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10992-2022 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_第1頁
(高清版)GBT 10992-2022 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_第2頁
(高清版)GBT 10992-2022 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_第3頁
(高清版)GBT 10992-2022 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_第4頁
(高清版)GBT 10992-2022 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10992.3—2008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2022-03-09發布2022-10-01實施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前言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要求 24.1圖形符號 24.2工作條件 2 24.4外觀質量 24.5安全性能 24.6一般性能 34.7印品質量 34.8運行考核 34.9電壓波動 44.10環境保護要求 45試驗方法 45.1試驗條件 4 55.3外觀質量檢測 55.4安全性能 55.5一般性能 55.6運行考核試驗 55.7電壓波動運行試驗 65.8印品抽樣及質量檢驗 65.9環境保護試驗 6檢驗規則 76.1檢驗分類 76.2交收(出廠)檢驗 76.3型式檢驗 96.4判定規則 9 97.1標志 9 9 7.4消耗材料 ⅡGB/T10992—2022附錄A(規范性)綜合測試版 附錄B(規范性)臭氧排放速率的測試方法 附錄C(規范性)粉塵排放速率的測試方法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10992.3—2008《靜電復印機第3部分:工程圖紙復印機》,與GB/T10992.3—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刪除了GB1002—1996等規范性引用文件(見2008年版的第2章);b)增加了GB/T9969、GB/T13384等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c)更改了“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的術語(見3.1,2008年版的3.1);d)增加了“大幅面多功能一體機”的術語和定義(見3.2);e)刪除了最大復印用紙寬度、最大復印長度、最大輸紙偏斜量、印品異常、最大復印品幅面的術語f)更改了工作電壓、一般環境條件中的溫度要求(見4.2,2008年版的4.2);g)更改了跌落試驗中自由跌落高度(見4.3表1,2008年版的4.3表1);h)增加了表1中恒定濕熱的試驗條件(見4.3表1);i)修改并刪除了電源插頭、插座或電線組件,接地性能、安全聯鎖裝置等安全性能要求和安全性能檢驗(見4.5、5.4,2008年版的4.5、5.5);k)刪除了最大復印寬度、額定功率的性能要求和性能檢驗(見2008年版的4.6.4、4.6.6、5.6.4、1)更改了圖像密度、底灰、分辨力、定影牢固度、密度不均勻性等印品質量技術要求(見4.7表2,2008年版的4.8.3表3);m)增加了黑點、白點、層次的印品質量技術要求(見4.7表2);n)刪除了對角線誤差、漏印的印品質量技術要求(見2008年版的4.8.3表3);o)更改了輸紙故障、運行時間的運行考核技術要求(見4.8表3,2008年版的表2);p)更改了臭氧、粉塵的環境保護要求,噪聲、臭氧、粉塵的檢測方法(見4.10.2、4.10.3、5.9.1、q)刪除了苯乙烯的環境保護要求和環境保護試驗(見2008年版的4.10.4、5.10.4);r)更改了試驗方法中對測試版的要求(見5.1.3,2008年版的5.2);s)更改了印品抽樣檢查表、檢驗項目表(見表4、表5,2008年版的表4、表5);t)刪除了對產品貯存期限的要求(見2008年版的7.3.4);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復印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47)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天津復印技術有限公司、京圖盛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德研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蘇州恒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IV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1989年首次發布為GB/T10992—1989; 999年第一次修訂,編號改為GB/T10992.3—1999,2008年第二次修訂;——本次為第三次修訂。1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本文件規定了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消耗材料。本文件適用于使用黑色或藍色墨粉、熱定影、普通紙、A0幅面及以下的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以下簡稱“產品”),靜電成像方式的大幅面多功能一體機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829—2002周期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表(適用于對過程穩定性的檢驗)GB/T4591—2005靜電圖像測試版GB4943.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69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總則GB/T10073靜電復印品圖像質量評價方法GB/T13384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13963—2012靜電復印(包括多功能)設備術語GB/T17712速印機和復印機圖形符號GB/T18313—2001聲學信息技術設備和通信設備空氣噪聲的測量JB/T8273靜電復印全黑測試版JB/T9444—2015復印機械基本環境試驗方法3術語和定義GB/T13963—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工程圖紙靜電復印機engineeringelectrostaticcopier復印幅面在A3以上,I類防電擊保護的靜電復印機。注:傳真機的簡易復印功能不屬于多功能的一種。24要求4.1圖形符號產品各部位使用的與安全有關的圖形符號應符合GB4943.1的要求,其他圖形符號應符合GB/T17712的規定。4.2工作條件4.2.2一般環境條件溫度:10℃~32℃,相對濕度:30%~80%。產品在包裝條件下應能承受表1規定的試驗。試驗結束后,打開包裝,設備應完好無損,各項技術指標滿足本文件規定。試驗條件試驗方法振動試驗10m/s2、6Hz,30min按JB/T9444—2015中試驗F的規定進行跌落試驗自由跌落,高度200mm,跌落次數:4次包裝毛重<100kg時,按JB/T9444—2015中試驗Eb的規定進行傾斜跌落包裝毛重≥100kg時,按JB/T9444—2015中試驗Ea的規定進行低溫試驗按JB/T9444—2015中試驗A規定進行恒定濕熱溫度:40℃±2℃,相對濕度:90%±3%,48h按JB/T9444—2015中試驗C規定進行4.4外觀質量4.4.1金屬件應進行必要的防銹處理,其質量指標和要求在企業標準中規定。4.4.3所有構件應完整無損、連接可靠、緊固件無松動現象。4.5安全性能產品的抗電強度應符合GB4943.1的相關要求。產品的接地電阻應符合GB4943.1的相關要求。3產品的接觸電流應符合GB4943.1的相關要求。應小于或等于產品標稱值的110%。4.6.2復印/打印速度應大于或等于產品標稱值。4.6.3最大復印長度應大于或等于產品標稱值。4.6.4面板操作與顯示功能運行過程中,控制面板上的各種操作應正常、無誤;顯示功能印品質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印品質量要求序號項目名稱技術要求1圖像密度黑色藍色2底灰3分辨力,線對/mm4相對邊誤差5等倍比例誤差6定影牢固度7黑點,個無8白點,個無9密度不均勻性層次,級印品異常4.8運行考核在2h內完成大于印量額定值65%印量的運行考核試驗中,不應出現機械故障、電氣故障、輸紙故4障及原稿堵塞現象。運行考核時間及印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印品質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3運行考核項目技術要求序號項目名稱技術要求1機械故障、電氣故障無2輸紙故障在運行過程中輸紙順暢,不應有起皺、斷裂現象3原稿堵塞無4運行時間5印量≥印量額定值的65%注:印量額定值為機器額定復印/打印速度與運行時間的乘積。4.9電壓波動在額定負載時,將電源電壓調到額定值的110%或額定范圍上限值的110%、額定值的90%或額定范圍下限值的90%,產品在運行中應無機械故障、電氣故障,圖像密度、底灰、分辨力、定影牢固度4個印品質量項目應符合表2的規定。4.10環境保護要求產品在工作期間產生的噪聲聲壓級應小于或等于70dB(A)。產品的臭氧排放速率應小于或等于3.5mg/h。產品的粉塵排放速率應小于或等于5.0mg/h。5試驗方法5.1試驗條件5.1.1除對試驗環境條件另有具體規定外,試驗應在環境溫度18℃~28℃、相對濕度40%~60%、無影響機器工作的外氣流、無直射陽光和其他輻射作用、無強烈電磁干擾的室內進行。5.1.2產品的其他使用條件應符合生產廠產品使用說明書中的規定。5.1.3試驗用測試版包括以下三種類型。a)綜合測試版:符合附錄A的規定,可用2張符合GB/T4591—2005的A3版拼接而成。b)全黑測試版:840mm×297mm的100%全黑色實塊,可用2張符合JB/T8273的A3版拼接而成。c)全白測試版:840mm×297mm的全白色實塊,可用優質白色銅版紙按尺寸裁切而成。5.1.4試驗時優先選用產品生產者推薦使用的,國內市場上公開銷售的70g/m2~80g/m2復印紙及消耗材料。5按表1的試驗條件和試驗方法進行試驗。5.3外觀質量檢測目視檢查外觀。5.4安全性能抗電強度試驗按照GB4943.1的相關規定執行。接地電阻試驗按照GB4943.1的相關規定執行。接觸電流試驗按照GB4943.1的相關規定執行。5.5一般性能5.5.1預熱時間用秒表測量從打開電源開關至可以復印/打印所需的時間,用秒(s)表示。5.5.2復印/打印速度用秒表測量10m長度的紙張,完全通過機器的時間,計算出復印/打印速度,用米每分鐘(m/min)表示。5.5.3最大復印長度用產品規格書中規定的最大原稿尺寸的原稿進行復印,用精度1mm鋼板尺或鋼卷尺,實測印跡最大長度。5.5.4面板操作與顯示功能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檢驗面板操作與顯示功能。5.6運行考核試驗5.6.1運行考核試驗前,可對產品進行調整。調整范圍僅限于使新裝光導體、墨粉和整機處于良好匹5.6.2記錄開始試驗和結束試驗的時間及計數器數值。在2h的運行試驗中,完成的印量應大于額定值的65%,按照表4的規定抽樣測試樣張。其余時間的運行可選擇其他樣張,也可用綜合測試版代替。試驗過程中,考核是否有機械故障、電氣故障、輸紙故障及原稿堵塞現象。6表4印品抽樣檢查表序號試驗抽樣時機復印/打印用版抽樣次數判別水平樣本抽樣(張)樣本批(張)不合格質量水平判定檢驗項目1運行考核試驗開始時綜合測試版1—連續10 定影牢固度2樣后全白測試版11—黑點3樣后全黑測試版1—1——白點4運行考核試驗第一次抽樣:試驗后);第二次抽樣:試驗結束前綜合測試版2I第一次12第二次12隨機編組第一批12第二批12圖像密度、底灰、分辨力綜合測試版2I第一次8第二次8隨機編組第一批8第二批8層次、等比例誤差、密度不均勻性、印品異常5電壓波動運行試驗電壓調整后運行10min后綜合測試版1I連續10連續10定影牢固度定影牢固度抽樣后(第一次);再運行10min后(第二次)綜合測試版2I第一次12第二次12隨機編組第一批12第二批12圖像密度、底灰、分辨力5.7電壓波動運行試驗5.7.1產品在額定負載時,將電源電壓調到額定值的110%或額定范圍上限值的110%,運行10min,然后按表4的規定抽取第一次印品;再運行10min后抽取第二次印品。抽樣后若整機工作時間不滿30min,應工作至30min。試驗過程中記錄機械故障、電氣故障。5.7.2產品在額定負載時,將電源電壓調到額定值的90%或額定范圍下限值的90%,運行10min,然后按表4的規定抽取第一次印品;再運行10min后抽取第二次印品。抽樣后若整機工作時間不滿30min,應工作至30min。試驗過程中記錄機械故障、電氣故障。5.8印品抽樣及質量檢驗5.8.1印品樣本批采用隨機法編組,抽樣方法見表4。5.8.2抽樣時,除非有特殊規定,在產品出廠默認設置條件下抽樣印品。5.8.3被測印品的檢測項目中最差一處的測量值作為對單張印品單項指標的判定依據。5.8.4除印品異常項目外,其他印品項目檢測按照GB/T10073的規定。每個項目的測試點的選取原則如下(測試區域指示圖見A.2):——圖像密度為測試版A區域和B區域上各選取中間兩個實心圓;7——分辨力為測試版A區域的左下、右下和B區域的中間、右上4個分辨力圖;——層次為測試版A區域和B區域上的層次塊;——定影牢固度為測試版B區域中部的實心圓;——密度不均勻性為A區域左邊上、下及右邊中間兩個,B區域上邊中間兩個和下邊左、右共8個——相對邊誤差和等倍比例誤差為A和B相對應的測量區域。5.8.5印品異常檢驗方法為:目視檢查印品上有無比原稿多余的或有差異的圖像以及明顯的油污和散落的墨粉,以及印品的背面有無墨粉或圖像印跡。5.9環境保護試驗按GB/T18313—2001中8.6.2在場人員位置的要求測量機器在正常復印時的聲壓,取最大值作為測量結果,測量時環境噪聲應低于總噪聲10dB(A)以上。按附錄B的方法進行檢測。按附錄C的方法進行檢測。6檢驗規則6.1檢驗分類產品檢驗分為交收(出廠)檢驗、型式檢驗。6.2交收(出廠)檢驗6.2.1交收(出廠)檢驗項目及不合格類別見表5。6.2.2交收(出廠)檢驗為全數檢驗或抽樣檢驗。交收(出廠)檢驗中印品質量的檢查批量、抽樣方案、檢查水平、合格質量水平在企業標準中規定。表5檢驗項目表檢驗項目不合格類別交收檢驗型式檢驗類別序號項目名稱ABC貯存及外觀1振動試驗△—√2跌落試驗 △—√3低溫運輸貯存試驗 —△—√4恒定濕熱運輸貯存試驗 —△ √5包裝及標志△—√√6包裝齊套性 —△√√7機器外觀質量△√√8檢驗項目不合格類別交收檢驗型式檢驗類別序號項目名稱ABC安全性能8抗電強度△ √√9接地電阻△ √接觸電流△ √一般性能預熱時間————△——√復印/打印速度——△——√最大復印長度 ——△√面板操作與顯示功能 △√√運行考核試驗機械故障、電氣故障△————√輸紙故障 △—— √原稿堵塞——△——√運行時間 △ √印量△ √印品質量圖像密度△————√√底灰△————√√分辨力△——√√相對邊誤差△ √等倍比例誤差—— △——√定影牢固度△ √√黑點 ——△ √白點——△——√密度不均勻性————△——√層次△√印品異?!鳌屉妷翰▌舆\行機械故障、電氣故障——△√圖像密度 △——√底灰 △√分辨力 △——√定影牢固度 △√環境保護噪聲△√臭氧△—√粉塵△—— √96.3型式檢驗6.3.1產品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試制的新產品;b)停產間隔一年以上再生產時;c)當產品在設計、工藝、材料等有重大改變時,應視改變情況做全部或與改變有關的部分做全部或相應項目的試驗;d)合同規定時。6.3.2型式檢驗項目及不合格類別見表5。6.3.3進行型式檢驗時,整機樣本從逐批檢查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兩臺。6.4判定規則6.4.1檢驗樣本中單位產品的判定:單位產品的檢驗項目及不合格類別見表5。6.4.2型式檢驗批量合格與不合格的判定方法:樣本中單位產品按GB/T2829—2002中一次抽樣方案,判別水平I,不合格質量水平與判定數組見表6。若型式檢驗結果判定為批合格產品,則本周期生產的產品可以入庫或出廠。表6型式檢驗判別類型不合格質量水平判定數組合格判定數Ac不合格判定數ReA類缺陷0112237.1.1產品在適當位置應有銘牌,其上標出:a)制造廠家;b)產品名稱;c)產品型號或標記;d)額定電壓V、額定頻率Hz、輸入電流A。7.1.2包裝標志應按GB/T191有關規定執行。7.2包裝7.2.1對包裝的要求,按GB/T13384中有關防震、防潮、防塵的規定執行。產品包裝有效期由企業自行規定,但不應少于一年。7.2.2包裝應保證在正常的運輸和存放條件下,不致因顛震、裝卸、受潮和浸入灰塵而使機器受損及堅7.2.3包裝箱內應隨帶下列文件:a)產品合格證明;b)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使用說明書的編寫應符合GB/T9969的規定;c)裝箱單;d)其他有關技術資料。7.3.2產品應在倉庫中貯存。貯存時應保持原包裝狀態。倉庫內應通風良好,周圍空氣中不應有腐蝕氣體及有機溶劑氣體。長期貯存要求環境溫度為5℃~35℃,相對濕度不超過90%。7.3.3產品貯存堆放高度應不超過包裝箱上的標記要求。7.4消耗材料產品隨機所配帶的光導體材料、顯影材料等應是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消耗材料,按其各自的有關標準規定執行。(規范性)綜合測試版A.1測試版結構測試版邊框寬度為800mm,長度為500mm。內部包括A區域和B區域,A、B均為符合GB/T4591—2005中A3測試版要求的圖案。A縱向置于版面左側,B橫向置于版面右側。測試版結構如圖A.1所示。標引序號說明:a——A區域的長度及Bb——A區域的寬度及Bc——測試版的寬度(800d——測試版的長度(500A.2測試版圖樣測試版圖樣如圖A.2區域的寬度(420mm);區域的長度(297mm);mm);mm)。圖A.1測試版結構圖所示,每個測試項目的測試區域標記在圖A.2中。2——分辨力;4——定影牢固度;6——相對邊誤差及比例誤差。(規范性)臭氧排放速率的測試方法當空氣樣品以恒定的流速進入儀器的氣路系統,樣品空氣交替地或直接進入吸收池或經過臭氧滌去器再進入吸收池,臭氧對254nm波長的紫外光有特征吸收。每經過1個循環周期,儀器的微處理系統根據朗伯-比耳定律求出臭氧的濃度。B.2檢驗條件B.2.1試驗箱試驗箱應符合下列條件。b)相對濕度:50%±5%。c)空氣交換速率:試驗箱體積≤5m3:(1≤n≤5)±5%;試驗箱體積>5m3:(l≤n≤2)±5%。注1:必要時,為防止設備打印過程中由于紙張散發出的水分導致空氣濕度升高而影響測試結果,在準備階段結束后,若試驗箱體積>5m3,可將空氣交換比率調整為n=1h-1~2h-';若試驗箱體積≤5m3,可將空氣交換比率調整為n=1h-1~5h-';必要時可將相對濕度降低到10%以下,使空氣流動變干燥,以保持打印階段試驗箱內的空氣濕度低于臨界值(≤85%)。e)試驗樣品的體積與試驗箱體積比:0.0025<Veur/Vk<0.25其中:Veur——試驗樣品的體積;Vk——試驗箱的體積。注2:如果Vrur/Vk<0.01,試驗箱空氣流動體積≤5m3/h。f)試驗箱空白值:當空氣交換速率n=1次/h時的空白值應滿足:試驗箱臭氧的空白值應<4μg/m3B.2.2試驗用測試版附錄A規定的測試版使用最大打印幅面進行打印。B.2.3產品設置產品設置如下:a)速度選用產品出廠的默認值;b)產品的工作狀態應設置為打印狀態,沒有打印功能的產品設置為復印狀態。B.2.4產品及消耗材料的放置產品及其使用的消耗材料應在測試前一天放入試驗箱內。GB/T10992—2022B.2.5儀器設備B.2.5.1紫外線光度法或化學法臭氧分析儀儀器應滿足以下條件:a)測試濃度范圍為4μg/m3~1mg/m3;b)精確度為2μg/m3;c)采樣流量要求為:1)紫外線光度法:≤2L/min;2)化學法:多孔玻板吸收管流量≤0.5L/min,空氣采樣器流量≤1L/min。B.2.5.2大氣壓表大氣壓表應滿足以下條件:a)測試范圍為500hPa~1100hPa;b)精確度為0.1hPa。B.3試驗過程描述B.3.1采樣時機臭氧的采樣從打印階段開始,并持續到打印后階段。B.3.2檢驗步驟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a)連接采樣管線并接通臭氧測試儀。b)空氣交換速率設定為n=1h-1~5h-1(體積≤5m3)或n=1h-1~2h-1(體積>5m3)。c)使用規定的測試版進行打印,應至少連續運行10min~15min。每隔15s進行監測和記錄1次,或每隔30s至少進行1次即時監測和記錄。B.4計算方法B.4.1臭氧質量的計算臭氧質量按照公式(B.1)進行計算:m=c×v…………(B.1)式中:m——臭氧質量,單位為毫克(mg);c——臭氧濃度,單位為毫克每立方米(mg/m3);v——實驗室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B.4.2臭氧排放速率的計算臭氧排放速率按照公式(B.2)進行計算:SER,——臭氧的排放速率,單位為毫克每小時(mg/h);…(B.2)GB/T10992—2022Cmx——打印和打印后階段臭氧濃度最大值,單位為毫克每立方米(mg/m3)V——試驗箱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P——空氣壓力,單位為帕(Pa);T——絕對溫度,單位為開(K);R——空氣常數(臭氧339.8),單位為帕每開(Pa/K);k'比例因數,單位為每分鐘(min-l);H'測試條件下的臭氧半衰期,單位為分鐘(min)。(規范性)粉塵排放速率的測試方法C.1方法原理利用粉塵采樣器對測試室內的空氣進行取樣,測量通過過濾器的空氣體積,根據采樣前后過濾器的絕對重量和噴射比率,計算粉塵的濃度和排放率。C.2檢驗條件C.2.1試驗箱試驗箱應符合下列條件:b)相對濕度:50%±5%;c)空氣交換速率:試驗箱體積≤5m3:(1≤n≤5)±5%;試驗箱體積>5m3:(1≤n≤2)±5%;d)試驗箱空白值:當空氣交換速率n=1h-1時,粉塵的空白值應<10μg/m3;f)試驗箱體積:0.01<Veur/Vk<0.25其中:Veur——試驗樣品的體積;Vk——試驗箱的體積。測試用儀器包括:a)恒流量粉塵采樣器(玻璃纖維過濾器);b)精密電子分析天平。C.2.3測試版附錄A規定的測試版,使用最大打印幅面進行打印。C.2.4試驗用紙張使用60g/m2~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