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試題含解析 (二)_第1頁
2024年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試題含解析 (二)_第2頁
2024年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試題含解析 (二)_第3頁
2024年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試題含解析 (二)_第4頁
2024年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試題含解析 (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奧密克戎病毒可能在空氣中以氣溶膠形式傳播,氣溶膠屬于膠體

B.AI2O3具有很高的熔點,可用于制造熔融燒堿的用煙

C,次氯酸可用作棉、麻和紙張的漂白劑

D.La—Ni合金可用作儲氫合金,方便吸、放氫氣

【答案】B

【詳解】A.奧密克戎病毒可能在空氣中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氣溶膠屬于膠體的一種,

選項A正確;

B.氧化鋁能夠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不能用氧化鋁用煙熔融燒堿,選項B錯誤;

C.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棉、麻和紙張的漂白劑,選項C正確;

D.儲氫合金La-Ni合金,與氫氣反應生成氫化物,方便吸、放氫氣,選項D正確;

答案選B。

2.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混合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弱電解質膠體

A澄清石灰水MI12O7CuOAgCl納米鐵粉

空氣干冰)膠體

BCOFe(SCN)3A1(OH3

C氨水SO3CaOH3PO4淀粉溶液

D酒精A12O3C12OHC1有色玻璃

AAB.BC.CD.D

【答案】C

【詳解】A.氯化銀溶于水的部分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納米鐵粉屬于純凈物,不是

膠體,選項A錯誤;

B.CO與酸不反應,不是堿性氧化物,選項B錯誤;

C.氨水為混合物,三氧化硫為酸性氧化物,氧化鈣為堿性氧化物,磷酸為弱電解質,淀

粉溶液為膠體,選項C正確;

D.酒精為純凈物,氧化鋁為兩性氧化物,一氧化二氯為酸性氧化物,氯化氫為強電解

質,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生成O.lmoKh轉移的電子數為O.INA

B.18gD2O和18gH2"。中含有的質子數均為9NA

C.0.5moM/i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數為NA

D.hnolFe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3NA

【答案】B

【詳解】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過氧化鈉中氧元素化合價由-1升高

為。生成氧氣,生成Imol氧氣轉移2moi電子,生成O.lmolCh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故

A錯誤;

B.一個D2。和一個H218。中均含有10個質子,二者摩爾質量都是20g/mol,含有的質子

數都為ccgI義1°X/1110尸=9NA,故B正確;

20g/mol

C.溶液體積未知,無法計算氫離子個數,故C錯誤;

D.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3moiFe失8moi電子,貝UImolFe與水蒸氣在高溫下

o

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故D錯誤;

3

選B。

4.下列關于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敘述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與VIA族元素間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不止一種

B.魯:Og原子的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差為179

llo

C.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

D.由;:Pu轉化為攀pu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A

【詳解】A.IA族元素與VIA族元素間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不止一種,如鈉元素與氧元素

可以形成氧化鈉、過氧化鈉,選項A正確;

B.該原子的質子數為118,中子數為297-118=179,二者之差為179-118=61,選項B錯

誤;

C.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Ne、抵0、NH3都含有10個質子,選項C錯

誤;

D.該變化過程中發生原子核的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5.下列選項中的物質用途正確且與其性質對應的是

選項性質用途

AFe(0H)3膠體具有吸附性凈化自來水

BNa2O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C維生素C能溶于水維生素C與補鐵劑共服效果更佳

DFe3O4不溶于水制造錄音磁帶

A.AB.BC.CD.D

【答案】A

【詳解】A.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水中固體雜質顆粒,可用于凈化自來

水,選項A正確;

B.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都生成氧氣,可用作供氧劑,氧化鈉不具有此性質和用

途,選項B錯誤;

C.維生素C的還原性,維生素C與補鐵劑共服效果更佳,與其能溶于水的性質無關,選

項C錯誤;

D.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可用于制造磁帶,與其不溶于水的性質無關,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6.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H:、K+、C「、「

B.能與Al反應產生H2的溶液:K+、NH;、NO]、HCO;

C.使石蕊變紅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O;,SO〉、Fe2+

D.無色透明的溶液:Na+、Ca2\CIO,C「

【答案】D

【詳解】A.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

大量共存,故A錯誤;

B.能與A1反應生成氫氣的溶液呈酸性或強堿性,HCO;都不能大量共存,且堿性條件下

NH: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使石蕊試液變紅色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氫離子,H+、Fe2\NO;發生氧化

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無色溶液中不含有色離子,這幾種離子都無色且離子之間不反應,所以能大量共存,

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D。

7.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覆銅板制作印刷電路板:2Fe3++Cu=2Fe2++Cu2+

B.侯氏制堿法制NaHCCh:CO2+NH3+H2OHCO3+NH:

C.碳酸鋼溶于草酸:BaCO3+2H+=Ba2++H2O+CO2T

+-2+

D.向少量NaHS04溶液中加入Ba(OH)2:2H+SO^+Ba+2OH=BaSO4;+2H2O

【答案】A

【詳解】A.用覆銅板為基礎制作印刷電路板,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選

項A正確;

B.侯氏制堿法制NaHCCh:CO2、NH3、NaCl、H2O反應生成NaHCCh和NH4CI,離子方

+

程式為Na+NH3+CO2+H2O=NaHCO3;+NH;,選項B錯誤;

C.草酸是弱酸,應該寫化學式,離子方程式為BaCO3+HOOC-COOH=Ba2++H2O+CO2T+

c2ot,選項C錯誤;

D.NaHSCU溶液少量時,NaHSC)4和Ba(0H)2反應生成BaSC)4、NaOH和H2O,離子方程

2+

式為H++SO:+Ba+OH=BaSO4;+H2O,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8.以工業廢渣[主要成分為Ca(OH)2,雜質為CaCCh]為原料制備KC1O3的流程如圖:

H2OCl2KC1

JJJ

工業廢渣T打漿T氯化T過濾T轉化1……fKCIC)3固體

濾渣

氯化時控制溫度在75℃左右進行,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為Ca(C103)2、CaCb的混合溶

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氯化過程中通入Ch的速率越快越好

B.轉化過程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Ca(CK)3)2=2KC103j+CaC12

C.濾渣的主要成分為Ca(OH)2

D.氯化后過濾,測定濾液中C1C)3與C1的個數之比為2:3

【答案】B

【詳解】A.氯化過程中需提高Cb的轉化率,可減小通入C12的速率,可增加氯化環節與

氯氣的接觸面積,選項A錯誤;

B.向濾液中加入稍過量KC1固體可將Ca(ClO3)2轉化為KC1O3,方程式為

2KCl+Ca(ClO3)2=2KClO3;+CaC12,選項B正確;

C.CaCO3不溶于水,濾渣的主要成分為CaCCh,選項C錯誤;

D.根據6Ca(OH)2+6Cb=Ca(ClO3)2+5CaC12+6H2O,則CQ與的個數之比為2:10=1:

5,選項D錯誤;

答案選B。

9.如圖所示實驗方案能達到預期實驗目的的是

Agl溶液

.__#-^100mLHO

半透膜A2

蒸儲水言HO.585gNaCl

丙T

A.圖甲制備Fe(0H)2B.圖乙制備Fe(0H)3膠體

C.圖丙進行滲析實驗D.圖丁配制1制mLO.lOOmol/LNaCl

溶液

【答案】C

【詳解】A.圖中NaOH溶液無法與硫酸亞鐵接觸,不能制備氫氧化亞鐵,選項A錯誤;

B.NaOH溶液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沉淀,應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備膠體,選項B

錯誤;

C.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分子、離子可以,圖中滲析法可分離提純膠體,選項C正

確;

D.配制lOOmLO.lOOmol/LNaCl溶液,計算稱量后,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后轉移到容量瓶

中定容,不能在燒杯中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10.下列幾種類推結論中,正確的是

A.Zn加入CuSCU溶液置換Cu,Na加入CuSCU溶液也置也Cu

B.Fe與Ch點燃生成FeCb,則Fe與12點燃生成Feb

C.A1(OH)3受熱易分解,Cu(OH)2受熱也易分解

D.CO2通入Ca(OH)2產生白色沉淀,CO2通入CaCh也產生白色沉淀

【答案】C

【詳解】A.鈉比較活潑,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不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

銅,選項A錯誤;

B.碘單質的氧化性比較弱,Fe與12點燃生成Feb,選項B錯誤;

C.難溶性的氫氧化物受熱均易分解,A1(OH)3受熱易分解,Cu(OH)2受熱也易分解,選項

c正確;

D.由于酸性:鹽酸〉碳酸,CO2通入CaCb不反應,不能反應生成白色沉淀,選項D錯

誤;

答案選C。

11.同溫同壓下,等質量下列氣體所占有的體積最大的是()

A.02B.CH4C.CO2D.SO2

【答案】B

【詳解】根據可知,M越大,n越小,再根據pV=nRT可知,同溫同壓下,V與n

成正比,故M越大,V越小。Ch、CH4、C02、S02的摩爾質量分別為32moi/L、

16mol/L>44moi/L、64mol/L,體積最大的是CH4,故選B。

12.如表所列物質不能按如圖關系(“一”表示一步完成)相互轉化的是

選項ABCD

XNa2cO3CI2FeMg

YNaOHHC1OFezOsMg(OH)2△

ZNaClHC1Fe(OH)3MgO

A.AB.BC.CD.D

【答案】C

【詳解】A.Na2c03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NaOH,NaOH與鹽酸反應生成NaCLNa2cO3和

鹽酸反應生成NaCl,均可一步實現轉化,選項A不符合;

B.Cb與水反應生成HC10、HCLHC10分解生成HC1,能一步實現轉化,選項B不符

合;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不能生成氫氧化鐵,不能一步實現轉

化,選項C符合;

D.Mg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氫氧化鎂分解生成MgO,Mg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均

可一步實現轉化,選項D不符合;

答案選C。

13.某溶液的溶質可能含有Na2co3、NaHCCh、NaOH中的幾種,向該溶液中滴加

0.5mol/L的鹽酸,得到CO2體積(換算成標準狀狀)與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面說法

錯誤的是

。匕七鹽酸體積/mL

A.產生的C02的物質的量為0.03mol

+

B.AB段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Q-+H=CO2T+H2O

C,若溶質由0.02molNa2cO3和xmolNaHCCh組成,則V2=100

D.若溶質由Na2cO3和NaOH組成,3VI=2V2,則n(Na2co3):n(NaOH)=l:2

【答案】D

【詳解】A.由圖可知,產生的C02的體積為0.672L,物質的量為8672L

22.4L/mol

=0.03mol,選項A正確;

B.AB段發生反應為碳酸氫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為HCO3

+

+H=CO2T+H2O,選項B正確;

C.產生的C02的物質的量為0.03mol,若溶質由0.02molNa2cO3和xmolNaHCCh組成,依

據碳元素守恒可知x=0.03-0.02=0.01,由反應Na2CO3+2HCl=CO2T+H2O+2NaCl可知,碳酸

鈉消耗鹽酸0.04mol,由反應NaHCO3+HCl=CO2T+H2O+NaCl可知碳酸氫鈉消耗鹽酸

0.05mol

0.01mol,共消耗鹽酸0.05moL則V2==0.1L=100mL,選項C正確;

0.5mol/L

D.AB段發生反應為NaHCO3+HCl=CO2t+H2O+NaCl,產生的CO2的物質的量為

0.03moL由碳元素守恒可知n(Na2C03)=0.03mol,則AB段消耗鹽酸體積為V2-Vi=

0.03moll-

---------------=0.06L=60mL,3VI=2V,解1得aVi=120mL,V=180mL,OA段發生反應

0.5mol/L22

Na2CO3+HCl=NaCl+NaHCO3,消耗鹽酸0.03mol,體積為60mL,故與NaOH反應鹽酸體

積為120mL-60mL=60mL,n(NaOH)=0.5mol/Lx0.06L=0.03mol,貝U

n(Na2co3):n(NaOH)=l:1,選項D錯誤;

答案選D。

14.要除去下列選項中括號內的雜質,所選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A.CUSO4(H2SO4):NaOH,加熱濃縮B.MgO(Al2O3):NaOH,過濾

C.C12(HC1):飽和NaHCCh,洗氣D.Fe2O3(FeO):O2,加熱

【答案】B

【詳解】A.硫酸、硫酸銅均與NaOH溶液反應,不能用氫氧化鈉除硫酸銅溶液中的硫

酸,故A錯誤;

B.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MgO與氫氧化鈉不反應,反應后過濾可除

雜,故B正確;

C.氯氣、氯化氫均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不能用碳酸氫鈉除氯氣中的氯化氫,一般用飽

和食鹽水除氯氣中的氯化氫,故c錯誤;

D.FeO與氧氣反應可生成四氧化三鐵,引入新雜質,故D錯誤;

選B。

15.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均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適量新制的氯溶液顏

A溶液X含有Fe3+

水,再加幾滴KSCN溶液色變紅

產生白

溶解度:NaHCO3<

B向飽和的Na2cCh溶液通入C02

色沉淀Na2cO3

向FezCh、CuO、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過量析出紅反應后溶液中陽離子只

C

稀鹽酸色固體有H+和Fe2+

向FeCb溶液滴加少量酸性KMnCU溶液以紫紅色

D混合溶液中有Fe2+

檢驗FeCL雜質褪去

A.AB.BC.CD.D

【答案】B

【詳解】A.先加氯水可氧化亞鐵離子,不能排除亞鐵離子干擾,應直接加KSCN溶液

加檢驗鐵離子,故A錯誤;

B.飽和的Na2cCh溶液通入C02,析出溶解度小的碳酸氫鈉,產生白色沉淀,故B正確;

C.加入過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鐵可置換出銅,可析出紅色固體,溶液中可能還有銅

離子,故C錯誤;

D.亞鐵離子、氯離子均可被酸性高鋸酸鉀溶液氧化,紫色褪去,不能證明含亞鐵離子,

故D錯誤;

選B。

16.在500mLFeBrz溶液中導入22.4L(在標準狀況下)Clz,充分反應后,溶液中1/3的Br「被

氧化,則原溶液中FeBn的物質的量濃度

A.2.4mol/LB.1.2mol/LC.2.Omol/LD.

3.2mol/L

【答案】A

224L

【詳解】標準狀況下22.4L氯氣的物質的量為----:------=0.1mol,由于還原性Fe2+>Br,

22AL/mol

氯氣先氧化亞鐵離子,亞鐵離子反應完畢,再氧化濱離子,設原溶液中FeBrz的物質的量為

amol,根據電子守恒,貝

amolx(3-2)+l/3x2xamolx[0-(-1)]=lmolx2[0-(-1)],

12Hle)1

計算得出a=1.2,故原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2.4mol/L,答案選A。

0.5L

【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還原性Fe2+>Br,氯氣先氧化亞鐵離子,亞鐵離子反應完畢,

再氧化澳離子。計算時可根據方程式或原子守恒進行計算,根據原子守恒計算更方

便,Fe2+失電子數和1/3的Br失電子總數之和與Cb得電子總數相等,列方程求解。

二、填空題(共4小題,共56分)

17.實驗室中需要配制0.2mol/L的CuS04溶液480mL,請回答下面問題。

(1)用天平稱取CUSO4-5H2O晶體的質量是g?

(2)完成上述實驗,除需要如圖所示的儀器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3)在使用膽磯配制溶液時,需要使用兩次玻璃棒,作用是0

(4)下列實驗操作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的是o

A.容量瓶內有水,未經過干燥處理

B.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C.轉移溶液后的燒杯和玻璃棒未洗滌

D.定容后液面超過刻度線,吸出一部分水

(5)若用0.2mol/LCuSO4溶液配制250mLO.lmol/LCuSCU溶液,需要量取

mL0.2mol/LCuSO4o

(6)銅屑放入稀硫酸中不發生反應,向體系通入02,銅屑可以逐漸溶解生成CuSCU,該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7)某養殖場消毒液由CuSO4、Na2s04、NaCl混合而成,已知部分離子濃度如表:

離子符號Na+sofci-

c/mobL11.30.40.9

該消毒液c(Cu2+)=。

【答案】(1)25.0

(2)500mL容量瓶

(3)移液、引流(4)BCD

+2+

(5)125.0(6)2CU+O2+4H=2CU+2H2O

(7)0.2mol/L

【小問1詳解】

需要配制0.2mol/L的CuSO4溶液480mL,應選擇500mL容量瓶,需要稱取CuSO4?5H2O

晶體的質量為0.2mol/Lx0.5Lx250g/mol=25.0g;

【小問2詳解】

根據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

勻,可知所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藥匙和容量瓶、膠頭滴管,需要配制

0.2mol/L的CuS04溶液480mL,應選擇500mL容量瓶,還缺少的儀器有500mL容量瓶。

【小問3詳解】

玻璃棒在溶解時作用為攪拌,在移液時作用為引流;

【小問4詳解】

A.容量瓶內有水,未經過干燥處理,對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體積都不產生影響,對溶

液濃度無影響,故不選A;

B.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溶液濃度偏低,故選B;

C.轉移溶液后的燒杯和玻璃棒未洗滌,導致溶質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故選

C;

D.定容后液面超過刻度線,吸出一部分水,導致部分溶質損耗,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

溶液濃度偏低,故選D;

選BCD;

【小問5詳解】

若用0.2mol/LCuSCU溶液配制250mLO.lmol/LCuSCU溶液,依據稀釋前后硫酸銅物質的量

不變,需要濃溶液體積為生吧匹出生、=0」25L,即125.0mL。

0.2mol/L

【小問6詳解】

銅、氧氣、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U+O2+4H+=2CU2++2H2O;

【小問7詳解】

混合溶液呈電中性,根據電荷守恒有c(C「)+2c(SOj)=c(Na+)+2c(Cu2+),所以

0.9mol/L+2x0.4mol/L=1.3mol/L+c(Cu2+)x2,解得c(Cu2+)=0.2mol/L?

18.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圓圈內物質是化合物,方框“口”內的物質是單

質,A為醫學上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G為淡黃色固體,C在通常狀況下為無色液

體。

(1)C的化學式為

(2)反應①②③④中(填序號)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3)檢驗H中陽離子的常用方法:,現象:。

(4)書寫方程式:

①A與少量澄清石灰水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o

②由D轉化為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o

(5)若工業制得的D中混有少量A,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提純D的方法:o

【答案】(1)H2O(2)②③

(3)①.焰色試驗②.火焰呈現黃色

2+

(4)①2HCO3+Ca+2OH-=CaCO3;+CO;+2H2O

Na2CO3+Ca(OH)2=CaCO3i+2NaOH

A

(5)2NaHCO3=Na2cO3+H2O+CO2T

【分析】化合物G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C在通常狀況下為無色液體,二者反應生成單質

E與化合物H,則G是Na2O2、C是H2O、H為NaOH、E是O2,由反應②可知金屬單質F

為Na,根據反應④可知D中含有Na元素,A是醫療上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加熱分

解生成水、B及含Na元素化合物D,可推知A是NaHCCh、B為CO2、D為Na2co3,二

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與水,符合轉化關系。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C的化學式為H2O,故答案為:H20;

【小問2詳解】

①是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②是Na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

③是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與氧氣,④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

水,其中②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答案為:②③;

【小問3詳解】

H為NaOH,檢驗H中陽離子的常用方法:焰色試驗,現象:火焰呈現黃色,故答案為:

焰色試驗;火焰呈現黃色;

【小問4詳解】

①A是NaHCCh,與少量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鈉和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

2+-2+

HCO3+Ca+2OH=CaCO3i+CO|+2H2O,故答案為:2HCOj+Ca+2OH=CaCO3;+

CO;+2H2O;

②由D轉化為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i+2NaOH,故答案為:

Na2CO3+Ca(OH)2=CaCO3;+2NaOH;

【小問5詳解】

若固體D(碳酸鈉)中混有少量的A(碳酸氫鈉),由于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

A

碳和水,可以用加熱方法除去混有的碳酸氫鈉,反應方程式為2NaHCCh=

A

Na2cO3+H2O+CO2T,故答案為:2NaHCO3=Na2CO3+H2O+CO2f。

19.某磁鐵礦石A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3O4),還含少量的AI2O3、CU2。。某工廠利

用此礦石進行有關物質的回收利用,其中F為常見的補鐵劑,工藝流程如圖(已知CU2O不

溶于水和堿,但溶于強酸:Cu2O+2H+=Cu+Cu2++H2O)。根據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溶液F

HSO

:4L*溶液DH;SO.L溶液F

溶液匚固制好

NaOHu固體B

溶液J固體E

一同體E

—*溶液C

(1)溶液C的溶質主要是,鋁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2)溶液D與過量試劑X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o

(3)在溶液F中滴加NaOH溶液的現象是。

(4)操作1的名稱為o

(5)已知E為紅色固體,寫出證明E中無CU2O的方法:(寫出實驗操作與現象)。

【答案】⑴①.NaAlCh②.(+13)28

(2)①.Fe+Cu2+=Fe2++Cu②.Fe+2Fe3+=3Fe2+

(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4)過濾(5)向E中滴加稀硫酸,溶液不變為藍色,則E中無Cm。

【分析】磁鐵礦石A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3O4),還含少量的AI2O3、CU2。,向磁鐵礦

石A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四氧化三鐵

和氧化亞銅不溶解,過濾得到含有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銅的固體B和偏鋁酸鈉溶液C;向固

體B中加入稀硫酸,四氧化三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硫酸鐵和水,氧化亞銅與稀硫

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銅,反應生成的銅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銅,過濾得到含有

硫酸亞鐵、硫酸銅、硫酸鐵的溶液D和銅固體E;向溶液D中加入過量的鐵(試劑X),硫酸

銅溶液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過濾得到硫酸亞鐵溶液F和含有銅、鐵的固體n;向固

體n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應,過濾得

到銅固體E和硫酸亞鐵溶液F。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AlCh;鋁離子核外有10個電子,結構示意圖為

【小問2詳解】

溶液D為硫酸銅、硫酸亞鐵和硫酸鐵的混合液,試劑X為鐵,鐵與硫酸銅反應了、生成硫

酸亞鐵和銅,硫酸鐵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Fe+Cu2+=Fe2++Cu、

Fe+2Fe3+=3Fe2+;

【小問3詳解】

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立即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白色沉淀,反應生成

的氫氧化亞鐵具有強還原性,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氫氧化鐵,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

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小問4詳解】

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方法是過濾,則操作1的名稱為過濾;

【小問5詳解】

+2+

由于CU2。溶于強酸,發生反應:CU2O+2H=CU+CU+H2O,則證明E中無CsO的方法為

向E中滴加稀硫酸,溶液不變為藍色,則E中無CU2。。

20.實驗小組利用CL與Fe(OH)3在強堿性條件下反應制備高鐵酸鉀K2FeO4并探究其性

質。資料:LFeCU為紫色固體,激溶于KOH溶液:具有強氧化性,在堿彳生溶液中較穩

定。

(1)制備KzFeCM夾持裝置略)

①將除雜裝置B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