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培訓課件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介紹項目名稱資助地方人民政府開展35種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免費篩查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目錄一、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基本知識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三、串聯質譜技術介紹四、專家團隊的組建五、項目內容與運行方式
一、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基本知識(一)什么是遺傳性代謝病?
遺傳性代謝病(inbornerrorofmetabolism,IEM)是一類有代謝功能缺陷的遺傳病;是一類涉及氨基酸、有機酸、脂肪酸、尿素循環、碳水化合物、類固醇、金屬等多種物質代謝障礙的疾病。患兒在新生兒期通常沒有癥狀,可是一旦出現異常臨床表現就表明疾病已進入晚期,身體和智力的損害已不可逆轉,失去了治療機會。是導致兒童殘疾或夭折的主要病因之一。。人體有一個完善的生化代謝體系
——集成電路圖人體內生化代謝是處于一個非常完善的代謝體系中,猶如一副集成電路板,各個部位控制著不同的代謝,有著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又具有一個非常巧妙的銜接關系。如糖代謝、氨基酸代謝、脂肪酸代謝、三羧酸循環、尿素循環等,但是一旦哪個環節受損,就會導致系統性的紊亂,紊亂的病態統稱為遺傳代謝性疾病。人體內生化代謝圖——集成電路圖每一代謝環節的阻滯都會導致代謝紊亂,這種病態即為代謝病(二)遺傳代謝病的病因遺傳性代謝病是由于基因突變,引起蛋白質分子在結構和功能上發生改變,導致酶、受體、載體等的缺陷,使機體的生化反應和代謝出現異常,中間代謝產物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的一大類疾病。造成出生缺陷發生有三大常見的原因:①遺傳因素:這種情況在上代或家族中可找到相同的患者。A.由于精子或卵子發生了異常而導致;B.通過帶有異常基因的父親或母親傳遞而來。②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包括的內容很多,主要有4個方面。A.物理因素:高溫、高熱、放射線等;B.化學因素:藥物、農藥、化肥等;C.生物因素:病原體感染,如細菌、病毒等;D.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酗酒、吸毒等。③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的病是有遺傳因素作背景,加上環境因素的影響,就會發病,如蠶豆病(一種溶血性疾病),有遺傳因素存在,吃蠶豆就可能發病,如果他不吃蠶豆,就可能不發病。先天性代謝缺陷致病因素在已發病例中:35%的患兒遺傳自父母的缺陷基因,由環境因素導致缺陷占65%。(三)什么是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指在新生兒期對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進行群體篩查,使患兒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避免智能殘疾的發生,提高人口質量而施行的專項檢查。即在新生兒出生后體內某些代謝產物出現異常,而尚未出現臨床癥狀、或者癥狀不明顯時就早期明確診斷,并進行及時而有效的對癥治療,以避免患兒的重要臟器出現不可逆性損害,進而保障兒童正常的體格發育和智能發育。這就是新生兒疾病篩查
(四)遺傳代謝病的分類糖代謝異常半乳糖血癥、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癥氨基酸代謝異常苯丙酮尿癥、尿素循環異常、支鏈氨基酸代謝異常(有機酸血癥MMA,MSUD)脂肪酸代謝異常短、中、長鏈脂肪酸氧化異常···核酸代謝異常
黃嘌呤尿癥、尿嘧啶胸腺嘧啶尿癥、β-脲基丙酸酶缺乏癥···細胞器官異常
線粒體疾病、過氧化媒體病、溶酶體疾病···遺傳代謝疾病的特點1.病種繁多,目前已發現500余種疾病。80%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單病發生率低,群體患病率高。3.基因突變與臨床表型復雜多樣。4.相對發病早,出生后6個月之前有臨床表現的大約有40多種。5.臨床表現不特異,醫生難于積累經驗,不易診斷,有賴遺傳學或生化方法確診。6.這些疾病多數在新生兒期不會出現典型臨床癥狀,之后一旦發現異常表現,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已不可逆轉。7.新生兒期篩查可及時診斷治療、挽救生命、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五)遺傳代謝病的臨床表現神經系統:在新生兒期發病者可表現為拒食、嘔吐、嗜睡,頑固性驚厥、肌張力亢進或低下,進行性運動失調,腦癱、智力低下,甚至昏迷、死亡等神經系統嚴重并發癥。消化系統:惡心、嘔吐、腹瀉,脫水,肝臟腫大或肝功能不全。代謝紊亂呼吸、循環:喂奶困難,呼吸困難,體重減少,有異味,低血糖,酮癥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高氨血癥。,其他:容貌怪異、皮膚和毛發異常、慢性濕疹、黃疸、
色素缺失、眼部異常、耳聾、頭圍小、生長發育遲緩等癥狀。
有機酸血癥癥狀喂養困難代謝性酸中毒癲癇發作昏睡脂肪酸氧化缺陷病癥狀低血糖肌肉無力癲癇發作心肌病如果不及時診斷會引起終身后遺癥:神經發育遲緩運動功能減退終身殘疾GA1(戊二酸血癥1型)GA1篩查
GA1無篩查GA-1—戊二酸血癥I型(六)遺傳代謝病的危害1、發病后果嚴重,致殘率及死亡率高2、總發病率不低3、具有隱匿性與不可逆轉性1.發病后果嚴重致殘率及死亡率高1)80%神經系統損害腦癱、智力低下、頑固性驚厥、拒食、嘔吐、神經功能異常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甚至引起昏迷或死亡。2)70%多臟器損傷如肝臟腫大、肝功能不全、腎損傷、黃疸、青光眼、白內障、容貌怪異、毛發異常、皮膚異常、耳聾等癥狀。
3)40%患兒終身殘疾嚴重影響患兒的智力及體格發育。相當多的IMD患兒在確診和治療之前即已死亡。4)因此遺傳代謝病是死亡率與傷殘率很高的疾病!對于每個患病的新生兒父母、家庭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如:常見的4種遺傳代謝疾病危害
苯丙酮尿癥發生率全國為萬分之一。患兒若能在出生1個月內服用一種低或無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一般不會出現智力損害。但如未經處理,95%的患兒智力會呈重度或極重度損害。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俗稱“呆小病”)發生率為萬分之五,是患兒在胎兒時期甲狀腺不發育或發育不良,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從而影響患兒身高和智力發育。由于患兒在新生兒期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家長往往拒絕作新生兒疾病篩查。而一旦患兒出現眼距寬、塌鼻梁、軀干長、四肢短等臨床癥狀后,即使再經治療,智力低下也已無法挽回。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多數患者在新生兒期可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危象,女性出現外生殖器男性化,男性有假性性早熟。蠶豆病是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患者一般在食用蠶豆后1-2天內出現急性血管內溶血,一旦發病,來勢兇猛,表現為全身不適、臉色蒼白、厭食、惡心、黃疸、尿色加深等。嚴重時可能導致昏迷、休克、全身衰竭,甚至會危及生命。2、總發病率不低
中國出生缺陷病總發生率約為5.6%,每年1600萬新生兒出生,其中約有90萬帶有出生缺陷。可見明顯出生缺陷約有25萬例;有40萬到50萬個有代謝缺陷的新生兒:其中就有五萬個癡呆、低智的患兒.國家每年因此損失二十個億。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兒童殘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漸成為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全國出生缺陷監測數據,中國圍產期出生缺陷總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由2000年的109./萬上升到2011年的153./萬。在全國嬰兒死因中的構成比順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其中先天性遺傳代謝病由于其高發及不可逆而導致終生發病,對兒童身體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出生缺陷唐氏篩查1866年,英國醫生唐.蘭頓發現21-三體病癥,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唐氏綜合癥”3、具有隱匿性與不可逆轉性隱匿性:新生兒出生后體內某些代謝產物雖已出現異常,但尚未出現臨床癥狀或者癥狀不明顯,就早期不容易診斷,是兒科臨床的疑難雜癥。此類疾病大多以神經系統癥候為主要臨床特點,其診斷主要依賴實驗室的特異性檢查。不可逆轉性此類疾病表現復雜,可以造成體內任何器官和系統的損害。患兒在新生兒期常沒有特別的臨床表現,一旦出現異常,身體和智力的損害已不可逆轉,失去了治療的機會,死亡率和復發率也很高,是導致嬰幼兒不明原因死亡或殘疾的主要病因之一。“新生兒篩查真的太重要了,我們必須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接受這項關系孩子一生的“安檢”。因此早期篩查是控制與降低遺傳代謝病危害最有效的途徑!(((9((七)遺傳代謝病的防治1防治策略——三級預防出生缺陷干預的關鍵是預防。預防先天性代謝缺陷病有三道防線———第一道是婚檢:第二道是產前診斷:第三道新生兒疾病篩查。2、防治關鍵——早查、早診、早治每一道防線都有獨特的防治方法,也有著預防不同疾病的效果,第三道防線是預防遺傳代謝疾病的重要環節新生兒疾病篩查就是現代預防醫學優生優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一)世界新生兒疾病篩查歷史1國際新生兒疾病篩查已有50多年發展歷史。1953年德國Bickel首先使用低Phe奶方治療PKU獲得成功,提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設想把患兒盡早從人群中篩選出來,因此形成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概念。1962-1963年美國篩查40萬例新生兒,發現病人20多名并早期治療,證明新生兒疾病篩查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此,新生兒疾病篩查逐步得到推廣,成為預防醫學一項重要措施。(一)世界新生兒疾病篩查歷史2
德國1991年至2001年間采用液相串聯質譜技術對出生人口的98%進行了篩查.澳大利亞自2004年起實現了全部采用液相串聯質譜技術進行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篩查。美國在2002年底已有24個州開展48種新生兒疾病篩查,2008年美國98%的出生嬰兒進行48種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篩查。日本、韓國的新生兒篩查已經由家長自愿篩查變為依照國家立法必須進行的項目。(一)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歷史11981年上海新華醫院和兒科醫學研究所開始篩查3種新生兒疾病(先天性甲低CH、苯丙酮尿癥PKU和半乳糖血癥GaL)1983年首次報告31862例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PKU的發病率為1:15930;先天性甲低為1:6309;未檢出GaL1982~1985年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組織全國11個省市PKU篩查協作組,共篩查新生兒約20萬,PKU發病率為1:16500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起步于20世紀80年初(一)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歷史21997~1999年中國、芬蘭新生兒疾病篩查合作項目在5大省市(天津、上海、河南、湖南和江西)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開展活動1998年,衛生部組織專家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根據全國的經濟水平對新生兒疾病篩查進行廠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國家用于患兒診治、護理、教育的經費是新生兒疾病篩查投入費用的3.7倍,充分體現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2001年廣州市進行相同內容經濟統計分析,開展先天性甲低和PKU兩種疾病篩查每年可挽回經濟損失29265246元,成本效益之比為7.9,高于全國水平1倍以上
(一)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歷史3(政策環境)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一種有效方法,黨和政府為了推進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1994年國家頒布的《母嬰保護法》中已明確提出“逐步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2000年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明確提出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母嬰保健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再次強調推廣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重要性。國務院《2011-2020中國兒童發展規劃》提出了“減少新生兒出生缺陷和兒童死亡、預防和控制兒童疾病”;2002年衛生部、中國殘聯人聯合會共同推出《中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和殘疾行動計劃(2002-2010)》衛生部2009年出臺了《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衛生部多次組織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專家編寫和修改《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規范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
(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1組織體系:經過20余年的探索,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經歷了自發開展到有序和系統規劃的組織過程,初步建立了比較系統的服務體系:1、服務有標準——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2、管理有規范——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3、檢測有網絡——至2008年我國已經建立了146個新生兒篩查實驗室4、病種有要求——主要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和苯丙酮尿癥兩種導致智能發育障礙的疾病。(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2篩查種類1.全國各地主要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和苯丙酮尿癥兩種導致智能發育障礙的疾病。2.廣東和廣西兩地根據當地疾病譜的特點增加了G6PD篩查。3.南京、無錫、上海、黑龍江部分地區還增加了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的篩查。(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3篩查規模開始我國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覆蓋率較低,至2002年底篩查覆蓋率尚不到20%。2002年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收集各地主要新篩中心的數據。1985~2001年16年各地篩查:PKU581.7萬例新生兒,發現患兒522例,發病率l:11144;先天性甲低552.4萬,發現患兒1836例,發病率1:3009。目前以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和苯丙酮尿癥為主要項目的篩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4篩查技術先天性甲低主要測定TSH,絕大多數實驗室使用酶免疫法(EIA)、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DELFIA)和熒光酶免疫法新生兒疾病篩查早期應用的放射免疫試驗方法(RIA)因靈敏度較低,目前已經不建議采用PKU篩查使用Guthrie細菌抑制法(BIA)和熒光法G6PD缺乏癥篩查使用紙片熒光斑點法目前上海、北京等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采用先進的串聯質譜技術進行新生兒篩查。(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5存在問題
1、篩查病種少2、篩查技術落后3、招回難(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6
1、篩查種類少目前國內開展新生兒代謝缺陷病篩查普遍存在篩查病種少、普遍只做2-4種遺傳代謝疾病全國各地主要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和苯丙酮尿癥兩種導致智能發育障礙的疾病。廣東和廣西兩地根據當地疾病譜的特點增加了G6PD篩查。南京、無錫、上海、黑龍江部分地區還增加了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的篩查。(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62、篩查技術滯后由于受制于經濟與技術服務條件等因素,我國大多數地方只能采用效率很低的熒光分析法等篩查手段篩查2-3種遺傳代謝疾病,只能解決一種實驗檢測診斷一種疾病,遠不能滿足家庭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國家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要求。先天性甲低主要測定TSH,絕大多數實驗室使用酶免疫法(EIA)、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DELFIA)和熒光酶免疫法.新生兒疾病篩查早期應用的放射免疫試驗方法(RIA)因靈敏度較低,目前已經不建議采用.PKU篩查使用Guthrie細菌抑制法(BIA)和熒光法。G6PD缺乏癥篩查使用紙片熒光斑點法。這些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均是“一項實驗檢測一種疾病”的方法,且檢測時間過長——篩查效率低;靈敏度低。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篩查技術(二)中國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現狀7
3、招回難
1.陽性召回是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召回工作中存在篩查陽性疑似病例召回率不高的現象已受到衛生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3.如何采取靈活的、人性化的召回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篩查陽性召回率,保證患兒盡早得到確診和治療,有效避免體格發育障礙和智力低下的發生是關鍵的一環。
1998~2006年新生兒疾病篩查召回結果——————————————————————————
年度疑似病例數召回數召回率%p——————————————————————————1998~2001103060758.9<0.012002~200510772847178.6<0.0120062657229986.5——————————————————————————以福建新篩召回管理現狀為例三、串聯質譜技術簡介(一)串聯質譜儀技術的定義(MS/MS)
質譜儀通過檢測物質的質量與電荷比(m/z)
對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儀器
串聯質譜的原理;是將2個質譜儀經一個碰撞室串聯而成目的是提高檢測的特異性和靈敏性。MS/MS同時可檢測數十種氨基酸可協助診斷數十種與氨基酸有關的遺傳代謝病檢測的疾病譜顯著擴大。該方法還可同時自動計算相關物質的比值兩者結合可提高對某些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因此優于其他技術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大大降低篩查診斷的假陰性和假陽性尤其對已作為常規篩查的疾病。有報道篩查苯丙酮尿癥數十萬例達到了零錯誤率(二)串聯質譜技術的優勢1.與傳統遺傳代謝病檢查手段相比,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性、高通量”、“高效率。的優勢技術;即通過一次實驗可篩查出包括氨基酸、有機酸代謝紊亂、脂肪酸氧化缺陷在內的十幾~幾十種遺傳代謝性疾病,。2.真正實現了從“一種實驗檢測一種疾病”到“一種實驗檢測多種疾病”的轉變,并使假陽性和假陰性的發生率大大降低,適合大規模遺傳代謝病篩查,為遺傳代謝疾病廣譜篩查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技術保障。3.采用血濾紙片作為檢測樣品,易于采集及遞送,節省時間和成本。MS/MS的應用是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的革新
1.代謝病臨床無特異性.臨床癥狀和體征——缺乏特異性常規試驗檢測——缺乏特異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缺乏特異表現2.遺傳性代謝疾病患兒急性期病情危重,死亡率極高,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關鍵。傳統的輔助檢查手段也難以提供確診依據,許多患兒因此錯過了最佳干預期而致愚、致殘,甚至致命。3.病種繁多--500多種代謝病種與臨床無特異性的特點決定了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4..因此新篩與臨床都需要:廣譜、快速、靈敏度高的篩查技術。做到從“一種實驗檢測多種疾病”的要求。這就是串聯質譜技術!
隨著串聯質譜技術的應用、經濟的發展、社會進步和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會同預防接一樣普及,篩查的病種會逐步增多,新生兒疾病篩查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發展趨勢串聯質譜篩查與傳統篩查方法比較傳統篩查一滴血片一種試劑一次試驗一項參數一種疾病串聯質譜遺傳代謝病篩查一滴血片一種試劑一次試驗上百項參數40余種疾病普通新生兒(按時間表進行篩查)高風險患兒1.有不明原因死亡的兄弟姐2.父母曾經流產或習慣性流產3.出現遺傳代謝病癥狀4.嬰兒為試管嬰兒5.被送進NICU的嬰兒每個新生兒都需要進行篩查1、公益性——資助額度大串聯質譜技術是當前最先進、有效的篩查分析技術,由于設備價格昂貴,
目前僅應用于各種高端實驗室。運用串聯質譜分析技術篩查48項遺傳代謝病,北京市各大醫院的收費標準是880元/人。運用國際先進技術免費篩查對受檢嬰兒及家庭是很大的實惠!2、先進性——技術服務層次高篩查技術——國際接軌服務機構——高端服務專家——層次高四、專家團隊介紹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專家委員是我會乃至農工黨中央連接我國醫衛界科技精英的橋梁和紐帶,是由我國醫療衛生領域各專業各學科各方面的業內前輩、學科帶頭人、相對權威的一批專家學者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承擔與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相關的調研、咨詢、培訓和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是服務于中國的初級衛生保健事業,支持公益事業的發展和創新,提供專家技術方面的建議、指導和幫助.遺傳代謝疾病專家委員會的組建一、目的:1.推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的良性發展,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2.搭建遺傳代謝疾病的科學研究,技術交流與新篩工作指導平臺;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遺傳代謝疾病防治的服務體系。二、背景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在全國部分省、市開展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的同時;需要有高端的技術指導、嚴格的質量把關、組建國內高端的具有權威性的遺傳代謝疾病專家隊伍,體現公益組織對新篩工作項目的嚴謹性。從而共同推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再上新新臺階。為攜手共促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的有效落實,經我會研究決定擬聘您為專家團隊在新篩工作中的作用為推動新篩工作進展,體現公益組織對新篩工作的支持,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在全國部分省、市開展新生兒疾病免費篩的同時,組建了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專家委員會新篩專業委員會,聘請了三十多位國內省級以上高端遺傳代謝病方面知名專家,為遺傳代謝病篩查項目的設計與運行提供技術支持。為遺傳代謝篩查工作在技術上給預指導,在質量上予以監督。借助免費新篩項目,在健康人群中采用新技術、多病種上提供大樣本、大數據,為科研提工作供我國第一手可靠資料;為研討國際、國內遺傳代謝疾病防治的新進展搭建了平臺。部分專家介紹1羅小平,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同濟醫學院遺傳代謝病診斷中心主任,同濟醫院兒科學系主任,遺傳代謝內分泌研究室主任。為亞太兒童內分泌學會前任主席,全球兒童內分泌和糖尿病學會常務委員,亞洲兒科遺傳代謝病學會理事;中華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及全國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病學組組長;中華圍產醫學會常務委員,胎兒醫學學組副組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副組長;衛生部新生兒篩查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兒科學會主任委員。國內外35種專業雜志亞洲主編、副主編、編委或審稿專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主編/參編/參譯35部專著,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國家藥監局兒科內分泌及遺傳代謝病藥物臨床試驗基地負責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遺傳代謝病學、兒童內分泌學及新生兒/圍產醫學。部分專家介紹5王治國,男,職稱:臨檢中心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任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研究員、副主任兼室間質評室主任。中國醫院協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在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一直從事臨床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研究工作。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專家組成員。研究方向:致力于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實驗室質量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部分專家介紹6歐明才,男,職稱:主任醫師,職務:主任。現為四川省新生兒疾病篩查實驗室主任,四川省婦幼保健機構評審委員會專家庫成員。負責四川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實驗室的業務管理和篩查疾病患兒診療工作。先后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有1項省級科研成果,現有關于新生兒疾病篩查的在研省級科研課題2項。國家級新生兒疾病篩查專家組成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出生缺陷與控制專委會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學組成員、衛生部臨檢中心室間質量評價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和診治。廊坊試點啟動儀式部分專家介紹76、黃曉春,女,職稱:博士,主任技師。現任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深圳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主任,廣東省優生優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新生兒疾病篩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專家組成員;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室間質評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致力于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的分析與研究。部分專家介紹8李梅,女,職稱:主任醫師。職務:主任現任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首席醫療專家,大內科主任兼急診急救科主任,同時兼任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兒科組成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委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會理事,黑龍江省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實用兒科雜志》、《中國小兒急救醫學》和《國際兒科學雜志》編委,獲省、市科技進步獎4項,發表論著、論文、綜述及譯文50余篇,參編兒科書3本,曾任哈爾濱市政協第8~11屆委員和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委員研究領域:新生兒重癥與兒科重癥監護。部分專家介紹9江劍輝,男,職稱:主任醫師。職務:主任現任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中心主任。25年累計篩查了200萬新生兒,建立了國內第二個串聯質譜篩查實驗室,熟練運用串聯質譜技術進行40余種遺傳代謝病篩查和早期診治。在國內率先將計算機信息技術用于新生兒疾病篩查,并且自主研發多款軟件形成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信息系統、率先實現信息化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專家組成員研究方向:致力于遺傳代謝病篩查、檢測、診斷、早期治療。部分專家介紹10劉麗宏,女,職稱:藥理學博士、主任藥師,職務:主任。曾任第四軍醫大學分子藥理學博士,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學博士后,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藥事部主任、Ⅰ期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臨床藥學、疾病診斷與篩查、藥理學、毒理學等研究。近年來先后引進“中毒藥物快速篩查”、“全譜氨基酸檢測”等多項臨床特色項目。整合多學科技術,將生物小分子的檢測與代謝組學進行有機結合,探索機體中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代謝物的變化,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技術研究并成功應用于臨床上萬例篩查;近幾年來承擔相關課題研究11項。5年來,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錄,申請發明專利6項。研究方向:臨床藥學、臨床疾病診斷與篩查、藥理學、毒理學、醫院藥學管理等。部分專家介紹11王維鵬,男,職稱:主任技師。職務:主任現任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檢驗科、遺傳中心、輸血科主任。國家級新生兒疾病篩查組成員。致力于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及診斷、遺傳疾病診斷及產前篩查、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方面的學術研究。舉辦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高峰論壇,1.為推動新篩工作順利進展,總結、交流我國新篩工作所取得之成就,以便對此領域的學術研討、交流有推進作用,我會擬定明年五月在北京主辦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高峰論壇,屆時來自全國各地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領軍精英匯聚北京,共話今后遺傳代謝疾病前景與發展。2.故此邀請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管理專家、技術專家前來參會3.為推動新篩工作順利進展,總結、交流我國新篩工作所取得之成就,在本次論壇會前將在全國征集、篩選新生兒疾病篩查相關優秀論文10篇,刊登在中國初級衛生保健雜志上。
最佳方案:
第一代新篩+第二代35項篩查
關系孩子一生健康的“安檢”35種遺傳代謝疾病
脂肪酸代謝疾病(11種)
1.肉堿/酰基肉堿轉移酶缺乏癥2.肉堿棕櫚酰轉移酶缺乏Ⅰ型3.新生兒肉堿棕櫚酰轉移酶缺乏Ⅱ型4.極長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5.3-羥基長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6.三功能蛋白缺乏癥7.中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8.羥基短鏈酰基輔酶A脫缺乏癥9.多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10.短鏈酰基輔酶A脫缺乏癥11.2,4-二烯酰輔酶A還原酶缺乏癥
35種遺傳代謝疾病
氨基酸代謝疾病(11種)
1.楓糖尿病2.高胱氨酸尿癥3.高甲硫氨酸血癥4.酪氨酸血癥5.精氨琥珀酸尿癥6.瓜氨酸血癥7.精氨酸血癥8.高血氨癥、同型瓜氨酸尿癥、高鳥氨酸血癥綜合癥9.5-羥脯氨酸尿癥(焦谷氨酸尿癥)10.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癥11.高鳥氨酸血癥35種遺傳代謝疾病
有機酸代謝疾病(13種)1.3-羥-3-甲基戊二酰輔酶A分裂酶缺乏癥2.戊二酸血癥Ⅰ型3.戊二酸血癥II型4.丙酸血癥5.2-甲基丁酰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6.甲基丙二酸血癥7.異戊酸血癥8.3-甲基巴豆酰輔酶A羧化酶缺乏癥9.多種輔酶A羧化酶缺乏癥10.線粒體乙酰乙酰輔酶A硫解酶缺乏癥11.丙二酸尿癥12.異丁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13.3-甲基戊二酰輔酶A羥化酶酶缺乏癥
罕見遺傳疾病簡介及治療方法
1.苯酮尿癥(PKU)苯丙胺酸在分解成酪胺酸的代謝路徑中發生障礙,導致苯丙胺酸大量堆積體內,產生許多有毒的代謝物質,造成腦部傷害,甚至嚴重的智力障礙。苯酮尿癥可分為食物型與藥物型兩種。食物型的病患要避免吃含苯丙胺酸的食物,舉凡魚、肉、蛋、奶、豆類之食物,都要嚴格控制,病患得靠特殊奶粉來補充營養。藥物型的患者則必須補充一些副作用極大的神經傳導物質,其病癥的控制上,較食物型之患者略為困難。治療:給予特殊奶粉楓糖尿癥2.人體中缺少支鏈甲型酮酸脫氫酵素,使得支鏈胺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基酸)的代謝無法進行去羧基化反應。通常罹患此癥嬰兒,在開始喂食后數天至一周內,會出現嘔吐、嗜睡、食欲減低、呼吸急促、黃疸、抽搐等現象,身上散發焦糖的體味或尿味,嚴重者會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治
療:以限制支鏈胺基酸的攝取,再補充特殊奶粉及維持體內代謝物質之平衡為主。3.酪胺酸血癥酪胺酸是人體一種非必須胺基酸,主要的來源包括飲食攝入及苯丙胺酸代謝所產生的中間產物。遺傳性高酪酸血癥主要成因為酪氨酸代謝過程中酵素功能異常所造成,其中第一型為β-羥基-苯基-焦葡萄酸氧化酶缺乏所致。急性高酪胺酸血癥為快速且猛爆性的病程,若不及時治療,將有死亡的危險。病程通常發作于1至6個月大的時候,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脹及低血糖等病征,另有肝臟病變及神經方面的癥狀。至于慢性高酪胺酸血癥多在一歲以后才發展出病狀,包括生長遲緩、腸胃道癥狀、進行性肝硬化、多重腎缺損和佝僂癥等臨床的表現。,并以藥物NTBC來治療。治療:以特殊奶粉限制苯丙胺酸及酪氨酸之奶粉的攝取,并以藥物NTBC來治療。4.高胱胺酸尿癥因為胱硫醚合成酵素的功能缺乏,造成高半胱胺酸合成胱胺酸的過程中發生障礙,在體內堆積甲硫胺酸、高胱胺酸、高半胱胺酸及復合雙硫化合物等異常代謝產物。主要癥狀為智能不足、骨骼畸型、眼球水晶體脫位、心臟血管疾病及血栓等臨床癥狀。治療:可使用高劑量的維生素B6(VitB6)或限制甲硫胺酸的攝取,再使用特殊奶粉來補充體內所需之胺基酸。給予特殊奶粉5.瓜胺酸血癥.瓜胺酸是尿素循環中的一個胺基酸,尿素代謝循環是人體內排除氨的主要途徑。瓜胺酸代謝不良將導致尿素循環功能障礙而引發高血氨。此類病患出生時并無明顯癥狀,在經過喂奶數小時至數天后開始發病,剛開始會有嘔吐、喂食困難、吸吮力變差等現象,緊接著呼吸變得急促、常顯現倦怠感、有時會哭鬧不安及出現痙攣,而意識狀況則是逐漸惡化終至昏迷。若不及時加以治療即會造成智力受損及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害。臨床上可分為新生兒型及成人型,成人型則屬再發性高血氨癥。治療:原則以降氨藥如安息香酸或苯丁酸鈉鹽為主,另外,特殊奶粉及低蛋白的飲食限制也很重要。另外,補充精胺酸也可改善治療效果。6.精胺酸血癥為高血氨癥的一種,主要為精胺酸酶缺乏所致,疾病癥狀常是以神經學癥狀為主。治療:原則與瓜胺酸血癥相似,均需以特殊奶粉控制蛋白質的攝取。7.高氨血癥為高血氨癥的一種,主要癥狀為喂食困難、嘔吐、昏睡、肌肉張力低、痙攣、抽搐、癲癇、呼吸暫停及昏迷等。治療:原則以特殊奶粉控制以及低蛋白質食物控制,除了降血氨藥物治療之外,必要時得補充瓜胺酸。8.極長鏈脂肪酸代謝異常人體由食物或奶粉攝取各種脂肪酸,而脂肪酸必須進入細胞的能量工廠-「粒線體」中以進行分解,分解所產生的能量可提供細胞進行使用。脂肪酸的分解若產生問題,身體許多功能便會失調,特別是肌肉、心臟、腎臟等器官。極長鏈脂肪酸的分解若出現問題,多以低酮性低血糖表現,另外,肝臟及心臟均會發生病變。治療:飲食方面以少量多餐避免飢餓為主,限制長鏈脂肪酸的攝取與補充肉鹼是主要的治療原則。9.長鏈脂肪酸代謝異常長鏈脂肪酸的分解障礙則會造成喂食困難、肝臟及心臟腫大,另外,腦部的傷害及肌肉無力會陸續發生,若不及時加以治療,會有死亡的危險。治療:飲食控制以高碳水化合物的低脂肪飲食為主,補充中鏈脂肪酸(MTCoil)、核黃素與肉鹼為治療原則。10.中鏈脂肪酸代謝異常
脂肪酸氧化障礙會導致能量不足與代謝中毒,產生腦病變、心肌病變及肌肉病變等癥狀,造成突然發作的低酮性低血糖、嘔吐、嗜睡及昏迷等類似雷氏癥候群之癥狀。此病類多發生于白人及北歐地區。治療:在飲食方面應少量多餐,避免飢餓并限制長鏈及中鏈脂肪酸的攝取,并以肉鹼治療。11.短鏈脂肪酸代謝異常
短鏈脂肪酸分解障礙通常會造成喂食困難及低血糖昏迷,生長可能會出現遲緩,其臨床表現較多樣化,可包含腦病變及代謝異常。治療:飲食上必須避免飢餓,并以肉鹼來治療。12.肉鹼穿透障礙
此疾病為肉鹼與脂肪酸結合之后無法進入粒線體,通常在新生兒時期即發病,癥狀為新生兒期高血氨、低酮性低血糖昏迷、心律不整及心肌病變等,治療:治愈狀況不佳。13.肉鹼結合酵素缺乏癥第一型
肉鹼負責將脂肪酸運送到細胞的能源中樞-「粒線體」,脂肪酸隨即在粒線體中進行分解并產生能量,若肉鹼無法與脂肪酸結合或結合后無法分離,導致運輸脂肪酸進入粒線體的功能喪失,其癥狀大多為心肌病變、低酮性低血糖昏迷以及肌肉無力等。肉鹼棕櫚酰基轉移酶缺乏癥第一型是肉鹼無法與脂肪酸結合,第一次發病大多在兩歲左右,以低酮性低血糖昏迷呈現,此外,肝功能及腎功能都會受到影響。肉鹼結合酵素缺乏癥第二型14.肉鹼結合酵素缺乏癥第二型肉鹼與脂肪酸在共同進入粒線體后,無法進行分離,分為成人型及新生兒型。成人型多因激烈運動之后產生肌肉溶解,肌肉疼痛及血尿,甚至導致腎衰竭。新生兒型則對生命有威脅性,必須及時治療。治療:包括低蛋白、低脂肪及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治療,應避免飢餓及保持體溫。肉鹼的補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15.肉鹼吸收障礙肉鹼缺乏癥的病兒無法將脂肪酸運送到粒腺體,以進行氧化產生能量,在一歲前會發生高血氨性腦病變。治療:及早診斷,定時補充肉鹼即可痊愈。16.戊二酸血癥第一型因為戊二酰基輔酶A去氫酶缺陷,導致分解離胺酸與色胺酸之代謝異常,造成有毒的代謝產物,如戊二酸等會過量堆積于血液與組織中而由尿液排出,造成漸進的神經學癥狀異常。一般而言,患者在兩歲之前發展正常,可能有無癥狀的巨腦,在嬰兒期的晚期呈現出癥狀,包括神經癥狀如運動困難、漸進式的手足舞蹈癥、肌肉低張到僵硬、麻痺、四肢向外翻轉,身體呈弓狀等,也可能會有癲癇或昏睡昏迷的急性發作。治療:飲食控制及核黃素與肉鹼補充為原則,以及避免飢餓。早期治療有相當好的成果,但長期的預后還不是很清楚。17.戊二酸血癥第二型
此病癥主要成因為多發性酰基輔酶A去氫酶缺乏所導致,因而造成脂肪酸及支鏈氨基酸代謝出現問題。主要癥狀為急性的代謝異常,新生兒會有低血糖、酸血癥、肌肉無力、肝臟腫大等癥狀,另外,腳底會有汗臭味。治療:飲食控制方面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為主,并以少量多餐進行,以補充核黃素與肉鹼為治療原則。18.甲基丙二酸血癥是有機酸血癥中最常見的一種,此癥因甲基丙二酸輔酶A變位酶功能異常,導致體內甲基丙二酸、丙酸等有機酸的蓄積而造成一系列神經系統損害,患者會突然發生進食不良,呼吸急促甚至昏迷,嚴重時引起酮癥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高甘胺酸血癥,新生兒、嬰幼兒期死亡率很高或出現嚴重的后遺癥。晚發型的患者雖然病情較輕,但因診斷困難,導致腦部已出現傷害。治
療:長期治療靠特殊奶粉控制飲食的蛋白質,以減少蛋白質的分解。19.丙酸血癥
有機酸血癥的一種,所謂有機酸血癥是蛋白質分解途徑出現障礙,許多有害的有機酸便堆積在血液中,造成新生兒喂食困難、嘔吐、呼吸急促及昏迷等,若不及時治療,將有死亡的威脅。治療原則以降低血液的酸性為主,若無法以電解質溶液來降血酸,可進行血液透析,另外,可以肉鹼來補充間接性肉鹼缺乏,同時降低特殊蛋白質的攝取。20.異戊酸血癥此病癥為異戊酸輔酶A去氫酶缺乏癥,發病年齡為0~1歲,急性期癥狀包括嘔吐、缺乏食欲、無精打采、嗜睡、神經癥狀、體溫低等,通常發作的原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或攝取太多高蛋白食物。治療:使用特殊奶粉限制蛋白質攝取及肉鹼和口服甘胺酸(Glycine),可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21.3-甲基巴豆酰輔酶A羧化酶缺乏癥
此病癥亦為白胺酸代謝異常之疾病,疾病癥狀包括肌肉無力、癲癇及皮膚方面的病變。治療:以飲食控制及補充肉鹼或Biotin為主要原則。22。3-羥基-3-甲基戊二酸尿癥由于體內無法合成酵素來分解白胺酸,導致體內堆積有害人體的有機酸,若無法及時以藥物治療或食物控制,患者常會因酸中毒而致智障或死亡。發病征狀如下:持續性嘔吐、四肢無力、盜汗、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呼吸改變、抽筋痙攣、暴躁易怒、昏睡乃至昏迷。由于體內無法合成酵素來分解白胺酸,導致體內堆積有害人體的有機酸,若無法及時以藥物治療或食物控制,患者常會因酸中毒而致智障或死亡。發病征狀如下:持續性嘔吐、四肢無力、盜汗、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呼吸改變、抽筋痙攣、暴躁易怒、昏睡乃至昏迷。
23.三功能蛋白質缺乏癥本疾病是一種脂肪酸氧化代謝異常疾病,由于三功能蛋白質扮演粒腺體中的脂肪酸氧化過程的觸媒,如果三功能蛋白質缺乏會引起喂食困難、低血糖、昏睡及意識不清,導致不明原因的嬰兒猝死癥及心肌或肌肉病變。治療:飲食以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為主,少量多餐避免飢餓,并且補充肉鹼。24.乙基丙二酸血癥有機酸血癥的一種,因為堆積有害的代謝產物,導致酸血癥及神經性癥狀。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航線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溪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圖文信息處理與再現》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藥劑學實驗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生物技術制藥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2024-2025學年高考全真模擬考卷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巴中學市恩陽區實驗中學2025屆初三第二次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暑假聯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運河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長春工業大學《放射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一中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主提升機司機培訓課件
- 數獨比賽六宮練習題道練習
- 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
-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培訓
- 3號鋼筋加工場桁吊安裝方案
- 部編版(統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文學常識及文化常識(共4頁)
- 世界500強企業企業文化(企業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集錦
- 《QCC對策擬定》ppt課件
- 《管子·弟子職》全文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