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5.22-2019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第22 部分:特殊應用噴頭_第1頁
GB 5135.22-2019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第22 部分:特殊應用噴頭_第2頁
GB 5135.22-2019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第22 部分:特殊應用噴頭_第3頁
GB 5135.22-2019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第22 部分:特殊應用噴頭_第4頁
GB 5135.22-2019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第22 部分:特殊應用噴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22部分:特殊應用噴頭2019-12-17發布2020-07-01實施I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5公稱動作溫度、顏色標志和型號 26.1整體要求 26.2接口螺紋 6.3外觀 6.4水壓密封和水壓強度 6.5流量系數 36.7靜態動作溫度 6.8功能 6.9抗水沖擊性能 6.10工作載荷和框架強度 6.11熱敏感元件強度 6.12濺水盤強度 46.13疲勞強度 6.14熱穩定性 46.15抗振動性能 6.16抗機械沖擊性能 46.17抗碰撞性能 46.18抗翻滾性能 6.19冷凍性能 6.20耐高溫性能 6.21耐環境溫度性能 6.22動態熱性能 6.23耐應力腐蝕性能 6.24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氣體腐蝕性能 6.25耐硫化氫氣體腐蝕性能 6.26耐鹽霧腐蝕性能 6.27耐潮濕氣體腐蝕性能 6.2830d密封性能 6.29抗真空性能 6.30側向噴灑 76.31實際灑水密度(ADD) 6.32滅火性能 87試驗方法 7.1外觀檢查 ⅡGB5135.22—20197.2水壓密封和強度試驗 7.3流量系數測量 7.4布水試驗 7.5靜態動作溫度試驗 7.6功能試驗 7.7水沖擊試驗 7.8工作載荷的確定和框架強度試驗 7.9熱敏感元件的強度試驗 7.10濺水盤強度試驗 7.11疲勞強度試驗 7.12熱穩定性試驗 7.13振動試驗 7.14機械沖擊試驗 7.15碰撞試驗 7.16翻滾試驗 7.17冷凍試驗 7.18高溫試驗 7.19環境溫度試驗 7.20動態熱試驗 7.21應力腐蝕試驗 7.2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蝕試驗 7.23硫化氫氣體腐蝕試驗 7.24鹽霧腐蝕試驗 7.25潮濕氣體腐蝕試驗 7.2630d密封試驗 7.27真空試驗 7.28側向噴灑試驗 7.29實際灑水密度(ADD)試驗 7.30CHSA噴頭滅火試驗 7.31CMSA噴頭滅火試驗 8檢驗規則 8.1型式檢驗 8.2出廠檢驗 8.3例行檢驗 8.4確認檢驗 9.2運輸 9.3貯存 附錄A(規范性附錄)公差 附錄B(資料性附錄)誤差限的計算方法 附錄C(資料性附錄)易熔元件強度試驗的分析 附錄D(規范性附錄)K282和K363的CMSA噴頭ADD試驗 附錄E(規范性附錄)例行檢驗 Ⅲ本部分的第6章、第8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GB513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擬分為以下部分:——第1部分:灑水噴頭;——第4部分:干式報警閥;——第5部分:雨淋報警閥;——第8部分:加速器;——第9部分: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第10部分:壓力開關;——第11部分:溝槽式管接件;——第13部分:水幕噴頭;——第14部分:預作用裝置;——第15部分:家用噴頭;——第16部分:消防灑水軟管;——第17部分:減壓閥;——第18部分:消防管道支吊架;——第19部分:塑料管道及管件;——第20部分:涂覆鋼管;——第21部分:末端試水裝置;——第22部分:特殊應用噴頭;本部分為GB5135的第2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提出并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設備有限公司、杭州建安消防設備有限公司。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22部分:特殊應用噴頭GB5135的本部分規定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特殊應用噴頭的分類、公稱動作溫度、顏色標志、型號本部分適用于公稱流量系數K161、K202、K242、K363的非倉庫型特殊應用噴頭及公稱流量系數K161、K242、K282、K363的倉庫型特殊應用噴頭。其他類型的特殊應用噴頭可參照本部分。本部分不適用于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135.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1部分:灑水噴頭GB5135.9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9部分: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GB/T7306.255°密封管螺紋第2部分:圓錐內螺紋與圓錐外螺紋GB/T31431—2015滅火系統A類火試驗用標準燃燒物3術語和定義GB5135.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公稱流量系數K大于或等于161,具有較大水滴粒徑的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注:在通過標準試驗驗證后,可用于保護民用建筑高大凈空場所或倉庫。4.1特殊應用噴頭(以下簡稱為“噴頭”)按使用場所分為:a)非倉庫型噴頭,代號為CHSA;b)倉庫型噴頭,代號為CMSA。4.2按熱敏感元件分為:a)易熔元件噴頭,代號為Y;b)玻璃球噴頭,代號為Q。4.3按安裝位置分為:a)下垂型噴頭,代號為X;b)直立型噴頭,代號為Z。24.4按靈敏度分為:a)快速響應噴頭,代號為K;b)特殊響應噴頭,代號為T;c)標準響應噴頭,代號省略。5公稱動作溫度、顏色標志和型號噴頭的公稱動作溫度和顏色標志應符合GB5135.1的規定。5.2型號5.2.1噴頭的型號由產品代號、性能代號、公稱流量系數、公稱動作溫度、自定義代號等部分組成。5.2.2自定義代號由制造商規定,用于表征熱敏元件的類型、產品特殊結構等信息,由大寫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或其組合構成,字符不宜超過3個。5.2.3噴頭的型號標記如下:自定義代號-公稱動作溫度,單位為攝氏度(℃)——公稱流量系數K(見表1)一性能代號—產品代號示例1:CHSAX161-68℃Q5,表示標準響應等級、下垂安裝、公稱流量系數為161,公稱動作溫度為68℃,熱敏元件為φ5mm玻璃球的非倉庫型特殊應用噴頭。示例2:CMSAZ363-74℃Y,表示直立安裝、公稱流量系數為363,公稱動作溫度為74℃,熱敏元件為易熔合金的倉庫型特殊應用噴頭。注:CHSA噴頭中的快速響應等級噴頭、特殊響應等級噴頭在性能代號前分別加“K”“T”并以“-”與性能代號間隔,標準響應等級噴頭在性能代號前不加符號。6.1整體要求6.1.1噴頭在設計和制造上應保證其不能被輕易調整、拆卸和重裝。6.1.2噴頭出水口的密封不應使用橡膠密封件。6.2接口螺紋噴頭的接口螺紋應符合GB/T7306.2的規定。6.3.1噴頭的外表面應均勻一致,無明顯的磕碰傷痕及變形,表面涂鍍層應完整美觀。3GB5135.22—20196.3.2噴頭在其濺水盤或噴頭體上應至少標記型號規格、制造商的名稱(代號)或商標、生產年代、認證標記(如獲得了認證)等。所有標記應為永久性標記且標志正確、清晰。6.4水壓密封和水壓強度6.4.1按7.2.1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應無滲漏。6.4.2按7.2.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無變形或破壞。6.5流量系數6.5.1噴頭的流量系數K按式(1)計算:………(1)式中:P—-噴頭入口處壓力,單位為兆帕(MPa);Q——噴頭流量,單位為升每分(L/min)。6.5.2按7.3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流量系數的任一測量值和平均值均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流量系數范圍公稱流量系數K流量系數范圍6.6布水6.6.1CHSA噴頭按7.4.1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低于平均布水密度50%的集水盒數不超過4。6.6.2K161的CMSA噴頭按7.4.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a)測量的16個集水盒灑水密度平均值不應小于18.5mm/min;b)最少水量的單個集水盒灑水密度不應小于16.5mm/min。6.7靜態動作溫度按7.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靜態動作溫度不應超過式(2)規定的范圍:X±(0.035X+0.62) (2)式中:X——公稱動作溫度,單位為攝氏度(℃)。6.8功能按7.6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啟動靈活,在熱敏感元件釋放后60s內,應清除所有沉積。6.9抗水沖擊性能按7.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出現滲漏和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4應符合6.4.1的規定,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8的規定。6.10工作載荷和框架強度6.10.1軛臂支撐的噴頭的工作載荷按7.8.1~7.8.4規定的方法確定。6.10.2軛臂支撐的噴頭按7.8.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框架的永久變形不應大于噴頭載荷支承點間距離的0.2%。6.11熱敏感元件強度6.11.1玻璃球按7.9.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并符合下列要求:a)玻璃球的平均破碎載荷不應小于6倍的平均設計載荷;b)除非在生產或設計中證實其他分布更適用,應使用正態或高斯分布進行計算;c)對于99%的樣品(p)置信度系數(v)為0.99時,試驗中測得并計算出的玻璃球破碎載荷的下限誤差應大于玻璃球設計載荷上限誤差的2倍。6.11.2易熔元件按7.9.3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應能承受15倍的最大設計載荷100h;或滿足式(3)的規定:式中:La——易熔元件最大設計載荷,單位為牛頓(N);Lm——易熔元件1000h損壞時的載荷,單位為牛頓(N);L。——易熔元件1h損壞時的載荷,單位為牛頓(N)。6.12濺水盤強度噴頭按7.10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濺水盤不應出現松動、脫落、永久變形或損壞。6.13疲勞強度玻璃球型噴頭按7.11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玻璃球不應有任何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8的規定。6.14熱穩定性玻璃球型噴頭按7.1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玻璃球不應有任何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8的規定。6.15抗振動性能按7.13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的構成部件應無松動和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6.16抗機械沖擊性能按7.14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無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6.17抗碰撞性能按7.1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無明顯變形或損壞。5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6.18抗翻滾性能按7.16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無明顯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6.19冷凍性能按7.1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驗后,噴頭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a)有可見損壞;b)在不超過0.05MPa水壓下出現泄漏;c)無損壞,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進行標準方位的動態熱試驗,應符合6.22中的相關規定。6.20耐高溫性能按7.18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發生嚴重變形或損壞。6.21耐環境溫度性能按7.19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無破損。試驗后的噴頭試樣分別按7.2.1、7.5、7.6和7.20規定的方法進行水壓密封試驗、靜態動作溫度試6.22動態熱性能6.22.1.1按7.20規定的方法在標準方位進行試驗,任一響應時間系數(RTI)值(以下簡稱為RTI值)應大于80(m·s).5且小于或等于350(m·s)°.5。6.22.1.2按7.20規定的方法在偏離最不利方位15°方位進行試驗,任一RTI值不應超過600(m·s)°.或在標準方位下測得的平均RTI值的250%兩者之中的較小者。6.22.1.3按7.19規定的方法進行環境試驗后,試樣應按7.20規定的方法在標準方位進行試驗以確定環境試驗后的RTI值,標準響應噴頭的任一RTI值應大于80(m·s)?且小于或等于350(m·s).5。另外平均RTI值不應超過環境試驗前平均RTI值的130%。6.22.2.1按7.20規定的方法在標準方位進行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快速響應噴頭的任一RTI值應小于或等于50(m·s)°.5;b)特殊響應噴頭的平均RTI值應大于50(m·s)°.5且小于或等于80(m·s)°.5;c)且任一RTI值不應小于40(m·s)°.或大于100(m·s)°.5;d)標準響應噴頭的任一RTI值應大于80(m·s)°.5且小于或等于350(m·s)°.5。6.22.2.2按7.20規定的方法在偏離最不利方位一個角度進行試驗,每一RTI值不應超過600(m·s)或在標準方位下測得的平均RTI值的250%兩者之中的較小者。6.22.2.3按7.19規定的方法進行環境試驗后,試樣應按7.20規定的方法在標準方位進行試驗以確定6環境試驗后的RTI值,并符合下列要求:a)快速響應噴頭的任一RTI值應小于或等于50(m·s)°.5;b)特殊響應噴頭的任一RTI值應大于50(m·s)5且小于或等于80(m·s)°.5;c)標準響應噴頭的任一RTI值應大于80(m·s)5且小于或等于350(m·s)5;d)平均RTI值不應超過環境試驗前平均RTI值的130%。6.23耐應力腐蝕性能6.23.1耐氨應力腐蝕性能按7.21.1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的銅合金部件不應斷裂或損壞。本項試驗后的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分別符合6.4.1和6.8的規定。6.23.2耐氯化鎂應力腐蝕性能當噴頭使用不銹鋼部件時,按7.21.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中的不銹鋼部件不應斷裂或損壞。本項試驗后的所有試樣應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4.1和6.8的規定。6.24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氣體腐蝕性能按7.2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產生腐蝕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8的規定。6.25耐硫化氫氣體腐蝕性能按7.23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產生腐蝕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試驗壓力為1.20MPa的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然后進行靜態動作溫度試驗,應符合6.7的規定。6.26耐鹽霧腐蝕性能按7.24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產生腐蝕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試驗壓力為1.20MPa的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然后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8的規定。6.27耐潮濕氣體腐蝕性能按7.2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產生腐蝕損壞。本項試驗后,所有噴頭進行試驗壓力為1.20MPa的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然后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應符合6.8的規定。按7.26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應無泄漏、變形或其他任何損壞。6.29抗真空性能按7.2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噴頭不應出現扭曲或損壞。7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應符合6.4.1的規定。6.30側向噴灑按7.28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直立和下垂型噴頭應在正庚烷燃盡前啟動。6.31實際灑水密度(ADD)按7.29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CMSA噴頭的實際灑水密度(ADD)應符合表2或表3的規定。表2K161直立型CMSA噴頭ADD測量要求噴頭數噴頭間距m管路間距m吊頂與集水盒距離m燃燒熱釋放率MW流量L/min中心集水盒區域(ADD區域)預淋濕區域(PWD區域)平均密度mm/min最小密度mm/min至少有10個盒要超過的密度mm/min平均密度mm/min最小密度mm/min至少有10個盒要超過的密度mm/min1004.624.14.11004.624.11004.6244.6244.6220.420.444.6224.520.410024.54.10024.14.50024.5424224.524.54221.620.410004.5100010004020.420.44024.520.44040.840.828.524.58表3K242直立型CMSA噴頭ADD測量要求噴頭數噴頭間距m管路間距m吊頂與集水盒距離m燃燒熱釋放率MW流量L/min中心集水盒區域(ADD區域)預淋濕區域(PWD區域)平均密度mm/min最小密度mm/min至少有19個盒要超過的密度mm/min至少有10個盒要超過的密度mm/min平均密度mm/min最小密度mm/min至少有10個盒要超過的密度mm/min004.62N/R1004.62N/R4.11004.624.1N/R44.62N/R4.144.6220.4N/R44.62N/R20.410024.1N/R4.110024.5N/R10024.5N/R4.142N/R4.14224.5N/R24.542N/R4.1000N/R1000N/R1000N/R4020.4N/R20.44.140N/R22.44.120.44040.8N/R40.824.54.122.4注:“N/R”表示無要求。6.32滅火性能6.32.1CHSA噴頭滅火性能6.32.1.1K161和K202CHSA噴頭按7.30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K161和K202的CH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4的規定。9表4K161和K202CH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吊頂高度/m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紙杯試驗品吊頂下氣體溫度/℃最高溫度最大平均值“鋼梁最高溫度/℃火的躍遷蔓延情況不準許向通道躍遷,且堆垛長邊方向的兩端不應出現燃燒現象試驗堆垛最外邊緣不應出現燃燒現象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88最大平均值是指在峰值出現前30s和后30s采集的所有數據的平均值(每秒采集一個數據)。按7.30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K242的CH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5的規定。表5K242CH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吊頂高度/m燃燒物標準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吊頂下氣體溫度/℃最高最大平均值*鋼梁最高溫度/℃火的躍遷蔓延情況試驗堆垛最外邊緣不應出現燃燒現象不準許向通道躍遷,且堆垛長邊方向的兩端不應出現燃燒現象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88最大平均值是指在峰值出現前30s和后30s采集的所有數據的平均值(每秒采集一個數據)。按7.30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K363的CH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6的規定。表6K363CH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吊頂高度/m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吊頂下氣體溫度/℃最高最大平均值”鋼梁最高溫度/℃火的躍遷蔓延情況不準許向通道躍遷,且堆垛長邊方向的兩端不應出現燃燒現象不準許向通道躍遷,且堆垛長邊方向的兩端不應出現燃燒現象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88最大平均值是指在峰值出現前30s和后30s采集的所有數據的平均值(每秒采集一個數據)。6.32.2CMSA噴頭滅火性能按7.31的規定進行試驗,K161的CM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7的規定。表7K161CM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貨架雙排雙排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鋼梁溫度/℃最大值最大平均值”輻射熱通量/(kW/m2)最大值最大平均值”火向通道躍遷情況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消耗的等效試驗品數量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最大平均值是指在峰值出現前30s和后30s采集的所有數據的平均值(每秒采集一個數據)。按7.31的規定進行試驗,K242的CM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8的規定。表8K242CM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3貨架雙排雙排雙排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Ⅱ型試驗貨品°鋼梁溫度/℃最大值最大平均值”火向通道躍遷情況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消耗的等效試驗品數量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Ⅱ型試驗貨品應符合GB5135.9的規定。”最大平均值是指在峰值出現前30s和后30s采集的所有數據的平均值(每秒采集一個數據)。按7.31的規定進行試驗,K282的下垂型CM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9的規定。表9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3456貨架雙排雙排雙排雙排雙排雙排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鋼梁溫度/℃最大值最大輻射熱通量/(kW/m2)火向通道躍遷情況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88按7.31的規定進行試驗,K363的下垂型CM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10的規定。表10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3456貨架雙排雙排雙排雙排雙排雙排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鋼梁溫度/℃最大值輻射熱通量/(kW/m2)最大值火焰向通道躍遷情況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866866按7.31的規定進行滅火試驗,K363的直立型CMSA噴頭應能將火控制并符合表11的規定。表11K363直立型CMSA噴頭滅火性能要求試驗序號123貨架雙排雙排雙排燃燒物標準塑料杯試驗品標準塑料杯試驗品Ⅱ型試驗貨品“鋼梁溫度/℃最大值最大輻射熱通量/(kW/m2)火向通道躍遷情況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躍遷,火應被限定在試驗貨架內允許動作的噴頭數量6Ⅱ型試驗貨品應符合GB5135.9的規定。7試驗方法7.1外觀檢查7.1.1使用通用器具檢查噴頭的裝配零件是否松動、可拆卸。7.2水壓密封和強度試驗7.2.1水壓密封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將至少10只噴頭安裝在試驗裝置上,使管路充滿清水,排除管路中的空氣;b)以(0.10±0.025)MPa/s的速率使水壓由0MPa升至3.00MPa,保持壓力3min,然后降壓至0MPa;c)再在5s內使壓力從0MPa升至0.05MPa,保持壓力15s后,以(0.1±0.025)MPa/s的速率使水壓升至1.00MPa,保持壓力15s后降至0MPa(本部分中未標明公差時,公差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d)檢查試驗過程中和試驗后檢查試樣是否出現滲漏。7.2.2水壓強度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將水壓密封試驗后的樣品安裝在試驗裝置上,使管路充滿清水,排除管路中的空氣;b)以(0.1±0.025)MPa/s的速率使水壓由0MPa升至4.80MPa,保持壓力1min;c)檢查試樣是否出現變形或破壞。7.3流量系數測量7.3.1流量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將4只試樣除去框架和濺水盤后安裝在試驗裝置上。7.3.2試驗壓力從0.10MPa~1.00MPa,間隔0.10MPa測量噴頭的流量。7.3.3壓力測量精度不應低于0.5級,流量測量精度不應低于1.0級。7.3.4對于每一個試樣,壓力先從低升到高,至每一個測量點,再從高降到低,至每一個測量點。7.3.5將所測得的數據代入式(1),計算出每一壓力點的K值、K的平均值。7.3.6在試驗中應修正自壓力表至噴頭出口之間的靜壓差。7.4布水試驗7.4.1.1試驗室面積應不小于30m×30m,高度不小于18m,吊頂可升降。7.4.1.2將4只噴頭按正常位置安裝在試驗管路上,噴頭安裝間距為3m×3m,其中公稱流量系數不大于202的噴頭安裝在DN50的配水支管上,公稱流量系數大于202的噴頭安裝在DN65或更大的配水支管上。7.4.1.3直立型噴頭濺水盤距吊頂的距離為200mm,下垂型噴頭濺水盤距吊頂的距離為400mm。7.4.1.4將36只0.5m×0.5m×0.5m集水盒布置在4只噴頭的正下方,按表12規定的條件進行布水試驗,試驗時間不少于3min,測量每個集水盒的水量,計算每個集水盒的布水密度和整個保護面積內的平均布水密度。圖3A—A圖3圖1流量試驗裝置表12布水試驗條件噴頭類型吊頂高度m單只噴頭流量L/min平均布水密度mm/minK242K363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試驗室面積不小于7m×7m,16只尺寸為300mm×300mm的集水盒呈正方形放置在試驗室中間位置;b)試驗布置見圖2,CMSA噴頭安裝在DN32的配水支管上,噴頭濺水盤距集水盒上沿2.3m;c)試驗時每只噴頭流量為227L/min,試驗時間為3min,測量并計算集水盒中的灑水密度。7.5靜態動作溫度試驗7.5.1試驗在液浴中進行,公稱動作溫度不高于79℃的噴頭在水浴(宜采用蒸餾水)中進行,公稱動作溫度高于79℃的噴頭在油浴(或適當的介質)中進行。7.5.2將噴頭垂直放置于液浴裝置中,熱敏感元件中心距液面為(40±10)mm,試驗區域的溫度應均勻,溫度偏差不應超過0.5℃。7.5.3將至少10只噴頭試樣在升溫速率不超過20℃/min的條件下,從室溫加熱到低于其公稱動作溫度20+2℃,并保持此溫度10min。然后以(0.5±0.1)℃/min速率升溫,直至噴頭動作。7.5.4溫度測量點應與熱敏感元件處于同一水平面。噴頭動作溫度的測量精度為±0.1℃,記錄噴頭的動作溫度。7.6.1將噴頭試樣按其正常安裝位置安裝在適宜的試驗裝置上,采用適當的加熱方式使噴頭啟動。7.6.2在0.035MPa、0.17MPa、0.35MPa、0.50MPa和1.20MPa壓力下,分別取8只噴頭試樣進行功能試驗。7.6.3試樣啟動后,試驗的壓力不應低于上述啟動前壓力的75%。當一個或多個動作零件滯留在濺水盤框架組件上超過6.8規定的時間時,即認為發生沉積現象。7.7水沖擊試驗7.7.1將5只試樣按正常安裝位置安裝在試驗裝置上,向試驗管路中充水排出空氣,然后進行3000次壓力從(0.4±0.1)MPa至2.5+0.5MPa的交變水壓試驗。壓力交變每分鐘不超過60次。7.7.2在試驗過程中,檢查每個試樣的滲漏情況。試驗后所有噴頭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a)4只噴頭布置圖b)6只噴頭布置圖說明:O——噴頭;——正方形集水盒,邊長為300mm。圖2布水試驗布置7.8工作載荷的確定和框架強度試驗7.8.1至少取10只噴頭試樣用以測量工作載荷。將試樣在室溫下牢固地安裝于試驗裝置上,在噴頭的入口施加1.20MPa的壓力。7.8.2使用分辨率為0.001mm的變形測量儀表測量噴頭承載點間的位移變化。應避免噴頭螺紋與固定件之間的移動。7.8.3卸去噴頭入口施加的壓力,以適當的方法除去噴頭的熱敏感元件,當噴頭框架溫度恢復至室溫7.8.4以不超過500N/min的加壓速率向噴頭施加機械載荷,直至噴頭框架變形數值回到加1.20MPa壓力時的數值,此機械載荷即為該試樣的工作載荷。計算10只試樣的平均工作載荷。7.8.5在上述10只噴頭試樣中任取5只試驗,以不超過500N/min的加壓速率給噴頭試樣施加兩倍平均工作載荷的機械載荷,保持此載荷(15±5)s后卸去載荷。記錄框架的永久變形。7.9熱敏感元件的強度試驗7.9.1熱敏感元件設計載荷的確定使用在7.8中確定的噴頭工作載荷計算出施加在噴頭熱敏感元件上的力,即熱敏感元件的設計載荷。當熱敏感元件的設計載荷不能通過計算得出時,可采用適當的方法直接測量熱敏感元件的設計載荷。7.9.2.1每種類型、每種溫度等級的玻璃球至少取15只試樣進行試驗。7.9.2.2將試樣安裝于試驗裝置上,試驗裝置的玻璃球支撐件可使用噴頭上的支撐件或制造商提供的專用支撐件。7.9.2.3以150N/s~250N/s的加壓速率給玻璃球施加平穩載荷,直至玻璃球破碎。7.9.2.4每次試驗應更換新的玻璃球支撐件,可對支撐件進行外部加固以防止試驗失敗,但不得影響玻璃球原有的受力狀況。7.9.2.5記錄每只玻璃球的破碎載荷,破碎載荷測量值應精確到1N。7.9.2.6計算玻璃球平均破碎載荷和玻璃球破碎載荷的下限誤差TL?,計算玻璃球設計載荷的上限誤差TL?(參見附錄B)。7.9.3.1至少取10只易熔元件試樣,使其承受15倍的易熔元件最大設計載荷,歷時100h。7.9.3.2至少取10只易熔元件試樣,使其分別承受不同的載荷,載荷值從易熔元件最大設計載荷La至15倍易熔元件最大設計載荷,使易熔元件試樣在1000h之內和之后損壞(參考附錄C),應去除非正常的損壞。7.9.3.3用最小二乘法繪制全對數回歸曲線,從曲線得出試樣1h損壞時的載荷L。和1000h損壞時的載荷Lm。7.10濺水盤強度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3只噴頭試樣按正常安裝位置安裝在7.6規定的試驗裝置上,在1.20MPa水壓下進行試驗。b)噴頭啟動后使其在1.20MPa下連續灑水15min,檢查濺水盤是否出現松動、脫落、永久變形或損壞。7.11疲勞強度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本項試驗使用4只玻璃球型噴頭試樣,每只噴頭試樣重復進行4次試驗。b)試驗在液浴中進行,公稱動作溫度不超過79℃的噴頭采用水浴(宜用蒸餾水),公稱動作溫度高于79℃的噴頭使用油浴(或其他適當的介質)進行試驗。c)將試樣置于液浴中,升溫速率不超過20℃/min,使溫度從(20±5)℃升至低于其公稱動作溫度(20±2)℃,然后使液浴溫度以1℃/min的速率升溫直至玻璃球的氣泡消失或低于動作溫度范圍下限5℃。d)將噴頭從液浴中取出,使其在空氣中冷卻,直至玻璃球氣泡重新出現。e)在冷卻過程中,玻璃球的尖端(封口端)應指向下方。f)疲勞強度試驗后的所有試樣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12熱穩定性試驗7.12.1試驗前將5只玻璃球型噴頭試樣置于(20±5)℃的環境中不少于30min。7.12.2試驗在液浴中進行,公稱動作溫度不超過79℃的噴頭采用水浴(宜用蒸餾水),公稱動作溫度高于79℃的噴頭使用油浴(或其他適當的介質)進行試驗。7.12.3將噴頭浸入液浴內,液浴的溫度為低于噴頭動作溫度范圍下限(10±0.5)℃。5min后將噴頭從液浴中取出,使玻璃球尖端(封口端)朝下,立即浸入(10±0.5)℃的液浴中。7.12.4試驗后的所有試樣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13振動試驗7.13.1將5只噴頭試樣垂直安裝于試驗臺面上,沿噴頭聯接螺紋的軸線方向進行振動。7.13.2噴頭在不超過5min/倍頻程、振幅1mm(1/2峰-峰值)的條件下,從5Hz~40Hz掃頻振動。若出現一個或多個共振點,應在每個共振點以共振頻率振動,振動時間為120h除以共振點數。若沒有發現共振點,應從5Hz~40Hz掃頻振動120h。7.13.3振動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14機械沖擊試驗7.14.1取5只噴頭試樣,分別按正常安裝位置的正、反方向和垂直于兩軛臂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固定在機械沖擊試驗臺上,沖擊加速度為100g,在每一方向各進行3次沖擊試驗,檢查試樣是否出現損壞。7.14.2機械沖擊試驗后,所有試樣進行水壓密封試驗。7.15碰撞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5只噴頭試樣進行試驗。b)試驗裝置如圖3所示,使一重錘沿噴頭中心軸線落于濺水盤一端進行碰撞。c)對于帶有運輸護帽的噴頭,如果只有當噴頭完全安裝完畢后才摘下護帽,則應帶著護帽進行碰撞試驗。d)試驗時使重錘從1m高度沿著噴頭中心軸線落下,重錘的質量應等于被測噴頭的質量(不含護帽)。e)應避免重錘多次碰撞被試噴頭。碰撞試驗后檢查試樣是否出現變形或損壞。f)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應進行水壓密封試驗。7.16翻滾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5只噴頭逐個進行3min的翻滾試驗。帶有運輸護帽的噴頭,如果只有當噴頭完全安裝完畢后才摘下護帽,則應帶著護帽進行翻滾試驗。b)將每個噴頭放入乙烯樹脂制成的正六棱柱形試驗裝置中。c)沿旋轉軸方向裝置長為254mm,六邊形平面平行邊之間相距305mm。d)每一次試驗,試驗裝置內裝入1只噴頭和5只木塊。木塊為38mm×38mm×38mm的硬木立方體。e)試驗裝置以1圈/s的速率繞其軸旋轉。試驗后檢查噴頭是否出現損壞。f)本項試驗后,所有試樣應進行水壓密封試驗。7.17冷凍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5只噴頭試樣進行冷凍試驗,每只噴頭與公稱直徑為25mm、長度為100mm的鋼管的一端使用適當的接頭相連,管中充滿水,將鋼管另一端封堵密封。b)將噴頭與鋼管組件置于低溫試驗箱中,箱內的溫度保持(-30±5)℃,歷時24h。c)試驗后將噴頭與鋼管組件取出,在室溫條件下解凍,檢查有無可見損壞。d)如無可見損壞,施加0.05MPa的水壓,歷時15s,檢查是否泄漏。e)如無泄漏,噴頭試樣還應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和動態熱試驗。單位為毫米長度根據噴頭重量確定 倒角0.6×45° 直徑12.07,材料為Q235鋼圖A重塊圖3碰撞試驗裝置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將2只去掉感溫釋放機構的噴頭,豎直放入溫度試驗箱中,試驗溫度為(800±10)℃,歷時b)然后夾持噴頭的螺紋處將其取出,立即浸入(15±2)℃的水中,檢查噴頭體是否發生變形或損壞。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試驗在環境試驗箱中進行。試驗溫度低于100℃時,控溫精度為±2℃;b)試驗溫度為100℃~200℃時,控溫精度為±3℃;c)取12只噴頭在低于公稱動作溫度16℃(但不應低于49℃)條件下進行90d的環境溫度試d)環境溫度試驗后,其中4只噴頭先后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和靜態動作溫度試驗;e)4只噴頭進行功能試驗(2只在0.35MPa壓力下,2只在1.0MPa壓力下);f)另4只噴頭進行動態熱試驗。7.20動態熱試驗7.20.1響應時間的測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用某一溫度等級的噴頭試樣,在標準方位和偏離方位各進行10次插入試驗,其他溫度等級的噴頭,每種取10只試樣進行標準方位的插入試驗;b)RTI值按7.20.2規定的方法計算;c)插入試驗時噴頭的固定基座應使用黃銅制作,應保證在每一個獨立的插入試驗中,歷時55s的試驗期間固定座或水的溫升不超過2℃(固定座的溫升采用熱電偶進行測量,測點嵌入基座內從內螺紋根部徑向向外不超過8mm,或將熱電偶置于噴頭入口內中心部的水中);d)如果響應時間超過55s,固定座或水溫的攝氏溫度的增量數值在每個獨立的插入試驗中,不超過響應時間(s)值的0.036倍;e)進行試驗的噴頭應在接口螺紋上纏1圈~1.5圈的聚四氟乙烯帶,擰入固定座的力矩為(15±3)N·m;f)將每只待試噴頭安裝在風洞試驗蓋上,并將其保存在一恒溫箱內,以使噴頭和蓋達到(25±5)℃的時間不少于30min;g)在試驗前,在噴頭入口施加0.035MPa的壓力;h)試驗采用風洞進行,在試驗段(噴頭部位)按表13調節選取相應的氣體流速及溫度范圍;i)為了使試樣(熱敏元件)和限流邊界(風洞壁)之間的熱輻射交換盡量減小,應在設計上保證試驗段熱輻射效果不超過RTI計算值的±3%;j)測量并控制風洞中氣流的溫度和流速,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風洞試驗段的控溫精度和流速的控制精度滿足表13的條件;k)用精度為士0.01s的計時儀器測量從噴頭插入風洞到其動作的時間即響應時間;1)進行偏離最不利方位插入試驗時,標準響應噴頭在偏離最不利方位15°的方位進行試驗,特殊響應噴頭在偏離最不利方位20°的方位進行試驗,快速響應噴頭在偏離最不利方位25°的方位進行試驗。表13插入試驗時試驗段(噴頭部位)條件范圍℃標準響應噴頭℃℃℃標準響應噴頭m/sm/s快速響應噴頭m/s282~300382~432382~432282~300382~432282~300382~4322.4~2.62.4~2.62.4~2.63.4~3.62.4~2.62.4~2.62.4~2.62.4~2.6RTI值按式(4)計算:GB5135.22—2019式中:t,——噴頭響應時間,單位為秒(s);u——風洞試驗段的實際氣體速度(取自表13),單位為米每秒(m/s);△T——噴頭的平均液浴動作溫度減去環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試驗段的實際氣體溫度減去環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7.21應力腐蝕試驗7.21.1氨應力腐蝕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5只噴頭試樣進行試驗;b)每只試樣的入口用與氨水溶液不反應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蓋密封,將試樣除去油脂置于試驗裝置中;c)將密度為0.94g/cm3氨水溶液存放在置于試驗裝置底部的容器中,氨水溶液液面距試樣的下邊緣約40mm;d)按0.01mL/cm3向容器中加入氨溶液,大約產生如下的氣體組分:35%的氨氣,5%的水蒸氣和60%的空氣;e)潮濕的氨氣和空氣混合氣體應保持在大氣壓力下,試驗箱內溫度保持在(34±2)℃;f)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試驗箱內壓力高于大氣壓力,噴頭試樣應有防護罩以防止凝滴落于其上試驗歷時10d;g)試驗后將噴頭試樣沖洗干燥,并仔細檢查是否發生斷裂或損壞;h)隨后進行1.20MPa、歷時30min的水壓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21.2氯化鎂應力腐蝕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5只噴頭試樣進行本項試驗,試驗時可使用同型號、同種形式較高溫度等級的噴頭進行本項試驗以評價較低溫度等級的噴頭;b)將試樣經過除油污處理后,放置在裝有濕式冷凝器的玻璃容器中;c)容器中加入約一半的濃度為42%的氯化鎂溶液,將容器放置在電加熱裝置上,溶液溫度保持在(150±2)℃的沸騰溫度,試驗周期為500h;d)試驗后將噴頭試樣沖洗干燥,并仔細檢查不銹鋼部件是否發生斷裂或損壞;e)隨后進行1.20MPa、歷時30min的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2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蝕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取5只噴頭試樣進行本項試驗;b)將噴頭試樣的入口用與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不反應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蓋密封;c)將噴頭試樣按其工作位置掛在試驗箱內防滴罩的下面,試驗箱按體積比每24h分別加入1%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氣體,試驗箱底部保留少量蒸餾水;d)試驗箱內溫度保持在(25±3)℃,試驗進行10d,取出試樣,在溫度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70%的條件下干燥1d~5d;e)試驗后將噴頭試樣沖洗干燥,并仔細檢查是否發生損壞;f)隨后進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23硫化氫氣體腐蝕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b)將噴頭試樣的入口用與硫化氫氣體不反應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蓋密封;c)試驗裝置是用絕熱玻璃制成的容器(或試驗箱),調整容器內溫度以保持其內部溫度為(25±d)應有防護罩以免凝結液滴在噴頭上;e)將噴頭按正常位置安裝在試驗裝置內,試驗裝置按體積比每24h加入1%硫化氫氣體,試驗箱底部保留少量去離子水;f)試驗將進行10d;g)試驗后,將噴頭從試驗裝置中取出,在溫度低于35℃,相對濕度不超過70%的條件下干燥1d~5d,試驗后將噴頭試樣沖洗干燥,并仔細檢查是否發生損壞;h)隨后進行1.20MPa、歷時30min的水壓密封試驗和靜態動作溫度試驗。7.24鹽霧腐蝕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試驗在鹽霧試驗箱中進行;b)使質量比為20%的氯化鈉鹽溶液霧化形成鹽霧,鹽溶液的密度為1.126g/mL~1.157g/mL,pH值為6.5~7.2;c)將5只噴頭試樣從入口充入蒸餾水,在螺紋處用與鹽霧不反應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蓋密封,按正常的安裝位置支撐或懸掛在鹽霧試驗箱的試驗區,試驗區的溫度應保持在(35±2)℃,噴霧壓力在0.07MPa~0.17MPa;d)使用過的鹽溶液應收集起來,不得循環使用,應將試樣蔽護以防凝滴落在其上面;e)在試驗區內,應至少從兩點收集鹽霧以確定霧化速率和鹽濃度;f)在連續16h中,收集區內每80cm2面積每小時應能收集到1mL~2mL鹽溶液,鹽溶液的質量濃度應為(20±1)%;g)經過10d的試驗后將噴頭從鹽霧試驗箱中取出,在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超過70%的條件下干燥2d~4d;h)試驗后將噴頭試樣沖洗干燥,并仔細檢查是否發生斷裂或損壞;i)隨后進行1.20MPa、歷時30min的水壓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25潮濕氣體腐蝕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本項試驗在濕熱試驗箱中進行;b)將5只噴頭試樣安裝在具有多個接口的管段上,管內充滿去離子水,將整個管段(及噴頭)放入濕熱試驗箱中;c)試驗箱內的相對濕度為(98±2)%,溫度為(95±4)℃;d)可選擇同型號、同種形式較高溫度等級的噴頭進行本項試驗以評價較低溫度等級的噴頭;e)經過90d試驗后,將噴頭從濕熱試驗箱中取出,在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超過70%的f)隨后進行1.20MPa、歷時30min的密封試驗和0.035MPa壓力下的功能試驗。7.2630d密封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將5只噴頭安裝在充水的試驗管道上,在2.0MPa恒壓下保持30d;b)至少每周觀察一次噴頭泄漏狀況。30d后,檢查每只噴頭是否出現泄漏、變形或其他損壞。7.27真空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在環境溫度為(20±5)℃條件下,取3只噴頭從其入口逐漸增加負壓至660mm汞柱,持續b)試驗后,檢查噴頭并進行水壓密封試驗。7.28側向噴灑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公稱動作溫度為57℃~77℃的噴頭進行本項試驗;b)高溫度等級的噴頭用同結構的低溫度等級噴頭進行本項試驗;c)將1只直立型或下垂型噴頭安裝在試驗管線上,在同一水平面上與被試噴頭相距1.83m(中心與中心之間),安裝一只同型號、同規格的已開啟噴頭;d)噴頭分別安裝在獨立的相互平行的管線上,噴頭的框架所在平面與管線平行,濺水盤位于平面吊頂下560mm;e)水從已開啟的噴頭中灑出,工作壓力為0.70MPa,當水流穩定后,點燃燃料盤中的正庚烷;f)燃料盤為正方形,邊長300mm,深100mm,上邊緣距噴頭熱敏感元件150mm,位于被試噴頭正下方,盤內放有0.5L正庚烷;g)在噴頭框架所在平面與管線垂直的情況下,重復上述試驗;h)在噴頭濺水盤處于吊頂平面下150mm的條件下,重復上述兩個試驗。7.29實際灑水密度(ADD)試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用圖4所示的試驗裝置測量實際灑水密度(ADD)和預淋濕區域灑水密度(PWD);b)實際灑水密度(ADD)試驗裝置模擬了雙排貨架擺放四組試驗品的頂部外形,其由火源、集水c)火源由9個噴嘴形成的噴霧火構成,其中8個噴嘴等距離地分布在直徑為1.20m的圓上,1個噴嘴位于圓心,試驗的燃料為正庚烷;d)通過位于圓心的直徑為DN200mm的氣孔來供給空氣;e)在ADD試驗裝置的兩側分別設置11個集水盤用于測定預淋濕區域的灑水密度(PWD),其中8個535mm×535mm的正方形集水盤測量ADD裝置相鄰模擬貨架區域的灑水密度,3個長方形集水盤測量貨架間隙區域的灑水密度;f)試驗在室內進行,試驗室尺寸不小于15m×15m,高度不小于10m,吊頂尺寸不小于11m×11m,試驗期間應無強制通風,以確保不因為通風條件而影響火的發展;g)將去除動作釋放機構的CMSA噴頭按正常位置通過DN50mm×50mm×20mm的三通安裝在DN50的配水支管上,噴頭的軛臂應平行于配水支管,配水支管中心距吊頂30cm;h)試驗供水采用單向供水;i)根據表2和表3規定的燃燒熱釋放率調節噴嘴的角度、通風量以及正庚烷流量;j)每次試驗之前應點燃噴出的正庚烷,并保持正庚烷流量的穩定,待自由燃燒40s開始噴水,試驗至少持續5min;k)試驗后測量各集水盒中的水量并計算灑水密度。圖4實際灑水密度(ADD)試驗裝置a)標準塑料杯試驗品由塑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和木托盤構成,其中塑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應符合GB/T31431—2015中表C.2的規定,總放熱量為(160.7±2b)塑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由瓦楞紙箱和聚苯乙烯塑料杯組成,在紙箱內塑料杯排列5層,每層25只塑料杯,紙箱中用以隔離塑料杯的紙隔板的厚度為4mm,每只塑料杯容積為(450土c)木托盤由樟子松或云杉制成,木材的含水率應為6%~14%,木托盤尺寸為1.0m×1.0m×0.13m,質量為22.6kg;d)將12個塑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按2×2×3的形式擺放在一個木托盤上,形成一組試驗燃料。應符合下列要求:a)標準紙杯試驗品由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和木托盤構成,其中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應符合GB/T31431—2015中表C.1的規定,總放熱量為(53.8±15.4)MJ;b)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由瓦楞紙箱和全木漿紙杯組成,在紙箱內紙杯排列5層,每層25只紙杯,紙箱中用以隔離紙杯的紙隔板的厚度為4mm,每只紙杯容積為(550±10)mL;c)木托盤由樟子松或云杉制成,木材的含水率應為6%~14%,木托盤尺寸為1.0m×1.0m×0.13m,質量為22.6kg;d)將12個紙杯組合體標準燃燒物按2×2×3的形式擺放在一個木托盤上,形成一組試驗燃料。應符合下列要求:a)點火器的火源為浸有110mL正庚烷的纖維棉棒,直徑為8cm,長為8cm,將纖維棉棒用聚乙烯袋包裹;b)試驗時將4個聚乙烯包裹的纖維棉棒放置在規定的位置,使用浸有汽油的火炬點燃聚乙烯棉包。試驗室尺寸不小于30m×30m,高度不小于18m,吊頂可升降。試驗室應能自然通風,以確保不因為通風條件而影響火的發展。應符合下列要求:a)將至少49只噴頭(按7×7形式布置)安裝在試驗管路上,噴頭安裝間距為3m×3m,其中公稱流量系數不大于202的噴頭安裝在DN50的配水支管上,公稱流量系數大于202的噴頭安裝在DN65或更大的配水支管上;b)直立型噴頭濺水盤距吊頂的距離為200mm,下垂型噴頭濺水盤距吊頂的距離為300mm;c)噴頭的軛臂與配水支管平行;d)試驗采用雙向供水,試驗過程中應保持壓力穩定。7.30.5.1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a)將角鋼鋼梁安裝在吊頂下,角鋼鋼梁尺寸為50mm×50mm,厚度6mm,長度為1.20m,其一平面與吊頂平面直接接觸;b)5只熱電偶埋入在與吊頂平面接觸的一側角鋼中,5只熱電偶間距150mm,其中中間的熱電偶位于角鋼鋼梁的中央并處于點火器的正上方;c)用于記錄吊頂下氣體溫度的熱電偶距吊頂165mm、水平距離噴頭50mm,在點火位置正上方的熱電偶距吊頂165mm。7.30.5.2試驗過程中使用的測量儀器如下:a)Ⅱ級K型熱電偶:電極直徑不超過1mm;b)壓力傳感器:準確度等級不低于1.0級;7.30.6記錄的數據試驗過程中記錄如下數據:b)吊頂下其他溫度;c)供水壓力;d)點火開始后每只噴頭的啟動時間和啟動噴頭的數目;e)等效試驗品的燒損量。K161、K202的噴頭按表14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試驗布置見圖5和圖6,記錄相關試驗數據。表14K161和K202CH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序號12吊頂高度/m燃料擺放形式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堆垛標準紙杯試驗品堆垛點火位置在2只噴頭中央的正下方在1只噴頭正下方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K242的CHSA噴頭按表15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試驗布置見圖6和圖7,記錄相關試驗數據。表15K242CH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序號12吊頂高度/m燃料擺放形式標準紙杯試驗品堆垛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堆垛點火位置在1只噴頭正下方在1只噴頭正下方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0.070.22試驗時間/minK363的CHSA噴頭按表16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試驗布置見圖5和圖7,記錄相關試驗數據。表16K363CH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序號12吊頂高度/m燃料擺放形式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堆垛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堆垛點火位置在2只噴頭中央正下方在1只噴頭正下方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o——噴頭;主視圖F平面視圖9標準塑料試驗品堆垛布置圖(點火位置在2只噴頭中央正下方)主視圖說明:o——噴頭;△——點火位置。圖6標準紙杯試驗品堆垛圖(點火位置在1只噴頭正下方)主視圖OQ平面視圖OO說明:o——噴頭;△——點火位置。圖7標準塑料杯試驗品堆垛布置圖(點火位置在1只噴頭正下方)7.31CMSA噴頭滅火試驗7.31.1試驗空間試驗在室內進行,試驗空間符合7.30.3的規定。點火器符合7.30.2的規定。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將至少49只噴頭安裝在配水支管上,其中K161、K242的CMSA噴頭安裝在DN50的支管上,K282、K363的CMSA噴頭安裝在DN65或更大的支管上;b)直立型CMSA噴頭濺水盤距吊頂的距離為200mm,下垂型CMSA噴頭濺水盤距吊頂的距離c)試驗采用雙向供水,試驗過程中保持壓力穩定。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a)將角鋼鋼梁安裝在吊頂下,角鋼鋼梁尺寸為50mm×50mm,厚度為6mm,長度為1.20m,其一平面與吊頂平面直接接觸;b)5只熱電偶埋入在與吊頂平面接觸的一側角鋼中,5只熱電偶間距150mm,其中中間的熱電偶位于角鋼鋼梁的中央并處于點火器的正上方;c)用于記錄吊頂下氣體溫度的熱電偶距吊頂165mm、水平距離噴頭50mm,在點火位置正上方的熱電偶距吊頂165mm;d)熱輻射計放置在距試驗貨架1.2m或2.4m(根據試驗貨架與目標貨架的距離確定安裝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貨架高度的一半,試驗時記錄輻射熱的數值;e)試驗過程中使用的測量儀器及精度如下:1)Ⅱ級K型熱電偶:電極直徑不超過1mm;2)壓力傳感器:準確度等級不低于1.0級;7.31.5記錄的數據試驗過程中記錄如下數據:a)鋼梁溫度;b)輻射熱通量;c)供水壓力;d)噴頭的啟動時間和數目;e)等效試驗品的燒損數量。K161的CMSA噴頭按表17中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表17K161CMSA噴頭滅火試驗的條件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試驗1雙排架(見圖8)在1只噴頭正下方0.35試驗2雙排架(見圖9)在4只噴頭正下方0.35主視圖平面視圖圖8K161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1主視圖平面視圖圖9K161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2K242的CMSA噴頭按表18中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表18K242的CM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試驗1雙排架(見圖10)在2只噴頭正下方0.15試驗2雙排架(見圖11)在4只噴頭正下方0.15試驗3雙排架(見圖12)在4只噴頭正下方0.07圖10K242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1平面視圖圖11K242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2主視圖平面視圖圖12K242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3K282的下垂型CMSA噴頭按表19中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表19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試驗1雙排架(見圖13)在1只噴頭下方"2.4×3.00.11試驗2雙排架(見圖14)在1只噴頭下方“0.11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試驗3雙排架(見圖15)噴頭正下方'試驗4雙排架(見圖16)在1只噴頭下方試驗5雙排架(見圖17)在1只噴頭下方試驗6雙排架(見圖18)噴頭正下方'點火器位置水平偏離噴頭0.6m。”具體的點火器位置為按附錄D試驗確定的最不利點,點火器位于2只噴頭連線中心點的正下方或4只噴頭圍成的正方形中心點的正下方。主視圖平面視圖圖13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1圖14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2主視圖平面視圖圖15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3主視圖平面視圖圖16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4平面視圖圖17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5主視圖平面視圖圖18K282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67.31.9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K363的下垂型CMSA噴頭按表20中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表20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試驗1雙排架(見圖19)在1只噴頭下方”2.4×3.00.10試驗2雙排架(見圖20)在1只噴頭下方3.0×3.00.10試驗3雙排架(見圖21)噴頭正下方'2.4×3.70.10雙排架(見圖22)在1只噴頭下方2.4×3.00.20表20(續)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試驗5雙排架(見圖23)在1只噴頭下方試驗6雙排架(見圖24)噴頭正下方點火器位置水平偏離噴頭0.6m。’具體的點火器位置為按附錄D試驗確定的最不利點,點火器位于2只噴頭連線中心點的正下方或4只噴頭圍成的正方形中心點的正下方。主視圖平面視圖圖19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1圖21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3主視圖平面視圖圖22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4圖23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5主視圖平面視圖圖24K363下垂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67.31.10K363直立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K363的直立型CMSA噴頭按表21中規定的條件進行滅火試驗。表21K363的直立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條件試驗類型貨架貨架高度m貨架頂部到吊頂的距離m點火器位置噴頭間距m供水壓力MPa試驗時間min試驗1雙排架(見圖25)在1只噴頭下方"0.14雙排架(見圖26)在1只噴頭正下方“0.14試驗3雙排架(見圖27)噴頭正下方”0.14點火器位置水平偏離噴頭0.6m。’具體的點火器位置為按附錄D試驗確定的最不利點,點火器位于2只噴頭連線中心點的正下方或4只噴頭圍成的正方形中心點的正下方。主視圖圖25K363的直立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1圖26K363的直立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2主視圖平面視圖圖27K363直立型CMSA噴頭滅火試驗布置——試驗38檢驗規則8.1型式檢驗8.1.1有下述情況之一者,應按表22的規定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鑒定檢驗或轉廠生產時;b)正式生產后,產品結構、材料、工藝、重要部件中任何一項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c)產品停產超過一年恢復生產時;d)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整改后;e)國家質量監督機構依法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8.1.2以同種工藝、材料及配件組裝生產的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為一批。8.1.3型式檢驗樣品的抽取應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樣基數不應少于檢驗樣品數量的3倍。8.1.4型式檢驗的試驗程序和樣品數量見圖28。8.1.5型式檢驗項目見表22,若任一項不合格,則判該批噴頭不合格。8.2出廠檢驗8.2.2出廠檢驗項目中出現不合格時,允許返工后重新檢驗,直至合格。8.2.3每一生產訂單或連續生產2000只噴頭為一批。8.3例行檢驗8.3.1例行檢驗是在生產的最終階段對生產線上的產品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