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經濟專題研究之總起篇: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_第1頁
2024年低空經濟專題研究之總起篇: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_第2頁
2024年低空經濟專題研究之總起篇: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_第3頁
2024年低空經濟專題研究之總起篇: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_第4頁
2024年低空經濟專題研究之總起篇: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低空經濟專題研究之總起篇: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_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一、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成為重要牽引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定義為新增長引擎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具體包括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內、視地區特性和實際需求可延伸至3000米以內空域產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早在2021年2月,低空經濟就首次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確立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此為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eVTOL飛行器多方面優勢凸顯,為未來UAM市場的主流方案低空飛行器包括直升機、eVTOL、無人機、固定翼飛行器等等,相比其他類型飛行器,eVTOL(electric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有以下優勢:1)垂直起降,相比固定翼飛機,eVTOL不需要借助機場跑道可實現垂直起降場飛行;2)使用電池作為能源,相比燃料動力更低碳環保,同時具有低成本優勢,使用電力能源驅動低于使用傳統燃料動力,運營成本大幅降低。根據麥肯錫測算,與傳統直升機每可用座英里4-6美元的直接運營成本相比,eVTOL可以下降至0.5美元。3)eVTOL相比直升機噪音更低,盡可能飛到商業/社區中心,提高市內運行覆蓋度。4)電池和電機驅動技術簡化機械設計結構,具備較高的安全可靠性和穩定性。綜合來看,eVTOL飛行范圍可達到50-200千米,巡航速度可達到50-200千米每小時,能以較高的性價比滿足UAM的需求。eVTOL技術路線:多旋翼可靠性更高,傾旋翼技術實現更難eVTOL設計研發的技術路線重點從飛行器氣動布局與總體構型角度進行抉擇與調整。多旋翼方向雖然可靠性可能高于直升機,但有效載荷和航程都相對有限,復合翼方向兼顧實現可行性及先進性,傾旋翼方向更為先進,但實現的技術難度更大。目前而言,復合翼成為大部分行業龍頭公司的研發選擇,國外eVTOL制造商的技術方向總體而言比較一致,近期推出的eVTOL項目傾轉構型機型最多,如Joby、Archer、Lilium和Vertical等公司都采用傾轉涵道或傾轉旋翼的整體構型。eVTOL應用場景:核心功能可概括為貨運物流和城市載人eVTOL潛在應用場景大致可分為載人客運、載物貨運、公共服務、警務安防、國防軍事及私人飛行六大類。eVTOL不僅可以消除交通擁堵的問題,也有望解決偏遠島嶼或山區的運輸,或災區救援行動等問題,還可服務于空中物流、醫療救助、消防救援、應急管理、旅游觀光、公共服務、私人航空出行、農業生產、警務治安和軍事國防等關鍵領域,拓展野生動物保護、地質勘探、國土資源普查與監控、測繪、電力巡檢等行業應用。根據MorganStanley預測,到2040年在全球UAM市場1萬億美元的規模中,貨運物流、城市載人兩大場景占比大致分別為52%、46%,長途航空占比2%,軍隊政府占比1%(因四舍五入影響,占比之和不是100%)。二、政策與制度加快推進,低空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期國家層面,2010-2020年是低空概念提出以及低空經濟初步發展的時期,2021年伴隨首次寫入國家規劃,我國低空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為了適配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可以看到“十四五”期間低空經濟相關政策出臺正在提速,2023年,無人駕駛航空器立法出臺,空域管理條例等也在不斷細化,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地方政府積極布局,全國多地發力低空經濟地方層面,2024年年初,多地區都將“低空經濟”寫入了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將“低空經濟”有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分別是北京、廣東、安徽、四川、湖南、江西、江蘇、陜西、重慶、云南、海南、山東、河南、山西、內蒙古、遼寧、福建;此外,上海、天津、河北、貴州、黑龍江、吉林、甘肅、青海、西藏、新疆等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有涉及低空經濟的內容,而且,深圳、廣州、成都、蘇州、珠海、贛州等城市也將低空經濟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深圳依托良好產業基礎,打造低空經濟發展范例低空經濟已成為深圳重點打造的未來產業之一,自2022年底起密集出臺相關政策保駕護航,2024年2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成為全國首部關于低空經濟的地方專項法規。與此同時,深圳發展低空經濟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作為世界無人機產業之都,深圳擁有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條,聚集大疆、豐翼科技、道通智能、科衛泰、路飛智能、深圳大漠大智控、天鷹裝備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根據深圳無人機行業協會,2023年深圳無人機及產業鏈企業達1730家,年產值960億元,同比增長28%,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70%的市場份額,工業級無人機占全球50%的市場份額。2023年,全球知名eVTOL研發制造商德國Lilium宣布中國總部落地深圳,廣州億航、上海峰飛等國內eVTOL龍頭也紛紛宣布進駐深圳,美團在龍華落地首個無人機智能制造中心并正式投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歷經二十余年,軍民融合加快發展空域管理制度來看,自2000年以來我國低空空域管理經歷多次改革,由軍方主導逐步轉向軍民融合發展。2000年起,國家空管委辦公室在軍航空管系統組織了小規模試點。2010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正式開啟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如下圖所示,中央軍委、國家空管委相繼在全國組織了三輪規模較大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2021年,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正式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理念,分別在安徽、四川、湖南、江西、海南五省設立試點。目前發展低空經濟由國家機構統一規劃、制訂政策,具體管理和實施層面的事權下放到地方政府。航空器適航取證為運行前提,國內eVTOL企業進度領先從我國適航取證制度來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適航管理條例》,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是我國民用航空主管部門,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設計民用航空器,應當向民航局申請并獲得型號合格證;制造民用航空器,需要經生產許可審定并獲得生產許可證;使用民用航空器,需要經單機適航檢查并獲得單機適航證。目前CAAC管理體系下的適航證種類取決于航空器的型號合格審定類別,即該航空器型號/型別在取型號合格證(TC)時所確定的類別。各類適航證的申請條件和使用限制成反比關系,即適航證申請時所需要的條件越高,證件本身對應的使用限制越少。三、無人機與通用航空為核心產業,基礎設施與專業服務保駕護航低空經濟產業鏈: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基礎設施、飛行保障服務等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了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保障服務等各產業;應用場景豐富,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低空經濟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領域,研發包括各種工業軟件,原材料包括鋼材、鋁合金、高分子材料等,零部件包括芯片、電池、電機等;產業鏈中游包含無人機、航空器、高端裝備、配套產品、低空保障與綜合服務;銜接下游需要有飛行審批、空域備案等,通過后的下游應用是低空經濟與各種產業的融合。低空飛行:以無人機產業和通用航空產業為核心低空飛行產業:從應用場景端來看,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產業,低空飛行產業(包括生產作業、公共服務、航空消費等)對整個低空經濟發展起著牽引和帶動作用,背后主要涉及的是無人機和通用航空兩個產業。1)龐大的無人機產業是低空飛行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內來看,無人機主要應用于個人消費、地理測繪、影視航拍等領域,在應急救援、通信中繼、氣象探測等應用場景也在不斷被開發,同時,無人機物流已經實現了規模化應用。根據賽迪顧問統計,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1174.3億元。根據民航局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大概有2000家,運營企業接近2萬家,國內注冊無人機126.7萬架,同比增長32.2%;運營無人機的企業1.9萬家;有統計的民用無人機全年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2)此外,通用航空產業同樣用途廣泛、運營形態多元,在工農業生產、航空消費等方面更具優勢,在搶險救災、醫療救援等公共服務領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也將整體受益于低空經濟的發展。根據民航局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