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02電仇學圖像分析
喟3?常見題型解讀
電化學圖象題是高考中電化學最常見的呈現方式,通過陌生電化學裝置圖,考查學生接受、吸收、整合
化學信息的能力,也體現了對"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核心素養考查。命題角度主要有新型一般電
池、新型可充電電池、新型燃料電池、電解池原理及其應用,另外有無離子交換膜也是關注的角度。在
復雜、陌生、新穎的研究對象和真實問題情境下,體現了對電化學知識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和應用
性的老杳。
|善總結?解題技巧解讀
i.電化學題解題流程
一
分析原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為陽離子趨向嬴卜
書寫電極反應式
電化「無一電
池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為陰離子趨向極
學裝判斯有無--IL命題判斷反應現象(產物)
-
外接電源電
置的角度計算電子轉移數目
解一I陽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為陰離子趨向奸~
思維一有一池
流程一」陰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為陽離子趨向極]_分析電極附近pH變化
2.電化學解題模板
第一步:讀題
逐字逐句讀,挖掘關鍵字,排除無效信息,找到對解題有價值的信息,并作標記。
第一步:確定裝置類型
放電為原電池,充電為電解池。
第二步:判斷電極名稱
放電時的正極為充電時間陽極,放電時的負極為充電時的陰極。
第三步:寫出電極反應
放電時的正極反應顛倒過來為充電時的陽極反應;放電時的負極反應顛倒過來為充電時的陰極反應。
第四步:分析離子移動
由生成一極向消耗一極移動;區域pH變化:OH生成區,H+消耗區,pH增大;OH消耗區,H+生成區,pH
減小。
3.原電池及其設計
(1)原電池閉合回路的形成有多種方式,可以是導線連接兩個電極,也可以是兩電極相接觸。
(2)電解質溶液中陰、陽離子的定向移動,與導線中電子的定向移動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回路。
(3)無論在原電池還是在電解池中,電子均不能通過電解質溶液。
負極:氧化反應正極:還原反應
導線中的電子
接受電子
提供電子導電
的物質的物質
(4)原電池設計步驟
4.二次電池結構原理
互逆
陰極:還原反應-負極:氧化反應
總
原
m陰性充反
電
離離應
式
r電池
池一JU
陽極:輒化反應正極:還原反應
互逆
技巧:陰極反應式=充電總正極反應式=放電總
反應式-陽極反應式反應式-負極反應式
5.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分析
正極材料:LiMO2(M:Co、Ni、Mn等);LiM2O4(M:Co、Ni、Mn等);LiMPO4(M:Fe等)
負極材料:石墨(能吸附鋰原子)
+
負極反應:Li.rC,,—xe-=xLi+Cn
正極反應:LiirMO2+xLi++xe--LiMO2
放電
總反應:Lii-xMCh+Li.CC?+LiMO2o
6.燃料電池結構分析
7.解答燃料電池題目的幾個關鍵點
①要注意介質是什么?是電解質溶液還是熔融鹽或氧化物。
②通入負極的物質為燃料,通入正極的物質為氧氣。
③通過介質中離子的移動方向,可判斷電池的正負極,同時考慮該離子參與靠近一極的電極反應。
8.燃料電池電極反應式書寫的常用方法
第一步,寫出電池總反應式。
燃料電池的總反應與燃料燃燒的反應一致,若產物能和電解質反應,則總反應為加合后的反應。
如甲烷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為NaOH溶液)的反應如下:
CH4+2O2=CO2+2H2O①
C02+2NaOH=Na2CO3+H2O②
①+②可得甲烷燃料電池的總反應式:CH4+202+2NaOH=Na2CO3+3H2O0
第二步,寫出電池的正極反應式。
根據燃料電池的特點,一般在正極上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都是02,因電解質溶液不同,故其電極反應
也會有所不同:
+
⑴酸性電解質:O2+4H+4e-=2H2O?
(2)堿性電解質:。2+2氏0+4屋=40日。
(3)固體電解質(高溫下能傳導。2一):02+45^=20?—。
(4)熔融碳酸鹽(如熔融K2co3):O2+2CO2+4e=2€0??
第三步,電池的總反應式一電池的正極反應式=電池的負極反應式。
9.離子交換膜的類型
(1)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阻止陰離子和氣體通過)
以鋅銅原電池為例,中間用陽離子交換膜隔開
鋅銅原電池
—①負極反應式:Zn-2e=Zn2+
Zn,Cu'
—-----J1--—②TF極反應式?Ci?++2e-Cu
甲百
J
-1
/陽小常子1mobL③Zi?+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正極區
1moi-L'
交換膜CuSO,i(aq)
ZnSO4(aq)
④陽離子一透過陽離子交換膜-原電池正極(或電解池的陰極)
(2)陰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陰離子和水分子通過,阻止陽離子和氣體通過)
以Pt為電極電解淀粉-KI溶液,中間用陰離子交換膜隔開
①陰極反應式:2H2O+2e-=H2f+2OH-
L-J
0②陽極反應式:2『2e』
Pt、,Pt
③陰極產生的OH一移向陽極與陽極產物反應:3I2+6OH-=IO3+5I-
陰離子
1交換膜
+3H2O
④陰離子一透過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池陽極(或原電池的負極)
(3)質子交換膜(只允許H+和水分子通過)
在微生物作用下電解有機廢水(含CH3COOH),可獲得清潔能源H2
AB
01。電源。|~H
七①陰極反應式:2H++2e=H2T
+
r②陽極反應式:CH3COOH-8e+2H2O=2CO2?+8H
:酸
有機廢水稀。③陽極產生的H+通過質子交換膜移向陰極
/
質子交換膜
④H+-透過質子交換膜T原電池正極(或電解池的陰極)
(4)電滲析法
(5)解題模板
第一步,分清隔膜類型。即交換膜屬于陽離子交換膜、陰離子交換膜或質子交換膜中的哪一種,判斷
允許哪種離子通過隔膜。
第二步,寫出電極反應,判斷交換膜兩側離子變化,推斷電荷變化,根據電荷平衡判斷離子遷移方向。
第三步,分析隔膜作用。在產品制備中,隔膜作用主要是提高產品純度,避免產物之間發生反應,或
避免產物因發生反應而造成危險。
03
跟我學?解題思維剖析
1.(2023?全國新課標卷,10)一種以V2O5和Zn為電極、Zn(CF3so3)2水溶液為電解質的電池,其示意
圖如下所示。放電時,Zn?+可插入V2O5層間形成ZnxVzOnJfc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V2O5,ZnJV2O5?H2O
Zn電極V2O5電極
—
Zn(CF3so3)2水溶液
A.放電時V2O5為正極
B.放電時Zi?+由負極向正極遷移
C.充電總反應:xZn+V2O5+nH2O=ZnxV2O5nH2O
2+
D.充電陽極反應:ZnxV2O5nH2O-2xe-=xZn+V2O5+nH2O
【答案】C
【解析】由題中信息可知,該電池中Zn為負極、V2O5為正極,電池的總反應為
xZn+V2O5+nH2O=ZnxV2O5nH2OoA項,由題信息可知,放電時,Zd+可插入V2O5層間形成ZnxVzCXnHzO,
V2O5發生了還原反應,則放電時V2O5為正極,A正確;B項,Zn為負極,放電時Zn失去電子變為Zn2+,
陽離子向正極遷移,則放電時Zd+由負極向正極遷移,B正確;C項,電池在放電時的總反應為
xZn+V2O5+nH2O=ZnxV2O5nH2O,則其在充電時的總反應為ZnxVzO^nHzOxZn+VzOs+nHzO,C不正確;D項,
2+
充電陽極上ZnxV2O5nH2O被氧化為V2O5,則陽極的電極反應為ZnxV2O5-nH2O-2xe-=xZn+V2O5+nH2O,D正
確;故選C。
2.(2023?全國乙卷,12)室溫鈉-硫電池被認為是一種成本低、比能量高的能源存儲系統。一種室溫鈉-
硫電池的結構如圖所示。將鈉箔置于聚苯并咪嗖膜上作為一個電極,表面噴涂有硫黃粉末的炭化纖維素紙
111YV
+
作為另一電極。工作時,在硫電極發生反應:fS8+e-^1sr,IS+e-^Sf,2Na+-St+2(1--)e-^Na2Sx
鈉電極
a
電解質
b硫電極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充電時Na+從鈉電極向硫電極遷移
B.放電時外電路電子流動的方向是a-b
Y
C.放電時正極反應為:2Na++gS8+2e-TNa2sx
o
D.炭化纖維素紙的作用是增強硫電極導電性能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放電時硫電極得電子,硫電極為原電池正極,鈉電極為原電池負極。A項,充電
時為電解池裝置,陽離子移向陰極,即鈉電極,故充電時,Na+由硫電極遷移至鈉電極,A錯誤;B項,放
電時Na在a電極失去電子,失去的電子經外電路流向b電極,硫黃粉在b電極上得電子與a電極釋放出的
Na+結合得到NazSx,電子在外電路的流向為a-b,B正確;C項,由題給的的一系列方程式相加可以得到
X
放電時正極的反應式為2Na++gS8+2e--Na2Sx,C正確;D項,炭化纖維素紙中含有大量的炭,炭具有良好
O
的導電性,可以增強硫電極的導電性能,D正確;故選A。
3.(2023?湖北省選擇性考試,10)我國科學家設計如圖所示的電解池,實現了海水直接制備氫氣技術的
綠色化。該裝置工作時陽極無C12生成且KOH溶液的濃度不變,電解生成氫氣的速率為xmoLhL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離子交換膜
惰
惰透汽不透液態水
性
性.篆一的膜
電PTFE
電
極
極溶液
ab30%KOH
海水
A.b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t+2OH-
B.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電解時海水中動能高的水分子可穿過PTFE膜
D.海水為電解池補水的速率為2xmoLh」
【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該裝置為電解水制取氫氣的裝置,a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為電解池的陽極,b電
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為電解池的陰極,陰極反應為2H2O+2e-=H2T+2OH;陽極反應為40HMe=02?+2H2O,
電池總反應為2H2。通電2H2T+O2T。A項,b電極反應式為b電極為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
2H2O+2e=H2T+2OH-,故A正確;B項,該裝置工作時陽極無Cb生成且KOH濃度不變,陽極發生的電極
反應為4OH-4e-=O2T+2H20,為保持0H-離子濃度不變,則陰極產生的0出離子要通過離子交換膜進入陽極
室,即離子交換膜應為陰離子交換摸,故B正確;C項,電解時電解槽中不斷有水被消耗,海水中的動能
高的水可穿過PTFE膜,為電解池補水,故C正確;D項,由電解總反應可知,每生成Imo%要消耗ImollhO,
生成H2的速率為xmoLh-i,則補水的速率也應是xmoLh-i,故D錯誤;故選D。
4.(2023?山東卷,11)利用熱再生氨電池可實現CuS04電鍍廢液的濃縮再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甲、
乙兩室均預加相同的CuSO4電鍍廢液,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u】?Cu
CuSO4低溫,浮生二生生妻、
溶液—熱解一甲_I…乙一
隔膜
A.甲室Cu電極為正極
B.隔膜為陽離子膜
2+2+
C.電池總反應為:CU+4NH3=[CU(NH3)4]
D.NH3擴散到乙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
【答案】CD
【解析】A項,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則甲室Cu電極溶解,變為銅離子與氨氣形成
2+
[CU(NH3)4],因此甲室Cu電極為負極,故A錯誤;B項,再原電池內電路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若隔膜
為陽離子膜,電極溶解生成的銅離子要向右側移動,通入氨氣要消耗銅離子,顯然左側陽離子不斷減小,
2+2+
明顯不利于電池反應正常進行,故B錯誤;C項,左側負極是Cu+4NH3-2e-=[Cu(NH3)4],正極是Cu+2e=Cu,
則電池總反應為:CU2++4NH3=[CU(NH3)4]2+,故C正確;D項,NH3擴散到乙室會與銅離子反應生成[CU(NH3)F,
銅離子濃度降低,銅離子得電子能力減弱,因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故D正確。故選CD。
5.(2022?全國甲卷)一種水性電解液Zn-MnCh離子選擇雙隔膜電池如圖所示(KOH溶液中,Zd+以Zn(OH)
42-存在)。電池放電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MnCh電極離子選擇隔膜Zn電極
I
Iq
t三.-1
二-
1夜
2-K2s04溶液-KOH溶液
■6--
iii-iiH
A.II區的K+通過隔膜向III區遷移
B.I區的SCU2-通過隔膜向II區遷移
+2+
C.MnCh電極反應:MnO2+2e+4H=Mn+2H2O
+22+
D.電池總反應:Zn+4OH+MnO2+4H=Zn(OH)4+Mn+2H2O
【答案】A
【解析】根據圖示的電池結構和題目所給信息可知,III區Zn為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
2
Zn-2e+4OH=Zn(OH)4',I區MnCh為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MnO2+2e-+4H+=Mn2++2H2。;電池在工作
過程中,由于兩個離子選擇隔膜沒有指明的陽離子隔膜還是陰離子隔膜,故兩個離子隔膜均可以通過陰、
陽離子,因此可以得到I區消耗H+,生成Mn2+,II區的K+向I區移動或I區的SO42-向H區移動,III區消
耗0H-,生成Zn(OH)42;II區的SO42-向III區移動或III區的K+向H區移動。A項,II區的K+只能向I區移
動,A錯誤;B項,I區的SCU2-向D區移動,B正確;C項,MnCh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
MnO2+2e+4H=Mn+2H2O,C正確;D項,電池的總反應為Zn+4OH-+MnC)2+4H+=Zn(OH)42-+Mn2++2H2O,
D正確;故選A。
、你來練?模型遷移演練
1.銅鋅原電池為電化學建構認識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懂得原理才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應用到
其他復雜的電池分析中。鹽橋中裝有瓊脂凝膠,內含氯化鉀。下面兩種原電池說法錯誤的是()
|-?-|皇電流表雖
Cu
CUSO4溶液
B.電池工作時,導線中電子流向為Zn—Cu
C.正極反應為Zn-2u=Zn2+,發生還原反應
D.電池工作時,鹽橋中的K+向右側燒杯移動,C1-向左側燒杯移動
【答案】C
【解析】在原電池中,若兩金屬做電極,一般活潑金屬做負極,不活潑金屬做正極。I和n兩個原電
池裝置中,都是鋅做負極,銅做正極。A項,原電池I和II中,Zn為負極,Cu為正極,CuS04為電解質溶
液,工作原理都是Zn+Cu2+=Zn2++Cu,故A正確;B項,在原電池中,負極鋅失去電子,經外電路流向正
極銅,故B正確;C項,正極反應為Cu2++2e=Cu,發生還原反應,故C錯誤;D項,在原電池內部,陽離
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裝置n中,右側燒杯中的銅為正極,左側燒杯中的鋅為負極,所以鹽橋中
的K+向右側燒杯移動,C1一向左側燒杯移動,故D正確;故選C。
2.風力發電輸出功率的波動性導致其直接并網會對電網帶來不良影響,需要連接儲能電池裝置,通過
儲能電池對電能的存儲、匯集,再集中供電來提高并網性能,下圖是水系鋁離子儲能電池工作機理,下列
有關其說法不正確的是()
B.鋁儲能電池是二次電池
C.放電時,AF+從正極材料的空隙中脫出進入電解液,再以單質鋁的形式沉積負極材料表面
D.該電池中金屬鋁電極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鋁鈍化膜,阻斷鋁離子的傳輸從而降低電池效能
【答案】D
【解析】A項,鋁在地殼中的含量豐富,且單位質量的鋁放出的電量高,可以用于制造水系鋁離子儲能
電池,故A正確;B項,根據題意,儲能電池通過對電能的存儲、匯集,再集中供電,說明鋁儲能電池是
二次電池,故B正確;C項,放電時,鋁失去電子變成AF+,鋁為負極,石墨為正極,AF+從正極材料的空
隙中脫出進入電解液,再以單質鋁的形式沉積負極材料表面,故C正確;D項,該電池中沒有氧氣產生,
金屬鋁電極表面不會形成致密的氧化鋁鈍化膜,故D錯誤;故選D。
3.科學家報道了一種新型可充電Na/Fe二次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CaFeO3
CaFeO25+Na2()
X極Y極
A.充電時,X極為陰極,發生了氧化反應
B.充電時,Y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aFeO2.5+0.5Na2Oe=CaFeO3+Na+
C.充電時,可用乙醇代替有機電解質溶液
D.電極材料中,單位質量金屬放出的電能:Na>Li
【答案】B
【解析】A項,放電時,X極上Na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為負極,則充電時,X極為陰極,發生了
還原反應,故A錯誤;B項,充電時,Y極做陽極,電極反應式為CaFe02.5+0.5Na20e=CaFe03+Na+,故
B正確;C項,乙醇是非電解質,不能導電,不能作為電解質溶液,故C錯誤;D項,若Na和Li都失去
Imol電子,則電極材料中消耗Na的質量為23g、Li的質量為7g,所以單位質量金屬放出的電能:Li>Na,
故D錯誤;故選B。
4.香港城市大學化學工作者首次提出了A1-N2電池(如圖),該電池使用N2為原料,以離子液體
(AhCkAlCb)為電解質,既實現了能量的存儲,又實現了A1N的生產,A1N和堿反應能產生NH3,可進一步
生產氮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1極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B.電池總反應為2A1+N2=2
C.石墨烯電極反應式為8Al2C17+N2+6e-=2A1N+14A1C14-
D.生成標準狀況下33.6LNH3,電池中轉移3mol電子
【答案】D
【解析】A項,根據圖中原電池的結構,A1極為負極,A1極電極反應式為2Al+14AlC14-6e-=8A12Cl7--
發生氧化反應,故A正確;B項,石墨烯電極為正極,正極反應式為8A12Cb-+N2+6e-=2A1N+14Aleb,Al極
電極反應式為2A1+:14Ale14-6e=8Al2c1才,所以電池總反應為2A1+N2=2A1N,故B正確;C項,石墨烯電極為
正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正極反應式為8Al2C17-+N2+6e-=2AlN+14AlC14,故C正確;D項,標準狀況下33.6LNH3
的物質的量為1.5mol,A1N和堿反應產生NH3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AIN+OH-+H2OAIO2-+NH3T,生成1.5mol
氨氣消耗L5molAlN,根據2A1+N2=2A1N,電池中轉移了4.5mol電子,故D錯誤;故選D。
5.如圖所示的鋰-二氧化鎰電池是以高氯酸鋰或三氟甲基磺酸鋰為電解質,其正極反應是一種典型的
嵌入式反應,電池總反應為Li+MnChLiMnC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鋰片做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B.放電時,電子移動方向為:電極蓋1—用電器T電極蓋2T內電路一電極蓋1
C.高氯酸鋰或三氟甲基磺酸鋰應溶解在非水有機溶劑中
+
D.放電時,正極反應為:MnO2+Li+e=LiMnO2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Li片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Li-e=Li+,MnCh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
MnO2+Li++e=LiMnO。A項,由分析可知,Li片作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A正確;B項,原電池工
作時,電子從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不經過電解質,B錯誤;C項,Li性質活潑,能與水反應,故高氯
酸鋰或三氟甲基磺酸鋰應溶解在非水有機溶劑中,C正確;D項,MnCh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
MnOi+Li++e—LiMnO2,D正確;故選B。
6.(2024?河北邢臺王岳聯盟高三聯考)我國最近在太陽能光電催化一化學耦合處理硫化氫研究中獲得新
進展,相關裝置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裝置中能量轉化形式有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B.該裝置工作時,b極為正極
C.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Fe2+-e-=Fe3+
D.電路中每通過1mole:可處理34gH2s
【答案】D
【解析】該裝置中存在由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構成,因此存在原電池反應原理。負極上發生失去電子
的氧化反應,正極上發生得到電子的還原反應,在同一閉合回路中電子轉移數目相等。A項,根據圖示可
知:該裝置中存在的能量轉化形式有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該裝置中能量轉化形式有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A正確;B項,根據圖示可知:在b電極上H+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H2,故b電極為原
電池的正極,B正確;C項,根據圖示可知在a極上Fe2+失去電子變為Fe3+,故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3+
Fe-e-=Fe,C正確;D項,H2s失去2個電子變為S和2個H+,故電路中若通過2mole,可處理34gH2S,
則若電路中每通過1mole:可處理17gH2S,D錯誤;故選D。
7.如圖,科學家基于Cb易溶于CC14的性質,發展了一種無需離子交換膜的新型氯流電池,可作儲能
放電一
設備,總方程式為:NaTi(PO4)3+2NaClNasTi2(PO4)3+C1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一充電
俯視圖
1用電器卜
豎截面圖
—C12/CC14
多孔活性炭電極
NaCl/H2O
NaTi2(PO4)3/Na3Ti2(POD3/鈦電極
C12/CC14
NaCl/H2O
A.放電時NaCl溶液的pH減小
B.放電時C1-透過多孔活性炭電極向C04中遷移
放電
C.充電時的陰極反應為NaTi(PO)3+2Na++2e-NaTi(PO4)3
24-充電32
D.充電時,電路中每轉移2moie:理論上從CCH中釋放ImolCb
【答案】C
【解析】由總反應可知多孔活性炭電極為電池的正極,鈦電極為電池的負極。A項,放電時總反應式
為:Na3Ti2(PO4)3+C12=NaTi2(PO4)3+2NaCb則放電時NaCl溶液的pH不變,A錯誤;B項,放電時,陰離子
移向負極,即5透過多孔活性炭電極移向NaCl溶液中,B錯誤;C項,根據總反應式可知,充電時的陰極
曲由
反應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C正確;D項,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2=CLT,
電路中每轉移2moie;理論上生成ImolCb進入到CC14中,D錯誤;故選C。
8.光催化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外加電阻
已知:電極a在光激發條件下會產生電子(e)空穴(h+)。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極電勢:電極a>電極b
B.光激發時,光生電子會與02結合,光生空穴會與電極b產生的電子結合
+
C.電極b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C6H10O5)n-24e+7H2O=6CO2T+24H
D.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右側溶液pH保持不變(不考慮C02的溶解)
【答案】C
【解析】A項,根據題圖信息判斷,(C6H10O5)n在電極b上失電子,轉化為C02,則電極b為負極,電
極a為正極,原電池中,正極的電極電勢高于負極的電極電勢,則電極電勢:電極a>電極b,A正確;B項,
根據題圖信息判斷,電極a在光激發條件下會產生電子6)、空穴(h+),光生電子會與O2結合,光生空穴會
與電極b產生的電子結合,B正確;C項,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判斷,電極b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
(C6H10O5);I-24ne-+7nH2O=6?zCO2^+24?H,C錯誤;D項,根據電極反應判斷,每轉移24nmol電子時,
右側溶液中生成24nmolH+,同時會有24nmolH+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移向左側溶液,則右側溶液的pH保持不
變,D正確;故選C。
9.(2024.遼寧沈陽市第一二。中學校高三期中)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以非晶態Ni(III)基硫
化物為催化劑,能有效催化OER(析氧反應)和UOR(尿素氧化反應),從而降低電解水制氫過程中的能耗,
其工作原理和反應機理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UOR的電化學反應總過程為CO(NH2)2-6e+6OH=C02?+N2T+5H20
B.電解過程中,電極A附近溶液的pH不變
C.OER分四步進行,其中沒有非極性鍵的形成與斷裂
D.若將光伏電池換成鉛蓄電池,電極A應連接鉛蓄電池的PbCh電極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分析:該裝置是電解池,電解水制氫,電極A上水得到電子生成氫氣,電極反應式為
2H2O+2e-=2OH-+H2T,電極B上尿素失電子生成氮氣,電極反應式為:CO(NH2)2-6e-+6OH=CChf+N2T+5H2O。
A項,結合此題右圖UOR為尿素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氮氣和水,故其反應總過程為:
CO(NH2)2-6e+6OH=CO2t+N2?+5H2O,A正確;B項,電解過程中,電極A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
2H2O+2e=2OH+H2T,故電解過程中電極A附近不斷生成氫氧根離子,電極A附近溶液的pH增大,B錯
誤;C項,結合右圖,OER分四步進行,其中過程n涉及到了氧氧非極性鍵的形成,C錯誤;D項,電極A
為電解池的陰極,應該與鉛蓄電池的負極也即是Pb極相連,D錯誤;故選A。
10.(2024.山東德州高三期中)中國科學院將分子12引入電解質中調整充電和放電反應途徑,實現了高
功率可充電LiSOCb電池,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L的引入催化了電池放電和充電過程
B.電池工作環境必須在無水無氧的條件下進行
C.充電時陰極反應式:2LiCl+l2+2e=2ICl+2Li+
D.電池的放電總反應:4Li+2SOCl2=4LiCl+S+SO2T
【答案】C
【解析】A項,由工作原理圖可知,12是催化劑,分子12的引入催化了電池放電和充電過程,A項正確;
B項,Li能與氧氣、水反應,SOC12易與水反應,故電池工作環境必須在無水無氧的條件下進行,B項正確;
+
C項,由工作原理圖可知,充電時,L失電子轉化為IC1,I2發生氧化反應,陽極反應式2LiCl+l2-2e=2ICl+2Li,
陰極反應式Li++e=Li,C項錯誤;D項,由工作原理圖可知,放電時,正極上SOCh轉化為S、SO2,負極
上Li轉化為Li+,則電池的放電總反應為4Li+2soeL=4LiCl+S+SO2f,D項正確;故選C。
11.(2024?山東省新高考聯合質量測評高三聯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某課題組發明一款可充放電的全固態
鈉電池,本發明提供的固態鈉離子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生產效率高,適用于大規模產
業化生產。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Na3V2(PO4)3/NaV2(PO4)3
固態聚合物電解質
A.放電時,電極電勢N極高于M極
B.充電時,Na+由M極遷移至N極
C.充電時,M極電極反應式為Na3V2(PO4)3+2e-=NaV2(PC)4)3+2Na+
D.為了降低成本,可以將固態聚合物電解質換為Na3P04溶液
【答案】B
【解析】由題意知該電池屬于二次電池,示意圖為放電過程,N極上鈉失電子產生鈉離子,發生氧化
反應,為負極,M極上Na3V2(PC>4)3轉化為NaV2(PO4)3,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為正極,充電時為電解池,
M極為陽極,N極為陰極。A項,根據分析可知,放電時,M為正極,N為負極,電極電勢M極高于N極,
A錯誤;B項,充電時,陽離子Na+由陽極M極遷移至陰極N極,B正確;C項,充電時,陽極M極電極
上Na3V2(PC)4)3轉化為NaV2(PO4)3,反應式為Na3V2(PO4)3-2e-=NaV2(PCU)3+2Na+,C錯誤;D項,鈉與水能
反應,不能將固態聚合物電解質換為Na3PCU溶液,D錯誤;故選B。
12.銅基配合物電催化還原CO2的裝置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酸性電解質溶液
A.石墨烯為陽極,發生電極反應為CO2+2e-+2H+=HCOOH
B.Pt電極附近溶液的pH值減小
C.每轉移2moi電子,陽極室、陰極室溶液質量變化量的差值為28g
D.該裝置可減少CO2在大氣中累積和實現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
【答案】A
【解析】A項,石墨烯為陰極,A錯誤;B項,Pt電極上H2O失電子轉化為02,電極反應為
+
2H2O-4e=4H+O2T,所以電極附近溶液的pH減小,B正確;C項,每轉移2moi電子,由陰極電極反應式
可知生成ImolHCOOH,所以陰極室溶液|Am陰|=46g/molxlmol=46g;根據陽極室反應可知每轉移2moi電子
時陽極消耗Imol水,生成0.5mol氧氣,同時有2molH+轉移至陰極室,所以|Am陽|=18g/molxlmol=18g,所
以|Am陰1TAm陽|=46g-l8g=28g,C正確;D項,該裝置可減少CCh在大氣中累計和實現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
D正確;故選A。
13.某科研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完成乙快轉化為乙烯的同時為用電器供電。其中鋅板處發生的反應有:
2
①Zn-2e=Zn2+;②Zn2++4OH-=[Zn((OH)4F;@Zn[Zn((OH)4]-=ZnO+2OH-+H2O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極a的電勢高于電極b的電勢
B.放電過程中正極區KOH溶液濃度保持不變
C.電極a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C2H2+2H2O+2e=C2H4+2OH-
D.電解足量C11SO4溶液,理論上消耗2.24L(標準狀況)C2H2時,生成6.4gCu
【答案】B
【解析】由題干可知,鋅板處Zn失電子生成Zn2+,為原電池負極,則氣體擴散電極a為正極。正極上
C2H2得電子與水反應生成C2H4。A項,由圖可知鋅板為負極,所以電極a的電勢高于電極b的電勢,A正
確;B項,放電過程中正極區消耗水,導致KOH溶液濃度增大,B錯誤;C項,電極a上發生的電極反應
式為C2H2+2H2O+2e=C2H4+2OH,C正確;D項,電解硫酸銅時,生成銅的電極反應為Cu2++2e=Cu,理論上
消耗2.24LC2H2(標準狀況),即O.lmol,對應電子轉移0.2mol,可生成銅6.4g,D正確;故選B。
14.高鐵酸鈉(NazFeCU)是一種新型的消毒劑,以Fe、Ni為電極制取NazFeCU的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
Ni離子交換膜a離子交換膜bFe
水(含少量1aOH)濃NaOH溶液
A.Fe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Fe-6e-+8OH-=FeO42-+4H2。
B.離子交換膜b為陰離子交換膜
C.通入I室的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以加快高鐵酸鈉的生成
D.每生成0.1molNazFeCU,H室中溶液減少的質量為32.0g
【答案】D
【解析】該裝置以Fe、Ni為電極制取NazFeCU,為電解池裝置,Fe電極為陽極,Ni電極為陰極,陽極
電極反應式為Fe-6e-+8OH=FeO42-+4H2O,0曰移動向II室,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T+2OH-,Na+
應移動向I室。A項,Fe電極為陽極,Fe失電子生成FeCU、電極反應式為Fe-6e-+8OH=FeO42-+4H2O,
故A正確;B項,Fe電極為陽極,Ni電極為陰極,II室中的Na+移動向I室,移動向II室,故離子交換
膜a、b分別為陽離子交換膜、陰離子交換膜,故B正確;C項,通入I室的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以增
強溶液的導電性,可以加快高鐵酸鈉的生成,故C正確;D項,每生成0.1molNa2FeO4,外電路中通過0.6mol
電子,則H室溶液中減少的NaOH的物質的量為0.6mol,質量為24.0g,故D錯誤;故選D。
15.一種電解法制備Ca(H2Po4)2并得到NaOH等副產物的示意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產品室原料室
A.與a、b相連的分別是電源的負極、正極
B.NaOH溶液中石墨電極上的反應為2H2O+2e=H2t+2OH-
C.A膜、C膜均為陰離子交換膜,B膜為陽離子交換膜
D.產品室中的Ca2+和原料室的Na+物質的量濃度同等程度增大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產品Ca(H2Po4)2在產品室生成,左側石墨作陽極,氯離子放電,電極反應式為
2Cl-2e=C12t,陽極室的Ca2+透過A膜進入產品室,A膜為陽離子交換膜,H2P。4-透過B膜進入產品室與
Ca2+結合生成Ca(H2Po4)2,B膜為陰離子交換膜,右側石墨極為陰極,水放電,電極反應式為
2H2O+2e=H2T+2OH-,Na+透過C膜進入陰極室,C膜為陽離子交換膜。A項,左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文理學院《供熱工程與鍋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基礎緬甸語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林業大學《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系統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建筑工程勞務施工承包合同
- 中央空調施工合同
- 場地短期租賃合同書
- 大型商鋪租賃合同書
- 廠房租賃合同協議書
- 日常小學生防性侵安全教育課件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歷史 含解析
- 市政城市環境管理
- 2025辦公樓租賃合同書范本
- 2025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招聘78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測試04 從句綜合+語法填空(測試)(原卷版)
- 春季肝膽排毒課件
- 造口患者自我護理
-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培訓
- 農村信用社檔案室密集架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旅游專業招聘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