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區值、梅嶺中學中考語文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區值、梅嶺中學中考語文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區值、梅嶺中學中考語文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區值、梅嶺中學中考語文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區值、梅嶺中學中考語文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區值、梅嶺中學中考語文押題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積累與運用1.對下面三幅書法作品使用字體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楷書草書行書 B.行書楷書草書C.行書草書楷書 D.草書行書楷書2.依次填入文段橫線處的句子,最恰當的一組是(),你盡可流動明眸,欣賞白云藍天,飛流急湍;,你盡可閉目凝神,傾聽鶯歌燕舞,春水潺潺;,你盡可翕動鼻翼,呼吸牡丹的濃香,黃菊的清爽;,你盡可品評自娛,把玩深嘗。①文學是一座姹紫嫣紅的百花園②文學是一杯回味無窮的香茗③文學是一幅意境高遠的中國畫④文學是一首清脆圓潤的古曲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3.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姨外婆一如既往地微笑著,用她的語言讓我這個以苛求語言著稱的寫作者茅塞(sài)頓開。B.木炭提供(gōng)的熱氣則通過地下空氣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植物根部周圍的土壤中。C.親人永決,痛苦難耐,但在人前總要禮數(shù)周到,做好場面上的事。D.賓賓有禮的客人知道,衣著(zhuó)打扮不能分散人們對花的注意力。4.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和畫線詞語的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橫貫崇山峻嶺之巔的長城,向世界彰顯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明和華夏子孫不屈不撓(ráo)的精神!B.夏天到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qián)在樹葉間一聲聲長鳴,聒燥不已。C.讀書不可存心詰(jí)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D.中國詩壇人才輩出,憑借詩作平步青云的詩人不少,但郁郁不得志的也數(shuò)見不鮮,令人嘆惋。5.下列句子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管是那只家養的白鴨還是麝香鴨,都和真正的水鴨長得大相徑庭。B.為了讓艦載戰斗機上艦,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多少科學家殫精竭慮,青絲變白發。C.那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小學”,非常簡陋,除了兩排瓦房教室,便一無所有。D.帶上你的相機,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廬山浮光掠影,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6.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201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了第四次“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該調查在北京、廣東等10個省(市)42個區縣162所中小學的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進行,回收有效問卷9360份,其中男生47.6%,女生52.4%;小學生53.1%,中學生46.9%;城鄉樣本各半。今天上午,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和共青團四川省委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在成都開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論壇上發布了這項研究成果。(材料二)本次調查數據顯示,“00后”小學生在校時間平均為8.1小時,初中生平均為11.0小時;有57.0%的“00后”學習日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休息日睡眠不足9小時的也有34.5%;學習日有66.4%的小學生花1.7小時做家庭作業,2.5%的初中生花3小時;休息日有81.1%的小學生花2.8小時做家庭作業,87,.1%的初中生花4.3小時在休閑生活方面,課外閱讀仍是最受歡迎的休閑方式,但近七成(67.9%)“00后”一年的紙質書閱讀量不超過20本,上網的吸引力大幅上升,喜歡看電視的減少,喜歡看電影的增多。“00后”學習日閑暇時間超過了“90后”,但是僅50.0%休閑時間達到1小時,15.4%不足半小時,1.7%基本沒有閑暇時間,說明仍有相當數量的少年兒童仍難以享受休閑時光。37.7%的“00后”課余時間最喜歡做的事情是運動,但休息日運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的高達46.3%學習日運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的高達663%,甚至還有7.6%學習日基本沒有運動,8.3%在休息日基本沒有運動,可見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仍普遍存在,其后果和損失仍未得到足夠重視。(材料三)“00后”的休閑偏好染上了日漸濃烈的信息化色彩,33.4%最喜歡的是上網,比“90后”幾乎增長了兩倍45.7%的“00后”休息日上網超過1小時,紙質書閱讀量較90后”減少,僅26.9%一年能閱讀20~99本書。在休息日,玩耍超過1小時的有六成(60.0%),而看電視、電影超過1小時的近七成(69.7%)。1.結合以上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的樣本主要以城市和農村為主,兩者各半。B.在休閑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不喜愛以閱讀的方式來休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運動。平C.“00后”比“90后”更多的喜歡有信息化色彩的休閑方式D.“00后”的學生大部分睡眠時間不足,應當引起重視2.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三少學生”指哪三少?3.請根據以上文字材料,分析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7.古今詩文名句默寫。讀史使人明智,_________。(培根《談讀書》)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_________,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納蘭性德《浣溪沙》)_________,城郭一時非。(文天祥《南安軍》)“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表達了詩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蘇軾《水調歌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祝愿之意與此相近,但意境上更勝一籌。周敦頤《愛蓮說》以“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蓮潔身自好、質樸莊重的君子品質。“酒”在古代詩詞中很常見。如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_________”和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_________”。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中想到自己功業無成、白發已多,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欺人奈何?”8.根據相關名著內容,完成小題(1)書是一道厚重的門,垂青著每一位敲門者;每讀一本書就像遇到一位良師,似與圣賢對話,如同今哲低語,這種境界能使人忘記一切得失榮辱,擁有一份恬淡求知的心境。“不打不相識”是一種美好的際遇。《西游記》中,在A______________(情節)時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打成了師兄弟;《水滸傳》第三十八回中就有“B_____(人物)斗浪里白條C____(人名)”,后來兩人結成莫逆之交;《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和范愛農一開始也不睦,是因為D____________________,從此范愛農對魯迅不滿;后來日本留學生收到徐錫麟被殺的消息,_________E,魯迅覺得范愛農與自己作對。但后來回國后,兩人酒后交心,消除誤會,并且志趣相投。(2)孫悟空是《西游記》中家喻戶曉的人物,當然英雄也不是一日就長成的,他初次拜師就經歷了千難萬險。請結合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孫悟空拜在菩提祖師門下,七年后,祖師方才問他“你今要從我學些什么道”,祖師分別問了四次,分別是“術”“流”“靜”“動”四門之道,悟空俱回答“不學!不學!”請問悟空堅持要學的本領是_________,從此細節可見悟空有著___________的性格。材料(二)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臺,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么?”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里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悟空一些兒也不惱,只是滿臉陪笑。原來那猴王,已打破盤中之謎,暗暗在心,所以不與眾人爭競,只是忍耐無言。孫悟空破解了“盤中之謎”,終于能學到自己想要的本領。請問“盤中之謎”是什么?從這則材料可以看出孫悟空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菩薩蠻李清照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臥時燒,香消酒未消。(注)①沉水:沉香的別稱,是一種名貴的熏香。(1)請對“睡起覺微寒”中“微寒”一詞作簡要賞析。(2)下闋中你感受到了詞人哪些情感?10.王冕[明]宋濂冕既歸越,復大言天下將亂。時海內無事,或斥冕為妄。冕曰:“妄人非我,誰當為妄哉?”乃攜妻孥隱于九里山。種豆三畝,粟倍之。樹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區,薤、韭各百本。引水為池,種魚千余頭。結茅廬三間。自題為“梅花屋”,嘗仿《周禮》著書一卷,坐臥自隨,秘不使人觀。更深入寂,輒挑燈朗諷,既而撫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呂①事業不難致也。”當風日佳時,操觚賦詩,千百不休,皆鵬鶱海怒,讀者毛發為聳。人至不為賓主禮,清談竟日不倦。食至輒食,都不必辭謝。善畫梅,不減楊補之②。求者肩背相望,以繒幅短長為得米之差。人譏之。冕日:“吾藉是以養口體,豈好為人家作畫師哉?”未幾,汝、潁兵起,一一如冕言。皇帝③取婺州,將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議參軍,一夕以病死。冕狀貌魁偉,美須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試以死,君子惜之。(注釋)①伊、呂:指伊尹、呂尚,皆古代著名賢相。②楊補之:南宋著名書畫家,善畫梅。③皇帝: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1.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桃杏居其半居天下之廣居B.嘗仿《周禮》著書一卷嘗趨百里外C.秘不使人觀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D.君子惜之宮使驅將惜不得2.細讀選文,了解大意。寫出后文中與“冕既歸越,復大言天下將亂”相呼應的句子:________。3.人物語言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仿照示例,分析文中畫線句。(示例)妄人非我,誰當為妄哉?面對別人的斥罵,王冕并不爭辯,而是以“我不狂妄,還有誰狂妄呢”來回應。這是對一眾目光短淺者的蔑視,凸顯了其遺世獨立的品性。吾藉是以養口體,豈好為人家作畫師哉?分析:________________4.請你結合選文內容,探求《儒林外史》將王冕作為全書開篇的原因。1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冰雪精靈——霧凇①如果說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霧凇一定是信使的精靈。②“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松花云疊。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冰羽晶瑩,霓裝竊窕,欲舞高寒闕。煙波照影,翩翩恩與誰約?”③從古至今、贊美霧松的詩詞太多了,但好像千言萬語都無法描述那種通透靈動的美。它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天地間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贈予。④霧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溫環境中,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者是無數0℃以下的過冷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黏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積物。⑤形成霧凇的氣象條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長,而且空氣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霧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靜風或是風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間有云時,削弱了向外的長波輻射,使地面氣溫降低較慢,晝夜溫差相對較小,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就不會凝結。(丙)若是掀掉了這床被子,熱量就更多地散發出去,使得地面溫度降低,為水汽的凝結提供了必要條件。(丁)大風是霧凇形成過程中的天敵,它總能把形成過程中結構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擁在一起的霧凇也會被吹得無影無蹤,微風或靜風條件為水汽凝結凝華成霧凇提供保障。⑥霧凇形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過冷霧滴碰到冷的地而物體后迅迷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叫粒狀霧凇(或硬凇),它的結構較緊密;另一種是由霧滴蒸發時產生的水汽凝華而形成的晶秋霧淞(或款凇),結構較松散稍有震動就會脫落。⑦由于霧松中霧滴與霧滴間空隙很多,不僅看起來輕盈潔白附著在樹米上,宛如瓊樹銀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內在的優秀品質。人們在觀賞玉樹瓊花極的吉林霧松時,都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舒爽、滋潤肺腑,這是因為霧松蓬松的結構能夠吸附大量空氣中的污染顆粒,是空氣的天然“凈化器⑧霧凇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生器”,在有霧松時,負氧離子增多。據測,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霧凇時負氧離子每立方米可達上子至數千個,比沒有霧凇時的負氧離數量多5倍以上。⑨此外,霧凇還是環境的天然“消音器”。霧凇由于具有濃厚、結構疏松,空隙度高的特點,對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納大量音波。在形成霧凇的成排密集的樹林里,感到幽靜就是這個道理。⑩“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霧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饋贈,就像人生一樣,只有做好充分準備,覓得良機,才會成就一場繁華。1.對畫線部分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2.第6段使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各有何作用?3.選文從霧凇外表的_______美說到霧凇形成的條件,再說到霧凇內在的_________,運用了_______說明順序。4.請用平實的語言概述霧凇在改善環境方面的作用。5.霧凇奇觀的形成給你哪些啟示?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①大國氣質指的是一個大國基于其文化傳統和長期的行為特征而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個性、風范和氣度。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他的氣質是怎樣的呢?②中國的大國氣質中沉淀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在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中國是所有國家中有最長的連續歷史的國家。而且,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與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場不曾停息的長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較好的也只是接力賽。歐洲文明的發展就像是接力賽,第一棒是希臘文明,第二棒是羅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紀基督教文明,接著是近現代歐洲文明。可以說,中國的大國氣質中沉淀的歷史底蘊之深厚,是其他大國不能比擬的。這也使中國的大國氣質更穩定、更具有持續性。③中國的大國氣質包含著中國人特有的思維特點。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極其豐富,中國哲學非常關注變易發展、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物極必反、整體聯系、生化日新等問題。中庸是中國傳統中最典型的思維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論語》中提出來的范疇。《論語》中說:“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執兩用中,不走極端;二是無過無不及,避免偏執,追求平和;三是得時勿失,時不我待,追求時中;四是允執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則地折衷。中庸的思維方式至今對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有序性與整體性密切聯系是中國哲學思維的基本特性之一。順序而生、循序而動是天人共有的規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萬物的和諧生成。所以,有序性的發展趨向是與和諧性的價值理想相協調的。中國人特有的思維特點是塑造其大國氣質的重要因素。④中國的大國氣質隱含著中國人鮮明的行為方式。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它植根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中國人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義,志以天下為芬”;強調“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強調“失信不立”、“一諾千金”;強調“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強調“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這對中國的大國氣質形成都有重要影響,并體現在中國的大國氣質中。⑤從總體上看,中國所表現出來的大國氣質是:以和為貴而不愿樹敵,求穩而非激進,順勢而變而非逆勢而行。(摘編自熊光清《中國大國氣質的基本稟賦》)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一個大國的氣質與其文化傳統和歷史底蘊有關,與國民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征有關。B.中國是所有國家中有最長的連續歷史的國家,而且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場不曾停息的長跑。可以說,中國的大國氣質中沉淀的歷史底蘊之深厚,是其他大國不能比擬的。C.中國人特有的思維特點和傳統中庸的思維方式聯系緊密,是塑造中國大國氣質的重要因素。D.從中國人獨特的行為方式中催生出獨特的價值體系,這對中國的大國氣質形成具有重要影響。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的論證結構采用了總分的形式,開篇先由“大國氣質”這一概念說起,從而引出后文對“中國的大國氣質”的分析論述。B.選文第二段用比喻、對比、引用的論證方法,闡述了其他大國不能比擬的中國大國氣質的獨特性。C.文章善用引證,大量的經典名言警句,為作者論證其觀點提供了充實而有力的論據。D.文章分別從歷史底蘊、思維特點、行為方式等三個方面逐層深入地論述了中心論點。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一個大國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長期的行為特征,那么它就談不上有什么大國氣質。B.如果沒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就無法形成中國的大國氣質,更談不上形成持續穩定的大國氣質。C.只有遵循順序而生、循序而動這一天人共有的規律,才能有天地萬物的和諧生成。D.“以和為貴,求穩,順勢而變”都是中國所表現出來的大國氣質。13.閱讀下面《魯迅入門讀本》的“前言”,完成小題。《魯迅入門讀本》前言(1)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總是以本民族的經典作家來教育國民和后代。比如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雨果、歌德等,都是英國人、俄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家喻戶曉,從小耳熟能詳的。那么,中國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經典呢?我曾經就此和許多專家、朋友進行討論,比較一致的意見,至少應有五大經典:《論語》、《莊子》——中國文化的原典;唐詩——中國文化的青春期的精華;《紅樓夢》——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式的總結;魯迅著作——中國現代文化的開創和奠基。也有的朋友建議還應加上陶淵明、蘇東坡的詩作。這些意見都可以討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魯迅是和孔子、莊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們所創造的文化經典,作為每一個中國國民精神發展的“底子”,這是一項民族精神建設的基本工程。(2)作為集中了“20世紀中國經驗”的思想家與文學家,魯迅與我們又是最為貼近的,許多人讀魯迅的文章,都會感到他仿佛就是針對當下中國的問題在發言,而又具有歷史的高度和深度;魯迅是活在現實中國的,每一個愿意并在思考和關注社會、人生、文學問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和國民,都能夠和他進行心靈的對話與交流。(3)“魯迅與青年”本身就是一個講不完的話題。魯迅無論在其生前還是去世后都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產生巨大的吸引力,這絕非偶然。這首先是因為魯迅是一個“真的人”,他敢于說出別人不敢說、不愿說、不能說的一切真實。魯迅恰恰是在人們因為缺乏勇氣和智慧而停止思考時,把思想的探索進行到底,從不顧忌將會引出什么可怕的結論。這里所表現的,正是一種年輕人所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氣概。魯迅追求“真”的徹底性更表現在,他從不向讀者(包括年輕人)隱瞞自己內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與失誤。他敢于面對自身的局限,更無情地批判自己。他從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絕充當“導師”,他將真實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和他們一起探討與尋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傾訴一切,討論、爭辯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能夠結識這樣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智者,應該是人生之一大幸。(4)魯迅同時是一位現代漢語文學語言的大師,他的語言以口語為基礎,又融入古語、外來語、方言,將漢語的表意、抒情功能發揮到極致,又極具個性與創造性。閱讀魯迅作品,不僅能夠得到精神的啟迪以至震撼,還能得到語言的熏陶與美的享受。盡管初讀時會有些困難,但堅持讀下去,自會有自己的發現和感悟,而且常讀常新。流連于魯迅所構建的漢語精神家園,也是人生一大樂事。(5)正是出于這樣兩大基本信念:相信魯迅其人其作品的魅力,相信當代中國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們的心是和魯迅相通的,我們將這本《魯迅入門讀本》奉獻于諸位面前。(6)現在,請打開本書,走進魯迅的世界。1.從第一段來看,每一個中國國民精神發展的“底子”不包括的一項是()A.仁義思想和禮儀規范 B.人生失意時的樂觀與積極C.愛國主義與家國情懷 D.辯證思維與批判精神2.第三段中,魯迅的人格魅力未涉及的一項是()A.勇敢率真的個性 B.坦誠謙遜的品格C.反省和批判的精神 D.幽默尖銳的風格3.閱讀“前言”,下列不是錢理群選編《魯迅入門讀本》意圖的是()A.樹立魯迅作品是民族文化高峰的地位。B.用魯迅作品為青年的精神發展打“底子”。C.希望青年借助魯迅作品更好地認識現實問題。D.引領青年走進魯迅所構建的漢語精神家園。三、語言表述1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據《楚天都市報》報道,一位大四的女生向湖北高速交警舉報自己父親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接打電話。她希望交警部門對父親的違法進行處罰,能給父親一次教訓,避免再出現這樣危險駕駛的行為。省高警總隊經過調查,證實被舉報人和舉報人確實是父女關系,其父承認接打電話的違法事實。警方對被舉報的父親依法進行教育處理,對舉報交通違法的女兒按照規定進行了獎勵。你同意這位姑娘的做法嗎?為什么?(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語言通順、得體,含標點80字以內。)四、寫作15.按要求作文“如果我們的內心春風洋溢,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好的春天呢?如果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個花園,人生的哪一季不是最美的花季呢?如果我們有著憐愛、珍惜、欣賞的心,人生的哪一個瞬間不是繁花朵朵呢?所以,花季的時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種花。”請以“把花種在自己的心里”為題寫作。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或描述經歷,或抒發情感,或說明事理,或闡述觀點。②字數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B【解析】

要求學生根據書法體例的特點分析。楷書:一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草書: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圖一是“行書”,圖二是“楷書”,圖三是“草書”。故選B。2、B【解析】

考查句子的銜接與連貫。根據后一句來判斷句子即可。“呼吸牡丹的濃香,黃菊的清爽”要對應①句,“花——花香”,很容易判斷出答案B項正確。3、B【解析】

B項正確。ACD三項修改為:A.茅塞(sè)頓開;C.永訣;D.彬彬有禮。4、D【解析】

D句中加點字的注音和畫線詞語的書寫全部正確。A不屈不撓(náo)。B聒噪。C詰(jié)難。5、D【解析】

A項,大相徑庭:是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使用恰當。B項,殫精竭慮:形容用盡精力、費盡心思。使用恰當;C項,名副其實:名聲或稱謂(號)與實際一致、相符合。使用恰當;D項,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飄忽不定,難以捉摸。使用不恰當。【點睛】要結合積累的詞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詞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詞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6、1.B2.睡眠少、運動少、休閑時間少3.學生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來上課和做作業;學生在休閑時間更多是選擇上網,沒有時間留給閱讀。【解析】

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材料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逐項進行分析即可。B項理解分析錯誤,在休閑生活方面,課外閱讀仍是最受歡迎的休閑方式。2.對于解答材料的整合與探究這類題目一定要將幾則材料內容都認真研讀,找到幾則材料關注的共性問題,加以整合,嘗試著從中篩選、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三少學生”指睡眠少、運動少、休閑時間少。3.本題考查學生思維的拓展能力。解答此類題需要學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閱讀體驗、閱讀感受。對于主觀題,表達上的優劣會成為關鍵因素。要加強語言的系統訓練。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有:學生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來上課和做作業。學生在休閑時間更多是選擇上網,沒有時間留給閱讀。7、(1)讀詩使人靈秀;(2)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3)身向云山那畔行;(4)山河千古在;(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7)濁酒一杯家萬里;酒酣胸膽尚開張;(8)把酒問姮娥:被白發。【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寫。需要注意“畔”、“漣”、“姮娥”、“被”的書寫。理解型默寫(5)抓關鍵詞“祝愿之意”,(6)的關鍵詞“潔身自好、質樸莊重”。8、“大戰流沙河”黑旋風或者李逵張順過日本海關時,魯迅看到范愛農的行李中有一雙繡花弓鞋,有失國體而搖頭鄙視;在火車上時互相揖讓導致跌倒,過分封建又引起魯迅搖頭(寫到魯迅的兩次搖頭,意思表達出來即可)魯迅主張發電報譴責清政府,范愛農反對,后在眾人壓力下雖同意,但堅持由提出者魯迅起草電報,而魯迅主張由徐錫麟的學生范愛農起草,二人發生爭執。長生不老目的明確、意志堅定。“盤中之謎”是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里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后門進入,秘處傳他道也。聰明機靈。【解析】

(1)名著學習中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師徒三人路遇流沙河,八戒執九齒釘耙與河妖三次相斗均不能取勝,悟空雖智計百出,卻也江郎才盡。后經菩薩點化,那河妖才認唐僧為師,共同取經,此人正是沙和尚。李逵為了給宋江找鮮魚做魚湯,魯莽之下痛打漁人,惹惱了浪里白條張順。張順在陸上不是李逵對手,卻想法子把李逵誘上船,然后在水里把李逵教訓了一頓,灌了他一肚子水。當關吏們搜查范愛農等人的隨身物品時翻出給師母帶的繡花弓鞋,魯迅看看不順眼,搖搖頭,范愛農看到了,從此對魯迅不滿。范愛農在火車上連連讓座,互相推辭,魯迅很看不過去,搖搖頭。徐錫麟被殺,范愛農不同意發電報譴責清政府,他倆就不和了。據此作答即可。(2)名著閱讀著重考查考生對中外文學名著的了解情況和閱讀狀態。因此,解答文學名著題必須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不僅要“博聞強記”,還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悟空堅持要學的本領是長生不老,由此可知其有明確的目標,并為此不懈努力。“盤中之謎”指孫悟空理解了祖師動作的寓意,明白了其決定三更時分秘密傳藝的苦心。從“不與眾人爭競”“忍耐無言”可知其聰慧。二、閱讀9、(1)早春的天氣微冷及詞人的思鄉的凄涼心情。(2)思鄉之情、故國之思、亡國之恨、對朝廷的不滿、對時局的擔憂。【解析】

試題分析:(1)考查對詩文內容的理解。作答要在把握詩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詩文的主旨和具體的詩句分析作答。詞句“睡起覺微寒”中“微寒”,既指“春猶早”的早春時節,天氣溫和,風光柔麗的早春微冷的天氣;又委婉地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含蓄、朦朧、帶有幾分凄冷的心境和幽細的愁思。一語雙關。據此理解作答。(2)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故鄉何處是”不僅言故鄉邈遠難歸,而且還含著“望鄉”的動作,也就是說,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頸北向,遙望故鄉。“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話,卻極深刻沉痛。借酒澆愁,說明只有醉鄉中才能把故鄉忘掉,清醒時則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忘”正好表明不能忘。“沉水”即沉香的別稱,是一種名貴的熏香。睡臥時所燒的熏香已經燃盡,香氣已經消散,說明已過了長長一段時間,但作者的酒還未醒,可見醉得深沉;醉深說明愁重,愁重表明思鄉之強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調圓轉輕靈,而詞意卻極沉痛。從中可心感到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亡國之恨。間接地表達了對朝廷的不滿、對時局的擔憂。據此理解作答。10、1.B2.“未幾,汝、潁兵起,一一如冕言。”3.示例:面對別人的譏諷,王冕有些無奈,回應說:“我是借此以養活自己,你以為我喜歡為別人畫畫?”王冕在艱難生活中依然保持自己的秉性。4.王冕磊落有大志,勤奮苦讀,不是為求得功名利祿,而是要報效國家。《儒林外史》將其作為開篇,是將王冕當成榜樣性的人物“敷陳大義”,后面出現的儒林群丑與之形成對比。【解析】

1.A占/居住。B曾經。C給/出使。D惋惜/舍。2.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王冕料事如神,天下太平時,他預言天下將要大亂,帶著妻兒隱居到九里山。沒過多久,汝潁就發生了戰事,正像王冕預言的那樣。即“未幾,汝、潁兵起,一一如冕言。”3.考查對人物語言描寫的理解。語言描寫的主要作用是表現人物的性格。語言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語言描寫,能披露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人物的個性特征。求他畫的人很多,他以畫卷的長短決定需要多少米來換。面對別人的譏笑,加以反駁,足以表現王冕在艱難生活中依然保持自己的秉性。4.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儒林外史》為諷刺小說之集大成者,小說痛斥八股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迫害。以王冕作為開篇,是作者對王冕的卓越才華、不慕名利的品格的肯定。以王冕為楔子引出后面的文章,是提綱挈領地表達作者的心志,王冕是作為作者心目中的文人理想,而存在的。后面出現的儒林群丑與之形成對比。【點睛】譯文:王冕回到越城后,宣稱天下即將大亂。當時國內無事,有人罵他狂妄。他說:“我不狂妄,還有誰狂妄?”于是帶妻兒隱居在九里山。種豆三畝,一倍的粟。種千株梅花,桃杏五百。還在一塊地種芋頭,薤和韭各一百多。另外引水挖池,養了一千多條魚。他搭三間茅屋,自己題名為梅花屋。王冕曾經仿《周禮》寫了一卷書,隨時帶在身上,不給別人看。到了深夜就拿出來讀,然后摸著書說:“只要我不死,拿著這本書遇上明主,象伊尹、呂尚那樣的事業就可以達成了。”當風和日麗時,他就拿著紙寫詩,寫上千首都不停,都是很有氣勢的,讓讀的人無不激動得毛發聳立。客人來了也不需要賓主之禮,聊一整天也不累。有食物送來就吃,不用推遲。他很擅長畫梅花,不遜于楊補之。求他畫的人很多,他以畫卷的長短決定需要多少米來換。有人譏笑他,他說:“我借此以養活自己,你以為我喜歡幫別人畫畫嗎?”沒過多久,汝潁地方發生起義,和王冕說的一樣。朱元璋奪取了婺州后,即將進攻越城,物色到了王冕,請他為幕僚,任命為咨議參軍,誰知只是一晚就病死了。王冕相貌魁偉,有副美髯,為人磊落有大志,還沒有實踐就死了,令人惋惜。11、1.B2.①分類別、下定義;②介紹了霧凇的形狀及分類,讓讀者對霧凇的認識更加明晰。3.通透靈動;優秀品質;邏輯4.①霧凇是天然的空氣“凈化器”;②霧凇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生器”,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③霧凇是環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讓環境變得幽靜。5.示例:①霧凇可以帶來美麗的自然景觀;②霧凇可以改變環境,讓環境更加優美、寧靜;③霧凇可以讓空氣變得更加清新。【解析】1.試題分析:考查對語段內容的梳理和層次的劃分。在梳理內容的基礎上,理清各語句所寫的內容,對說明同一內容的進行合并即可劃分層次。根據本段文字的說明,【甲】句話說明形成霧凇的另一個重要氣象條件——霧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靜風或是風速很小。【乙】【丙】兩句具體說明“要求冬季寒冷漫長,而且空氣中水汽充足”這一條件。【丁】句具體說明“霧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靜風或是風速很小”這項內容。據此,答案為B。2.試題分析: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等。各種說明方法的目的都是為更準確、更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點。文章第6段運用了分類別和下定義的說明方法,條理清晰地介紹了霧凇的形狀及分類,讓讀者對霧凇的本質特點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3.試題分析:考查對說明內容的概括。概括說明文的內容,首先要確定說明對象,然后看文章具體介紹說明這個對象哪個方面,包括事物的特征、外形、功能、性質、狀態,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者事物之間的關系等。可以在中心句、總括句、過渡句等關鍵句中捕捉特征,篩選關鍵詞作答。本題結合文章第3、7兩段篩選出霧凇特點的詞語作答即可。4.試題分析:考查篩選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讀全文,了解文章說明的內容,特別是主要段落、層次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審清題意,從文章中準確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后對篩選出的信息進行比較,選取原文中能表現題意的相關的詞句作答。若內容過多,也可以采取對內容進行簡單概括的方法作答。本題可篩選文章的7、8、9段的中心句歸納作答。5.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作答時可結合文章所介紹的霧凇特點,從增添景觀、改善和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等方面作答。注意答題不要脫離文本去空談。12、1.D2.C3.A【解析】1.D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誤。屬于因果顛倒。應是“中華文明的獨特的價值體系影響中國人的行為方式”。2.A“總分的形式”錯,應該是“總—分—總”的結構。B第二段沒有運用引用的論證方法。D“逐層深入地論述了中心論點”分析錯誤,文章采取并列式結構,不是逐層深入論述。3.A說法不正確。一個大國的氣質基于其文化傳統,但并非所有大國都有“悠久的歷史傳統”。13、1.B2.D3.A【解析】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感知。“《論語》、《莊子》”體現的是仁義思想和禮儀規范,“唐詩和《紅樓夢》”體現的是愛國主義與家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