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假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課件_第1頁
清明節假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課件_第2頁
清明節假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課件_第3頁
清明節假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課件_第4頁
清明節假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明/假/期/至/安/全/要/牢/記主講人:xxx學校:XXX學校——202X年XXX學清明節主題班會課——目

錄清明節的來歷清明假期安全須知清明節的習俗勞逸結合不忘學習03040502清明節放假通知01清明節放假通知第一章清明節放假通知202X年4月4日(周五)放假,共1天一二三四五六七2728293031080901020304050607清明節放假通知返校要求內宿同學周日晚正常返校休息,外宿同學周一上午正常返校參加升旗儀式;如出現流感類似癥狀,應在家休息,提前電話聯系班主任,不要直接前往學校上課以免傳染給其他同學。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正常返校,需提前請假。清明節的來歷第二章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是祭祀、祭祖和掃墓的節日。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起源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清明節的起源古代時期,清明節只是一個提醒農民進行春耕春種的節氣。清明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據《史記》記載,寒食節起源于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跟隨他的忠臣介子推為了讓重耳活下來,舍身投火。后來,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推,規定每年的這一天禁火,人們只能吃冷食。隨著時間的推移,寒食節逐漸演變成了清明節,成為了一個祭祖、掃墓的重要日子。清明節的習俗第三章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放風箏、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及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青春、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揚這一名族傳統,2008年正式將清明節確定為我國的法定假日。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一種形式了。祭祖、緬懷先烈踏青春游清明期間是春意盎然的時節,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為風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后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放風箏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蕩秋千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有專家認為,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插柳戴柳清明假期安全須知第四章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過馬路走斑馬線,多觀察路況,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未滿12周歲不在公路上騎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騎電動自行車。不在公路上、停放車輛周圍或車輛盲區玩耍打鬧。行走或騎車時不看手機、不聽音樂。不在機動車道騎車,不與機動車爭道搶行。切勿乘坐私攬客源、無營運資質等“黑車”,不乘坐違規三四輪車。不坐超速、超載、酒駕的車輛。乘坐私家車要系好安全帶。1.交通篇——安全文明出行2.防火篇——清明防火安全祭祖據統計,我國年均發生森林火災高達9000起,損失森林資源18萬公頃,每年有100多人因撲火受傷,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些火災99%的都是人為原因引發的。森林警察調查引起山林火的主要原因:清明上墳燃放煙花爆竹小孩野外玩火農戶燒田草吸煙林區八不準1、不準燒香、燒紙、燃放鞭炮2、不準打獵和野炊3、不準用火燒蜂、驅獸4、不準用火把照明和亂丟煙頭、火種5、不準小孩在林區玩火6、不準甩砸汽體打火機7、不準癡、呆、聾、啞及精神病人攜帶火種進山入林8、不準在林區燒田埂、燒秸桿、燒荒、燒牧場防溺水“六不”3.防溺水篇--珍愛生命拒絕野游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溺水的急救3.防溺水篇--珍愛生命拒絕野游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繩索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大人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要下水營救。游泳中緊急情況的自救。如果發現有抽筋現象,應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對抽筋部位進行按摩。如果在深水中發生抽筋,且自己無力處理,而周圍又無同伴時,應向岸邊呼救,千萬不要慌張,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救。1.學習用電常識,不要用硬物品接觸電源,也不要用人體某個部位接觸電源,以防觸電,要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學會使用普通的家用電器。2.不要亂插、私接電源,不要用濕手去插電源插頭。3.要多注意觀察家里的各種電器,插頭、插座、電線、燈是否有破損老化的現象,如果有應立即告訴家長進行正確處理。4.小學生不要私自玩電,特別是家里沒有人時,一定要把所有的電源都關閉或拔掉。5.凡是金屬制品都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物品直接與電源接觸。6.不要用濕手巾擦電器,防止水滴進機殼內造成短路或觸電。7.不要在標有“高壓危險”的地方玩耍。防觸電安全教育防觸電蔬菜水果盡可能浸泡、清洗后食用有些死亡的水產品不宜食用慎食街頭鹵菜不要貪吃路邊燒烤食用冷飲要適量管好家中的冰箱水是最好的解渴飲料包裝食品即時食用飲食規律注意衛生飲食安全緬懷革命英雄網絡文明篇—安全上網不沉迷網絡除上網學習外,不沉迷網絡,不瀏覽不良信息,不侮辱欺凌他人,不在網上發布和轉發不利于社會安全穩定的文章和言論。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不沉溺虛擬空間、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絡賭博,不將個人、家人及他人信息上傳。嚴防各種形式的網絡詐騙。01.防止沉迷網絡02.增加網絡自護意識勞逸結合不忘學習第五章勞逸結合不忘學習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合理的時間安排,收獲一段勞逸結合、放松身心、收獲心靈成長的悠長假期。良好的作息能使人心情愉悅,一整天都充滿活力,并保持頭腦清醒。尤其早上的時間,空氣清新,用來看書、做事,效率都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