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送東陽馬生序(分層作業)(含解析)_第1頁
11 送東陽馬生序(分層作業)(含解析)_第2頁
11 送東陽馬生序(分層作業)(含解析)_第3頁
11 送東陽馬生序(分層作業)(含解析)_第4頁
11 送東陽馬生序(分層作業)(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送東陽馬生序(分層作業)(含解析)第10課《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

(基礎鞏固)

1.下列選項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叱咄(chìduō)俟(sì)弗之怠(dài)

B.裘葛(qiúgě)編袍(yùn)_________耄老(mào)

C.逾約(yú)加冠(guàn)_________朱纓(yīng)

D.綺繡(qǐ)_________容臭(xiù)燁然(yè)

2.解釋下列加點詞。

(1)余幼時即嗜學___(2)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3)走送之;(4)益慕圣賢之道:

(5)或遇叱咄:_________(6)負篋曳屣:

(7)媵人持湯沃灌:_________(8)寓逆右備容臭:

(9)腰白玉之環;_________(10)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3.下列旬中加點詞用法和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敢出一言以復

B.益慕圣賢之道

C.或遇其叱咄

D.足膚皸裂而不知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往送之門

其如土石何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1)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2)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序"是一種文體,分為書序和贈序。《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書序。

B.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儀式,表示已經成人。

C.古代一般稱“有才德的人”為“君子",“猶幸預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則指有官位的人。

D.“綴公卿之后”“四海亦謬稱其氏名"中“綴”和“謬稱"皆為謙辭。

6.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是一篇勸學之作,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為學之難。告訴馬生要想學業有成,必須

克服困難,勤勤懇懇,專心致志。

B.第一段作者寫幼時嗜學的故事,借書而讀,道出了遍觀群書的不易,“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

達執經叩問”也寫出了作者幼時問學之甘苦,求師之艱難。

C.第二段采用對比的手法,將“同舍生"的豪華裝束于自己的“縊袍敞衣”對比,突出自己內心的

堅定和強大。

D.本文以記敘為主,兼用議論抒情。同時,細節描寫的運用也讓文章生動傳神,如“俯身傾耳"一

詞就寫出了作者虛心求教的情態。

7.學完本文后,小強同學想結合文章內容寫一副對聯,請你使用以下短語幫他將對聯補充完整。

圣賢之道德隆望尊色恭禮至君子之名

上聯:先達___傳

上聯:弟子___成

(能力提升)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小題。

予嘗有幽憂之疾①,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②。久而樂之,不知

其疾之在體也。

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為宮,細者為羽③,操弦驟作,忽然變之,急者凄然以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婦之嘆息,雌雄雍雍④之相鳴也。其憂深思遠,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嘆也。喜怒哀樂,動人心深。其能聽

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⑤,寫⑥其幽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

予友楊君,好學有文,累以進士舉,不得志。及從蔭調,為尉于劍浦⑦。區區在東南數千里外,是其

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醫藥,風俗、飲食異宜。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異宜之俗,

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于琴亦將有得焉。故予作《琴說》以贈其行,進琴以為別。

(節選自歐陽修《送楊寘序》,有刪改)

注釋:①幽憂之疾:過度憂傷而成病。②受宮聲數引:學習宮、商等聲調和幾支歌曲。宮,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這里泛指聲調。引,樂曲體裁之一。③大者為宮,細者為羽:宮是最低音,

羽是最高音;聲音宏大的音低,聲音尖細的音高。④雍雍:鳥和鳴聲。⑤湮郁:心情抑郁。⑥寫:通

“瀉”,快速地流,這里指抒發的意思。⑦劍浦:今福建南平縣。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點的詞語。

(1)予嘗有幽憂之疾嘗:

(2)為尉于劍浦為:

(3)且少又多疾___日:

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

10.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2)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于琴亦將有得焉。

11.作者寫這篇贈序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12-16題。

【甲】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選

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②,

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

遂成大學。

(選自葛洪《西京雜記》)

【丙】冬夜讀書示子聿③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注釋】①不逮:照不到。②文不識:人名。③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門人弟子填其室

③色愈恭,禮愈至

②援疑質理

④資給以書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所給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A.游人去而禽鳥樂也_________B.人不知而不慍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_D.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15.下列對詩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讀懂題目對鑒賞古詩歌尤為重要,本詩題目交代了寫詩時間、寫詩情境和寫詩目的。B.首句“無遺力"的意思是不遺余力,表現出古人勤奮努力、不知疲倦的學習品質。C.本詩與《示兒》都是陸游寫給兒子的,兩首詩歌旨在叮囑兒子要重視學習,刻苦學習。D.本詩的語言平實質樸,在淺顯的語言中彰顯深刻的道理和獨到的見解,耐人深思。16.請結合以上三則材料,說說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哪些。(3分)第10課《唐雎不辱使命》分層作業

基礎鞏固

1.下列選項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叱咄(chìduō)俟(sì)弗之怠(dài)

B.裘葛(qiúgě)編袍(yùn)耄老(mào)

C.逾約(yú)加冠(guàn)_________朱纓(yīng)

D.綺繡(qǐ)容臭(xiù)燁然(yè)

【答案】C

【解析】C.加冠(guàn)---意思為帽子,讀guān

2.解釋下列加點詞。

(1)余幼時即嗜學_________(2)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3)走送之:_________(4)益慕圣賢之道:

(5)或遇叱咄:_________(6)負篋曳屣:

(7)媵人持湯沃灌:_________(8)寓逆右備容臭:

(9)腰白玉之環;_________(10)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答案】(1)特別喜歡(2)借(3)跑(4)更加(5)訓斥(6)拖著

(7)熱水(8)氣味,這里指香氣(9)名作動,腰上佩戴(10)給予,贈送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平時注意多積累歸納,加強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重點

虛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象的理解與識記,并學會遷移運用。

3.下列旬中加點詞用法和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敢出一言以復

B.益慕圣賢之道

C.或遇其叱咄

D.足膚皸裂而不知

【答案】A

【解析】A.連詞,來\連詞,來;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往送之門

其如土石何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B.助詞,的\動詞,去;

C.代詞,他\加強反問語氣;D.表轉折,卻\表順承,可不譯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2)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答案】(1)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恭敬地來請教

(2)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處于他們之間,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

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的理解。重點詞有:(1)余:我;援:引,提出;質:詢問;俯身:彎下身子;傾耳:側著耳朵;以:來(2)余,我,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略無,

完全沒有;慕艷,羨慕;以,因為;足樂者,指值得快樂的事;口體之奉,吃穿的供給;不若,不如。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序”是一種文體,分為書序和贈序。《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書序。

B.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儀式,表示已經成人。

C.古代一般稱“有才德的人"為“君子”,“猶幸預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則指有官位的人。

D.“綴公卿之后"四海亦謬稱其氏名”中“綴"和“謬稱”皆為謙辭。

【答案】A

【解析】《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

6.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是一篇勸學之作,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為學之難。告訴馬生要想學業有成,必須

克服困難,勤勤懇懇,專心致志。

B.第一段作者寫幼時嗜學的故事,借書而讀,道出了遍觀群書的不易,“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

達執經叩問"也寫出了作者幼時問學之甘苦,求師之艱難。

C.第二段采用對比的手法,將“同舍生”的豪華裝束于自己的“縊袍敞衣"對比,突出自己內心的

堅定和強大。

D.本文以記敘為主,兼用議論抒情。同時,細節描寫的運用也讓文章生動傳神,如“俯身傾耳”一

詞就寫出了作者虛心求教的情態。

【答案】B

【解析】B.根據第一段中的“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可知本項“寫出了作者幼時問學之甘苦,求師之艱難”有誤,應為作者成年之后。故

選B。

7.學完本文后,小強同學想結合文章內容寫一副對聯,請你使用以下短語幫他將對聯補充完整。

圣賢之道德隆望尊色恭禮至君子之名

上聯:先達___傳

上聯:弟子___成

【答案】先達德隆望尊傳圣賢之道弟子色恭禮至成君子之名

【解析】本題考查對聯

對聯的相關規則:字數相同,詞性相對,內容相關結合文意,分析四個四字詞語:“德隆望尊"和

“色恭禮至”詞性相對,都是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的形式“圣賢之道"和“君子之名”都是偏正短語,形式相同。根據課文內容,“先達"的地位是“德隆望尊”,傳承“圣賢之道",“弟子”的態度

是“色恭禮至",成就了“君子之名”。

(能力提升)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小題。

予嘗有幽憂之疾①,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②。久而樂之,不知

其疾之在體也。

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為宮,細者為羽③,操弦驟作,忽然變之,急者凄然以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婦之嘆息,雌雄雍雍④之相鳴也。其憂深思遠,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嘆也。喜怒哀樂,動人心深。其能聽

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⑤,寫⑥其幽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

予友楊君,好學有文,累以進士舉,不得志。及從蔭調,為尉于劍浦⑦。區區在東南數千里外,是其

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醫藥,風俗、飲食異宜。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異宜之俗,

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于琴亦將有得焉。故予作《琴說》以贈其行,進琴以為別。

(節選自歐陽修《送楊寘序》,有刪改)

注釋:①幽憂之疾:過度憂傷而成病。②受宮聲數引:學習宮、商等聲調和幾支歌曲。宮,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這里泛指聲調。引,樂曲體裁之一。③大者為宮,細者為羽:宮是最低音,

羽是最高音;聲音宏大的音低,聲音尖細的音高。④雍雍:鳥和鳴聲。⑤湮郁:心情抑郁。⑥寫:通

“瀉",快速地流,這里指抒發的意思。⑦劍浦:今福建南平縣。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點的詞語。

(1)予嘗有幽憂之疾嘗:

(2)為尉于劍浦為:

(3)且少又多疾目:

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

10.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于琴亦將有得焉。

11.作者寫這篇贈序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8.(1)曾經(2)擔任(3)并且

9.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

10.(1)長時間之后,我感受到了彈琴的快樂,不覺得身體有疾病。

(2)但是要平和他的心態、調養他的疾病,那么彈琴也能夠有一點好處吧。(意思對即可)

11.通過這篇贈序勸勉友人通過彈琴平和心態、調養身體

【解析】8.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1)句意:我曾經得了憂勞的病癥。嘗:曾經

(2)句意:在劍浦擔縣尉。為:擔任

(3)句意:并且從小又多疾病。且:并且

9.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本句句意:有時好像山崩石裂,泉水從高山上涌出來,又好像夜晚發生了大風大雨。“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均句意完整,單獨停頓;故斷句為:如崩崖裂石/高

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

10.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1)樂:感到快樂;疾:病(2)欲:想要;以:連詞,來

1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根據“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于琴亦將有得焉。故予作《琴說》以贈其行,進琴以為別”可知,作者

通過這篇贈序勸勉友人通過彈琴平和心態、調養身體。

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12-16題。

【甲】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選自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

【乙】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②,

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

遂成大學。

(選自葛

洪《西京雜記》)

【丙】冬夜讀書示子聿③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注釋】①不逮:照不到。②文不識:人名。③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門人弟子填其室___②援疑質理

③色愈恭,禮愈至___④資給以書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所給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