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LED燈具和LED模塊的測試方法_第1頁
LED燈、LED燈具和LED模塊的測試方法_第2頁
LED燈、LED燈具和LED模塊的測試方法_第3頁
LED燈、LED燈具和LED模塊的測試方法_第4頁
LED燈、LED燈具和LED模塊的測試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試方法GB/T39394—2020/CIES025/E:2015 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測試實驗室要求 75準備工作、安裝以及操作條件 166光度量的測量 7顏色參數的測量 8測量不確定度 9測試結果的表達 附錄A(資料性附錄)本標準應用的指導 27附錄B(資料性附錄)雜散光——分布光度計中雜散光的屏蔽 29附錄C(資料性附錄)實驗室的實際條件 附錄D(資料性附錄)測量不確定度計算導則 附錄E(資料性附錄)LED燈具的光度參數額定值的確定 參考文獻 Ⅱ1測試方法相關色溫(CCT)、顯色指數(CRI)和空間顏色非均勻性。本標準不適用于LED封裝和基于有機LED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光度學CIE物理光度系統(CIES010/E:2004,IDT)燈具的光度測試和分布光度學(CIE121:1996,IDT)普通照明用LED產品和相關設備術語和定義(IEC62504:2014,IDT)光通量的測量方法(CIE84:1989,IDT)ISO/IECGuide98-3:2008測量不確定度第3部分:測量不確定度的標示指導(Uncertaintyofmeasurement—Part3:GuidetotheexpressionofuncertaintyiISO/IECGuide98-4:2012測量的不確定度第4部分:測量不確定在合格評定中的作用(Un-certaintyofmeasurement—Part4:RoleofmeasurementuncertaintyinconformityISO/IECGuide99:2007國際計量學詞匯基本和通用概念及相關術語[Internationalvocabu-laryofmetrology—BasicandgeneralconceptsandassoIEC/TR60725:2012測定每相位額定電流不超過75A的電氣設備的干擾特性時用的基準阻抗lightingservices—Performancerequirements)IEC/PAS62717:2011普通照明用LED模塊性能要求(LEDmodulesforgenerallightinperformance—Part2-1:2ISO11664-2:2007(E)/CIES014-2/E:2006色度學第2部分:CIE標準照明體illuminancemetersandlumiCIES017/E:2011國際照明詞匯(ILV:Internationallightingvocabulary)CIEDIS024/E:2015發光二極管和LED組件術語和定義[Lightemittingdiodes(LEDs)CIE198:2011光度測量不確定度(Determinationofmeasurementuncertaintiesinphotometr(Determinationofmeasurementuncertaintiesinphotometry—Supplement1:Modforthedeterminationofmeasurementuncertainties)ILACP10:01/2013測量結果的溯源性要求(ILACpolicyonthetraceailityofmeasurentre-CIES017/E:2011、CIEDIS024/E: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CIEDIS024/E:2015,定義3.3]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CIEDIS024/E:2015,定義3.14]LED封裝LEDpackage[CIEDIS024/E:2015,定義3.13]基于LED技術的電光源。3[CIEDIS024/E:2015,定義3.10]LED燈LEDlamp帶有一個或多個燈頭的包含一個或多個模塊以及其他可能組件的LED光源。[CIEDIS024/E:2015,定義3.8]包括控制裝置,以及光源穩定燃點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元件的可直接連接到電源電壓上的LED燈。含有控制裝置的控制單元,且需要配合單獨的控制裝置的電源才能工作的LED燈。需要一個單獨的控制裝置來操控的LED燈。未裝燈頭的LED光源,包含一個或多個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的LED封裝,并可能包括一個或多個集成式LED模塊integratedLEDmodu一般設計成燈具不可替換部件的LED模塊。帶有控制裝置的控制單元,同時其控制裝置需要配合單獨的電源才能工作的LED模塊。非集成式LED模塊non-integratedLE需要一個單獨的控制電路或控制裝置來進行工作的LED模塊。4LED控制裝置LEDcontrolgear置于供電系統和一個或多個LED模塊之間,為LED模塊提供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的單元。注3:IEC文件中的術語“controlgearforLEDmodule”有相似LED光引擎LEDlightengine與電力供應系統直接連接的LED模塊和LED控制裝置的集成組合或套裝。LED燈具LEDluminaire包含一個或多個LED光源的燈具。LED裝置LEDdeviceLED燈、LED模塊、LED光引擎或LED燈具的統稱。光束角beamangle在光束軸線所在平面上,經過燈正面的中心點和發光強度為中心光束強度50%的各點的兩條虛擬直線間的夾角。注1:光束角用度()來表示。型式試驗typetest對可代表生產產品的一個或多個LED產品所做的符合性測試。委托測試的責任人。受試裝置deviceundertest;DUT提交測試的LED裝置。供電電壓(LED裝置的)supplyvoltage(foraLEDdevice)施加到LED光源或LED燈具整體單元上的電壓。5由生產者或責任銷售商宣稱的標準測試條件下建立的用于規范的特征值。老煉(LED光源的)ageing(foraLEDsource)采集LED光源初始值之前的預處理階段。穩定時間(LED裝置的)stabilisationtime(foraLEDdevice)恒定電輸入的條件下,LED光源或者LED燈具為達到穩定的光輸出和消耗功率所需的時間。測試中產品臨近區域的空氣或其他介質的溫度。額定最高溫度(部件的)ratedmaximumtemperature(ofacomponent)在正常燃點條件下和在額定電壓/電流/功率或者最大額定電壓/電流/功率范圍工作時,LED模塊或控制裝置類部件的外表面上可能出現的與安全相關的最高允許溫度。性能溫度(LED模塊的)performancetemperature(ofaLEDmodule)與LED模塊性能相關的溫度。LED模塊表面上指定的測量性能溫度t。的位置點。額定性能相關的最高溫度(LED模塊的)ratedmaximumperformancetemperature(ofaLED由生產商或責任銷售商宣稱的與LED模塊額定性能相關的tp-point上的最高溫度。6GB/T39394—2020/CIES注3:可能有超過一個額定性能相關的最高溫度t,,.,取決于性能宣稱。注4:在一些文件中用tp.md、tp.mx或tp.m代替tp。性能相關的額定最高環境溫度(燈具的)ratedmaximumperformanceambienttemperature(ofa在生產者或責任銷售商所宣稱正常燃點條件下,與燈具的額定性能相關的燈具周圍的最高環境溫度。注1:性能相關的額定最高環境溫度的單位為攝氏度(℃)。注4:在某些文件中用符號ta或tamn代替tq。(燈具)光輸出比lightoutputratio(ofaluminaire);LOR在規定使用條件下,所測得的燈具光通量與在燈具中使用的各光源光通量之和的比值。注2:在某些情況下,LOR可適用于可互換光源(如LED燈)的LED燈具。對于內部LED具,對LOR無要求。對于內部LED光源不可替LOR可認為是100%,即無關緊要。注3:如果燈具中的光源不便拆裝可選擇同類型的光源進行測試。總光譜輻射通量(光源的)totalspectralradiantflux(ofalightsource)光源在全幾何空間(4π立體角)內的總輻射通量φ。的光譜密集度,見公式(1): (1)部分光通量(光源在指定錐角內的)Partialluminousflux(ofalightsource,withinaspecified (2)注1:部分光通量的單位為流明(lm)。注2:(0,φ)=(0,0)為圓錐軸方向。注3:圓錐角a為圓錐的全角(直徑)。絕對光度學absolutephotometry直接用國際標準單位測量光度參數的過程。注:本術語常用于燈具的分布光度學中,與相對光度學(見3.35)形成對比。光強分布用坎德拉單位的絕對值來測7相對光度學relativephotometry獲得兩個光度量比值的測量。探測元件與光譜加權器件(探測波段內)的組合。通過一個文件化的完整的校準鏈與一個參考標準相關聯的測試結果的特性。某個特性的允許區間。[ISO/IECGuide98-4:2012,定義3.3.5]測量值的允許區間。[ISO/IECGuide98-4:2012,定義3.3.9]4測試實驗室要求LED裝置的光度、色度和電學特性的測量應在規定的標準測試條件下采用適當的設備和測試程序進行。標準測試條件包括一個設定值和一個允差區間。在精確的設定值(如測試電壓)下對DUT的參數實施測量是理想情況。但在實際情況中,考慮到實際值與設定值存在偏差,因此本測試方法中對每個設定值規定了允差區間。如有必要,可對實際值進行校正以調節到設定值。測量結果應在標準測試條件設定值下給出。此外,測試設備應符合規定要求,通常應規定設備性能參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或者給出一個范圍值)。允差區間和要求見4.2、4.3、4.4和4.5。8當儀器用來測量相關量的絕對值時,所有的測量都應溯源到SI。測試報告應包含測量不確定度(具體見第8章)。第4章中所有關于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值都通過擴展不確定度表示,置信區間為95%(通常包含因子k=2)。更多納人實際實驗室條件的細節和例子請參見附錄A,不確定度評估的指導見第8章以及參見附對于每一個標準測試條件,都給出了相關參數的允差區間以設定DUT的燃點條件。應納入相關等于允差區間在限值兩側減去參數的擴展測量不確定度(95%的置信概率)。DUT參數的測量結果應位于設定值允差區間內,如圖1所示。參數的測量不確定度包括測量設備的校準不確定度以及其他測量條件的不確定度分量。關于允差區間與接受區間的其他信息以及距離可參見附錄A。更多關9雜散光最小,如果雜散光較大,相關的誤差應被校正。更多信息參見附錄B。對于LED燈、LED光引擎(根據環境溫度設計的)以及LED燈具測量,設定的環境溫度值tmb應為允差區間:±1.2℃。為了滿足這個要求,溫度測量的結果應位于接受區間內(見4.1.2)。例如,溫度測量的不確定度是應選取可代表靠近DUT周圍溫度的點進行環境溫度測量。對于積分球而言,溫度傳感器宜設置在球內且與DUT等高處,如果DUT安裝于2π積分球頂部,則宜為靠近DUT的高度。溫度測量不應被DUT的直射光影響,應安裝擋板以阻擋直射光照到傳感器。室內空調和加熱器的位置設置應使氣流和輻射熱量不直接到達DUT或溫度感應器。應注意使溫度計和其外殼不擋住光線的測量路徑。如委托人為DUT指定的宣稱環境溫度不是25.0℃(例如,冰箱中的LED燈具),除非測量是在該指定溫度下進行的,否則應首先報告25.0℃下的測量結果,然后應建立一個服務轉換因子將25.0℃下的測量值轉換為該指定環境溫度下的值。可以通過測量處于溫控箱或者溫控測量系統(如溫控積分球)中DUT的總光通量(或者光強度或者固定方向的亮度)比值來得到服務轉換因子。單獨報告服務轉換4.2.3表面溫度(t,點溫度)除了按環境溫度設計的LED模塊以外,LED模塊的所有被測量應在額定性能溫度t,下報告。為了符合此要求,溫度測試的結果應位于接受區間內。例如當表面溫度測量的不確定性為0.5℃,宜注意確保溫度計及其外殼不干擾測量光路。表面溫度測量的設備不應影響DUT的熱行為,同時確保DUT表面和溫度計之間有良好的熱接觸。測量應在靜態的空氣中進行。設定值:空氣流動速率為0m/s,允差區間:0m/s~0.25m/s。為了符合此要求,測試結果應位于接受區間內(見4.1.2)。例如,空氣流動測量的不確定度為0.05m/s,接受區間則為0m/s~0.20m/s。不確定度越大,接受區間越小。應在DUT附近測量空氣流動,并且應避免DUT受被迫冷卻或者自加熱的任何影響。對于測試過程中光源位置發生改變的分布光度計,移動速率應滿足上述要求或者引入合適的校正。規定要求:DUT在穩定和測試周期中均應保持在其設計的工作條件下。如若不能符合本條要求,則應將測量校正至設計工作姿態下。4.3電學測試條件和電學設備4.3.1測試電壓和測試電流設定值為DUT的額定供電電壓,或者DUT的額定供電電流(直流電流輸入的LED模塊),在DUT的供電端實施測量。允差區間:交流電壓均方根(RMS)±0.4%;直流電壓±0.2%。對于直流電流輸入的LED模塊,直流電流±0.2%。為了符合此要求,測量結果應位于接受區間內(見4.1.2)。如果交流電壓測量不確定度為0.2%,則接受區間為±0.2%。對伏特表以及安培表的校準不確定度的具體要求見4.3.2。測試電壓的測量應在DUT的供電輸入端而非供電電源的輸出端,以避免由于導線和連接器引起的電壓降造成誤差。如果額定供電電壓是一個范圍,測試電壓應根據合適的LED性能標準(見第2章)來選擇。應使用合適的測量設備測量交流/直流電壓、電流和功率。具體要求:交流伏特表和安培表的校準不確定度應小于或等于0.2%。直流伏特表和安培表的校準不確定度應小于或等于0.1%。應使用合適的功率計或者功率分析儀測量交流功率。功率計應有合適的帶寬以覆蓋電流中的諧波具體要求:交流功率計或者功率分析儀的校準不確定度應小于或等于0.5%。帶寬至少為100kHz。當聲稱不具有顯著高頻成分(分別高于5kHz或者30kHz)時,可采用較低帶寬(5kHz或所有供電電流的導線和連接頭都應安全固定并且有足夠低的阻抗。測試電路應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應采用4線測量方法。對于LED燈具,連接端為電壓測量的參考點。測量功率消耗非常小的LED裝置時,宜保證電壓表或功率計的阻抗足夠大以避免由電流泄漏產生具體要求:電壓測量電路的內部阻抗應至少為1MΩ。直流功率的測量可通過合適的設備直接獲得或者從測得的電壓和電流中得到。供電電源應為連接負載提供足夠的電流處理能力。特殊情況下,包括輔助具體要求:在DUT供電端測量的電壓波形的總諧波失真(THDv)應不超過1.5%。如果被測量DUT的功率因數高于0.9,則THDv可超過1.5%但應小于3%。 供電電壓的頻率應保持為規定的頻率。具體要求:供電電壓的頻率應維持在規定頻率,允差區間±0.2%。測量應在DUT達到于穩定狀態后開始。測試設備4.4.1LED燈和LED燈具穩定狀態與各部件的熱平衡密切相關。預點燃(在將光源安裝于測試系統LED光引擎(設置于室溫)。通過在tp點測得的DUT性能溫度t。設定熱條件。LED模塊的溫度通常LED模塊已達到穩定狀態。對于配置有熱沉的光引擎,首先按照4.4.12)分布光譜輻射計(光譜輻射計作為探測根據產品類型和測量參數來選擇設備。不要求光強分布數據的小型產品(如LED燈)可選用積分所有的測量設備均應通過校準以確保溯源至SI。所有的光度測量都應基于明視覺的光譜光視效率函數V(λ)(見GB/T20151—2006)。更多關于光度計的校準、核查和質量指標的描述見對于使用V(λ)修正探頭的設備(積分球-光度計、分布光度計、亮度計),應滿足下列要求。具體要求:總的相對光譜響應度的V(A)失匹配系數f?'應小于或等于3%。如果滿足此要求,測量白光LED裝置時,雖然強烈建議但不要求對光譜失匹配誤差進行校正。對發射彩色光(如紅色、綠色或藍色單色光的LED模塊)的LED裝置,則要求對光譜失匹配誤差進行校正。如果未能滿足上述對f?'的要求,也可對每一個被測DUT進行光譜失匹配校正,此時實際系統的f?'值以及采用校正的情況應納入報告中(見4.1.1)。如果未對光譜失匹配進行校正,應基于系統的相對光譜響應數據或是基于f?'值(系統的相對光譜響應數據無法得知的情況下)(參見附錄C.3.5)評估光譜失匹配誤差的不確定度貢獻。若是使用f?'值,則宜將f?'值的不確定度納入總測量不確定度中。如果對光譜失匹配進行了校正,仍然存在校正不完善帶來的不確定度貢獻。積分球應配備有輔助燈以實施自吸收測量。積分球的尺寸相對DUT宜足夠大,以避免由于擋板以及DUT本身導致的積分球空間響應度不均勻而產生的較大誤差。具體要求:當DUT安裝在積分球中心時(4π法),DUT的總表面積不應超過積分球內壁總面積的2%。(相當于立方DUT的邊長為積分球直徑的1/10。)當DUT安裝在積分球開口時(2π法),開口直徑不應超過積分球直徑的1/3。當線型DUT安裝在積分球中心時(4π法),它的長軸宜與探測器探頭到積分球中心連線共軸,這樣擋板的尺寸可以最小。積分球內壁的涂層應具備漫反射、高反射率、無光譜選擇性且沒有熒光。對于積分球-光譜輻射計系統涂層的反射率宜大于90%。積分球內的光源固定裝置以及輔助設備的尺寸宜盡可能地小。積分球內的所有擋板連同DUT的支撐結構都盡可能地涂有高反射率的涂層。探測器端口的入射光應經過余弦校正。通常通過在入光口處設置漫射器或者衛星積分球來實現。具體要求:積分球上的光度探頭或者光譜輻射計的人光口應經余弦校正,其f?值應小于或等于15%。積分球系統應有足夠的機械重復性,以確保在開啟或關閉積分球后對DUT實施測試時,積分球的具體要求:開啟和關閉積分球后的重復性應在土0.5%以內,且應納入總不確定度考量中。積分球系統(包括測試設備)在兩次校準期間的響應度應具有足夠高的穩定性。積分球系統的穩定性宜通過以下方式核查:第一次校準后立即測量一個穩定的燈,然后定期測量同一盞燈以確定積分球響具體要求:除非積分球在每次使用前都校準過,否則積分球應在合適的時間間隔重新校準以保證積分球響應的漂移量在校準間隔時間中都低于0.5%。宜采用與DUT有相似光強分布的參考標準燈來校準積分球系統(如:全方向型或定向型)。參考與積分球配合使用的光譜輻射計不應僅校準光譜輻照度而不考慮積分球-光譜輻射計系統中的光譜輻射計應覆蓋整個可見光波段,并具備合適的帶寬以及掃描a)波長范圍至少應覆蓋380nm~780nm;c)帶寬(半峰帶寬)以及掃描間隔應不大于5nm。光譜輻射計應對可見光波段內每個波長下的輻射都具有線性響應。非線積分球光度計的總相對光譜響應度(積分球加上光度計探頭)應匹配到明視覺光譜光視效率函數光譜響應度和積分球的相對光譜輸出[p(a)/(1-p(a)),其中p(a)為積分球內表面的光譜反射率]決定。對于光譜失匹配校正這些都是需要的。僅使用并受到污染。積分球的光譜響應度宜定期測量以更新fi'值或光譜失匹配修正數據。當積分球內表面為高反射率(>95%)涂層時這點尤其重要。分布光度計的角度掃描范圍應覆蓋整個LED裝置發射光的所有立體角度,特別是測量總光通平方反比定律,在足夠遠的光度測試距離下通過照度測量進而獲得光強。遠場絕對光度學中測試距離的具體要求:a)對于在所有C-平面內具有近似余弦(朗伯)分布(光束角≥90°)的DUT:≥5×D;b)對于在某些C-平面有不同于余弦分布的寬光束分布(光束角≥60°)的DUT:≥10×D;c)對于具有窄的光束分布、光強分布中存在陡峭梯度變化或者需嚴格控制眩光的DUT:≥15×D;d)對于發光區域內具有比較大的不發光空間的DUT:≥15×(D+S)。其中D為DUT最大發光尺寸,S為兩個相鄰發光區域間的最大間隔。對于近場光度學,測試距離理論上被認為是無限遠的,但宜驗證。對于總光通量(不測光強分布)的測量,不要求遠場條件,因為總光通量可由照度分布積分獲得。通常分布光度計會有一些機械裝置(如支承光源的燈臂)遮擋光源發射光的角度區域(稱為死角)。分布光度計的死角區域超過0.1sr(相當于約10°半徑的錐角)時,不宜用于測量非定向燈或燈具的總光通量,除非實施了合適的校正。光度探頭的相對光譜響應度(如果使用反射鏡的話,結合反射鏡的光譜反射比)應與明視覺光譜光視效率函數V(λ)相匹配。V(λ)失匹配指數f?'值應滿足4.5.1中的要求。必要時,應引入光譜失匹配校正。為了校正,需要獲得DUT的相對光譜分布以及光度計探頭(如使用了反射鏡也包括反射鏡)的相對光譜響應度。關于光譜失匹配校正,可參見附錄C。分布光度計應采用溯源至SI的光強標準燈或是照度標準燈實施校準,如果還需測量總光通量,則總光通量的值(1m)應通過測量溯源至SI的光通量標準燈對其進行驗證。或者,測量總光通量用的分布光度計系統可以通過溯源至SI的總光通量標準燈來校準,前提是分布光度計的死角區域不會對總光通量標準燈的測量產生影響。分布光譜輻射計應采用溯源至SI的光譜輻照度標準燈或是光譜輻射強度標準燈校準。對于轉鏡式分布光譜輻射計,如果采用光譜輻照度標準,則應考慮反射鏡的光譜反射比。如果需測量總光譜輻射通量,則應通過測量一個溯源至SI的總光譜輻射通量標準燈來驗證其值,單位為瓦每納米(W/nm)。或者,用于總光通量或總光譜輻射通量測量的分布光譜輻射計系統可以通過一個溯源至SI的總光譜輻射通量標準燈來校準,前提是分布光譜輻射計的死角不會對總光譜輻射通量標準燈的測量產生影響。分布光譜輻射計系統中的光譜輻射計應覆蓋整個可見光波段范圍,并具有適用于被測LED的合適帶寬和掃描間隔。波長范圍至少應覆蓋380nm~780nm。具體要求:帶寬(半峰帶寬)和掃描間隔應不超過5nm。光譜輻射計的波長不確定度應在0.5nm光譜輻射計可見光波段每個波長下的輻射都應具有線性響應。非線性影響應納入不確定度評估中。光譜輻射計內部的雜散光應納入不確定度評估中。分布色度計采用三刺激值色度探頭(濾色片與探測器結合將其光譜響應率匹配到與CIE顏色匹配函數接近)測量三刺激值X、Y、Z。分布色度計的Y通道應滿足4.5.3.1中的要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僅一個分布色度計不應用于絕對色度的測量,僅可用于色差的測量(或對某一特定DUT,經光譜輻射計校準后進行相對顏色測量)。亮度計應由溯源至SI的亮度標準進行校準。以下內容適用于傳統亮度計(單點亮度測量設備)以及成像亮度測量設備(ILMD)。亮度計的相對光譜響應度應與明視覺的光譜光視效率函數V(λ)相匹配,V(λ)失匹配指數f?'值應滿足4.5.1中的要求。必要時,應引入光譜失匹配校正。為了校正,要獲得DUT的相對光譜分布以及光度計的相對光譜響應度。關于光譜失匹配校正,可參見附錄C。如果使用了成像亮度測量設備,其測量不確定度應通過與瞄點亮度計測量的同一個典型LED裝置亮度分布進行比較來驗證。應按照合適的LED產品性能標準實施老化(見第2章)。申請人應提供所有正確使用裝置的指導。除非申請人特別要求(如維持因子的確定),否則裝置的光學部分應保持干凈。除非另有規定,LED燈應工作在自由空氣中,且位于燈頭垂直朝上的位置上。只有在申請者宣稱該燈只適用在某一特定方位下使用時,在所有測試中該燈都應安裝在宣稱的方位。如果測試過程中還LED燈具應安裝在制造商給出的預期使用的工作方位上,以確保裝置內部及外部的空氣流動產生的熱狀態與實際使用條件相一致,并且進行正確校準,且所有的元件都嚴格的處在其設計位置上。同時可調節部件應按制造商的說明正確設置。如在測試過程中使用了不同的工作方位,應按4.2.5的要求對于LED模塊,如果其溫度維持在指定的性能溫度t。下,則可在任意方位下工作。DUT的安裝應確保任何支承元件的熱傳導對裝置本身產生的非預期冷卻效應可以忽略。在任何情況下,均應報告LED裝置的工作方位。燈具開口的中心;但如果燈(或者模塊)的隔間是黑色或者不反光的,則光度當使用遠場分布光度計測量具有多個明顯間隙發光關于光度中心補充的指導請見GB/T22對于配有調光控制的LED裝置,在所有測試中應調至最大光輸出或者由申請者給出的預定義在標準測試條件下測量LED燈,并應報告tmb=25℃時的數據。如果制造商宣稱了其他工作溫t,點的溫度不可測,制造商或申請人應指定一個溫度監控點。如果需要熱沉來實現LED模塊的正確工作,并且LED模塊本身沒有熱沉,可使用一個合適的溫度控制熱沉。還需引入插入技術(參見附錄含有熱沉的LED引擎應在標準測試條件t應報告tmb=25℃下的數據。如果宣稱了除25℃以外的其他額定最大性能溫度tp,則應提供該關于總光通量測量的一般原則可見GB/Ta)方法A:使用積分球(配備光度探頭或者光譜輻射計)測量。計算方法見GB/T26178—2010的第4章。光強可通過亮度積分得到。參見CIE70:1987中的2.2。計算方法見GB/T26178—2010的第5章。方法A適用于LED燈和LED模塊的測量。LED燈具的光通量應通過適合的光強分布數據積分或照度分布積分獲得(方法B或C)。如果LED燈具相比于積分球足夠的小,方法A也可適用。對于應評估DUT與光通量標準參考燈在空間光強分布上的差異,如果差異明顯的話,宜校正相關對于指定的圓錐角a,部分光通量可從以△0和△φ為掃描間隔獲得的光強分布數據I(0.φ;)的加角),φ角的掃描間隔宜為45°或更小(在C,γ系統6.4光效光效…,單位為流明每瓦(1m·W-1),定義為LED裝置的光通量與LED裝置工作時所有組件的 (8)LED產品的光通量按6.2的規定進行測量。電功率按4.3.2的規定進行測量,對于非集成和集成GB/T39394—2020/CIES6.5光強分布與數據描述除非另有規定,應使用CIEC,γ坐標系統(見GB/T22907—2008)(見5.3)。在一垂直平面內的光強讀數角度間隔以及相鄰垂直平面間的角度間隔宜確保DUT光強分布足以被精確表達,此外應在后續處理和計算過程中在可接受的精度范圍內進行光強插值計算。測量平面的數量宜由光分布的特性決定,綜合考慮DUT的光分布是否對稱或是無規律以及預期獲得的測試結果。有關燈具分布光度學的具體應用可參考GB/T9468—2008。通常采用分布光度計來實施光強分布的測量。有關分布光度計的要求見4.5.3。對于分布光度計這些裝置的光強分布單位應為坎德拉(cd)。這些裝置的光強分布單位應為坎德拉(cd)。注1:對于需要以坎德拉每千流明[cd·(klm)-1]為單位表達光強分布的照明計算程序,按比例的光強數值 (9)注2:在某些情況下,對于使用可更換光源(如LED燈泡)的燈具,可能需要給出光輸出比(LOR)。而對于LED光源不可更換的LED燈具,則可以不考慮LOR。對于LE通量,在這種情況下LOR是100%,因此并不重要。6.6中心光束光強和光束角光強分布應按6.5的規定進行測試。在獲得光強分布的基礎上,按GB/T19658—2013的第6章和第7章確定中心光束光強和光束角。考軸),該軸線通過光度中心,并與光輸出平面垂直。在GB/T19658—2013,中心光束光強的方向為觀察的光束軸線方向(光強分布關于該軸線大體上是對稱的),并圍繞該軸線得到光束角。測量中可能會使用機械參考軸,但要圍繞觀察的光束軸線進行評估。判定光束軸線的方法在GB/T19658—2013第6章中有介紹。機械參對于相對均勻的發光面,可考慮下面的測量:a)在聲明的某一方向或者一系列方向上測量整個燈具的平均亮度的測量:這種方法通常應用在眩光的評價中。采用分布光度計測量光強分布,平均亮度通過將光強除以發光面的投影面積獲得。b)“光斑亮度”的測量:這種方法經常用與評價大型室內燈具的亮度空間不均勻性,具體詳見GB/T22907—2008中的6.5.3。在聲明的方向上測量燈具發光區域內的指定小區域的平均亮度,該小區域被稱作“光斑”(尺寸和形狀確定,用一個帶孔的掩蓋實現)。這些光斑分布在燈具的發光面上,其平均亮度逐個得出,通常在報告中給出這些平均亮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這與不發光區域的混合體),上述的方法a)由觀察方向的光強和投影發光面積(光輸出區域的外輪廓)來7.1色度測量E:2006和ISO11664-3:2012/CIES014-3/E:2011考慮在內。使用光譜輻射計測量這些色度參數。間積分三刺激值X,Y和Z: (10) (11) (12)色品坐標、相關色溫以及其他色度參數通過三刺激值X,Y和Z計算得到。如果可以得到每個角度的光強和色品坐標x,y,則可轉化為X,Y和Z來使用上述方法。顯色指數只能通過方法1)或2)得到。色度也可通過相關色溫T與參數D來表示。相關色溫根據CIE15:2004來計算,D是在CIE空間顏色均勻性是通過測量LED裝置沿各個方向發射光的色品坐標(u',v')與空間平均色坐標 (13)光強大于最大光強的1/2)的1/10,但是不能大于10°。對于光強值低于最大光強10%的數據應在計算由不同的測量系統得到(如積分球-光譜輻射計)。如果使用不同測量系統的測試數據,則可能出現誤對于所有的測量參數,應給出其95%的置信水平的擴展不確定度,擴展不確定度最多包含兩位有不確定度值。此時應在測試報告中申明所使用的典型產品(見注2)。實驗室應具有一份可隨時出示的相似類型產品的詳細不確定度評估清單。如果該不確定度評估是針對一個范圍的產品(如相關色溫從2700K到4000K),則應申明該范圍中的最大不確定度值。從型式檢驗中獲得,并應包含在不確定度的評估中。在不確定度清單中應在光強分布中,應至少報告在一個指定的相對平坦的代表方向上的光強測量度設置(包含分布光度計上DUT的校準)或測量的不確定度。a)溫度設置和溫度測量的不確定度;c)DUT光輸出的波動(如果明顯的話);d)校準標準(校準證書);g)復現性和重復性(如果不對制定DUT進行評估的話,可使用儀器或者通用器件類型的默認5)光譜匹配(探測器+鏡子,校準標準和DUT7)余弦響應(照度積分);8)光度距離的不確定度(如果光度探頭進行照度校準);3)雜散光(空間);10)光度距離的不確定度(如果使用光譜輻照度標準燈定標光譜輻射計);宜考慮光通量數值與電功率測量之間的關聯性以減小相關測量不b)采用本標準中的標準測試條件或指明的服務條件;d)對于燈具的光強分布,測量中DUT的姿態和傾角(見GB/T22907—2008),坐標系統的相對如果不確定值是針對具有相似類型的典型產品進行聲明的,測試報告(資料性附錄)本標準應用的指導本標準旨在使實驗室根據本標準提供的方法對LED照明產品進行精確的、可重復的光度和色度為了實現這個目的,DUT在標準測試條件下進行測試。每個標準測試條件包括一個設定值與一個允差區間。理想化的情況是準確設定測試條件參數,并在該條件下進行測試,但通常嚴格意義上的準確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測試條件需要在一個允差區間內。然而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將測試結果校正到標準條件的設定值。如果滿足了允差區間要求,則不強制要求進行標準測試條件的校正,但是仍宜執行如果任意一個測試條件落在了對應的允差區間之外,那么進行額外的校正測試將測試數值校準到標準測試條件下。在附件D中給出了LED產品的光度測量中經常遇到的不確定度因素對測試不確定度貢獻的評估根據日常測試的需求,如果標準測試條件滿足時通常不需要進行校正或者僅進行部分校正,如光譜失匹配和環境溫度的校正。但是如果為了定標或者建立額定值的目的(參見附錄E),實驗室可選擇多一點時間來做更多的校正來降低測試結果的不確定度,從而增加測試結果的可信度。對任何不確定因素的改變都要有文件記錄的證明,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是校準證書、電子計算表格或者其他實驗證明。實驗室可以針對所有測試建立通用不確定度評估表格,其中納入了校準系統和進行測量所用的設備,并將其作為默認不確定度評估。然后對于每一種不同的產品類型,基于此默認表格分別建立各自的電子表格,計入具體的測試參數,如DUT的穩定性、光譜失匹配誤差本標準可使用新的測量技術,對其具體要求仍在考慮之中。除了認真調研該測試方法及其相關不確定度外,還需要通過與大眾已接受的方法進行測試比對來驗證。實際上,對于所有的測試方法,新的或者是廣為人知的,宜通過實驗室之間的比對驗證,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實驗室區發現所不知道的系統誤差,如在測試軟件中可能存在的錯誤的定標因子。允差區間接受的范圍(并不是讀數的范圍),因此,為了保證這個要求得到滿足,該參數的測量不確定需要計入允差區間為了確保參數的真值以95%的置信水平落于允差區間內,測量該參數的設備讀數要落在一個比允差區間更小的范圍內,即雙端允許限值減去參數的測量擴展不確定度(具有95%置信區間)。儀器讀數量不確定度<0.2℃”。假設測量該參數的其他的不確定度貢獻可以忽略,這與本標準中允差區間為光度探頭的入射窗口要被屏蔽,以使探頭盡可能只看到除了DUT(或者鏡子),所有光度探頭入射窗口觀察到的表面都宜用亞光黑漆涂覆,包括鏡子的傾斜邊緣。宜注意:許多亞光黑漆在表面垂直方向附近的亮度因子高達4%,并在傾斜入射角度會更大。擋板的設置宜使得來自DUT的雜散光經過兩次或更多次黑色表面的反射才能進入光度探頭的人從光度探頭看DUT的背景是不反光的黑色。背景中可能包括地板和天花板。在采取了消雜散光a)DUT-黑色的表面(例如底測量校正因子應用在實驗室測量條件不滿足標準測試條件或者需要減小測量不確定度的情況下。如果只有環境溫度或者測得的性能溫度不同,測量結果根據所測的DUT的溫度依賴性以及真實的溫度值進行校正(見第4章中的要求)。同時參見C.3。如果DUT在積分球或者分布光度計中的安裝方位不同于標準工作方位(如繞著分布光度計的水平軸線旋轉),并且影響到了光通量,那么要對測量值進行校正。根據具體DUT的工作方位依賴性與光學參數測量誤差還有可能是由于DUT的光譜分布與校準光度計的標準燈的光譜分布不同引起轉換因子應用在DUT的測試條件不同于標準測試條件的情況。這些因子可能涉及不同的環境溫Y=f(X?,X?,…)…下面將給出LED產品的一些典型值。例如,根據具體影響因素對測量結果的誤差貢獻小于±1%LED燈的光通量的典型環境溫度相對靈敏度為0.5%/℃。因此要使環境溫度對光通量測試的影響小于1%,環境溫度tmb在(25.0±2)℃的允差區間內。在標準測試條件中給出的(25.0±1.2)℃允差區間可將溫度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減至0.6%。溫控LED芯片的光通量的典型環境溫度相對靈敏度為0.1%/℃。因此,對于1%的影響,環境溫光通量)的一系列測量結果如圖C.1所示。相關給定值見表C.1。相對溫度靈敏度αz,ml(絕對)標準不確定度u(az,ra)溫度測量的標準不確定度u(tp)采用CIE198-SP1:2011中1.4的溫度校正模型,可以根據公式(C.3)和公式(C.4)將tp,?處的量值△tp=tp,1—tp,ox=x'(1+ax,l·△tp)u2(x)=u2(x')(1+azm·△tp)2+x2·{u2(a=℃電壓變化1%引起的LED裝置光通量典型變化為1%,因此相對靈敏度系數為1。只有在光度計的相對光譜響應度以及DUT的相對光譜分布已知的情況下,才能對測得的值進行光譜失匹配校正(更多信息以及光譜失匹配校正因子F*[S?(λ)]的計算方法請見ISO/CIE19476:熒光粉型白光LED產品的數據見圖C.4。這個圖表基于200個不同相關色溫的白光LED以及的光度探頭,才能使得對測試結果產生的誤差低于1%。RGB型白光LED產品的數據見圖C.5。這個圖表基于100只不同相關色溫RGB型的LED燈(混合成白光)和120個光度計。對于每個光度計,其光譜失匹配校正因子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給出評估。從這些數據中,光度值關于V(λ)失匹配系數的相對靈敏度最大為1.4。對于這些LED,宜使用f?<0.7%的光度探頭,才能使得對測試結果產生的誤差低于1%。I(θ)=I?·cos?(θ)……(C距離下的測量誤差在±1%內。對于一個90°光束角的光源,在光軸處的誤差約為一1%,但是在與光軸夾角為80°的地方誤差增加到2.5%。對于測量距離為5×D的朗伯線性光源,在光軸處的誤差是-0.7%,但是與光軸夾角80°的地方誤差增加到2%。對于一個30°光束角的線性光源,在5×D的測量距離下光軸處的誤差約為一5%,但是在與光軸夾角為30°的地方誤差增加到約為20%。當距離增加到(資料性附錄)測量不確定度計算導則D.1概述任何測量都有不確定度。只有在測量中同時聲明了其測量不確定度,這個測試才是完整的。測量不確定度的評估是一項復雜的任務,現在還在發展中。然而,在判斷測量的質量,以及進行測量值比較或者比對不同實驗室之間的測量值時,了解測量不確定度是非常重要的。LED光度、色度以及電學參數的測量往往依賴于很多參數,對其精確的評估往往費力耗時。而通過對測試設備以及DUT的額外特性研究往往可以減小測量不確定度。考慮到很多類型的實驗室會使用本標準,包括制造商,公共測試實驗室,研發實機構。這些實驗是在測試和不確定度的評估方面的專業水平、設備的精密度和準確性、以及實驗室環境的質量均有較大差異。本標準的目的在于通過遵循本標準中的測試方法,所有的實驗室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測量不確定度值,滿足多種規則和應用需求。但是這個標準并不能覆蓋所有的測量設備細節以及經驗較淺的實驗室可能出現的失誤。為了確保合理的不確定度,使用本標準的所有實驗室都要充分了解測量不確定度,并對它們的測量進行不確定度評估。D.2不確定度評估測量不確定度評估需要建立一個模型,并在模型中列出來所有需要考慮的參數,并且提供各個條目的詳細信息。至少宜聲明以下的條目:a)參數X;的名稱、以及在評估模型中用的符號;b)x;的值以及相關的標準不確定度u(x;);c)靈敏度系數c;;d)對輸出標準不確定度的絕對貢獻u;(y);e)在輸出標準不確定度ul.;(y)的相對貢獻。本標準可在模型中顯示出各條目的關系,以及顯示出各條目對合成不確定度的獨立貢獻和重要性。對于所有測量不確定度的更多信息,見ISO/IECGuide98-3:2008與CIE198:2011。D.3測量不確定度舉例由于LED產品的多樣性以及所使用儀器的多樣性(即使本標準中已經對多個重要參數給出了具體要求),測量不確定度仍然有賴于各個實驗室以及各種測試的多方面因素。給出一個測量不確定度的通用值是不可能的。在本附錄中,給出了一些使用本標準中測試方法進行典型的LED照明產品測量的不表D.1~表D.5中的測量不確定值都是在滿足本標準中的允差區間以及特定的要求的基礎上給出的。這些表格給出在通用測試案例中不確定度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一些測試中可能會有更多的不確定度組成部分。在表格中的典型值都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實驗室(已經認證的實驗室或者非常有意向進行LED照明產品測試認證的實驗室)得出的。經驗較淺的實驗室得出的測量不確定度可能因為一些非預期的錯誤型的典型產品,并沒有考慮所有類型的產品。在具有窄光束角或者為了簡化,表D.1~表D.5中僅列出了不確定度組成部分與其對輸出標準不確定度uel.;(y)的相對貢獻。這些值考慮了典型LED產品的靈敏度系數。對輸出標準不確定度的相對貢獻url,i(y)寬光束窄光束d窄光束d可追溯至SI的光通量標準燈的校準不確定度(本例中U=2.0%,k=2)光通量標準燈的老煉(氣體填充鎢絲燈)環境溫度(以及溫度計的不確定度)LED供電電壓(電壓表的不確定度)積分球光度計系統的光譜失匹配(f?=3%)自吸收校正(殘余不確定度)°積分球的空間非均勻性(與標準燈不同的光強分布)積分球系統的穩定性(兩次校準期間)待測燈的復現性(包括穩定條件)總的擴展不確定度(k=2)基于RGB技術的白光LED的數值對應表中右邊兩列。具有寬光束角光強分布的光源的數值在第1列與第3列。具有窄光束角分布的光源(此處使用非定向標準燈且沒有校正)的數值在第2列和第4列中給出。用具有95%反射率的1.5m積分球進行一個典型緊湊型LED燈的數值。不同的積對輸出標準不確定度的相對貢獻u.(y)寬光束*窄光束追溯至國家計量機構(NMI)的總光譜輻射通光通量標準燈的老煉(鎢絲燈)環境溫度(以及溫度計的不確定度)LED供電電壓(以及電壓表的不確定度)波長不確定度[0.5nm(k=2)]光譜輻射計的雜散光(2700K到6500K的光源)自吸收校正(殘余不確定度)°積分球的空間非均勻性(不同于標準燈的光強分布)積分球系統的穩定性(兩次校準期間)待測燈的復現性(包括穩定條件)總的擴展不確定度(k=2)具有寬光束角光強分布的光源的值在左邊一列中。具有窄光束角的光源的數值(此處采用非定向標準燈并且沒有進行校正)在右邊一列中。用具有95%反射率的1.5m積分球進行一個典型緊湊型LED燈的數值。不同的積表D.3應用分布光度計進行LED燈或LED燈具的光通量測試不確定度評估舉例對輸出標準不確定度的相對貢獻uel,i(y)熒光型*RGB型?可追溯至SI的二級光通量標準燈的校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