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高中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考試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有關促胰液素發現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實驗的其中一組對照組排除了鹽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C.斯他林和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礎上,勇于向權威觀點挑戰,大膽質疑、探索創新是成功的關鍵D.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2.已知某小麥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利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N株小麥,其中基因型aabbcc的個體約占()A.N/4B.N/8C.N/6D.03.在一個含有A和a的自然種群中,AA個體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條件下該物種將()A.不斷進化 B.不斷衰退 C.產生新物種 D.喪失基因庫4.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A.突變和基因重組 B.自然選擇C.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5.孟德爾運用“假說—演繹”法研究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發現了分離定律。下列哪一項屬于其研究過程中的“演繹”?A.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B.測交結果:30株高莖,34株矮莖C.測交預期結果:高莖∶矮莖接近于1∶1D.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開6.某轉運RNA的反密碼子為CAU,它所轉運的氨基酸是()A.纈氨酸(GUA)B.組氨酸(CAU)C.酪氨酸(UAC)D.甲硫氨酸(AUG)7.在調查某植物種群時,發現其葉片的錐形(L)對刺形(l)為顯性。據統計,基因型為LL.Ll、ll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0%、50%、10%,該植物種群中基因L的頻率為A.40% B.50% C.65% D.90%8.(10分)有性生殖過程中一定發生和可能發生的過程依次是()A.基因突變、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B.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C.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基因突變D.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基因重組二、非選擇題9.(10分)普通小麥為六倍體,兩性花,自花傳粉。小麥糯性對非糯性為隱性。我國科學家用兩種非糯性小麥(關東107和白火麥)培育穩定遺傳的糯性小麥,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1)小麥與玉米不是同一物種,自然條件下這兩種生物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雜交產生可育后代,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工雜交時,需要在開花前,去除小麥花內未成熟的_________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3)單倍體小麥體細胞中有_____個染色體組,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_____________紊亂,導致配子異常。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后,產生六倍體小麥,這種變異屬于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牽牛花的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葉的形態由一對等位基因W、w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是自由組合的。下表是三組不同的親本雜交的結果:組合親本表現型子代表現型和植株數目紅色闊葉紅色窄葉白色闊葉白色窄葉一白色闊葉×紅色窄葉41503970二紅色窄葉×紅色窄葉04190141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427000(1)根據哪個組合能夠同時判斷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顯性類型?_______________。(2)寫出每個組合中兩個親本的基因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個組合的后代是紅色闊葉,讓它們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11.(14分)下圖1中A表示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某雌性動物的體細胞,B、C分別表示該動物處于不同分裂狀態的細胞圖像;圖2為該動物部分組織切片的顯微圖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數字分別表示不同的生理過程,它們分別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C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或第一極體,它含有同源染色體_____________對。(3)通常情況下,該動物的基因A和a的分離發生在____________(用圖1中數字表示)分裂過程中。圖1中一個B細胞最終分裂結束后,一般情況下,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種生殖細胞。(4)按分裂過程判斷,圖2中標號(甲、乙、丙)的先后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5)若圖示的雌性動物(基因型為AaBb)與基因型為Aabb雄性個體交配,后代只出現一種顯性性狀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12.下圖是中心法則示意圖,字母a-e分別代表不同的合成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中心法則中,a-e五個過程的正常進行共同遵循_______原則。(2)在真核細胞中:a過程通常發生在細胞分裂的__________期;a和c兩個過程發生的主要場所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3)—種tRNA:能特異性識別信使RNA上的________種密碼子、轉運_______種氨基酸。(4)b、d過程所利用的原材料分別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若用含有15N的培養基培養細菌,那么一段時間后,l5N將會出現在圖示的________中(物質)。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
沃泰默的實驗:實驗處理預期結果實驗結果鹽酸注入小腸上段分泌胰液分泌胰液鹽酸注入血液不分泌胰液不分泌胰液切除通向小腸的神經,將鹽酸注入小腸上段不分泌胰液分泌胰液【詳解】A、促胰液素是發現的第一種激素,它是由小腸粘膜等處的內分泌細胞分泌的多肽類激素,具有促進胰腺分泌胰液的作用,A錯誤;B、沃泰默實驗的其中一組對照組(即將鹽酸注入血液),排除了鹽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B正確;C、斯他林和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礎上,勇于向權威觀點挑戰,大膽質疑、探索創新是成功的關鍵,C正確;D、促胰液素是由小腸粘膜等處的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D正確。故選A。【點睛】了解激素調節的發現過程,尤其分泌促胰液素的器官及其靶細胞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D【解析】基因型AaBbCc的小麥在減數分裂時,按自由組合定律,可以形成23=8種數量相等的花粉粒,其中基因型為abc的花粉占N/8,用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abc也約占N/8,但該單倍體未用秋水仙素處理,所以沒有aabbcc個體,故D項正確,A、B、C項錯誤。3、A【解析】在一個含有A和a的自然種群中,AA個體很容易被淘汰,這樣導致A基因頻率降低,a基因頻率升高.根據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說明該物種將不斷進化,A正確,B錯誤;生殖隔離是新物種產生的必要條件,這里并沒有說明產生了生殖隔離,所以不能說產生新的物種,C錯誤;一個種群全部個體所帶有的全部基因的總和就是一個基因庫.自然界中種群的基因頻率總是在不斷變化著,基因頻率的變化是導致基因庫變化的原因,但沒有喪失基因庫,D錯誤【考點定位】生物進化4、D【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突變和基因重組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A不符合題意;B、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不符合題意;C、隔離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不符合題意;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D符合題意。故選D。5、C【解析】孟德爾通過對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進行雜交實驗,并從實驗結果中發現了豌豆遺傳的普遍現象——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并通過嚴謹的和富于創造性的思維,提出了能圓滿解釋雜交實驗結果(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的“假說”。孟德爾又把他的“假說”進行演繹推理(演繹是指基于假說的推理),預期了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應為1:1的結果,并運用測交實驗來驗證了他預期的結果。選項中測交預測結果為高莖:矮莖接近于1:1,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6、A【解析】試題分析:由“某轉運RNA的反密碼子為CAU”可推知,該轉運RNA所轉運的氨基酸的密碼子為GUA,因此它所轉運的氨基酸是纈氨酸,A項正確,B、C、D三項均錯誤。考點:本題考查翻譯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7、C【解析】
根據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的方法: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2,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2。【詳解】由題意知,基因型為LL.Ll、ll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0%、50%、10%,則L的基因頻率是40%+50%×1/2=65%,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種群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相關計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8、B【解析】
有性生殖過程中伴隨著減數分裂的發生,減數分裂中可以發生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一定可以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即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而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也可能發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即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組合;在細胞分裂的間期也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在分裂過程中還可能發生染色體變異現象。【詳解】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有性生殖過程中,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一定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可能發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基因突變或者染色體變異。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9、不能生殖隔離雄蕊3聯會染色體(數目)變異【解析】
物種指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并且可以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詳解】(1)小麥與玉米不是同一物種,二者存在生殖隔離,自然條件下不能雜交產生可育后代。(2)人工雜交時,為了避免自身花粉和其他花粉的干擾,需要在開花前,去除小麥花內未成熟的雄蕊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3)單倍體小麥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后為六倍體,故單倍體小麥含有3個染色體組,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聯會紊亂,導致配子異常。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后,染色體數目加倍,形成六倍體小麥,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點睛】單倍體小麥含有3個染色體組,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故不育,需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后才可育。10、根據組合三rrWW×RrwwRrww×RrwwrrWW×RRww紅色闊葉:紅色窄葉:白色闊葉:白色窄葉=9:3:3:1【解析】
分析表格:根據組合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后代均為紅色闊葉,說明紅色相對于白色為顯性性狀,闊葉相對于窄葉是顯性性狀,且親本的基因型為rrWW×RRww;組合一中,白色闊葉(rrW_)×紅色窄葉(R_ww)→后代均為闊葉,且出現白色(rr)性狀,說明親本的基因型為rrWW×Rrww;組合二中,紅色窄葉(R_ww)×紅色窄葉(R_ww)→后代出現白色(rr),說明親本的基因型均為Rrww.據此分析答題.【詳解】(1)判斷一對相對性狀顯隱性的方法:①親代兩個性狀,子代一個性狀,即親2子1可確定顯隱性關系;②親代一個性狀,子代兩個性狀,即親1子2可確定顯隱性關系.根據第三個組合可以確定親本的顯隱性關系,因為對每對性狀來說親本都有兩種不同的表現型,后代只有一種表現型,后代表現出來的性狀就是顯性性狀.(2)根據分析,每個組合中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rrWW×Rrww、Rrww×Rrww、rrWW×RRww.(3)第三個組合的后代是紅色闊葉,其基因型為RrWw,讓它們進行自交,所產生的子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紅色闊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白色窄葉=9:3:3:1.11、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次級卵母細胞0②1甲→丙→乙1/2【解析】
圖1中A表示有絲分裂后期,B表示卵原細胞;C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即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圖2中:動物組織切片顯微圖象表明細胞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甲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乙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丙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次級卵母細胞分裂時細胞質進行不均等的分裂,產生一個大的卵細胞和一個小的極體.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經減數分裂能產生四種配子。【詳解】(1)圖1中通過①產生的細胞染色體數目沒有發生改變,因此,①數字分別表示有絲分裂,②過程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而且細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單體,因此②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2)該動物是雌性動物,C細胞是通過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因此,細胞C的名稱可能是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C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為0對。(3)基因A和a是一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因此A和a的分離發生在②分裂過程中。圖1中B細胞是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最終產生一個卵細胞和3個極體,因此,最終分裂結束后,1種生殖細胞。(4)圖2中甲是聯會過程,乙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丙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標號的先后順序應該是甲→丙→乙。(5)基因型為AaBb基因型為Aabb交配,子代A—出現的概率為3/4,子代aa出現的概率為1/4,Bb出現的概率為1/2,bb出現的概率為1/2,因此,后代只出現一種顯性性狀的概率是3/4×1/2+1/4×1/2=1/2。【點睛】首先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如果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奇數,則一定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其次看細胞中有沒有同源染色體:如果沒有同源染色體,則一定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再次看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若出現聯會、四分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熔爐內襯材料選擇與應用考核試卷
- 3-11全加器電子課件教學版
- 水產加工品安全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措施考核試卷
- 游藝用品生產項目管理與風險控制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售后服務體系建設考核試卷
- 滾動軸承的超聲波檢測技術考核試卷
- 遼寧省高二會考語文作文
- 教學工作參考總結高中語文教學年終工作參考總結
- 小學二年級寒假數學口算練習題
- 針刺傷的防護與應急處理 2
- GB/T 20899.1-2019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第1部分:金量的測定
- 太陽能光伏發電原理及其應用
- GB 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
- 工程聯系單(模板)
- 2023年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課件
- 公司獎項申請表(個人)
- 機油濾清器工作原理剖析
- 工程施工資源配置計劃施工資源配置計劃
- 高中美術教案3-12地域的永恒魅力1
- 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