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課件_第1頁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課件_第2頁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課件_第3頁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課件_第4頁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

Hearingloss

and

cochlearimplantation江西衛生職業學院臨床系1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

Hearinglossandc概論全球輕度聽力損失:7億中、重度聽力損失:2.5億7%-10%人口有不同程度的聽覺障礙。我國聽力語言殘疾者2800余萬人(2008)聽覺障礙居殘疾之首(34%)新生聾兒的發生率為1‰,每年以2-4萬的聾兒數量增加2概論全球輕度聽力損失:7億7%截至2016年,全球人工耳蝸植入達50萬例中國大陸植入

超過5萬例中國人工耳蝸的潛在植入候選者100萬例其中亟需植入人工耳蝸的學齡前患兒

10萬例3截至2016年,全球人工耳蝸植入達50萬例3耳部解剖(集音)(傳音)(感音)4耳部解剖(集音)(傳音)(感音)4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3個主要部分:外耳中耳內耳聽覺神經大腦外耳捕獲外界聲音,并將其沿著外耳道傳導至鼓膜。

聲音振動鼓膜并傳導至中耳。中耳由三個聽小骨組成,錘骨,砧骨和鐙骨,協助聲音傳導至內耳。內耳(或耳蝸)由感覺細胞組成,它的獨特功能使其能夠獲取聲音的聲調和響度信息。聽覺神經將聲音信息從內耳傳送到大腦的更高層次的處理中心。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3個主要部分:外耳中耳內耳聽覺如果耳蝸毛細胞的缺失或損傷,聲音就無法傳到大腦進行處理。耳蝸內受損的毛細胞耳聾大腦6如果耳蝸毛細胞的缺失或損傷,聲音就無法傳到大腦進行處理。耳蝸耳聾的病理學基礎引起毛細胞的病變:先天性聾;耳毒性藥物中毒性聾;腦膜炎后遺癥;梅尼埃病;噪聲性聾;突發性聾;老年性聾;自身免疫性內耳病;細菌性或病毒性迷路炎等。7耳聾的病理學基礎引起毛細胞的病變:7正常人聽閾:25分貝(dB)以內聽閾聽閾:是引起某耳聽覺的最小聲強值。定量指標頻率在基底膜上的分布

8正常人聽閾:25分貝(dB)以內聽閾聽閾:是引起某耳聽覺的最正常聽力輕度聽力損失中度聽力損失中重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極重度聽力損失耳聾分級聽力圖9正常聽力輕度聽力損失中度聽力損失中重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極耳聾分級輕度:低聲談話困難,聽閾26-40dB中度:近距離談話困難,聽閾41-55dB中重度:大聲說話可聞,聽閾56-70dB重度:耳旁大喊可聞,聽閾71-90dB極度:耳旁疾呼不聞,聽閾>90dB0*言語頻率(0.5、1、2KHz)的平均值*傷殘耳聾分級以單耳0.5~3kHz,雙耳加成計算。10耳聾分級輕度:低聲談話困難,聽閾26-40dB*言語頻率人工耳蝸助聽器耳聾的治療方法人工耳蝸助聽器耳聾的治療方法人工耳蝸與助聽器有什么不同?助聽器

放大聲音 受耳蝸病變程度的影響大 毛細胞病變嚴重者失真明顯,甚至聽力沒有改善

人工耳蝸

替代耳蝸 是一種人造器官 不受毛細胞病變程度的影響12人工耳蝸與助聽器有什么不同?助聽器 放大聲音12人的內耳耳蝸毛細胞是接受聲音的感覺細胞。當耳蝸毛細胞損傷嚴重時,就會出現嚴重的耳聾。?人工耳蝸就是替代已損傷毛細胞,將聲音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直接刺激聽神經而重新獲得聲音信號的一種高科技電子裝置。

返回1、什么是人工耳蝸13人的內耳耳蝸毛細胞是接受聲音的感覺細胞。?2、人工耳蝸的組成結構?兩部分組成:植入體與體外裝置

1語言處理器2導線3體外線圈4植入電極5聽神經6大腦142、人工耳蝸的組成結構?兩部分組成:植入體與體外裝置1語言植入體需要經手術植入體內

接收刺激器Stimulator(Housing)

電極:工作電極

參考電極

15植入體需要經手術植入體內接收刺激器Stimula體外裝置線圈導線言語處理器電池盒耳鉤16體外裝置線圈161.聲波由麥克風進入。

2.聲音處理器把聲音轉化為數字信號。3.經過電子編碼的信號由頭件上的線圈透過皮膚傳入植入體。

4.植入體把聲音信號傳遞到電極上。5.電極刺激聽覺神經。6.聽覺神經把信號傳送到大腦進行處理。3、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171.聲波由麥克風進入。3、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14、哪些人適應植入人工耳蝸?184、哪些人適應植入人工耳蝸?18人工耳蝸植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會有所不同,大多數國家選擇標準如下(我國2013年人工耳蝸工作指南):1.語前聾患者的選擇標準:①植入年齡通常為

12

個月

-6

歲。植入年齡越小效果越佳,但要特別預防麻醉意外、失血過多、顳骨內外面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目前不建議為

6

個月以下的患兒植入人工耳蝸,但腦膜炎導致的耳聾因面臨耳蝸骨化的風險,建議在手術條件完備的情況下盡早手術。6歲以上的兒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聽力言語基礎,自幼有助聽器配戴史和聽覺言語康復訓練史。②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經綜合聽力學評估,重度聾患兒配戴助聽器

3

-6

個月無效或者效果不理想,應行人工耳蝸植入;極重度聾患兒可考慮直接行人工耳蝸植入。③無手術禁忌證。④監護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對人工耳蝸植入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⑤具備聽覺言語康復教育的條件。手術適應癥19人工耳蝸植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會有所不同,大多數國家選擇標準如2.語后聾患者的選擇標準:①各年齡段的語后聾患者。②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依靠助聽器不能進行正常聽覺言語交流。③無手術禁忌證。④植入者本人和/或監護人對人工耳蝸植入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2013年人工耳蝸工作指南202.語后聾患者的選擇標準:2013年人工耳蝸工作指南20手術禁忌癥1.絕對禁忌證:內耳嚴重畸形,例如

Michel

畸形;聽神經缺如或中斷;中耳乳突急性化膿性炎癥。2.相對禁忌證:癲癇頻繁發作不能控制;嚴重精神、智力、行為及心理障礙,無法配合聽覺言語訓練。21手術禁忌癥1.絕對禁忌證:內耳嚴重畸形小兒人工耳蝸植入流程圖22小兒人工耳蝸植入流程圖22聽力學評估醫學評估言語-語言評估心理學評估教育學評估人工耳蝸術前評估23人工耳蝸術前評估23聽力學評估確定耳聾的類型和程度兩耳的氣導或骨導聽閾ABR聽性腦干反應或OAE耳聲發射評估孩子當前助聽器的補償效果助聽聲場測聽助聽言語識別測試咨詢設定適當的術后效果期望值設備的選擇術后的隨訪

24聽力學評估確定耳聾的類型和程度24醫學評估確定耳聾的原因

(若可能)評估中耳和耳蝸的狀態:高分辨顳骨CT,MRI

功能性MRI咨詢耳聾情況手術過程手術為住院手術平均時間為2.5小時通常切口較小術后考慮問題確定植入耳側25醫學評估確定耳聾的原因(若可能)25言語和語言評估評估內容詞匯–單詞的知識接受性表達性

語言–詞組,語法接受性表達性發聲/可懂度閱讀能力提供術后效果的基準26言語和語言評估評估內容26心理學評估非語文智商和語文智商的評估家庭的咨詢耳聾對家庭的沖擊孩子學習方式的評估任何其它潛在問題作為效果評估的基準27心理學評估非語文智商和語文智商的評估27教育學評估考慮內容:交流方式支持服務

言語/語言和聽覺能力的發展職業培訓28教育學評估考慮內容:28約1-2小時,個別復雜手術時間較長全麻,耳后切口---暴露乳突骨質---磨出骨床----乳突開放術---暴露圓窗---插入刺激電極---固定參照電極----縫合皮膚,術畢傷口加壓包扎。5、人工耳蝸的手術是怎樣進行的?29約1-2小時,個別復雜手術時間較長全麻,耳后切口---暴露乳

全麻下,作耳后弧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暴露乳突骨質。按照移植物的大小在乳突后部骨質上用電鉆磨出一個相應大小的骨床。骨床周圍用小的切割鉆頭磨出若干個小孔,以備穿線固定移植物。行乳突開放術,開放鼓竇。開放后鼓室。暴露砧鐙關節及鼓岬,用直徑為1.2mm的金剛鉆頭在鼓岬上開窗。插入試驗電極。然后把待移植的人工耳蝸放入準備好的骨床內,將刺激電極從鼓岬開窗處插入耳蝸,參照電極放在顳肌下面。用縫線固定移植物。逐層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傷口加壓包扎。手術過程30全麻下,作耳后弧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暴露乳突6、人工耳蝸手術的并發癥?(1)

術后傷口不愈合或血腫形成。

(2)面癱,發生率約為2%。大多為一過性,可以保守治療。

(3)非聽性刺激,包括面神經刺激、疼痛、前庭棘神經反射等。

(4)電極脫位,常發生于乳突根治術腔,需要再次手術植入。因此要注意術中電極的固定。

(5)植入體發生故障,需要更換。根據歐洲的統計,十年以后,有95%的人工耳蝸仍然在使用。更換耳蝸的原因主要有:外傷、機械故障、患者自己想更換產品等原因。

返回316、人工耳蝸手術的并發癥?(1)

術后傷口不愈合或血腫形成注意事項

人工耳蝸術本身為一種損傷性手術,有一定風險,手術時可能發生面神經損傷而導致暫時或永久性面癱等意外,術后可能會出現感染現象等。另外,手術可能會破外患兒原有殘余聽力,若不成功,患兒將無法通過其他助聽設備聽到聲音。所以,是否配戴或實施電子耳蝸術必須經過嚴格的聽力殘疾成因部位的檢查,一般進行單耳手術。32注意事項32

注意事項

此外,由于人工耳蝸是利用電刺激產生的聽覺,因此植入者聽到的不是自然聲,而是一種畸變的聲音(像聽機器人說話),需要經過言語訓練才能理解別人講話。對于語后聾的病人,主要是需要幾個月的聽能康復訓練;而對于語前聾的病人則需要制定并實施2~3年完整的聽覺言語康復計劃,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33

注意事項

此外,由于人工耳蝸是利用電刺激產聽力學工作康復工作父母的責任學校的支持一般術后10天左右拆線出院,術后4周左右可以開機調試7、人工耳蝸植入術后的工作?34聽力學工作一般術后10天左右拆線出院,術后4周左右可以開機調“初次刺激”或“開機”聽力學工作35“初次刺激”或“開機”聽力學工作35

“開機–初次刺激”

給孩子佩戴外部設備聲音處理器編程通過處理器給出言語聲非正式地評估孩子對聲音的初始反應咨詢

設備的使用和維護預定下次調機日期:第一個月每周調機一次,第二個月以后每半月或一月調機一次,待聽力穩定后調試時間的間隔會延長,最終一年調機一次。闡明康復訓練和聽覺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聽力學工作36

“開機–初次刺激”給孩子佩戴外部設備聽力學工作36T值–開始感知到聲音的最小電流刺激水平。M值–聽到的聲音感覺響亮而且舒適時的電流刺激水平。聲音處理策略–把聲音信號轉化為電刺激信號時所采用的方法或“配方”。聽力學工作調機編程工作包括:37T值–開始感知到聲音的最小電流刺激水平。聽力學工作37嬰幼兒的調機:臨床經驗客觀測試方法聽力學工作從事調機的醫師或聽力師應具備良好的聽力學和人工耳蝸基礎理論知識,并經過相應培訓且獲得認可。對嬰幼兒的調機應由有經驗的聽力師完成。嬰幼兒的調機:聽力學工作從事調機的醫師或聽力師應具備良好的聽隨訪調機聽力學工作隨訪調機聽力學工作術后康復是成功的關鍵人工耳蝸不是耳聾的“治愈”手段。術后康復術后康復是成功的關鍵術后康復父母的責任父母的責任支持工作包括下列內容:理解什么是人工耳蝸,它的工作原理以及設備的使用和故障排查方法。協助設備的維護和監督孩子的效果進展。每天進行聽音檢查,確保孩子的正常收音。了解如何獲取相關支持和幫助資料。保持同孩子父母及人工耳蝸中心的密切溝通。學校的支持支持工作包括下列內容:學校的支持聾兒教師外科醫生兒科醫生言語語言訓練教師孩子心理醫生聽力師父母團隊合作43聾兒教師外科醫生言語語言孩子心理醫生聽力師父母團隊合作43小結人工耳蝸是當前治療兒童和成人重度和極重度耳聾的有效手段。

在確定是否適用人工耳蝸時,需要多學科的團隊協同工作。兒童在人工耳蝸術后的工作重點包括耳蝸的調試和良好持續的康復訓練。父母的責任和學校的支持是保證孩子人工耳蝸術后效果的必要條件。44小結人工耳蝸是當前治療兒童和成人重度和極重度耳聾的有效ThankYou!45ThankYou!45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

Hearingloss

and

cochlearimplantation江西衛生職業學院臨床系46

耳聾與人工耳蝸植入術

Hearinglossandc概論全球輕度聽力損失:7億中、重度聽力損失:2.5億7%-10%人口有不同程度的聽覺障礙。我國聽力語言殘疾者2800余萬人(2008)聽覺障礙居殘疾之首(34%)新生聾兒的發生率為1‰,每年以2-4萬的聾兒數量增加47概論全球輕度聽力損失:7億7%截至2016年,全球人工耳蝸植入達50萬例中國大陸植入

超過5萬例中國人工耳蝸的潛在植入候選者100萬例其中亟需植入人工耳蝸的學齡前患兒

10萬例48截至2016年,全球人工耳蝸植入達50萬例3耳部解剖(集音)(傳音)(感音)49耳部解剖(集音)(傳音)(感音)4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3個主要部分:外耳中耳內耳聽覺神經大腦外耳捕獲外界聲音,并將其沿著外耳道傳導至鼓膜。

聲音振動鼓膜并傳導至中耳。中耳由三個聽小骨組成,錘骨,砧骨和鐙骨,協助聲音傳導至內耳。內耳(或耳蝸)由感覺細胞組成,它的獨特功能使其能夠獲取聲音的聲調和響度信息。聽覺神經將聲音信息從內耳傳送到大腦的更高層次的處理中心。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3個主要部分:外耳中耳內耳聽覺如果耳蝸毛細胞的缺失或損傷,聲音就無法傳到大腦進行處理。耳蝸內受損的毛細胞耳聾大腦51如果耳蝸毛細胞的缺失或損傷,聲音就無法傳到大腦進行處理。耳蝸耳聾的病理學基礎引起毛細胞的病變:先天性聾;耳毒性藥物中毒性聾;腦膜炎后遺癥;梅尼埃病;噪聲性聾;突發性聾;老年性聾;自身免疫性內耳病;細菌性或病毒性迷路炎等。52耳聾的病理學基礎引起毛細胞的病變:7正常人聽閾:25分貝(dB)以內聽閾聽閾:是引起某耳聽覺的最小聲強值。定量指標頻率在基底膜上的分布

53正常人聽閾:25分貝(dB)以內聽閾聽閾:是引起某耳聽覺的最正常聽力輕度聽力損失中度聽力損失中重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極重度聽力損失耳聾分級聽力圖54正常聽力輕度聽力損失中度聽力損失中重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極耳聾分級輕度:低聲談話困難,聽閾26-40dB中度:近距離談話困難,聽閾41-55dB中重度:大聲說話可聞,聽閾56-70dB重度:耳旁大喊可聞,聽閾71-90dB極度:耳旁疾呼不聞,聽閾>90dB0*言語頻率(0.5、1、2KHz)的平均值*傷殘耳聾分級以單耳0.5~3kHz,雙耳加成計算。55耳聾分級輕度:低聲談話困難,聽閾26-40dB*言語頻率人工耳蝸助聽器耳聾的治療方法人工耳蝸助聽器耳聾的治療方法人工耳蝸與助聽器有什么不同?助聽器

放大聲音 受耳蝸病變程度的影響大 毛細胞病變嚴重者失真明顯,甚至聽力沒有改善

人工耳蝸

替代耳蝸 是一種人造器官 不受毛細胞病變程度的影響57人工耳蝸與助聽器有什么不同?助聽器 放大聲音12人的內耳耳蝸毛細胞是接受聲音的感覺細胞。當耳蝸毛細胞損傷嚴重時,就會出現嚴重的耳聾。?人工耳蝸就是替代已損傷毛細胞,將聲音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直接刺激聽神經而重新獲得聲音信號的一種高科技電子裝置。

返回1、什么是人工耳蝸58人的內耳耳蝸毛細胞是接受聲音的感覺細胞。?2、人工耳蝸的組成結構?兩部分組成:植入體與體外裝置

1語言處理器2導線3體外線圈4植入電極5聽神經6大腦592、人工耳蝸的組成結構?兩部分組成:植入體與體外裝置1語言植入體需要經手術植入體內

接收刺激器Stimulator(Housing)

電極:工作電極

參考電極

60植入體需要經手術植入體內接收刺激器Stimula體外裝置線圈導線言語處理器電池盒耳鉤61體外裝置線圈161.聲波由麥克風進入。

2.聲音處理器把聲音轉化為數字信號。3.經過電子編碼的信號由頭件上的線圈透過皮膚傳入植入體。

4.植入體把聲音信號傳遞到電極上。5.電極刺激聽覺神經。6.聽覺神經把信號傳送到大腦進行處理。3、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621.聲波由麥克風進入。3、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14、哪些人適應植入人工耳蝸?634、哪些人適應植入人工耳蝸?18人工耳蝸植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會有所不同,大多數國家選擇標準如下(我國2013年人工耳蝸工作指南):1.語前聾患者的選擇標準:①植入年齡通常為

12

個月

-6

歲。植入年齡越小效果越佳,但要特別預防麻醉意外、失血過多、顳骨內外面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目前不建議為

6

個月以下的患兒植入人工耳蝸,但腦膜炎導致的耳聾因面臨耳蝸骨化的風險,建議在手術條件完備的情況下盡早手術。6歲以上的兒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聽力言語基礎,自幼有助聽器配戴史和聽覺言語康復訓練史。②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經綜合聽力學評估,重度聾患兒配戴助聽器

3

-6

個月無效或者效果不理想,應行人工耳蝸植入;極重度聾患兒可考慮直接行人工耳蝸植入。③無手術禁忌證。④監護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對人工耳蝸植入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⑤具備聽覺言語康復教育的條件。手術適應癥64人工耳蝸植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會有所不同,大多數國家選擇標準如2.語后聾患者的選擇標準:①各年齡段的語后聾患者。②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依靠助聽器不能進行正常聽覺言語交流。③無手術禁忌證。④植入者本人和/或監護人對人工耳蝸植入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2013年人工耳蝸工作指南652.語后聾患者的選擇標準:2013年人工耳蝸工作指南20手術禁忌癥1.絕對禁忌證:內耳嚴重畸形,例如

Michel

畸形;聽神經缺如或中斷;中耳乳突急性化膿性炎癥。2.相對禁忌證:癲癇頻繁發作不能控制;嚴重精神、智力、行為及心理障礙,無法配合聽覺言語訓練。66手術禁忌癥1.絕對禁忌證:內耳嚴重畸形小兒人工耳蝸植入流程圖67小兒人工耳蝸植入流程圖22聽力學評估醫學評估言語-語言評估心理學評估教育學評估人工耳蝸術前評估68人工耳蝸術前評估23聽力學評估確定耳聾的類型和程度兩耳的氣導或骨導聽閾ABR聽性腦干反應或OAE耳聲發射評估孩子當前助聽器的補償效果助聽聲場測聽助聽言語識別測試咨詢設定適當的術后效果期望值設備的選擇術后的隨訪

69聽力學評估確定耳聾的類型和程度24醫學評估確定耳聾的原因

(若可能)評估中耳和耳蝸的狀態:高分辨顳骨CT,MRI

功能性MRI咨詢耳聾情況手術過程手術為住院手術平均時間為2.5小時通常切口較小術后考慮問題確定植入耳側70醫學評估確定耳聾的原因(若可能)25言語和語言評估評估內容詞匯–單詞的知識接受性表達性

語言–詞組,語法接受性表達性發聲/可懂度閱讀能力提供術后效果的基準71言語和語言評估評估內容26心理學評估非語文智商和語文智商的評估家庭的咨詢耳聾對家庭的沖擊孩子學習方式的評估任何其它潛在問題作為效果評估的基準72心理學評估非語文智商和語文智商的評估27教育學評估考慮內容:交流方式支持服務

言語/語言和聽覺能力的發展職業培訓73教育學評估考慮內容:28約1-2小時,個別復雜手術時間較長全麻,耳后切口---暴露乳突骨質---磨出骨床----乳突開放術---暴露圓窗---插入刺激電極---固定參照電極----縫合皮膚,術畢傷口加壓包扎。5、人工耳蝸的手術是怎樣進行的?74約1-2小時,個別復雜手術時間較長全麻,耳后切口---暴露乳

全麻下,作耳后弧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暴露乳突骨質。按照移植物的大小在乳突后部骨質上用電鉆磨出一個相應大小的骨床。骨床周圍用小的切割鉆頭磨出若干個小孔,以備穿線固定移植物。行乳突開放術,開放鼓竇。開放后鼓室。暴露砧鐙關節及鼓岬,用直徑為1.2mm的金剛鉆頭在鼓岬上開窗。插入試驗電極。然后把待移植的人工耳蝸放入準備好的骨床內,將刺激電極從鼓岬開窗處插入耳蝸,參照電極放在顳肌下面。用縫線固定移植物。逐層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傷口加壓包扎。手術過程75全麻下,作耳后弧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暴露乳突6、人工耳蝸手術的并發癥?(1)

術后傷口不愈合或血腫形成。

(2)面癱,發生率約為2%。大多為一過性,可以保守治療。

(3)非聽性刺激,包括面神經刺激、疼痛、前庭棘神經反射等。

(4)電極脫位,常發生于乳突根治術腔,需要再次手術植入。因此要注意術中電極的固定。

(5)植入體發生故障,需要更換。根據歐洲的統計,十年以后,有95%的人工耳蝸仍然在使用。更換耳蝸的原因主要有:外傷、機械故障、患者自己想更換產品等原因。

返回766、人工耳蝸手術的并發癥?(1)

術后傷口不愈合或血腫形成注意事項

人工耳蝸術本身為一種損傷性手術,有一定風險,手術時可能發生面神經損傷而導致暫時或永久性面癱等意外,術后可能會出現感染現象等。另外,手術可能會破外患兒原有殘余聽力,若不成功,患兒將無法通過其他助聽設備聽到聲音。所以,是否配戴或實施電子耳蝸術必須經過嚴格的聽力殘疾成因部位的檢查,一般進行單耳手術。77注意事項32

注意事項

此外,由于人工耳蝸是利用電刺激產生的聽覺,因此植入者聽到的不是自然聲,而是一種畸變的聲音(像聽機器人說話),需要經過言語訓練才能理解別人講話。對于語后聾的病人,主要是需要幾個月的聽能康復訓練;而對于語前聾的病人則需要制定并實施2~3年完整的聽覺言語康復計劃,才能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