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升級訓練7文化作用與文化建設(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某市在城市文化建設過程中,為市民創造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并充分發揮群眾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據是()①精神活動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載體②特定的文化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③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主體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影片《唐山大地震》以藝術的手法,將一個普通家庭大災難后32年的生活與情感展現在銀幕上,突出人性和親情這一主線,讓觀眾得到心靈的洗禮,感受人性的光輝,增強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可見()A.優秀文化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B.優秀文化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C.優秀文化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D.優秀文化就是對人性真善美的反映3.為進一步弘揚主旋律,河南省相繼組織話劇《紅旗渠》、豫劇《蘇武牧羊》《清風亭上》等精品劇目巡演活動。開展上述活動的文化生活依據是()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②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④重視文化的作用可以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4.偉大的詩篇即永遠噴出智慧和歡欣之水的噴泉,雪萊這一名言體現了什么道理()A.優秀文化能影響人的思維方式B.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C.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D.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5.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早在16世紀末期至17世紀初期,歐洲開辟了新貿易航線,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運往歐洲。300多年來歐洲各國從仿造中國瓷器到結合歐洲文化,創造出了令人難忘的歐洲瓷器工業發展史。這體現了()①博采眾長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傳統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對穩定性④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途徑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首播后,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讓不少觀眾看得口水滴答,看得思鄉情起。傳統美味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每個人舌尖上的故鄉構成了整個中國,并且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主要是它()①附著著文化的元素,傳承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②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使人思鄉情起③集中展示和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情感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典型的民族風格和獨特的民族氣派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7.年4月4日,癸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黃陵縣黃帝陵舉行。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已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心目中一個越來越具有廣泛影響和感召力的盛典。材料表明()①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②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③傳統文化是凝聚中國力量的不竭動力④中華兒女對中華文化具有強烈認同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8.年2月28日,肥東縣美好鄉村藝術團首場文藝演出隆重舉行。肥東縣成立了安徽省首家宣傳美好鄉村建設的藝術團,鼓勵文藝工作者到農村去,到群眾中去,創作更多貼近實際,接地氣的文藝作品,并在全縣鄉鎮進行演出。鼓勵文藝工作者到農村()①是推動農村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要求②有利于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③體現了立足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基④有利于豐富農民精神世界和提高農民素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微電影是網絡時代的電影形式。近兩年,我國已有數千部微電影問世,各種類型的微電影呈“井噴式”增長。據此完成9~10題。依據北京2012年“7·21”大雨中真實感人事跡創作而成的系列微電影《大雨》,講述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團結互助、共抗災害的感人故事。承載主流價值的微電影可以()①通過有限的篇幅傳播厚德理念②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公益觀念③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的先進性④主導人們的價值取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與日俱增,年輕人更傾向于通過互聯網、移動手機等收看影視作品。而微電影巧妙地將網絡與電影相結合,利用網絡這一開闊的平臺,創造出短小精練的電影藝術作品。這表明,在我國()A.創意文化產業發展迅猛B.影視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較強C.影視文化在創新中實現發展D.科技文明程度達到全新水平11.年2月7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從今年春季開學開始,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教育()①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有利于陶冶中小學生的情操③有利于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④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要求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文化交流與融合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選項能體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是()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②獨弦不成音,獨木不成林③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④己所欲,盡施于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第13題18分,第14題22分,共40分)13.“微博——改變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快捷,從吃、穿、住、行到揭露時弊、參政問政,已經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為加快傳播、拓展文化空間的極好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為不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播和文化建設”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微博——改變生活的力量”的認識。(10分)最近一段時期,微博上對于“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議論頗多,譴責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庖丁解牛般分析者也有之。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聲音就是“治亂象,用重典”,也就是重罰每一個不守規矩的行人。但社會輿論也有一種聲音,“中國式過馬路”只靠嚴管罰款是無法根治的。(2)請你就“中國式過馬路”這一社會現象,從政治生活角度為政府解決這個問題提出兩點合理化建議。(8分)1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21世紀是海洋世紀。走向海洋成為我們必然的選擇。黑格爾在其名著《歷史哲學》中說:“盡管中國靠海,盡管中國古代有著發達的遠航,但是中國沒有分享海洋所賦予的文明,海洋沒有影響他們的文化。”有人據此認為:中國沒有海洋文化傳統。許多學者認為,每個臨海的國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從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別是到了元、明初時期,中國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鄭和下西洋完成了對海洋的政治開拓,造就了盛極一時的東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時期,由于統治者的愚昧決定,導致了中國領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從古到今,中華海洋文明早就融入我們民族的血脈中。中國海神的代表“媽祖”,其特性與希臘海神波賽頓有很大的差別。第一,媽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為神,而波賽頓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賽頓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戰神,人人敬畏,媽祖則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脅的母愛之神。因此,中國的海洋文化,并沒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與強占性,相反地,它展現出更多的和諧與寬容。今天,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1)運用真理的知識,對材料中有關“中國是否具有海洋文化傳統”的爭論進行簡要評析。(8分)(2)運用文化多樣性知識,說明如何對待“媽祖”和“波賽頓”兩個不同的海神形象。(7分)(3)從文化與經濟角度,為海洋的可持續開發提兩條有益的建議。(7分)
一、選擇題1.D解析:優秀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排除③。題中未說明物質載體,不選①。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體現了②④。2.B解析:《唐山大地震》以藝術的手法讓觀眾的心靈得到洗禮,說明了B項。A、C兩項不符合題意,D項說法錯誤。3.A解析:通讀材料和題肢,可以發現③④的說法錯誤,因為文化既有先進的、優秀的,也有腐朽的、落后的,所以不能籠統地說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重視文化的作用可以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的錯誤原因同前者一樣,正確答案是A項。4.B解析:該題考查文化塑造人生這一知識點。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A項說法有點不科學;B、C、D三項是文化塑造人生的體現,本身說法都正確,需要對材料主旨進行解讀。偉大的詩篇即優秀文化,永遠噴出智慧和歡欣之水,說明人的精神世界得到豐富,故選B項。5.D解析: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排除①。瓷器作為文化載體,運往歐洲后,創造令人難忘的歐洲工業發展史,體現了②④。③與題意無關。6.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通過《舌尖上的中國》這一藝術形式,傳承了中華各民族、各地區傳統的美食文化,促使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園,所以①④符合題意;精神不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②說法錯誤,排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③說法錯誤,排除。7.B解析:材料強調,公祭黃帝典禮,已成為眾多海內外中華兒女心目中的盛典,故①④符合題意。②與題意無關;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動力,故③表述錯誤。8.D解析:鼓勵文藝工作者到農村去,有利于繁榮農村文化,豐富農民精神世界和提高農民素質,培育農村文明風尚,故選②④。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故①③表述有誤。9.A解析:③不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微電影《大雨》傳播了人間的“厚愛”,給人積極向上的動力,故選A項。10.C解析:微電影將網絡與電影相結合,是對影視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故選C項。11.A解析:該題考查教育的作用,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陶冶中小學生的情操,有利于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觀點錯誤,書法教育不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要求,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要求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故答案應選A項。12.B解析:題目要選的是能體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選項,朋友聚會是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①可選,排除C、D兩項。“獨弦不成音,獨木不成林”的意思是一根弦彈不出音樂,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意思是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題干材料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沒有關系,而“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意思是一朵花,不如百花盛開美麗,意思是要博采眾長,不可一枝獨秀,可以體現文化的融合,正確答案是B項。二、非選擇題13.答案:(1)①微博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超越時空局限,匯集各方面信息,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對人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②政府對微博要加強管理和引導,要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③公民應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2)①政府要履行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完善交通法規,改善公共交通設施,方便群眾。②政府要履行文化建設職能,提高公民意識,促使公民做守法公民。解析:第(1)問從“文化傳播和文化建設”切入,考查調動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利用文化生活知識,從微博的特點、作用、如何利用微博方面闡明認識。第(2)問注意設問“主體”政府,從政府職能入手,圍繞“中國式過馬路”提出幾點建議。14.答案:(1)①中國有沒有海洋文化傳統只能依中國的歷史做出判斷,而不是依據黑格爾的觀點,真理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②中國具有海洋文化傳統是根據中國海洋實踐活動和中華民族的特點做出的判斷,具有可信的依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③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受認識條件的限制,黑格爾的觀點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一定歷史時期來看有其合理的一面。④真理總是在與謬誤的斗爭中不斷向前發展的,通過中國有沒有海洋文化傳統的爭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海洋文化。(2)堅持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要大力宣傳以“媽祖”形象為代表的中國海洋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西方海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要尊重以“波賽頓”形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工藝社團創意作品展示策劃計劃
- 凈化車間裝修工程合同樣本
- 共同背債合同標準文本
- 加強財務管理的個人計劃
- 中介與按揭合同標準文本
- 內部工程居間合同樣本
- 農場雞舍養殖合同樣本
- 樂器代理合同范例
- 2025耕地流轉合同范本AA
- 鄉村診所采購合同樣本
- 【抖音直播帶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任務書+開題報告)3400字】
- 建筑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A類)題庫與參考答案
- 2024年低壓電工資格考試必考重點題庫及答案(完整版)
-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 2024年北京市燕山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卷及答案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十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呼吸訓練方法
- 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培訓
- 林長巡查工作實施方案
- 2024屆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中考化學五模試卷含解析
- (正式版)YBT 016-2024 廢鋼液壓剪切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