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徽宣城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屆安徽宣城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屆安徽宣城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屆安徽宣城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屆安徽宣城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宣城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試卷滿分150分(其中卷面書寫占5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1、默寫。(10分)

君子的人生會遇到許多坎坷。韓愈道盡了英雄失路的無限悲慨:云橫秦嶺家何在,

(1)o辛棄疾寫盡了辛酸人生的復雜況味:欲說還休,

(2)!杜甫困頓離鄉(xiāng),借圓月抒發(fā)了深沉的思念:

(3),月是故鄉(xiāng)明。

君子又不乏自強不息的風骨。李白雖感世道艱難,卻仍有(4)“,

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氣概;蘇軾身處逆境,深知“此事古難全”,仍表達“但愿人長

久,(5)”的美好祝愿。劉禹錫雖長期遭貶,卻借詩句

“(6),病樹前頭萬木春”表現(xiàn)他的樂觀通達。

君子更有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王昌齡在《從軍行七首?其四》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7)”表達了詩人的報國壯志;歐陽修借“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8)”表現(xiàn)他與民同樂的思想;毛澤東的“俱往矣,

(9),”突出了他立志趕超先人的偉大抱

負。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12分)

讀書,要善于發(fā)現(xiàn)。我們都喜歡英雄,崇拜英雄,呼喚英雄是人類永恒的情ji葭說起英

雄,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jīng)_鋒陷陣、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chi1強扶弱、伸張正義的好漢。

其實,通過閱讀《艾青詩選》,我認識到了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難,為人類創(chuàng)造精神家園

的人,同樣也是令人敬仰的英雄。

讀書,還要善于辨別。一個真正的讀者應具備基本的判斷力和鑒賞力,能夠辨識一本書的優(yōu)

劣,傾心好書。這種能力()部分來自閱讀的經(jīng)驗,()更多源自一個靈魂的品質。一旦

你的靈魂足夠豐富和深刻,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上升到了一種高度,不能再容忍那些粗制爛

造的書了。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

情jie()chu()強扶弱優(yōu)劣()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

“”。(2分)

(3)在文中劃橫線的句子里補充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2分)

(4)《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史詩般的小說,請大家發(fā)現(xiàn)與辨別。(5分)

①施耐庵在塑造人物時,非常注意表現(xiàn)人物的共性與個性,比如魯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惡如

仇、俠肝義膽的形象,但李逵頭腦簡單,魯智深就顯得粗中有細。請你用一個情節(jié)或細節(jié)印

證魯智深的粗中有細。(2分)

②魯迅先生說過:“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回顧《水滸傳》,依據(jù)

面對朝廷第一次到梁山招安時的個性語言,選出對應的人物。(3分)

第一位:“我們受了招安,得為國家臣子,不枉吃了許多時磨難,今日方成正果。”

第二位:“這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也看得俺們如草芥。等這廝引大軍來,到教他著

些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里也怕。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

第三位:“你那皇帝正不知我這里眾好漢,來招安老爺們,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

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

A.晁蓋B.吳用C.武松D.宋江E.魯達F.李逵

弟一位:弟一位:弟二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性學習:(13分)

某校九年級開展“知與行”辯論賽活動,請你一起參與。

(1)學校團委為辯論賽活動能順利舉行,準備召開籌備會。下面這則通知在內容上和格式上

各有兩處不當,請分別指出。(4分)

通知各班團支書:為了"知與行"辯論賽能順利

開展,經(jīng)校團委研究決定,我校擬召開活動籌備會,請各班團支書準時參

加。2024年1月1

8日校團委

①指出內容上的兩處錯誤:;。(2分)

②指出格式上的兩處錯誤:;。(2分)

(2)下面是“知與行”辯論賽中正方一辯的部分辯詞,請你完成相關任務。(6分)

我方主張A,理由如下:首先,B可見求知難哪!其次,知是關鍵,無知之行只是簡單重

復。有了知,才有了自覺行為;有了知,才有了開拓進取。知,作為行的總結、概括和認

識,是行動的指南。知,只有長期艱苦探索才會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顯得更難。再次,日

常經(jīng)驗告訴我們,行之不易,歸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語說得好:“會者不難,難者

不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識和方法,行起來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

余。

①根據(jù)辯詞的內容,在橫線A處補充正方的觀點。(2分)

②畫線句語序不當,應將“”與“”調換位

置。(2分)

③下面五句話,請你按照正確的順序將它們放到文段8處()(2分)

①人一生下來便會行,所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②個人求知無窮盡,人類探索亦無止境。“鉆之彌深,仰之彌堅。”

③但要成為像對方辯友那樣才學淵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談何容易。

④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還堅持學習《易傳》,韋編三絕。

⑤認識發(fā)生學告訴我們,行先知后。

A.①③②⑤④B.②③①④⑤C.⑤①③②④D.⑤④③①②

(3)小勇在辯論賽中輸了,心里很難過。作為好朋友,你會怎樣安慰他呢?(3分)

二、閱讀(55分)

【一】(25分)

接頭暗號王偉鋒

拂曉,老鐘起床,腰里塞著短斧,悄悄摸上野馬嶺。

老鐘隱身伏在一塊大石后查看。野馬嶺上,血跡斑斑,可見昨夜雙方交火之慘烈。但老鐘仔

細看了,沒發(fā)現(xiàn)游擊隊的蹤跡,或者有價值的線索。很顯然,戰(zhàn)場被清理過。老鐘暗自懊

悔,自己來晚了。

昨天夜半,密集的槍聲忽然響起來。老鐘從睡夢中驚醒,側耳傾聽,壞了,像是從野馬嶺傳

來的。沒多久。槍聲漸稀,零星的幾聲槍響過后,濃得化不開的夜,重又陷入深沉的死寂。

下山的路上,他想起一處隱秘的山洞,摸了進去。山洞里的人,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老鐘認

識,是游擊隊的李隊長。老鐘的兒子,也在隊伍上。李隊長幾乎用盡最后的氣力,交給老鐘

一個繡著荷葉的煙荷包,用微弱的聲音告訴他,去鎮(zhèn)上裁縫鋪,接頭暗語是:“今晚有出遠

門的大船嗎?”答:“有。渡船上是新修的桅桿!”暗號對上了,就把這個煙荷包交給對

方。

“要是……裁縫鋪……有敵人,就去找瘋,瘋……”“風什么,李隊長,風什么?”

然而,無論老鐘怎么呼喊,李隊長再也沒有任何聲息了。

老鐘緊緊攥著煙荷包,抹著眼淚下山。離開前,他用短斧砍來許多枝蔓,把遺體嚴嚴實實掩

蓋住,三鞠躬,說,李隊長,對不起了,以后再給您修墓立碑。

老鐘回家換了衣服,乘渡船來到鎮(zhèn)上。鎮(zhèn)上倒顯得平靜,除了鬼子、二鬼子正常的巡邏,就

是為數(shù)不多的鄉(xiāng)親低頭匆匆購買些日用急需品。一個不知哪里來的瘋婆子,拄著根竹竿,端

著豁碗,篤篤篤在前面走,邊走邊對路人說,可憐可憐我吧,給點兒吃的吧。

老鐘警惕地躲在暗處,仔細觀察裁縫鋪許久。覺得沒什么異樣,又摸了摸腰間的煙荷包,這

才決定前去接頭。他壓低頭上的斗笠,若無其事地踩著石板路,低頭慢慢向裁縫鋪走去。

快到裁縫鋪時,一陣吵嚷聲傳來。

“瘋婆子,找死啊!快滾,滾遠點兒!”

隨著一聲呵斥,只見兩個衣著體面的人,推推操操地把瘋婆子從裁縫鋪轟了出來。瘋婆子跌

倒,手里的竹竿和豁碗摔在地上。那碗骨碌碌的,在青石板上滾出去老遠。老鐘吃驚地左右

看看,心知有變。

老鐘趕上前去,替瘋婆子撿起竹竿,又把滾落的豁碗追回來。

瘋婆子嘮嘮叨叨,對著那倆人罵個沒完。看到瘋婆子,老鐘想起了自己的老母親,他把豁碗

遞過去,說:“老人家,您在哪兒安歇?俺送您過去。”

瘋婆子奪過豁碗,抱住,突然一把攥住老鐘的手腕。老鐘一驚,看起來瘦弱的瘋婆子,竟是

有把子力氣。瘋婆子目光一凜,迅疾低聲道:“別說話,跟我走!”

出鎮(zhèn)子很遠,確定安全無虞了,瘋婆子才指指老鐘腰間的煙荷包,舉起竹竿作威脅狀,厲聲

道:“說,哪里來的?”見老鐘慌亂,又壓低聲道:“今晚,有出遠門的大船嗎?”

老鐘恍悟,回道:“有。渡船上是新修的桅桿!”李隊長的遺言里,萬一裁縫鋪有變,應是

要他找這瘋婆子。老鐘遂鎮(zhèn)定下來,將煙荷包從腰間解下,鄭重交到瘋婆子手里。

“李隊長呢?“瘋婆子急切地問,“他怎么樣了?”老鐘望向遠處的船渡口:“他,犧牲

了……”

瘋婆子無言,艱難地哽咽了一聲,轉身踉蹌走遠。第二年,抗戰(zhàn)勝利,鎮(zhèn)上插遍了紅旗。

渡口的老船工年事已高,老鐘接替他撐起了渡船。大軍南下的時候,老鐘和鄉(xiāng)親們搖著櫓,

送走了一船又一船的解放軍戰(zhàn)士。看著這些年輕的朝氣蓬勃的面孔,老鐘就想起犧牲在前線

的兒子,禁不住熱淚盈眶。

夜來大雨,湍急的河水,邁著鏗鏘的腳步奔向遠方遼闊的江面。晨光給天際抹上一把紅暈,

嘩嘩的流水聲里,老鐘蹲在船尾,給病中的老母親熬中藥。急劇的咳嗽聲不時從船艙里甩出

來,老鐘聽得心驚肉跳。老母親病勢嚴重,總不見好,老鐘隱隱有些擔心。

“船家,過河嗎?”岸上忽聽有人喊。老鐘抬起頭,瞇著眼,隔著稀薄的河霧打量。來人穿

軍裝,女的,有些面熟。

女人微笑道:“大哥,可找到您了。怎么,不認識了?”見老鐘沉吟不語,又說:“我是李

隊長的愛人。解放了,想接老李回去……今晚,有出遠門的大船嗎?”

女人說著,用力抹了抹臉上的淚水。

老鐘忽然就泣不成聲了。他極力按捺起伏的心緒,站起身高聲回答道:“有,有啊!渡船上

是……新修的桅桿!”這句話,老鐘在睡夢中,已經(jīng)自問自答不知多少遍了。

4、閱讀全文,梳理故事情節(jié)。(6分)

老鐘在隱秘的山洞發(fā)現(xiàn)奄奄一息的李隊長

一①一②一抗戰(zhàn)勝利,老鐘和鄉(xiāng)親們送走了

一船又一船的解放軍戰(zhàn)士一③。

5、下列關于小說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表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李隊長還來不及說出接頭人便犧牲了,瘋婆子還沒有亮明身份便轉身離開,這些都是作者

精心設置的懸念,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B.小說用第三人稱視角展開敘述,有利于把所有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部展現(xiàn)出來,也可以更好

地揭示每個人的內心活動,讓讀者產生代入感。

C.“濃得化不開的夜”和“晨光天際抹上一把紅暈”描寫不同的景物,既渲染不同的氣氛寄

寓不同的情感,也有著不同的象征意味。

D.解放后女人要接李隊長“回去”,與老鐘之前“以后再給您修墓立碑”的諾言相互呼應,

含有以勝利告慰英靈之意,也使得故事情節(jié)更完整。

6、根據(jù)要求答題。(6分)

(1)結合語境,具體說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瘋婆子無言,艱難地哽咽了一聲,轉身踉蹌走遠。

(2)比較原句與改句,你覺得哪句好?為什么?(3分)

原句:老鐘望向遠處的船渡口:“他,犧牲了……”

改句:老鐘望向遠處的船渡口:“他犧牲了。”

7、為了使人物更真實、更立體,小說有意表現(xiàn)“女人”形象的多面性。請簡要分析。(4

分)

8、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的“接頭暗號”,起著多方面的作用,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17分)

【材料一■】

“手機和出去玩,她可能會選擇手機。”80后的凌雪,從小在鄉(xiāng)村長大,對土地有著天然的

親近感,也從中汲取了生命的滋養(yǎng):“難過、心里堵得慌的時候,我就會回憶小時候跟曾祖

母在農村老家的日子,跟小伙伴上山下河、種菜喂豬撈魚的過往。”如今,她的孩子被城市

文明和現(xiàn)代科技沖淡了鮮活的鄉(xiāng)土回憶、厚重的生命底色,而籠上層層薄如蟬翼的虛無一一

“之前有一個單元的作文是觀察一種植物的生長,她要觀察豆芽,自己弄的沒發(fā)芽,然后拿

手機搜視頻看的整個發(fā)芽生長過程。”更讓凌雪憂慮的是,遠離自然、土地,孩子對親情的

感知也變得很淺。“她跟我之間,學校的事情占90%以上,她的親情記憶只停留在媽媽怎么

教她學習、怎么盯著她寫作業(yè),這對她的未來不會有好的影響。”

(摘編自周麗《耕讀教育,喚醒遠離土地的孩子》)

【材料二】

“耕讀傳家”這四個字蘊含著中國人特有的世界觀和中國古人關于做人的智慧。處在天地間

的農耕勞作,晴耕雨讀、耕讀結合的生活,不僅可以讓人們獲得滿足生計的物質,而且可以

健體修德、開慧學藝。天地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不是單純的物質世界,而是承載著“道”和

“德”,充溢著精神與文化的世界。在古人看來,天地就像生養(yǎng)我們的父母一樣,不僅給予

我們無私的愛,也是我們做人的楷模和老師。《易經(jīng)》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就告訴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要向天學習,厚德載物的品行

要向地學習。而連接這種學習的橋梁,就是耕讀。

【材料三】

“耕”應當是融健身、修德、開慧、學藝為一體的勞動,通過除草、種樹、摘果、種莊稼等

豐富多樣的農耕勞動體驗,讓青少年掌握農業(yè)技能,感悟傳統(tǒng)文化,理解勞動人民,實現(xiàn)知

行合一。

“讀”主要是指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上包括傳承家風家訓、了解鄉(xiāng)風民俗、

學習節(jié)氣農諺等,載體上包括楹聯(lián)戲曲、祠堂宗譜、學堂倫理、詩文農書、傳統(tǒng)表演藝術、

手工藝絕活等。新時代耕讀教育要著力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兢兢業(yè)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服務奉獻,敢

于擔當?shù)募覈閼眩坏婪ㄗ匀弧⑻烊撕弦坏纳鷳B(tài)觀念;艱苦奮斗、不懼困難的革命精神;開

拓創(chuàng)新、砥礪奮進的時代追求。

傳統(tǒng)耕讀教育以家庭為基本單元,現(xiàn)代教育仍要發(fā)揮家庭作為“人生第一所學校”的獨特作

用,在家庭中形成崇文重教、尊重勞動的良好家風。同時,依托農業(yè)文化遺產地、農民豐收

節(jié)、農耕文化展覽館等,鼓勵各層級學校開展文化傳承式生產勞動教育,深化大中小學生對

農耕文化、鄉(xiāng)風民俗、傳統(tǒng)美德的理解與認同。通過校園、田野和社會三大場域,將課堂延

伸至大自然,擴容耕讀文化知識、充實生產勞動體驗。

新時代耕讀教育要注重可持續(xù)性,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開展適應其身心特點的耕讀活動。

對小學生,重在培養(yǎng)“動手做”能力,讓耕讀教育“有趣味”;對中學生,重在理清耕讀文

化傳統(tǒng)脈絡,培養(yǎng)勞動與教育、體驗與感悟能力,讓耕讀教育“有溫度”;對大學生,重在

通過參與耕讀教育的建設和服務,培養(yǎng)傳承耕讀文化、服務“三農”事業(yè)的意識和能力,讓

耕讀教育“有情懷”。做好各學段耕讀教育之間的過渡銜接,才能讓學生對耕讀文化有完

整、系統(tǒng)的把握,充分發(fā)揮耕讀教育的育人效能。

9、下列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曾經(jīng)鮮活的鄉(xiāng)土回憶可以緩解、減輕有些人在城市生活的焦慮感。

B.對中學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與教育、體驗與感悟能力,讓耕讀教育“有溫度”。

C.只有做好各學段耕讀教育間的過渡銜接,才能充分發(fā)揮耕讀教育的育人效能。

D.“讀”側重青少年掌握農業(yè)技能,增強勞動體驗、感悟傳統(tǒng)文化。

10、材料二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1、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要概述為什么要開展耕讀教育。(4分)

12、材料一“80”后媽媽凌雪所在城市即將開展耕讀教育,請你依據(jù)上述材料,為其提出幾

條合理化建議。(6分)

【三】(13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

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

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

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如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①練②上。取酒

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暮,炮車云

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jīng)坝浚鸷吵枪S钑r四望梅川河慘淡,投箸而起,愀然③

以悲,法然④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落之,子京曰:

“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發(fā)⑤登朝,入為名臣,出為名帥,已稍稍展布其才;而

又有范公為知己,不久報政最矣⑥,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備國家一亭

一障之用。玄鬢已皤,壯心日灰。近來又遭知己骨肉之變,寒雁一影,飄零天末,是則真可

哭也,真可哭也!

(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岳陽樓記》,有

刪改)

【注】①鵝溪:即鵝溪絹,是一種絹帛。②練:白色絲絹。③愀然:形容神色嚴肅或不愉

快。④法然:水滴下的樣子,多指流淚。⑤束發(fā):年紀輕。⑥政最:政績考核第一等。

13、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至若春和景明景:(2)寵辱偕忘

偕:(3)微斯人

微:(4)法然不能自己

己:14、翻譯句子(4分)

(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

15、乙文作者為什么認為滕子京不該靠著岳陽樓欄桿大哭?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16、甲乙兩文作者借岳陽樓各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情感?(3分)

三、寫作(55分)

17、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在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縷縷光芒溫暖著我們。也許是大自然中花草樹木的芬芳美好、堅韌

頑強;也許是親人的關愛叮嚀,朋友的鼓勵安慰;也許是陌生路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也許是書中的一個人物,一句名言……就是這一縷縷的光照亮了我們的生活。

請以“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敘述經(jīng)歷和故事,抒發(fā)真

情實感。

【提示和要求】

(1)自擬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息。

(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

參考答案

1、(1)云橫秦嶺家何在(2)卻道“天涼好個秋”(3)露從今夜

白(4)長風破浪會有時(5)千里共嬋娟(6)沉舟側畔千帆

過(7)不破樓蘭終不還(8)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9)數(shù)風流人

物,還看今朝

2、(1)結鋤1送

(2)粗制爛造粗制濫造(一空一分)

(3)雖然但是

(4)①(2分)魯智深說鎮(zhèn)關西(鄭屠)詐死,趁機脫身。或魯智深在去拳打鎮(zhèn)關西之前,

在客棧坐了兩個時辰幫助金翠蓮父女脫身。(選取其余故事中的細節(jié)分析合理即可)②

(3分)DBF

3、(1)內容:缺少參加會議的時間;缺少參加會議的地點(各1分)

格式:正文開頭應空兩格;落款時間和單位互換位置(各1分)

(2)

①知難行易(行易知難、知比行難均可)。

②認識、總結(寫成總結、認識也可)③C

(3)略。稱呼1分,表達得體2分,言之成理即可。

4、①李隊長讓老鐘送煙荷包到裁縫鋪或給瘋婆子;②裁縫鋪有變,老鐘將煙荷包交給瘋婆

子;③李隊長的愛人(瘋婆子)找到老鐘,接李隊長遺骸回去。(每點2分,概括出主要情

節(jié)即可)

5B(解析:文中的第三者視角老鐘是一個有限視角,敘述者所知有限,有利于更好地營造

故事中的懸疑氣氛,但無法像全知視角那樣把所有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都展現(xiàn)出來,無法揭示

每個人的內心活動。)

6、①哽咽是指因悲痛不能順暢出聲,踉蹌指走路不穩(wěn)(1分)。這里傳神細膩寫出了瘋婆子

得知李隊長犧牲后強抑內心痛苦的樣子(1分),表現(xiàn)了瘋婆子的堅強(1分)。(分析合情

合理即可,不一定要緊扣“痛苦”“堅強”,類似表達貼合人物、情境即可)

②原句好。逗號表示停頓,省略號表示語意未盡(1分),突出了老鐘因李隊長的犧牲而難

過得說不下去的復雜情緒(1分),也表現(xiàn)老鐘對李隊長的敬重之情(1分)。

7、①女人有著革命者的品格。在艱巨復雜的“接頭”任務中,面對敵人裝瘋賣傻,機智勇

敢,面對丈夫的犧牲盡量克制,隱忍堅強。②女人有著女性的情感。聽到丈夫之死深受震

動,多年之后還要送丈夫回家,表現(xiàn)深情、癡情的一面。(革命者的品格、革命者的事例,

女性的情感、女性的例子,每個要點1分,共4分)

8、①“接頭暗號”貫通了三個不同的場景,使情節(jié)更加緊湊連貫。②“接頭暗號”在多年之

后仍被記憶,甚至反復出現(xiàn)在老鐘的夢里,體現(xiàn)了革命者對革命的堅定信念。③“接頭暗

號”中描繪的情景在解放戰(zhàn)爭中成為現(xiàn)實,象征著革命之勢不可遏止,勝利必將到來,升華

了小說的主題。(評分說明:情節(jié)連貫、人物形象、象征意味,有分析、有結論。有其余分

析角度,合理即可。)

9D

10、比喻論證、道理論證,把天地比作父母,并引用《易經(jīng)》中的名言,(2分,兩個論證

方法各1分)充分有力地論證了天地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承載著“道”和“德”,充溢著精

神與文化的世界的觀點,使論證更通俗易懂。(2分,有觀點、有學科術語。)

n、①耕讀教育能夠加強與土地的聯(lián)系,擁有鮮活的鄉(xiāng)土回憶、厚重的生命底色;②親近自

然和土地,能加深孩子對生命、親情的感知與理解;③耕讀教育不僅可以讓人們獲得滿足生

計的物質,而且可以健體修德、開慧學藝;④耕讀教育能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古

人從天地間汲取精神給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