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淄川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淄川中學高一過程性檢測歷史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分值:100分2018.5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這主要是指A.設參知政事,分割相權B.廢除丞相,權分六部C.設立三省,分散相權D.設立內閣,強化相權2.清朝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是A.察舉制的創立B.軍機處的設立C.三省六部制的創立D.內閣的設立3.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鴉片戰爭②第二次鴉片戰爭③太平天國運動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4.1871年的巴黎公社A.宣告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B.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C.是第一次成功的無產階級革命D.遏制了資本主義的發展5.右圖是為紀念一部重要文獻頒布300周年(16891989)而發行的紀念幣,這部文獻是A.英國的《權利法案》B.羅馬的((十二銅表法》C.法國的《人權宣言》D.美國的1787年憲法6.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業從原始向精耕細作發展的歷程。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出現于A.夏商時期 B.春秋戰國時期C.秦漢時期 D.宋元時期7.《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實際占有者是A.周王B.貴族C.平民D.奴隸8.“中國古代商業就像一個帶著枷鎖的舞者,她的每一個舞步都帶著沉重的牽累,她的每一次旋轉都伴著束縛的疼痛。”這主要是因為古代中國A.商人尊崇重義輕利思想 B.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落后C. 長期實行閉關鎖圈政策 D.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9.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下列有關該時期經濟發展特點的正確敘述是①農用動力發生改變②自耕農經濟出現③土地所有制發生變化④官府壟斷商業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右圖是陜西米脂出土的東漢牛耕畫像石。從圖中能夠獲取的歷史信息有①牛耕在當時得到了推廣②中國傳統步犁基本定型③東漢精耕細作技術得到提高④鐵器開始用于農業生產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1.下列有關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狀況的說法,錯誤的是A.商周時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B.最早發明了絲織技術C.唐朝前期景德鎮成為著名瓷都D.春秋時期已能制造鐵制農具12.“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在這場“商業革命”中A.貨幣經濟占據主導地位B.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C.形成區域性大商幫D.廣泛使用金屬貨幣白銀13.明朝中期,蘇州東城“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機戶),計日受值”。這一現象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私營手工業發達B.官營手工業興盛C.雇傭關系出現D.家庭手工業普及14.乾隆時人說:“近日,富商巨賈,挾其重資,多買土地,或數十頃,或數百頃。”這種現象對社會發展產生的消極影響是A.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B.自耕農數量減少C.國家賦稅收入銳減D.土地兼并加劇15、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活動場所。”“美洲的發現”得益于新航路開辟中的()A迪亞士的遠航B達迦馬的遠航C哥倫布的遠航D麥哲倫的遠航16、17世紀成為世界頭號貿易強國,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歐洲國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蘭D.英國17.我們習慣上把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分別稱為“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這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A.紡織機械不同B.生產方式不同C.主要動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18.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自然經濟的“解體”主要是指A.個體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的分離B.外國商品壟斷了中國市場C.廣大農民被迫與土地分離 D.商品經濟占主導地19、下列屬于洋務派代表人物的是①李鴻章②張謇③曾國藩④陳啟沅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②③20.關于洋務運動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以“自強”“求富”為口號 B.以維護清朝統治為目的C.迎來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 D.開啟了中國近代化進程2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出現于()A鴉片戰爭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中華民國初年D抗日戰爭時期22.在“歐風美雨”的影響下,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生活也異彩紛呈。下列服飾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是A西服革履B長袍馬褂C軍警服裝D旗袍中山裝23.1921年,蘇俄以糧食稅取代了余糧收集制A.使農民失去土地B.兼顧國家與農民利益C.只照顧了國家利益D.增加了農民負擔24.列寧認為:“不摧毀舊的社會經濟結構——商業、小經濟、小企業、資本主義,而是活躍商業、小企業、資本主義,審慎地逐漸地掌握他們。”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蘇俄實行了()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農業集體化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政策D.新經濟政策25、下列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持續時間長B范圍廣,破壞性強C最先從歐洲爆發D引起嚴重的政治危機26、羅斯福在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演說中說:“我向你們保證,我誓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羅斯福后來實施的新政“新”在()A實行自由放任政策B國民經濟軍事化C國家全面干預經濟D大力發展科技27、20世紀50至70年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新變化主要是A.普遍實施政府干預B.實行計劃經濟C.奉行自由放任政策D.倡導“新經濟”28、揭開蘇聯社會主義改革序幕,開始沖擊斯大林模式的蘇聯領導人是A勃列日涅夫B戈爾巴喬夫C赫魯曉夫D葉利欽29.到1956年底,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農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工商業也掀起了公私合營的高潮。這表明A.國民經濟基本得到恢復 B.人民公社化運動進入高潮C.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D.社會主義工業化基本實現30.1956年,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了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A.盡快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B.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C.以鋼為綱,全面躍進D.深化改革,擴大開放31.“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上述現象主要是下列哪一歷史事件造成的?()A.農業合作化運動B.大躍進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化大革命”運動32、“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這是對下列哪一體制實施后的反映?()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人民公社化C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D社會保障體制33.與人民公社體制相比,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①改變了土地所有權②轉變了經營方式③調整了分配方式④取消了糧食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4、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目標提出于()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35.我國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是()A.設立四大經濟特區B.開放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C.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D.開放開發上海浦東36.從1948年到1950年,歐洲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下列各項中,與此史實有關的是A.門戶開放政策B.羅斯福新政C.歐洲一體化D.馬歇爾計劃37、美國財政部長福勒曾得意地宣稱:“各個行星圍繞這太陽轉,各國貨幣圍繞著美元轉。”這種局面出現于A關貿總協定簽署后B世界銀行成立后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后D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后38、二戰后,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反映這一發展方向并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銀行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③關稅與貿易總協定④馬歇爾計劃()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9、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建立了許多區域化經濟集團。其中,中國加入的是A.歐洲聯盟B.東南亞國家聯盟C.北美自由貿易區D.亞太經濟合作組織40、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開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下列關于經濟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發達國家掌握了經濟全球化的主導權B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C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是機遇也是挑戰D發展中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二、材料分析題(41題20分,42題20分)41.經濟體制創新和調整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是所有制的單一性……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經濟部門和領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國家直接對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三是始終堅持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戰略,不惜犧牲輕工業和農業,以保證重工業發展的高速度。”很明顯,蘇聯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不可能使蘇聯經濟走上健康的發展軌道。——鳳凰網《斯大林模式:蘇聯強大與衰落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1)依據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模式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弊端。(8分)材料二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經歷了80年代初以農村改革為重點的第一階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為重點、城鄉聯動和全面改革以來,以中國共產黨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進入了新階段……新階段是改革的攻堅階段,是以建立新體制為主要使命的階段。——寧可《中國經濟發展史》(2)依據材料二總結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歷程。(6分)材料三1978—2008年,中國用短短的30年實現了一個從頹敗到中興的劃時代飛躍,迅速踏上現代化道路。30年,經歷了歐洲用兩個世紀才完成的同樣程度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轉型;30年,經濟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續高速增長,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電視政論片《解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中國實現“劃時代飛躍”的基本經驗。(6分)42.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航海活動簡表時間1487—148814921497—14981519—1522人物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線西歐—好望角西歐—美洲西歐—印度環球航行材料二戰后歐洲合作與發展,是一讓人心動的選項。合作是從……這兩個歐洲中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開始的,這兩國是宿怨深厚的鄰居,在二戰前的1100多年中,他們一共打了200多場戰爭,平均5年就開戰一次。……歷史給這兩個持續對抗了幾個世紀的國家兩敗俱傷的慘痛教訓,也啟迪了他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大國崛起》材料三下列圖片是兩個國際組織的標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概括指出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8分)(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兩個國家?兩國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何影響。(6分)(3)材料三中的國際組織分別反映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圖二反映的趨勢對發展中國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高一歷史答案一、選擇題(1.5分/題,共60分):0105CBCBA0610BBDDC1115CBCAC1620CCAAC2125CDBDC2630CAC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