大鼠生長狀況,飼養條件、所用電腦及實驗環境均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2)設計B組是為了對照。(3)每組都用了10只而不是1只雄性大鼠,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可靠。(4)從圖中可看出,電腦輻射影響了A組雄性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通過本實驗你得到的啟示是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身體有害。【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探究→收集證據→解釋結論→反思評價→表達交流;對照實驗的設計注意單一變量,據此解答。【解答】解:(1)探究實驗要遵循變量唯一的原則,即除了變量不同外其他的條件都應該相同。(2)A組置于開機的電腦前,B組置于未開機的同樣的電腦前,設計B組是為了對照。(3)每個實驗組都用了10只而不是1只雄性大鼠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少誤差。(4)由圖B數據可知乙組大鼠體重增長量少,由圖A數據可知乙組大鼠的精子畸形率高,可見電腦輻射影響了A組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通過本實驗可知,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身體有害。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不要沉溺于電腦網絡游戲。要樹立遠大志向,拓展興趣愛好,用健康的體魄和道德責任感來感恩父母、回報社會。故答案為:(1)控制單一變量;(2)對照;(3)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可靠;(4)A;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身體有害【點評】中學生長時間待在開機電腦前或長時間打游戲,對身體有害。18.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鎘,處理不當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科研人員為驗證鎘對生物體的危害,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過程】第一步:用生理鹽水配制不同濃度的鎘溶液,做為灌胃液體。第二步:取50只體重為100g,生理狀態、健康狀況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第三步:把小鼠隨機平均分成5組,雌雄各半,并編號A、B、C、D、E。第四步:取配制的灌胃液體各1mL分別灌入不同組別的小鼠胃內,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培養。【操作和結果】組別灌胃液體鎘濃度灌胃液體用量實驗小鼠數量48h死亡率A?1mL10只0B0.015mg/mL1mL10只10%C0.025mg/mL1mL10只20%D0.035mg/mL1mL10只30%E0.045mg/mL1mL10只40%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探究的變量是:不同濃度的鎘溶液。(2)A組為對照組,?處應填寫0mg/mL。(3)每組選用10只小鼠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偶然性。(4)分析實驗結果,B、C、D、E組小鼠48小時死亡率均高于A組,且E組死亡率最高,說明鎘對小鼠有危害,且在實驗條件下,E組的處理危害最大。(5)電池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但廢舊電池的處理常被人們忽視。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可以做的是:回收利用廢舊電池(寫出一條即可)。【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本實驗除了不同濃度的鎘溶液之外,其他都相同。因此,本實驗探究的變量是:不同濃度的鎘溶液。(2)A組為對照組,?處應填寫0mg/mL。(3)為了避免偶然性,每組選用10只小鼠。(4)分析實驗結果,B、C、D、E組小鼠48小時死亡率均高于A組,且E組死亡率最高,說明鎘對小鼠有危害,且在實驗條件下,E組的處理危害最大。(5)電池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但廢舊電池的處理常被人們忽視。重金屬會污染淡水,需要集中回收處理,因此,要回收利用廢舊電池。故答案為:(1)不同濃度的鎘溶液;(2)0;(3)為了避免偶然性;(4)高于;E;(5)回收利用廢舊電池。【點評】掌握對照實驗的原則是解題的關鍵。三.解答題(共2小題)19.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鄭重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圖所示,圖甲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A~D代表生物圈內的生物,序號①~③表示生物的某些生理過程;圖乙為全球和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統計情況,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甲中表示植物的是B(填字母)。(2)圖甲的生理過程中能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有①③(填序號)。(3)如圖甲可知,碳元素是通過生理過程②(填序號)由無機環境進入生物體的。(4)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簡稱碳—氧平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同時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5)由圖乙可以看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1963年至2019年均在逐年增長(填“增長”或“下降”),我國2019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這得益于一方面國家出臺政策保護植被,并大力植樹造林,利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和開發清潔能源來替代化石燃料,節能減排。作為中學生的你,能為我國實現“碳中和”采取的具體措施有節約用紙、節約用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分析】圖甲中A是細菌、真菌(分解者)、B是植物(生產者)、C和D是動物(消費者)。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化石燃料燃燒釋放二氧化碳。【解答】解:(1)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時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圖甲中表示植物的是B。(2)圖甲中①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產生二氧化碳,③表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故圖甲的生理過程中能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有①③。(3)由圖甲可知,②表示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故圖甲中碳元素是通過生理過程②由無機環境進入生物體的。(4)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吊車吊裝合同協議
- 國企建筑分包合同協議
- 大蒜儲存合同協議
- 夾芯板業務合同協議
- 大唐供煤合同協議
- 國內來料加工合同協議
- 工程單位入股合同協議
- 多樣化原料采購合同協議
- 壁紙壁布施工合同協議
- 國際貨運代理合同協議
- Unit 6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2a-2e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登革熱診療方案(2024年版)
- 如何打造團隊氛圍:管理方法和技巧
- 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2024-2025學年度語文園地五(課件)
- 2025年江蘇省張家港市文化中心管委辦招聘3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中鐵開投、中鐵云投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科室病歷書寫與管理制度
- 地震監測系統服務方案及故障維修處理措施
- 新工會制度財務知識大賽題庫(預算、決算部分)
- 《交通事故車輛及財物損失價格鑒證評估技術規范》
- 以茶為媒的小學跨學科教育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