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張橋片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張橋片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張橋片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張橋片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張橋片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定遠縣張橋片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末檢測試卷歷史試題本試卷共6頁,25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在答題卡上。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要改動,用橡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滿分40分)1.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fā)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下列表述最能證明上述觀點的是(

)A.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C.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D.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2.“經此一戰(zhàn),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經此一戰(zhàn),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彰顯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材料所述歷史事件的影響不包括(

)A.實現了祖國大陸統(tǒng)一 B.提高了新中國國際地位C.鞏固了新生人民政權 D.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3.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下列歷史事件中,既鞏固了政權,又促進了經濟發(fā)展,為國家工業(yè)化開辟了道路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憲法4.毛澤東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的意思是(

)A.對我國工業(yè)建設十分悲觀 B.我國工業(yè)基礎十分薄弱C.我國工農業(yè)發(fā)展不平衡 D.我國人民生活亟待改善5.下面是1952年和1956年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表。從中可以直接得出的信息是(

)時間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公私合營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國營經濟1952年71.8%6.9%0.7%1.5%19.1%1956年7%0.1%7.3%53.4%32.2%A.社會主義公有制已經完全確立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C.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已經消亡 D.集體所有制經濟和國營經濟占主體6.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一些農村吹哨上工,農民“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這一順口溜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B.走集體化道路不適合中國國情C.中國已經“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D.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7.2020年10月29日,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回首往昔,最早開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征程的是(

)A.中共八大二次會議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8.1984年,青島海爾集團成立,它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努力建立高效的現代企業(yè)運行機制。同年,上海電聲總廠組建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在本公司職工中發(fā)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夠為這些企業(yè)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9.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回顧這樣的現實:“中國從未如此依賴世界,而世界也從未如此依賴于中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亞洲和世界。”21世紀初,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的舉措是(

)A.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中國建立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C.中國設立經濟特區(qū) D.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0.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中共十三大這三次會議的共同點是(

)①都體現了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都主張發(fā)展經濟,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③都主張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④主要方針、路線都在實踐中得到貫徹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11.如圖是某學習小組進行歷史學習設計的年代尺,請判斷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A.中國共產黨先進指導思想的確立、繼承和發(fā)展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和發(fā)展C.中國共產黨召開的歷次代表大會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確立12.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學院成立。1952年初,學院擬訂了《培養(yǎng)少數民族干部五年計劃(1953-1957)初步方案》,確定在此期間以培訓政治干部為主,同時舉辦民族地區(qū)急需的專業(yè)技術班。這反映出政府(

)A.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 B.決定進行西部大開發(fā)C.開展實行“一五”計劃 D.實施了興邊富民行動13.“就在21世紀的鐘聲即將敲響之前,從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塊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殘痕,完整而徹底地完成了民族獨立的歷史使命。”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B.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C.兩岸關系的發(fā)展 D.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14.下面是李明同學進行主題式復習時整理的圖片。據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鞏固B.新中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不斷深入推進C.民族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D.新中國外交事業(yè)不斷走向成功15.“我軍打破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qū)體制、大陸軍體制,形成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新格局,調整組建軍委機關15個職能部門、五大戰(zhàn)區(qū)以及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zhàn)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領導指揮體制實現歷史性重塑。”材料反映的是(

)A.新時代的強軍之路 B.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C.對外開放格局形成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6.“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既沒有去刻意爭取對共產主義的支持,也沒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論,但他達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周恩來達到“此行的重要目的”主要是因為(

)A.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B.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C.中美關系開始緩和 D.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7.2011年,中國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2017年5月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商峰論壇。這些體現了我國外交呈現的新特點是(

)A.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 D.大力推行結盟外交政策18.2020年新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大中小學紛紛通過互聯網進行各種形式的網絡授課與學習。隨著“寬帶中國”國家層面戰(zhàn)略的實施,中國正將互聯網服務普及到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每一個角落。這足以證明(

)A.中國將為每一個家庭安裝互聯網 B.中國互聯網的普及與發(fā)展C.互聯網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平臺 D.互聯網為全球經濟注入活力19.口述史是一種新的歷史研究方法,“現代意義上的口述史學,實際上是通過有計劃的訪談和錄音技術,對某一特定問題獲取第一手口述資料,然后經過篩選、比照、分析和辨?zhèn)危M行歷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它更適合研究與廣大民眾息息相關的歷史。”根據以上表述,你認為下面最適合應用口述史研究的一項是(

)A.改善中美關系的重大歷史事件 B.改革開放以來衣食住行的變化C.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出臺 D.兩彈一星研究的方方面面20.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從此,伴隨城鎮(zhèn)居民近40年歷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就此謝幕,象征著一個新時期的來臨。這個來臨的“新時期”是(

)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B.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第II卷(非選擇題60分)二、辨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15分)21.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題前[

]內正確的填“正確”;錯誤的填“錯誤”,并加以改正。[

](1)1973年屠呦呦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改正:[

](2)1976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標志“文化大革命”結束。改正:[

](3)1999年,東方紅一號無人飛船的成功發(fā)射,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改正:[

](4)“九二共識”指的是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的“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識。改正:[

](5)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合作的新發(fā)展理念。改正:三、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滿分32分)22.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經濟上,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生產萎縮,民生困苦。國民黨統(tǒng)治下長期的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物價飛漲,投機猖獗。黨和人民政府有沒有能力制止惡性通貨膨脹,把經濟形勢穩(wěn)定下來,使自己在經濟上從而在政治上站穩(wěn)腳跟,這在當時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區(qū)進軍和剿匪更加困難的新的嚴峻考驗。國際上,妄圖稱霸全球的美國,在其“扶蔣反共”政策失敗后,仍然不肯放棄與中國人民為敵的立場……對新中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成立時黨和政府所面臨的國內外嚴峻形勢。材料二經此一戰(zhàn),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犯新中國的嘗試,新中國真正站穩(wěn)了腳跟。……經此一戰(zhàn),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彰顯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中國共產黨簡史》(2)材料二中“經此一戰(zhàn)”是指什么事件?依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此戰(zhàn)勝利所產生的影響。材料三工作隊深入發(fā)動群眾,啟發(fā)他們的階級覺悟,讓他們自覺地行動起來。廣大農民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斗爭,迫使地主階級在群眾威力面前屈服低頭,樹立了農民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yōu)勢……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以及耕畜、農具等,分給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金沖及《20世紀中國史綱》(3)依據材料三中指出農民群眾“自覺地行動起來”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產生的變化。(4)綜合材料二、三,這兩個事件在當時有什么共同作用?23.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yè)和農村工作的發(fā)展始終與土地政策的調整相聯系。(10分)【第一階段:土地夢想的實現】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1)根據材料,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階段:有分到合的過程】材料二: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yè)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yè)生產。合作社。(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事件使我國的土地所有制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第三階段:探索中的失誤】材料三:早稻畝產二萬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產“衛(wèi)星”,從湖北省麻城縣麻溪河鄉(xiāng)和福建省南安縣勝利鄉(xiāng)的田野上騰空而起了。(3)材料三指出:經濟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第四階段:新時期農民的創(chuàng)舉】材料四:1978年底,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18戶村民秘密開會,決定實行“大包干”。包干到戶的第一年。這個自實行農業(yè)合作化以來從未向國家貢獻過一粒糧食的生產隊第一次向國家貢獻糧食4萬斤,油料2萬斤。小崗村的奇跡,使人們看得到了農村改革的希望。(4)根據材料四,指出“農村改革的希望”指什么?24.外交,就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政治活動。外交活動,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國家實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2分)材料一新中國在建國初期所遇到的國際環(huán)境,一方面是社會主義國家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國為首的反動勢力的敵視和侵略。....新中國作為一個新型的國家,要為拋棄舊中國的外交傳統(tǒng),建立新中國獨立、自主、平等的對外關系而努力。——《中國外交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建國初期國際環(huán)境的突出特點及新中國的外交方針(政策)。材料二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社會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的自主權利是必須得到尊重的。各國人民都應該的選擇其國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權利,不應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如果這些原則能為一切國家所遵守,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就有了保證,而侵略和干涉內政的威脅和對于侵略和干涉內政的恐懼就將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各國關系文件集》第3集(2)材料二中所說的“這些原則”指什么?這些原則的提出有什么歷史意義?材料三以小球轉動大球”而作為“破冰之旅"載入新中國外變史冊的“兵乓外交”曾經備受矚目。對此事件周恩來總理引用《論語.學而篇》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中國政府的心情,并開心地說“現在,門打開了”。——《環(huán)球時報》(3)材料三中“門打開了”指的是我國外交領域中的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并簡述其出現的歷史背景。材料四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為解決區(qū)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摘自人教版八下教材(4)根據材料四,簡述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的具體表現。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滿分13分)25.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重視民主制度建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各界愛國人士參政議政,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部編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1)材料一論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確立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的初步建立與哪一次會議的召開有關?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部編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2)材料二中的內容出自什么法律文獻?這一法律文獻的性質是什么?(3)根據材料二中的法律文獻而確定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三

到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yè)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加入手工業(yè)合作社的人數占手工業(yè)者總數的91.7%;全國私營工業(yè)人數的99%、私營商業(yè)人數的8%,實現了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4)材料三的內容是哪一歷史事件的具體反映?它的實質是什么?(5)由此對推動我國社會發(fā)展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1.B2.A3.B4.B5.D6.A7.B8.B9.A10.C11.A12.A13.B14.B15.A16.B17.C18.B19.B20.D21.(1)[錯誤]

改正:把“屠呦呦”改為“袁隆平”(2)[錯誤]

改正:把“林彪反革命集團”改為“江青反革命集團”(3)[錯誤]

改正:把“東方紅一號”改為“神舟一號”(4)[正確]

(5)[錯誤]

改正:把:“合作”改為“共享”22.(1)國內:生產萎縮,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物價飛漲,投機猖獗;國際:美國對新中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