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程標準學習重點通過了解近代歷史上跨洲、跨國家、跨地區不同規模的人口遷徙,認識在遷徙與融入當地社會過程中出現的文化認同。1.核心概念:奴隸貿易、族群、混血人種、華工、唐人街。2.關鍵問題(1)殖民擴張對美洲族群和文化發展帶來哪些影響?(2)華工對美洲、大洋洲的開發有何貢獻?[重要概念]1.殖民:原是指強國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并掠奪原當地人民的利益。現指資本主義國家把經濟政治勢力擴張到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掠奪和奴役當地的人民(即殖民主義)。2.拉丁美洲:既是個地理名稱又是個文化概念。從地理上看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從文化角度看既反映了這一地區大多數國家官方語言的共同的拉丁語基礎,也反映了拉丁(即羅曼)語族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3.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4.人口結構:是指將人口以不同的標準劃分而得到的一種結果。其反映一定地區、一定時間人口總體內部各種數量比例關系,構成這些標準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性別、人種、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家庭人數等。5.黑奴貿易:開始于15世紀,指歐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大量的非洲黑人來到了美洲。因為航線呈三角形,又稱為三角貿易。6.華工:泛指晚清時期赴海外的華人勞工,通常是平民、無業貧民或漁民,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欺騙或拐賣而置身異國。他們前往海外,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及大洋洲,甚至是遠至古巴和秘魯等國,進行艱苦的勞作。[教材史料]1.教材第一目“墨西哥城三文化廣場”解讀。思路引導:墨西哥城三文化廣場三大建筑,分別代表了阿茲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墨西哥現代文化。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的產物,體現出人口遷徙與融入當地社會過程中出現的文化認同。2.教材第三目“史料閱讀”和“集聚在船上的華工”解讀。思路引導: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相互印證了華工出國的悲慘遭遇,對研究近代華工出國的生產生活狀況具有參考價值。[教材問答]1.教材第二目“思考點”:英國的殖民活動對大洋洲人口結構產生了哪些影響?思路引導:英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移民占人口絕大多數,原住民幾乎滅絕。2.“問題探究”:聯系相關史事,談談華人對美國西部開發作出的貢獻。思路引導:華工是加利福尼亞金礦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工地等繁重勞動場所的主要勞動力,為美國西部的開發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3.“學習拓展”: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進行侵略活動,拓展殖民地。美洲出現了族群的巨大變化,而同樣遭受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卻沒有發生這種情況。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談談你的看法。思路引導:(1)殖民掠奪方式:在美洲,開采金銀礦,發展奴隸制種植園,需要大量勞動力;在非洲,主要從事奴隸貿易,進行勞動力輸出。(2)生存環境:美洲環境更有利于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吸引大量歐洲移民;非洲大部分地區環境惡劣,不利于人類生產發展,遷入移民較少。(3)歷史交流:美洲歷史上與世隔絕,殖民者大肆屠殺、病毒入侵、原住民人口極大減少,引入大量移民,導致族群變化。非洲與歐洲交流頻繁,較少受殖民、病毒影響,這方面人口損失較少,無需大量移民。關鍵問題一:殖民擴張對美洲族群和文化發展帶來哪些影響?一、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1.殖民擴張: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此后歐洲國家爭相開始在美洲進行瘋狂的殖民擴張和掠奪。2.美洲族群的變化表現原因影響印第安人數量銳減屠殺、奴役以及從歐洲傳來的天花等傳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新航路開辟后的100年間,印第安人數量減少了90%~95%黑人奴隸數量激增為了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從非洲擄掠黑人,販賣到美洲作奴隸深刻改變了非洲的人口結構,嚴重影響了非洲的社會發展。為殖民者在美洲的種植園和礦山提供了勞動力白人數量大增很多歐洲人因為各種原因遠涉重洋,來到美洲美洲白人數量大大增加混血人種出現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3.人種分布(1)北美。①白人:在美國和加拿大,白人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②印第安人: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趕進保留地生活。(2)拉丁美洲。黑人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島國家,黑人人口占多數混血人種混血人種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印第安人只有在秘魯等少數國家印第安人相對較多[思維深化]早期殖民擴張時期人口遷徙的特點(1)從人口遷徙的動機來看,這一時期的人口遷徙是以侵略、掠奪和搶占為目的的洲際人口遷徙,對非洲黑人采取強制性國際集體移民。(2)從人口遷徙的規模來看,這一階段從歐洲遷入美洲的人數有限,規模不大。①自愿移民和強迫移民相結合。②由歐洲國家主導。③從宗主國向殖民地和附屬地遷移。④從較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及新開發地區遷移。任務一合作探究——殖民擴張對美洲族群和文化發展的影響材料一對印第安人來說美洲不是新大陸,4萬年前就有了他們生活的足跡。在被歐洲“發現”前,占美洲原住民絕大多數的印第安人大約有4000萬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約有2500萬人。歐洲人和非洲人陸續來到美洲,到17世紀中葉,拉美的印第安人為950萬人……材料二美洲的移民分布(單位:百萬人)白人黑人1835年1935年1835年1935年北美洲13.8124.32.612.4中美洲1.96.92.78.4南美洲2.940.94.518.7——以上材料均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問題](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美洲人口變化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教材第一目“學思之窗”的內容,概括歐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動對美洲文化的影響。[結論](1)特點:印第安人大幅減少,移民總數增長迅速;美洲人種走向多樣化。原因: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擴張與奴隸貿易的開展,人口遷移規模擴大;屠殺、奴役和疾病等多種因素使印第安人數量銳減;工業化不斷擴展,新的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北美經濟實力的增長及相對穩定的環境吸引大量外來移民。(2)促進了歐洲宗主國的文化傳播;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文化得以保存;美洲出現了以歐洲文化為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多元文化并存。任務二檢測反饋1.據史料記載,在1630—1700年來到北美的150000名移民中,有116000名移民在南部落戶。據此可推斷,當時()A.南部的移民政策更加寬松B.工業革命在南部首先開始C.南部經濟水平遠高于北部D.黑人奴隸貿易仍比較興盛解析:D北美南部主要是種植園經濟,其主要勞動力為奴隸貿易中販運而來的黑人,D項正確;材料沒有南北移民政策的比較,不能得出南部的移民政策更加寬松,排除A項;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排除B項;材料沒有南北經濟發展水平的比較,不能得出南部經濟水平遠高于北部,排除C項。2.據統計,北美洲原有的幾百種印第安語言,大部分已不再使用。在大概40個新大陸國家中,全都把某種歐洲語言作為官方語言。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殖民歷史 B.自然災害C.人口老化 D.政治變革解析:A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在美洲進行殖民統治,通過大規模的移民,逐漸形成了歐洲文化為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語言就是這種變化的例證,A項正確;B、C、D三項不是印第安語大部分不再使用的主要原因,排除。[深化拓展]近代以來美洲人口發生變化的原因1.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擴張與黑奴貿易的開展,人口遷移規模擴大。2.屠殺、奴役和疾病等多種因素使印第安人數量銳減。3.工業化不斷擴展,新的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北美經濟實力的增長及相對穩定的環境吸引大量外來移民。二、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1.英國的殖民活動(1)18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2)19世紀時,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對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場。(3)1851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采礦業迅速發展起來。2.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變動表現原住民數量減少隨著殖民擴張的加劇,澳大利亞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驅趕和屠殺,人口數量銳減白人成為主要居民19世紀中葉,白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歐洲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流檢測反饋1.19世紀初,悉尼的街道以及醫院、教堂、海岸燈塔等建筑大多出自一些罪犯(來自英國)之手,其中有個設計師曾犯偽造罪,但由于他的貢獻,其頭像還印在澳大利亞5元鈔票的票面上。這說明()A.英國流放者推動了澳大利亞的發展B.販賣黑人奴隸是英國殖民擴張的重要手段C.殖民擴張加劇了澳大利亞的社會動蕩D.澳大利亞人口結構的轉變得益于工業革命解析:A澳大利亞最初是英國罪犯的流放之地,而罪犯們建造了悉尼的街道以及醫院、教堂、海岸燈塔等建筑,這說明英國的流放者推動了澳大利亞的發展,A項正確;販賣黑人奴隸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流放者對于澳大利亞的貢獻,而非導致澳大利亞社會動蕩,排除C項;人口結構變化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D項。2.西方文明隨移民進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對這一地區的文明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表現為西方文明的全面移植,以及移植植物在大洋洲的本土化,進而形成具有大洋洲屬性與特征的新文明。這反映出()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優等性B.外來文明本土化形成新文明C.新文明的形成會伴隨新移民D.外來移民大都會帶有侵略性解析:B材料意在強調西方文明進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伴隨著本土化進而形成新文明,B項正確;文明沒有優劣之分,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新移民催生了新文明,而非新文明形成新移民,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侵略性,排除D項。關鍵問題二:華工對美洲、大洋洲的開發有何貢獻?三、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1.背景:19世紀初,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19世紀中葉后,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出國,形成了苦力貿易。2.概況美洲華工是加利福尼亞金礦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工地等繁重勞動場所的主要勞動力加勒比群島、秘魯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萬的華工大洋洲19世紀中葉,大量華工來到澳大利亞開采金礦在大洋洲的一些島嶼上,華工在種植園和礦山辛勤勞動,促進了這些地方的開發3.影響:華工保留和傳播著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經濟、文化的發展。任務一合作探究——華工與美洲的開發材料一從雍正二年到光緒十三年(1724—1887年)的163年間,廣東人口從400多萬猛增到2970多萬,增幅達近6倍之劇。龐大的人口壓力在日益劇烈的土地兼并之下,不斷地游離出過剩的貧困人口,西方工業品的涌入又打擊了珠江三角洲的手工業……——摘編自姚遠《清末民初廣東、江蘇海外移民比較研究——以華僑省籍分布差異成因為主的分析》材料二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諭各省督撫大吏,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材料三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批準修建太平洋鐵路,最難修的西段又稱“中央太平洋鐵路”,主要由華工承擔,1869年,太平洋鐵路完工,它使美國東西部終于連成一體。——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問題](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華工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說明美洲華工的歷史貢獻。[結論](1)①19世紀初,英美等國開始陸續頒布禁止奴隸貿易的法令,黑奴貿易受到限制,美洲、大洋洲種植園需要大量勞動力。②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小農經濟逐漸解體,大批農業和手工業者破產,勞動力廉價。③兩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招募華工。(1860年《北京條約》:準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④社會動蕩、矛盾尖銳;東南沿海地少人多的矛盾;“下南洋”謀生的傳統。⑤美國、大洋洲淘金熱的吸引。(2)促進了美洲的開發尤其是在美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傳播了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多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任務二檢測反饋1.下表為通過香港輸出至加利福尼亞的中國勞工數據(單位:人)。據此推知()年份1849年1850年1852年1854年輸出人數3234471843425063A.直接導致香港人口數量急劇下降B.解決了加利福尼亞勞動力匱乏問題C.華工為美國西部開發作出了貢獻D.通商口岸開放導致勞工輸出量激增解析:C大量華工輸入美國,促進美國的開發,C項正確;材料并沒有涉及勞工的來源,“直接導致”的說法不準確,故排除A項;“解決了”說法絕對,故排除B項;勞工輸出是西方國家對廉價勞動力的迫切需求和清政府政策的變化所致,與開放通商口岸無關,故排除D項。2.1887年,王詠霓在《道西齋日記》中說:“金山(舊金山)為太平洋貿易總匯之區,華人來此者六七萬人,租屋設肆,洋人呼為唐人街。六會館之名曰三邑,曰陽和。”這一史實可用來說明()A.奴隸貿易的延續性B.區域經濟的封閉性C.人口的跨地域流動D.華人的壟斷貿易解析:C材料反映了華工在美國發展經濟、傳播文化的表現,是人口跨地域流動的結果,C項正確;華人去美國,材料信息不能說明這是奴隸貿易,排除A項;世界經濟聯系愈加緊密,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壟斷貿易,排除D項。[深化拓展]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跨地域轉移的影響1.對移入地區(1)加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光電子器件在光學陷阱與操控技術的發展考核試卷
- 電子專用設備聲學設計與優化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設計考核試卷
- 石棉制品在雷達天線罩的應用考核試卷
- 孤殘兒童庇護服務社會公眾參與與監督考核試卷
- 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設備考核試卷
- 摩托車座椅支撐結構與乘坐舒適度考核試卷
- 畜牧設備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畜牧良種繁殖的國際標準與認證考核試卷
- 2025丙丁雙方房屋租賃合同協議
- 地方導游基礎知識電子教案 專題八 學習情境一 青海省課時教案
- GB/T 625-2024化學試劑硫酸
- 全媒體運營師試題庫(含答案)
- 幼兒園童話故事《海的女兒》
- 2024年造價工程師-水運工程造價工程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湖南省永州市2025年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英語
- 光伏打樁施工合同范本
- 風電基礎勞務分包合同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數學試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質量監測模擬測試
- 高一數學下學期考點精講+精練(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冊)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應用章末檢測卷(一)(原卷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