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J□□□□—20□□

目次

前言......................................................................II

1適用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評估區域..................................................................1

5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2

6區域電磁環境質量評估......................................................3

7質量保證..................................................................4

附錄A(資料性附錄)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記錄單........................5

附錄B(資料性附錄)區域電磁環境質量評估報告單............................6

附錄C(規范性附錄)區域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地圖標注顏色示例..................7

HJ□□□□—20□□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防治電磁輻射污染,規范區域電磁

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0.1MHz~6GHz頻段車載式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的技術要求及內容。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附錄C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北京市核與輻射安全中心。

本標準生態環境部20□□年□□月□□日批準。

本標準自20□□年□□月□□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

HJ□□□□—20□□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0.1MHz~6GHz頻段車載式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的技術要求及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的監測與評估。

本標準不適用于電磁輻射設施(設備)的監測與評估。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8702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電磁環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存在于給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

3.2電場強度electricfieldstrength

矢量場量E,其作用在靜止的帶電粒子上的力等于E與粒子電荷的乘積,其單位為伏特每米(V/m)。

3.3電場強度占標率electricfieldstrengthpercentageofstandard

電場強度與限值的比率。按照GB8702中評價方法的公式計算,由監測儀器直接讀取,用百分數

(E%)表示。

3.4電磁環境質量指數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qualityindex

用于表征評估區域電磁環境質量。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分為區塊指數和區域指數,區塊指數由一平方

公里網格內有效測點電場強度占標率的算術平均值得到,用EQI區塊表示;區域指數由評估區域內區塊

指數的算術平均值得到,用EQI表示。

4評估區域

評估區域由一個或數個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城市建成區組成。也可根據需求調整評估區域。

1

HJ□□□□—20□□

5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

5.1環境條件

監測時的環境條件應符合監測系統的使用要求。

5.2監測頻段

0.1MHz~6GHz。

5.3監測因子

區域電磁環境的監測因子為射頻電磁場,監測參數為電場強度。

5.4監測時間

根據評估區域的大小及環境條件,一次巡測工作可分多個工作日完成。

監測時間為5:00~23:00。也可根據需求在其他時段進行測量。

5.5監測系統

監測系統主要由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衛星定位設備和數據采集設備構成。

5.5.1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

使用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獲取每個測量點位的監測讀數。其基本電性能應符合下表1要求。

表1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電性能基本要求

項目指標

900MHz~3GHz,≤±1.5dB

頻率響應

<900MHz,或>3GHz,≤±3dB

動態范圍>60dB

探頭的檢出下限≤0.05V/m

探頭檢出限

且上檢出限≥100V/m

線性度≤±1.5dB

頻率誤差<被測量頻率的10-3數量級

<900MHz,各向同性<2dB

各向同性900MHz~3GHz,各向同性<3dB

>3GHz,各向同性<5dB

監測儀器的探頭(天線)采用各向同性探頭,工作頻段能夠覆蓋監測所需的頻段。

監測儀器的檢波方式為方均根檢波。

監測儀器的工作性能應滿足車載式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的需求。

5.5.2衛星定位設備

用于獲取每個測量點位的經緯度,并將其與測量點位對應的監測讀數關聯起來標記在電子地圖上。

2

HJ□□□□—20□□

衛星定位設備可以是獨立的裝置,也可以集成在監測儀器中。

5.5.3數據采集設備

用于自動連續記錄和存儲每個測量點位的實時監測結果。

5.6監測高度

使用合法可上道路行駛的車輛作為監測系統搭載平臺,車頂較平坦,且有足夠空間架設監測儀器。

監測時,探頭(天線)距地面(或立足平面)1.7~2.5m。也可根據需求,在其他高度進行監測。

5.7監測布點

車輛搭載監測系統沿評估區域內的公共開放道路巡測,測量點位間距不大于5m。

在遵守交通規則和確保行車安全的前提下,車輛行駛速度控制在60km/h以內。

5.8監測讀數

讀取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的實時值,包括電場強度及其對應的電場強度占標率。

5.9記錄

5.9.1監測條件的記錄

記錄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天氣狀況。

監測日期、監測起止時間、監測人員、監測儀器型號和編號、探頭(天線)型號和編號、車型及探

頭(天線)架設高度。

5.9.2監測結果的記錄

每個測量點位應記錄電場強度、電場強度占標率、經緯度、測量日期及時間,還應記錄頻譜數據和

頻譜圖。

6區域電磁環境質量評估

6.1數據處理

經緯度相同的多個測量點位,計為一個有效測點,其監測讀數取平均值后參與6.2中計算。

其余經緯度不同的測量點位,每個都計為有效測點,其監測讀數直接參與6.2中計算。

6.2區塊評估

將已獲取巡測數據的評估區域劃分為1km×1km的多個網格區塊,按式(1)計算每個網格區塊電

磁環境質量指數EQI區塊:

∑?(?%)

???=?=1?…………(1)

區塊?

式中:(?%)?——有效測點i的電場強度占標率;

?——網格區塊內的有效測點數量。

3

HJ□□□□—20□□

計算所得EQI區塊對應表2中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區間給出評估結果。

6.3區域評估

按式(2)計算區域電磁環境質量指數EQI:

?

∑?=1???區塊

???=?…………(2)

?

式中:???區塊——網格區塊i的電磁環境質量指數;

?

?——評估區域內的網格區塊數量。

計算所得EQI對應表2中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區間給出評估結果。

表2區域電磁環境質量指數

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區間(%)0<EQI<2020≤EQI≤5050<EQI≤100100<EQI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指數級別一級二級三級超標

7質量保證

監測機構應當具備與所從事的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業務相適應的能力和條件。

監測儀器(包括天線或探頭)應定期檢定或校準,并在其證書有效期內使用。

每次監測前后均應檢查監測系統,確保監測系統在正常工作狀態。

監測人員應經業務培訓,現場監測工作應不少于2名監測人員才能進行。

監測人員應確保巡測數據點位與車輛行駛路徑相符。

監測時應排除人為干擾因素。

任何存檔或上報的監測和評估結果應經過復審。

應建立完整的監測文件檔案。

4

HJ□□□—20□□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記錄單

測量任務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測量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溫度:___~____℃濕度:___~____%天氣:_________

儀器型號及編號:_________天線型號及編號:__________車型:_______探頭架設高度:______m

電場強度電場強度

點位編號經度緯度測量時間

(V/m)占標率(%)

1__時__分__秒

………………

說明:監測數據記錄單、各點位對應的頻譜圖和頻譜數據由數據采集設備自動記錄并可以作為數據文件

導出。

5

HJ□□□□—20□□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評估報告單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評估報告單

評估區域______省______市(地)______縣(區)城市建成區。

監測單位

監測起止時間: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

監測條件監測時段:____時~____時;

天氣:____;環境溫度:____;環境濕度:____。

監測儀器型號:_____;校準證書編號及有效期:________;檢出限:______。

監測頻段

監測點位數量有效測點總數:萬個。

1.區塊評估結果

區塊共計______個;

區塊電磁環境質量指數EQI區塊:____~____;

區塊電磁環境質量指數級別:一級區塊______個,二級區塊______個,三級區塊

評估結果

______個,超標區塊______個。

2.區域評估結果

電磁環境質量指數EQI=_____;

電磁環境質量指數級別:________。

6

HJ□□□□—20□□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地圖標注顏色示例

根據各評估區塊電磁環境質量指數級別,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在測繪地圖上,直觀反映評估區域電磁

環境質量。

配色RGB

區域電磁環境備注

RGB

質量指數級別

一級115194251藍色

二級5020550綠色

三級2552230黃色

超標25500紅色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HJ□□□□-20□□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

(試行)

Monitoringandassessmentmethodfor

regional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quality(ontrial)

(征求意見稿)

HJ□□□□—20□□

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方法(試行)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0.1MHz~6GHz頻段車載式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的技術要求及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的監測與評估。

本標準不適用于電磁輻射設施(設備)的監測與評估。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8702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電磁環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存在于給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

3.2電場強度electricfieldstrength

矢量場量E,其作用在靜止的帶電粒子上的力等于E與粒子電荷的乘積,其單位為伏特每米(V/m)。

3.3電場強度占標率electricfieldstrengthpercentageofstandard

電場強度與限值的比率。按照GB8702中評價方法的公式計算,由監測儀器直接讀取,用百分數

(E%)表示。

3.4電磁環境質量指數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qualityindex

用于表征評估區域電磁環境質量。電磁環境質量指數分為區塊指數和區域指數,區塊指數由一平方

公里網格內有效測點電場強度占標率的算術平均值得到,用EQI區塊表示;區域指數由評估區域內區塊

指數的算術平均值得到,用EQI表示。

4評估區域

評估區域由一個或數個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城市建成區組成。也可根據需求調整評估區域。

1

HJ□□□□—20□□

5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

5.1環境條件

監測時的環境條件應符合監測系統的使用要求。

5.2監測頻段

0.1MHz~6GHz。

5.3監測因子

區域電磁環境的監測因子為射頻電磁場,監測參數為電場強度。

5.4監測時間

根據評估區域的大小及環境條件,一次巡測工作可分多個工作日完成。

監測時間為5:00~23:00。也可根據需求在其他時段進行測量。

5.5監測系統

監測系統主要由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衛星定位設備和數據采集設備構成。

5.5.1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

使用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獲取每個測量點位的監測讀數。其基本電性能應符合下表1要求。

表1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電性能基本要求

項目指標

900MHz~3GHz,≤±1.5dB

頻率響應

<900MHz,或>3GHz,≤±3dB

動態范圍>60dB

探頭的檢出下限≤0.05V/m

探頭檢出限

且上檢出限≥100V/m

線性度≤±1.5dB

頻率誤差<被測量頻率的10-3數量級

<900MHz,各向同性<2dB

各向同性900MHz~3GHz,各向同性<3dB

>3GHz,各向同性<5dB

監測儀器的探頭(天線)采用各向同性探頭,工作頻段能夠覆蓋監測所需的頻段。

監測儀器的檢波方式為方均根檢波。

監測儀器的工作性能應滿足車載式區域電磁環境質量監測的需求。

5.5.2衛星定位設備

用于獲取每個測量點位的經緯度,并將其與測量點位對應的監測讀數關聯起來標記在電子地圖上。

2

HJ□□□□—20□□

衛星定位設備可以是獨立的裝置,也可以集成在監測儀器中。

5.5.3數據采集設備

用于自動連續記錄和存儲每個測量點位的實時監測結果。

5.6監測高度

使用合法可上道路行駛的車輛作為監測系統搭載平臺,車頂較平坦,且有足夠空間架設監測儀器。

監測時,探頭(天線)距地面(或立足平面)1.7~2.5m。也可根據需求,在其他高度進行監測。

5.7監測布點

車輛搭載監測系統沿評估區域內的公共開放道路巡測,測量點位間距不大于5m。

在遵守交通規則和確保行車安全的前提下,車輛行駛速度控制在60km/h以內。

5.8監測讀數

讀取選頻式電磁輻射監測儀器的實時值,包括電場強度及其對應的電場強度占標率。

5.9記錄

5.9.1監測條件的記錄

記錄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天氣狀況。

監測日期、監測起止時間、監測人員、監測儀器型號和編號、探頭(天線)型號和編號、車型及探

頭(天線)架設高度。

5.9.2監測結果的記錄

每個測量點位應記錄電場強度、電場強度占標率、經緯度、測量日期及時間,還應記錄頻譜數據和

頻譜圖。

6區域電磁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