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村鎮銀行信貸風險實證分析目錄TOC\o"1-2"\h\u18706村鎮銀行信貸風險分析 121540第1章緒論 1190731.1研究背景 1294761.2研究目的 278661.3研究內容 344541.4研究方法 3264411.5創新點 429019第2章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基礎 5121942.1理論基礎 582672.2文獻研究 718695第3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12100133.1各變量操作定義 12273083.2理論模型構建 1547293.3數據來源與樣本描述 1624535參考文獻 19第1章緒論在支持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方面,村鎮銀行在區域實體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本章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進行分析。1.1研究背景黨中央曾強調指出,只有打贏三大攻堅戰,才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一項重點內容。防控好金融風險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關鍵所在,而信用風險是金融業最基礎的風險。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國際經濟正常運轉產生了嚴重影響,給我國金融領域增加了許多新的風險挑戰。隨著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不斷累積聚集,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不僅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而且是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必須戰勝的“臘子口”,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銀行業金融機構因特殊的性質決定了其本身具有高風險性,商業銀行真正的風險在于大規模發放的貸款,貸款到期無法收回導致大量呆帳、壞賬的存在不僅使金融主體無法應對金融風波,風險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傳播還會導致銀行體系極度脆弱。莫頓教授曾是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指出現代金融理論的三大支柱分別是風險管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資產定價。在我國,信貸風險是銀行業面臨的最大的風險,其中最重要且直觀的表現是不良貸款數額重大、不良貸款率高。從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狀況來看,村鎮銀行等地方法人機構相較于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自身應對能力有限,控制風險能力較為薄弱,信貸資產質量下行態勢較大,重視風險程度有待提高。村鎮銀行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主力軍。當下,村鎮銀行面對的客戶收益群體地位較為特殊,其主要是面向農村地區提供金融服務,因此國家一直以來對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從而使得村鎮銀行的成長速度加快,例如采取稅收優惠和減免、資金補助和扶持以及財政補貼等優惠措施。目前,村鎮銀行在資金規模上越來越大,業務覆蓋范圍上越來越廣,服務能力上越來越強,受到越多越多客戶群體的支持和依賴。但從另一方面,雖然村鎮銀行的整體運營狀態較為良好,但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較大,農商行不斷擴張的信貸規模,粗放的經營使得不斷積聚的信貸風險加速暴露,目前仍存在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信貸風險日益突出等重要問題。村鎮銀行面臨最主要風險是信貸風險,同樣也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管控體系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需要不斷通過完善信貸管控體系來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1.2研究目的1.2.1目的本文通過對村鎮銀行現行信貸體系進行分析,針對信貸風險管控現狀,運用相關理論方法,提出存在的局限因素和問題,并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決策意見和管控措施,從而強化信貸決策科學性,使村鎮銀行更好的進行風險管控,有效保障信貸資產質量安全。1.2.2研究框架緒論文獻綜述緒論文獻綜述理論基礎文獻研究研究方法與設計因素研究結果分析模型構建實證結果分析數據與樣本描述變量與指標說明結論與討論1.3研究內容本文以某村鎮銀行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信貸風險管控現狀,采用我國村鎮銀行2014年至2021年7年間貸款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篩除一些樣本數據缺失的情況,共收集有效樣本1562個,模型分析的結論對信貸風險管理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指出存在亟待改進的問題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某村鎮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改進目標和措施。本文提出的信用風險防控舉措對我國其他村鎮銀行也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推進。1.4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通過廣泛搜集文獻資料,結合村鎮銀行管理現狀,從網站、期刊等數據庫中獲取掌握村鎮銀行信貸風險現狀、信貸業務發展水平以及信貸風險防控狀況。(2)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使用定性結合定量的方法,在案例分析、現狀研究、原因解析和優化改進信貸風險管控體系時分析解決問題。(3)案例研究法:論文選取某村鎮銀行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目前風險管控現狀存在的問題,結合相關理論,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1.5創新點本文創新之處在于通過將研究對象微觀具體化,以某村鎮銀行為具體實例進行研究,結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分析其在防范化解信貸風險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用性更強。同時,充分結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從多角度研究了村鎮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現狀,并結合該行面臨的各種類型的信貸風險,對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探討和剖析,從而提出解決信貸風險管控問題更加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對策,為我國地方性法人機構機構在信貸風險管控上提供實際借鑒意義。
第2章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基礎本章通過廣泛搜集文獻資料,結合村鎮銀行管理現狀,從網站、期刊等數據庫中獲取掌握銀行信貸風險現狀、信貸業務發展水平以及信貸風險防控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與文獻寫作。2.1理論基礎2.2.1信貸配給理論信貸配給理論是指當利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下,貸款供給遠遠小于貸款需求時,商業銀行為消除超額銀行貸款資金需求,促使部分貸款申請人退出市場,趨于采取非利率化的貸款條件而非提高利率水平的手段。具體體現為,一是貸款人的貸款申請只能部分被滿足,如,借款人向銀行申請100萬元的資金,結果只會被批準70萬元的貸款;二是商業銀行只接受特定部分貸款申請,而另一部分借款人即使愿意支付高額利息也無法得到銀行的放貸。這是由于銀行無法觀察到借款者的投資意圖時,提高利率反而會將貸款提供給高風險客戶,而使低風險客戶無法獲得貸款資金,從而使銀行貸款的預期收益率降低、平均風險水平上升,這種現象稱為信息的不對稱性。商業銀行解決資金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常用手段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類別:一是貸款性質,如財物規模、信用條件、經營狀況等;二是商業銀行對借款者提前設定貸款條件,如:貸款期限、限制性條款、指定用途、擔?;虻盅旱?;三是其他因素,如:借款者身份、與商業銀行的特定關系等。2.2.2全面風險管理理論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兩極分化的政治體系逐漸瓦解,金融市場隨著經濟全球化逐漸開放,銀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政府逐漸放松了對金融部門的監管,并出現了許多新的衍生工具。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協議》中清楚地定義了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由于綜合風險管理理論的要求,全面、全面地監管商業銀行日常運營中的信貸風險,構建起一種科學的金融風險管理文化。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是指從各項業務環節風險出發,建立規范的風險管理系統,將風險管理運用于企業內部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完善風險管理執行措施、設置合理的風險管理機構、將風險導向思想融入到企業文化管理,預防風險、控制風險,從而促進企業的穩定經營發展。近年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系統在文化滲透管理流程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村鎮銀行成立時間短、風險管理建設有待提高、系統無法跟進業務發展步伐,不夠具體和完善。由于農商行抗風險能力比較薄弱,當風險管理系統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則整個體系很容易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為了促進農商行經營穩定持續發展,更有效抵御和防控風險,應當建設全面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把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等結合起來,統籌考慮企業文化、管理系統以及應對外部環境等各方面,來提高整體風險管理水平和能力。2.2.3信息不對稱理論七十年代,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研究了信息不對稱現象,提出了信息不對稱理論(G.Akerlof,M.Spence,J.E.Stigjiz),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不同身份的人所了解掌握的信息是有差異的。掌握充分信息的人相比較信息缺乏的人在市場活動中占據優勢位置,可以主導業務活動的開展。在信貸領域信息不對稱表現十分突出,如在信貸市場上,借款者對自己用貸風險程度、償還能力、貸款實際用途等私人信息充分了解,可能會為了達成貸款申請,隱瞞或修改重要的申請信息。貸前,商業銀行難以了解和掌握借款者有關信息,如資產狀況、以往違約情況和貸款用途等,并且借款客戶眾多,貸后,商業銀行同樣無法完全監控借款人資金的使用方式和按時還貸意向。若貸款者采取風險行為,如將資金挪作他用導致投資失敗,銀行將面臨貸款違約風險。因此,由于商業銀行處于信息劣勢,會給信貸機構帶來資產損失,由于貸款利率和風險影響商業銀行的預期利潤率,為了彌補或轉移可能造成的損失,銀行可以采取風險緩釋措施,如要求貸款人提供保證、抵押和保險等手段和措施。2.2.4籃子理論“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籃子理論的實質是利用了風險分散的原理,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進行分散和降低通過多樣化投資的方式?;@子理論提出,若將資源集中于單一主體可能會導致風險過于集中,為避免集中風險的發生,實現資產組合優化,降低單一風險事件導致整體遭受損失的概率,達到降低損失的目的,應當將資源分散在不同的主體上,在一定的范圍內,數量越多,分散風險的程度越大。根據資產組合管理理論,不同資產之間收益率相關系數只要小于1,這種分散投資就能夠使風險降低。因此,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應是多樣化的,應當分散于不同行業、不同業務、不同性質的借款人。相互獨立且充分多的投資形式是多樣化投資風險管理策略的前提條件。2.2文獻研究2.2.1國外文獻綜述關于在風險因素和防控方面,SerainaC.Anagnstopoulou(2016)認為,通過分析財務報表可以預測借款人的違約概率以及未來產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這同樣作為貸款定價的有效信息來源。[1]ThomasGietzen(2017)認為如何進行信貸流程的管控和利率風險防范是問題關鍵所在,要實現商業銀行經營安全目標,使得信貸風險最小化,就要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進行系統化管理,以確保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等指標均處于合理范圍內。[2]NgoziOkoye(2017)認為,則通過研究借貸人員行為,得出影響到中小企業信貸資金安全性的因素包括借貸人的學歷背景、個人收支狀況、總資產規模、法律糾紛等五個方面。[3]TBKing,KFLewis(2015)認為,在研究市場信用風險和流動性之間的關系時提出,商業銀行間的利差的敏感性提高了,當信貸風險危機高發時。[4]表1國外各學者對信貸風險理論的定義匯整表代表學者(年份)追隨者理論定義SerainaC.(2016)通過分析財務報表可以預測借款人的違約概率以及未來產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這同樣作為貸款定價的有效信息來源。TBKing,KFLewis(2015)在研究市場信用風險和流動性之間的關系時提出,商業銀行間的利差的敏感性提高了,當信貸風險危機高發時。KenSakeKato(2016)利用Ising模型有效計量了不同行業的信貸組合風險,并將每個行業按照信貸資產組合的形式進行劃分。]Cho-JiehC(2018)利用貝葉斯判法和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上百家企業,得出了通過某些關鍵財務指標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反映企業資信狀況的結論。aundersDavid(2018)在研究商業銀行風險評價問題時另辟蹊徑,引入模糊數學的方法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進行研究,大大拓展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研究邊界。關于風險度量方面,LaramieAlou(2017)研究認為投資者將會呈現出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因為不同的風險價值觀體現在了不同的資產組合方式上。比如,當高風險承受者進行投資時,面對高風險與高資產收益時,體現出了激進的思想導向。[5]Smales(2016)認為,通過研究信貸風險和新聞報道展示的情緒之間關系,其結果表明信貸風險與正面的新聞報道之間是呈負相關關系,即負面的新聞報道將加大信貸風險,而正面的新聞報道將使得減少信貸風險。[6]KenSakeKato(2016)利用Ising模型有效計量了不同行業的信貸組合風險,并將每個行業按照信貸資產組合的形式進行劃分。[7]關于銀行信用風險領域方面,PoudelPR(2012)建議商業銀行制定制度采取措施來降低風險并提高效益。研究了影響商業銀行績效指標的因素,通過設定與信用風險管理有關的參數來計算各種績效指標,從而得出預測商業銀行財務績效的最佳指標是客戶違約率的結論。[8]Granger(2016)在研究商業銀行的貸款問題時引入了Logit模型,通過定量的方法研究引起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多的原因,并對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尋找解決商業銀行問題貸款的方法。[9]Cho-JiehC(2018)利用貝葉斯判法和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上百家企業,得出了通過某些關鍵財務指標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反映企業資信狀況的結論。[10]SaundersDavid(2018)在研究商業銀行風險評價問題時另辟蹊徑,引入模糊數學的方法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進行研究,大大拓展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研究邊界。[11]2.2.2國內文獻綜述關于信貸風險形成的原因方面。郭曉蓓、麻艷、施元雪(2020)認為,影響不良貸款增加的外部因素是有待完善的資本市場、增速放緩的宏觀經濟環境、不斷暴露的行業風險、貨幣政策緊縮等。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欠佳、銀行內部管理能力不足等是導致不良貸款增加的內部因素。[12]周存宇(2020)認為,信貸風險管理問題原因包括信貸風險管理組織建設存在不足、信貸風險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管理流程不完善等。[13]蘇彥軍(2019)認為,農商行不良貸款成因包括外部和內部原因,外部原因包括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和農村經濟環境的影響,內部原因包括貸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客戶經理業務素質良莠不齊、內控制度不健全、貸款管理機制設置不合理。[14]姜麗佳(2019)認為,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原因包括風險分析工具不健全、信貸工作人員素質和能力薄弱、資產結構合理性不足、經營模式較為粗放。此外還包括借款人原因和社會環境原因。[15]楊金桂、張郃、饒依婧、楊雨虹(2019)認為,導致村鎮銀行產生信貸風險的原因包括:信貸危機、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現法律風險、地方政府行政干預,客戶信用道德缺失等。[16]單科舉(2018)認為,受實體經濟下行、監管政策調整、不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部分農商行不良貸款規模大幅上升。[17]鄭光虎(2017)認為,我國特殊的監管體制、宏觀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經濟體制等是導致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宏觀因素;微觀因素主要是由貸款的直接關聯方引起,即包括商業銀行和借款人兩個角度。[18]表2國內各學者對信貸風險理論的定義匯整表代表學者(年份)追隨者理論定義周存宇(2020)信貸風險管理問題原因包括信貸風險管理組織建設存在不足、信貸風險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管理流程不完善等。周拓(2021)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具有必然性、隱蔽性和可防范性的特征。楊雨虹(2019)當前村鎮銀行存在流動性風險、法人治理結構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陳曉雨(2019)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不良貸款率上升加大了機構的信貸風險水平、影響了資金流動性、降低了經營效益和社會整體效率,是商業銀行出現危機的先行指標。許曌(2020)不良貸款增加會帶來系列影響,會導致盈利能力下降、資產規模下降、影響投資者及公眾信心。信貸風險產生的有關特征和影響方面。周拓(2021)認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具有必然性、隱蔽性和可防范性的特征。[19]許曌(2020)認為,不良貸款增加會帶來系列影響,會導致盈利能力下降、資產規模下降、影響投資者及公眾信心。[20]陳曉雨(2019)認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不良貸款率上升加大了機構的信貸風險水平、影響了資金流動性、降低了經營效益和社會整體效率,是商業銀行出現危機的先行指標。[21]關于目前信貸風險現狀方面:周存宇(2020)認為,農商行信貸風險管控存在風險識別不力、風險把控能力不強、信貸人員自身能力薄弱、信貸制度執行不嚴、不良貸款清收效果不佳等問題。馮葉,李舒(2019)表示,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雙升”態勢依舊;資源配置不平衡,部分產能過剩行業貸款質量下行壓力較大;房地產金融風險不容忽視;地方隱形債務加重商業銀行潛在風險隱患。[22]楊金桂、張郃、饒依婧、楊雨虹(2019)認為,當前村鎮銀行存在流動性風險、法人治理結構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方麗云,劉暢(2018)分析認為,商業銀行中小企業風險類型分為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中小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風險。[23]祁樹鵬、馮燕、李京曉等(2015)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析技術了經濟宏觀變化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影響的傳遞途徑,研究結果發現宏觀經濟的變化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有重要的影響,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經濟周期呈現反相關關系。[24]王憲全、李晟,張宇航(2018)通過運用KMV模型,計算了國內20家銀行機構的貸款違約概率,計算結果表明,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產生顯著影響的因素包括不良率、資產規模和貸存比率。[25]在銀行信貸風險防控方面:周拓(2021)提出,銀行內部監督管理體系的提高,規范信用風險管理流程,完善信用評級體系可以作為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對策。施唯(2021)提出,商業銀行要通過優化信貸業務結構、、動態了解客戶、加強對企業關聯交易的分析、調整銀行信貸授信授權體制、改進商業銀行的激勵和約束考核機制,來強化商業銀行信貸政策風險防控措施。周存宇(2020)提出,要加強信貸風險管理組織建設、完善信貸風險管理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信貸風險管理流程。楊金桂、張郃、饒依婧、楊雨虹(2019)提出,村鎮銀行應采取風險防范措施,強化信貸風險管理,完善人力資源體制管理,健全監管制度。地方政府應當出臺政策對導致道德風險的責任人加大懲處力度。馮葉,李舒(2019)提出,精準定位,著力提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精心實施,著力健全現代風險管理模式;精細管理,著力提升商業銀行監督管理質效。鄭光虎(2017)提出,要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相關的法規政策、商業銀行應完善風險準備制度、建立嚴格的貸款審批制度、加強風險管理水平。方麗云,劉暢(2018)提出,通過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審核力度,完善企業抵押擔保機制,推進信息公開共享,優化中小企業信貸競爭環境。魏曉娜(2014)則提出信息不對稱問題是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過程中最為棘手的問題,通過一系列手段降低客戶與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有效地緩解信貸風險。[28]針對信息不對稱問題,陳善昂(2015)提出銀行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提高信息化水平,以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29]高秀芝(2015)在對比了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之后,發現我國金融體系還不完善,健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可以通過利率期貨來促進利率市場化,強化信貸風險管理。[30]郝墨緣(2018)認為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評估體系還不健全,信貸評估方法較為簡單,無法精確的識別風險,隨后他又指出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重要的原因。[31]陸岷峰和王婷婷(2020)認為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主體是信貸業務,信貸質量的好壞由管理層風險管理水平所決定,而數字技術的發展給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指引了新的發展方向,通過運用金融科技工具,可以進一步優化貸前、貸中、貸后管理。[32]
第3章研究方法與設計本章通過將研究對象微觀具體化,以鎮銀行為具體實例進行研究,結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利用實證分析其在防范化解信貸風險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下文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奠定基礎。3.1各變量操作定義一方面,變量選取一定要適量,多了則會造成模型運算的復雜性,少了則可能遺漏重要變量從而削弱模型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變量選取應注重科學性、系統性,無關變量的加入影響模型的解釋力。指標選取主要從經濟周期、貸款行業、貸款政策、內部治理等方面進行研究,選取這四個方面的一些共同部分進行深入分析其對信貸違約風險的影響程度。在此先闡述一下其中兩個方面的定義,以便于理解之后的分析研究。經濟周期(Business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政策性銀行貸款由各政策性銀行在人民銀行確定的年度貸款總規模內,根據申請貸款的項目或企業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自主審核,確定貸與不貸。效益也是政策性銀行貸款需要考慮的要素之一。政策性貸款是目前中國政策性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一方面,它具有指導性、非盈利性和優惠性等特殊性,在貸款規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優惠;另一方面,它明顯有別于可以無償占用的財政撥款,而是以償還為條件,與其他貸款一樣具有相同的金融屬性--償還性。接下來關于已有的關于農村企業違約的相關研究主要圍繞企業的財務數據的分析進行展開剖析,并且將農村企業違約與公司破產緊密聯系。Altman(1969)指出,一個盈利能力差、資產流動性不足且高負債的企業對于銀行信用極易違約,并且面臨較高的破產風險。Juel(2000)以斯洛伐克的中小企業為例,利用2000至2005年間的500多筆中小契約貸款數據,實證發現盈利能力、流動性以及債務負擔是造成企業違約的主要因素。然而,除了大型企業的財務信息比較完備以外,中?。ㄎⅲ┢髽I的財務信息透明度較差,甚至部分企業缺乏完備的財務信息,而在普惠金融的背景下,這些主體日益成為銀行公司客戶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此,只是從財務信息角度探討企業的信用違約缺乏一定的說服力。除了財務指標以外,還有一些學者還探討了非財務因素對銀行信貸違約的影響。Clarkson等(2002)發現企業的信用評分以及信貸雙方的距離與企業的違約率存在較大的相關性,對此,其給出的解釋是距離的遠近會顯著影響銀行收集企業相關真實信息的難度,而信用評分的大小則會使放貸者增加貸款發放從而提高產出。因此,他們認為硬信息的貸款方法與關系型借貸、軟信息借貸更為有效。Boyd(2005)認為除了財務指標以外,企業所處行業以及企業規模大小與違約概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前人的相關研究給本章節的撰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通過對已有的文獻梳理發現仍有一些問題。首先,部分文獻只是從財務信息或非財務信息方面挖掘企業信用違約的影響因素,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其次,以往的財務分析主要選取一些靜態指標,而企業的財務狀況是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而往往一些主要指標的不利變動反而是影響企業還款能力的主要信號;最后,已有的分析框架中少有關注信貸違約風險管理措施對信貸違約風險管理的影響。故此,本文在前文的基礎之上,從自身的業務實際出發,將可能影響我國信貸違約風險的因素進一步系統化為四個維度,探討這些指標的可能影響。第一個維度是企業基本特征,這其中包括農村企業成立年限、農村企業規模、農村企業性質和農村企業信用這四個細化指標,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的存續時間不同,其經營策略以及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會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信用風險也會存在顯著的差異,一般而言,企業成立的時間越久,其面臨的市場環境越趨于穩定,其發生信用風險的可能性越低;企業規模一直是相關學者選取的常用指標,已有研究普遍認為企業的規模越大,其各方面的資源優勢越明顯,且有一定的市場基礎,所以其發生信用違約的可能性越低。第二個維度是企業的財務指標,具體包括資產負債率變動值、流動比率變動值、存貨周轉率變動值以及資產利潤率變動值。相關研究中關于財務指標的選取可謂是玲瑯滿目、各色各樣,但是經梳理會發現,這些指標的選取大多數是從企業的償債能力(包括長期和短期),營運能力、盈利能力這些大的方面入手,故此本研究結合已有研究中關于變量的選取,在這三個方面挑選了四個代表性指標,分別是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存貨周轉率、資產利潤率。以往的財務分析主要選取一些靜態指標,而企業的財務狀況是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而往往一些主要指標的不利變動反而是影響企業還款能力的主要信號,所以針對這些財務指標選取其變化率來加以量化。資產負債率衡量的是企業長期的償債能力,當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升高時,說明其面臨更為沉重的債務負擔,其相應的償債能力就會減弱,信用違約的可能性就會升高。流動比率是衡量的是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也與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相對應,這一指標越高,說明公司的流動性資產越多,其越是有充裕的現金流歸還貸款,相應的違約概率就會越低。存貨周轉率和資產利潤率分別是衡量企業營運能力和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這兩個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營運能力越好,盈利性越高,其違約的可能性越低。第三個維度是信貸結構特征,包括貸款金額、期限、利率水平和貸款用途。貸款金額對信用違約的影響較為復雜,一方面,貸款的金額越大,企業的債務負擔越重,其違約的可能性會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對信貸違約風險的把控較為嚴格,特別是一些大額的貸款授信更為謹慎,所以往往這些已經發放的大額信貸一般都是優質資產,其信用未約的可能性較小。根據一般的信貸理論,貸款的期限越長,貸款質量發生不利變動的可能性越大,貸款的違約的可能性越高。同樣的,收益與風險成正比,一般貸款利率越高,說明其信用風險越高,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為了平抑不同年份不同經濟狀況的影響,貸款利率以當時發放的貸款利率與央行的基準利率之比表示。貸款用途分為流動性資金類貸款和非流動性資金貸款兩類,一般而言,非流動性資金貸款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其相應的違約概率也會越高。第四個維度是監管因素。本研究中,將監管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貸款企業銀行賬號的監管,二是對貸款企業實地檢查。因為在給村鎮企業發放貸款時一般都要求其開設賬戶以便于監管,如果該資金賬戶的日常交易所占比較較大,銀行方面則會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所以對賬戶信息的監管以貸款企業在本行開設賬戶的日均余額表示。隨著村鎮銀行信貸管理向著全面化、規范化、精細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村鎮銀行意識到貸后管理的重要性,我國也不例外,本研究中,以貸后走訪企業次數作為衡量對貸款企業實地監管的指標。表3模型中變量的定義變量名稱變量定義信用違約狹義信用違約:次級、可疑、損失貸款為1:其余為0廣義信用違約:出現本息逾期為1:其余為0企業基本特征成立年限(X11)貸款申請時企業成立的時間規模(X12)企業員工數目的自然對數所有制性質(X13)公有經濟為1;其余為0信用等級(X14)按A1、A2、A3、A4、B1、B2、B3、B4排序,分別賦值1、2...7、8企業財務指標長期償債能力(X21)還款期資產負債率減去貸款期資產負債率短期償債能力(X22)還款期流動比率減去貸款期流動比率營運能力(X23)還款期存貨周轉率減去貸款期存款周轉率盈利能力X(X24)還款期資產利潤率減去貸款期資產利潤率信貸結構特征貸款金額(X31)單位萬元貸款期限(X32)實際貸款時間,以月計利率水平(X33)貸款實際利率與當期基準利率之比貸款用途(X34)流動性資金貸款記為0;其余記為1銀行信貸監管賬戶監管(X41)貸款企業在我國賬戶日均余額實地監管(X42)企業貸款后銀行上門走訪次數3.2理論模型構建信用風險又常被稱為違約風險。為實證分析村鎮企業信用風險影響因素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信用風險的量化,在量化企業信貸違約風險時時,本研究將村鎮企業的違約行為與貸款分級相聯系。按照我國目前的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企業貸款被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這五個類別,其中次級、可疑、損失貸款被列為不良貸款,本研究將次級、可疑、損失貸款合并為信用風險貸款(抑或稱為違約貸款),將正常和關注類貸款合并為正常貸款。梳理已有關于信用風險評估的文獻可以發現,目前信用風險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層次分析法、多元判別分析法、神經網絡分析法,多元Lojistic模型分析法等,每種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以及不足。其中,層次分析法對信用風險的分析權衡考慮不同方面的全方位影響,但是操作過程中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多元判別分析法由于其簡單易行,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是該方法的前提假設較為苛刻,現實情況中少有能完全滿足的;神經網絡分析模型童童星考慮了多維影響因素之間的交互性影響,但是由于其結構過于復雜,導致現實解釋力度不夠。Logistic模型由于其簡單的模型形式和較強的現實解釋力得到諸多學者的青睞,已然成為信用風險研究中主流的分析工具。從理論上分析,企業信貸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企業會發生違約,另一種是不會發生違約。假定企業發生違約記為1,企業不發生違約記為0,那么,那么企業是否會發生信用違約的事件則轉化為一般的0-1問題,傳統的多元統計模型計算的概率值可能超出0~1的范圍內,因此必須對模型的形式做一定的變換,而Logistic模型就是通過設定特定形式的累積概率函數,對一般的多元統計模型進行數學變換,從而將預測的概率值限定在特定范圍內,從而妥善地解決0-1問題。具體而言,假定村鎮企業是否違約記為事件A,并設Y為事件發生的顯變量,Y=1,則表示違約事件發生;Y=0則表示違約事件不發生。進一步,假設違約事件的概率為PiPi其中,Zi為模型的線性結合部分,即對(1)式進行Logit轉化,則模型可進一步變換為:LnP其中,Pi/1?Pi表示機會概率比(odds),其表示違約事件發生的概率與未發生的概率之比;α0表示常數項,βn表示回歸系數,xn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實踐中部分正?;蜿P注類貸款也會發生逾期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貸款也會進一步向著風險資產轉換,所以本研究在貸款五級分類信用違約的基礎上還進一步考察了廣義的違約情況,即在可疑、次級和損失類的貸款上加上這部分逾期貸款樣本作為廣義的違約樣本。3.3數據來源與樣本描述3.3.1數據來源研究背景根據研究的目的,本章節中分析所用的樣本均來自于我國村鎮銀行2014年至2021年7年間貸款數據,篩除一些樣本數據缺失的情況,共收集有效樣本1562個,模型分析的結論對信貸風險管理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3.3.2樣本描述性分析首先,按照狹義的信用違約定義,違約貸款數目為112筆,所占樣本比例為7.17%,而正常和關注類貸款數目為1450筆,這其中,發生逾期的貸款數目為83筆,所以從廣義的信用違約定義,違約貸款數目為195筆,所占比例為12.48%,但是從數額上來看,狹義的信用違約貸款以及廣義的信用違約貸款金額所占比例分別為3.22%和5.17%,之所以違約金額所占比例低于違約筆數所占比例主要是因為發生信用違約的貸款金額較小(不足平均水平的一半),這從側面說明了較小金額的貸款更可能發生違約,也間接說明了我國對大額貸款的重視程度更高。表4違約貸款分布貸款類別樣本數所占比例正常貸款正常1378(逾期:58)88.22%(3.71%)關注72(逾期:25)5.61%(1.60%)狹義違約貸款次級422.69%可疑332.11%損失372.37%合計1562100%村鎮企業基本特征方面,就村鎮企業成立的時間來看,大多數村鎮企業的成立時間集中在5-15年之間,在這一區間內的企業數量有1020個,占比65.30%,成立不足5年以及15年以上的分別占23.62%和11.08%,總體而言,貸款企業成立的時間比較短,能夠長久生存下來的企業不多,這與我國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相吻合。而從村鎮企業規模來看,我國服務的企業對象大多數是一些中小規模的客戶,企業雇傭人數大多數在100人以下,這一樣本占比76.18%,雇傭人數在100-200人之間的樣本有319個,占比20.42%,而雇傭人數在200人以上的只有53個。最后是村鎮企業的信用狀況,如前所述,我國的信用評級采用的是4等16級,但是由于部分低信用企業不予以授信,使得樣本中實際的信用評級只有8個等級,而在這8個等級中,大多數企業的信用評級較高,其中屬于A級信用的村鎮企業有1185個,占比75.86%,而屬于B級信用的村鎮企業只有377個,而這其中大多數屬于B1、B2級別(共計302個)由此可見,在開展信貸業務時對村鎮企業的信用的把控較為嚴格。表5違約貸款與未違約貸款財務指標分布變量狹義違約廣義違約違約未違約違約未違約均值方差均值方差均值方差均值方差資產負債率變動率1.522.36-0.571.351.472.17-0.421.28流動比率變動率-0.42-0.521.090.330.68存貨周轉率變動率-90.14-0.430.850.430.07資產利潤率變動率-1.052.260.270.56-1.321.860.350.77企業的財務指標方面,本研究將整體樣本、違約樣本、未違約樣本之間財務指標變化率做了對比分析,從表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狹義的違約分類還是廣義的違約貸款分類,違約樣本與未違約樣本在財務指標變化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間接地證明了說明了村鎮企業的違約行為可能與其財務指標的變動有關,但是要分析這些財務指標變動情況對村鎮企業違約行為的確切影響,還需要進一步地實證模型分析。
參考文獻SerainaC.Anagnostopoulou(2016).AccountingQualityandLoanPricing:TheEffectoCross-countryDifferencesinLegalEnforcement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12-13ThomasGietzen(2017).Theexposureofmicrofinanceinstitutionstofinancialrisk.ReviewofDevelopmentFinance.,(6):32~33NgoziOkoye(2017).Microfinanceregulationandsocialsustainabilityofmicrofinanceinstitutions:thecaseofnigeriaandzambia.AnnalsofPublicandCooperativeEconomics,(12):15~16TBKing,KFLewis,CreditRisk,LiquidityandLies(2015),Finance&EconomicsDiscussion,112.YoussefLamraniAlaoui(2017).AssessingtheperformanceofmicrofinancelendingprocessusingAHP-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Moroccancasestudy.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BusinessManagement,(11):21~22LASmales(2016),NewsSentimentandBankCreditRisk,JournalofEmpiricalFinance,38:37-61.KensukeKato(2016).Long-rangeIsingmodelforcreditportfolioswithheterogeneouscreditexposures.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62.PoudelRP(2012).TheImpactofCreditRiskManagementonFinancialPerformanceofCommercialBanksinNepal.Ijac.Org.uk,9-15.GrangerC.W.J(2016).CombiningForecasts-TwentyYearsLater.JournalofForecasting,(3):65-67.Cho-JiehC,HarryP(2018).UnifyingDiscreteStructuralModelsandReduced-FormModelsinC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專賣店、超市、商場員工聘用合同范本
- 庫房出租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土地流轉居間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買房蓋房租房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簽訂原則
- 系統培訓方案模板
- 買期房抵押合同樣本
- 居間廠房轉讓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代簽合同授權的委托書
- 投資收益分配股權轉讓定金協議二零二五年
-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
- 2024年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新概念英語第2冊課文(完整版)
- 水培吊蘭的養殖方法要領
- 動物的遷徙行為與地球生態系統
-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國內外文獻綜述4100字】
- 校園金話筒大賽(臨沂賽區)策劃書
- 正確使用文丘里面罩
- 破碎錘施工方案
- 2023年10月自考00161財務報表分析(一)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